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二人地關系

地理必修二人地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2-28 21:09:17

『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清單。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清單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01.人口的自然增長(決定因素;世界人口增長的階段特點和地區差異) 02.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判斷方法;地區差異) 03.人口遷移(概念、分類;國際人口遷移特點;我國的人口遷移;人口遷移的影響) 0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05.環境人口容量(概念;主要制約因素) 06.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意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07.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功能分區的形成和特點) 08.城市主要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09.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形成因素;變化) 10.城市等級(劃分依據;分類) 11.城市服務范圍(概念、特點;與城市等級的關系) 12.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城市六邊形服務范圍的嵌套理論) 13.城市化(概念;衡量指標;推力和拉力;意義) 14.世界城市化進程(三個階段的特點) 1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不利)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6.農業區位的含義 17.農業區位因素(光熱水土地、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歷史和科技;區位選擇和主導因素) 18.農業地域(概念;形成因素;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9.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位條件;發展方式;優點) 20.季風水田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1.商品穀物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 22.大牧場放牧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3.乳畜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24.主要工業區位因素(5 種「導向型」) 25.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26.工業的區位選擇(科技、環保、政策、決策者) 27.工業聯系(類型) 28.工業集聚(目的) 29.工業地域(類型) 30.工業分散(原因、結果、動力) 31.傳統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魯爾區的區位條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32.新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義大利新工業區形成條件、特點、模式;高技術工業 的特點;矽谷崛起的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33.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特點;選擇;發展趨勢) 34.交通運輸網(組成;形式;層次;南昆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和意義) 35.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36.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37.人地關系的四個階段 38.環境問題(產生;表現;地區差異) 39.可持續發展(概念;內涵;原則) 4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41.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生態農業;公眾參與)

『貳』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總結

一、城市化
1、問題
①環境質量下降環境污染
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③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其他:貧困問題、內城衰落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
2、解決辦法
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城市化特點
發達國家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
①起步晚,發展快。②城市化水平較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二、人口遷入、遷出
1、對遷入區的影響
(利)引進廉價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弊)人口對環境壓力增大,社會治安
2、對遷出區的影響
(利)減少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弊)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三、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四、工業區(以魯爾地區為例)
1、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近
②水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
2、衰落原因拯救措施
調整工業布局①煤炭能量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鋼鐵過剩
③生產結構單一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升級換代
⑤環境污染嚴重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五、交通運輸布局(南昆鐵路修建的意義)
1、促進經濟發展
2、促進民族團結
3、鐵礦資源豐富,加強外運
4、科技發展,能夠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
5、合理布局交通網
六、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原則:共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

『叄』 人地關系思想變化的原因,高中地理

人地關系是自人類起源以來就客觀存在的關系。人類的生存和活動,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環境的影響。原始社會和現代社會在這一方面僅有深度和廣度的不同。人地關系屬於人與自然關系的范疇。作為地理學的理論概念,「人」是指社會性的人,即在一定地域內、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或社會活動的人;「地」是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系的無機和有機自然界諸要素有規律結合的地理環境,即存在著地域差異的地理環境,也是指在人類作用下已經改變了的地理環境,即經濟、文化、社會地理環境。因此,「人地關系」就是指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不斷地擴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環境,增強適應地理環境的能力,改變地理環境的面貌,同時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活動,產生地域特徵和地域差異。人地關系的地域性或地域組合,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特殊對象。
人地關系論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出現過各種人地關系的理論。在古代人地關系的認識中,中國有以「天命論」為基礎的神怪論和不可知論,也有以「人定勝天,天定勝人」為代表的樸素的人地相關思想。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為代表的把地球作為人類家鄉的觀點,也有神的干預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歐洲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出現以後,J.博丹和孟德斯鳩等學者開始提出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思想。隨著歐洲18~19世紀包括近代地理學在內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地關系論逐漸系統化,成為地理學重要的理論概念。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爾對人地關系論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洪堡認為,人是地球這個自然統一體的一部分,地理學是研究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地域結合。李特爾把自然現象的研究與人文現象的研究結合起來,把地球看作人類活動的舞台,認為地理學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現象和形態對人類的關系。這些思想對後來環境決定論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F.拉采爾詳細探討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類遷移和民族特性等對於地理環境的依賴關系,並將C.R.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引入人文地理學,認為各地區人類活動的特徵決定於各地地理環境的性質。以後這種思想被E.C.森普爾和E.亨廷頓等學者片面地誇張,進一步發展成為環境決定論,也有人稱之為「決定論」或「必然論」。20世紀初,以法國的P.維達爾-白蘭士為代表的法國地理學派,對地理環境決定論提出異議,主張自然環境為人類活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則完全是由於人類方面的諸條件所決定。他認為自然界對於人類沒有必然,只不過提供機遇或阻難,人類是選擇或支配這種機遇的主宰。這種觀點被稱為可能論,是對人地關系論的重要發展。他的學生J.白呂納進一步發展了人地相關思想,並提出人地關系認識中的「心理因素」,為以後出現的行為地理和感應地理提供了認識來源。1952年,英國地理學家O.H.K.斯帕特將環境決定論和可能論折衷,提出或然論的觀點。20世紀上半葉,歐美地理學界還出現了適應論、生態調節論、文化景觀論等觀點,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地之間的相互關系。60年代以來,地理學數量化的發展,方法手段的革新,使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更深入到人地關系的微觀領域,進行人文與自然統一的綜合性研究,人地關系論又有新的發展。在文化景觀論和生態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理系統論,強調地理環境系統與人類社會系統的動態聯系。人類對人地關系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人地關系論各種學說的發展,就是這種認識過程的反映。

『肆』 誰知道《經濟地理》中「人地關系」的定義啊謝謝

1.人地系統(即人地關系的地域系統)理論《形成過程》
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吳傳鈞 廣州 認為人地關系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人地關系的形成過程、結構和發展趨向的理論;各子系統相互作用強度的分析、潛力估算、後效評價與風險分析;兩大關系間相互作用和物質傳遞與轉換的極力、功能和結構、整體調整的途徑與對策;地域的人口承載里分析;根據一定地域人地關系系統的動態仿鎮模型以及系統內各個要素間相互作用結構潛力,預測特定的地域系統演變趨勢;地域分異規律和地域類型分析;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各種類型地區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優化調控模型。
對人地關系提出系統理論的是拉采爾
2.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古典經濟學一開始就注意到地域分工的經濟效益,並將其應用到國際貿易方面,隨後,區域經濟又將其發展和推廣,作為引導地域分工,促進區域專業化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原則;+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俄林的價格差異說。這三個是權威學說,但昂惕夫發展俄林模式並不成立,叫昂惕夫之迷。巴朗司機將地理分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條件根本不能生產,二是成本高;隨著技術進步,運費減少,勞動地域分工的廣度加大,而關稅是超經濟因素。其他學說:list主張用貿易政策扶持弱小的德國工業,「扶持幼小產業說」日本學者認為暫時的劣勢可以變成優勢,不應該放棄,應該扶持,「動態的比較生產費用學說」
4.經濟區位理論(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佩蘭德、胡佛、艾薩德的區位理論;現代區位研究學派:成本—市場學派(成本與市場相依存的關系);行為學派(以人為主題的發展目標);社會學派(政府幹預迂曲經濟發展);歷史學派(空間區位發展的階段性);計量學派(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確性))

2.人地關系的含義
「人地關系」是一概括用語,它並非僅指一般的人口與土地關系,而是有著更為廣闊的內涵,它指的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人們用它來泛指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地關系這一名詞現在已逐漸為人們熟悉、關心和使用。不僅是地理學,在環境學、土地學、人口學、經濟學、農學、社會學等學科中也已日益引起重視和研究,所不同的是,地理學是從空間觀點出發去研究人地關系的。
人地關系屬人與自然關系的范疇,但是作為地理學的理論概念,它又不同於一般人與自然的關系。一般的人與自然關系,是人與空氣,人與動、植物,人與礦產,人與山脈、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間的關系。作為地理學的理論概念的「人地關系」應當是:「人」,是指社會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或社會活動的人,是指有意識地從事同自然進行物質交換而組成社會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上活動著的人;「地」,是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系的、無機與有機自然界諸要素有規律結合的地理環境,是指在空間上存在著地域差異的地理環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經改變了的地理環境,即經濟、文化、社會地理環境。「人地關系」,就是指人類社會不停地向前發展,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不斷地擴大和加深改造與利用地理環境,增強適應地理環境的能力,改變地理環境的面貌,同時,地理環境也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的地域特徵和地域差異。①
對人地關系的研究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出發點,或側重於人;或側重於地;或強調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或強調自然對人類的控制。
人地關系的探討一直是地理學的主題之一,許多地理學者把人類的居住地(人的環境)作為研究對象,這是地理學的古老傳統。
近代地理學產生以來,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依賴關系就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一個著重點,可以說,一直到本世紀20年代,人地觀點一直在地理學中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在人文地理學中,不管是環境控制或環境影響的論點,還是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論點,其著重點是相同的,都在研究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接著,地區差異和空間結構的研究在地理學中先後受到重視。到了70年代,地理學研究中的人地觀點令人注目地復興了,並與空間觀點密切地結合起來,也與地區研究的觀點結合並相互補充。
人地關系研究復興是因為:第一,由於人們已經認識到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是無法割裂開來研究的,脫離了人類活動的純自然或脫離了自然環境的社會生產既不真實,這種研究也不利於地理學科的前進;第二,由於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心日益增強,這種關心掀起一種強大的聲勢,使得對人與環境關系的研究成為地理學的一個發展方向;第三,由於地理學更趨於深入到國家建設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中。1970年英國的費希爾(C.A.Fisher)在「區域地理學往何處去」一文(載英國《地理學》雜志55卷373—389頁)中,極力呼籲要恢復以人與環境為主旨的區域地理學,並認為它當然是地理學的核心。但70年代的人地關系已不同於30年代的人地關系,過去講的是因果關系,現在側重於函數關系。目前,人與環境的關系已用空間系統來研究,即用數學模型來探索位置、距離、方向、范圍、密度、演替等人地空間要素在函數上的重要關系。這些新的理論和方法為研究人與環境關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這也說明了新的人地觀點是如何與區域觀點和空間觀點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的。

『伍』 高一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區位優勢):★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特徵: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①氣候:氣候溫暖濕潤②地形:平坦開闊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條件好

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場規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場廣闊,面向國際市場④機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勵扶持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圍欄放牧,劃區輪牧③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了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3)信息聯系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鑒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優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類型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優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鑒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陸』 人文地理學人地關系

地理學中的人地關系中的。人。是指社會的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間中,一定社會生產方式下從事保種生產和生活活動的人。人地關系的地指的是地理環境,即與人類各項社會活動密切相關的各種要素,通過空間相互結合的整體。地理環境表現為一個以人為中心事物的系統。

人地關系是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一種簡稱。該關系是以人類社會和地理環境的相到作用為基礎,以人地之間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為紐帶建立起來的。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關系都是以人地關系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如生產關系,血緣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對於這些,你可以自己舉例加以說明)

自然環境處於永恆不斷、合乎規律的變化和發展中,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以不同的速度變化著,而人文環境比自然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更大的變動性,所以,人地關系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關系,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環境條件中,其人地關系的特徵並不相同,人地關系的平衡只是一定狀態下的平衡,這種平衡過程就是不斷打破各種舊平衡,建立新平衡的過程。自然環境所建立的某種平衡,未必有利人類的長遠發展,在人地的對象性關系中,人是主體,在人地構成的調控體系中,人是控制者,她不僅能調節人地之間的物質、能量交換,而且還能跳出這個系統,有目的、有意識干預和管理人地關系,通過植樹造林、設立自然保護區、制定各種法律法規,消除自然的負面影響。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適度管理和干預下的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的高度統一,使各種平衡能為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提供持續的經濟利益和環境效益。人地關系協調實質上是一種有序化過程,是對無序、混亂的不斷克服,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

『柒』 如何理解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內容體系

如何理解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內容體系 第一課 怎樣認識高中人文地理學必修部分的結構 1.實驗區的老師是如何認識人文地理的變化的? 第一是突出了我們地理學科的特色,那麼在原有的必修教學中主要是經濟地 理方面的內容,但是更多的像人口、城市內部結構,包括地域文化等等一直沒有 涉及,那麼這次新課程可以說將這些內容都涵蓋在內,那麼相對於自然地理的內 容來說,我們這次可以說地理教學突出了人文關懷,那麼第二點感受新課程更貼 近了學生的生活,那麼包括像人口遷移,地域城市內部結構,以及交通對商業網 點的影響等等這些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學到的東西是他親身經歷的,他看 到的,聽到的。貼近了他的生活。第三點是加強了國情的教育,那麼國情的教育 可以說是我們地理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咱們一個特色,那麼像人口教學,這次又 回歸到我們的必修內容中,對學習樹立一個正確的人口觀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還有像資源觀, 環境觀, 這些一直貫穿了整個人文地理教學各章節中的始終。 現在它特別好的體現了學生要學習就是對自己終身有用的地理,所以像一些 原理性的東西或者是特別強的規律性的東西可能不是現在教材能涉及的重點, 而 它更重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中的人文地理的社會現象, 然後把這些現象展示出 來,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些東西,它大體上是因為什麼,而具體的比 較深層次的原因就不是現在高中學生它需要去研究的重點,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 大的變化。舉一個例子說比如說過去工業、農業都是很長的篇幅,包括地域聯系 是一章的內容,但是現在每一部分都變成了一節,這樣內容整體上顯得相對的連 貫。而且它更強調的就是說對它宏觀上整體的把握,比如說農業我們理解了它的 一個區位, 一個地方怎麼分析?但是具體的世界上究竟有哪些?然後每個地方就 不需要學生一個一個去,因為他可能很少遇到那些特別具體的類型,包括工業也 是一飲,所以我覺得這是跟原來一個特別大的區別,這樣對學生負擔相對來說它 記憶型的東西相對要減少,然後在教學中就需要引導他理解,需要對一個規律現 象的把握,我覺得這個現在是在加深,這個對老師也提出一定比較高的要求,這 是跟過去差別比較大的一點 現在在老師們當中,無論是從這個教學理念,還是對人文地理教學內容,還 是教學方法他們都感覺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麼這些都是我們值得特別注意 的。 2.從人文地理學那個大的體系來看,他包括了很多內容,比如說有這個經 濟、人口、聚落、旅遊、 政府、社會、文化、行為等等。但是在我們必修謀劃 二當中,只選擇了其中一部分的內容,那麼這種的選擇他有什麼樣的依據和背景 呢?人文地理課程標準的制定,是如何設計和選擇的? 我們這次課程改革,課標沒有拘泥於這個地理學這種系統劃分。而是非常精 煉地從人文地理學當中,選出了若干個內容,提煉出來的三個主題。這三個主題 是人口和城市,還有生產活動和地理聯系,人類發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因此說 呢,這樣一個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一個體驗,同時也簡化了中學教學的這個教學 內容。同時還使得學生知道地理學的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廣闊的。課程標准從學生 的社會生活經驗出發,提煉出三個主題:人口與城市、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人 類發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文地理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中國還是 外國,雖然學科發展的基礎和社會背景不完全一樣,但是目前中外學者們認同的 人文地理學研究內容是一致的,主要分為一橫一縱。所謂一橫是指人文活動的空 間特點和人文活動之間的空間聯系。例如,西單商場規模有多大,西單商場的規 模與其他商業網點規模的關系。再如,北京動漫人才的吸引范圍,以及其他城市 對動漫人才的吸引對北京的影響。一縱是指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譬如黃 土高原地區人類活動對土壤侵蝕影響;不同自然帶糧食生產能力的差異。 (吳傳 鈞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有中國的地理學特色)。在中國,後一種研究比國外更受 重視。課標中地理 2 的三個部分將一橫一縱體現得比較充分。 所謂一橫是講的是什麼呢?是講的人文現象在空間上,他的彼此的空間關 系。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北京的也網點,北京的商業網點我們知道有不 同等級的,最高等級的有 CBD。CBD 叫做商務中心了,商業網點呢?最高等級的 有王府井,還有西單,下面第二等級的有叫雙榆樹,這些第二等級的。此外,還 有就是最低等級就是我們身邊的便利店,這些不同商業網點在空間是如何分布 的?這樣一個空間關系我們叫做一橫。它和自然圈層是不發生直接的聯系的,不 是說哪個地方下雨多,那個地方商店少,哪個地方不下雨,哪個地方商店多,和 這個沒有什麼必然的關系。 再有一縱是什麼呢?一縱就是講到人文事物和人文現象和自然環境之間的 關系,最典型的就是說一個地方,他的自然條件決定了他的聚落分布的密度,最 典型的就是李旭旦先生他曾經做過一個白龍江上游的調查, 這個調查非常突出就 是把調查區劃分為不同的自然地理單元。 按照不同地理單元當中看一下不同地理 單元聚落的分布密度。比如說在平原地區,聚落的密度那是高於這個河谷盆地, 在河谷盆地又高於山間盆地。在山區是聚落密度最低的。這樣一種分析方法,我 們叫做一縱,就是討論人文事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李旭旦先生當時研究的 是非常有名的,就是他延伸了中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但是都知道中國南北的地 理分界線是以和秦嶺來劃分的。由於李旭旦先生在白龍江上游的調查,就把南北 分界線又向西延伸了一段, 就是延伸到了白龍江了。 這是很多同學可能不了解的, 也正是基於這樣調查的發現,在白龍江南北兩側,聚落的分布和土地利用形式是 有差別的。 如果大家在掌握人文地理學研究內容的時候,把握住一橫一縱的話,基本把 握住了人文地理的一個核心。 4.近些年人文地理學有哪些新的研究趨勢? 我國人文地理學在 21 世紀的新趨勢是:第一,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第二 注重研究方法多元化。 20 世紀 70 年代之後,西方人文地理學出現了一個多學科繁榮的這樣一個局 面。我們在這個 70 年代後期,只是剛剛打開國門,開始逐漸的知道,到這個 90 年代的時候,基本上國外的這些新的東西都逐漸引入了。目前來說中國的人文地 理學, 也開始出現了兩個發展趨勢, 一個發展趨勢, 也是開始拓展他的研究領域, 拓展研究領域就是由於一些新的行業和新的社會現象的出現, 也開始使得人文地 理學在關注這樣一個新型行業的空間分布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 第二個也是開始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人文地理他實際上完全按照自然地 理的研究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他開始借用了社會學的方法,人類學的方法, 還有其他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也開始逐漸的得到學科內一個認同。 我們在進行中學地理教學當中, 我們可能目前也是開始注重這個研究方法多元化 了。除了一些計算、還有一些非常嚴密的科學性的這樣一般演推之外,我們可能 還有其他的方法支持我們進行中學地理教學這樣一個教學過程的實踐。 過去我們可能在中學教學主題應用的經驗主義的方法,經驗主義方法是什麼 呢?就是我們看到了林林總總的人文現象,我們把這些歸納一下,然後最後推出 一個結論。這是傳統的一個叫做經驗主義的方法。 現在有一個新的方法,我們叫做實證主義的方法,實證主義方法它是先提出 來一個先驗命題,就是先於驗證的一個主題,這個時候我們才拿現實當中的例子 來看一下,他是不是這樣的。 5.人文地理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人文地理實際上是我們平常生活當中的接觸了,如果老師說我們去看看商業 空間,說不用看了,我們平常買東西就去了,沒有什麼意思。但是老師如果把這 個問題再給延伸一下,可能就會讓同學知道,平常我們生活當中接觸了很多的人 文現象,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思考這些人文現象他背後的空間特徵和空間規律。 我想這個在人文地理教學過程當中, 老師可以用好多現實的這樣的例子引導學生 進行學習的。我從研究者的角度舉兩個例子,這兩個例子不是生活當中的,但是 大家也知道學了人文地理,今後對國家的經濟建設是非常有用的。 6.如何理解和把握《課程標准》?教師如何將他們轉化為學生可以學習和 探究的內容? 教師要想落實人文地理的課堂標准,把握什麼樣的教學內容,實際上這個涉 及到幾點, 一個要想落實人文地理,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落實第一個基本概念, 比如像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之間的例子。我們實際上是要求老師盡可能的結合 身邊的,能夠理解的來讓學生對概念加以理解,要求學生知道基本含義,在這個 基礎上學生才能夠進行具體的分析。 第二是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分析要到位,比如說聯系城市結構的有關理論,說 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這個含義其實就在聯系城市地理結構的有關 理論上,而我們的老師在講這個問題的時候,多數都在強調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 能的差異,這種表面現象,而忽略了有關例子。而恰恰是有關理論,才是學生要 求掌握的基本理論,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課標要求是說明,這屬於理解層次, 那也就是說學生需要運用有關中心地的理論來對其他的相關的事物進行分析, 從 而獲得這種知識的能力的運用。 第三對課標的理解,實際上還表現在對行為的理解上,比如分析農業區位因 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特點與氣候條件。顯然這裡面特別強調行為動詞是分析與 說明。 那這兩個層次要求就是說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和農業地域 特點,與形成條件的方法,能夠切入到任何一個農業區域來加以分析。那麼因此 就不能按照分析表面現象的要求來分析案例,比如說根據教材所給的阿根廷,它 的這種類型。我們不能從教材當中來抽取它的氣候特點,它的地形條件,它的河 流狀況,如果是這種分析,我們就達不到分析說明這樣的層次標准。而只是一個 簡單的提取關鍵詞的這樣的作用。而在這個問題處理中,我們實際要求的是學生 能夠運用剛一所學的分析某個區域它的氣候特點,它的地表狀況,水溫特徵,等 等因素來得出這個區域它的自然地理特點, 只有在把握這個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 點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有理由進行這個農業地域它的區位因素分析。也就是說只 有這樣才能獲得分析說明這樣的能力。 否則學生將來得到的就是一個這個地方要 發展農業,首先第一點,氣候適宜,地形適宜,水源適宜,就沒有一個分析的能 力。因為你沒干。那麼為了達到人文地理構成標準的落實,我們建議老師們建可 能的選取學生能力理解的案例,因為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往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 性,但是又往往遠離學生的感知,特別是必修 2,涉及到的城市,工業,農業, 地理聯系等等問題,所以我們並不一定要限定讓教師必須使用教材當中的案例。 也就是說如果說學生對自己身邊的案例能夠替代你要所教的案例, 所表述的內容 的話,那麼就盡可能的來使用學生身邊的案例。這樣做的結果第一是讓學生感到 親切,第二讓學生感到地理有用,地理就在你身邊。 7.如何落實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我們教學的依據。例如:聯系城市地域 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那麼提服務范圍,我們現在試著在上海市這張圖上,我們來畫一畫不同等級 的城鎮它的服務范圍。在畫的過程中,我想大家肯定會問一下這種不同等級的城 鎮, 他們之間什麼樣的關系。 一個是上海的中心城, 然後找到它的西南方向的 (青 浦)縣城畫出來,青浦縣城西南方向的朱家角鎮,現在大家試著畫一下,在畫的 過程中同學可以體會一下, 三個不同等級城鎮服務范圍有什麼關系?可以和邊邊 的同學討論討論。 實際上在這個教學過程當中,他利用中心地有關理論。那往往就在這個落實 課程標準的時候,老師們往往只注意後半段,就是說把這個不同規模城市的服務 功能這個差異說清楚了,然後把這個等級說清楚就可以了,往往對這個理論本身 比較不重視,或者是忽略了。這節課當中呢,我們可以看出來他對這個標準的把 握和落實還是比較到位的。 楊老師這課設計的非常巧妙,實際上在高中階段呢,讓學生知道從事有不同 等級,而且楊老師這活動呢,讓學生有自己動手的這樣一個過程,就是把等級自 己劃分出來了,這個活動設計非常巧妙,但是我在這里強調的是,現在一說到城 市可能教師呢不會強調,就是我們談到的是市域范圍,還是市區范圍,需要可能 進行一個強調。比如說說到北京市,說道上海市,它的面積是市域面積的范圍, 在北京市下面分 18 個區縣,那他的市區范圍是什麼呢?市區范圍現在我們說核 心區是 4 個區。4 個區之外又擴大四個區,就是八城區,在八城區又有 10 個郊 區縣,就是 18 個區縣,真正要說到他的中心城的話,就是城八區這樣一個范圍, 這個范圍是個北京市域范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到就是這張圖,這張圖是表 現的是上海市域范圍下面各個區縣,剛才楊老師上課當中他所說到的上海市內 的,城市的或者叫城鎮的等級體系是這樣一張圖。這張圖呢,實際上把上海的區 縣呢,就是他的每個區縣的中心區給確定下來了。我們現在談到的是什麼呢?是 他中心區的等級分布,而不是我們說到的行政區的等級。所以這是老師一定是要 把這兩張圖,如果你要介紹一個城市的話,把市區行政區圖和這個叫城市他的一 個中心區的等級結構圖,同時拿出來,否則學生就會容易混淆,就說在一個大的 上海市之內,可能還在包括小的這個二級或三級這樣的城市,他不是,他講的是 上海中心區和他下面的區縣的中心區一個等級關系。 如果再有一個更好的例子就 是更宏觀區域去,我們看一下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州他是有不同的等級的這樣 一個城市,以廣州、澳門、香港、深圳就是作為一個主要的這個核心城市。在他 下面有一些其他的等級的城市。這樣它的地域范圍就不包括的。不是大的廣州, 廣州包括了廈門小的這個市,拿這樣一個區域,可能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城市的一 個等級,空間結構。為什麼強調這個呢?因為我們在進行城市土地效益分析的時 候,有的時候不強調兩個概念差別的時候,就容易使得我們在計算的時候,一會 兒用到中心區的面積, 一會兒用到市域的面積, 比如說北京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是按照整個市域算呢?是按中心區算,所以這是用得不一樣的。 8.我們怎樣把握人文地理的教學內容?它與社會生產之間的關系?我們如 何在教學中處理人文地理各部分教學內容和它們之間關系的。 舉一個現在我們已經完成的一個研究項目。我們要做的是一個遼寧省的國土 規劃,國土規劃其中有一部分叫做城市規劃。做城市規劃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要 了解,遼寧省人口分布狀況,人口分布狀況,我們看是這樣一張圖。我們看到在 遼寧省這樣一個馬蹄形的形狀當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就是深綠色的這部分, 這部分是人口密度比較大,我們想是不是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我們就應該多分布 一些城市,是不是現在也是城市最密集的地方。 我們再看這圖,目前這個遼寧的這個城鎮體系圖,我們如果剛才還有印象的話, 能夠看到剛才的這個人口密度分布圖和這張城鎮體系分布密度圖是有差別的。 也 就是說在這個遼西,有一部分人口稠密區,這也不是一個城鎮的密集區,城鎮密 集區,主要是在這個我們講的一個馬蹄形的這個核心的這個部分。那這個是人口 分布和他的現實的城鎮分布是有差別的。 這個時候我們想我們就應該今後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但是現在城鎮不稠密的 地方。在分布新的城市呢?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到了。這是一個判斷。這些地 區城市化程度高一些。我們這時候看呢?這張圖,這張圖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有 一些大城市,在人口不稠密的地方還有一些大城市。所以在人口不稠密的地方有 大城市就使得他的城市化率就比較高了。我們看到了在這個遼東這個部分。就是 也就紅色和黃色這個部分,就是城市化率比較高。這時候我們想在那個城市化程 度高的地方,大力推進城市化了。我們就應該在西部的地方多建幾個城市,是不 是呢?實際上現實當中不是。 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講的地理各部分的知識互 相串聯,就是考慮到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時候,在遼西的這部分,實際上是遼寧的 生態的保育區,現在我們按照發改委的四個分區的來確定化,這個地方應該叫做 限制發展區,限制發展區的話,就不可能顧一些大的城鎮也就是說這個地方,盡 管人口稠密,盡管他的城市不多,但是我們也不能今後在這兒,在布新的城市, 我們城市重點的核心建設區了?還是在什麼呢?還是剛才講的核心地區。 除了擴 充這個可持續發展之外,我們還要和人類生產活動和地域聯系還要有聯系。 我們再看下一張圖。這張圖有不同的城市職能的顯示,我們看到了這個城市 職能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種類型就是綜合性的,還有一種類型是現代的城 市職能的,還有一種是傳統性的,傳統性的就是藍色的這些點,未來就是大城市 可能是不會依託傳統型的來發展, 所以人類的活動也和我們講到就是我們課標規 定的第一部分,人口和城市有關系,他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決定了人口的流動。 同時呢這個也影響了到地域聯系, 也就是這幾個城市之間交通是怎麼布局?所以 我們從遼寧的城鎮規劃就可以看到。一件事情他和我們講到課標二,地理二的三 個內容都有聯系。他就可以把這個東西都給串聯起來。 在一個區域的發展過程中,是幾乎涵蓋了我們課標上的人文地理所涉及到主 要內容。除了發展區域發展研究過程中可以這樣,在我們教學中其實也是可以這 樣做的。 專題四: 專題四:如何理解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內容體系 第二課 怎樣在人文地理教學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 人文地理包含了關於人口、城市、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他們各自獨 立,但是又相互依存。而且在每個部分內容當中,都滲透了可持續發展。可持續 發展本身是地理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反過來又滲透在各個領域之內。 1.在人口部分的教學中如何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 人口是一個現在全世界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人口問題也是人與環境的一個 關鍵性的問題。 比如說人口環境容量就體現了人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基本內 容。人口問題是人與環境關系發展中的基本問題。人口環境容量體現了人與環境 可持續發展的內容。關於環境承載力的確切內涵,有人用木桶效應原則來做了解 釋。木桶效應原理告訴我們,這只木桶當桶底的面積確定之後,它能夠承載或者 說它能夠容納多少水?主要取決於最短的那塊。假如木板代表的是自然資源,木 桶效應原理揭示什麼?每塊板代表的是自然資源, 這個木桶的容量其實就體現了 環境的承載力,所以環境承載力應該表達的是一個人口的極限程度。 趙軍利老師的這節課是通過學生的分組活動,計算出不同區域的人口的數 量,然後確定哪個資源發展是束縛了這個區域人口資源的發展。這個過程是一個 模擬計算的過程,這個結論可能還需要一定的商榷,不是非常准確,但是他這個 方法用的還是非常好的。那麼通過這樣一個計算的方法,讓學生體驗一下,人類 在發展過程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他這個研究思路是一個挺好的思路,就是看哪種資源它的承載力是最低,這 種短板的思維方式,這個在我們作為人口的研究中是經常使用的。而且這個也滲 透了這種可持續發展, 因為你可能用水和用土地衡量, 它的人口數量是不一樣的, 那麼為了保證整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應該把人口控制在一個什麼樣的范圍 之內,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對人口的一種認識。

『捌』 關於地理的區域問題人地關系

這個已經不是地理問題了,是工業社會圈地運動要考慮的。
工業社會初期,工業產版出明顯高於農權業,所以英國出現圈地運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出去,當前前提是提供了工業生產崗位,這個很類似內地到沿海的農民工,因為沿海鄉鎮都有工業園區及遍地林立的工廠提供的工作崗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