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西北大學石油地質王啟民

西北大學石油地質王啟民

發布時間: 2021-03-08 12:11:12

Ⅰ 說出一句有關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的名句,並注名出處.

死或重於泰山來,或輕於鴻毛自———出自司馬遷《史記》
這句話就是說一個人死的有不有價值就看他是否對社會,對別人或者對國家做出了貢獻,它隱藏的意思含義很廣,可以涵蓋一個人生命價值在於奉獻。而且這是比較著名的一句話,不管在哪裡都能聽到,因為是出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樓主這可是我自己寫的哦,沒帶參考資料,也沒從網站拉資料。

Ⅱ 王啟民的個人精神

王啟民不僅是科技攻關的先進典型,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先進典型。自參加工作36年來,無論職務、地位發生多大變化,他始終堅持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和家庭的利益,甚至不顧妻子情、兒女情、父母情。他愛妻子,卻不能盡責;他愛父母,卻沒有盡孝;他愛兒女,卻沒有給予特殊「關照」。1963年,這個剛剛開發的大油田,出現大部分油井下面的油層被水淹沒,只能采出地質儲量5%原油的嚴重局面。油田領導要求:盡快把這個地下「定時炸彈」挖出來。當時在地質指揮所動態組工作的王啟民,不分晝夜在現場取芯化驗、分析數據資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懷孕的妻子。
這年的11月份,陳寶玲即將臨產,所領導勸王啟民送她回北京娘家生孩子。當時大慶不通火車,陳寶玲收拾好行裝,盼著王啟民早點回來。王啟民卻忙著搞油田年終動態總結,根本抓不著他的影。一連幾天過去了,王啟民還是沒露面。一位老同學看到陳寶玲急迫無助的樣子,就趕到現場找到王啟民:「寶玲快生了,你不送我們送。」王啟民這才連夜趕回家,第二天一早把妻子送到哈爾濱火車站。上車前陳寶玲心裡不託底,擔心車上這段時間熬不過去。可看到王啟民左右為難的樣子,她只說了一句:「早上檢查時,醫生說還得等兩天。」
王啟民如釋重負,急急忙忙返回了大慶。結果,陳寶玲在車上挺不住了,孩子生在了途中的錦州鐵路醫院。怕王啟民著急,陳寶玲只把娘家的地址告訴院方。三天後,陳寶玲年邁的母親攙扶著虛弱的女兒,抱著剛出生的外孫女,冒著風雪踏上開往北京的列車。
此刻,千里之外的王啟民正夜以繼日地攻堅。經過調研,他大膽提出「分層開采,接替穩產」的開采方式,突破了國內外油田一直採用的「溫和注水,均衡開采」的理論,解決了油田中低含水期高水平開發的技術關鍵。

Ⅲ 王啟民和王進喜什麼關系

「鐵人」王進喜和「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當選「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9月13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乘飛機前往北京,參加「雙百」座談會。
由中宣部、中組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雙百」評選活動於今年5月中旬啟動,吸引了全國人民廣泛參與。在群眾廣泛推薦提名的基礎上,確定了150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候選人和150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大慶「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入圍「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正式候選人,並接受群眾投票。在群眾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序,最終產生評選結果,大慶油田兩名候選人「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雙雙當選。
大慶市委和油田公司高度重視這次「雙百」評選投票活動,將其作為一次深刻的愛國愛企業教育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再學習、再教育。各企事業單位積極組織幹部員工以填寫報紙選票、網路投票和手機投票等方式參與評選活動。
「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典型的傑出代表,是大慶油田發現50年來,大慶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具體化、人格化。他們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是全國石油戰線和大慶油田的光榮與驕傲。

Ⅳ 王啟民的個人故事

長中國人志氣,敢為天下先 王啟民1961年,王啟民懷著一腔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熱血,來到「荒原一片篝火紅」的大慶油田會戰工地,開始了攀登油田開發科技高峰的艱辛征程。當時,油田正處於極端艱難的創業時期。有外國專家斷言:像大慶含蠟這么高的油田,中國人根本沒能力開發。剛剛分到油田地質指揮所的王啟民,內心受到極大震動。在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鋼鐵誓言激勵下,他和所里幾個同學寫下了一副氣勢豪邁的對聯:「莫看毛頭小夥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橫批為「闖將在此」。他們還特意將「闖」字中的「馬」字寫得大大的,突破了門框。王啟民說:「我們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中國自己的油田開發之路!」
為了解決這個重大難題,王啟民決心在實踐中找答案。他一頭扎進井場,吃住在陰冷潮濕的帳蓬里,與現場工人。技術人員一起取資料,搞分析,進行實驗。由於環境的惡劣,使他患了類風濕僵直性脊椎炎,疼提走路都直不起腰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顧同志們的勸阻,硬是咬緊牙關忍著疼痛,不離井場,以嚴細認真的態度,取全取准每份資料和每個數據。並認真進行室內實驗和系統分析。通過他的艱苦努力,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他對當時油田開發的主要理論——溫和注水,提出了質疑。他胸有成竹地說:「這里每口井都有數十個油層,每個油層厚薄相差很大,各層吸水多少也不同,呈典型的非均質特點,要人為達到注入水都均衡推進是違反客觀規律的」。他還形象地說,原油層就象大個子運動員,體力好,跑得快;薄油層、差油層就像體力差、跑得慢的小個子運動員。要想讓他們齊頭並進,必然事倍功半。應該能快則快,該曼則慢。這就是「因勢利導,逐步強化,轉移接替」的注采方法。他的科學分析受到油田領導的贊揚,並讓他帶個小組進行大膽試驗。
試驗小組在王啟民的帶領下,選擇了一口含水已達60%的油井進行試驗。奇跡出現了:該井日產量由原來的30多噸猛增到60多噸,而含水則下降了。油田推廣他們的經驗,培養出三百多口日產百噸以上的高產井。從而打破了國外「溫和注水、均衡開采」的傳統觀念,創出了大慶油田中低含水階段保持油田穩產的路子,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為打開地下大門,不顧個人安危 王啟民認為,要使油田持續高產穩產,必須有一整套油田開發方法及配套的工藝技術做保證。
為此,從1970年開始,他率隊到中區西部進行長達10年的接替穩產試驗。3000多個日夜,他和工人們一道施工作業,逐井取樣化驗,分析數據,經常一干就是一個通霄。夏夜,蚊蟲成群,一巴掌打在身上,滿身是血點。冬季,帳蓬里結滿了冰,凍得人們篩糠般打冷戰……王啟民10年前在野外作業時落下的風濕病逐漸加重,發作時疼得額頭直冒虛汗,雖然整天「羅鍋」著腰,卻連自己的鞋帶都系不上。有一段時間,風濕病轉移到眼睛上,引起虹膜炎,兩隻眼球血紅血紅的。大家勸他回去養病,他卻說:「我是組長,最了解試驗方案和進展情況,怎麼能走呢?」他的妻子陳寶玲心疼他的身體,一次悄悄地協商好調他去北京工作,可他卻在商調函上寫上「本人不同意」。妻子氣得要和他離婚,他卻說:「那裡有大油田嗎?要走你走,我不走」。
1985年,大慶油田實現第一個10年穩產目標後,又提出一個更富挑戰性的目標;再穩產10年,向世界油田開發高水平邁進。按一般規律,每個油田勘探開發都有上產、穩產、減產三個階段。就世界同類油田而言,穩產期最長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讓大慶再穩產10年,可以說是奇跡。難度不言而喻。 團結協作,淡泊名利1997年1月1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王啟民首屆「鐵人科技成就獎」金獎,以獎勵他多年來在大慶油田開發中作出的突出貢獻。面對鮮花和掌聲,王啟民表示:「我取得的每項成績都包含著油田許多科技人員和現場工人的心血,我只是他們的代表,是代表他們領獎的。」對於總公司發給他的10萬元獎金,他自己一分錢沒要,而是用作科研獎勵基金,鼓勵廣大科技人員搞科研。王啟民主持研究試驗的項目,多是事關油田發展的重大科研課題。參加者少則幾個人,多則幾十人,上至技術專家下至鑽井工人。每搞一次現場試驗,每擔一個科研課題,他都博採眾長,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 從1985年開始,大慶油田有三個地區連續兩年發生大面積油井套管損壞,最嚴重的南八區147口油井,損壞率高達95.9%。套管損壞導致部分區塊關井,嚴重威脅整個油田的正常生產。王啟民心急如焚,帶領幾名技術骨幹,深入現場進行調研和技術攻關。套管損壞涉及地質、工程、管理等多方面專業,為了徹底查清套管損壞原因,王啟民打破學科界限,虛心向各方面技術人員請教,向現場的工人師傅請教。他們白天到地質隊查閱資料,晚上再把資料借回來和大家一起研究。遇到一些具體問題。王啟民就把現場老工人請來,一個一個討教,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靠著這種團結協作精神,他們終於查清了套管損壞原因,並提出了具體的防範、整治措施,使被稱作「井瘟」的套管成片破損得到有效治理。
參與奧運
2008年7月12日清晨,一場大雨與大慶奧運火炬傳遞活動不期而遇。數萬觀眾翹首期待「祥雲」火炬的出現,歌聲不斷,口號聲不斷,加油聲不斷。8時26分,「新時期鐵人」、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地質師王啟民雙手緊緊握住奧運火炬,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門前第3號接力點,與第2棒火炬手對接點火擊掌後,健步出發。

Ⅳ 王啟民,王進喜,孔繁森的精神各是什麼

孔繁森: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王啟民:把永不言敗的精神傳給每個人 他是石油專之子,他把屬自己的生命融進了大慶油田之中
王進喜:「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Ⅵ 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Ⅶ 王啟民是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他以老「鐵人」王進喜為榜樣,在石油勘探和開采上,為我國石油事業

(1)新時期艱苦奮斗精神集中體現在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努力學習版、不斷創新、無權私奉獻等多個方面。
(2)看到別人有好的學慣用品,就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向父母索要;過生日,為了情面而宴請同學;追求名牌等。(言之有理即可)
(3)提示:回答合情合理,語句通順即可。

Ⅷ 現代楷模王啟民是誰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37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1961年8月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大學文化。1978年入黨。曾任松遼石油管理局地質指揮所開發室、動態室實習員、技術員。1964年5月後,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慶油田開發研究院動態室、綜合室、開發室技術員,大慶油田科學研究設計院開發室、開發所地質師、副主任。197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2月後,任大慶石油管理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副總工程師。1990年任黑龍江省石油學會油藏工程學會理事。1992年3月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1996年8月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他先後主持參與了大慶油田實現穩產高產的八項重大開發試驗項目,參加並組織了4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大慶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997年1月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授予「新時期鐵人」榮譽稱號。
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開采方法」,打破了當時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溫和注水」開采方式,開創出中低含水階段油田穩產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進行的「分層開采、接替穩產」開發試驗,使水驅採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組織實施的「大慶油田高含水期穩油控水系統工程」結構調整技術,創立了油田高含水後期「控液穩產」的新模式。
王啟民的辛勤工作,為大慶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表外儲層」開發研究成果,就相當於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按2億噸的可采儲量計算,價值2000多億元。

Ⅸ 面對生命,珍惜每一縷陽光。怎麼理解,急!

一寸光陰一寸金
時間飛快 歲月如梭 轉眼即逝
你往時間過得快 我們要把握現在 珍惜生命
只是建議你

Ⅹ 「鐵人」王進喜有句名言「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第二代「鐵人」王啟民也有句名言「寧

C。用排除法解。來

首先寧可少活二自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穩產高產這兩句話都沒體現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所以排除兩項。

再說第四項,艱苦奮斗是特有時代所特有的精神這句話是錯誤的,艱苦奮斗不是特殊時代才有的。

(10)西北大學石油地質王啟民擴展閱讀:

「頭頂藍天、腳踏荒原,滿懷愛國豪情,一舉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後』的帽子,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講解員向遊人的介紹,正是當時石油工人的真實寫照。

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裡。1950年,王進喜進入玉門油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開始投身於祖國的石油事業。

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不久,擔任「貝烏5隊」隊長。1958年9月,王進喜帶隊創造了月進尺5009米的全國鑽井最高紀錄,被譽為「鋼鐵鑽井隊」。

1960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原石油工業部關於組織大慶石油會戰的報告,集中玉門、四川、新疆、青海等各石油廠、礦以及院校、科研部門共37個單位的精兵強將齊聚大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