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邢傑副教授
①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兼職院士4人(殷鴻福院士、袁道先院士、張本仁院士和張宗祜院士);院內在崗的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10人。
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鄭新奇 教授、博導。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財務、人內事、學科建設、外事。
分黨容委書記:馬興祥 副教授。主持院分黨委全面工作。
分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任立奎。分管學生工作、黨支部建設;兼學工組長。
副院長:邢廷炎 副教授、碩導。分管研究生教學、科研、科技開發與轉化;協管學科建設、外事。
副院長:張玉清 副教授、碩導。分管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
③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向武老師
④ 中國地質大學就業怎麼樣 大學怎麼樣,有沒有就業前
1、就業率:中國地質大學本科就業率為95.76%,碩士就業率為97.48%。
2、學校建設: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
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建校6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高級人才。
3、就業方向:本校本科畢業生簽約就業主要集中在地勘和工程行業。其中,地勘行業2016年的畢業生就業率,較之2015年下降了6.63%;工程行業2016年的畢業生就業率,較之2015年下降了2.73%。
(4)中國地質大學邢傑副教授擴展閱讀: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優秀人才為目標,努力構建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地質大學學生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國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大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等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
學校把弘揚優良體育傳統與健全人格培養相結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體育教育教學體系。中國地質大學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累計獲得金牌250餘枚,銀銅牌500餘枚。2012年5月,學校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成為中國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學登山隊。
⑤ 中國地質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資力量
外國語學院設有英文系、大學英語教學部、二外教學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專語言學研究所屬。據學院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 ,外國語學院有教職工106人,教師9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在校本科生452人,研究生174人,高校教師碩士生6人。擁有15間教學設備先進的語言實驗室。藏書7萬余冊,原版外語期刊95種。
⑥ 中國地質大學環境學院的下屬機構
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主任:萬軍偉(教授),副主任:郭會榮(副教授)、馬傳明(副教授), 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1952年創立於原北京地質學院,下設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教研室,1960年一分為二,分別成立水文地質教研室和工程地質教研室,70年隨北京地院遷至武漢成立武漢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後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兩個教研室,1999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探礦工程學院兩院合並成立工程學院,水文地質教研室更名為環境工程與水文地質系;2003年以環境工程與水文地質系為主體成立環境學院,原環境工程與水文地質系一分為三,成立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實驗中心。水文系負責水文學及水資源和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的建設。
經過50幾年年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目前在編人員21人,教授5人,其中博導3人,副教授6人,講師10人,外聘院士2名。本系培養的畢業生已遍及祖國各地,成為我國水文地質工作的中堅力量,有3人已成為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還有一些中青年學者已在國際水文地質界嶄露頭角。
近年來,本系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西部研究重點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各1項、並每年獲1-2項面上或青年基金資助,此外還參加了多項863、973計劃項目,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每年2-4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一等獎各1項、省部級二、三等獎二十多項。出版專著三十餘部,公開發表論文數百篇,並有四十餘篇論文進入三大檢索。
目前,本學科在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保護、地下水-地質災害過程模擬、裂隙水偏流理論、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質線性-非線性水流耦合模擬、濱海承壓含水層海底邊界的確定、地下水混合井抽水試驗確定分層水文地質參數、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機理及土層固結與地下水流的耦合、深層地下熱水壓力場和溫度場模擬、地下水系統理論及地下水資源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包氣帶土壤水分和鹽分遷移機制、土壤水的有效利用、土地修復和土壤改造、水-岩作用機理、礦床成礦的古水文地質、沉積盆地水文地質、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地下水污染控制及劣質高氟水改造、同位素測試技術等領域的研究上,處於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面向21世紀,系將立足於已有的地下水文學特色和優勢基礎上,通過師資隊伍和高水平實驗室的建設,在地下水文學方向上保持國內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擬在線性-非線性地下水動力學耦合模型及其模擬方法、低滲透性岩層的采(排)水理論和技術、地下水滲流場與岩土體應力場的耦合數值模擬、濱海地區地下水開采-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的數值模擬和防治技術、土壤水資源利用技術、西部地下水合理開發與生態重建、西南岩溶石山區以水為紐帶的岩-土-植被-大氣界面物質能量交換過程、高解析度同位素測試技術等學科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展開研究。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李義連(教授),副主任:羅朝暉(副教授)、鮑建國(教授)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前身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前環境工程與水文地質系環境工程教研室,成立於2003年8月,是一個以地下水為特色、函蓋土壤、大氣和生物的綜合性環境人才培養基地。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是湖北省最早具有環境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擁有1個湖北省重點學科,1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1個「廢物地質處置與環境保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兼職),教授7名(其中博士生導師7名),副教授7名,講師6名。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0餘人,研究生90餘人,已授博士學位57餘人,已授碩士學位130餘人。我系與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俄羅斯等國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互訪、項目合作關系。
本系設地下水污染與控制、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環境監測方法、水環境質量評價及管理、環境生態等研究方向。目前正承擔的科研項目有11項,科研經費五百四十多萬元,其中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科技部863項目1項;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1項、國家地質調查局重點項目1項,橫向合作項目多項。1995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出版教材、專著11部,公開發表論文200餘篇,有11篇被SCI收錄,27篇被SCI收錄,16篇被ISTP收錄。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有著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拚搏進去的創新精神,面向21世紀,我系以培養高水平的環境工程人才為己任,把我系建設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具地學特色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搖籃,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工程建設基地為目標。
熱忱歡迎有志於我國環境事業的國內外學子來我系深造!熱忱歡迎有志於我國環境教育事業的國內外學者加盟。
⑦ 中國地質大學胡守庚職稱
副教授!
胡守庚(1978-),博士/博士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
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的院系介紹
由計算機軟體教研室和計算機系統結構教研室組成。是一支業務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的、充滿活力的教學科研隊伍。
我系現有教師28人:教授2人(含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講師1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13人,其他教師均具有碩士學位。現有「計算機軟體及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兩個碩士點。
我系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20多門課程,如:離散數學、組合數學、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人工智慧原理、資料庫原理、數據結構、軟體工程、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圖形學、面向對象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介面與通訊、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等。正式出版教材3部,校內教材2部,實習教材2部。
我系目前的研究領域有:智能計算(包括分布式計算、遺傳演算法、演化演算法等)、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演化硬體、以及人工智慧及專家系統開發、電子商務、多媒體技術等。近年來承擔20餘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新技術項目、國防科工委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原地礦部科技攻關項目等。在計算機類權威和核心期刊以及重要的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檢索文章12篇,EI檢索文章20餘篇 成立於2006年9月,重組於2009年9月,由原計算機應用系和信息系統研究所組成,主要負責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點建設,空間信息與數字工程本科專業建設,以及《C語言程序設計》和《VC++程序設計》省級精品課程建設,《資料庫原理》課程建設。
現有師資力量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5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7人。
目前的應用系以吳沖龍教授、戴光明、朱莉教授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團隊已經形成,全系教師正以飽滿的激情和嶄新的意志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中。
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抄術梯隊合理,李江風、王占歧在國內土地資源領域享有盛譽,黃德林、楊力行在公共管理領域造詣高深,曾克峰等在區域規劃、地理信息領域頗負盛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 行政管理人員10人,實驗室管理人員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43人(占教師比例為64%),在讀博士學位14人(占教師比例為22%),90%的35歲以下青年教師擁有博士學位,35%的教師有出國學習經歷。
學院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聘請了多名學術水平高的校內外兼職導師,每年引進2—3位優秀博士。學院要求教師具有國內訪學、國外留學、實務部門掛職三種經歷,建立公正有效的獎懲制度,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交流能力且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和地位的專家學者,努力構建一支學緣、學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技術學院的師資隊伍
全院教職工抄65人。其中教師58名: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講師8人、助教及其他17人。教輔人員7名:實驗技術人員4人,行政管理人員3人。教師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5人。有博士學歷者27人,碩士學歷21人。
迄今,學院的相關學科專業已為國家培養了大學本科生5000餘名,碩士研究生500餘名,博士研究生50餘名,博士後近10名。多年來,我院培養畢業的學生一直廣受社會各界歡迎,其中應屆畢業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幾十年來,我院培養的許多畢業生在國土資源、石油、冶金、有色、煤炭、鐵道、水電、建築、城市建設、建材、民航、航天、核工業等十幾個行業,以及相關的科研、教學、工程建設及國家政府部門擔任了重要角色,為國家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院共有在校本科學生1015人,碩士研究生174人,博士研究生生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