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張建平地質大學

張建平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3-14 20:42:06

㈠ 參考文獻

畢建軍,蘇現波,韓德馨,等.2001.煤層割理與煤級的關系.煤炭學報,26(4):346~349

陳鵬.2001.中國煤炭性質、分類和利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81~83

陳萍,唐修義.2001.低溫氮吸附法與煤中微孔隙特徵的研究.煤炭學報,26(5):552~556

程克明.1994.吐哈盆地油氣生成.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19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氣和石油.石油勘探與開發,(3):10~17

戴金星.1980.我國煤系地層的含油氣性初步研究.石油學報,1(4):27~37

戴金星,宋岩,張厚福.1996.中國大中型氣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國科學(D輯),26(6):481~487

戴金星,洪峰,秦勝飛,等.2000.中國煤成氣田分布規律.見:煤成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付少英,彭平安,劉金鍾,等.2002.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烴動力學研究.科學通報,(10):813~816

傅家謨,盛國英,劉德漢.1990.煤成烴地球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82~327

傅家謨,秦匡宗.1995.乾酪根地球化學.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543~565

付曉泰,王振平,盧雙舫.1996.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機理及溶解度方程.中國科學(B)輯,26(2):124~130

付曉泰,盧雙舫,王振平,等.1997.天然氣組分的溶解特徵及其意義.地球化學,16(3):60~66

傅雪海,秦勇,張萬紅.2003.高煤級煤基質力學效應與煤儲層滲透率耦合關系分析.高校地質學報,9(3):373~377

傅雪海,秦勇,張萬紅,等.2005.基於煤層氣運移的煤孔隙分形分類及自然分類研究.科學通報,50(增刊1):131~137

郝琦.1987.煤的顯微孔隙形態特徵及其成因探討.煤炭學報,(4):51~57

郝石生,張振英.1993.天然氣在地層水中的溶解度變化特徵及地質意義.石油學報,14(2):12~22

郝石生,黃志龍,楊家琦.1994.天然氣運聚動平衡及其應用.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洪峰,宋岩等.2005.煤層氣散失過程與地質模型探討.科學通報,50(增刊):121~125

胡社榮.1998.煤成油理論與實踐.北京:地震出版社,1~184

黃第藩,李晉超,周翥紅,等.1984.陸相有機質的演化和成烴機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51~195

黃第藩,秦匡宗,王鐵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烴機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65~267

霍永忠.2004.煤儲層的氣體解吸特性研究.天然氣工業,24(5):24~26

姜好仁,毛明陸,馬財林,等.2001.大寧-吉縣地區煤層氣成藏條件分析.見:李文陽,馬新華等.中國煤層氣地質評價與勘探技術新進展.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6~35

李明潮,梁生正,起克鏡.1996.煤層氣及其勘探開發.北京:地質出版社

劉德漢,張惠之,戴金星,等.2000.煤岩顯微組分的成烴實驗研究與評價.科學通報,45(4):346~352

劉洪林,王紅岩,張建博.2000.煤層氣吸附時間計算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石油實驗地質,22(4)

劉洪林,趙國良,王紅岩.2004.中國高煤階地區的煤層氣勘探理論和實踐.石油實驗地質,26(5):411~414

劉金鍾,唐永春.1998.用乾酪根生烴動力學方法預測甲烷生成量之一例.科學通報,(43):1187~1191

劉俊傑.1998.王營井田地下水與煤層氣賦存運移的關系.煤炭學報,23(3):225~230

盧雙舫.1996.有機質成烴動力學理論及其應用.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62~121

盧雙舫,王子文,黃第藩,等.1995.煤岩顯微組分的成烴動力學.中國科學(B輯),(25):101~07

盧雙舫,陳昕,付曉泰.1997.台北凹陷煤中有機質的成烴動力學模型及其初步應用.沉積學報,(15):126~129

馬東民.2003.煤儲層的吸附特徵實驗綜合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8(4):291~295

寧正偉,陳霞.1996.華北石炭-二疊系煤化變質程度與煤層氣儲集性的關系.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7(2):156~159

錢凱,趙慶波,汪澤成.1997.煤層甲烷勘探開發理論與實驗測試技術.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秦勝飛,唐修義,宋岩,等.2005a.煤層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徵及分餾機理.中國科學(D輯):19~28

秦勝飛,宋岩,唐修義,等.2005b.流動的地下水對煤層含氣性的破壞機理.科學通報,50(增刊):99~104

秦勇,曾勇編譯.1996.煤層甲烷儲層評價及生產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秦勇,傅雪海,岳巍,等.2000.沉積體系與煤層氣儲蓋特徵之關系探討.古地理學報,2(1):77~83

桑樹勛,朱炎銘,張時音,等.2005.煤吸附氣體的固氣作用機理(Ⅰ).天然氣工業,25(1):13~15

宋岩,戴金星,李先奇,等.1998.中國大中型氣田主要地球化學和地質特徵.石油學報,19(1):1~5

宋岩,王毅,王震亮.2002.天然氣運聚動力學與氣藏形成.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宋岩,柳少波,洪峰.2005a.煤層氣成藏地質條件及氣藏類型.見:宋岩,張新民主編.煤層氣成藏機制及經濟開采理論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1~9

宋岩,張新民,等.2005b.煤層氣成藏機制及經濟開采理論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

宋岩,趙孟軍,柳少波,等.2005c.構造演化對煤層氣富集程度的影響.科學通報,50(增刊):1~5

蘇喜立,唐書恆,羨法.1999.煤層氣的賦存運移機理及產出特徵.河北建築科技學院院報,16(3):67~71

蘇現波,陳江峰,孫俊民,等.2001.煤層氣地質學與勘探開發.北京:科學出版社

蘇現波,林曉英.2009.煤層氣地質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20pp

孫斌,王一兵.2003.鄂爾多斯盆地大寧-吉縣地區煤層氣分布特徵.見:李文陽等主編.中國煤層氣勘探與開發.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65~73

孫旭光,王關玉,金奎勵.1999.基質鏡質體成烴動力學特徵研究.地質科學,(34):485~491

湯達禎,林善園,王激流等.1999.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晚古生代煤的生烴反應動力學特徵.石油實驗地質,(21):328~335

湯達禎,桑樹勛.2008.煤儲層物性非均質性及控制機理.國家 973 課題研究報告(編號:2002CB211702)陶明信.2005.煤層氣地球化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自然科學進展.15(6):648~652

王純信,郭國盛.1996.晉城礦區煤層氣賦存條件及地面開發現狀.中國煤層氣,(2):154~157

王道鈺,王德進.1984.生油岩與油頁岩熱解總包一級反應動力學方程參數的數值計算.華東石油學院學報,(8):312~317

王鳳國,李蘭傑,徐德紅.2003.華北地區煤層含氣性影響因素探討.焦作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2(2):88~90

王紅岩,劉洪林,劉懷慶,等.2004.煤層氣成藏模擬技術及應用,15(4):349~351

王會祥,黃第藩,李晉超.1986.陸相乾酪根熱解動力學研究.見: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委員會.有機地球化學與陸相生油.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45~256

王生維,陳鍾惠.1995.煤儲層孔隙、裂隙系統研究進展.地質科技情報,(1):53~59

王生維,陳鍾惠,張明,等.1997.煤儲層岩石物理與煤層氣勘探選區———以華北若干煤區為例.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王鐵冠,鍾寧寧.1990.樹脂體成烴的地球化學研究———兼論我國第三系樹脂體成因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氣資源.江漢石油學院學報,(12):1~8

吳俊.1993.煤微孔隙特徵及其與油氣運移儲集關系的研究.中國科學(B 輯),23(1):77~84

楊申鑣.1997.水溶性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山東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

姚艷斌,劉大錳.2007.華北重點礦區煤儲層吸附特徵及其影響因素.中國礦業大學學報,36(3):308~314

葉建平.1998.中國煤層氣資源.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葉建平,秦勇,林大揚.1998.中國煤層氣資源.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張慧.2001.煤孔隙的成因類型及其研究.煤炭學報,26(1):40~44

張建博,王紅岩,趙慶波主編.2000.中國煤層氣地質.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張群,楊錫祿.1999.平衡水平條件下煤對甲烷的等溫吸附特性研究.煤炭學報,24(6):566~570

張勝利.1995.煤層割理及其在煤層氣勘探開發中的意義.煤田地質與勘探,23(4):27~31

張勝利,李寶芳.1996.煤層割理的形成機理及在煤層氣勘探開發評價中的意義.中國煤田地質,8(1):72~77

張新民,張遂安,鍾玲文,等.1991.中國煤層甲烷.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張新民,庄軍,張遂安,等.2002.中國煤層氣地質與資源評價.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新民,趙靖舟.2008.中國煤層氣技術可采資源潛力及分布,國家 973 課題報告(編號:2002CB211706)

趙慶波.1999.煤層氣地質與勘探技術.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鍾玲文,張新民.1990.煤的吸附能力與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組成間的關系.煤田地質與勘探,(4):29~35

Ayers J W.2002.Coalbed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Ayers Jr W B.2002.Coalbed gas system,resources,and pro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Braun R L,Burnham A K,Reynolds J G.1992.Oil and gas evolution kinetics for oil shale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 determined from pyroly-sis-TQMS data at two heating rates.Energy and Fuels,(6):468~474

Bustin R M,Clarkson C R.1998.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1~2):3~26

Clayton J L.1998.Geochemistry of coalbed gas—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59~173

Collins R E.1991.New theory for gas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coal.In:Proceedings of the 1991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25~32

Cramer B,Poelchau H S,Gerling P,Lopatin N V,Littke R.1999.Methane released from groundwater: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s in northern West Siberi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6:225~244

Croadale P J,Beamish B B,Valix M.1998.Coalbed methan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compos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47~158

Ettinger I,Eremin I,Zimakov B,Yanvoskaya M.1966.Na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properties.I.Petrography and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s.Fuel,45:267~275

Gan H,Nandi S P,Walker P L.1972.Nature of porosity in American coals.Fuel,51:272~277

Gayer R and Harris I.1996.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geology.The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1~338

Kulander B R,Dean SL.1993.Coal-cleat domains and domain boundaries in the Allegheny Plateau of West Virginia.AAPG Bull,77:1374~1388

Langmuir I.1916.The adsorption of gases on plane surfaces of glass,mica and platinum.Am.Chem.Soc.,40:1361

Laubach S E,Marrett R A,Olson J E,et al.1998.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oal cleat a review.Inter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2):175~207

Law B E.199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ank and cleat spacing:impl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coal.Presented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he Unin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Vol.Ⅱ:435~441

Levine J R.1993.Coalification:The evolution of coal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for oil and gas.In:Law B E,Rice D D(Eds).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 studies in Geology,38:39~77

Levine J R.1987.Influence of coal comp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albed natural gas.In:Proceedings of the 1987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Alabama,15~18

Liu D M,Yang Q,Tang D Z.1997.Reaction kinetics of coalification in Ordos Basin,China.In:Yang Q,ed.Geology of fossil fuel-coal.U-trecht:The Netherlands,147~159

McKee C R,Bumb A C,Koenig R A.1988.Stress-dependent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coal.Rocky Mountain Association of Geologist,143~153

Nodzenski A.1998.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ases(CH4,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at elevated pressures.Fuel,78:1243~1246

Reznik A A.1984.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CO2injection on the recovery of in-situ methane from bituminous coal.SPE Journal,(24):521~528

Rupple T C,Grein C T.1974.Adsorption of methane on dry coal at elevated pressure.Fuel,53:152~162

Schaefer R G,Schenk H J,Hardelauf H,et al.1990.Determination of gross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etroleum formation from Jurrassic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by mean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Organic Geochemistry,(16):115~120

Scott A R,Keiser W R,Ayers W B.1994.Thermogenic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 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procibility.AAPG Bulletin,78:1186~1209

Scott A R.1993.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coalbed gases from selected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Alabama College of Continu-ing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v.1,p.207~222

Scott L.1999.Powder River Basin,Wyoming:An expanding coalbed methane(CBM)play.AAPG Bulletin,83(8):1207~1222

Tang S,Sun S,Hao D,Tang D.2004.Coalbed methane-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incipal target areas in North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78(3):724~728

Tremain C M,Whitehead N H.1990.Natural fracture(cleat and joint)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in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roaks of San Juan basin.Gas Research Institute GRI90/0014,(1):73~84

Tyler R,Scott A R,Kaiser W R,et al.1995.Coal geologic and hydrologic controls to coalbed methane procibilit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William Fork Formation Pisceans Basin,Northwest Colorado.Gas Research Institute Topical Report,GRI95/0532

Ungerer P,Pelet R.1987.Extrapolation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edimentary basins.Nature,(327):52~54

Vishnyakov A,Piotrovskaya E M.1998.Capillary condensa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transitions for methane in slit coal pores.Adsorption,4:207~224

Yee D,Seidle J P,Hanson W B.1993.Gas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content.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Tusa.,Okla-homa,203~218

Zuber M D.1998.Pro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27~45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的歷史沿革

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教發函[2004]20號文批復同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武漢眾邦德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試辦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江城學院為二級獨立學院,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負責,招生計劃由湖北省安排下達。
2004年3月20日,江城學院新校區建設規劃獲得武漢市規劃局評審通過。按照規劃,江城學院共佔地1000餘畝,投資規模4.7億,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
2004年4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接待中心3號實驗室召開。會議選舉宋謹為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董事長,歐陽建平為副董事長,周大仁、成金華、畢克成、程道華、朱以寬為董事;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董事會章程》和《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章程》。
2004年7月14日,中共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黨委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郝翔、黨委副書記傅安洲、黨委副書記朱勤文等領導到會祝賀。
2004年9月,江城學院成功招生,迎來首屆學生2245人,學生生源地包括湖北、山西、山東、海南、新疆等全國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專業涵蓋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外語等28個本專科專業。
2004年11月5日至6日,江城學院首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學院師生積極競技賽場,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
2004年12月5日,教育部高教司評估處唐處長攜華師教務處、評估中心等人員蒞
臨學院,對學院的教學進行評估檢查。檢查小組對學院教學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2004年12月,中國教育聯合會授予學院「中國一流高等獨立學院」榮譽稱號。學院辦學業績和辦學水平受到公眾廣泛好評。
2005年1月19日,外語學院龔婷同學在「第八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國際冬令營英語口語大賽」湖北賽區選撥賽中,脫穎而出榮獲青年組銅獎。2005年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決賽中龔婷同學又以優異成績喜獲大學組銀獎,充分展示了江城學院學子的風采。
2005年4月8日,學工處安排部分大一學生參加人才市場招聘會,以此推動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湖北電視台《現在直播》節目對這一活動作了現場采訪報道。
2005年4月11日,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殷鴻福在校大學生活動中心105多媒體教室,為學校學生作了一場生動的人生經歷報告會,反響強烈,學院師生受益匪淺。
2005年4月26日, 「江城季風藝術學院首屆學生優秀作品展」開展。藝術學院學生設計的近200幅優秀作品獲得了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此次作品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藝術學院學子提供展示藝術才華舞台,也為學校各院系提供了一次科技與藝術相互碰撞與交融的對話平台,極大的豐富了學校校園文化生活。
2005年4月26日,為加強新聞媒體與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共同提高,《武漢晚報》在學校開展了「武漢晚報高校行」活動。
2005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大一學生曲睿、孫旻暉兩位同學收到了來自Ohio和Michgan夏令營的錄取通知書。這兩位同學將作為國際輔導員赴美國參加2005年的美國夏令營。這是中國學生首次以輔導員身份被有50年歷史的ICEP組織錄取。6月6日,孫旻暉飛越大洋彼岸,開始了為期二個半月的夏令營活動。展示了江城學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為江城學院爭得了榮譽。
2005年5月25日,北京化工學院北方學院趙素貞院長率該院院、處級幹部十餘人來學校考察、訪問。雙方對民間投資辦學、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等進行了融洽的交流,北方學院對該院辦學取得的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6月,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包凡一、總裁助理張亞哲、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李杜等英語教學專家在漢口校區為學院師生作了一場生動的學術報告,受到學院師生的廣泛好評。這是新東方資深專家第一次走進獨立學院。
2005年6月15日,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委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楊思學、學工部副部長夏任明、宣傳部副部長尹瑜華三位同志根據《省委高校工委關於對全省高校貫徹落實全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情況進行檢查的通知》精神,對學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進行了檢查。
2005年6月下旬,在省教育廳和省文化廳聯合舉辦的「湖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美術大展」中,藝術學院學子作品嶄露頭角,該院報送的《跳舞的娃娃》、《水粉靜物》、《靜物》三件作品入選大展。
2005年6月28日,為促進江城學院健康、持續發展,武漢眾邦德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北方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股權轉讓協議書。北方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江城學院重要投資人。
2005年7月8日,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朱九思教授、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授、武漢大學衛道治教授三位高等教育界的泰斗應邀到學校漢口校區演講,縱論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2005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黨委對江城學院黨委班子進行了調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副書記傅安洲同志兼任江城學院黨委委員、黨委書記,宋謹同志任江城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常務副書記。
2005年7月15日—25日,江城學院正式從漢口校區整體搬遷至江夏青龍山旁風景優美的新校區,以嶄新的校園校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005年8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黨委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院67名黨員圍繞領導班子建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等問題開展了各類活動,整個「保先」活動於11月28日結束。有力地促進了學院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
2005年9月8日—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898名新生到新校區報到,這是江城學院新校區投入使用以來迎來的首屆新生。這批莘莘學子的到來,不僅給江城學院注入了活力,更是江城學院成功辦學和發展壯大的有力體現。
2005年9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為開展學術研究,組織學術交流,促進學院發展;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學術人才,制定科研規劃;評審學術教材,鑒定學術成果,評定學術職稱等。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著名政治學家周大仁教授。學術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江城學院學術活動的正式啟動。
2005年9月26日,江城學院召開第一次學術委員會議,討論通過了學術委員會章程、學術管理辦法、科研獎勵辦法。提出了教學、科研五年內上新台階的工作目標。
2005年9月28日,學院隆重舉行「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暨迎新生文藝晚會」。廣大師生載歌載舞,共同慶祝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六十周年。
2005年10月19日,省教育廳後勤管理中心石勝全副經理攜教育廳後勤生活保障巡察小組成員檢查了學院後勤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11月2日,武漢市節能辦一行對學院建築節能情況進行了檢查。
2005年11月2—3日,新聞學院與武漢櫻花攝影俱樂部聯合舉辦的江城攝影精英佳作展開展。湖北省及武漢市二十位攝影名家的120幅精典佳作參加了此次展覽,這批佳作題材涵蓋生活、運動、靜物、風光等方面,視角特獨,藝術感強,給人以視覺享受和心靈啟迪。全國資深攝影理論家、評論家丁遵新教授,武漢攝影家協會主席賈連成及攝影作者親臨影展與師生見面作了交流。湖北電視台教育頻道、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廣播電視海外中心、楚天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及大眾攝影網等網站對展覽作了現場采訪報道。
2005年11月11日,桂林工學院周德儉副院長一行7人在歐陽建平院長、畢克成常務副院長等學院領導的陪同下對學院進行了調研,該院周德儉院長對學院辦學的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董事會成員和領導集體。李俊生當選為董事長,宋謹當選為常務副董事長。會議任命歐陽建平為學院院長,畢克成為常務副院長,朱以寬、呂占峰、程道華、齊萱為副院長。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三會三有」人才培養目標寫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章程》。江城學院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更為明確。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突出了董事會對學院的領導作用,常務副董事長受董事長委託負責董事會的日常工作。常務副董事長參加院務會,參與學院文件的會簽。對院務會決議有異議時常務副董事長有權要求暫緩執行或重新召開。決議還新增了宣傳部(處)、資產管理處、網路中心和實訓中心等部(處、直屬單位)。江城學院的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更為完善和科學。
2005年11月17日,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郭海棠一行考察學院,就合作辦學事宜進行了磋商。
2005年11月17日,學院100餘名教職工參加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的金秋藝術節,參演節目《黃河大合唱》贏得觀眾好評。學院獲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金秋藝術節優秀組織獎。
2005年11月19—20日,學院第二屆運動會成功舉辦。來自全院的1596名學生和100餘名教職工參加了本屆運動會。
2005年12月2日,學工處申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研究課題被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列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科學研究資助計劃項目。
2005年12月6日,學院正式推行電子政務,學院所有的下行文件開始以電子文件方式上傳到學院網站。
2006年2006年5月9—10日,北方投資集團獨立學院招生及教學工作研討會在該院召開。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相互交流了招生工作及教學管理工作經驗。這是北方投資集團獨立學院首次開展的校際交流活動。
2006年5月10日,該院首屆畢業生91人正式離校,奔赴各地工作崗位。
2006年5月,商學院丁堯同學獲2006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初賽第一名,該同學將代表該院參加湖北賽區決賽。
2006年5月18日,該院宿舍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標志著學生宿舍的管理開始走上自我管理的道路。宿管會是繼團委、學生會、廣播台、社聯、藝術團之後又一個學生組織。
2006年5月19日,院黨委在全院開展「廉潔從政,從我做起」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全院黨員認真學習黨章,觀看勤政廉政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爭做勤政廉政從我做起的好黨員。
2006年6月12日,江夏公交實現一體化運營,該院在北門申請設立了公交站點,師生出行更安全、便宜、便捷。
2006年6月12日,江夏區工商局開展「紅盾進高校、維權在身邊」活動。該院設立了「12315」聯絡站,負責受理該院師生日常消費申訴及糾紛調處。
2006年6月17日,該院1734名本科學生參加了該院考點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6月18日,225名專科學生參加了湖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2006年6月,該院學生丁堯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A級一等獎,徐朝傳等3人獲A級二等獎,董冬梅等6人獲A級三等獎;另有兩名學生分獲B級二、三等獎。
2006年6月26日,學院申報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獲教育部考試中心批准,考點代碼為420101。
2006年,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王娜、汪楊、王娟設計的作品入圍「首屆東加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
2006年7月3日,該院召開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大會,藝術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正式合並為藝術與傳媒學院。
2006年7月7日,經過嚴格遴選的10名學子參加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暑期異地生存體驗活動。他們在每天只有2元錢的情況下異地生存了15天,充分展示了該院學子的聰明才智。
該院自考套讀班學員在2006年7月首次參加的自學考試中取得佳績。各學員專業各科成績通過率普遍達到74%以上,外貿英語專業成績尤為突出。其中英語翻譯、離散數學的單科成績通過率達到100%。
2006年8月17日,學院召開教風學風建設工作會議,就教風學風建設,教育教學體系,「三會三有」教育理念的貫徹進行深層次的研討,為新學期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6年9月18日,該院師生參加江夏區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宋謹同志當選為江夏區人大代表。
2006年9月21日,該院「獨立學院《大學語文》強化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專題研究」和「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兩個教研項目通過教育廳專家評審,被列為2006年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
2006年10月14日,該院藝術與傳媒學院05級視覺傳達專業本科二班陳守明老師和王娟、張旭兩位學生共六幅海報作品入圍「迎接2010年世博會上海國際海報大賽」。
2006年11月28日,省高工委黨建工作檢查組檢查了該院黨建工作,對該院成立兩年多來的黨的建設工作給予肯定。
2006年12月1日,該院通過武漢招生考試辦公室高等教育自學考點的檢查驗收,成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考點。
2006年12月28日,學院出台院部建設方案,按照院、系、科三級建制,學院、分院兩級管理的模式建設各個教學院(部),促進各教學院健康發展。
2006年度,該院被湖北省委高工委、湖北省教育廳授予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
2006年12月28日,為打造職業輔導員隊伍,該院出台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將輔導員的培養納入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
2007年1月3日,該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大二學生范婷婷同學榮獲「曲美之星」海選全國總決賽的冠軍。
2007年1月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印發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關於對江城學院本科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的實施細則》,正式規定了該院畢業生的學位授予條件。
2007年3月26日,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學院開始制訂2007級本、專科專業培養方案,修訂2004級、2005級、2006級本、專科培養方案。
2008年12月10日,學院舉辦了第二屆大型校園供需見面會。
2009年3月5日,學院正式啟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並成立了評估工作相關機構。
2009年3月30日,根據《關於批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等五所學校組建教師中級評委會的批復》(鄂職改字[2009]1號),該校具備了教師中級職務評審資格,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教師中級職務評委會。
2009年4月16日,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許質武一行在江夏區區委書記張衛國、北方投資集團總裁楊煒長的陪同下,到該校檢查、指導工作。
2009年4月24日,湖北省第六屆高校主持人邀請賽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弘毅堂成功舉行。來自武漢大學等13所高校的15名選手參與了此次比賽。該校06級學生戴研摘得了本場比賽的桂冠。
2009年4月27日晚,該校建校五周年慶典晚會在學校北操場隆重舉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北方投資集團的領導、兄弟院校的來賓、校友代表以及該校萬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共同觀看了這場盛典。
2009年5月31日下午,該校與湖北煤炭地質勘察院江夏分院正式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根據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畢業生實習、就業和師資力量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
2009年6月4日,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高校工委聯合發文(鄂高工委{2009}17號)授予學院黨委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9年6月6日,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部畢業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學美術館隆重舉行。此次參展的1000多幅作品充分體現了該校實驗實訓教學的成效。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等高校的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並在該校領導的陪同下觀看展出作品。
2009年6月9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黨委書記成孝予一行蒞臨該校交流學習。
2009年7月9日,嚴重影響該校整體面貌的齊心村、城關村民房、附屬物及未建宅基地的拆遷工作今天正式啟動,拆遷面積近1.36萬余平方米。
2009年8月1日,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與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09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金蝶軟體園隆重舉行,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部學子組成的創業團隊獲得「創業之星」十強——「Top10精英團隊」稱號,經濟與管理學部符超老師被評為最佳指導教師。
2009年8月23日,該校公開招聘處級領導幹部的面試在校行政樓四樓會議室進行。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歐陽建平,北方投資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趙玉萍,調研員錢小玲,以及該校主要領導擔任此次招聘工作的評委。這是該校推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2009年9月16日上午,湖北省教育廳2009年秋季開學檢查組專家蒞臨該校檢查秋季開學工作。省教育廳開學檢查組第九組組長、綜合治理處處長熊傳真,對該校秋季開學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2009年10月16日,該校出台了「在校大學生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方案」。11月4日,成立了「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領導小組」。
2009年10月28日,韓國中部大學校長崔熙善一行4人來校訪問,並與該校簽署了友好合作意向書。
2009年11月10日,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商學院艾瑞克教授來該校開展了主題為「從金融危機看中國崛起」的學術講座,並和該校舉行了「友好合作授牌儀式」。至此,該校與加拿大布魯克大學達成碩士研究生合作培養協議,這標志著該校正式成為布魯克大學商學院碩士項目中國合作院校。
2009年11月10日,學校面對校內外徵集校園綠化美化設計方案。
2009年12月2日,韓國中部大學平生教育院院長崔英鍾,國際交流處池中求教授和宋暢根主任一行3人來該校訪問。
2009年12月13日,學校在校內成功組織了一場大型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邀請用人單位160餘家,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的學生近千人,佔全院畢業生人數的三分之一。
2009年12月14日,湖北省教育廳公布的09年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擬獲獎項目名單中,該校外國語學部學生的《英文糾錯實例研究》項目獲得二等獎。此次參加比賽的科研項目來自全省各大高校,其中,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的獨立院校僅有7所。
2009年12月16日下午,「回響中國」騰訊網2009教育年度盛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盛典總評榜公布了2009中國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英教育人物、單位、機構。該校入選「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
2009年12月18日下午,湖北省高校廣播協會2009年終總結大會在武漢大學隆重召開,該校廣播台在2009年度廣播宣傳工作中成績突出,被湖北省廣播電視學會、湖北省高校廣播專業委員會授予「湖北省高校廣播工作優秀集體」稱號。
2010年3月3日,我院同韓國中部大學簽署留學(插班)項目協議,應韓國中部大學的邀請,我院董事長張南紅、副院長李鵬翔等一行3人抵達韓國大田市,對韓國中部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友好訪問,並簽署了合作項目協議。
2010年3月12日,我院首批赴韓國中部大學留學訪問團抵達韓國。
2010年3月15日,我院學生在全國珠寶首飾設計大賽中獲獎,在第六屆中國珠寶首飾設計「昭儀杯」大獎賽暨第二屆中國珠寶首飾攝影大獎賽中,由我院選送的珠寶作品《靈·動》獲得「運動裝」組三等獎。
2010年3月26日,湖北省高校後勤服務中心主任石盛泉、科長倪維一行蒞臨我院檢查指導工作。
2010年3月29日,學院北門附近的城關村拆遷工作正式結束,校園全面封閉工作又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2010年3月29日,學院斥巨資將標志性景點——中心廣場打造成一個小型「森林公園」。
2010年4月21日,我院啟動「精英講壇」講座活動。
2010年5月14日,我院三峽日報傳媒集團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5月22日,湖北省教育廳專家組進駐我院開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獲好評。
2010年6月5日,湖北省教育廳專家組進駐我院開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市場營銷專業獲好評。
2010年6月12日,我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開幕。此次參展的作品包括珠寶首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動畫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4個專業方向200多名畢業生的300餘幅(件)藝術設計作品。
2010年6月25日,我院隆重舉行2010屆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我院師生共聚一堂,共同慶祝2812名畢業生順利畢業。
2010年7月7日,美國大學生來校舉行交流聯誼活動。由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洪山區青少年空間和我院培訓中心聯合舉辦的「中美大學生文化交流會」,為我院學生提供了與同齡外國大學生交流聯誼的機會。
2010年7月22日,北京北方投資集團第三屆「十佳」優秀青年教師評比表彰會在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隆重召開。我院參賽的8名教師中,唐燁、謝浩、金麗宏當選「集團第三屆十佳優秀青年教師」。塗淼、楊明玲、冀莉莉、劉曉明、胡繼慧被評為「集團第三屆優秀青年教師」。
2010年9月26日,湖北省教育廳檢查組蒞臨學院檢查指導我院秋季開學工作。檢查組對我院的秋季開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6至19日,我院武術隊在湖北省運動會摘得寶貴銅牌。
2010年10月20日我院首次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學院老師應用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和技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確保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010年10月21日,學院舉辦招生簡章方案設計大賽。此活動旨在展示我院辦學成果,塑造學院形象,提高招生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激勵廣大學生參與學院建設。
2010年10月21日,我院人口普查工作籌備階段完成。為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各項工作,根據江夏區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做好組織選聘、培訓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工作人員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專門成立了人口普查領導小組。
2010年10月27日,韓國又松大學來我院洽談辦學合作事宜。
2010年10月28日,學院16號學生宿舍樓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11月6日,學院就擬建的新大門、休閑廣場等校園景觀進行「大眾評審」,初選校園景觀方案。
2010年11月11日,「江夏區外派勞務培訓基地」在學院掛牌。
2010年11月17日,湖北省委組織部黨建調研組蒞臨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2010年11月19日,學院校園網在線直播平台啟用。
2010年11月20日,該院與千葉珠寶簽訂「聯合培養人才框架協議」。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和優勢互補的原則,謀求長期合作發展。
2010年11月20日,該院「201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校園舉行,這是我院規模最大的一次校園招聘會,來自全國各地的260餘家用人單位向我院畢業生提供了4000多個招聘崗位。
2010年11月30日,該院繼續教育學院正式成為「湖北省自考生就業聯盟常務理事單位」。該聯盟由湖北教育考試網與全省50餘所自考院校共同組建,為我省自考生提供推薦就業、檔案代管等服務。
2010年11月30日,該院藝傳學部師生在湖北高校第四屆美術與設計大展中獲得「優秀組織獎」、「二等獎」等17個獎項。
2010年12月4日,該院第三號教學樓正式開工。3號教學樓佔地面積26259平方米,設有教室84間、辦公室60間,還包括一個集演出、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報告廳。
2010年12月8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在我院正式掛牌,這是湖北省首次在獨立學院設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2010年12月15日,騰訊網「回響中國」教育年度盛典公布了2010年中國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英人物、單位、機構等。該院入選「2010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20強」。
2010年12月23日,該院數字化校園(一期)集網站、教學管理系統於一體的數字化平台項目正式通過驗收。
2010年12月28日,北京虎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我院繼續教育學院設立專項教育基金,每年拿出資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子。
2010年12月31日,學院新大門、休閑廣場設計方案確定。2011年3月起,新大門、休閑廣場等景觀將陸續開工建設。
2011年1月,中國校友會網與《21世紀人才報》發布最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在2010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中,該院由2010年的34名躍升至17名。
2011年3月,為了響應中共湖北省委在全省開展「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該院積極組織工作隊圓滿完成該項活動。
學院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穩步提高,2011年4月,我院雷晨曦的《基於AT89C51單片機和24C04實時保護的電子密碼鎖》等14篇論文入選「2010年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獲獎數量在省內31所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三。2011年12月,我院《岐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孢粉組合及古氣候分析》等14篇論文入選「2011年湖北省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獲獎數量在省內31所獨立學院中排名居前。
2011年4月,學院學生工作處、外國語學部黨總支榮獲「湖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稱號,胡繼慧等4名同志榮獲「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11年6月,據統計,學院共有125人考上研究生,考取高校包括985、211等名校。
2011年6月,在湖北省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中,我院入圍的3件作品全部獲獎,取得了兩個2等獎、一個3等獎的可喜成績。
2011年9月,學院三項教研課題獲省級立項。在全省獨立學院中名列榜首。
2011年9月,學院正式啟動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准備工作。
2011年9月,學院董事長張南紅當選江夏區第四屆人大代表,副院長朱以寬當選江夏區政協委員。
2011年12月,學院測繪工程專業教師主持的《自然環境下成熟蘋果識別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資助,這是學院首個省部級科研項目。
2011年12月,在2011騰訊網「回響中國」年度教育盛典活動中,學院榮獲「2011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獨立學院」稱號。
2011年12月,學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部黃曉萍教授負責的《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課程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實現了學院省級精品課程零的突破。
2011年12月,學院基礎課部金麗宏老師晉升副教授,這是首個在學院成長起來的副教授。

㈢ 煤成(型)氣地質研究及勘探開發簡況

1.2.1 世界煤層氣開發利用歷史與現狀

1920年和1931年,美國在粉河盆地(Powder River Basin)中部的懷俄德克煤層和阿巴拉契亞北部比格郎氣田的匹茲堡煤層先後打出3 口煤層氣自流井。20世紀50年代以來,菲利浦石油公司參與聖胡安盆地(San Juan Basin)的煤層氣開發,在水果地組煤層打出一大批氣井,其中大多數井均獲成功。在此期間,採用常規油氣理論為指導進行鑽井。進入70年代,在全球能源危機的影響下,美國能源部做出了開展包括煤層氣在內的非常規天然氣回收研究的決定。從1978年開始對美國16個含煤盆地進行了長達8年的煤層氣研究。研究過程中對煤層氣的儲集和運移機理、生產方式和開采工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先後對14個盆地做出了資源量計算。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對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在聖胡安盆地和黑勇士盆地(Black Warrior Basin)取得了商業性開發的成功(楊錫祿等,1995)。1986年以後,在取得東部淺層含煤盆地煤層氣開發經驗的基礎上,美國對西部深層含煤盆地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明顯的開發效果(張武等,2000)。

美國煤層氣工業在近幾年來取得長足進步的關鍵是對含煤盆地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地質綜合評價,尤其是在黑勇士盆地、皮申斯盆地及聖胡安盆地開展了大規模的研究和開發試驗,根據各地的經驗,提出在選擇勘探、開發煤層的有利區塊進行地質綜合評價時,應考慮一系列地質因素,即氣含量、滲透性、煤階、煤層的物理性質、煤層厚度、埋深、地溫梯度、地應力、頂底板岩層特徵、沉積環境及構造條件等(葉建平,2006)。其中,煤層厚度、煤階、氣含量、滲透性、埋深和構造條件是選擇煤層氣開發有利區塊時必須優先考慮的因素。

美國煤層氣勘探開發情況代表了世界煤層氣工業的發展狀況。近年來,澳大利亞的煤層氣勘探工作也十分活躍,主要集中在東部的幾個二疊紀-三疊紀含煤盆地,包括悉尼(Sydney)、岡尼達(Gunnedah)、博恩(Bowen)等盆地,其中博恩盆地的一些井經過測試已經轉化為生產井。2000~2001年度,僅博恩盆地用於煤層氣勘探的費用就達4440萬美元,占該盆地全部勘探費(1.2 億美元)的37%。昆士蘭天然氣公司已經在靠近Chianchill的Argyle-1井成功進行了煤層氣生產,日產量超過2.823×104m3,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已經成為昆士蘭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基本部分。但直到目前,澳大利亞的煤層氣生產還是以礦井煤層氣抽放為主,生產的煤層氣主要供給建在井口的煤層氣發電站。澳大利亞煤層氣勘探開發進展較快,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澳大利亞煤炭及煤層氣資源豐富;二是幾個主要含煤盆地離東海岸人口密集區較近,具有潛在的煤層氣銷售市場;三是在勘探過程中借鑒了美國的成功經驗,並與本國的客觀地質情況相結合。

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世界上其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開始進行煤層氣的勘探和開發工作,但是僅有少量的國家能進行成功的煤層氣規模開發,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煤層氣作為一種非常規天然氣,其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如果沒有稅收政策上的優惠,很難吸引資金;二是除美國外,各國不能徹底解決各自的具體技術問題;三是煤層氣本身的特殊性,即從地質評價到工業開采一般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1.2.2 我國煤層氣開發利用歷史與現狀

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仍以煤礦安全為主要目的進行瓦斯抽放,部分礦井同時進行煤層氣開采試驗。1980年,我國的瓦斯抽放量已達到2.934×108m3,其中1000×104m3以上的礦井就有5個。1985年,國家經委修訂了《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將瓦斯列入廢棄能源,1996年又把煤層氣開發和煤層氣發電列入該目錄。1992年,煤炭部門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簽訂協議,投資1000萬美元進行試驗,該項目包括松藻礦務局、開灤礦務局、鐵法礦務局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的4個子項目,主要目的是為我國發展煤層氣工業引進技術和設備。這一階段主要借用美國的技術和經驗,但對於地質條件復雜的中國含煤區不太適用,因此未獲得突破性進展,但是通過試驗,對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情況取得了一定的認識,為後來的煤層氣勘探開發奠定了基礎。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開展了煤層氣的勘探試驗,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與進展。1990年以來,全國已有30多個含煤盆地進行了煤層氣勘探鑽井,取得了一批儲層測試參數和生產參數,在一些地區甚至獲得工業氣流。為了加快我國煤層氣的開發,國務院於1996年初批准成立了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九五」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都設立了煤層氣研究和試驗項目,同期,國家計委設立了「中國煤層氣資源評價」國家一類地勘項目。為了推進煤層氣的產業化進程,2002年,國家「973」計劃設立了「中國煤層氣成藏機制及經濟開采基礎研究」項目,從基礎及應用基礎理論的層面對制約我國煤層氣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並將其成果應用於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中。到目前為止,我國施工煤層氣井270餘口,共有31個區塊進行過不同程度的試驗,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華南聚氣區,建成煤層氣井組12個;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10.23×1012m3,中聯煤層氣公司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新一輪全國煤層氣資源預測顯示,我國煤層氣總資源量為31.46×1012m3

1999~2002年,由東煤107隊於遼寧省阜新盆地共施工了8口煤層氣地面開發井,為阜新市提供日產氣量為2×104m3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氣,標志著我國煤層氣地面鑽井商業開發實現了零的突破。2005年,山西省晉城地區投入2.37億美元建設的國內第一個煤層氣綜合開發利用示範項目開工,預計2008年建成投產。該項目通過地表向地下煤層鑽孔,每年抽取煤層氣大約1.66×108m3,供應當地工業、商業用戶和居民作燃料,並建設一座12×104kW的煤層氣發電廠。

1.2.3 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的進展與趨勢

2004~2006年,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聯合組織下,開展了全國新一輪煤層氣資源評價,中聯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國礦業大學等單位承擔了具體評價任務。評價中首次考慮了褐煤中的煤層氣資源,首次進行了全國重點礦區煤層氣資源評價。

截至目前,我國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為1023.08×108m3。其中,以地面開發為主探明儲量為754.44×108m3,以礦井抽放為主探明儲量為268.64×108m3

1.2.3.1 煤層氣地面商業性開發取得歷史性突破

自2000年阜新礦區實現小規模煤層氣地面商業性開發以來,我國在山西南部無煙煤地區數個區塊又取得地面商業性開發的突破,昭示出中國特有的煤層氣地質特色和商業性開發前景。

1)遼寧阜新劉家井組煤層氣開發工程:1999~2002年,阜新礦區劉家井田施工煤層氣井8口,形成小型開發井網,單井平均產氣量0.3×104m3/d左右,最高達0.6×104m3/d,並於2003年3月1日正式向阜新市區供氣,日均供氣約2×104m3,在我國率先實現煤層氣地面商業性生產。

2)山西沁水棗園井組煤層氣開發試驗工程:該工程共有生產試驗井15 口,建有日發電400 kW的小型煤層氣電站,2003年4月開始向外供氣。

3)山西晉城潘庄煤層氣地面開發工程:該工程2003年施工30口開發井放大試驗並開始商業性生產,目前已形成210口井的開發規模,其中110口已投入生產。日產氣量30×104m3,單井最高產量1.3×104m3,形成了年產1.5×108m3煤層氣的生產規模。目前,生產的煤層氣除就地發電、居民供氣、汽車燃料外,已銷往鄭州、長治、安陽等地作為民用或工業用氣源。

4)山西晉城潘河煤層氣開發利用先導性試驗工程:該工程計劃施工900口煤層氣井,分3期完成。2006年完成第一期施工150 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計劃建成年產煤層氣約1×108m3的生產示範基地。該基地已於2005年11月1日正式開始對外供應壓縮煤層氣,日產氣約7×104m3

1.2.3.2 煤層氣勘探與開發試驗活動更為活躍

至2006年8月底,我國完成的煤層氣井數約650口(圖1.1),其中80%以上分布在山西和陝西兩省。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投入煤層氣勘探開發資金達21億~22億元人民幣,引進外資約1.8億美元。在2000年以前30餘個勘探或開發試驗區的基礎上,近年來進一步擴展了新的區塊,目前正在進行作業的區塊達到20餘個,開發試驗規模和技術水平都有極大提高,對外合作也取得新的進展。目前,全國已登記的煤層氣區塊共64個,各方參與煤層氣勘探開發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

圖1.1 中國各時期煤層氣鑽井數

(據葉建平,2006)

除前述4個已進行商業性開發的項目外,目前正在進行的勘探與開發試驗的區塊有20餘個,如中聯公司自營或與地方合作的端氏、韓城、鶴崗、沈北等區塊;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淮南潘謝東、保德、沁源、壽陽、豐城、烏魯木齊白楊河、盤縣青山、雲南老廠等區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自營的大寧-吉縣、寧武、鄭庄、樊庄、烏魯木齊等區塊;晉城蘭焰公司自營的潞安屯留、鄭庄、成庄、趙庄、胡底等區塊。此外,國內某些大型煤炭企業也積極開展煤層氣地面抽采工作,如鐵法、撫順、淮南、平頂山、焦作、潞安、松藻等。上述工作成效顯著,如在韓城、晉城潘庄、盤縣青山等地打出了煤層氣自噴井,揭示了這些地區煤層氣資源開發的巨大前景。

在上述區塊中,有五大項目即將投入開發試驗:①韓城項目施工直井11口,加上前期6口煤層氣井(平均產氣量0.1×104m3/d),組成韓城開發試驗區;②晉城端氏區塊施工多分支水平井2口,經過排采試驗,單井產氣量已達1×104m3/d左右;③晉城大寧區塊施工多水平分支井5口,其中2000年底投入排采試驗的DNP02井產氣量穩定在2×104m3/d左右;④晉城樊庄區塊計劃施工200口直井形成煤層氣開發區,目前數十口井開始進入排采試驗;⑤大寧-吉縣形成了由34口直井和1口多分支水平井組成的開發試驗井網,正在排采試驗,已取得單井(0.1~0.28)×104m3/d的試驗成果。

我國自與美國德士古公司於1998 年簽署國內第一個煤層氣產品分成合同(淮北項目)以來,目前先後已與16家外國公司簽訂了27個煤層氣資源開采產品分成合同,合同區總面積超過3.5×104km2。截至2005年底,對外合作區塊內已施工各類煤層氣井254口,壓裂排采204 口,施工二維地震2065 km,建立了潘庄、柿庄、保德、三交、壽陽、淮北、豐城、恩洪等先導性開發試驗井組,獲得了具有商業價值的煤層氣產量,國際合作成效顯著。

1.2.3.3 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進展

經過20餘年來的研發和實踐,我國已形成了從煤層氣資源評價、地質選區、勘探至地面開發的完整技術方法體系。近年來,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1)基於動力學條件的有利區帶優選技術:該項技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煤層氣儲層彈性能聚散程度的三元判識標志,用於煤層氣成藏效應的預測;二是煤儲層彈性能能量聚散模式,形成了基於該模式的煤層氣有利帶動力學定量預測方法。採用三元判識標志,將煤層氣成藏效應分為3個級別組合和27個類型,有關方法在沁水盆地煤層氣富集高滲動力學條件發育區預測中得到了驗證,形成了適用於我國地質條件的煤層氣有利區帶先進預測技術。

2)煤層氣地震勘探技術:在傳統的二維和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三維P波煤層氣地震勘探技術,提出利用「兩個理論、六項技術」來指導煤層氣藏勘探。六項技術包括地震屬性技術、地震反演技術、方位AVO技術、方位各向異性技術、煤層厚度非線性反演技術和基於MAPGIS的多源信息預測技術,以岩性地震勘探為核心,形成了先進的煤層氣地震勘探技術系列,並在煤層幾何形態和裂隙發育程度等的探測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3)煤層氣井空氣/霧化鑽井技術:結合中國煤層氣地質特點,在引進美國相關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研製出空氣鑽井設計軟體,形成了空氣鑽井系列技術。目前,該項技術已在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國家煤層氣開發示範項目中廣泛使用,使鑽井周期由原來的15 d以上縮短到不足5 d,降低了施工成本,避免了鑽井液對儲層的傷害。

4)多分支水平井鑽井、排采技術:2004年11 月,我國第一口煤層氣多分支水平井投入生產,煤層中水平井眼總進尺8000m,單井日產穩定在2×104m3以上,實現了煤層氣開發工藝和產能的雙重突破。截至目前,國內已有14口多分支水平井施工完畢。大寧井田完成3口多分支水平井,目前正在排采;端氏區塊實施2口多分支水平井,預測單井產能在2×104m3以上,並首次實現雙主支多分支水平井鑽進記錄;武M1-1多分支水平井,在煤層中進尺達6088m;大寧PSC項目,首次實現9000 m總進尺的水平定向鑽進記錄;壽陽區塊多分支水平井3口,正在排采試驗。該項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成功,為我國低滲煤層的煤層氣高效開發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5)注入二氧化碳增產技術:在「十五」期間,國內開展了注入二氧化碳提高煤層氣採收率的先導性試驗,研究了適合於我國地質特點的工藝參數,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2004年4月,完成了山西南部TL-003井的現場二氧化碳注入試驗,為我國煤層氣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氧化碳地下儲藏等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儲備。

6)氮氣泡沫壓裂技術:氮氣泡沫壓裂技術主要適應於低壓、低滲、強水敏性的煤層。潘河項目完成了2口井的氮氣泡沫壓裂施工,成功地將單井煤層氣日產量提高了3倍左右。潘庄項目進行了氮氣泡沫壓裂對比試驗,試驗井煤層氣日產量比參照井提高了1倍左右。在韓城開發試驗項目中,通過氮氣泡沫壓裂技術的實際實施,分析了該項技術對特定煤層氣地質條件的適應性,為我國應用此項技術積累了寶貴經驗。

1.2.4 我國煤層氣研究及勘探階段

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起步較晚,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大體可分為3個階段。

1.2.4.1 煤礦瓦斯井下抽放與利用階段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到70年代末,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為減少煤礦瓦斯災害而進行的煤礦井下瓦斯抽放與利用。我國煤礦井下抽放煤層氣已有較長的歷史。1980年,煤層氣抽放量已達2.934×108m3,其中0.1×108m3以上的礦井就有5個。1996年,抽放量達6.338×108m3,抽放量在0.1×108m3以上的有16個礦區。這些對於減少井下瓦斯事故、保護環境及改善能源結構均有重要意義。瓦斯抽放也是煤層氣開發的一項有效技術。

1.2.4.2 煤層氣勘探開發試驗初期階段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以煤礦安全為主要目的,部分礦井同時進行煤層氣開采試驗,並進行了水力壓裂試驗和研究。這一階段主要是借用美國的技術和經驗,但對於我國地質條件復雜性研究不夠深入,因此未獲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也在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取得了一定認識,積累了一些經驗,學到了一些先進技術。

1.2.4.3 煤層氣勘探開采試驗全面展開階段

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我國從優質能源的利用出發,開展了煤層氣的勘探試驗,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與進展。石油、煤炭、地礦系統和部分地方政府積極參與這項工作,並在20世紀90年代初成立了專門的煤層氣研究機構,許多國外公司也積極在中國投資進行煤層氣勘探試驗。1990年以來,我國已有30多個含煤區煤層氣勘探鑽井,已鑽成勘探和生產試驗井119口,取得了一批儲層測試參數和生產參數,並在柳林、晉城、大城及鐵法等含煤區獲得了工業氣流。這一階段我國的煤層氣勘探,無論是地質選區評價,還是工藝技術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但對我國復雜地質條件下煤層氣的富集高產規律認識還不夠深入,工藝技術還未完全過關,煤層氣地質選區評價仍是此階段首要的研究課題。

1.2.5 煤成氣地質研究與開發簡況

煤成氣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天然氣,世界上很多國家在開採煤成氣。我國一些大型煤產地也是煤成氣田,如鄂爾多斯地區、華北各含煤區,都蘊藏大量煤成氣藏。例如中原油田煤成氣的勘探主要集中在東濮凹陷,已找到了文23、白廟及戶部寨等古生新儲煤成氣田和混合氣田,其中文23煤成氣田已探明地質儲量達149.4×108m3,為中原油田的主力氣田。2003年,東濮凹陷文古2 井於上古生界石千峰組3813.5~3834.3 m 井段(16.8 m/3層)進行壓裂,日產天然氣1.1×104m3、油7.0 m3。華北蘇橋的煤成氣聚集於奧陶系,中原的「文23」煤成氣藏和白廟混源氣藏聚集於第三系沙河街組。濟陽地區的155井和孤北1井氣藏聚集於石炭、二疊系儲層內,而曲古1井煤層甲烷聚集於第三系沙河街組二段內。

煤成氣勘探開發已經具有比較多的研究實踐,國內外研究人員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M.Teichmuller,1983;B.Waiter等,2002;楊俊傑等,1987;戴金星等,2001;張新民等,2002)。

總的看來,國內外煤成氣地質研究具有如下發展趨勢:①十分重視煤系有機質的來源和顯微組成,並將其與生烴潛力、產氣量緊密聯系起來;②分析化驗不斷採用高新技術,如天然氣中微量生物標志物的富集與分析、單體烴同位素分析及含氮化合物分析等;③採用系統動態的觀點,將天然氣的生運聚散作為一個動態演化的系統,對該系統的研究不斷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化發展;④模擬實驗更為符合實際,不僅模擬不同顯微組分的生烴演化規律,而且對煤系地層烴類的排出、二次運移至聚集的過程都進行了實驗探索,獲得了多項參數;⑤對煤層本身的儲集性能和封蓋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㈣ 在尋找水資源中的綜合應用

1.構造裂隙、張性斷裂破碎富水帶地電模型

(1)單一岩性的張性構造破碎帶本身就是儲水構造

其地電斷面如圖5-4所示,儲水帶為低阻脈狀體。

圖5-4 單一岩性張性構造破碎富水帶地電模型

①亞黏土;②白雲岩;③充水斷層破碎帶。ρ0—浮土電阻率;ρ1—白雲岩電阻率;ρ2—破碎帶電阻率

(2)灰岩地層寬破碎帶地電特徵

圖5-5為遼寧建平波羅赤某部隊所在地的物探找水綜合成果圖。

圖5-5 遼寧建平波羅赤某部隊所在地的物探找水綜合成果圖

工作地段地層岩性為震旦亞界白雲質灰岩

,具有溶蝕現象,區域地質上一條近SN向斷層通過該處,在預測斷層帶走向上布設3條測線,分別以聯合剖面法和電測深法進行探測,結果都獲得了反映含水斷裂破碎帶的電性異常。圖5-5為其中2號剖面的成果圖。圖中可見,AB=220m、340m的聯合剖面ρs曲線分別在183號點和181號點處呈現明顯的低阻正交點,反映為富水斷裂破碎帶;曲線低阻帶從175號點至189號點,跨度較大,反映該破碎帶的寬度較大。根據不同極距正交點自東向西位移和正交點兩側ρs曲線分離寬度為東寬西窄的特徵,確定破碎帶向西傾斜,傾角約30°。電測深等ρs斷面圖上的183號點附近,對應聯合剖面正交點部位同樣呈現近似垂直的低阻異常帶,反映為破碎帶中心部位,而反映破碎帶寬度的低阻帶范圍與聯合剖面ρs曲線范圍也是吻合的,等ρs斷面右側各條ρs等值線近似平行地向左傾斜,進一步證實了該斷裂破碎帶向西傾斜的特點。布井於182號點處,設計井深85m,結果分別在47~54m、59~77m之間揭露到白雲質灰岩破碎帶和斷層裂隙帶,涌水量380t/d,水位埋深15.4m,水質清甜。

2.高密度電阻率法在山區基岩地下水探測中的應用效果

為提高電阻率法在地下水探測中的勘探能力,應用最新研製的淺地層裂隙孔洞探測儀,以高密度電阻率法進行基岩裂隙地下水探測,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本溪某地地處灰岩出露區,灰岩溶隙發育,是較好的富水地層,以三極裝置2m點距進行觀測,其成果如圖5-6所示。

圖5-6 本溪某地高密度探測成果圖

在13~21號測點間,低於150Ω·m的ρs等值線近似垂直展布,反映為灰岩裂隙富水帶,隨著深度增加,異常寬度加大。布井於18號測點處,鑽進45m,打出了涌水量1300t/d的岩溶水。

大連旅順姜家地處山區溝谷地帶,第四系鬆散層為亞砂土和表層礫碎石,厚度不大,僅1~5m。前第四系出露岩性,溝谷東側為震旦系灰岩,西側為二疊系泥礫岩。區域地質上,有一條NW向斷層通過,垂直於預測斷層布設測線,以2m點距的三極裝置進行測量,觀測剖面及正反演成果如圖5-7所示。從反演成果圖中可見,64~180號測點間電阻率高於500Ω·m的反映為灰岩地層,斷面西側小於150Ω·m的反映為泥礫岩地層。64號測點處,高、低阻界面向東高角度傾斜,反映為砂頁岩與灰岩的斷層接觸界面。上盤為灰岩裂隙富水層,下盤為泥礫岩隔水層。布井於上盤,鑽進110m,單井涌水量500t/d,鑽孔揭露地層與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圖5-7 大連姜家高密度探測成果圖

3.激電法在找水中的應用

1)地質概況:河南省新安縣軫南區屬於淺山丘陵區,是新近紀末期所形成的一個小型封閉狀的斷陷盆地,盆地中有巨厚的第四系砂卵石鬆散沉積物,因此稱它為地下水庫,因為澗河河水流經盆地中心部位,汛期可以得到河水的大量補充。測區的西北部為震旦系石英岩和寒武—奧陶系灰岩地層。在南崗、韓都灣、鐵門一帶,則為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其餘廣大地區則為三疊系紫紅色砂頁岩地層。

2)工作方法:用ηs、Js和ρs等參數做激電測深,共做了六條「井」字形骨架輪廓的剖面。

3)資料整理與解釋:通過資料整理,繪制了三個高程(280m,220m,170m)各參數(ηs、Js和ρs)等值線平面圖。再根據三參數曲線特徵,結合地面地質調查,作出了高程為280m時的地質推斷平面圖(圖5-8)。

圖5-8 新安縣軫南區地質推斷平面圖(高程280m)

1—砂卵石;2—黏土;3—砂頁岩;4—石灰岩;5—石英岩;6—斷層;7—剖面線

圖5-9為Ⅲ—Ⅲ′剖面視電阻率(ρs)、視極化率(ηs)、視激發比(Js)等值線斷面圖與地質推斷剖面圖。在ρs等值線斷面圖中,53與58號點,ρs曲線均表現陡直密集,說明岩性急劇變化,推斷為地塹構造。55號點,三參數(ηs、ρs、Js)等值線均存在有高值封閉圈,其中ρsmax=120Ω·m,說明淺部為砂卵石地層,而深部為基岩;ηsmax=2.6%、Jsmax=1.4%,說明富水性很好。地質推斷如圖5-9(d)所示。

根據南崗、省庄、廟頭、韓都灣等地所打機井來看,出水量都很大。基岩埋深80m左右,砂卵石含水層組厚度超過40m。

4.瞬變電磁法在找水中的應用

TEM法主要是根據地下岩層的賦水性及離子含量不同所導致的電阻率的差異來評價地下水的,TEM尋找地下水的方法主要有兩種:①首先在測區已知含水層的范圍進行勘察,把所繪視電阻率-深度斷面圖與實際異常進行對照,確定TEM方法的有效性並得出勘察區內含水層視電阻率的變化范圍;然後在未知異常處進行普查,尋找斷面圖上視電阻率相近的異常。②岩石或鬆散沉積物的電阻率值是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變化的,即使是同一種岩石或鬆散沉積物,由於其含鹽量、含鐵量、含水量以及結構的不同,電阻率值的變化也很大。乾的砂礫石電阻率值高達幾百至幾千歐姆·米,而飽和的砂礫石含水層則顯著降低。在同樣的飽和水情況下,粗顆粒的砂礫石比細顆粒的粉砂電阻率要高,飽和的黏性土地區由於滲透條件較差,多出現低阻值。

水資源是關系國計民生問題的大事,水資源的短缺限制和影響了內蒙古牧區正鑲白旗某鎮的可持續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初,牧區的水井隊在正鑲白旗阿拉騰嘎達斯蘇木測線L1的250m處打了一口水井,日噴水量在每小時100t左右,連續噴水達20多年,初步確定在該區另有水源,希望在附近尋找到其他的水源,引入距離該牧區50km的白旗鎮,以解決城鎮居民用水水源問題,為此,在此區域內開展瞬變電磁勘探工作,為飲水工程的水源定位提供科學的施工依據。根據該地區前期地震勘探結果及核磁共振勘察結果,初步斷定水源地主要為裂隙構造水。為進一步探明現有自流水井周圍地層構造,並圈定可能存在的斷裂帶,吉林大學組成的瞬變電磁法水資源勘探組於2003年夏季進行了野外勘探,利用吉林大學自行研製的ATEM-Ⅱ瞬變電磁測量系統。

圖5-9 新安縣軫南區Ⅲ-Ⅲ′面圖

(a)視電阻率(Ω·m);(b)視極化率(%);(c)視激發比;(d)地質推斷1—等值線;2—黏土;3—砂卵石;4—砂頁岩;5—石灰岩;6—斷層

內蒙古正鑲白旗水源地位於渾善達克沙漠南緣,地勢南高北低,向渾善達克沙漠傾斜,接近渾善達克東西向挽近槽地南緣。上部為第四系全新統風積砂,分布有風積砂層孔隙潛水;其底部為分布廣、厚度大的新近繫上新統紅色泥岩,紅色泥岩構成良好的區域性隔水層。風積砂層孔隙潛水的水量大小隨沙丘底部紅色泥岩頂板的起伏不平而變化:在低窪處風積砂厚度大,有利於地下水的匯集與賦存,水量就較大;而在高處風積砂厚度薄,不利於存水,水量也較小。下部為新近繫上新統和下白堊統巴彥花組地層,在其砂岩、砂礫岩層中埋藏有較豐富的承壓自流水。但普遍自流量小於2400m3/d,在局部構造控制區單井涌水量大於1500m3/d。如1號井單井涌水量3489.7m3/d。主要勘察位於潛水涌水量小於10m3/d,承壓涌水量為100~200m3/d區(V區)。由於構造影響,確定井位較為困難。

本次測量,為保證一定勘探深度,鋪設100m的線框,採用了重疊回線裝置,發射回線邊長100m×100m,接收回線面積10000m2,點距為50m,發射電流13.2A,關斷時間130μs,發射頻率25Hz,線同步方式,均勻密集采樣方式,采樣率5μs,疊加次數1024,布設L1、L4、L3共三條剖面,長度分別為400m、700m、850m,其中剖面L1穿過1978年形成的自流井,L4剖面穿過地震方法勘探確定的井2,L3剖面平行L4線,距L4剖面220m,如水文地質結果圖5-10所示。

勘探數據經過處理,L1剖面通過井1(自流井),其中250m為自流井。圖5-11為白旗L1反演電阻率斷面圖,從剖面可見明顯的低阻異常帶,自流井位於低阻異常帶的西邊緣,低阻異常帶確定為含水斷裂帶,斷裂帶呈直立高角度,深度250m左右,寬度180m左右,電性反映為90~130Ω·m,此值與平原地區含水的砂礫岩石典型電阻率值相符,該測線的結果為測線L3、L4的解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L4剖面通過井4(2003年探孔),剖面長度700m,勘探深度280m,300m為井3,圖5-12為L4反演電阻率斷面圖。L4剖面發現明顯的低阻異常帶,確定低阻異常帶為斷裂帶,斷裂帶呈直立高角度,同剖面L1反映一致,深度200m左右,寬度550m左右,電性反映為100~130Ω·m。井3位於低阻異常帶的中部靠西,電性反映為140Ω·m,160m以上和180m以下為高阻層,說明含水層厚度薄,同時也說明地層電性為140Ω·m時的富水性較電性為130Ω·m時的富水性差一些。在300 m處勘探結果同鑽井3的資料一致,並推測在200m處120m深的為富水性較好。

瞬變電磁法在剖面L4勘探結果說明了淺層地震勘探噴水量小的原因,為確定新的水井探孔位置,在L4剖面的北邊220m左右確定為L3剖面,地形平坦,以便選擇合適的布井位置,L3剖面長度850m,解譯深度280m,圖5-13為L3反演電阻率斷面圖。L3剖面發現兩處明顯的低阻異常帶,確定低阻異常帶為斷裂帶,其中東部800m處,解譯深度160m左右,寬度300m左右,西部200m處,解譯深度300m左右,寬度300m左右,電性反映為90~130Ω·m。

圖5-10 測區的水文地質圖(內蒙古牧區水利研究所提供)

圖5-11 正鑲白旗L1瞬變電磁勘探的反演結果圖

初步確定在西部200m處深度為160~250m為富水性較好的區域,可以鑽孔水井,而東部的800m處電阻率值比自流井處電阻率值低很多,確定含水,但深度比較淺,建議採用核磁共振方法探測驗證,表明在Baiqi-43點,平均含水率7.7%,解譯含水層厚度98m,解譯滲透系數1.2394m/d,初步確定為斷層帶。含水量很小,但電阻率值比較低,其主要原因是近地表含黏土量比較大所導致。而在650~700m中間電阻率同自流井的值比較接近,建議在500m與750m中間打井。經內蒙古牧區水利研究所在675m處打井驗證,稱為井5,鑽孔深度168m,下管成井深度158m,根據鑽探取心和測井解釋結果,0~15m為第四系,為風積中細砂,含水層厚度約10 m,類型為孔隙潛水。15~158m為斷裂帶充填物,岩性以中細砂、中粗砂、紅色黏土、砂礫石為主,含水層厚度約28.7m,類型為孔隙自流承壓水。下部為白堊系下統巴彥花組砂岩、灰色泥岩、泥質砂礫岩含卵石,未打穿,含水層類型為孔隙自流承壓水,自流量較小。井5承壓水頭+2.55m,42.24m降深涌水量58m3/h,75m降深涌水量可達2400m3/d。

圖5-12 正鑲白旗L4瞬變電磁勘探的反演結果圖

圖5-13 正鑲白旗L3瞬變電磁勘探的反演結果圖

採用TEM方法查明淺層地震勘查方法確定的井2噴水量小的原因,確定井5。經鑽孔驗證,井5噴水量較大,由自流井1和井5可以滿足3000m3/d的供水需求,而且根據保守資源估算,阿拉騰嘎達斯蘇木水源地可以保證3000m3/d,30年的開采,並且水質較好,水化學類型為HCO3-Na型水,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居民生活飲用水標准(林君等,2005)。

㈤ 北大地空學院的《地球科學概論》用的是那本書作者、出版社、版次 謝!

本教材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概論>教學組編寫.具體分工如下:緒論,第一章第二至四節,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節,第七章第二節,第八章,第九章由汪新文編寫;第四章第二節,第五章,第十章第五節,第十一章第一至三節由程捷編寫;第七章第一節,第十章第三節,第十一章第四至五節由林建平編寫;第二章由程捷,汪新文編寫;第六章由林建平,李龍吟編寫;第十章第一至二節由林建平,王果勝編寫;第十章第四節由程捷,王果勝,林建平編寫;第十二章由李龍吟,汪新文編寫;第一章第一節由趙國春編寫.顏丹平,趙靖,曹秀華參加了本書有關內容的討論與擬定.本書由汪新文主編,並進行全書文圖的增補,刪減和統一編纂.
本書的基礎是本教學組1992年編寫的<普通地質學>(校內出版)和1995年改編的<地球科學概論>(校內出版),在編寫過程中得到萬天豐教授,趙其強教授,徐元愷教授的具體指導,並詳細審閱初稿,提出修改意見.1995年改編的<地球科學概論>由趙其強教授,庄培仁教授擔任主審,並提出寶貴意見.此後,又廣泛徵求了校內有關教學單位和吳正文,馬鴻文等教授的修編意見.本次出版的<地球科學概論>是在參考上述意見的基礎上,經本編寫組認真修編完成的.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得到學校,教務處,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及構造教研室領導和老師的關心和支持;並得到北京市教委教改試點項目--<地球科學概論>課程體系完善與教材建設的資助.

參考資料:http://wendang..com/view/2312e96d1eb91a37f1115c57.html

㈥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的恐龍生存遺跡

山上的足跡為北京曾有恐龍存活提供了實證。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征/攝
恐龍出沒 注意
延慶發現恐龍足跡化石距今約1.5億年前
注意,北京曾有恐龍出沒,而且數量不少、體格巨大。昨天,延慶區政府正式公布,千家店鎮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記錄。
地質調查中發現足跡
延慶區人民政府聘請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中心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跡分布和特點進行深入調查,為申報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進行學術准備。科考期間,以中國地質大學張建平教授為首的科學考察隊在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了大批恐龍足跡化石,地點位於千家店園區核心區S309線延慶段南側,保存於上侏羅紀土城子組三段紫紅色砂岩中。恐龍足跡位於山體上,密集分布於山底到山頂的區域。
張建平教授介紹說,留有恐龍腳印的山體原本應是水平位置,但由於地殼運動,部分足跡隨山體提升至山頂。至於足跡何時暴露出來的,張建平推測應該是幾十年的事,「這可能是在修路開山時,恐龍足跡才暴露的,但保留得很好,幾乎沒有受到毀壞。」
最大足跡長達半米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部分委員及其他相關專家對延慶區境內的這批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現場鑒定,認為這批恐龍足跡化石屬於晚侏羅世覆盾甲龍類、獸腳類、鳥腳類及可能的蜥腳類恐龍足跡。
張建平介紹說,已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點3處,其中一號點下部暴露出足跡為30個,清晰的行跡2道;一號點上部暴露的足跡至少達到幾百個,成串的行跡約6至7道;二號點暴露出足跡15個;五號點暴露出足跡9個。其他3處化石點基本由恐龍幻跡組成,將進一步研究其屬種特徵。張建平教授介紹說,最大足跡有50厘米,最小的也有10厘米,從現場情況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龍足跡賦存在尚未揭露的岩層中,預計將有更驚人的發現。
擬建恐龍主題公園
延慶區已啟動初期保護方案,包括擬定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范圍,設柵欄圍護、專人全天巡護;著手編制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開挖排水溝,避免雨水進一步沖刷及地質災害的發生;加固山體,以防損壞足跡;為足跡臘封等等。邊界圍擋已經完成。
千家店鎮鎮長池合倉表示,恐龍足跡位於灤赤路沿線,今後灤赤路將改線,實現封閉管理,同時將新建恐龍主題公園。

㈦ 秦嶺和華北岩石縱波速度及其對地殼低速層成因的啟示

趙志丹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550002)

高山駱庭川張本仁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化學研究所,武漢430074)

謝鴻森郭捷許祖鳴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550002)

摘要人們在世界上許多地區的中、下地殼發現了低速層,並從不同角度來解釋它的成因。作者對采自秦嶺和華北地區的138個樣品進行了高溫(達1500℃)和高壓(達3GPa)條件下縱波速度的測定結果,探討了岩石縱波速度的一般特徵,並且發現了岩石縱波低速現象。通過對實驗產物的礦物組成和結構等的綜合研究表明,含水礦物(角閃石或黑雲母)的脫水、相變和部分熔融導致岩石出現縱波低速現象。實驗結果表明含水礦物脫水熔融可能是引起研究區或世界其他地區出現地殼低速層的重要機制。

關鍵詞地殼低速層岩石縱波速度脫水和相變部分熔融秦嶺造山帶華北克拉通

1引言

本世紀50年代以來,以地球物理為主的地殼深部探測和對地球深部物質的實驗研究使我們對岩石圈,特別是大陸岩石圈不斷加深了解。其中地殼低速層就是深部地球物理的重要發現之一,它分布在世界的許多地區,如阿爾卑斯、北美、西藏、華北和秦嶺造山帶等地區,而且其中的許多地區是具有高熱流的構造或地震活動帶[2,12,13,14,19]

人們用多種方式來解釋地殼低速層的成因。有人認為它是由流體、大規模的推覆體或韌性剪切帶等引起的軟層[8,9]。其他學者則從實驗室中地殼礦物和岩石的成分及其物理化學性質出發,認為石墨、含鹽流體、或者礦物脫水相變及岩石部分熔融導致了低速層的出現[2,4,8,9]。從已有的研究看,迄今尚無一種理想的模式完滿解釋地殼低速層的成因。本文測定了采自秦嶺造山帶及其鄰區和華北克拉通的138個岩石樣品高溫高壓下的縱波速度,探討了實驗結果並應用實驗數據解釋研究區內地殼低速層的成因。

2樣品和地質背景

研究區包括秦嶺造山帶及其鄰區和華北克拉通(五台山和內蒙古)。系統採集樣品的地質單元主要是前寒武紀基底和不同時代的侵入體,其變質程度包括榴輝岩相、麻粒岩相、角閃岩相和綠片岩相岩石,它們可以作為地殼主要岩類的代表(表1)。選取新鮮、肉眼見不到裂隙和無次生變化的岩石進行實驗。每個實驗樣品還配套進行顯微觀察、密度測定和岩石化學分析。對實驗產物還進行了鏡下鑒定和電子探針分析。

表1採集實驗樣品的地質單元

3實驗方法

實驗是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質實驗室完成的。YJ-3000t六面頂靜態超高壓裝置可以在給定的時間內(幾分鍾至100小時)在腔體內產生高達6.0GPa同時1600℃的溫度和壓力。實驗樣品為長33mm、直徑12mm的圓柱體,葉蠟石粉壓塊作為傳壓介質。圓柱狀的樣品由3層不銹鋼箔加熱器包卷置於葉蠟石粉壓塊中。樣品室的溫度由已標定的功率—溫度工作曲線得出。高溫高壓條件下樣品的波速由彈性波發射和接收裝置所獲得的數值信號計算得出。實驗和計算方法詳見謝鴻森等[17]和Xu等[18]

為模擬研究區地殼和上地幔的實際溫度和壓力條件,依據各構造單元的不同地溫分布曲線給出的壓力(P)和溫度(T)的對應關系[7],在p、T同步增加的條件下,測出每個樣品在一系列p(達3.0GPa)、T(達1500℃)值下的縱波波速Vp值。不銹鋼箔加熱器在溫度上升達到其熔點後會熔斷,因此每個樣品的加溫加壓過程即以加熱器熔斷為終結,每個樣品實驗終結時的壓力和溫度各不相同,最高的分別可達3GPa和1500℃,普遍都超過了1000℃和1GPa。取地壓增加梯度為0.03GPa/km,將壓力p(GPa)換算成深度h(km),獲得的大量數據表示於Vp—h圖中。

4岩石高溫高壓實驗縱波速一般特徵

圖1給出了6個樣品的Vp—h關系。各類岩石樣品的Vp值隨深度h增加表現出3段特徵,在第一段0~10km深度范圍內,Vp值快速增加,表明0.3GPa的壓力已使岩石內部裂隙基本閉合。在第二段10~30km深度,Vp值仍隨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減弱,幾乎所有樣品都在750~920℃和0.63~0.90GPa(相當於21~30km)范圍內達到了最大值Vp.max,第2段的縱波波速特徵(dVp/dh和Vp,max的大小)可以代表各類岩石樣品的本質特性。第3段,即Vp值達到最大值Vp,max之後的變化呈現兩種趨勢,第1種是基本上隨壓力增大,Vp值恆定於Vp,max值附近;第2種是從Vp,max值開始逐漸下降,在1100~1200℃和0.99~1.50GPa(約33~50km),有54個樣品顯示了這類現象,占總數的1/3以上,我們將這種達到Vp,max值之後又下降的現象稱為縱波低速現象。這種現象對解釋地殼低速層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

圖1部分實驗樣品的Vp—h圖

1—大河群基性麻粒岩;2—秦嶺群斜長角閃岩;3一秦嶺群大理岩;4—甘溝石英閃長岩;5—寬坪群雲母石英片岩;6—伏牛山花崗岩

5出現縱波低速現象樣品的特徵

具有縱波低速現象的54個樣品的特徵總結在表2中,其中5個樣品的Vp—h關系見圖2。對實驗產物進行了鏡下觀察和電子探針分析,以求發現導致縱波低速現象的原因。

表2實驗岩石縱波低速現象統計表

續表

① 岩石樣品所達到的縱波最大值Vp,max及其對應的壓力和溫度;②岩石樣品所達到的縱波最小值Vp,min及其對應的壓力和溫度;③岩石Vp值下降幅度,ΔVp=Vp,max—Vp,min;④岩石Vp值下降百分率,ΔVp=(△Vp/Vp,max)×100%。

54個出現縱波低速現象的樣品,主要是斜長角閃岩、石英閃長岩、麻粒岩、輝長岩、大理岩、雲母斜長片岩等。除大理岩等極少數樣品外,絕大多數樣品含有角閃石或黑雲母。若從實驗的138個樣品來看,含有角閃石的各種岩類都出現了縱波低速現象。

圖2出現縱波低速現象的樣品的Vp—h圖

圖例中的樣號同表2中序號一致

絕大多數樣品在750~920℃、0.63~0.90GPa(約21~30km)范圍內達到最大值Vp,max,之後在1100~1200℃、0.99~1.50GPa(約33~50km)范圍內降至最小值Vp,min。設下降幅度△Vp=Vp,max—Vp,min,則有7個樣品的△Vp值超過1.0km/s(表2),它們是2個斜長角閃岩、2個變基性火山岩、1個輝長岩、1個麻粒岩和1個大理岩。從降低程度來看,Vp,min值比Vp,max值最多降低達到21%(樣品號5和37)。三種主要類型岩石的特徵描述如下:

含角閃石或黑雲母的岩類:全部實驗樣品中,含有角閃石或黑雲母的岩石樣品都出現了縱波低速現象;我們可以看到在角閃石或黑雲母的邊部有熔融玻璃(例如18號樣品)。熔融玻璃出現在角閃石(或黑雲母)和淺色礦物(斜長石或石英)的邊界上,並呈無色、棕色或淡黃色。熔融玻璃約占整個樣品的5%~10%。電子探針結果發現了有的角閃石已脫水、相變形成了輝石(例如樣品39)[20]

大理岩:實驗樣品中的大理岩都出現了縱波低速現象。樣品均由原來的淺色或無色變成了綠色或深綠色。有的樣品出現了小氣孔(小於1mm),這可能是其中的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或白雲石)釋放出二氧化碳後的殘余結構。鏡下顆粒之間出現大量的黑色全消光物質,可能是碳酸鹽類礦物相變的產物[20]

花崗岩:圖3是部分花崗岩的Vp—h關系,其中未發現縱波降低現象。花崗岩樣品中不含角閃石或只含少量黑雲母,實驗產物中除了發現有大量裂隙外,無明顯變化,而且未發現熔體。我們可以認為在花崗岩類樣品中,由於無或只有少量的含水礦物,使得產物中沒有出現脫水、相變或部分熔融。

以上討論可以簡單總結為,碳酸鹽類礦物的去氣作用和相變導致大理岩的縱波低速,並遺留了一些氣孔;而在存在含水礦物的岩石中,縱波低速則是由脫水、相變和部分熔融引起的。

圖3部分花崗岩樣品的Vp—h圖

LZ1-3—二朗坪黑雲母花崗岩;LZ2-3—滿子營黑雲母花崗岩;LH-6—老虎溝花崗岩;DL-2—黃陵花崗岩;EL-7—二里壩奧長花崗岩;WJ-1—王家會花崗岩

6討論

已有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在室溫條件下,岩石的Vp值隨外加壓力的增大而單調增加或基本恆定在某個值,而在恆壓升溫實驗中,隨著溫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外加溫度無疑是導致岩石波速下降的根本原因[1,4,11]

許多研究者解釋了岩石波速隨溫度增加而降低的原因,Kern[10]在壓力小於0.6GPa條件下實驗證實礦物的顆粒邊緣的裂隙會因熱膨脹而張開;Christensen[1]則認為礦物顆粒邊緣的孔隙在1GPa以上對波速的影響很小,即在地殼深處條件下,裂隙的作用不再是重要的。其他的實驗結果支持礦物脫水和相變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如石英岩或富硅質的岩石在接近石英α—β相轉變的溫度范圍時岩石波速的急劇下降[10]。本文實驗結果進一步證明在富含角閃石或黑雲母的岩石中,脫水、相變和部分熔融可以導致整個岩石的波速降低。

本文的實驗試圖模擬地殼深部的溫壓狀態,即在波速測定過程中,溫度和壓力同時上升,岩石樣品在外加壓力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礦物邊緣的熱膨脹引起裂隙張開已變得十分困難。138個樣品的實驗產物中都發現了存在不同規模的裂隙,不僅在出現低速現象的54個樣品中,而且在沒有出現低速現象的樣品(如花崗岩)中裂隙似乎更多,因此裂隙似乎不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決定性因素。實驗中出現低速現象的樣品均為含有角閃石或黑雲母的(大理岩除外),對實驗產物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表明已出現了角閃石—輝石相變。

脫水對熔融的發生起了促進作用。以本次實驗的花崗岩為例,外加的溫壓條件已處於其液相線之上,但鏡下鑒定未發現其產生部分熔融,也沒有出現縱波低速現象。由此看來,或者外加水,或者岩石含有飽和水(水以OH-形式存在於含水礦物中)對岩石中熔融的發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現低速現象的樣品除大理岩外,都有含水礦物(角閃石或黑雲母),脫水早於部分熔融,並成為後者的先決條件。部分熔融的出現又進一步降低了岩石的波速。地殼中、下部產生部分熔融,或規模不等的岩漿房、岩漿層,從物理性質上也可滿足低速高導層的條件。如東非裂谷(肯亞)、美國黃石公園等地的地震層析成像所探測到的地殼低速體就被認為是部分熔融物質[15]

實驗岩石的脫水作用的發生,以該岩石最大波速所對應的溫壓條件作為起始條件,對含角閃石的岩石來說,起始溫壓多集中在700~800℃、0.6~0.7GPa;降至波速最小值可能對應著礦物脫水程度最高和出現相當數量的部分熔融。

上述討論表明,礦物脫水相變及由之誘發的部分熔融確實是岩石出現低速現象的原因,另據其他研究者的實驗結果[5],礦物脫水相變、岩石部分熔融時其電導率明顯增加,這樣上述過程可以同時導致岩石低速和高導現象。

秦嶺地區和華北內蒙古、五台山地區的中、下地殼物質組成和熱狀態同本文中出現低速現象的實驗條件是可以類比的。研究區的中、下地殼以達到角閃岩相的岩石(如斜長角閃岩、變基性火山岩等)為重要的岩石類型,而且大量存在以角閃石為主的含水礦物[6,16]。已有研究成果揭示出,秦嶺和華北地區均為高熱流區。地溫分布曲線顯示[7],中、下地殼可以達到本次實驗中角閃石脫水的起始溫壓條件(約700℃、0.6GPa)。至少有兩種可能性存在,一種是部分中地殼本身發生了礦物脫水相變和少量部分熔融,形成低速高導層;另一種可能是類似Etheridge等[3]的研究結果,即礦物脫水相變和部分熔融發生於中地殼的底部或者下地殼,所產生的高溫高壓水或部分熔融物質上升至中地殼並被上覆的蓋層圈閉引起了低速高導層。因此以角閃石為主的脫水相變或由之引起的岩石局部熔融是研究區內產生地殼低速層的重要原因之一。

7結論

對54個實驗樣品的礦物組成和顯微結構的研究表明,礦物脫水相變和由它誘發的部分熔融是岩石出現縱波低速現象的原因。礦物脫水相變或部分熔融是導致秦嶺和華北地區,也可能是世界許多地區,存在地殼低速高導層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同時解釋低速和高導這兩種性質的成因,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進行高溫高壓條件下岩石波速和電導率的綜合測量,並進行多次平行實驗和多次採集實驗產物,以更好地限制實驗中相變、熔融等發生的確切過程。

致謝歐陽建平教授、胡以鏗、張宏飛、許繼峰副教授和周文戈博士提供部分樣品,同劉慶生副教授進行了有益的討論,鄧晉福教授和F.Wenzel教授提供了熱情幫助,作者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N.I.Christensen.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rocks at high temperatures,critical thermal gradients,and crustal low-velocity zones,J.Geophys.Res.,1979,84(12),6849~6857.

[2]崔作舟,尹周勛,高恩元等.青藏高原速度結構和深部構造.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60~72.

[3]M.A.Etheridge,V.J.Wall,S.F.Cox,et al..The role of the fluid phase ring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J.Metamorph.Geol.,1983.1,205~226.

[4]D.M.Fountain.The Ivrea-Verbano and Strona-Ceneri zones,northern Italy:A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velocities of rock sample.Tectonophysics,1976,33,145~165.

[5]高平,劉若新,馬寶林等.綠泥石片岩和斜長角閃岩在高溫高壓下的物理性質及其應用.地震地質,1994,16(1),83~88.

[6]S.Gao,B.R.Zhang,T.C.Luo,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adjacent North China and Yangtze cratons.Geochim.Cosmochim.Acta,1992,56,3933~3950.

[7]高山,張本仁.秦嶺造山帶及其鄰區岩石的放射性與岩石圈的現代熱結構和熱狀態.地球化學,1993,3,241~245.

[8]R.D.Hyndman,L.L.Vanyan,G.Marquis,et al..The origin of electrically conctiv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saline water orgraphite?Phys.Earth Planet.Int.,1993,81,325~344.

[9]姜本鴻,袁登維,吳玉華.殼內低速層與地震活動關系.地質科技情報,1992,11(4),9~21.

[10]H.Kern.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on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quartz-bearing and quartz-free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Tectonophysics,1978,44,185~203.

[11]H.Kern and V.Schenk.A model of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Calabria,southern Italy,based on laboratory data.Earth Planet.Sci.Lett.,1988,87.325~337.

[12]S.Mueller and M.Landisman.Seismic studies of the Earth's crust in continents,I,Evidence for a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thosphere.Geophys.J.,1966,10,525~538.

[13]D.H.Shurbet and S.E.Cebull.Crustal low-velocity layer and regional extension in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71,82(11),3241~3243.

[14]孫武城,李松林,羅力雷等.初論華北地區的地殼低速層.地震地質,1987,9(1),17~26.

[15]王學穎,高銳,鄧晉福等.國際岩石圈計劃(ICP)述評.見:項仁傑、史崇周、馮昭賢主編,地殼和上地幔研究(八十年代進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4~24.

[16]吳宗絮,鄧晉福,趙海玲等.華北大陸地殼—上地幔岩石學結構與演化.岩石礦物學雜志,1994,13(1),106~115.

[17]謝鴻森,張月明,徐惠剛等.高溫高壓下測量岩石礦物波速的新方法及其意義.中國科學(B輯),1993,23(8),861~864.

[18]J.A.Xu,Y.M.Zhang,W.Hou.H.G.Xu,J.Guo,Z.M.Wang,H.R.Zhao,R.J.Wang,E.Huang and H.S.Xie.Measurements of ultrosonic wave veloc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for window glass,pyrophyllite,and kimberlite up to 1400℃ and 5.5GPa.High Temperatures-high Pressures,1994,26,375~384.

[19]袁學誠.秦嶺造山帶的深部構造與構造演化.見:葉連俊,錢祥麟,張國偉主編.秦嶺造山帶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1,174~184.

[20]趙志丹.東秦嶺河南伊川—湖北宜昌地學斷面地球化學研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學位論文,1995.

㈧ 田明中的主要學術成就

?1.田明中 白志達 譚徵兵·內蒙古多倫地區第四紀環境與資源·北京:地質出版社,2001-6-15
2.曹伯勛 田明中 袁鈴升·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洞穴堆積物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4-8-23
3.程 捷 田明中 曹伯勛·周口店新發現的哺乳動物群及環境變遷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10-20
4.田明中 武法東 張建平·塞北金三角-神奇的克什克騰·內蒙古:遠方出版社,2004-6-18
5.張建平 武法東 田明中·中國喀斯特的故鄉--四川興文·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8-26
6.田明中 武法東 張建平·走進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4-6-20
7.武法東 田明中 孫洪艷·內蒙古克什克騰地質公園導游指南·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4-6-20 1.武法東 田明中 孫洪艷 孫繼民 顧國君·一種新的石林類型——內蒙古石林·首屆國際世界地質公園大會·2004-6-28,
2.孫洪艷 ,田明中,武法東,趙志中,劉曉鴻·青山花崗岩臼成因的新認識·第一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地質出版社·2004-6-28,
3.SUN Hong-yan, TIAN Ming-zhong,WU Fa-dong, ZHAO Zhi-zhong, Liu Xiao-hong·New Views on Origin of Granite Mortars in the Hexigten National Geopark, Inner Mongolia·Zhao Xun JiangJianjun,Geological Publihing House·2004-6-28,
4.田明中, 武法東 孫洪艷, 孫繼民 顧國君·內蒙古克什克騰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發現及其環境意義·趙遜 姜建軍主編,地質出版社·2004-6-28,
5.孫洪艷 田明中等,·第四紀測年方法研究新進展·地質力學學報·2004-3-18,2004.1期
6.Cao Boxun Tian Mingzhong·The discover of the ice wedge casts and early pleistocene strata Zhoukoudian·Chinese scinse bulletin·2004-11-8,Vol. 36 , No.2
7.WU Fadong TIAN Mingzhong, SUN Hongyan,·A New Type of Stone Forest·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parks·2004-11-8,
8.彭軒明 田明中等·黃河源區地下水位下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冰川凍土·2003-6-18,
9.程捷,田明中,張緒教·中國面向21世紀初的高等地質教育·中國地質學會80周年學術文集,地質出版社·2002-7-5,
10.程捷,田明中,張緒教·黃河源頭斷流原因淺析·地學前緣·2001-9-20,2001,8(2),:366
11.田明中 譚徵兵等,·內蒙古多倫史前人類遺存的發現及其環境意義。2003,28卷,1期。·地球科學·2001-4-28,28卷,1期,
12.程捷,田明中,張緒教,·黃河源區的自然資源狀況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1-12-20,2001.4
13.譚徵兵 田明中 李振清·淄博地區上新世巴漏河組的發現及其意義·現代地質·2000-6-26,14卷2期141-146
14.田明中等·層次分析法在工程選址中的應用·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12-20,
15.田明中 張緒教等,·區域地質調查中第四紀地質的研究內容及圖件表示方法·第四紀研究·1999-9-28,3期;
16.遲振卿 田明中·內蒙古呼和額熱格古人類遺址的發現·黃土 黃河 黃河文化,安芷生主編,黃河水利出版社·1998-8-18,
17.遲振卿 田明中·發現於內蒙古祖勒格圖的石器·第四紀研究·1998-10-8,3期
18.Cheng Jie Tian Mingzhong·Human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ring Holocene Megathermal·progress in geologe of China(1993-1996)--Papers to 30th IGC.·1996-9-28,:986-989
19.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東穴堆積物綜合研究·地質科學論文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8-29,:59-63
20.程 捷 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東嶺子洞與新洞和山頂洞的對比·地質科學論文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8-28,:54-59
21.Cheng Jie Tian Mingzhong·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qurternary mamma lian faunas in Zhoukoudian, China,·progress in geologe of China(1993-1996)--Papers to 30th IGC·1996-8-28,:36-39
22.Cheng Jie Tian Mingzhong·New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the Quaternary reaserch in Zhoukoudian,Beijing·ⅩⅢ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Quaternary Reaserch,BeijinG·1996-8-28,
24.李龍吟 田明中 遲振卿·內蒙古蘇尼特左旗古人類遺存的發現及意義·現代地質·1996-10-2,9卷2期:234-238
25.Cheng Jie Cao Boxun Tian Mingzhong·Report on anew mammal fossil locality of Early Pleistoceme at Zhoukoudia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5-5-26,Vol.35, No.23:2023.
26.Cheng Jie Cao Boxun Tian Mingzhong·a new mid early Pleistocene mammalian fauna discavered in Zhoukoudian, Ch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stratigraphy·Earth Science·1995-3-25,Vol.6,No.1:41-47
27.溫長順 田明中·冀西北尚義地區地質新發現及構造格架與演化·地球科學·1995-12-30,20卷增刊
28.程捷 曹伯勛 田明中 李龍吟等·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早更新世洞穴地層的劃分·現代地質·1995-12-28,9卷4期
29.遲振卿 田明中 李龍吟·內蒙古蘇尼特左旗恩格爾呼都格石器的發現及意義·地球科學·1995-12-28,20增刊2
30.儲國強 田明中 李龍吟·內蒙古蘇尼特左旗地區沙漠化現狀及治理對策·地球科學·1995-12-28,20卷增刊2
31.儲國強 田明中 李龍吟·內蒙古中北部新仙女木事件證據及其成因·地球科學·1995-12-28,20卷增刊2
32.溫長順 田明中·張家口西部新生代構造運動特徵·地球科學·1995-12-28,20卷增刊2
33.田明中 溫長順等·張家口北部漢若壩玄武岩之下土井子組的成因與時代·地球科學·1995-12-28,20卷增刊2
34.田明中·提高本科生野外實習質量的體會·高教研究·1995-11-20,1-2期
35.程捷 曹伯勛 田明中 李龍吟等·周口店新發現的早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地球科學·1995-10-12,20卷5期
36.程捷曹伯勛 田明中 李龍吟等·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科學通報·1994-8-25,40卷,12期:1151-1152
37.田明中 曹伯勛等,·新發現的周口店晚更新世洞穴地層及哺乳動物群研究·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1994-3-16,14卷1期
38.李龍吟,田明中·目前中國黃土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現代地質·1994-11-30,第8卷,第2期
39.李龍吟 田明中 遲振卿·內蒙古必魯圖湖盆晚更新世以來的地層與環境演變·現代地質·1993-12-9,9卷2期
40.田明中.曹伯勛等·周口店新發現距今11─1.9萬年的洞穴堆積的成因及年代學研究·現代地質·1993-12-25,1993,7卷 4期
41.田明中.曹伯勛,李龍吟等·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洞穴堆積物中氣候標志及距今12萬年以來的氣候環境·紀念袁復禮教授誕辰10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地震出版社·1993-11-4,
42.李龍吟.田明中·踏著袁復禮教授的足跡前進·楊遵儀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3-10-21,
43.Cao Bo xun,Tian Ming zhong·The discovery of the ice wedge casts and early pleisfocehe shata in Zhoukoudian,Beijing·Chinese sciense bulletin·1990-8-28,Vol.36 No.2
44.田明中.曹伯勛等·北京周口店早更新太平山組孢粉組合的多見統計分析·西山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8-28,
45.田明中.曹伯勛·湖北黃崗晚更新世孢粉動態組合的統計分析及古氣候性質·地球科學·1990-8-23,15卷 5期
46.田明中.曹伯勛等·北京周口店旅遊資源概要及規劃意見·西山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8-2,
47.李長安,田明中·周口店下礫石層粒度分析資料的多重方法處理及其成因分析·北京西山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7-26,
48.曹伯勛.田明中等·北京周口店晚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研究新進展·北京西山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7-25,
49.田明中.曹伯勛等,·北京周口店早更新太平山組孢粉組合的多見統計分析,·西山地質研究·1990-6-20,
50.李長安.曹伯勛.田明中·北京周口店地區的古地震遺跡研究·地學探素,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5-23,
51.李長安.曹伯勛.田明中·周口店地區新構造運動的基本特徵·北京西山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12-6,
52.田明中.曹伯勛,·湖北黃崗晚更新世孢粉動態組合的統計分析及古氣候性質,·地球科學,·1990-10-28,15卷 5期.
53.曹伯勛.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層·中國區域地質·1989-6-28,1989, 3期.
54.曹伯勛.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早更新世地層的新發現·中國區域地質·1989-12-28,1989.4
55.曹伯勛.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發現距今70─90 萬年的地層與古冰楔遺跡研究,·科學通報,·1989-11-6,1989, 7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