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大學王根厚簡介

地質大學王根厚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3-06 09:00:48

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導師怎麼樣

那就看報什麼專業了,如果是不交冷門,就不用聯系導師了,只要分夠就行。

Ⅱ 近期信陽市官場會大地震嗎

地震前兆分為兩類:

  • 一類是微觀前兆,須用儀器測量,比如地面變形、地球磁場、重力場等變化;

  • 另一類是宏觀前兆,人的感官即能覺察,比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等。

  • 而「地震雲」是否與地震相關,尚未得到科學證實。

    地質專家總結6個地震徵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王根厚,總結了地震來臨前的6個重要徵兆。

    1

    井水外涌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等。

    2

    動物反常

    動物過度興奮、驚恐不安或行動遲緩。比如牛、馬驚慌不安、亂鬧亂叫;魚成群漂浮、跳出水面等。

    3

    霧氣出現

    地震前出現來自地下的霧氣。這種霧氣具有白、黑、黃等多種顏色,有時無色,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鍾內出現,伴有怪味、聲響或帶有高溫。

    4

    地聲異常

    當地震發生時,有縱波從震源輻射,使空氣振動發聲,就像炮響雷鳴,或者重車行駛、大風鼓盪等。

    5

    地光異常

    地震前來自地下的光亮,以紅色與白色為主。形態各異,有帶狀、球狀、柱狀等。多在震前幾小時到幾分鍾內出現,持續幾秒鍾。

    6

    電磁異常

    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異常。

    收音機失靈、日光燈自明、電子鬧鍾失靈等。還包括電機設備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異常、無線電廠受干擾。

    不過專家也提醒,地震並不是產生這些異常的唯一原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Ⅲ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那個研究生(博士生)導師最好孫春岩老師啊

孫老師是我們院的老師,很有成就:「九五」、「十五」期間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專了8項國屬家863計劃,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和4項橫向國家三大石油公司研究型、研究應用型和生產性課題。在理論與應用實踐結合上有所專長,別是在海洋油氣資源和天然氣水合物綜合勘探方面研發了具有高技術特色的海上地球化學快速探測系統,填補了我國海上快速地球化學勘探的空白,在國內相關專業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可。近五年公開發表論文31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24篇,SCI檢索3篇,專著:3部。
目前的研究方向:海洋資源(烴氣、非烴氣和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探測技術。
2、船載地球化學快速探測系統技術手段的研究開發和儀器研製。
3、高技術發展計劃研究成果的技術推廣和產業化——陸上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綜合探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地質學可以做什麼工作

可從事工程設計、管理、施工組織及相關科研工作,也可以向以下專幾個方面發展:屬1)國家資源能源(石油、冶金、煤炭、有色、建材)勘探、開發與環保;2)城市建設、公路交通、鐵路與地鐵、港口、水利水電建設;3)國防;4)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

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的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需求,由地質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源泉。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地質學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Ⅳ 能夠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是十分不錯的體驗,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143554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07575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2、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

3、有23個學院(所)、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Ⅵ 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珠寶專業來的考試,學校自自編自演,考些名詞解釋,基本儀器使用。一些只有初中文化文化程度的中職生,在學校期間都已通過。
不過GIC,FGA這種證書只對有門路有政治經濟背景的學生有點作用。如果家裡經濟不厚實,基本上只能當個營業員而已。

Ⅶ 關於成立中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十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中地大京黨發〔2012〕26號)

各分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

為做好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籌備工作內,經校黨委研究決容定,成立校第十次黨代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王鴻冰

副組長:鄧軍

成員:劉志方 雷涯鄰 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段翔 林善園 吳軍 張大林沙淑清 楊進 承金 於炳松 金勝 王根厚 王志堅

領導小組下設文秘組、組織組、宣傳組、會務組等4個工作小組。

中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

2012年6月28日

Ⅷ 藏北羌塘盆地索縣至唐古拉山一帶的地層及分區斷裂特徵

李尚林1 楊補旺2 袁華缽3 於景春1 趙寒冬4 李瑞清4 汪曉燕3

(1.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北京 101149;2.內蒙古地質調查院,呼和浩特 010020;3.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第一地質勘查院,北京 101601;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100083)

摘要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縣-唐古拉山一帶,自北而南首次確定為三個地層區: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分區、滇藏地層大區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地層分區和滇藏地層大區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其間被雙湖-查吾拉-碧土-昌寧斷裂帶和班公錯-怒江斷裂帶所分割。為區域地質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際資料。

關鍵詞 藏北;唐古拉山;地層;斷裂帶

一、概述

藏北羌塘盆地索縣至唐古拉山一帶僅有1:100萬地質調查簡單路線穿越的資料,前人對研究區的地質認識多屬於推斷解釋,並且認為是單一地層區[1~23]。筆者(2003~2005年)在藏北羌塘盆地1:25萬倉來拉幅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根據研究區地層分布和發育特徵、岩性及其組合、層序與接觸關系、古生物組合和不同地質時期的建造特徵,結合區域地質資料[23~37],將研究區自北而南劃分為三個地層區: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分區、滇藏地層大區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地層分區和滇藏地層大區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圖1),其間被雙湖-查吾拉-碧土-昌寧斷裂帶(F2)和班公錯-怒江斷裂帶(F1)所分割(圖1)。為認識區域構造古地理格局和地史演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二、研究區地層系統概述

1.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分區(表1)

圖1 研究區位置圖

Ⅰ—滇藏地層大區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Ⅱ—滇藏地層大區羌南 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分區;Ⅲ—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地層分區;F1—班公錯-怒江斷裂帶;F2—雙湖查吾拉-碧土-昌寧斷裂帶

表1 研究區地層系統簡表

唐古拉-昌都分區發育富含化石的以濱淺海相碳酸鹽岩為主的下石炭統雜多群珊瑚河組和東風嶺組,生物總體呈現華南暖水型化石面貌下侏羅統那底崗日組、中侏羅統雁石坪群雀莫錯組、布曲組和夏里組的含火山岩碎屑的海相沉積地層直接覆蓋於石炭系之上。古近系—新近系沱沱河組為陸相「磨拉石」泥石流沉積和査寶馬組大陸性火山建造。

2.滇藏地層大區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地層分區(表1)

索縣-左貢分區,在基底變質岩系之上發育上三疊統東達村組、「甲丕拉組」、「波里拉組」、「巴貢組」的「磨拉石」[37、41]——含震積岩海相沉積,東達村組中的菊石Paratibetites為喜馬拉雅區所特有。中侏羅統查吾拉組的海相沉積[37]和古近系牛堡組的磨拉石建造,具有喜馬拉雅地方種的生物分子。

3.滇藏地層大區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表1)

東恰錯分區的上三疊統確哈拉群為深水相的濁流沉積,中侏羅統馬里組為海陸交互相沉積和「吉匈達」混雜堆積岩,新近系康托組為磨拉石沉積。

三、分區斷裂特徵

1.班公錯-怒江斷裂帶(F1)

該斷裂帶呈NWW—SEE向展布,是班公錯-怒江斷裂帶與南羌塘地塊的重要構造界線。該斷裂由多條彼此近平行的大型斷裂和斷裂所夾持的斷塊組成,在研究區內的出露長度約50 km,最大寬度約5 km。區域資料表明,該斷裂帶沿走向延伸發育有蛇綠岩[39],其初始活動時間為早三疊世,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持續活動[5]。斷塊岩性復雜,其時代最老為前奧陶紀[40、41],最新為晚侏羅世。以班公錯-怒江斷裂帶為界,它的南側為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北側為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分區。

2.雙湖-查吾拉-碧土-昌寧斷裂帶(F2)

該斷裂帶多被白堊紀侵入岩所佔據,斷裂帶對古生界、三疊系、侏羅系及古近系具有明顯控製作用。它的南側為滇藏地層大區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分區,北側是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地層分區。研究區地層發育不全,但各分區中發育的地層與區域上各分區中典型的地層均能夠對比。

四、結論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縣—唐古拉山一帶,自北而南首次確定為三個地層區:華南地層大區羌北-昌都-蘭坪地層區唐古拉-昌都分區、滇藏地層大區羌南-保山地層區索縣-左貢地層分區和滇藏地層大區班公錯-怒江地層區東恰錯分區,其間被雙湖-查吾拉-碧土-昌寧斷裂帶和班公錯-怒江斷裂帶所分割。各分區發育各自的岩石地層組合和古生物組合,為區域地質研究提供重要的實際資料。

參考文獻

[1]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3.西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44~194

[2]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7.西藏自治區岩石地層[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58

[3]青海省地質礦產局.1991.青海省區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59~188

[4]青海省地質礦產局.1997.青海省岩石地層[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42~298

[5]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2004.1:500000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圖及說明書.成都:成都地圖出版社

[6]王成善,伊海生.2001.西藏羌塘盆地地質演化與油氣遠景評價[m].北京:地質出版社,183~233

[7]蔣忠惕.1983.羌塘地區侏羅紀地層的若干問題[A].見:青藏高原地質文集[C],第3集.北京:地質出版社,87~111

[8]蔣忠惕.1994.青藏高原地區的特提斯性質、演化及區域構造發育特徵[A].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第11—12號)[C],115~119

[9]李才,和中華,楊德明.1996.西藏羌塘地區幾個地質構造問題[J].世界地質,15(3):18~23

[10]黃繼鈞.2001.藏北羌塘盆地構造特徵及演化[J].中國區域地質,20(2):178~186

[11]黃繼鈞.2000.羌塘盆地性質及構造演化[J].地質力學學報,6(4):58~66

[12]黃汲清,陳炳蔚.1987.中國及鄰區特提斯海的演化[M].北京:地質出版社

[13]李廷棟,肖序常等.1985.略論青藏高原的地殼構造和地殼演化[J].大自然探討,4(12):61~66

[14]李勇,王成善,伊海生等.2001.青藏高原中侏羅世—早白堊世羌塘復合型前陸盆地充填模式[J].沉積學報,19(1):1~8

[15]李勇,王成善,伊海生.2002.中生代羌塘前陸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過程[J].地層學雜志,26(1):63~79

[16]劉增乾,徐憲,潘桂堂.1990.青藏高原大地構造與形成演化[M].北京:地質出版社,9~34

[17]王乃文.1985.青藏高原古生物地理與板塊構造的探討[J].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刊,第9號,1~28

[18]尹安.2001.喜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帶地質演化——顯生宙亞洲大陸生長.地球學報,193~230

[19]王鴻禎等.1990.中國及鄰區構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125

[20]肖序常,王軍.1998.青藏高原構造演化及隆升的簡要評述[J].地質論評,44(4):372~381

[21]趙政璋,李永鐵,葉和飛.2001.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質[M].北京:科學出版社,1~349

[22]白生海.1989.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羅紀地層新認識[J].地質論評,35(6):529~536

[23]郝子文,饒榮標,姚冬升等.1999.西南區區域地層[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96~156

[24]劉世坤,呂敬.1988.羌塘地區海相下侏羅統新知[J].地層學雜志,12(2):133~135

[25]馬孝達.1983.青南藏北海相侏羅系劃分的討論[A].見:青藏高原地質文集[C],第3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13~118

[26]沙金庚.1995.青海可可里西地區古生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75

[27]王乃文.1983.中國侏羅系特提斯地層學問題[A].見:青藏高原地質文集[C],第3集.北京:地質出版社,62~86

[28]吳瑞忠.胡承祖等.1985.藏北羌塘地區地層系統[A].見:青藏高原地質文集[C],第9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32

[29]徐鈺林,萬曉樵,苟宗海等.1990.西藏侏羅、白至、第三紀生物地層[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56

[30]楊遵儀,陰家潤.1988.青海省南部侏羅紀地層問題討論[J].現代地質,(3):278~292

[31]陰家潤.1989.青海南部侏羅紀雁石坪群中半鹼水雙殼類動物群及其古鹽度分析[J].古生物學報,28(4):415~438

[32]陰家潤.1988.唐古拉山北坡雁石坪群巴柔期雙殼類動物群[J].地質論評,34(5):439~447

[33]陰家潤.1987.唐古拉山北坡侏羅紀雙殼類化石新材料[J].現代地質,(3+4):327~337

[34]顧知微.1962.中國的侏羅系和白里系[A].見:全國地層會議學術報告匯編[C].北京:科學出版社

[35]范和平,楊金泉,張平.1988.藏北地區的晚侏羅世地層[J].地層學雜志,12(1):66~70

[36]陳蘭,伊海生,時志強.2002.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區侏羅紀沉積物特徵與沉積環境[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22(3):80~84

[37]李尚林,王根厚,馬伯永等.2005.藏東北巴縣江綿鄉上三疊統東達村組和「甲丕拉組」的沉積特徵及其意義[J].地質通報,24(1):58~64

[38]李尚林,王根厚,胡敬仁等.2005.藏北聶榮縣查吾拉區巴通階與基底岩系的角度不整合及地質意義[J].地質通報,24(3):239~242

[39]王建平,劉彥明,李秋生等.2002.班公錯—丁青蛇綠岩帶東段侏羅紀蓋層沉積的地層劃分[J].地質通報,21(7):405~410

[40]魯兵,劉池陽,劉忠等.2001.羌塘盆地的基底組成、結構特徵及其意義[J].地震地質,23(4):581~587

[41]王根厚,賈建稱,李尚林等.2004.藏東巴青縣以北基底變質岩系的發現[J].地質通報,23(5~6):613~615

Strata & their Regionalization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fromsuoxian to Tanggulamountains of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

Shanglin Li,Buwang Yang,Huabo Yuan,Jingchun Yu,Handong Zhao,Ruiqing Li,Xiaoyan Wang

(1.National Geologicalsample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2.Geologicalsurvey Institute of Innermongolia,Hohhot 010010;3.China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itation Engineering General Bureau First Geologicalsurvey Institute,Beijing 101601;4.China Ge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fromsuoxian county to Tanggulamountain is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consisting of three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from north tosouth as:Tanggula-Changsubarea of the Qiangbei-Chang-Lanpingstrati graphic area under thesouthern China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Suoxian-Zuogongstratigraphicsubarea of the Qiangnan-Baoshanstratigraphic area under the Yunnan-Tibet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East Qiangcuosubarea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stratigrapic area under the Yunnan-Tibet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They arespaced respectively byshuanghu-Chawola-BishiChangning fault zone and Bangong Co-Nujiang fault zone.These variousstrata provides important practical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geologicalstudies.

Key words Northern Tibet;Tanggulamountains;stratigraphic regionaliztion;fault zone

Ⅸ 哪位仁兄知道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的聯系電話號碼,急!

地址:北京市學院路29號

*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院 長: 王訓練
副 院 長: 王根厚、武法東、胡玲(兼)
總支書記: 胡玲, 副書記:劉劍平
聯系電話: 010 - 82322264
主要專業簡介:地質學(基地班) | 地質學 | 地球化學 | 資源勘察工程(固體礦產)|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工程技術學院
院 長:王成彪
副院長:呂建國、姚磊華
黨總支書記:劉海生, 副書記:張野
聯系電話:010 - 82322624
主要專業簡介:勘查技術與工程 | 土木工程 | 機械設計與製造及其自動化 |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 長:廖立兵
副院長:白志民、周惟公、王曉玲
黨總支副書記:尹明哲
聯系電話:010 - 82322972
主要專業簡介: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化學

*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院 長:劉光鼎
常務副院長:孟小紅,副院長:楊進、張貴賓、金勝
黨總支書記:楊進
聯系電話:010 - 82321889
主要專業簡介:電子信息工程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地球物理學

*信息工程學院
院 長:王群
副院長:王祖朝、姚國清
黨總支書記:馬興祥,副書記:李娜
聯系電話:010 - 82323183
主要專業簡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地理信息系統

*人文經管學院
院 長:雷涯鄰
副院長:鄒世享、王麗艷、曹希紳
黨總支副書記:鄒世享、王激流
聯系電話:010 - 82321783
主要專業簡介:工商管理 | 法學 | 電子商務 | 經濟學 | 旅遊管理 | 行政管理 | 市場營銷 | 會計學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水資源與環境學院
院 長:萬力
副院長:馮衛東、邵景力、於青春
黨總支書記:馮衛東
聯系電話:010 - 82322281
主要專業簡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環境工程

*珠寶學院
院 長:何明躍
副院長:任進
黨總支書記:路敦才,副書記:張大林
聯系電話:010 - 82322227
主要專業簡介:寶石與材料工藝學 | 寶石鑒定與營銷 | 藝術設計

*能源學院
院 長:樊太亮
副院長: 肖建新、王曉冬
黨總支書記:李學建
聯系電話: 010 - 82322754
主要專業簡介:石油工程 | 資源勘查管理

*海洋學院
副院長:方念喬(主持工作),胡克
黨總支書記:鄭玉琦
聯系電話:010 - 82322161
主要專業簡介:海洋科學

*外語系
主 任:茹克葉·穆罕默德 教授
副主任:葛文勝、陳會軍、魏丹華
總支副書記:葛文勝
聯系電話:010 - 82322423
主要專業簡介:英 語

*土地科學技術系
副主任:付梅臣(主持工作)、付宗堂、吳克寧
聯系電話:010 - 82321807
主要專業簡介:測繪工程 | 土地資源管理

*體育課部
主任:楊絳梅
聯系電話:010 - 82322397

*成人教育學院
副 院 長:甘文田、鄭鳳霞
聯系電話:010 - 82321265
主要招生專業:
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會計學 | 土木工程 | 工商管理 | 市場營銷 | 軟體工程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法學 | 土地資源管理 | 資源勘查工程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安全工程 | 旅遊管理
專科:寶石鑒定與營銷 | 會計電算化 | 商務管理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建築工程技術 | 市場營銷 | 軟體技術 | 電子商務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國土資源管理 | 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

*網路學院
主要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商管理 | 會計 | 行政管理 | 法學 | 市場營銷 | 土地資源管理 | 土木工程 | 經濟學
學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7號弘彧大廈603 郵編:100083
學院網址:http://www.ddwy.com.cn
招 生 辦:010 - 82306591(傳真) 82306592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教 務 處:010 - 8230659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軟體學院
學院概況:
軟體學院走「特色加精品」的道路,建設地球科學領域里以計算機軟體技術為平台的多學科交叉 點,引進、消化、改進印度NIIT軟體教學體系,利用NIIT先進的MCLA教學方法,以業界需求為導向,培養社會急需的具備專業知識的應用型軟體人才。使同學們真正達到理論上有「深度」,實踐上有「招術」,成為「專業+技能」的高薪人才。
院 長:雷新華
聯系電話:010 - 82321175
主要招生專業:軟體工程 | 地學軟體

*長城學院
院 長: 王欣
副 院 長: 路敦才、鄧文奎
學院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環油田路9號 郵編:071000
聯系電話: 0312 - 2165166 傳 真:0312 - 2162666

Ⅹ 有哪位大蝦知道地大(北京)構造專業那個導師(研究生導師)好謝謝!!!!!

070904構造地質學
01大地構造與地球動力學 金振民 王宗起 楊天水 張世紅 尹 安
02區域構造與構造年代學 李榮社 李亞林 劉俊來 王根厚 王果勝 余心起 張長厚 周志廣
03顯微構造與構造物理學 胡 玲 金振民 劉俊來
04構造地球化學 顏丹平 張壽庭
05新構造與活動構造 汪新文尹 安
07盆地構造分析 劉劍平 劉少峰 汪新文 顏丹平 張傳恆
08應用構造地質學 胡 玲 劉文燦 呂古賢 王根厚 吳淦國 余心起 張 達 張長厚 張世紅 張維傑 張壽庭 趙國春 周志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