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工程清華大學

地質工程清華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3-02 09:46:37

① 地質工程專業可以到清華上研究生嗎

本科清華,碩士同濟。。。 這才是正道。。 現在地質好像不屬於土木學院了,但是考本校成功率還是挺大的。。 至於你真的有清華情節的話。那麼就真心要努力,至少我那屆一個比較牛的人去考清華,貌似沒有錄齲

② 清華大學有地質工程專業嗎在全國的排名如何

清華北大復,中國地質大學,制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安石油大學,南京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每個省都有,有的省份還有好幾所呢!

③ 我是同濟本科地質工程專業學生,想考取清華大學土木研究生,請問成功率有多大

本科清華,碩士同濟。。。 這才是正道。。 現在地質好像不屬於土木學院了,但是考本校成功率還是挺大的。。 至於你真的有清華情節的話。那麼就真心要努力,至少我那屆一個比較牛的人去考清華,貌似沒有錄取。

④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哪些學校需要英語4,6級證書

北京大學:四級,需發表論文,需進修本科段所有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四級
清華大學:四級,需發表論文,需進修本科段所有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四級,需發表論文,
南開大學:不可跨專業,四級,需發表論文

⑤ 盧耀如的清華大學

盧耀如到北京後,先去看望沈元先生,然後去清華大學教務處領取華北統考備取生志願表,查了一下高考的分數,知道一些北京、天津、唐山的大學理工系,他還是可以被錄取的,包括有的大學的航空系。那時清華大學已開學幾天,他填了地質系本科,擬入校後再轉系。
入學時,盧耀如選修了為數學系學生開的微積分(當時還是英語講授),及為物理系學生開的物理課。不久,地質系主任袁復禮教授對他說:地質人才缺乏,國家急需,你不要想轉系。當時想轉系的同學還有幾位。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他們有12位同學了解到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方向,於是就想向這個方向發展,以期安慰他自己讀理工方面的志願。清華大學土木系陳梁生教授經常來地質系,他是福建人,盧耀如也向他請教,使他進一步了解了地質工作在土木、水利等工程建設上的重要性。他還選了機械繫開的「機械制圖」、張維教授開設的「材料力學」及「建築材料」等課程。
盧耀如在清華大學修讀了馮景蘭教授的「普通地質學」、池際尚教授的「岩石學」、塗光熾教授的「礦物學」、楊遵儀教授的「古生物學」、張席禔教授的「地史學」。這些著名教授的授課,為他終身從事地質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時這些著名的老、中、青教授們的治學精神,在他心中不斷起著楷模的指引作用。在清華大學學習全靠國家給的助學金,除了伙食費之外,每月尚有7000元錢(幣制改革後,相當於7角錢)可零用,其中包括講義費、理發、買牙膏和肥皂、看電影及寄信等費用,當時一封外地信也要800元(即後來的8分錢)。雖然經濟上很拮據,但他精神上感到非常舒暢,身心都感受到清華大學這著名學府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以及求知、嚴謹、友愛與活躍的學風的熏陶。當時,在他思想上也有包袱,因為放棄工作又來升學,這種「個人主義」自己還是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檢討。在清華大學,學校及同學們還是很信任他,所以他還被派出擔任北京市市長代表,到頤和園一帶負責宣傳工作。1951年夏天,他去北京一個大的建築工地進行勞動,協助建築公司進行工地整頓,得到的報酬,大部分捐獻給抗美援朝,自己只留下幾元錢,用以購買野外調查時穿的登山鞋。
清華大學的社團活動開展得很好,盧耀如在英華中學時就參加了銅管樂隊,由美國老師教吹奏黑管,所以他在清華大學經音樂老師當面考核後,就加入清華大學銅管樂隊,在大節日時,樂隊發揮了很好的鼓舞作用。他也經常去聽些音樂講座,當時,他記得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後來他還和物理系及其他系的同學,共同組建了中國民樂管弦樂隊,他擔任指揮,於1952年春節時,他們演出三個節目,其中包括《馬車夫舞曲》,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清華大學兩年歲月,給盧耀如深刻的熏陶,比起當時較閉塞的福州來,使盧耀如有了開拓視野的好機會。在清華大學,經常聽一些名人來校做報告、講演,增長了很多政治、經濟及社會方面的知識,這對更好地認識自然,更好地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貢獻,確實有著很大的幫助。

⑥ 清華大學工科類有哪些專業

清華大學工學類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本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本科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本科
車輛工程 本科
製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 本科
核工程與核技術 本科
工程物理 本科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 本科
自動化 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生物醫學工程 本科
計算機軟體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 本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給排水工程 本科
水利水電工程 本科
環境工程 本科
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 本科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本科
建築學 本科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科
工程力學 本科

⑦ 地質系有什麼好大學詳細一點,非常感謝

地質系好大學很多,比較出名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兩個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前身是原北京地質學院的礦產地質與勘探系。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湖北省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資源定量評價與信息工程實驗室」、湖北省「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實驗室)和1個中石化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是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體建設單位之一。學院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博士學科點和12個碩士學科點(涉及5個一級學科領域:地質工程和資源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海洋科學、地質學、公共管理學)。下設資源科學與工程系、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系、土地資源管理系、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煤及煤層氣工程系、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研究所、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工程研究所、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單位,為學院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資源勘查類學科群是學校的優勢學科群,目前形成了以趙鵬大院士和胡光道教授為首的"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及勘查評價"、姚書振教授、胡明安教授、魏俊浩教授為首的"礦產普查與礦床學"、李思田教授、解習農教授、王華教授為核心的"沉積盆地與沉積礦產"、費琪教授、郝芳教授、梅廉夫教授、陳紅漢教授為核心的"油氣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吳沖龍教授為首的"地礦信息系統與地質過程模擬"五大科研群體,取得了非常多的具有顯示度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同時以李江風、王占岐教授為核心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以其特色鮮明的學科特點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近五年來,我院科研在學校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連續增長,年均經費3000萬;發表文章1600餘篇,其中44篇被SCI檢索、92篇被EI檢索、54篇被ISTP檢索,編撰科技專著共90 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以地質、資源為主要特色,以理為主,理工結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學院目前有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等18個學科,其中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構造地質學5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第四紀地質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個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本科招生有3個專業: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學院下屬7個教研室,包括地層古生物教研室,構造地質教研室,地球化學教研室,礦物岩石教研室,礦床與勘探教研室,遙感與地學信息教研室,第四紀教研室。學院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3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在16個學科150個研究方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此外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11工程」建設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重點實驗室的配套建設,學院在戰略上重點發展地球動力學及全球事件勘查評價與地學信息3個學科群。學院現有在校學生3994人。其中博士生728人,碩士生1329人,工程碩士723人,本科生1214人。學院在地球動力學、地球節律與全球地質事件、岩石探針與深部過程、成因礦物學與找礦礦物學、成礦系統與區域成礦學、非傳統礦產資源發現與開發、地質系統的復雜性、地球化學動力學及造山帶研究等方面已經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科技公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年均發表三大檢索文章50多篇。學院現有北京市基礎地學實驗教學中心1個,地球化學實驗室(包括流體包裹體實驗室、原子吸收室、化學處理室和儀器室)、遙感與地學信息技術實驗室(地學信息技術實驗室和遙感實驗室)、第四紀生態環境實驗室、資源勘查工程實驗室(包括礦石學與礦相學實驗室、地質學實驗室和資源勘查評價數字化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在國內是最強之一,應該毫無疑問,當然南京大學可以與他一決雌雄。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是我國歷史最久的地質學教育機構之一,至今已培養了大批優秀地學人才,其中兩院院士有23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名。在八十餘年的歷史中,辦學傳統和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句話:愛國奉獻,真誠團結,科學民主,求實創新。現每年招收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水文與水資源及地質工程共5個專業。設有理科「
地質學」和工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涵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共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每年招收約90名碩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此外,還設有「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 擁有「地質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又屬江蘇省重點學科。有「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隸屬於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是中國高等學校中設立的第一個地質學系。1909年創辦時稱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稱國立北京大學。1913年地質學門暫停招生。1917年恢復招生。1919年改稱地質學系。1937年北京大學南遷至長沙﹐1938年在昆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設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6年遷回北平後仍稱地質學系。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地質學系與清華大學等校有關系科﹐組建了北京地質學院(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設地質地理學系﹐1955年地質學專業恢復招生﹐1978年恢復單獨設立地質學系。何傑﹑王烈﹑王紹瀛﹑李四光﹑謝家榮﹑孫雲鑄等曾任系主任。丁文江﹑章鴻釗﹑翁文灝﹑譚錫疇﹑袁復禮﹑楊鍾健﹑侯仁之﹑樂森潯﹑何國琦等諸多地質學家都曾在該系任教。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於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新組建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由原北大地質學系、地球物理學系的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空間物理學專業、北大遙感所以及城市與環境學系的GIS等專業組成。新成立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設有5個本科生專業(地質、地球化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點,並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測繪學四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共有教授5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名,長江特聘教授5名)、副教授40人;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地質學),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地球物理學),國家重點學科3個(構造地質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空間信息集成與3S工程應用),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空間物理學)。它是我國地球科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測繪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
地質學好大學還有西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質學院更名,原五大地院之一)、吉林大學(原五大地院之一的長春地質學院並入)、浙江大學(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前身是1936年由時任校長竺可楨先生創辦的史地系)、中國石油大學(看名字就知道其地質主要偏向了)、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長安大學(原五大地院之一的西安地院並入)、中山大學、蘭州大學、西南大學、長江大學(也是偏石油地質的)等等
還有海洋地質專業,最強的當屬同濟大學,有汪品先領銜的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實力堪稱一絕;海洋地質還有中國海洋大學也可以
受篇幅限制,先介紹這么多吧,歡迎追問!

⑧ 長安大學地質工程厲害嗎

我是長安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的,現在大四,我把我們學過的都給你說內一下,希望對容你有用。~專業課~:《地質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貌與第四紀地質》中國地大出版社,《構造地質學》地質出版社,《水文地質學》地質出版社,《工程地質學原理》,《工程岩土學》地質出版社,《岩土工程勘察》,《結構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力學》清華大學出版社,《岩體力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建築CAD》清華大學出版社,《鋼筋混凝土結構與設計》; 此外還有《基礎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支擋結構設計》、《地基處理》等~公共課~:《高數》,《線代》,《概率論》,《大物》……除了化學的不學,其他都差不多都學

⑨ 工程地質,哪個學校最強

國內的地質學、地質工程學科,辦學最高的學校不是「清華大學」就是「中國地質大學」。

⑩ 前身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外國人辦的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合並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和

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相關學科永遠的國內第一, 國際領先.

北大地質系都得仰脖瞅著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