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質大學龐其清
A. 石家莊經院是什麼學校啊
學校簡介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始建於1953年,原隸屬於國土資源部,2000年經國家高教體制改革為中央與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已成為一所面向全國招生、就業,兼有經、管、理、工、文、法等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同時,學校又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其碩士學位授權專業涵蓋經濟、管理、工學三大學科門類。學校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東南高校區,校園建築新穎別致,林木蔥郁,環境優雅宜人,充滿現代文化氣息,不愧為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知識殿堂。
學校設有經貿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勘查技術學院、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數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華信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體育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培訓中心,共21個教學單位。設有37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和28個高職專科專業,現有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類在校生22000餘人。學校還設有經濟研究所、現代管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科技開發機構,以及「水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企業管理」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
學校擁有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高的教育、教學、科研工作隊伍。現有教工1420人,其中專任教師876人,正副教授334人,他們中既有享譽國內外的資深學者(著名地質學家杜汝霖教授榮獲我國地球科學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也有一批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學校在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的同時,大力開展科研科技開發工作,近年來,共承擔科研項目680餘項,其中國家級35項、省部級190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50餘部,所辦學術期刊《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當代經濟管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圖書館藏書130餘萬冊,其中電子圖書4800餘種、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專業技術資料30000餘份。有自然類地學博物館,館藏標本30000多件,其中不乏國家級珍寶寶玉石、恐龍古生物化石等各種標本。學校建有各類實驗室50多個、16個教學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7000餘萬元,有校園網、遠程教育基地、CAI課件製作中心和49個多媒體網路教室。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發揮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優勢,按照「基礎厚、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要求,突出對學生創新觀念、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並成效顯著,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舉辦的「挑戰杯」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我校成為河北省唯一一所進入決賽的高校,並獲銀獎,2004年又獲一銀二銅的好成績。我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多次榮獲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的表彰。學生外語四級過級率、計算機過級率、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等歷年名列河北省高校前茅。我校學生代表隊在2002年和200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03年10月CCTV杯英語競賽中又取得華北地區二等獎的好成績。近幾年來,我校學生體育運動代表隊多次在國際和全國體育賽事中獲得突出成績,2003年獲得中國九寨天堂山地戶外挑戰賽冠軍;2004年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足球決賽中獲得第四名。河北省的攀岩、定向越野訓練基地設在我校,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於2005年9月在我校舉行。
建校50多年來,學校已為國家各部委、社會各部門培養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不同層次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近5萬名,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許多優秀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律師或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學校還一直積極而廣泛地開展同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曾派出百餘名師生赴美、英、日、加、法、德、意、俄、西、荷、比、菲、新、奧、挪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技合作、學術交流和學習。學校還招收留學生,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學和長期任教,與美國布郎學院、日本鹿兒島經濟大學、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英國基爾大學、加拿大聖力嘉應用文理學院、德國威斯瑪大學、芬蘭沙沃理工學院、挪威奧斯福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或合作辦學。
面向21世紀,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學校正以嶄新的面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教育改革,培養優秀的跨世紀人才,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作貢獻。
2005年我校本科專業按大類式(本科專業目錄二級分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實行通識教育,三年級根據社會需求、本人志願和學校教學資源等,在專業大類內相對自主地進行專業選擇,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學院歷史沿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歷史是川流不息的,世界是變化更新的。石家莊經濟學院在五十年的辦學歷程中,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既有豐富的經驗,也有令人深思的教訓。沿著學院五十年建設與發展的歷史足跡,剖析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揚長避短,為實現我校全面振興與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憶往昔,勤奮求實,團結創新,精心培育英才;
看今朝,繼往開來,走向世界,全力創建名校。
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時期
(1953——1971年)
宣化地質學校在18年的歷史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地質行業培養了大批中等專業技術人才與經濟管理人才。正是宣化地質學校卓有成效的建設與發展,為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宣化地質學校的光輝歷史照耀著我們新的征程。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河北地質學院時期
(1971——1996年4月)
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與發展是我校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和里程碑,她為我國地質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了大批地質、水文、物探、探工、岩分、會計、統計、管理等專門的技術人才和經濟管理人才,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從塞北美麗的古城宣化到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型省會城市石家莊,凝結著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創業者的心血與汗水,凝聚著廣大教職工的青春、智慧與貢獻。歷史永遠記得他們,後人永遠感激他們。
1971年11月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石家莊經濟學院時期
(1996年5月——2003年7月)
變化是宇宙間普遍的規律,可謂滄海桑田。從河北地質學院到石家莊經濟學院的變更,正是世間變化的力量作用的結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石家莊經濟學院繼承了宣化地質學校、河北地質學院的光榮傳統與優秀的教風、學風、校風,並加以弘揚與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在新的時期,石家莊經濟學院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發展的需要,適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新時代的需要。如今,石家莊經濟學院正在以新的姿態,昂揚向上,與時俱進,一所工、管、經、法、文、理等多學科交融滲透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學正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1996年5月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部分知名教授簡介〕
建校近五十年來,全校師生員工為學校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教授、專家、學者時刻關注學校的興衰,為了祖國的教育與科技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學校永遠記得他們,學生永遠感激他們。
劉路 邵克忠 李祚俊 馬乾樂 杜汝霖
盧耀如 劉光亞 劉建勛 徐海江 周振玲
蘇伯苓 賈貴廷 龐其清 曹成 張洪
董兆祥 楊昌明 牛樹銀 郝東恆 田立富
孫班軍 張瑞恆 劉雲 史繼忠 劉亞民
孫衛東 邵愛軍 張紅保 孫愛群 劉唐生
宋德文 王金山 郝建民 王彥祺
〔部分知名校友簡介〕
建校五十年來,我校培養各類人才36000餘名,他們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學校的自豪與驕傲。昨天,母校哺育你們,今天母校以你們為榮。願我們攜起手來,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里僅收錄了博士生導師、副廳級以上幹部等部分校友的業績(按姓氏筆劃排序),願他們敬業創新的精神激勵全院師生及廣大校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奮發圖強,迎接石家莊經濟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馬國璽 馬秉奎 王光遠 王殿琦 毛景文
石崑山 朱井泉 李建新 李勝榮 杜建國
吳玉才 吳愛民 宋永祺 侯增謙 楊世忠
楊金忠 楊詠中 楊建軍 胡 軍 唐 波
武 勝 武 強 鄭海飛 趙全樂 段怡春
徐 備 徐德明 聶鳳軍 雷振明 樊春福
〔專業〕
工程管理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
會計學專業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行政管理專業
統計學專業
金融學專業
經濟學專業
英語專業
土木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廣告學專業
法學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現任領導〕
郝東恆:黨委書記、院長。負責黨政全面工作。主抓黨辦、院辦、組織、人事、財務設備、老幹部、外事、研究生工作和發展規劃辦公室工作、培訓中心工作、西校區工作。
張紅保: 黨委副書記。協助黨委書記分管宣傳、統戰、工會、教代會、學生和共青團工作。(
陳建新: 黨委副書記。協助黨委書記、院長分管保衛、基建工作和宣化留守處工作、北校區工作。
王勝雲: 紀檢委書記,負責紀檢工作。並協助院長分管:監察、審計工作和依法治校辦公室工作。
申富平: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後勤、校產工作和圖書館、博物館工作。
張舉剛: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和學術傳播中心工作。
張偉良: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教學工作和現代教育中心工作。
貢獻〔李國欣〕
B.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石家莊經濟學院的情況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始建於1953年,原隸屬於國土資源部,1985年遷至石家莊市,2000年經國家高教體制改革為中央與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已成為一所面向全國招生、就業,兼有經、管、理、工、文、法等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同時,學校又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其碩士學位授權專業涵蓋經濟、管理、工學三大學科門類。學校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東南高校區(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36號),校園建築新穎別致,林木蔥郁,環境優雅宜人,充滿現代文化氣息,不愧為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知識殿堂。
學校設制
學校設有經貿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勘查技術學院、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數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華信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體育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培訓中心,共21個教學單位。設有37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和28個高職專科專業,現有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類在校生22000餘人。學校還設有經濟研究所、現代管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科技開發機構,以及「水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企業管理」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
學院人才
學校擁有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高的教育、教學、科研工作隊伍。現有教工1420人,其中專任教師876人,正副教授334人,他們中既有享譽國內外的資深學者(著名地質學家杜汝霖教授榮獲我國地球科學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也有一批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學校在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的同時,大力開展科研科技開發工作,近年來,共承擔科研項目680餘項,其中國家級35項、省部級190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50餘部,所辦學術期刊《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當代經濟管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圖書館藏書
學校圖書館藏書130餘萬冊,其中電子圖書4800餘種、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專業技術資料30000餘份。有自然類地學博物館,館藏標本30000多件,其中不乏國家級珍寶寶玉石、恐龍古生物化石等各種標本。學校建有各類實驗室50多個、16個教學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7000餘萬元,有校園網、遠程教育基地、CAI課件製作中心和49個多媒體網路教室。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發揮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優勢,按照「基礎厚、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要求,突出對學生創新觀念、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並成效顯著,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舉辦的「挑戰杯」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學校成為河北省唯一一所進入決賽的高校,並獲銀獎,2004年又獲一銀二銅的好成績。該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多次榮獲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的表彰。學生外語四級過級率、計算機過級率、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等歷年名列河北省高校前茅。該校學生代表隊在2002年和200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03年10月CCTV杯英語競賽中又取得華北地區二等獎的好成績。近幾年來,該校學生體育運動代表隊多次在國際和全國體育賽事中獲得突出成績,2003年獲得中國九寨天堂山地戶外挑戰賽冠軍;2004年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足球決賽中獲得第四名。河北省的攀岩、定向越野訓練基地設在該校,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於2005年9月在該校舉行。
學院交流
建校50多年來,學校已為國家各部委、社會各部門培養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不同層次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近5萬名,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許多優秀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律師或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學校還一直積極而廣泛地開展同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曾派出百餘名師生赴美、英、日、加、法、德、意、俄、西、荷、比、菲、新、奧、挪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技合作、學術交流和學習。學校還招收留學生,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學和長期任教,與美國布郎學院、日本鹿兒島經濟大學、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英國基爾大學、加拿大聖力嘉應用文理學院、德國威斯瑪大學、芬蘭沙沃理工學院、挪威奧斯福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或合作辦學。
面向21世紀,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學校正以嶄新的面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教育改革,培養優秀的跨世紀人才,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作貢獻。
2005年該校本科專業按大類式(本科專業目錄二級分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實行通識教育,三年級根據社會需求、本人志願和學校教學資源等,在專業大類內相對自主地進行專業選擇,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學院歷史沿革
學院歷史沿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歷史是川流不息的,世界是變化更新的。石家莊經濟學院在五十年的辦學歷程中,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既有豐富的經驗,也有令人深思的教訓。沿著學院五十年建設與發展的歷史足跡,剖析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揚長避短,為實現該校全面振興與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憶往昔,勤奮求實,團結創新,精心培育英才;
看今朝,繼往開來,走向世界,全力創建名校。
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時期
(1953——1971年)
宣化地質學校在18年的歷史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地質行業培養了大批中等專業技術人才與經濟管理人才。正是宣化地質學校卓有成效的建設與發展,為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宣化地質學校的光輝歷史照耀著我們新的征程。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河北地質學院時期
(1971——1996年4月)
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與發展是該校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和里程碑,她為我國地質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了大批地質、水文、物探、探工、岩分、會計、統計、管理等專門的技術人才和經濟管理人才,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從塞北美麗的古城宣化到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型省會城市石家莊,凝結著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創業者的心血與汗水,凝聚著廣大教職工的青春、智慧與貢獻。歷史永遠記得他們,後人永遠感激他們。
1971年11月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石家莊經濟學院時期
(1996年5月——2003年7月)
變化是宇宙間普遍的規律,可謂滄海桑田。從河北地質學院到石家莊經濟學院的變更,正是世間變化的力量作用的結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石家莊經濟學院繼承了宣化地質學校、河北地質學院的光榮傳統與優秀的教風、學風、校風,並加以弘揚與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在新的時期,石家莊經濟學院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發展的需要,適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新時代的需要。如今,石家莊經濟學院正在以新的姿態,昂揚向上,與時俱進,一所工、管、經、法、文、理等多學科交融滲透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學正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1996年5月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部分知名教授簡介
〔2003年部分知名教授簡介〕
建校近五十年來,全校師生員工為學校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教授、專家、學者時刻關注學校的興衰,為了祖國的教育與科技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學校永遠記得他們,學生永遠感激他們。
劉路 邵克忠 李祚俊 馬乾樂 杜汝霖
盧耀如 劉光亞 劉建勛 徐海江 周振玲
蘇伯苓 賈貴廷 龐其清 曹成 張洪
董兆祥 楊昌明 牛樹銀 郝東恆 田立富
孫班軍 張瑞恆 劉雲 史繼忠 劉亞民
孫衛東 邵愛軍 張紅保 孫愛群 劉唐生
宋德文 王金山 郝建民 王彥祺
部分知名校友簡介
〔部分知名校友簡介〕
建校五十年來,該校培養各類人才36000餘名,他們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學校的自豪與驕傲。昨天,母校哺育你們,今天母校以你們為榮。願我們攜起手來,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里僅收錄了博士生導師、副廳級以上幹部等部分校友的業績(按姓氏筆劃排序),願他們敬業創新的精神激勵全院師生及廣大校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奮發圖強,迎接石家莊經濟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馬國璽 馬秉奎 王光遠 王殿琦 毛景文
石崑山 朱井泉 李建新 李勝榮 杜建國
吳玉才 吳愛民 宋永祺 侯增謙 楊世忠
楊金忠 楊詠中 楊建軍 胡 軍 唐 波
武 勝 武 強 鄭海飛 趙全樂 段怡春
徐 備 徐德明 聶鳳軍 雷振明 樊春福
專業
〔專業〕
工程管理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
會計學專業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行政管理專業
統計學專業
金融學專業
經濟學專業
英語專業
土木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廣告學專業
法學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現任領導
郝東恆:黨委書記,負責黨委全面工作。分管組織、財務、發展規劃工作。
辛彥懷:院長,負責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審計、依法治校、人事、外事、老幹部和西校區工作。
張紅保:黨委副書記,分管宣傳、統戰、工會、教代會、學生和共青團工作。
李相佑:副院長,分管設備資產處、博物館和育才校區工作。
張舉鋼:副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和學術傳播中心工作。
張偉良: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和現代教育中心、研究生學院、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工作。
劉建平:副院長,分管後勤、校產和圖書館工作。
該校地質勘探是國管專業。
C. 燕山造山帶演化可能的動力學模型
(一)反時針(CCW)PTt軌跡的造山過程
它是構築動力學模型的必需和最初的一步。從岩漿-構造事件序列以及造山階段的幕的劃分來看,不論是一個造山幕的尺度還是整個造山過程,均記錄了陸殼的加熱在先,然後是收縮構造導致的陸殼加厚,最後隆升剝蝕的過程,因此,具反時針(CCW)PTt軌跡(圖2-79)。因此,總體上表現為,一個較薄的岩石圈(60~100km)和一個加厚的陸殼(55~60km),類似於現今的安第斯和岡第斯的岩石圈結構。
圖2-79 華北燕山造山過程反時鍾(CCW)PTt軌跡示意圖
熱模擬中瞬間陸殼加厚之後的隆升約為100~120Ma(參見第一節),但是,華北造山帶陸殼加厚之後的隆升只有幾個Ma,甚至≤1Ma,因此,加厚的陸殼不可能恢復到加厚前的陸殼厚度,又遭受一次收縮構造,這樣,隨時間,陸殼厚度必然持續增加(圖2-79)。
(二)燕山造山帶動力學模型
基於已有的模型(吳福元等,2003,鄧晉福等,2003)和造山過程的PTt軌跡,可構築一個改進的動力學模型(圖2-80),其概要如下:①J1和J2沿岩石圈破裂2次玄武質岩漿底侵於殼底和貫入於破裂的岩石圈(L1)中(圖2-80a);②J1晚期和J2晚期2次收縮構造,使陸殼加厚,同時玄武質岩石和底侵岩漿房中堆晶超鎂鐵-鎂鐵質岩石轉化為榴輝岩,使原有的克拉通岩石圈(L1)改造為密度大的岩石圈(L2),密度大導致岩石圈下沉(圖2-80b);③J3和K11高密度岩石圈(L2)的下沉拉力,導致沿莫霍面構造薄弱帶和山根帶榴輝岩頂界近水平方向的拉裂,最終使岩石圈面型拆沉,軟流圈上涌,導致面型玄武質岩漿的噴發(圖2-80c);④K21由於區域擠壓應力場的終止,巨大山根產生陸殼隆升,導致後造山伸展構造,這時軟流圈開始冷卻,逐漸轉變為新的岩石圈(L3),由於軟流圈冷卻,火山作用基本上停止,只發育後造山侵入活動(圖2-80d)。可以看出,圖2-80的模型顯示,後造山的伸展主要是由於區域擠壓應立場的停止和劇烈的地殼隆升所誘發,此時已不是岩石圈大規模拆沉,而是軟流圈開始冷卻,逐漸轉變為新的岩石圈的過程,是被擾亂的L/A系統走向穩定的過程。
參考文獻
北京市地質礦產局.1991.北京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598
圖2-80 華北燕山造山帶形成和演化動力學模型示意圖(說明見正文)
鮑亦岡,劉振峰,王世發,黃河,向志民,王繼明,王增護.2001.北京地質百年研究.北京:地質出版社,1~274
白志明.1991.八達嶺花崗岩.北京:地質出版社,1~172
白志民,許淑貞,葛世偉.1991.八達嶺花崗雜岩.北京:地質出版社,1~172
白瑾,戴風岩,顏耀陽.1997.中條山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地學前緣,4(4):281~289
程裕淇主編.1990.中國地質圖(1∶5000000)說明書.北京:地質出版社,1~74
池際尚,路鳳香主編.1996.華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特徵.北京:科學出版社,1~292
陳義賢,陳文寄.1997.遼西及鄰區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學、地球化學和構造背景.北京:地震出版社,1~279
DavisGA,於浩,錢祥麟,鄭亞東等.1994.中國變質核雜岩—北京雲蒙山地質簡介及地質旅行指南:錢祥麟主編,伸展構造研究,154~166
鄧晉福,鄂莫嵐,路鳳香.1988.漢諾壩玄武岩化學及其演化趨勢.岩石學報,1:22~33
鄧晉福,趙海玲,莫宣學,吳宗絮,羅照華.1996.中國大陸根柱構造—大陸動力學的鑰匙.北京:地質出版社,1~110
鄧晉福,劉厚祥,趙海玲等.1996.燕遼地區燕山期火成岩與造山模型.現代地質,10(2):137~148
鄧晉福,趙海玲,羅照華等.1998.岩石圈-軟流圈系統的形成與演化.歐陽自遠主編,世紀之交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原子能出版社,97~104
Deng J-F,Luo Z-H,Zhao H-L et al.1998.Trachyte and syenite:petrogenesis constrained by the petrological phase equilib-rium.北京大學國際地質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745~757
鄧晉福,吳宗絮,莫宣學等.1999.華北地台前寒武花崗岩類:陸殼演化克拉通形成,岩石學報,15(2):190~198
鄧晉福,蘇尚國,趙海玲等.2003.華北地區燕山期岩石圈減薄的深部過程,地學前緣,10(3):41~50
金巍,李樹勛.1994.內蒙古大青山地區早元古造山帶的岩石組合特徵.見錢祥麟,王仁民主編,華北北部麻粒岩帶地質演化.北京:地質出版社,32~42
Le Maitre R W.1989.(王碧香,沈昆,畢立君譯).1991,火成岩分類及術語詞典.北京:地質出版社,1~253
李佩賢,程政武,龐其清.2001.遼西北部孔子鳥Confueiusornis的層位及年代.地質學報,75(1):1~13
李伍平.2000.北京西山東嶺台(J3d)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構造環境探討.岩石學報,16(3):345~352
李伍平.2001.北京西山髫髻山組火山岩的地球化學特徵與岩漿起源.岩石礦物學雜志,20(2):123~133
李曉波,肖慶輝,白星碧等譯.1993,美國大陸動力學研究的國家計劃.中國地質礦產信息研究院,1~73
劉樹文.1991.北京雲蒙山片麻狀花崗閃長岩體的地質特徵及成因.見:李之彤編,中國北方花崗岩及其成礦作用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32~138
柳永清,李佩賢,田樹剛.2003.冀北灤平晚中生代火山碎屑(熔)岩中鋯石SHRIMP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岩石礦物學雜志,22(3):237~244
羅淑蘭,吳宗絮,鄧晉福等.1997.太行-五台山區不同時代花崗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徵對比與陸殼演化.岩石學報,13(2):203~214
盧良兆,徐學純,劉福來.1996.中國北方早前寒武紀孔前岩系.長春:長春出版社,1~276
樊祺誠,劉若新,李惠民等.1998.漢諾壩捕虜體麻粒岩鋯石年代學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科學通報,43(2):133~137
樊祺誠,隋建立,劉若新,周新民.2001.漢諾壩榴輝岩相石榴輝石岩—岩漿底侵作用的證據,岩石學報17(1):1~6
河北省地質礦產局.1989.河北省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174
和政軍,李錦軼,牛寶貴等.1998.燕山-陰山地區晚侏羅世強烈推覆-隆升事件及沉積響應.地質論評,44(4):407~418
和政軍,王宗起,任紀舜.1999.華北北部侏羅紀大型推覆構造帶前緣盆地沉積特徵和成因機制初探.地質科學,34(2):186~195
霍布斯BE,明斯WD,威廉斯PF.1976.(劉和甫,吳正文等譯).1982.構造地質學綱要.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346
羅鎮寬,裘有守,關康,苗來成,Qin YM,McNanghton NJ DI Groves.2001.冀東峪耳崖和牛心山花崗岩體,SHRIMP鋯石U-Pb定年及其意義.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20(4):278~285
馬托埃M.(孫坦,張道安譯).1984.地殼變形.北京:地質出版社,1~339
毛景文,張作衡,余金傑,王義天,牛寶貴.2003.華北及鄰區中生代大規模成礦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從金屬礦床年齡精測得到啟示.中國科學(D輯),33(4):289~299
毛德寶.2003.中生代岩漿作用對北岔溝門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的制約(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136
莫宣學,羅照華,肖慶輝等.2002.花崗岩類岩石中岩漿混合作用的識別與研究方法,見:肖慶輝等主編,花崗岩研究思維與方法.北京:地質出版社,53~70
牛寶貴,和政軍,宋彪.2003.張家口組火山岩SHRIMKP定年及其重大意義.地質通報,22(2):140~141
Oxburgh E R(地質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譯).1988.造山帶早期歷史中非均質岩石圈的伸展作用,石油地質與實驗(造山運動專輯),增刊1:77~87
漆家福,於福生,陸克政等.2003.渤海灣地區的中元古代盆地構造概論.地學前緣,10(特刊),199~206
錢祥麟,王仁民主編.1994.華北北部麻粒岩帶地質演化.北京:地震出版社,1~234
單文琅,張吉順,宋鴻林等.1990.北京西山南部的構造演化.見張吉順,單文琅主編,北京西山地質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7
任紀舜,王作勛,陳炳蔚等.1999.從全球看中國大地構造-中國及鄰區大地構造圖簡要說明.北京:地質出版社,1~50
孫大中,吳維蘭主編.1993.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北京:地質出版社,1~180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1989.山西省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780
邵濟安,張履橋,魏春景,韓慶軍.2001.北京南口中生代雙峰式岩牆群的組成和特徵.地質學報,75(2):205
孫衛東,彭子成,支霞臣等.1997.N-TIMS法測定盤石山橄欖岩包體的Os同位素組成.科學通報,42(21):2310~2313
王季亮,李丙澤,周德星,姚士臣,李枝蔭.1994.河北省中酸性岩體地質特徵及其與成礦關系.北京:地質出版社,1~213
王瑜.1996.中國東部內蒙古—燕山帶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造山作用過程.北京:地質出版社,1~143
王人鏡,金元.1990.北京西山北嶺向斜早侏羅世細碧岩及其成因.見張吉順,單文琅主編,北京西山地質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93~101
王方正.1990.北京西山藍晶石變質帶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見張吉順,單文琅主編,北京西山地質研究,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83~92
王燕,張旗.2001.八達嶺花崗雜岩的組成、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意義.岩石學報,17(4):533~340
吳福元,葛文春,孫德有等.2003.中國東部岩石圈減薄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地學前緣,10(3):51~60
吳昌華,鍾長汀,陳強安.1997.晉蒙高級地體孔前岩系的時代.岩石學報,13(3):289~302
吳宗絮,鄧晉福,WylliePJ等.1995.冀東黑雲母片麻岩在1GPa壓力下脫水熔融實驗.地質科學,30(1):12~18
吳珍漢,崔盛芹,朱大崗等.1999.馮向陽燕山南緣盤山岩體的熱歷史與構造-地貌演化過程.地質力學學報,5(3):28~32
伍家善,耿元生,沈其韓等.1998.中朝古大陸太古宙地質特徵及構造演化.北京:地質出版社,1~212
邢風鳴,徐祥.1999.安徽揚子岩漿岩帶與成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170
楊庚,柴育成,吳正文.2001.燕山造山帶東段-遼西地區薄皮逆沖推覆構造.地質學報,75(3):322~332
袁志中.1994.京西煤田大安山-齋堂區滑脫構造特徵及找煤.見錢祥麟主編,1994,伸展構造研究,北京:地質出版社,143~153
於津海,王德滋.1997.山西呂梁群早元古雙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岩石學報,13(1):59~70
翟明國,樊棋誠.2002.華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殼置換-非造山過程的殼慢交換.岩石學報,18(1):1~8
庄育勛,王新社,徐洪林等.1997.泰山地質早前寒武紀主要地質事件與陸殼演化.岩石學報,13(3):313~330
趙國春.2002.燕遼地區燕山期火山活動節律與造山-深部過程.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地質大學,1~132
朱大崗,崔盛芹,吳珍漢等.2000.北京雲蒙山地區擠壓———伸展體系構造特徵及其岩石組構的動力學分析.地球學報,21(4):337~344
張建新,曾令森,邱小平.1997.北京雲蒙山地區花崗岩穹隆及伸展構造的探討.地質論評,43(3):232~240
張安隸等.1991.金剛石找礦指示礦物研究及資料庫.北京:科學技術出版,1~162
張理剛等.1995.東亞岩石圈塊體地質———上地幔、基底和花崗岩同位素地球化學及其動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252
Barker F & Arth JG. 1976. Generation of trondhjemitic-tonalitic liquids and Archean bimodal trondhjemitic-basalt suites. Geol. ,4
Baker F ed. 1979. Trondhjemites,dacites and related rocks,New York,Elsew. Sci. Pub. 1 ~ 321
Bergantz G W. 1989. Underplating and partial melting: Implications for melt generation and extraction. Sci. ,245: 1093 ~1095
Bird P. 1979. Continental delamination and the Colorade plateau. JGR 84 ( B13) : 7561 ~ 7571
Brown G C. 1982. Calc-alkaline intrusive rocks: their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relation to volcanic arcs. In: Thorpe ed.Andesites,John Wiley & Sons,437 ~ 461
Boyd F R & Gurney J J. 1986. Diamonds and the African lithosphere. Sci,232: 471 ~ 477
Boyd F R. 1989. Compos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oceanic and cratonic lithosphere. EPSL,96: 15 ~ 26
Carroll MR & Wyllie P J. 1990. The system tonalite-H2O at 15Kbar and the genesis of Calc-alkaline magma. Am,Miner. 75:345 ~ 357
Carmichael I S E,Turner F J,Verhoogen J. 1974. Igneous petrology. McGraw-Hill. Inc. 1 ~ 739
Condie K C. 1982. 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New York: Pergamon,1 ~ 310
GSC,GRB,AMPS,NRC. 1980. Continental tectonics,National Acod Press,1 ~ 346
Carlson R W,Shirey S B,Peatson D G et al. 1994. The mantle beneath continents. Carn Instit,Washington Year Book 93,109 ~ 117
DePaolo DJ & Wasserburg G J. 1977. The sources of island arcs as indicated by Nd and Sr isotopic studies. Geophys,Tes. Letters,4: 465 ~ 468
Davis G. S,Zheng Yadong,Wang Cong. Darby B. J. Zhang Changhou. Gehrelsl. G. 2001.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with emphasis on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northern China. Geol. Soc,America Memoir 194:171 ~ 197
Dewey J F. 1988. Extensional collapse of orogens,Tectonics,7 ( 6) : 1123 ~ 1139
De Celles P G. 1994. Late Cre taceous-Paleocene Synorogenic Sedimentation and Kinematic history of the Sevier thrast belt,northeast Utah and son thwest Wyomiog. G S A Bull. ,106: 32 ~ 56
Davis G A,Zheng Y D,Wang C et al. 2001.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 with emphasis on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northern China. GSA. Mem. 194: 171 ~ 197
Falloon T J & Danyushevsky L V. 2000. Melting of refractory mantle at 1. 5,2 and 2. 5 GPa under anhydrous and H2O-un-dersaturated con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petrogenesis of high-Ca bonini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ction components on man-tle melting. J. Petrol. ,41 ( 2) : 257 ~ 283
Fedorenko V A,Lightfoot P C,Naldrett A J et al. 1996. Petrogenesis of the flood-basalt sequence at Noril'sk,North Central Siberia. International Geol. Rev. 38: 99 ~ 135
Fyfe W S & Leonardos,O H jun. 1973. Ancient metamorphic-migmatite belts of Brazilian African coasts. Nature,244: 501~ 502
Helz R T. 1976. Phase relations of basalts in their melting range at PH2O= 5 Kbar: Melt Composition. J. Petrol. ,7: 139 ~193
Hirose K & Kushiro I. 1993. Partial melting of day peridotites at high press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s of melts segre-gated from peridotite using aggregates of diamond. EPSL,114: 477 ~ 489
Holloway J R & Burnham C W. 1972. Melting relations of basalt with equilibrium water pressure less than total pressure. J. Petrol,13: 1 ~ 29
Huppert HE & Sparks RSJ. 1984. Double-diffuse convection e to crystallization on magmas. Anu, Rev, Earth Planet,Sci,12: 11 ~ 37
Jahn B M,Vidal P,& Kroner A. 1984. Multi-chronometric ages and origin of Archean tonalitic gneiss in Finnish Lapland: a case for long crustal residence time. CMP,86: 398 ~ 408
Johnston A D & Wyllie P J. 1988.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 based on phase relationships of Nuk gneiss with tho at 15Kbar. CMP,100: 35 ~ 46
Johanes W & Holtz F. 1996. Petrogenesis and experimental petrology of granitic rooks. Springer-Verlag,1 ~ 335
Kushiro I. 1990.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edge and evolution of island arc crust. JGR 95 ( B10) : 15929 ~ 15939
Larson R L. 1991. Ge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 ,19: 963 ~ 966
Le Bas,M J. 2000. IUGS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high-Mg and picritic volcanic rocks. J. Petrol. ,41 ( 10) : 1467 ~ 1470
Lesher C E. 1990. Decoupling of chemical and isotopic exchange ring magma mixing. Nature,344: 235 ~ 237
Maruyama S,Liu J G and Sen T. 1989.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 margin. In: Ben-Avraham Z ( eds. ) . Mesozoic and Cenozoic Evolution of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75 ~ 99
Martin H. 1987. Petrogenesis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tonalites and granodiorites from eastern Finland: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J. Petrol. 28: 921 ~ 953
Middlemost E A K. 1985. Magmas and magmatic rocks,Longman,London & New York,1 ~ 257
Parfenov L. M. ,Natal'in B. A. 1986.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eastern Asia. Tectonphysics,127: 291 ~ 304
Pin C. 1991. Sr-Nd isotopic study of igneous and metasedimentary enclaves in some Hercynian granitoids from the Massif Cen-tral,France. In: Didier et eds. Developments in petrology 13 Enclaves and granite petrology. Amsterdam: Elsevier,333 ~ 343
Polet J & Anderson D L. 1995. Depth extent of cratons as inferred from tomographic studies. Geol,23: 205 ~ 208
Rapp R P,Watson E B,Miller C F. 1991. Partial melting of amphibolite / eclogite and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 and tonalities. Precamb. Res. 51: 1 ~ 25
Remane J,Faure-Muret A,Odin G S. 2000. 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J. Stratigraphy 24 ( Sup) : 321 ~ 340
Ringwood A E. 1975. Composition and petrology of the Earth's mantle,MeGraw-Hill Inc. 1 ~ 618
Rutter M J & Wyllie P J. 1988. Melting of vapour-absent tonalite at 10 kbar to simulate dehydration-melting in the deep crust,Nature,331 ( 6152) : 159 ~ 160
Shen Q & Qian X. 1996. Assemblages,episod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Archean of China. Episodes,18: 44 ~ 48
Song X-Y,Zhou M-F,Hou Z-Q et al. 2001.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mantle source of the upper Permian Emeishan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south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 Rev,43: 213 ~ 225
Taylor S R & Mclennan S M. 1985. The continental crust: its conyrosition and evolution. Blackwell Qxford,1 ~ 312
Turner S,Arnaud N,Liu J et al. 1996. Post-collision,shoshonitic volcanism on the Tibetan platean: Implications for con-vective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source of ocean island basalts. J. Petrol. ,37 ( 1) : 45 ~ 71
Van der Laan S R & Wyllie P J. 1992. Constraints on Archean trondhjemite genesis from hydrous crystallization experiments on Nuk gneiss at 10 ~ 17 Kbar. J Geol. ,100: 57 ~ 68
Van der Voo R,Spa kman W & Bijwaard H. 1999. Mesozoic Subcted Slabs under Siberia,Nature,397: 246 ~ 249
Winther K T & Newton R C. 1991. Experimental melting of hydrous low-k tholeiite: evidence on the origin of Archean cra-tons. Bull Geol. ,Soc. Den. 39: 213 ~ 228
Wolf M B & Wyllie P J. 1994. Dehydratron-melting of amphibolite at 10Kba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CMP,115: 369 ~ 383
Wang H Z & Mo X X. 1995. 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 Episodes,18 ( 1 ~ 2) : 6 ~ 16
Wedepohl,K. H, Heinrichs, H, & Bridgwater D. 1991.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quartz-feldspathic rocks in the Archean crust of Greenland. CMP,107: 163 ~ 179
Wyllie P J. 1973. Experimental petrology and global tectonics-A review. Tectonophys,17: 189 ~ 209
Wyllie P J. 1977. Crustal anatexis: an experimental review,Tectonophys,43: 41 ~ 71
Wyllie P J, 1984. Constraints imposed by experimental petrology on possible and impossible magma sources and procts. Phil. Trans. R. Soe. Lond. A. 310: 439 ~ 456
Wyllie P J,Wolf M B,Vanderlaan S R. 1997. Conditions for formation of tonalities and trondhjemites: magmatic sources and procts. In de Wit M J et al. eds: Tectonic evolution of greenstone belt. Oxford Uni. Press,256 ~ 266
Zhai M G. 1996. Granulites an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in China Archean Craton. Beijing: Seismol. Press,1 ~ 239
Zartman R E & Doe B R. 1981. Plumbotectonics-the model. Tectonophys,75: 135 ~ 162
D. 石家莊經濟學院相關院系
學校隸屬關系:河北省電話:0311-7208009
學校所在地:石家莊市槐南路302號傳真:0311-5882562
郵政編碼:050031網址:http://www.sjzue.e.cn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始建於1953年,原隸屬國土資源部,2000年經國家高教體制改革,現為中央與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建校五十多年來,學校已成為一所面向全國招生、就業,具有經、管、理、工、文、法六大學科的普通高等學校。其中地學類無論是師資隊伍、實驗設備、專業設置都比過去有了更大的發展。各專業為國家培養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不同層次科技人才35000餘名。目前在校學生21000餘人,其中地學類學生有1940人。學校含地質類專業的有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勘查學院和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
資源學院
一、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
1.資源勘查工程(本科)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點,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地質調查的室內外工作方法,具有對礦床地質,礦床分布規律等綜合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資源勘查、開發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和評價及管理等工作,並了解全球礦床資源動態信息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地理信息系統(本科)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地理信息工程培養目標為具備有扎實的外語基礎和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和地圖制圖技術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資源環境、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土地利用、自然災害預防與預報等部門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3.礦產普查與勘探(碩士點學科)
我院自1986年開始與中國地質大學等院校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已有近20年的歷史。主要學科有岩石學、礦床學、地層古生物學等。2004年我院開始自主招收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幔熱柱成礦、油氣盆地分析與勘查、資源環境綜合信息勘探。
二、教師隊伍建設
資源學院現有教職工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博士學歷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人,國土資源部跨世紀人才1人,全國高等院校骨幹教師1人,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學院特聘有李廷棟院士、翟裕生院士、陳毓川院士、裴榮富院士、戴金星院士,以及張洪濤教授、毛景文教授、侯增謙教授、李院生教授、郝梓國教授等不定期來院講學,任教。
三、人才培養
學院根據社會需求十分重視交叉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繼承學校傳統特色培養即懂法又有經濟頭腦的地質學科多用型人才。
50年來,資源學院(原地質系)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3000多人。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地質學家和政府部門管理者。近年來學院每年招生數為120~150人,在校生480人,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達98%以上。我院畢業生素有能吃苦耐勞,基礎功底扎實之稱,受到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十分搶手,就業形勢十分喜人。畢業生主要流向南方地勘單位、鐵路、建築、政府部門和教學單位。許多本科生畢業後繼續報考研究生,也取得顯著的成績,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以及有色、煤炭、冶金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都有我院大量的畢業生。
數年來畢業生研究生考取率為18%~22%,報考生的研究生考取率約50%左右。
1)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業務要求是在學習數理化外語計算機的基礎上,掌握基礎地質、應用地質和現代資源勘查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進行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勘探的室內外工作方法:熟悉國家有關礦產資源和環境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對區域地質、礦產地質、成礦地質條件、礦產分布規律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對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等現代化勘探方法的結果進行地質解釋和運用的能力,具有對資源環境做出評價和規劃的能力及對礦產資源經濟分析、綜合評價和管理的能力。
2)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業務要求是全面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整體理論框架、研究方法和應用等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科研和管理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適應未來地理信息科學和遙感信息科學科研,教學和管理人才的多方面知識需求,將信息技術與地學結合培養交叉學科管理復合型人才。
四、學科建設及特色
學科建設是學院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目前我院構造地質學為省級精品學科,岩石學、普通地質學為校級精品課程。學院專家教授一致認為要以地質學為基礎,選擇新的學科生長點,發展新的優勢專業,以資源環境學科為主線,發展生態類綜合地質學科群,使似發展的學科應具有前瞻性、實用性。
五、實驗建設
我院歷來重視實驗建設,現有7個教學實驗室,有先進的偏、反光顯微鏡,一個綜合性檢測實驗室,有大型X粉晶衍射儀、質譜儀、同位素測定、碳14測定、包體測溫等。實驗室配有實驗老師7人,其中有高級實驗師3人,工程師4人,3個科研專題實驗室和國土地質調查研究所、環境評價研究所。
六、「九五」以來科學研究情況
自1996年以來,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和地方各類科研項目46項,有13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發表論文202篇,其中核心刊物64篇,年科研經費平均28萬元。科研工作主要是:國土資源大調查,油、氣田封閉構造,地熱等級演化及其成礦作用等工作,區域主要為華北、東北及西部地區,為預測深部油、氣田,多金屬成礦取得了新的突破。區域地質調查也獲得部級獎勵。如牛樹銀教授的地幔熱柱理論在華北地區深部找礦中取得了很好的指導效果。杜汝霖、田力富教授在燕山西段原「震旦亞界」找到9億年前的龍鳳山藻、14億年前的桑樹鞍藻、18億年前的藍藻原核單細胞微古生物化石,這些宏觀化石的發現震動了國際古生物界。龐其清教授在非海相介形類組合的生物地層序列等古生物學研究方面,高永豐教授在板塊碰撞地帶成礦與岩石學研究都有突出成就。
七、國際交流與合作
我院在加強學際交流的同時,注意對外合作與學習,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俄羅斯、蒙古、挪威、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合作研究進行交流,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科技大學、蒙古科技大學共同對中、蒙、俄相接地區的地層、岩石、成礦等地質學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並舉辦國際學術交流,已經進行了四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原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已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獲得了許多成就,特別是在河北北部張宣地區找水,為我國西部開發中災害地質的預測與防治,以及三峽工程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
1.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本科)
本專業為水利類,授予工程學士學位,該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及應用能力,具有堅實的水資源方面專業理論知識,能夠運用先進的工程技術,在水利、國土、城建、交通等部門從事水資源,以及與水環境保護方面的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開發利用、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環境工程專業(本科)
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土壤、大氣、噪音、污染的防治,固體廢物處理利用和排水工程,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政府機構、市政規劃、經濟管理、環保、水利、城建、國土資源等部門及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3.土木工程專業(本科)
土木工程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培養具備土木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項目開發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市政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地下工程、橋梁、水利港口、礦業等相關行業從事勘察設計、施工以及科技開發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教師隊伍建設
工程學院具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嚴謹,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37人,具有碩士、博士學歷教師占總專任教師的55%。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省管專家1人,獲得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學院聘請兼職教授13人,其中有我校名譽校長、中科院院士盧耀如,工程院院士張宗祜、陳夢熊、賈福海院士等,他們每年來院講學。
三、人才培養
工程學院50年來為國家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5000餘名。目前在校學生780餘名,每年招生200名左右。畢業生就業供不應求,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比為3∶1。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15%~20%,錄取率占報考人數的50%左右。我院畢業生歷來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許多畢業生已是生產單位、科研院所、高校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管理的骨幹。根據市場需求,學院對所有的專業要求如下:
1)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要求學生掌握水文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資源勘察評價與開發保護、地下防排水工程技術等基本理論知識,接受野外測繪、調查、測試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相關專業的基本技能及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水資源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2)環境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數學、化學、工程力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流體力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水污染防治與水處理工程、大氣與雜訊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污染監測與分析、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和給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3)土木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有熟練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工程規劃與設計、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常規測試技術和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獲取科學信息的初步能力。
四、學科建設及特色
工程學院現設有土木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和環境工程等專業,並與掛靠在我校的國土資源部「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開放研究實驗室」共同進行學科與實驗室建設,主要有岩土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地下工程、水利工程、水文與工程地質勘查、地下水資源開發與污染防治、污水處理、給水排水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地質調查研究、地質災害防治、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等學科,並大力開展與科研單位、生產單位合作,以社會普遍需求和重點疑難問題作為我院學科發展的重點,以科研促進學科的發展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拓寬專業覆蓋面,加大對科研、教學成果的獎勵是我們手段之一。我院將繼續發揮優勢學科,在乾旱地區深部找水,地下水資源開發與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防治等學科方面加大投入,辦出自己的特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五、實驗室建設
學院除與國土資源部「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開發研究實驗室」共同進行學科與實驗室建設之外,還設有水分析與環境監測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實驗室、環境微生物實驗室、土質學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岩石力學實驗室和材料力學實驗室。能夠較全面地完成水質檢測、水化學分析、環境科學與工程方面的教學及科研所需要的各種實驗工作。目前實驗室專職人員8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人,助教1人。
六、「九五」以來科學研究情況
1996年以來,我院累計承擔國家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以及地方各項科研項目48項。其中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許多項目是實地解決問題,為國家的建築路基、水壩地質、電廠供水水源、城市供水規劃、崩塌災害地質的形成機制與防治等,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受到好評。如董兆祥教授地質災害預測與治理,劉振英教授在乾旱盆地地下水的研究方面,許廣明教授的華北地區地下水調蓄研究方面都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實際的指導意義。
七、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重視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相互合作,先後與俄羅斯、加拿大、荷蘭、瑞士、澳大利亞、美國以及港、澳、台的水文地質學專家有相互合作和交往,並聘請了數名外國專家為我院客座教授,學院也多次派教師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赴港、澳、台考察。
勘查技術學院
勘查技術學院是由原河北地質學院物探系、地質系、水工系、岩礦分析系、探礦工程系的部分專業及教師2003年重新組建的。它是集各種分析手段、物理勘查技術、遙感、測繪、鑽探等方法為一體,是地質學科,如找礦、構造、地層、工程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分析等專業,也可是其他分支學科和其他學科與領域,如考古等工作的一個技術平台。我院的各種勘查技術專業的發展已有50年的歷史,目前各種勘查技術手段歸屬為一體,相互補充,相互支撐,對學科的發展有更大的優勢和空間。
一、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
1.勘查技術與工程(本科)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具備工程地質學、岩土鑽掘、應用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從事各種建設勘察、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國土資源勘查、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2.測繪工程專業(本科)
該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工程測繪、數字圖像處理、地下管線探測、「3S」技術、地籍測量、計算機制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工程勘查、城市規劃與管理、國土資源調查、空間科學研究、環境保護、災害預防等各部門從事勘查設計、測繪、施工、科研開發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二、教師隊伍建設
勘查技術學院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占教師人數的51%,有碩士、博士學歷7人,佔50%,省政協委員2人。學院還聘有陳毓川院士,裴榮富院士,吳功健、朱玉英、霍全明、陳召佑、楊成材、王俊作專家等為兼職教授,每年不定期來校講學,作專題學術報告。
三、人才培養
50多年來,勘查技術學院的前身物探系、探工系、水工系、測繪系、地質系所培養出的各類技術人才約2190人。有的畢業生已成為專家、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部級高級管理人才,更多的成為有關單位技術骨幹。我院現有勘查技術與工程和測繪工程兩個專業,並設有勘查工程、勘查技術、城市數字化與地籍測量、工程測量四個研究方向。在校學生450 人,近幾年畢業生研究生考取率為12%~15%,報考人數錄取率為45%~50%。我院的專業目前是全國地學中最熱門的本科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和較好的發展前景。
1)勘探技術與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工程地質學、岩土鑽掘、應用地球物理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現場組織施工和開拓市場的能力,能夠運用現代物化探儀器、岩土鑽掘、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等技術手段,在各種高層建築、公路、鐵路、地鐵、隧道、橋梁、機場、電廠、水庫、水壩、碼頭、工業廠房等工程的岩土勘察和基礎工程施工中,獨立從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評價和監理等工作,以及完成各種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城市各種地下管線的非開挖施工,各種地質災害的治理等工作的能力,有熟練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2)測繪工程專業培養學生掌握「3S」技術、城市地籍測量、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大地測量、攝影測量和遙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熟悉城市規劃與工程項目建設的基本知識及相應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掌握數字圖像處理,地圖設計與編制的理論和技術,具有從事測量控制網的建立,大比例尺數字測圖,房產地籍的測繪以及土地管理監測系統的建立,各種工程的勘測及施工測量,大型建築物的變型監測,國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及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應用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的能力。
3)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資源環境綜合信息勘查。
深部成礦機理與勘查。
四、學科建設及特色
勘查技術學院以勘查技術與工程、測繪工程為辦學方向,以現代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方法核心技術為特色,形成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測繪、鑽掘等多種綜合勘查技術平台,以岩土工程為重點,兼顧資源環境、城市地質、地質災害等工程勘查,在2~3年內辦成有3~5年專業和1~2個研究所支撐的規模,廣泛適應工程勘查和測繪工程領域社會發展需求,符合國家教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又具有我校一定特色的勘查技術學院,不斷拓寬專業領域,培養具有科研、生產、科技開發與管理能力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五、實驗建設
學院設有教學、科研儀器較為齊全的探測技術和測繪工程2個實驗室,配備有汽車鑽機、電阻儀、先進的地震儀、地震雷達等儀器,能進行水資源勘查和工程勘查等教學、科研工作。學院還建有秦皇島、黃壁庄2個設施良好的校外實習基地。
六、「九五」以來科學研究情況
「九五」以來我院教學、科研人員主持或合作完成國家省部級和地方各級項目18項,完成科研報告及專著22部,其中有8項獲部級三等以上獎。李宏陽教授運用地幔熱柱理論在多金屬成礦與找礦方面,邵愛軍教授在土壤水、地下水和溶質運移理論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七、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與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南非、俄羅斯等國家的大學開展相互訪問和學術交流,擬互派專家、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訪問學習,共同完成合作項目。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是為了順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由原寶石專業、實驗中心、珠寶鑒定中心的老師組合,於2003年1月成立的。
一、專業建設與培養目標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本科)
該專業培養具備珠寶玉石和貴金屬首飾鑒定、設計、加工和商貿等方向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夠進行新型材料工藝的初步研究、開發,具有市場營銷和經濟管理的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貴金屬首飾鑒定、珠寶玉石和材料工藝的質量檢驗、技術開發、經營管理的復合型實用人才。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設有:貴金屬珠寶首飾學、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化學分析、礦物岩石材料四個專業方向。
二、師資隊伍建設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現有教職工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2人,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檢師4名。10多名教師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市級優秀教師、優秀黨員榮譽稱號和科技成果獎。現有的教師隊伍,在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等領域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首飾檢測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
為了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學院每年都引進高素質的相關專業人才,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同時,還積極選拔教師外出進修,開展學術研討活動。除了培訓和引進措施之外,還積極鼓勵和組織教師開展本學科和專業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及教改項目研究,開展學術討論和教研活動。
三、人才培養
學院從2003年起在原專科基礎上面向全國招收寶石材料工藝學本科學生。一年來,我們確立了「志存高遠,鍥而不舍,兼容並蓄,開拓創新」的院訓,力求把這種精神狀態注入到本單位的領導、教師和學生身上。同時,明確了辦學指導思想:「立足我校現有辦學優勢,面向未來人才市場,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注重綜合素質教育,培養求實、創新人才」。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在貴金屬珠寶首飾鑒定、加工、設立、商貿和寶石人工合成與改善、新型材料開發利用等方面受到系統的訓練,具有進行貴金屬珠寶玉石鑒定、檢測、首飾與材料工藝設計、加工和經營管理的基本能力。
四、學科建設與特色
本校開辦的地質礦產勘查專業(現為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已有50多年的歷史和辦學資源的積累。包括貴金屬、珠寶玉石和非金屬材料資源在內的地質礦產的基礎研究、找礦勘探、開發利用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出版了大量專著、教材和學術論文。年科研項目逾百項,獲獎級別有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培養了大量有所作為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為「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中地質學基礎的高質量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起點。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歸屬材料科學類,實際上是材料科學、地質學和藝術設計三大學科的交叉學科。在我們的教學計劃中,在基礎課學科、專業必修課兩個模塊內安排了「美術設計基礎」、「地質學基礎」、「寶石及材料工藝」和「市場營銷」四大板塊的課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色定位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礦物岩石材料利用+材料測試分析」。由於畢業生在地質學方面也有扎實的基礎,他們對市場營銷有更具體深入的理解,還有很好的藝術素質和公共基礎知識,因此畢業生將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和施展才華的機會。
我們正在進行系統的建設,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在礦物岩石材料的鑒定檢測、材料化學分析、無機材料的結構及性能測試、復合材料的工藝方面、礦物岩石材料的深加工開發研究,對陶瓷、玻璃和水泥等主要建築材料的新工藝研究,以及對新型材料領域的探索研究。同時引進人才,建設好相應的實驗室。我們在材料科學領域將開展更富有成效的科學技術研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
五、實驗室建設
本校現已擁有結晶學及礦物學、晶體光學與光性礦物學、岩石學、寶石及非金屬材料礦床學、非金屬材料工藝和化學分析等實驗室。掛靠在我院的石家莊市珠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有省內一流、國內先進的貴金屬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實驗設備,對教學工作可提供有力的支撐。前不久又建成了貴金屬檢測、寶石加工等專業實驗室。2003年獲得了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專項資金項目,建設了國內一流的珠寶玉石和鑽石分級實驗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近期正在籌建首飾工藝、寶石人工合成與改善、珠寶首飾營銷等實驗室。隨著「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的推進,材料工程實驗中心的建設即將啟動。
實驗室建設,在工科專業的教學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院非常重視實驗室建設工作,目標是把我們的一系列實驗室建成教學工作的基地、科學研究的基地、技術開發的基地,以及對外合作的平台。
六、「九五」以來科學研究情況
「九五」以來,學院的教師先後承擔3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橫向合作科研課題。其中包括:
河北省珠寶首飾業發展戰略研究,鑽石內部特徵研究,紅藍寶石改善研究,石家莊市珠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質量體系建設,河北陽原某地膨潤土性質的研究,河北省礦物葯資源的研究,應用膨潤土改造碳銨化肥的研究,冀南地區膨潤礦應用研究,邯邢地區膨潤土礦改型新工藝,微生物鉀礦復合肥的研究,小寺溝花崗斑岩體中鉀長石結構狀態及地質意義的研究,西藏薩嘎、桑桑、吉隆縣幅1∶250000區域地質調查,內蒙古興和店村、渾源窯幅1∶50000區域地質調查,河北平山溫塘、辛庄、下口幅1∶50000區域地質調查,井陘、平山縣幅1∶50000區域地質調查,張家口金礦成礦預測研究,赤城金礦地球化學研究,區域化探在農業地質方面的研究,鉑-鈀找礦方法研究,發射光譜新技術(ICP光源)的研究,礦業權資產管理研究(第二主研人)等。上述是部分獲得地方、省部以上獎勵的項目。我院王禮勝教授在單晶材料的合成及改性方面,欒文樓教授在無機非金屬的研究和應用即礦物無污染長效化肥的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成就。
七、國際合作與交流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與美國、英國、比利時、俄羅斯、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的大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行業協會以及產業界建立了初步的聯系,在一些國際性的會議上開展了學術研討和信息交流,探討了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的內容與途徑。目前,這些工作正在深入,更為廣闊的、富有成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空間,有待於我們去開拓。
(撰稿:楊劍平 審核:張瑞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