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地球自轉與時差課件
① 高中必修一地理如何判斷時差南北半球
對於時差,是因為地球自轉引起,指的是在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同一經度版的地方權時相同。
所以對於判斷時差來說主要看的是兩地的經度差,與南北半球無關的。
判斷時差的步驟是:一,計算兩地的經度差
二,經度差換算成時間差,經度相差15°等於一小時,經度每隔1°相差4分鍾
②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產生時差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南、北半球發生晝夜交替;不同地方的時間差異;物體偏向內,北右南左容、赤道不偏轉。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一、晝夜更替現象
同一個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又與晝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晝增溫不至於過高,夜晚降溫不至於過低,有利於地球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二、地方時
知道時區的劃分: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以0°經線為基準,從7.5°W到7.5°E為中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以西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本區的區時。
三、地轉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③ 高一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區時與地方時的計算
地方時計算,不必抄考慮緯度,只看經襲度即可。(1)利用兩地的經度差計算時間差,經度差1度時間差4分鍾(15度差1小時),按時區計算是每隔一個時區,時間差一個小時。(2)已知某地的時間,求另一地方的時間,主要要判斷所求之處位於已知時間的東側還是西側,計演算法則是向東加時差,向西減時差。(3)計算過程中如果過了180度經線即國際日期變更線,那麼向東過日界線時要減一天,向西過日界線時要加一天。
例如:a地地方時為7點,b位於a的東側而且相差10個經度,則b地方時為a地方時加上20分鍾,則b地方時等於7點20分。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區時計算,原理是一樣的。
④ 那裡有地理地球轉動的課件
教學要求 1. 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解釋其基本的運動規律。 2. 用簡單的工具正確演示晝與夜,以及晝夜更替。 3. 用實例解釋時差現象,並說明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具備時差的知識。 4. 利用圖或親身體驗,比較分析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說明四季的變化。 5. 利用圖說明五帶的界限,並舉例說明各自的特點。 內容點析 1.晝與夜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為不透明的球體;二是太陽光線是平行光。嚴格來講,太陽是一個點光源,即太陽光是從一點發出的,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遙遠,當太陽光達到地球表面時,光線幾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體表面上,有半個球面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形成白晝,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半個球面則為黑夜。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相垂直的大圓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時的晝夜交替,緣於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也會有晝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時)。直覺告訴人們,太陽的東升西落使地球有晝夜之分。其實,晝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轉。由於我們也在隨著地球轉動,因此並不感覺地球在運動,相反,看到太陽有東升西落的運動。教材中「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人們看到的太陽的運動,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3.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顯然,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本部分的活動內容中,設計了北京的暢暢與紐約的姨媽互致問候的情境,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暢暢白天要向姨媽道晚安。圖1.18說明,紐約此時位於夜半球,而北京位於晝半球。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轉播在國外舉行的各種國際體育比賽,就要考慮時間的差別。 4.地球繞日公轉的姿勢很獨特,地球在公轉時,地軸始終是傾斜的,而且傾斜角度是不變的,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公轉及其這一特點,是形成太陽光熱在不同緯度地帶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節變化的根本原因。 5.圖1.19出現了回歸線和極圈,需要了解回歸線和極圈是如何確定的。 由於地軸相對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為66°34′,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范圍最北界線是 23°26′N,當太陽直射在這一緯度上,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夏至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就返迴向南移動。所以北緯23°26′這條緯線,被稱為北回歸線。當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至23°26′ S這條緯線,這條緯線被稱為南回歸線。當太陽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時,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後)。如此往復,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回歸移動,在南緯66°34′以南和北緯66°34′以北的地區,會出現一天中太陽不升(極夜)或不落(極晝)的現象,所以,把這兩條緯線分別稱為南極圈和北極圈。可見,赤道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是由天文原因形成的。 6.圖1.19「地球公轉示意」解讀。這幅圖說明了兩個大問題。第一,地球公轉的基本情況,包括軌道、方向、地軸傾斜狀態、與太陽相對位置等。第二,不同季節,地球表面接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圖中顯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時地球所處的位置。在相應的位置處,有一個文字框,說明此時太陽直射的緯度,以及北半球相應的季節。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便於清晰、直觀地說明四季變化這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文字框中出現了「直射」這個詞。所謂「直射」,就是指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為90°。對於等量的太陽光來講,太陽光線與地面的交角越大,單位面積內得到的太陽輻射能越多,氣溫就越高。如果按照圖中給出的時間排一下順序(3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可以大致了解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是怎樣移動的。需要說明的是,教材在處理四季形成內容時,盡可能做到淺化,重現象描述,輕原理分析。 7. 圖1.20「地球上的五帶」解讀。這幅圖說明了三個問題。第一,五帶的名稱和范圍。第二,各帶內接受太陽照射的情況和氣候最明顯的特徵。教材設計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地帶的兒童,用他們的語言來描述當地的太陽照射情況,比較親切。在兒童的表述中,出現了「正午」一詞。所謂「正午」,就是中午12點鍾。就一天而言,正午的太陽升得最高,不同緯度,正午太陽所能達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在有太陽直射的地帶,正午太陽高度很高,就像熱帶地區小朋友說的那樣「總是照在頭頂上」。第三,我國在五帶中的位置。我國大部分領土位於溫帶,從氣候來講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8.「地球的公轉」部分的「活動」,第二題是使學生掌握說明一地四季變化的思路。四季的形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既有天文因素(如太陽照射情況),也有地理因素(如地形和氣候狀況)。為了簡化起見,我們只考慮天文因素,因為實際季節的劃分,是在天文季節基礎上的調整。 一般分析季節的變化,主要從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入手。本題目中的前兩小題,引導學生回憶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來證明夏季是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白晝時間最長的季節;冬季的情況與之相反。第三小題,歸納出分析的思路: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白晝長短的變化,決定了該地得到太陽光熱多少的變化,進而反映出四季的變化。 教學建議 結合本節教學內容,建議教師在教學中採取以下方法和手段。 (1)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是學生日常能觀察和體驗到的自然現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小學已學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將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2)本節教學所涉及的現象具有空間動態變化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藉助適當的媒體手段,如實況錄相、計算機課件、手電筒、台燈、地球儀等輔助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立體、動態的概念。 (3)在電化教學條件尚不完備的地區或學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帶小型地球儀、手電筒等作為輔助學具,指導學生參與動手演示,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識記非常有效。 (4)為了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基礎,也為了避免與高中學習內容的重復,教科書有意識地對本節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進行了簡化處理,迴避了一些難懂的概念,如黃赤交角等。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不要將知識引導得太深,主要能讓學生初步理解地球運動的基本特點和產生現象的簡單原因就可以了,有些知識和概念待進入高中階段再繼續學習。 本節新課的導入設計了以下兩種方法。 (1)有條件的學校,播放或演示「地球運動」的實況錄象或課件,請學生觀察。 (2)教師用教具演示「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同步)」,請學生觀察。 這兩種設計的目的,都是使學生對地球運動的基本狀態建立初步的感性認識。
⑤ 高中地理:晝夜交替和時差
秋分直射來赤道,直射點時間自為12點,北京時間即120E時間為9月22日22時49分,所以12點經度為42°15′W.答案A.
秋分全球6點日出,根據太陽上升高度是勻速的,地方時12點為正午太陽高度,6點到11點為5小時,到12點為6小時,11點太陽高度是12點的5/6,可求出12點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即直射,即赤道,答案緯度只有B緯度是0。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⑥ 誰有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地球的運動教學視頻特別是晨昏線和時差那一部分
夏至復日是6月22日12時海輪出發從制A地到B地因為經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所以經過6個小時後時間變為6月21日18時,從B到C地用了10天,而且跨越了四個時區
所以要加上10天四小時
就成為了7月1日22時
我認為誰有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地球的運動教學視頻?特別是晨昏線和時差那一部分非常復雜,我都這么辛苦作答了,給個最佳答案把,謝謝啦!
⑦ 求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的詳細講解。
地球的運動專題知識點
一.相關計算
1.經緯度計算: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5°;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1°經線長111km,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2.有關時間計算:①某地時區數=該地經度÷15,對商取整數部分,尾數部分四捨五入;
②根據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本時區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區區時=已知地區時±兩地時區,注意東加西減;
③根據東早西晚,經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地方時=已知某地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鍾/1°),注意東加西減;
④日期界線有兩條,自然界線即地方時0:00經線,以東早一天,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為舊的一天;人為界線即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就是180°經線(但兩者並不完全重合),規定日界線以東晚一天,為舊的一天,以西早一天,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圍即從地方時0:00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的范圍;新的一天的范圍=180°經線的地方時×15。
⑤日照圖上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切點所在經線為0:00(切點為極晝)或12:00(切點為極夜)。
3.地球自轉速度計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極點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時15°;②地球上赤道處線速度最大,南北極點為0,任意緯線上線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③同步衛星的角速度與地球上極點外的任一點都相等,線速度比對應地面上的點大。
4.太陽高度及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①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h=90°)向四周以同心圓的形式遞減,晝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要把等太陽高度線圖轉化為日照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兩地緯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陽高度也相差多少。
5.晝夜長短計算:某地晝長等於該地所在緯線圈晝弧度數除以15°;日出時刻=12-晝長/2=夜長/2;日落時刻=12+晝長/2=24-夜長/2;極晝區晝長為24小時,極夜區晝長為0小時,赤道上各地晝長永遠是12小時,兩分日全球各地晝長均為12小時;緯度相同,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時刻相同; 6.太陽直射點的確定:①直射點經度即太陽高度最大(太陽上中天)的經線,地方時12:00的經線;②直射點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的緯線,直射點的緯度大小與極晝或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大小互余,直射點緯度大小等於極晝的極點的太陽高度(或正午太陽高度)大小。
二.晝夜長短及其變化
1、識記二分二至日北緯20°、40°、60°的晝長時間
2、太陽直射點位於哪一半球,該半球晝長大於夜長;直射點想北移動,北半球晝長遞增,南半球晝長遞減;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長遞增,北半球遞減。
3、不同半球相同緯度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即某地晝長=對應另一半球相同緯度大小地的夜長。 4、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的幅度越大。
三.日影的朝向和長短變化
1、正午日影的朝向取決於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年往返移動,正午日影朝向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日影始終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的日影始終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與物體本身重合)。
2、在北半球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從正東面升起,正西面落下。日出時日影朝西,日落時日影朝東。
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南。從春分日至夏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漸北移;從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北。從秋分日至冬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南移;從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北移。 北半球始晝緯度太陽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反之。
太陽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與升落方向相反)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問的變化而變化。從赤道開始,隨著緯度的升高,太陽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幅度也逐漸增大。(要學會畫太陽的視運動軌跡圖)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
等太陽高度線圖可以看做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判讀時需掌握以下方法:
1.圖的中心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以該點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通過該點的經線即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是12點;通過該點的緯線即為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從太陽直射的緯線向南北逐漸降低。注意區別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不同。
2.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據此可計算該經線上某一點的緯度數值;如果太陽直射赤道,則赤道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陽直射點不在赤道,則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該緯線上某一點的經度和地方時。(考慮兩個要素:晝長和改變的太陽高度數)
3.如果圖中標注了太陽高度的數值,則視具體數值而判斷;在沒有標注數值的情況下,最大圓默認為晨昏圈。
4.太陽直射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180度,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經線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極點在最北點以南,圖上沒有南極點;太陽直射南半球時,相反。
五.其它知識點:
1、極點:在極點上看太陽,太陽在地平圈以上作圓周運動,表現為不升不落。這是因為一天中極點離太陽的距離都相等的緣故。
極點上,一年中在極晝期太陽高度在0o到23.5o間變化。極點上所見的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數相等。如:若太陽直射21°N,則北極點上看到的太陽高度為21°。
2、赤道:赤道上總是6點日出18點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在90°和66.5°間變化。
3、始晝緯度與該日太陽直射點緯度互余。太陽高度日變化特點是0點日出,24點日落,正午太陽高度為直射點緯度數的兩倍。
4、處於極晝期的地點(除該日極晝的地點)。處於極晝期的地點太陽高度日變化特點是一天中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非極點地區表現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陽高度大於0°,其大小等於當地緯度與極晝最低緯度大小之差;這些地點中最大的正午太陽高度小於47°(非極圈)
⑧ 高中地理中晝夜交替與時差講解
《晝夜交替的解釋》說課稿
彭州市實驗小學 李先浩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晝夜交替的解釋》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中的第三課。它既是對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時刻的時間不一樣》的深入研究,也是為後面進一步學習太陽、地球的運動打下鋪墊。
該教材共2頁,編排思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什麼地球上晝夜會不斷地交替呢?教材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經歷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幾種可能的解釋,並對這些解釋一一進行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用模擬實驗來檢驗每一種假設。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可以用地球儀代表地球,用手電筒代表太陽。對每一個假設進行小組實驗。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尋找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多種可能情況,培養學生進行模擬實驗的能力。。
②讓學生體驗「假設——實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在實驗中學會觀察、實驗、交流、傾聽。
情感態度目標:
①讓學生知道對於一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多種解釋。
②讓學生了解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證據才能更接近真理。
③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合乎邏輯的推理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對晝夜交替的原因作出推測,並能用實驗方法進行模擬。
難點:要求學生對每種假設進行模擬實驗,驗證晝夜交替現象會不會出現。
二、說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晝夜交替現象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於晝夜交替也有一定的聯想。但解釋晝夜交替現象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淀和空間想像能力,因此我們讓學生獨立去經歷這個解釋過程是有很大的難度的,所以我們把本課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明白在證據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對於一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多種解釋,只有當我們掌握的證據和信息越多的時候,我們的解釋才越接近真理。
三、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新課程標准》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的現象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以進一步研究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假設法、模擬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假設——實驗——得出結論」的途徑對晝夜交替現象進行解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本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實物。根據教材實際情況,我沒有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而主要利用實物進行模擬實驗。如:地球儀、手電筒等。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課,大約需要4分鍾。首先,通過老師談話引入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晝夜」。知道「晝夜」是什麼意思嗎?「晝夜」是按怎樣的規律出現的呢?學生思考、交流,然後老師提出問題:晝夜交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晝夜交替的原因,從而老師了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第二大部分是新授課部分,大約需要33分鍾。這一部分主要分為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老師講述古代科學家對「晝夜交替」的解釋,學生傾聽,思考、觀看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入古代科學家思考的情境。這一環節大約需要4分鍾。第二個環節是做相對運動的游戲。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0分鍾。老師請同學甲上來模擬地球不動,同學乙模擬太陽繞著同學甲轉。問同學甲:看到乙(太陽)在你視線內怎麼出現和消失的?然後向全體同學拋出問題: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到講台上演示。最後老師小結:古代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看到「晝夜交替」現象也可能由於其他運動方式形成的,於是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很多種假設,大家想想你能找到幾種呢?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從而讓學生感受相對運動,對「晝夜交替只是太陽繞地球轉」提出質疑。第三個環節是模擬「晝夜交替」實驗,發現多種情況。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7分鍾。通過同學們的思考和討論,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於是老師要求學生自己來模擬實驗,看看你們還能找到幾種太陽、地球的運動方式,也可以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並提出實驗要求,然後學生分組實驗,觀察並記錄。最後小組匯報研究結果。從而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發現晝夜交替的多種解釋。第四個環節是分析拓展。這一環節大約需要2分鍾。對於晝夜交替這一現象我們現在產生了這么多種可能的解釋,科學家們在遇到一個現象的時候往往也會提出多種解釋。哪種情況才是對晝夜交替正確的解釋呢?這幾種解釋中最多隻有一種是正確的,但僅僅靠今天的模擬實驗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第三大部分是學習小結,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大約需要3分鍾。首先請學生談談今天這節課的收獲,然後老師小結。為以後幾課學習地球、太陽的運動打下鋪墊。
五、說練習設計、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本課的練習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課後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完善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
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晝夜交替的解釋
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
→多種解釋→尋找更多證據→得出正確解釋釋
太陽不動,地球自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著太陽轉並自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著太陽轉;
……
六、說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假設推測」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模擬實驗」這個環節中我採取小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實驗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七、說教學效果:
本課設計我曾經在五年級4個班進行教學,效果很好,特別是在探究活動中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令我欣慰:
1、學生足夠的活動時空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根本保證。如:在「學生自己推測假設晝夜交替的原因」時,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學生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在「學生模擬晝夜交替的實驗」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盡情的動手、動腦,學生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模擬晝夜交替。我想,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探究就無法落到實處,更沒有發展思維的空間。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節課中,我並沒有生搬硬套的給學生灌輸「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這樣的知識。而是讓學生經歷「推測假設——實驗——得出結論」這樣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尋找「晝夜交替的原因」,就遠勝過老師講解十倍甚至百倍。雖然在這節課中,我們並沒有知識點的傳授,但教給了學生尋求科學真理的方法。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的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科學課程的魅力!
謝謝大家!
⑨ 高一地理,地球的運動,地球自轉,關於區時時區地方時
1:C
2:C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直射點在30°E上,30°E為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