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地質館梁思成
A. 梁思成談建築的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築家。 1924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1927年獲建築碩士學位。同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1928年回國,任東北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建築史。1933年兼任清華大學教授,講授建築學。194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梁思成先生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主持並參加調查過2000多處古代建築的實例,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藝術發展、特徵和成就進行過系統和深入的研究。積極參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努力探索中國建築的創作道路,還提出文物建築保護的理論和方法,在建築學方面貢獻突出。1919年設計清華大學王國維先生紀念碑,1934年設計北京大學地質館,1949年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
B. 誰可以告訴我林微因的資料,在哪可以找到她的詩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1920年4—9月隨父親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等地,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入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赴美國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結婚,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參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1955年4月1日病逝於北京,終年51歲。
林徽因是我國建築方面的著名學者。她參與了北京大學地質館、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重要工程設計,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遼、宋部分) 》、《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等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和著作。
林徽因又是作家和詩人。她業余創作了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學作品,其范圍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各個領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頗有聲譽,曾出版有《林徽因詩集》,中國現代作家叢書之一——《林徽因》。
二
徐志摩出身望族,他的父親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銀行家。徐志摩在倫敦眾留學時,因上門求教於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並被她美麗的外表,聰慧、幽默、追求獨立、堅持己見等內在的品質所折服;而情竇初開的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墜入愛河。
此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比林徽因大七歲,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也在倫敦。在徐志摩向林徽因正式表示愛意時,林徽因也動心了。可是,林徽因是名門閨秀,不能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她要志摩在她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准備離婚。雖然張幼儀能理智地對待這件事,但卻遭到了徐父的反對。
而林徽因這邊,雖然深愛著志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養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雲游的詩人與未來腳踏實地的建築學家之間,她選擇腳踏實地的梁思成;在享受即時的虛榮與追求學問理想之間,她選擇學業和理想。經過一段痛苦的思索與決擇,又恰逢林長民游歐時間結束,就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等徐志摩後來回國,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雖然如此,徐志摩並沒有放棄對林徽因的追求。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一起接待泰戈爾訪華,愉快地合作,常有書信來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養病期間,徐志摩經常去西山看望她,並幫助她發表了一些詩作。
後來眼看追林無望,徐志摩認識了陸小曼並與陸結婚。可是婚後因陸小曼生活放盪不和睦而離異。徐志摩依然戀著林徽因,直到1931從香港趕回北京聽林徽因演講而在飛機上遇難。林徽因對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志摩死後,林徽因將徐志摩遇難飛機的一塊殘長久地掛在卧室內,並寫了多篇文章懷念他。
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三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林兩家是世交,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小無猜。1922年,在父輩的安排下,他們又相愛了。林徽因喜歡和梁思成在一起,他們無論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構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許多年過去後,梁思成成為中國建築學界的權威專家,當談起他最初為什麼選擇搞建築的時候,梁思成竟說是為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十分愛戀梁思成的。梁思成也十分憐惜冰清玉潔、口齒伶俐的林徽因。他們結婚以後,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不僅對我國建築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生活中,梁對林呵護倍至,愛情濃烈,感情深厚。至於梁思成對林徽因如何愛戀,如何欣賞,如何信任,現舉三件事例就可知了:
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備好聽我?f了嗎?」
婚後,梁思成曾詼諧地對朋友說:「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微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梁思成聽了以後非常震驚,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籠罩了他,經過一夜的思想斗爭,雖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個男人的長處,他毅然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岳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而林微因,不僅沒有離開他,反而感動萬分地對梁思成說了一句能讓世上所有男人都無法拒絕的話語: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也許,是上帝被他們的矢志不渝的愛情所感動,讓梁思成與林微因結了一段美麗的塵緣!於是,才在中國建築史和愛情史上都有了他們最燦爛的一筆!
四
金岳霖是一位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游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金岳霖與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都是朋友,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裡沙龍座上的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後進。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戰時在昆明、重慶,金岳霖每有休假,總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那次當林徽因原原本本把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岳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的這句話告訴了金岳霖以後,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金岳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金岳霖很喜歡林、梁的孩子,視為己出,孩子們也敬愛金岳霖,稱他「金爸」。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金岳霖很悲痛。金岳霖後來回憶到當年參加林徽因追悼會的情形時說:「我很悲哀,我的眼淚沒有停過……」
金岳霖對林徽因的至情深藏於一生。他戀了林徽因一生,愛了林徽因一生,為了她而終生未娶。有人說到這樣一件事:在林徽因死後多年,一天金岳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不知他所請為何。開席前他才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使舉座感嘆唏噓。由此可見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所以我們不能用一般人的視角來看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應看到,林徽因以與新文學共體的方式,張揚著自我的獨立品格,激盪著青春氣息與時代風雲的美麗人生,她讓我們見識了有別於傳統的20世紀初葉那一代「象牙美人」的迷人風采。不僅如此,本文透過對貫穿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生活,還體會了有關愛情的一些涵義:
愛情是高尚的,它不是奢侈婚姻的附屬品,只要是有利於人生價值社會價值的體現又不違背人倫道德和社會穩定的秩序,它就可以有更廣袤的內涵和存在方式;愛情也不是以婚姻作為唯一的歸宿,即使不能結為連理,也可以將友情延續下去,不能變戀人為仇敵,否則,便有悖於愛情的初衷;真心愛一個人不是佔有對方,而是為了對方的幸福可以割捨自己的幸福,當發現別人能使對方更為幸福時,不僅可以主動退出,並且還要始終如一地去關於她(他)、愛護她(他)和幫助她(他);而婚姻,以信任和寬容來經營,才能維持其美滿,加其深度,使愛情永放光彩。否則,得到的也將會失去。
C. 有誰知道林徽因的啊詳細。
建築師、教授、詩人、作家——林徽因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9 11:45 新浪文化
原名徽音,福建省閩侯人。l904年6月10日生於杭州,1955年4月1日病逝於北京。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並回福州探親。在福州期間,曾為烏石山第一中學演講《建築與文學》,為倉前山英華中學演講《園林建築藝術》,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講授《雕塑史》和專業英語。是年,張學良出獎金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中獎。1930年因患肺病到北京香山雙清別墅療養。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參校。
從1931年到1946年在中國營造學社期間,參加調查研究中國古建築,足跡遍及北京、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山東、陝西等地。
1946年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講授《中國建築史》課並為研究生開設《住宅概說》等專題課。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工作,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1951年調查研究景泰藍生產工藝並設計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景泰藍新圖案,還親自參與測試。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
參與設計的工程有北京大學地質館、灰樓學生宿舍。雲南大學學生宿舍、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
她發表的有關建築的論文主要有《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的文學作品主要有《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林徽因詩集》(198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與香港三聯書店聯合編輯出版了《林徽因》(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叢書之一)。
林徽因是20世紀中國建築界的才女。
D. 館藏(舊中國時期)部分國內外地質專家編著的地質資料簡介
李華
(全國地質資料館,北京100037)
摘要 全國地質資料館不但收藏有大量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質工作者編著的地質資料,而且還收藏有新中國成立前國內外地質專家、學者編制的地質資料。新中國成立前國內外地質專家、學者編制的地質資料,從技術角度看它的參考價值已不大,但它的史料價值非常大。目前,我國開採的許多礦山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發現或工作過,這些新中國成立前編著的地質資料,記載了當時的技術和認識水平,是編史修志等方面的重要參考資料。筆者查閱了大量館藏新中國成立前地質資料,選取了部分資料,編撰成此文。目的是為今後編史修志提供線索或素材。
關鍵詞 舊中國;地質專家;地質資料;簡介
館藏資料是地質找礦、礦山開采、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制定產業政策、規劃設計、編史修志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源。
全國地質資料館(以下簡稱「本館」)館藏地質資料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館藏新中國成立前編著的地質資料,約7400餘種。有外國人李希霍芬(Richthofen)、俄國人奧布魯切(契)夫(Obrutcheff)、梭爾格、魯濱孫、衛勒、伊立生、別也夫斯基、布加塔耶夫、安特生、丁格蘭、赫勒、新常富、哈卜羅公丁、魯濱孫等考察、調查編著的地質資料;有我國著名的地質專家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王烈、葉良輔、謝家榮、李四光、黃汲清、高振西、侯德封、計榮森、樂森 、李春昱、王竹泉、孫健初、譚錫疇等老一輩地質學家編著的地質資料。這些地質資料記載了舊中國時期國內、外地質學家,尤其是我國地質學家,在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對我國許多地區的地層、構造、礦產展開了調查,為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規模的開展地質、礦產調查、礦產勘查、開發提供了參考資料。館藏新中國成立前編著的地質資料,從技術方面來考察其參考作用已不大,但它是編史修志的重要依據。筆者現選擇部分國內、外地質專家編著的地質資料介紹如下,目的是為今後編史修志提供線索或素材。
1 館藏(舊中國時期)部分國外地質專家編著的資料
辛亥革命前,我國還沒有自己的地質機構,一些地質礦產調查工作主要是由外國人進行的。
李希霍芬(Richthofen)。本館雖未收藏到李希霍芬編著的原著,但收藏有我國著名地質專家謝家榮等對李希霍芬編著地質資料的譯著。從譯著資料來看:他調查了基礎地質、陶瓷土,涉足了我國的江西、湖南、陝西、四川及中國東部地區。我國著名地質專家謝家榮等對李希霍芬編著地質資料的譯著,共包括7種:《江西浮梁景德鎮陶土礦》/333號資料、《湖南省地質記》/1136號資料、《陝西地質紀略》/1137號資料、《江西鄱陽湖四周地質》/1138號資料、《江蘇地質考察》/1139號資料、《中國東南部地層統系表》/1149號資料、《四川省地質概略》/1162號資料。
奧布魯切(契)夫(Obrutcheff)。以奧布魯切(契)夫(Obrutcheff)為首的考察隊,對我國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等地進行了考察。館藏有奧布魯切(契)夫(Obrutcheff)於1894年編著的《秦嶺山第21章》/1126號資料、《秦嶺山第22章》/1127號資料共2種英文資料,是本館珍藏最早的地質資料之一。
丁格蘭(F.R.Tegengren)。1915年來華,1916年任地質調查所顧問,兼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丁格蘭在華期間,足跡遍及河北、江蘇、山西、山東、江西、安徽等地。主要對鐵礦、煤礦等礦種進行了調查研究。館藏丁格蘭從1915年至1923年間編著的地質資料,共16種。
安特生(Johann Gunnar Andersson)。1912年應聘來華,曾任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司顧問。安特生在華期間,足跡遍及北京、河北、山東、安徽、揚子江流域等地區。主要對煤礦、鐵礦等進行了調查研究。館藏安特生從1914年至1920年間編著的地質資料,共14種。
2 館藏(舊中國時期)國內部分地質專家編著的資料
辛亥革命後,我國相繼組建了地質調查所、中央地質研究院、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我國老一輩地質工作者,在這「三大機構」中,相繼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地質、物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震地質、基礎地質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2.1 基礎地質及區域地質調查
2.1.1 地層
《河北薊縣東陵及興隆縣一帶地質調查報告》/1090號資料,是高振西1931年建立的「薊縣剖面」手稿;《甘肅省地質概略》/1140號資料,記載了袁復禮在甘肅首次發現下石炭統臭牛溝系。
2.1.2 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譚錫疇於1924年完成了中國第一幅《1:100萬的地質圖——北京濟南幅》5137號資料;王竹泉於1926年完成第二幅《太原榆林幅》/5138號資料;李捷於1929年完成第三幅《南京開封幅》/5139號資料。新中國成立前夕,由黃汲清主編的《1:100萬區域地質圖》/12044號資料,這套圖共由14個圖幅構成;1945年至1948年在黃汲清的指導下編制的《1:300萬中國地質圖》/12857號資料。這些區域地質調查報告能較清楚地反映了我國新中國成立前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的概貌。
2.2 礦產地質調查及礦山發現資料
2.2.1 礦產地質調查資料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著名地質專家如: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王烈、葉良輔、謝家榮、李四光、馮景蘭、黃汲清、高振西、侯德封、計榮森、樂森 、李春昱、王竹泉、孫健初、張文佑、譚錫疇等人以及我國一些地質機構或學術團體聘請的國外地質學家,如:瑞典人新常富(E.T.Nystrom)、丁格蘭等人,對我國目前正在開採的一些礦山進行過地質調查,如:山西煤礦,早期進行地質工作的是王竹泉,1917年著有《山西平盂潞澤煤鐵礦地質》/978號資料。我國目前開採的礦山有相當數量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發現或進行過地質工作。
2.2.2 礦山發現資料
(1)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發現資料。《康滇邊區之地質與礦產》/3822號資料,是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礦區的首份發現資料。1940年8~11月,常隆慶、劉之祥到康滇邊區做地質調查,途經鹽源、鹽邊弄弄平、攀枝花進入雲南華坪、永勝等地。在劉之祥編寫的《康滇邊區之地質與礦產》的引言中記載:「礦產方面,其最有價值者當屬鹽邊縣攀枝花之磁鐵礦。儲量可達1000萬噸之上,居寧屬第一,亦全國不可多得之大礦。」在第一章「沿途地質」中記載:「攀枝花一帶有磁鐵礦數處。作者認為此鐵礦之發現,為此次調查中之最大收獲」。
(2)江蘇賈汪煤田的發現資料。《江蘇銅山縣賈汪煤田地質》/2750號資料,是謝家榮發現賈汪煤田的首份資料。
(3)新疆油田的論述資料。《南疆油田調查略記》/742號資料、《新疆烏蘇縣獨子山石油及煤氣礦床說明書》/743號資料、《新疆庫車銅廠油田》/3996號資料、《新疆溫宿縣塔克拉克油田》/3997號資料、《新疆[獨山子區]烏蘇獨山子油田》/4565號資料、《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738號等資料,是黃汲清在新疆調查時編著的石油地質資料。在《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中認為:陸相侏羅紀地層是新疆的重要生油層之一,灰綠色的鈣質頁岩和薄層灰岩也可為生油層。
(4)雲南磷礦的發現資料。《雲南磷礦之發現經過與概況》/654號資料,是程裕淇於1939年編著的。1939年1月,程裕淇在昆陽中邑村發育的震旦寒武紀地層中,系統地採集了被些人認為是鋁土礦的岩石標本,經化學分析,發現此種岩石含P2O5達30%。
(5)大同煤田。對大同煤礦的最早調查應首推我國地質工作前輩王竹泉,他於1918年,在對大同煤田調查時,首次指出該煤田為石炭紀—二疊紀與侏羅紀雙紀煤田,並論述了大同煤田的煤質和煤量(見《山西煤礦志》)。
(6)東川銅礦。東川銅礦區的早期調查資料,主要由我國著名地質專家白家駒、丁文江、謝家榮等編制。《雲南東川銅礦之研究》/644號資料,由白家駒編制、《雲南東川銅礦節略》/645號資料,由丁文江編制,《雲南東川銅礦簡報》/652號資料,由謝家榮編制。
(7)大降坪黃鐵礦。1931年5月,兩廣地質調查所徐瑞麟、蔣溶沿西江進行地質調查時,到本區調查鐵礦,他們將鐵礦分為沼鐵礦和鐵帽兩種,著有《廣東西江沿江地質述略》/2655號資料。
2.3 物探地質勘探資料
秦香菱、李善邦、翁文波、趙仁壽、顧功敘、張鴻吉、王子昌等用電法、磁法,在甘肅玉門油礦、貴州水城縣觀音山鐵礦、四川綦江麻柳灘鐵礦、貴州赫章縣鐵礦山、雲南巧家縣湯丹銅礦、雲南安寧縣砂場鐵礦、雲南巧家縣落雪銅礦、雲南會澤縣黃鐵礦、雲南會澤縣礦山廠鉛鋅礦、雲南個舊縣老廠錫礦、雲南昭通縣褐炭田等礦山進行了物探勘查工作。其中《試用磁秤探測四川綦江麻柳灘鐵礦報告》692號資料是我國物探地質學家李善邦、秦香菱,於1939年編著的首份物探資料。
2.4 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資料
最早的水文地質調查當推章鴻釗。他在1926年,就我國的溫泉進行了調查,編著有《中國溫泉之分布》/7749號資料;工程地質調查方面:1938年,熊永先對四川達縣龍溪河水力發電廠壩址進行調查,編著有《四川達縣龍溪河水力發電廠壩址地層勘查報告》/2006號資料。
2.5 天然地震地質調查資料
《調查民國六·一月至三月地震說明》/7967號資料、《調查甘肅地震意見》/7748號資料、《調查甘肅地震大略報告》/7755號資料、《甘肅地震考節要》/7756號資料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於20年代初期調查甘肅大地震時編著的地震調查資料。
上述資料,僅是全國地質資料館珍藏地質資料的一小部分,它記載了舊中國時期國內、外地質學家,尤其是我國地質學家,在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究了地層系統、構造地質,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地質勘查,為我國大規模開展地質、礦產調查、勘查、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要以中國地質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自豪,他們的光輝業績,將激勵我們為中國的地質事業而努力奮斗。
E.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的歷史溯源
北大建築學科發展歷史
早在1902年國立京師大學堂初創之際(1898年),建築學科既已被列為《欽定學堂章程》的重要內容。1928年,北平大學既已設立建築系,此後,北京大學的建築學科教育或興或廢,與百年國運共歷蒼桑。
1898年,戊戌變法,光緒皇帝下詔設立京師大學堂,力圖推廣新式教育。光緒二十八年,張百熙成為管學大臣,擬定學堂章程——《欽定學堂章程》,稱「壬寅學制」。次年,重新修訂為《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兩份章程對建築學科的設置已經有了詳細規定,這是北京大學與建築學的初次接觸。不過,要到20多年後,國內才開始出現比較正規的建築學科。 1928年夏,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系創設,是為北大建築系的前身。系主任為汪申,另有講師華南圭等。汪、華兩位先生留學法國,主張中國也像法國一樣將建築系設在藝術學院中,但「由於在藝術學院里近藝術較多,與中國情況不適合」,不久建築系分出,改屬北平大學工學院。沈理源1930年到工學院任教,並於1931及1934年出任系主任,教授建築設計和建築圖案。當時汪申、華南圭、樂嘉藻、林是鎮 、朱兆雪等皆在工學院出任教職。
沈理源教授在1920年就對胡雪岩故居進行過測繪,成為後來修復重建的重要依據,俟後又組織北大工學院的師生測繪故宮,留下珍貴的資料。樂嘉藻先生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中國建築史。時任北大教授的梁思成懷著熱切的心情讀了此書,受過科學訓練的他當然不能滿意這樣一本「筆記」類的書。冷靜看來,其實樂先生具有獨特的建築史觀,他並不認為數千年的中國建築史的最突出特點是結構上的進化或退步,比物質更根本的還有建築背後的精神。這些觀點在當時全社會鼓吹科學的大背景下是很容易被攻擊的,當今我們恰恰要借用樂老的資源來反思這一點。
1930年代,北大進入大規模的建設發展時期,梁思成設計的北京大學地質館(1934)和女生宿舍(1935)明顯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簡潔實用,重視材質表現。在南京引領「中國傳統復興式」建築潮流時,他的實踐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建築的另一支脈。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北京淪陷,北大與清華、南開內遷組建西南聯大。1938年北京大學工學院在京恢復招生,建築工學系主任為土木工程師朱兆雪,沈理源、鍾森 、趙冬日等繼續出任教職。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為北京臨時大學工學院,1946年由北洋大學接辦,改稱北洋大學北平部,1947年改回北京大學工學院。1952年院系調整,北大工學院建築系並入清華大學。北大建築學科培養出許多著名的學者,如馮建逵、於倬雲、杜仙洲、臧爾忠、祁英濤、王煒鈺等,他們為中國的建築事業特別是古建築保護和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可喜的是,相隔近半個世紀,2000年5月27日,北京大學再次開啟了建築學的教學和研究,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同時招收建築學研究生,標志著北大重又介入到中國當下的建築活動中來。
北大景觀設計學科發展歷史
1998年1月,北大景觀規劃設計中心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家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機構,是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創辦的。
2003年1月,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心基礎上,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成立。
現在研究院共有中外教授15人,在讀博士生9位,在讀全日制碩士44人,在職碩士生30人。研究院擁有水生態與綠地系統研究所、土地規劃設計研究所、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研究所、城市設計研究所、GIS與區域景觀規劃研究所、景觀政策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
研究院開辦有《景觀設計》和《城市環境設計》兩本公開出版的雜志,還出版了一系列的學術著作。
研究院已經獲得了一系列國內和國際景觀設計大獎,如中國生態「紅飄帶」入選世界建築新奇跡、浙江永寧公園獲得世界城市濱水設計與開發利用的最高獎、俞孔堅博士先後五次登上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景觀設計(ASLA)綜合專業獎的領獎台,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是國內行業教育與實踐的領軍機構。
2009年,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和哈佛設計學院聯合推出「哈佛—北大平行設計課程」,北大、哈佛學生均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選課,並且互相學習。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目前不招本科生,只開展研究生教育,招收相關專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培養行業精英。目前,研究院所開展的學歷教育分別是:
1、博士研究生專業:
·人文地理學(景觀規劃設計方向)(每年招收2—4名,學制3—4年)。詳情請參觀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相關內容中「城市與環境學院」(每年1-2個招生名額)和「深圳研究生院」(每年1個招生名額)。
2、碩士研究生專業:
·地理學(景觀設計學)(每年招生30名,學制2年)
·人文地理學碩士(景觀規劃設計方向)(學制3年)
3、專業碩士:
·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MLA,景觀設計)(每年招生30名,學制3年以上)
F. 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的歷史溯源
1898年,戊戌變法,光緒皇帝下詔設立京師大學堂,力圖推廣新式教育。光緒二十八年,張百熙成為管學大臣,擬定學堂章程——《欽定學堂章程》,稱「壬寅學制」。次年,重新修訂為《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兩份章程對建築學科的設置已經有了詳細規定,這是北京大學與建築學的初次接觸。不過,要到20多年後,國內才開始出現比較正規的建築學科。
1928年夏,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系創設,是為北大建築系的前身。系主任為汪申,另有講師華南圭等。汪、華兩位先生留學法國,主張中國也像法國一樣將建築系設在藝術學院中,但「由於在藝術學院里近藝術較多,與中國情況不適合」,不久建築系分出,改屬北平大學工學院。沈理源1930年到工學院任教,並於1931及1934年出任系主任,教授建築設計和建築圖案。當時汪申、華南圭、樂嘉藻、林是鎮 、朱兆雪等皆在工學院出任教職。
沈理源教授在1920年就對胡雪岩故居進行過測繪,成為後來修復重建的重要依據,俟後又組織北大工學院的師生測繪故宮,留下珍貴的資料。樂嘉藻先生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中國建築史。時任北大教授的梁思成懷著熱切的心情讀了此書,受過科學訓練的他當然不能滿意這樣一本「筆記」類的書。冷靜看來,其實樂先生具有獨特的建築史觀,他並不認為數千年的中國建築史的最突出特點是結構上的進化或退步,比物質更根本的還有建築背後的精神。這些觀點在當時全社會鼓吹科學的大背景下是很容易被攻擊的,當今我們恰恰要借用樂老的資源來反思這一點。
30年代,北大進入大規模的建設發展時期,梁思成設計的北京大學地質館(1934)和女生宿舍(1935)明顯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簡潔實用,重視材質表現。在南京引領「中國傳統復興式」建築潮流時,他的實踐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建築的另一支脈。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北京淪陷,北大與清華、南開內遷組建西南聯大。1938年北京大學工學院在京恢復招生,建築工學系主任為土木工程師朱兆雪,沈理源、鍾森 、趙冬日等繼續出任教職。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為北京臨時大學工學院,1946年由北洋大學接辦,改稱北洋大學北平部,1947年改回北京大學工學院。1952年院系調整,北大工學院建築系並入清華大學。北大建築學科培養出許多著名的學者,如馮建逵、於倬雲、杜仙洲、臧爾忠、祁英濤、王煒鈺等,他們為中國的建築事業特別是古建築保護和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可喜的是,相隔近半個世紀,北京大學再次開啟了建築學的教學和研究,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北大重又介入到中國當下的建築活動中來。
G. 梁思成對建築學的理解有哪些融合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築家。 1924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1927年獲建築碩士學位。同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1928年回國,任東北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
193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建築史。1933年兼任清華大學教授,講授建築學。194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梁思成先生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主持並參加調查過2000多處古代建築的實例,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藝術發展、特徵和成就進行過系統和深入的研究。積極參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努力探索中國建築的創作道路,還提出文物建築保護的理論和方法,在建築學方面貢獻突出。
1919年設計清華大學王國維先生紀念碑,1934年設計北京大學地質館,1949年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