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地理一二章典型例題
❶ 求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的復習題綱(急)
必修2復習綱要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知識點重現
本章知識點邏輯聯系: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記憶]
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10/12);;中國13億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理解記憶)
時 期 人口變化特點 原 因
農業革命之前 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生產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期間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較快 生產力水平提高,醫療條件改善,壽命提高
工業革命開始後 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生產力、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死亡率逐漸降低
4、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理解記憶)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5、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理解記憶)
6、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增長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佔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很多國家實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記憶)
人口模式 特 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9、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記憶]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10、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記憶]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比較: [記憶]
遷移原因 特 點 遷移路線
二戰前 1.殖民主義擴張和資本主義發展
2.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開辟 1.從舊大陸到新大陸
2.從已知開發國家到未開發地區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3.東亞、南亞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戰後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1.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2.定居移民減少,流動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亞、南歐、非洲人到西亞打工
3.南歐、非洲人到西歐
4、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記憶]
遷移原因 特點 遷移方向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 1.計劃經濟體制
2.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1.國家從東部城市抽調各種人員支援西部、內地和邊疆地區的建設
2.大量農村人口從東部人口稠密區遷往西北和東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 改革開放政策 自發遷移 1. 內地到沿海
2. 山區到平原
3. 貧困地區到發達地區、「民工潮」
5、人口遷移的意義[理解]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理解記憶]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系[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記憶]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記憶]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 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城市形態的概念:[記憶]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記憶]
類型 團塊狀 條帶狀 組團狀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舉例 我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 蘭州、洛陽、西寧、宜昌 重慶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理解]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4、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記憶]
5、功能區比較[理解記憶]
6、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
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理解記憶]
8、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9、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記憶]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10、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以下為縣城、建制鎮等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等級低,服務種類少,服務范圍比較小;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記憶]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系[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6、中心地理論[理解]
前提:環境幾乎一樣的平原地區,人口分布均勻,區域的運輸條件一致
分離的圓形服務范圍 相切的服務范圍 六邊形的服務范圍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
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記憶]
4、 城市化的意義:[記憶]
(1)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理解記憶]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 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25%~30%以下,低 緩慢 緩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中期階段 30%~70%,較高 迅速 快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後期階段 70%以上,高 緩慢,甚至停滯 繼續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來源 危害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 污染物有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煙霧事件、光化學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質變壞,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居民消費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污染、廢舊電池等)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天人合一」)
❷ 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內容解析
復制了一點先看看,我還有很多給我QQ號,發給你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理解大氣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區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 3.明確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本講重點:1.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大氣的受熱過程3.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本講難點:1.大氣垂直分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3.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考點點撥:第一課時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氣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大氣,而且還是生物生存的保護層等,對人類有重大作用。2.大氣的主要成分及各種成分的環境意義低層大氣組成體積(%)作用干 潔空 氣N278地球生物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O221人類和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CO20.033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並對地面起保溫作用03很少能吸收太陽紫外線,對地球上的生物起著保護作用水汽 很少產生雲、雨、霧、雪等天氣現象;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固體雜質 很少作為凝結核,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總的說來,自然界干潔空氣中各部分的含量處於動態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能夠改變大氣各種成分的含量(特別是微量氣體,如 、臭氧的含量的變化)。當前,特別引起人類關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減少的現象,已經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經典例題1] 地球大氣中,下列變化是上升趨勢的有 ( ) A.水氣和固體雜質的含量隨高度增加的變化 B.對流層的高度由高緯向低緯的變化 C.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的變化 D.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解析】水汽和固體雜質,它們幾乎全部集中在大氣最低層——對流層中,它們隨高度增加越來越少;由於人類活動如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故D選項符合題干要求。對流層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故對流層的高度高,而高緯度地面的熱量少,對流運動弱,故對流層的高度低。【答案】D 2.大氣的垂直分層各部分大氣層的基本特點:大氣層雖然有數千千米(一般認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質量的3/4以上卻分布在離地面十幾千米的低層。依據各大氣層溫度(如圖5-1)、密度和運動狀況,我們可以將大氣層分成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1)大氣層的基本特點見下表:垂直分層高度分布主要特點原 因對流層低緯17~18km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②對流動動顯著③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地面,上冷下熱,差異大,對流強水汽雜質多、對流運動顯著中緯10~12 km高緯8~9km平流層對流層頂到50~55km①起初氣溫變化小,30千米以上氣溫迅速上升②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③大氣平穩,天氣晴朗,有利高空飛行臭氧吸收紫外線上熱下冷水汽雜質少、水平運動高層大氣對流層頂到2000~3000千米存在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作用 大氣溫度隨高度變化曲線: (2)對流層高度的時空分布特點: 對流層的高度取決於地面溫度的高低,近地面溫度高,對流層高度大;反之,就小。因為溫度高,對流旺盛,波及高度大,對流層頂高。 (1)緯度分布 對流層高度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2)季節分布 同一地區,夏季對流層高於冬季。[經典例題2] 圖5-2表示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①一③題。①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②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於 ( )A.Ⅰ層頂部 B.Ⅱ層底部 C.Ⅱ層中部 D.Ⅲ層③2003年10月,我國發射的「神舟」五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大氣層 ( )A.氣溫在—50℃~20℃之間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下降C.低氣溫約為—80℃ D.最高氣溫約為40℃【解析】該組題考查了對大氣溫度垂直變化規律與大氣分層的認識,並緊密結合熱點,考查了各大氣層的大氣環境特點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由下往上,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氣溫垂直變化表現出不同的變化規律。對流層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因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而導致其升溫;高層大氣變化稍微復雜一點,隨高度上升,溫度先是下降,然後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圖中曲線相似的情況下,要從其溫度值加以判別。電離層位於80~500千米的高空,主要原因是高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於高度電離狀態,它能夠反射無線電波。2003年10月,我國發射的「神舟」五號飛船運行軌道是在高層大氣中,正確解答第(1)題是回答本題的關鍵。【答案】①B ②D ③C(4)逆溫現象的成因及其危害一般情況下,對流層溫度上冷下熱。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的某一個高度范圍內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即下冷上熱現象),這種氣溫逆轉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逆溫」。①造成「逆溫」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 一是地面輻射冷卻(輻射逆溫)。圖5-3表明了這種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 圖a為正常氣溫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無雲的夜間,地面輻射冷卻很快,貼近地面的氣層也隨之降溫。離地面愈近,降溫愈快,離地面愈遠,降溫愈慢,因而形成了白地面開始的逆溫(圖b);隨著地面輻射冷卻的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達最強(圖c);日出後,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很快增溫,逆溫便逐漸自下而上地消失(圖d、e)。輻射逆溫厚度從數十米到數百米,在大陸上常年都可出現,以冬季最強。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較慢。 二是冷空氣下沉(地形逆溫)。在山谷與盆地區域,由於冷卻的空氣會沿斜坡流人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輻射逆溫得到加強,往往持續數天而不會消失。三是空氣平流(平流逆溫)。當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會發生接觸冷卻的作用。 ②危害:由於逆溫層的存在,造成對流層大氣局部上熱下冷,大氣層結穩定,阻礙了空氣垂直運動的發展,使大量煙塵、水汽凝結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產生大霧天氣,使能見度變壞,尤其是城市及工業區上空,由於凝結核多,易產生濃霧天氣,有的甚至造成嚴重大氣污染事件,如光化學煙霧等。[經典例題3] 圖5-4中圖甲表示近地面空氣若上升到3000m高度時,理論溫度為T。3000米高空的實際溫度為Ts,當Ts≥T時近地面空氣上升將受阻,即出現了逆溫現象,讀某城市春季氣溫日變化圖(圖5-4中圖乙),回答: (1)若穩定在8℃,該城市氣溫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時,逆溫現象才會結束,這時的時間約為 時。 (2)一般逆溫結束後2小時,近地面對流才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所以,在圖示的情況下,僅考慮空氣潔凈的因素,上午體育鍛煉的時間宜選在 時以後。【解析】對流層的特點之一是大氣對流運動顯著,產生對流的主要原因是對流層底層大氣溫度高,高層大氣溫度低。一般說來,對流層氣溫直減率(0.6℃/100米)愈大,即低層氣溫與高層氣溫差值愈大,大氣對流運動愈顯著;反之,對流運動愈弱。若氣溫直減率為負值,即氣溫隨高度增加逐漸升高時即為逆溫現象,逆溫發生時,對流層下層溫度低,上層溫度高,空氣上輕下重,不能產生空氣的對流運動,逆溫現象是空氣對流運動的巨大障礙。當其發生時,低層被污染的大氣不能與上層大氣產生對流,近地面空氣就得不到「凈化」,此時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日出以後,隨著近地面氣溫的逐漸升高,空氣的上升運動隨之加強,逆溫現象也會逐漸消失,對流運動得以繼續。【答案】(1)10 8 (2)10 第二課時二、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太陽輻射在穿過大氣層時,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平流層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因此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選擇性的。又由於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部分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因此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是很少的。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地球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體,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溫;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卻是隔熱層,把地面輻射放出的熱量絕大部分截留在大氣中,並通過大氣逆輻射又將熱量還給地面。人們把大氣的這種作用,稱為大氣的保溫作用。據計算,如果沒有大氣,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8℃,實際為15℃。大氣的保溫作用,使地面溫度提高了33℃多。3.太陽輻射透過地球大氣到達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氣之間進行一系列能量轉換。 如上圖,其過程包括:①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②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向外放出地面輻射。③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同時向外釋放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除極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間,絕大部分又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經典例題4] 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時 ( )A.氣溫日變化幅度較大 B.夜晚氣溫較陰天稍高C.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加強 D.白天天空呈現蔚藍色【解析】本題可用因果推理的方法加以解答,由於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因此白天大氣的反射作用減弱,白天氣溫較高;晚上由於空中雲量較少,大氣逆輻射減弱,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因此氣溫的日變化較大。由於白天天氣晴朗,藍紫色光容易被散射,從而呈現蔚藍色。【答案】AD[經典例題5] 下面是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示意圖,據此回答:4圖5-8(1)圖中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的數碼代號按順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氣溫日較差較大的原因是①離太陽近 ②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太陽高度角小③雲層厚且夜晚長 ④地勢高、空氣稀薄⑤白天太陽輻射強 ⑥夜晚大氣逆輻射弱【解析】本題第(1)題關鍵抓住熱力作用的發生順序應為太陽輻射 地面吸收 地面輻射 大氣吸收 大氣輻射 大氣逆輻射。第(2)題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大體相同,但地勢不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層上,水汽、雜質較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故日較差大;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域面積大,大氣質上,水汽、雜質集中在對流層底部,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故日較差較小,通過審題應該是青藏高原具有的只有④⑤⑥符合,故選B。【答案】(1)C (2)B二、大氣熱力作用原理應用:運用大氣熱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決許多實際問題:1.陰天的白天氣溫比較低的原因?這主要是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雲層阻擋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以氣溫低。2.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這是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藍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氣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後的黃昏天空為什麼是明亮的?這是由於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將太陽輻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黃昏雖然看不見太陽,但天空仍很明亮。4.霜凍為什麼出現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氣溫低)?這是由於晴朗的夜晚大氣的保溫作弱,地面熱量迅速散失,氣溫隨之降低。5.沙漠地區(晴天)為什麼氣溫日較差大?沙漠地區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氣溫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低。6.青藏高原為什麼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輻射強。三、全球的熱量平衡①多年平均來看,地球(地面和大氣)熱量收支平衡。②全球熱量平衡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氣溫比較穩定,有利於人類的生存與活動。第二、人類通過改變大氣的組成或改變地面的熱力狀況,可以影響大氣的熱力作用過程,從而改變局部地區甚至是全球的氣候。例如:人類向大氣中大量排放 等溫室氣體,使得大氣熱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導致熱量平衡失調,全球變暖;人類改變地面狀況(植被覆蓋狀況、水域面積等)可以影響地面獲得熱量的多少和改變地面輻射,而使局部小氣候發生改變。[經典例題6]關於地球的熱量收支狀況,表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不斷吸收太陽輻射,結果終將變得越來越熱B.高緯地區接收的太陽輻射少於其支出的長波輻射,高緯地區將變得越來越冷C.高緯地區熱量的收入少於支出,但因溫室效應的作用,高緯度地區並不會越來越冷D.由於大氣環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緯度地區間不斷進行熱量交換,地球熱量收支總體處於平衡狀態【答案】D[經典例題7] 讀某地近地面多年平均熱量收入狀況圖分析回答:(1)陰影①反映近地面空氣熱量 ,所以此段時間氣溫呈 趨勢。(2)曲線A表明了 年內的變化,這種變化與 的年變化基本一致。(3)曲線B表明了 年內的變化,這種變化與 的年變化基本一致。(4)該地位於 半球。最高氣溫可能出現在 。【解析】豎坐標表示熱量變化。橫坐標表示月份,A曲線6月份達最高值,這可能是地面輻射帶來的大氣熱量收入。而B曲線最高值的出現時間相對後推,應該是代表大氣熱量支出的大氣逆輻射,而圖中D可能因為收入大於支出而熱量盈餘,氣溫才有可能上升。【答案】(1)盈餘,上升;(2)熱量收入,太陽輻射;(3)熱量支出,地面輻射;(4)北,7月低或8月初。下圖為「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判斷1~3題。1.①②③④四條曲線中,正確表示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的是 ( )第1—3題圖A.① B.② C.③ D.④2.影響該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輻射 B.CO2氣體C.臭氧氣體 D.人類活動3.有關大氣層的正確敘述有 ( )A.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訊有重要作用B.天氣晴朗,對流旺盛,有利於高空飛行C.上部冷下部熱,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 D.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50℃左右 讀如城秋季某夜前後垂直溫度梯度(0C/100米)時空變化圖,完成4~5題。第4~5題圖4.該日發生大氣逆溫現象的時段是 ( )A.當日17點前和第二天8點後B.17時~23時C.16時30分~7時D.23時~5時5.當該地大氣發生逆溫現象時 ( )A.空氣對流更加顯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擴散第6題圖C.有利於大氣成雲致雨 D.減少了大氣中臭氧的含量6.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 ) 第7題圖 7.讀下圖,指出對流層大氣的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四種輻射中的 ( ) 「春天孩兒面,一日三朝變」。請參閱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區氣溫曲線圖,回答8-12題。 第8~12題圖8.圖中最低氣溫出現的日期是17天中的 ( ) 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 9.下列4天中,氣溫日較差最大的一天是 ( )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10.從3月17日起,再過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長的是 ( ) A.上海 B.北京 C.廣州 D.哈爾濱 11.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測出正午太陽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A.3月4日 B.3月8日 C.3月13日 D.3月17日12.造成初春氣溫驟變的原因,除冷暖氣流的影響外,雲對氣溫高低也有一定的影響。以下關於雲對氣溫影響的正確敘述是 ( ) ①白天多雲,雲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氣溫不太高 ②白天多雲,雲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氣溫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雲,雲對地面起保溫作用,使地面氣溫比無雲時高 ④夜晚多雲,雲將地面熱量傳到太空中,使地面氣溫比無雲時更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讀「氣溫垂直變化圖」,完成下列要求:(1)圖中a、b、c、d四條 曲線中,正確反映地球大氣溫度隨高度變化的是 判斷依據是 。根據A層大氣氣溫隨高度的變化特點,可知該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 。(2)風、雲、雨、雪等天氣現象集中於 層(填字母),原因是 。(3)人類目前利用平流層最主要的方式是 ,原因是 。 (4)B層和D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增溫原因的異同。相同點: 不同點: 。14.讀圖分析回答:()大氣增溫主要來自 輻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陽輻射強度在4以上的緯度大約是 之間,原因是 。(3)請在圖上用密豎線畫出地面熱量盈餘部分,用粗橫線畫出地面熱量虧損部分。(4)就全球而言,氣溫不會出現熱量盈餘地區越來越熱、熱量虧損地區越來越冷的現象,主要是因為 和 能起 的作用。 參考答案1.A 2.C 3.D 4.A 5.B 6.D 7.B 8.A 9.D 10.D 11.D 12.C13.(1)b 近地面平均溫度約為20℃,對流層頂氣溫約為一50℃至一60℃ 地面(地面的長波輻射) (2)A 該層集中了大氣層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 (3)高空飛行 該層大氣中水汽、雜質含量極少,雲、雨現象近乎絕跡,大氣平穩,天氣晴朗,能見度極高 (4)都是因吸收紫外線而增溫 前者是臭氧吸收紫外線,後者是氧原子吸收紫外線14.(1)地面(2)30°S~30°N 太陽高度大 (3)略 (4)大氣運動 洋流 調節
❸ 高一必修二地理考點整理。。。想拿來復習。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 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局部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2 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布;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布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
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 A.城市化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城市新區和建設衛星城
?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的關系
? D.提高綠化
? E.其他措施:合理進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技、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穀物農業。②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③種植業、畜牧業兼備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
§2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同時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就是一個以小麥種植和牧羊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自身可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特徵:①屬於勞力密集型農業;②以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資,治理水旱災害)。
3、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庭經營為主),另外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有分布(以國營為主)。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種植作物、典型的商品農業。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牧牛為主的美國、阿根廷,以牧羊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大牧場放牧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市場(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乳畜業屬於畜牧業,主要以奶牛為生產對象,生產牛奶及其相關製品。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因為乳畜業產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其布局必須緊鄰消費市場,因此多布局於大城市的市郊地區。乳畜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品化;③集約化。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工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①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造等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②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等屬於市場導向型工業;③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屬於動力導向型工業;④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等屬於勞動力導向型工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屬於技術導向型工業。
3、從環境效益角度考慮,高技術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十分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河流上游;③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在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現象:①我國80年代以前在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②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③為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④近些年許多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5、現代工業發展中,①由於科技(冷藏保鮮技術)和交通的發展,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②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2 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系類型: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同工業間存在著產品、原料的供應關系;②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存在生產工序聯系的工業企業,因為需要共用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廉價勞力等因素影響,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區域內,例如:我國許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可以是自發形成,也可以是規劃形成。
3、工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油化學工業區(大慶)、汽車工業區(十堰)以及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協作企業多,工業聯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佔地面積廣。
5、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例如食品工業等(麵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②工廠少,工業聯系簡單;③生產規模較小,佔地面積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業,主要以交通和通信為聯系基礎,在發達國家比較常見,容易形成跨國公司。比較常見的分散工業主要有產品「輕薄短小而且價格昂貴」的高科技產業(如電子工業)、結構復雜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企業(如汽車工業)。
§3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徵:(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路;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徵:(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後;(2)地區新:形成於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義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義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於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重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運用最廣泛,最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⑤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運量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
3、主要點狀交通設施:港口、車站、航空港;
主要線狀交通設施:鐵路、公路、航道航線
4、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使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主軸,例如:株洲、築波;交通線的興衰(運輸方式的變化、公路改線、河運航道的延伸和改變)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例如:嘉興。
2、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線路稀少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起伏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大。
3、城市商業中心、商業小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線(城區幹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區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幾何中心、住宅區。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現在)
2、人類不斷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不斷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和能量;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響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污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②發達國家以環境污染為主,發展中國家,由於承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而且發達國家將許多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均較嚴重。
5、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的。
7、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2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②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③各種環境問題不斷加劇。
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實行清潔生產,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日常生活中注意適度消費。
❹ 高一必修二地理考點整理。。。
收到請回復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 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局部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2 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布;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布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
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 A.城市化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城市新區和建設衛星城
?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的關系
? D.提高綠化
? E.其他措施:合理進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技、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穀物農業。②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③種植業、畜牧業兼備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
§2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同時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就是一個以小麥種植和牧羊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自身可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特徵:①屬於勞力密集型農業;②以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資,治理水旱災害)。
3、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庭經營為主),另外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有分布(以國營為主)。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種植作物、典型的商品農業。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牧牛為主的美國、阿根廷,以牧羊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大牧場放牧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市場(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乳畜業屬於畜牧業,主要以奶牛為生產對象,生產牛奶及其相關製品。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因為乳畜業產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其布局必須緊鄰消費市場,因此多布局於大城市的市郊地區。乳畜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品化;③集約化。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工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①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造等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②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等屬於市場導向型工業;③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屬於動力導向型工業;④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等屬於勞動力導向型工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屬於技術導向型工業。
3、從環境效益角度考慮,高技術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十分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河流上游;③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在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現象:①我國80年代以前在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②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③為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④近些年許多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5、現代工業發展中,①由於科技(冷藏保鮮技術)和交通的發展,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②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2 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系類型: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同工業間存在著產品、原料的供應關系;②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存在生產工序聯系的工業企業,因為需要共用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廉價勞力等因素影響,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區域內,例如:我國許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可以是自發形成,也可以是規劃形成。
3、工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油化學工業區(大慶)、汽車工業區(十堰)以及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協作企業多,工業聯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佔地面積廣。
5、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例如食品工業等(麵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②工廠少,工業聯系簡單;③生產規模較小,佔地面積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業,主要以交通和通信為聯系基礎,在發達國家比較常見,容易形成跨國公司。比較常見的分散工業主要有產品「輕薄短小而且價格昂貴」的高科技產業(如電子工業)、結構復雜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企業(如汽車工業)。
§3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徵:(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路;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徵:(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後;(2)地區新:形成於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義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義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於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重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運用最廣泛,最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⑤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運量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
3、主要點狀交通設施:港口、車站、航空港;
主要線狀交通設施:鐵路、公路、航道航線
4、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使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主軸,例如:株洲、築波;交通線的興衰(運輸方式的變化、公路改線、河運航道的延伸和改變)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例如:嘉興。
2、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線路稀少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起伏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大。
3、城市商業中心、商業小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線(城區幹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區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幾何中心、住宅區。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現在)
2、人類不斷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不斷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和能量;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響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污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②發達國家以環境污染為主,發展中國家,由於承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而且發達國家將許多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均較嚴重。
5、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的。
7、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2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②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③各種環境問題不斷加劇。
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實行清潔生產,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日常生活中注意適度消費。
❺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復習題綱
http://wenku..com/view/47faf77ea26925c52cc5bf4d.html這個文檔行嗎版權
❻ 高一必修二地理 第一章和第二章 以前考的和會經常出的綜合題 題目和答案, 有鏈接就給鏈接好了
三套,題目都不錯。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56_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J1eXVJMFbWGwA3QSQmQk_ipf5NUSYreMB3E6uXTMGQVfh-YpGutD_-7OFqHumEb96Na3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56_-fTw_oiFluismxcGHRluq
❼ 一份高一地理必修二的題目
1~10:CCABA CDCDD
11~20:DADDD ABBBB
21:(1):工業區位於盛行風下風向,避免了對居民區的污染。靠近河流、回公路、鐵答路,交通便利,方便原料與產品的運輸。勞動力豐富。
(2): (1)自來水廠(2)鋼鐵廠(3)污水處理廠
23:(1):市場
(2):兩個汽車製造廠分別在重慶和江西南昌,其他的靠你自己了
就幫到這吧,吃飯去了。。。祝好運!
❽ 高一地理必修二的一個典型圖 我想知道怎麼看這個圖 請詳細解答謝謝~就是這個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別沿著橫線和豎線看,也就是視出生率為Y軸,死亡率為X軸。自專然增長屬率沿著斜線看(向西北或東南方向看均相等),如第一階段,出生率46%,死亡率39%,自然增長率7%。
其實不用看圖經推理也知道是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