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雲南省地質局范玉華

雲南省地質局范玉華

發布時間: 2021-01-19 08:08:09

㈠ 雲南中甸普朗銅礦

普朗銅礦區位於滇西北迪慶藏族自治州東部,香格里拉縣城50°方向,平距約36.4km處,面積約36.37km2,隸屬香格里拉縣格咱鄉所轄。

1999年,雲南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與荷蘭比利頓公司合作組建的高山公司,對普朗銅金找礦遠景區進行了初步評價。圈出銅品位為0.1%~9.99%、伴生金0.1~1.76g/t的15個銅礦(化)體。施工的3個驗證孔,分別揭露到幾十到三百多米(尚未揭穿)厚的銅礦體。2002年以來,普朗-紅山評價區列為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啟動了「雲南省中甸地區銅礦資源評價」工作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採用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等手段進行勘查評價,找礦取得了重大突破。普朗斑岩型銅礦礦床規模達到特大型,在外圍紅山牛場、雪雞坪、春都、卓瑪-查拉牛場、帕納牛場、亞雜、霍迭喀-地蘇嘎、松諾、欠雖、普上等地,均發現了新的礦體。預計全區銅遠景資源量達500萬t以上。

一、礦床地質背景

普朗銅礦區位於普朗-紅山銅多金屬礦亞帶南緣,地處甘孜-理塘結合帶西側,德格-中甸陸塊東緣,印支期義敦-中甸島弧帶南段,總體構造近北北西向展布。區域上主要出露三疊系曲嘎寺組(T3q)、圖姆溝組(T3t)、喇嘛啞組(T3lm),是區內印支期—燕山早期淺成中—中酸性礦化斑岩的直接圍岩。

圖3-4-1 普朗銅礦區地質圖

礦區主要出露中三疊統尼汝組二段(T2n2)、上三疊統圖姆溝組(T3t),次有第四系(Q)(圖3-4-1)。

尼汝組二段(Tn2)為一套碳酸鹽岩,分布於礦區西南角,與上覆圖姆溝組地層呈斷層接觸。岩性為灰、淺灰或灰綠色中厚層狀結晶灰岩、白雲質結晶灰岩。

圖姆溝組(T3t)總體屬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據岩性組合特徵又分為:圖姆溝組一段(T3t1)、圖姆溝組二段第一層(T3t2-1)、圖姆溝組二段第二層(T3t2-2)。一段(T3t1)分布於礦區西部,F1斷裂以西地段,向南被斑(玢)岩體侵位、破壞而出露不全,呈條帶狀展布。地層走向北西,傾向南西,傾角68°~82°,岩性為灰至深灰色板岩、絹雲母板岩、變質砂岩,局部夾薄層灰岩,靠近中性岩體附近岩石角岩化形成角岩。二段第一層(T3t2-1)分布於礦區南西側,與下伏一段(T3t1)整合接觸,岩性為灰至深灰色板岩、粉砂質絹雲板岩,夾變質砂岩、安山岩等。二段第二層(T3t2-2)為礦區岩漿侵位的地層,分布於礦區東部,F1斷裂以東地段,向南被斑(玢)岩體侵位、破壞而出露不全,呈條帶狀展布。地層產狀受岩體及全乾力達斷裂影響,總體向南傾斜,傾角65°~85°,岩性為灰至深灰色板岩、粉砂質絹雲板岩、變質砂岩等。

第四系(Q)沉積較為復雜,有坡積、殘坡積、河床堆積及冰川堆積物。總體以冰川堆積物為主,為變砂岩、板岩、石英二長斑岩、石英閃長玢岩、花崗閃長斑岩等大小不等的碎塊與砂土鬆散堆積物,碎塊呈次圓—圓狀。

礦區位於普朗向斜東翼,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礦區內構造活動強烈,發育有斷層、次級褶皺以及節理(裂隙)。北西向的黑水塘斷裂和北東東向的全乾力達主斷裂控制了普朗復式斑(玢)岩體及礦(化)體的展布。岩漿岩、岩漿侵位的地層、熱液蝕變作用、熱液運移和礦質沉澱的構造空間控制了本礦床的產出。普朗復式岩體呈不規則狀出露地表,面積8.9km2,平面上呈「喇叭」狀,由5個單岩體構成,遙感解譯5個單岩體在深部相連成一個。岩石蝕變強烈,具典型的「斑岩型」蝕變分帶,岩體與圍岩呈港灣狀接觸,圍岩具角岩化。主要岩石類型有石英閃長玢岩、二長閃長玢岩、石英二長斑岩、花崗閃長斑岩等,具有從中性→酸性分異演化趨勢。

在礦區已圈定2個礦化體,7個工業礦體。其中KT1工作程度較高,已得到基本控制,礦體出露標高3867.99~4320m,控制礦體長2240m,垂深17.00~801.00m。礦體呈大透鏡狀,北西走向,傾向北東,傾角為35°~70°。其他礦體還未完全控制,尚具有一定的找礦潛力。通過前期工作,礦區探獲銅資源儲量(111b+122b+333+3341+2S22)金屬量接近430萬t,平均品位0.57%。

礦區礦石工業類型以石英二長斑岩型銅礦石、石英閃長玢岩型銅礦石為主,次為(石英)二長閃長玢岩型銅礦石、花崗閃長斑岩型銅礦石,有用組分以銅為主,礦床工業類型定為斑岩型銅礦床。

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特徵

(一)區域地球物理特徵

中甸普朗-紅山地區主體為一個巨大的北西向重力低,向北延伸至四川夏塞、呷村,向南止於玉龍雪山,長約400km;夏塞一帶寬達近100km,南北兩端變窄。重力負異常強度(-5~-25)×10-5m/s2,省界附近強度最大,沿走向有東西擺動的現象。重力低南段東西兩側分別為德巫-三江口、得榮-中甸西重力高,南端與玉龍雪山一帶、龍門山-木里-麗江北東向巨大的重力梯度帶相交。中甸雪雞坪-普朗地處重力低南部(圖3-4-2)。

圖3-4-2 中甸地區銅多金屬礦產資源評價布格重力異常圖

航磁異常在重力低內為近南北向低緩正磁異常帶,與義敦島弧印支期中酸性火山岩帶相一致。由中酸性岩漿岩體蝕變帶形成中等強度的局部異常,走向上呈串珠狀分布。中甸—麗江一帶為強度大、范圍大的航磁異常,如哈巴雪山、安南、寧蒗北等,主要由二疊紀玄武岩引起(圖3-4-3)。

1∶10萬航磁(ΔT)異常圖上(圖3-4-4),一般沉積圍岩(T3q、T3t、T3lm)均表現為大面積平緩負磁背景區,磁場強度多在0~-10nT之間。特別是上三疊統喇嘛啞組(T3lm)分布區,負磁場面積大,表現得相當平靜。在紅山—普朗一帶,由於印支期中酸性岩漿多期次沿北北西向構造頻繁活動,使區內大面積的T3q、T3t沉積圍岩區內密集出現北北西向排列的局部高值磁異常群。測區南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區則出現強磁異常帶;北部休瓦促—熱林一帶沿北北西向構造發育的燕山期二長花崗岩體分布區一般表現為相對規整、寬緩的正磁異常背景包圍的局部高值磁異常。

圖 3 -4 -3 中甸及鄰區航磁化極上延異常 ( nT) 平面圖據雲南、四川兩省地礦局物化探隊 1990 年資料編

圖 3 -4 -4 紅山 - 普朗銅金屬礦綜合評價區航磁 ΔT ( nT) 異常圖

( 二) 礦床地球物理特徵

礦區主要岩石、礦石物性測量結果 ( 表 3 -4 -1、表 3 -4 -2) 如下。

表 3 -4 -1 普朗銅礦區岩 ( 礦) 石電性參數統計表

續表

表 3 -4 -2 普朗銅礦區岩 ( 礦) 石磁性參數統計表

1)塊狀銅礦(化)石具有低阻、高極化特徵。露頭視充電率(MS)8.9~21.7ms,平均值為18.7ms;視電阻率(ρS)為29.0~103.0Ω·m,平均值為88.0Ω·m。

2)礦化石英二長斑岩(ηoπ15)、石英閃長玢岩(δoμ15)的視充電率(MS)較銅礦(化)石次之,視電阻率(ρS)較高。視充電率(MS)為8.2~14.4ms,平均值為10.6~11.0ms;視電阻率(ρS):38~513Ω·m,平均值為181~217Ω·m。

3)礦(化)角岩、板岩亦具有較高、相對穩定的視充電率(MS)及較低的視電阻率(ρS)。其充電率(MS)為6.4~14.5ms,平均值為9.3~10.4ms,視電阻率(ρS):49~471Ω·m,平均值為170~220Ω·m。

4)無礦化岩體(δoμ15、ηoπ15、γδπ25)具有波動大、不穩定的視充電率(MS),及中—偏低視電阻率(ρS)。露頭上岩體充電率(MS)0.7~34.5ms,平均值為4.7~7.1ms;視電阻率(ρS):21~913Ω·m,平均值為169~344Ω·m。

5)無礦化岩石(角岩化砂板岩、硅質灰岩、黑色板岩、含炭砂板岩)一般具有低的、相對穩定的視充電率(MS)及中—偏高視電阻率(ρS)。

6)第四系(冰磧、殘坡積物)露頭一般具有低的視充電率(MS),高的視電阻率(ρS)。

7)普朗礦區除角岩外,圍岩(包括岩體)磁性均較弱,視磁化率κ'一般為(100~300)×4π×10-6SI,剩磁強度M'r也在100×10-3A/m以下;角岩視磁化率κ'平均值為357.8×4π×10-6SI,剩磁強度M'r平均值為110×10-3A/m。

區內能引起激電異常的地質體較多,視充電率(MS)>10%或10%左右的除銅礦石外,還有大部分銅礦(化)岩石及部分無礦化岩石。礦區呈同心環帶狀蝕變,無論是鉀化硅化(Ksi)帶,還是絹英岩化帶(Sise)、青磐岩化帶(Chep),及角岩帶(Hs),均有大量黃鐵礦產出,均能引起較強的激電異常。因此,要判斷是否為銅礦引起的激電異常,應結合異常區的位置、地質環境、地貌及化探異常等特徵予以判別。

(三)區域地球化學特徵

中甸地區及鄰區的區域化探異常表現為近南北向的Pb、Zn、Ag、Cu、Au等元素綜合異常帶,與重力低值帶相一致。在長400km異常帶內,分成4個異常,可劃分為4個礦床(點)密集區:北段四川境內有呷村、夏塞區,南段有鄉城-雪雞坪、阿熱-天寶山區。雲南境內又可劃分為9個異常簇集小區,由北向南分別為休瓦促、納通、欠雖、紅山、阿熱、小中甸、安南、拉巴、東爐房等。

三、物化探方法技術運用

普朗礦區物化探工作主要是在2002~2003年期間開展的。物化探工作的目標任務是通過物探(磁法、電法)、化探(土壤測量)掃面,圈定異常,進一步縮小找礦靶區,為下一步開展系統地質工作和深部鑽探驗證提供地球物理、地球化學依據。

(一)工作部署

2002年,物探試驗性工作部署為:1∶5000高精度磁測(ΔT)剖面6條,總長15.8km,點距20m;1∶5000瞬變電磁法(TEM)剖面2條,長3km,點距50m;1∶5000激電試驗剖面1條,剖面長度3km,採用激電中梯測量,點距20m;激電測深點9個,最大AO供電極距為1000m。

2002年化探工作部署於紅山-普朗地區,面積600km2,工作方法為1∶50000土壤測量。

2003年物探工作部署在普朗礦區,圍繞礦區礦化范圍部署1∶10000激電測量15km2

(二)工作方法與技術

激電測量供電電源使用5kW本田發電機,使用WDFZ-2型大功率智能發送機,WDJS-2型接收機。供電電極使用1.5m長鐵電極,測量電極使用不極化電極,供電導線使用重型探礦線。發送機主要技術指標:輸出功率3.5kW;最大供電電壓1200V,最大供電電流5A,電流測量精度±1%,電壓誤差±1%。接收機主要技術指標:一次場電壓測量精度±1%,視充電率解析度0.01ms、測量精度±2%。觀測的主要參數為視充電率(MS)、一次場電位差(ΔV1),供電電流(I)。計算參數為視電阻率(ρS)。供電周期16s、供電延時100ms、采樣寬度20ms。

面積性激電工作採用中梯裝置觀測,全域測量,供電極距為1500m,測量極距為20m。

激電測深因地形原因採用三極裝置進行工作。無窮遠極(B極)垂直於測線,BO為3000m,最大AO為1000m。兩相鄰供電極距在模數6.25cm的對數坐標紙上取0.8~1.2cm,大致均勻分布。

高精度磁測工作中使用2台G856-A型微機質子磁力儀,測量參數為地磁場總量T。儀器解析度為0.1nT,磁場測量精度為1nT。野外開工前對磁力儀進行了雜訊水平和一致性試驗。測定結果,兩台儀器一致性較好,測量均方差小於1nT。磁測總精度為±2.4nT。選定基點1個,基值為48541.4nT。磁測結果均按規范做日變、正常梯度、高度改正。

瞬變電磁測量。採用WDC-2B型瞬變電磁系統,儀器性能良好,工作穩定。電源為12V60A·h蓄電池2個,供電電壓12V,供電電流一般為7~8A。發射線框採用2.5mm2銅芯電纜導線,接收線框採用4mm2銅芯電纜導線。採用重疊回線裝置,回線邊長50m,剖面點距50m,觀測參數為V/I(μV/A)。觀測參數設置:關斷時間Dn=100μs,延遲時間De=150μs,發射周期T/4=20ms,剔除系數d=3,疊加次數St=128,1~4道放大倍數G1=6,5~10道G2=60,11~21道G3=600,采樣道數21道。

工作精度為B級,平均均方相對誤差≤±15%。

測地工作。對基準站和控制點,採用2台Markx-cp型GPS接收機,分別在已知點和基準站做同步觀測,觀測數據不少於3組,每組數據的觀測時間不短於30min,坐標數值用隨機軟體採用偽距差分或載波相位差分進行解算。基線用全站儀採用直返覘法進行觀測,視距小於1000m,直返覘誤差小於1/150,起閉於GPS控制點。測線用全站儀直敷設,起始於基線點或GPS控制點,附合於基線點或GPS控制點。

(三)主要工作成果

1.激電測量

礦區激電測量工作共圈定激電異常22個(DHJ1—DHJ22)。激電中梯MS異常主要分布在石英二長斑岩、石英閃長玢岩及其鉀化、絹英岩化、青磐岩化蝕變帶上。在較高激電MS異常帶背景上出現的高值異常,推測為銅(黃鐵、磁黃鐵)礦(化)體引起的異常。

激電異常(MS≥10ms)形態各異,或成群、或成帶、或孤立狀,總趨勢是由南向北圍繞礦化斑岩體(ηoπ15、γδπ25)及3個蝕變帶(鉀化硅化帶→絹英岩化帶→青磐岩化帶、角岩化帶)成環帶狀展布(圖3-4-5)。各蝕變帶異常分布特徵如下。

圖3-4-5 普朗銅礦區物化探綜合異常圖

1)外帶(角岩化)異常:由DHJ1—DHJ4、DHJ18、DHJ226個激電異常組成,異常大致與角岩蝕變帶對應。激電異常多呈圓盤狀、分散獨立存在。主要由角岩化砂板岩中的局部硫化物(黃鐵礦、黃銅礦等)礦化引起。

2)中帶(青磐岩化、部分絹英岩化)異常:由DHJ5—DHJ10、DHJ19、DHJ218個異常組成。異常規模較小,形如橢圓狀,局部地段上近南北向呈有序串珠狀展布。異常往往位於絹英岩化與青磐岩化接觸帶附近,或礦化石英二長斑岩與礦化石英閃長玢岩接觸部位,與地質體中的局部硫化物礦化有關。

3)內帶(鉀化硅化、絹英岩化帶)異常:由DHJ11—DHJ15、DHJ206個異常組成。該類異常分布在第四系(Q)附近,由呈近南北向帶狀(DHJ11-2、DHJ11-3、DHJ12、DHJ13等)異常與近北東向的(DHJ11-4、DHJ11-5、DHJ11-6等)帶狀異常群組成。該帶異常以規模大、峰值區高且多、形態完整為特點,是普朗銅礦區主體異常區,多為銅礦(化)體引起的礦致異常。

2.高精度磁測

礦區磁測僅做長15.80km剖面,圈出3個磁異常(CT1—CT3)。CT1與激電異常DHJ5、CT2與KT1露頭(激電異常DHJ12-1)、CT3與DHJ11-6激電異常分布重疊,推測為銅(鐵)礦(化)體引起。

3.化探工作結果

礦區化探異常以銅為主(圖3-4-6),伴生W、Mo、Au等;礦區北東側外圍伴生Pb、Zn、Ag等。礦區銅異常規模大,呈不規則長橢圓狀,南北長5km,平均含量354×10-6,最高2355×10-6,面積10.5km2,標准化面金屬量NAP37.2。有3個濃度帶,銅異常內帶(>400×10-6)呈不規則等軸狀,出露范圍及其位置與已知KT1、KT2—KT5號礦體分布位置基本吻合。中帶[(200~400)×10-6]基本反映礦化范圍,外帶[(100~200)×10-6]基本與礦區角岩化蝕變帶范圍相近。在銅內帶附近出現Mo、W異常。Mo異常有2個小濃集區,北濃集區與KT5號礦體對應,僅1個濃度帶;南濃集區與KT1號礦體平面分布范圍大致對應。南濃集區規模大,Mo最高含量40×10-6,平均值為9×10-6,面積2.75km2。W只出現在最大的KT1號礦體分布區上,含量相對較低,平均含量12.7×10-6,最高只有17×10-6,面積1.25km2。Au異常出現在KT1號礦體南段並沿KT2—KT4號礦體分布區呈北東帶狀展布;最高含量出現在KT1礦體南段,平均含量Au19.3×10-9,最高76×10-9,面積6.75km2(表3-4-3)。礦區Pb、Zn、Ag元素在銅礦體上未見異常,Pb、Zn、Ag綜合異常出現在礦區北東側外圍,形成不規則北西向寬頻狀異常(與銅異常基本不重疊),長近10km,平均寬2km;其中尤以Pb異常的規模最大,其面積達8km2,平均含量487.42×10-6,最高3022×10-6。Zn、Ag異常無論規模、含量均低於Pb元素,它們位於Pb異常內帶附近。

圖3-4-6 普朗(AP31-甲)化探異常剖析圖

礦區元素異常展布及含量特徵列於表3-4-3。

表3-4-3 普朗斑岩型銅礦區1∶5萬化探異常特徵表

注:NAP=襯值×面積。

從礦區(15km2)1∶5萬化探7種元素相關分析結果(表3-4-4)可知,主成礦元素Cu與中—高溫的Mo、W及Au相關,組成相關簇團(Cu與W、Mo、Au相關系數分別為:0.592、0.555、0.206),與中—低溫的Pb、Zn、Ag基本無相關性。Pb、Zn、Ag則組成中—低溫相關簇團(Pb與Zn、Ag相關系數分別為0.753、0.754,Zn與Ag為0.754),以上相關簇團與礦區化探元素異常展布相吻合。

表3-4-4 普朗斑岩型銅礦區元素相關系數表

四、激電異常推斷解釋及驗證結果

(一)鉀化硅化帶1(內帶)

該帶由DHJ11-2、DHJ12、DHJ11-3、DHJ13等激電異常組成。異常主要沿銅礦區中部第四系分布區及KT1礦體分布區呈南北不規則寬頻狀、片狀展布(見圖3-4-5)。其中以DHJ12激電異常最具代表性。

DHJ12異常。位於南北異常群中段,南起於PLD002鑽孔北緣,北至20號測線轉為北東向,南北呈不規則條帶狀,有兩個峰值區(MS>15ms)。南峰值區(DHJ12-1)主要分布在ZK010、ZK01201之間。峰值區南北長約600m,東西寬80~200m,北窄南寬,MS最高>20ms,MS等值線分布密集。ZK0408鑽孔附近東西等值線對稱,南段KT1附近等值線西陡東緩,顯示主礦體向東陡傾。從物探推斷解釋圖(圖3-4-7)中TEM視電阻率擬斷面可看出,在ZK0408鑽孔正南200m處附近(相當26號測線260號點附近),推斷銅礦化體(極化體)向東陡傾,260號點以西銅礦體逐漸向西緩傾。東傾銅礦體厚度大、向下延伸大。從26測線磁測(ΔT)及激電(MS)曲線看,在260號點附近向東ΔT、MS均出現明顯異常,向西逐漸下降,表明260點附近為銅礦(化)體轉折部位。經0~20號勘探線鑽探揭露,在激電異常分布的第四系(Q)分布區實際上是晚期石英二長斑岩(ηoπ15)體侵入到較大的復式中酸性岩體(δoμ15)中,形成的岩篷頂部即岩凸部位。由於上拱作用使岩石破碎易風化剝蝕形成溝谷,並被第四系(Q)冰磧、殘坡積物等堆積覆蓋。岩篷東側(激電異常DHJ12-1一帶)形成向東陡傾、礦體埋藏淺、品位富、向下延伸大、以ηoπ為主要賦礦母岩的斑岩型銅礦體。向西銅礦(化)體上均有0~70m不等的第四系(Q)覆蓋,並向西緩傾,品位多較貧;故第四系分布區西側激電異常幅值降低,MS等值線寬大,電性異常表現為高阻,無低阻異常伴生。

圖3-4-7 普朗礦區26線綜合剖面解釋推斷圖

DHJ12-2激電異常。位於ZK1208鑽孔以北。MS等值線在第四系(Q)分布區呈近南北向,在δoμ15分布區,MS等值線向北東延伸,呈不規則北東寬頻狀,形為鴨頭;最大長600m,最大寬200m。峰值區(MS>15ms)MS最高達30ms,異常北窄南寬;推測為黃銅礦、黃鐵礦化地質體引起。經16勘探線ZK1608鑽孔證實:0~5.0m為第四系(Q)冰磧、坡積物,5.0~311.20m為絹雲母化、黃鐵礦化、硅化石英閃長玢岩(δoμ16),及黃鐵礦化綠簾石化石英閃長玢岩(δoμ15)。其內有多條弱鉀化石英二長斑岩(ηoπ15),岩石僅具弱銅礦化。但在ηoπ15與δoμ15、δoμ26接觸帶之間,銅含量均明顯增高。311.20~514.65m主要為厚大的石英二長斑岩(ηoπ15)。石英二長斑岩具黃鐵礦化、弱鉀化,局部為低品位銅礦石。500m以下銅品位普遍大於0.20%,但小於0.40%。顯然該激電異常主要由地表分布的黃鐵礦、弱黃銅礦化的中酸性侵入體引起。

DHJ13異常。異常位於礦區中部第四系(Q)分布區北段。該異常范圍寬,近似橢圓狀,由DHJ13-1和DHJ13-2二個異常組成。推測為黃鐵礦化弱銅礦化斑岩體引起,為KT1礦體北延段。經ZK0809鑽孔證實,0~71m為第四系(Q)堆積物,70m以下在石英二長斑岩體的絹英岩化帶內見到多層累計厚達150m的銅礦體。

DHJ11異常。位於礦區中部第四系(Q)分布區南段PLD002鑽孔以南地段,MS>15ms,有2個峰值區。西峰值區DHJ11-2總體呈北北東不規則狀,其北段MS>10ms等值線向北延伸到PLD002鑽孔,與DHJ12-1有相連之勢。推斷為KT1號礦體南延段,屬弱銅礦化岩體引起。經鑽孔PLD002證實,從80~250m黃鐵礦化、黃銅礦化較強,含礦岩性為石英閃長玢岩及石英二長斑岩,礦石主要由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組成。

DHJ14異常。異常位於KT1礦段北段露頭區ZK1203鑽孔附近。異常呈圓盤狀,長軸為北北西向,MS值達25.8ms。區內主要出露石英二長斑岩體。經ZK1203鑽孔揭露,岩體絹英岩化強烈,礦石多以低品位銅礦為主,礦石礦物有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

DHJ20異常。位於普朗礦區北礦段74~80測線之間,由DHJ20-1、DHJ20-2兩個異常組成。DHJ20-1異常為一條狀異常,南北長約250m,東西寬80m,峰值12.0ms。DHJ20-2異常為一等軸狀異常,南段異常未封閉,峰值高達21.1ms。推斷該兩個局部異常為銅礦(化)體引起。

經MZK001孔揭露,全孔見礦厚度91.88m,銅平均品位0.37%。地表MBT13剝土亦揭露到銅礦體。

(二)鉀化硅化帶2(內帶)

該帶由DHJ11-4、DHJ11-5、DHJ11-6等激電異常組成,異常等值線密、梯度陡,呈北東條帶狀,異常主要沿北東向的花崗閃長斑岩及其與δoμ15接觸帶展布。經ZK0608、ZK0606鑽孔揭露,以石英二長斑岩、石英閃長玢岩為賦礦岩石的銅礦體二層,厚度分別為16.20m和59.75m。因此,該組激電異常具有在花崗閃長斑岩中尋找斑岩銅礦的意義。

(三)絹英岩化、青磐岩化(中帶)

該帶由DHJ5—DHJ10、DHJ16、DHJ19、DHJ21等激電異常組成,呈南北串珠狀展布,規模小—中等,多呈圓盤狀。南礦段規模較小,北礦段規模較大。南礦段DHJ5—DHJ10主要沿山脊分布,位於絹英岩化帶與青磐岩化帶分界部位附近。在DHJ5、DHJ6異常之間,經DHJ0819鑽孔揭露,全孔均為弱黃鐵礦化、弱絹雲母化石英閃長玢岩,故推測為黃鐵礦化局部富集引起的激電異常。由於各激電異常呈小規模線型排列,反映黃鐵礦化蝕變呈環帶狀展布。北礦段的DHJ19-1、DHJ19-2異常處,地表見到星點狀黃鐵礦露頭。DHJ21分布區,地表主要為角岩,亦見到黃鐵礦、黃銅礦化和方鉛礦化。

綜上所述,該類異常主要為絹英岩化、青磐岩化中的石英閃長玢岩引起。

(四)角岩化外帶

該帶由DHJ1—DHJ4、DHJ18、DHJ226個激電異常群組成。異常主要圍繞蝕變岩體及角岩蝕變帶成環帶狀分布。區內角岩化砂板岩中常見星點狀黃銅礦等硫化物,局部呈團狀、斑狀產出,推測激電異常與地下黃鐵礦化角岩有關。該類異常常有低阻(<200Ω·m)異常相伴,1∶5萬化探異常中銅元素含量約為100×10-6。其中尤以DHJ1最具代表性。為驗證該類異常,在DHJ1激電異常中心施工了ZK1933鑽孔,孔深達400.20m。地表0~6.78m為第四系(Q)堆積物,6.78~127.61m為弱黃鐵礦化長英角岩,127.61~400.2m均為弱黃鐵礦化、綠泥石化、硅化石英閃長玢岩。全孔均未見銅礦化,亦未見石英二長斑岩侵入體。

本文成果資料來源於雲南省地質調查院張世權、曹曉明、尹保中、張小兵等人2006年提交的《雲南中甸地區銅礦資源評價地質工作階段性報告》、《雲南中甸地區銅礦資源評價物探工作階段性成果報告》、《雲南中甸地區銅礦資源評價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成果報告》,圖件編繪由雲南省地質調查院孟青、魏寧等人完成,深表感謝!

(本節供稿人:蔡旭范玉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