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期末自評報告

七年級地理期末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2-27 23:30:25

七年級地理期末總結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蘭;首都:開羅(千年古都)。 沙漠廣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少雨。 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 文明古國: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雄偉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嚴的神廟、象形文字、天文歷法。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秦皇陵的兵馬俑也是七大奇跡之一。 發展中的工農業: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羅斯(Russia):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4 法國(France):

歐洲的經濟大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5889萬人。首都:巴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佔全國的4/5。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生產:小麥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概述: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文化與旅遊: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浪漫多情的民風民俗,高雅的藝術,新潮的時裝……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⑵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自我評價與反思答案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下冊課本中的案例有些並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驗基礎。 因此, 教師很有必要根據地方特 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
反思二:學生活動要有「質」,即體現思維性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但如果課堂活 動有量無質,則活動的價值也就喪失殆盡。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恐怕留在學生腦海中的只 有熱鬧的場景, 很難有真正的思維活動。 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采 取的教學方式,因此流於形式的「活動」是形同虛設的。為了能使全員參與課堂活動並提高 其有效性,教師應努力提高活動的 「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 經驗水平; 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並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 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並注意適時評價。
反思三:轉換傳統的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 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 這一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 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 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 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⑶ 地理期末總結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復習檢測試題
一、選擇題(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大致是( )
A、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各佔二分之一
C、海洋佔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圍的大洲是( )
A、南極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 )
A、亞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歐洲
4.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
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蘇伊士運河 D、黑海
5.三面臨水,一面鄰陸的陸地稱為( )
A、大陸 B、大洲 C、半島 D、鳥嶼
6、下列現象與形成原因連線,錯誤的是( )
A、在喜馬拉雅山區發現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殼抬升
B、台灣海峽海底分布著古代森林的遺跡——斷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與南美洲東部海岸輪廓相似——板塊斷裂
D、地中海將會不斷擴張——成為新的海洋
7、下列觀點不符合板塊學說的是( )
A、地球表層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B、六大板塊在不斷運動著
C、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穩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塊交界地帶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頻繁的地區分布在( )
A、環太平洋地帶 B、亞洲內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
9.一天中陸地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 )
A、中午12點 B、子夜 C、午後2點 D、日出前後
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
A、不同緯度氣溫不同 B、同一緯度的海陸氣溫不同
C、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D、南方氣溫比北方的高
11.防止「全球氣候變暖」的最好措施是( )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氣
B、開發新型能源,控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種糧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經12歲了,可她還沒見過下雪,她的家絕不可能在下列哪個城市。( )
A、哈爾濱 B、廣州 C、深圳 D、海南島的海口
13.下面關於降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雲,有雲就會有雨
C、降水與人們的生活關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種形式
14.武夷山的主峰黃崗山的海拔為2158米,當其山麓地帶海拔為358米的黃地溫度為10℃時,黃崗山的溫度為( )
A、10℃ B、-0.8℃ C、-10.8℃ D、10.8℃
二、綜合題
1.讀右圖經緯網圖,回答問題(9分)
①將A點(0°、0°)
B點(20°W、20°S)
填入圖中相應位置
②寫出C點、D點的經緯度
C D
③A點在C點的 方向,D點在C點的 方向
④圖中A、B、C、D四點中,位於南半球的是 ;
同時位於東半球和南半球的點是
⑤與20°W組成一個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是 。
2.讀圖回答。(10分)
①寫出右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B、
C、 D、
E、
②圖中小河F的流向是
並用箭頭在圖中標出
③甲、乙兩山頂之間的實地距離是 。
④山頂甲在山頂乙的 方向。
⑤甲、乙兩山頂的相對高度是 米。
3.讀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回答(10分)

①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
A B C D
E F G
②蘇伊士運河是字母 處,字母Ⅰ表示的是 運河。
③分布在東半球的大洲主要有
選 擇 題 答 案
1、A 2、A 3、B 4、C 5、C 6、A 7、C
8、A 9、D 10、C 11、B 12、A 13、D 14、B
綜合題答案:
1、①略 ②10°W、10°S ③東北東南
④B、C、D、C、D ⑤160°E
2、①A鞍部 B陡崖 C山頂 D山脊 E山谷 ②自西北流向東南 略 ③3750米 ④東北 ⑤58
3、①A亞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E太平洋 F大西洋 G印度洋 ②H巴拿馬 ③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⑷ 七年級期末卷面分析地理學300字

我認為這2門考試不難的,不用太擔心。【地理】興趣+天賦+地圖+記憶+總結=成功的地理學習者。 1.手中有圖、心中有圖 2.課本第一、資料第二 3.反問問題 4.學有所用,聯系實際 5.關注重熱點地區 6.點、線、面逐步展開學習 7.少筆記,多心記(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8.經常翻書、看地圖冊(有計劃) 9.有信心去質疑 10.空間想像 11.興趣是關鍵 【生物】首先要培養自己對生物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門學科充滿興趣,才會取得輝煌的成績,其次要明確學習目的,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具備勤奮的學習態度,要相信「態度決定一切,勤奮造就輝煌」。1、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學好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不能單靠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融會貫通。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要重視學習方法,認真觀察實驗,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不重視觀察和實驗,就不可能學好生物課,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保障。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注意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生活實用價值。

⑸ 七年級上地理自我評價,20字,謝謝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一堆地里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以後我將繼續深入學習!

⑹ 七年級地理學習報告 500字

.俄那邊森林火災 莫斯科都成霧城了2.我國氣候(其實不是我國,整個世界回都這樣)異常,答先是南方洪澇,後是北方洪澇南方高溫,再後來南方又洪澇了,現在又是南方高溫,再過幾天南方又洪澇了 抹汗 這個多好寫啊 不只是關乎夏季風異常 還跟全球變暖有很大關系 有空查查資料吧3.上面那兩個是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的有 內蒙古昨天剛開的那達慕大會可以聯系一下課本的知識 我只能給題材和建議你 調查報告自己寫吧~~~鍛煉一下也好 先是確定題材 然後找資料 再然後就可以寫了…… 然後,LS那個貌似初一的學生用不很好吧,而且跟時事關聯不大。這幾年的熱點都是全球變暖 氣候異常什麼的。

⑺ 七年級地理知識報告600字

選擇一部分寫寫吧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北極星的高度因緯度而異;

(5)麥哲倫環球航行;

(6)衛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極圈(66.5°)、30°和60°、兩極(90°)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
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其他地點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經一緯組成,且要註明東西經南北緯(0°緯線、0°經線、180°經線不需要方向)

二、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逆南順----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 自西向東(俯視逆時針方向)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旋轉特點 繞地軸不停地自轉 地軸始終傾斜66.5°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引起現象
晝夜交替(周期24小時)

時間差異(東邊比西邊早)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時間長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五帶形成(各地一年中獲得太陽熱量不同,自北向南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1.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3.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重點圖:P11圖1.19,P12圖1.20

三、地圖

1.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計算:
比例尺是個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同樣大小的地圖:比例尺小→
表示範圍大→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表示範圍小→
內容詳細

讀比例尺技巧:記住:1千米=10萬厘米=100000厘米(1後面5個0)

(2)運用地圖辨別方向

辨別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圖例和注記

圖例=符號
注記=文字和數字 識記圖1.24
一些常用圖例

2.地形圖

(1)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海拔相等的線)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彎曲是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彎曲是山脊,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陡崖)(坡陡之處等高線密集,坡緩之處等高線稀疏)

識記圖1.29

(3)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500米,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500米,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盆地:海拔沒有一定標准,四周高,中間低。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第二章
陸地與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識記P29圖2.6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和歐洲連在一起叫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分界線最長,自北向南分別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內陸湖)、山和海、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二、海陸的變遷

1.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三葉蟲等:海——陸)、海平面升降(台灣海峽看到人類活動痕跡:陸——海)、人類活動(荷蘭填海造陸:海——陸)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提出)2億年前地球陸地是一個整體——分裂——分離——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識記P37圖2.19


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
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
的集中分布地帶。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一、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 氣候 概念
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區別 短時間 經常變化 長時間 變化不大 聯系
兩者都是指大氣的狀況,氣候是對長時間天氣的綜合
2.天氣預報圖

(1)氣象預報圖(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其越濃說明雲層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氣符號圖:(識別常用天氣符號P46圖3.6)

(3)天氣預報圖:通常,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氣溫是大氣冷熱的程度,氣溫的單位一般用℃表示,讀作攝氏度。

③風力和風向的表示方法。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力指風的大小。

④污染指數與空氣質量等級:指數小,質量好;級別大,質量差

二、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氣溫的日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氣溫年較差: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等溫線:同一時間氣溫相同的點連在一起組成的線。

(2)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P53圖3.17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三、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暖濕氣流上升運動)

2.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P56圖3.21

①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世界「雨級」);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世界「干極」)。

3.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四、世界的氣候

1.降水的季節變化(時間)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

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40°
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

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40°
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

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60°
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2.影響氣候的因素和氣候類型的分布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試舉例分析。

緯度位置影響——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海陸位置影響——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

地形影響——台灣島台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2)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
氣溫 降水 緯度位置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赤道附近多,兩極地區少,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少(限於大陸東岸地區)
海陸位置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從沿海到內陸降水越來越少(溫帶地區最明顯)
地形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3)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P58圖3.23

①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a.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b.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濕季。

c.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d.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②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a.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亞熱帶是低溫少雨)。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30°~40°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集中,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c.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在夏季。

d.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40°~60°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③寒帶氣候:分布在南極洲和北冰洋沿岸;終年寒冷。

④高原山地氣候: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區;氣候復雜,有垂直變化。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世界人
口增長:從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趨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趨快。2006年3月,世界
人口總數已達65億。(說明人口數據是一個動態的數據,也就是說是一個變化的數據。所以要說清楚人口數據是哪一年的數據,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
據為准。)

(2)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A.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就高。B.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

(3)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
= 總人口/總面積(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人口分布:a.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原因:①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里
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②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
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寒、熱、高、干)。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亞馬遜平原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原因:極端乾旱;過於濕熱;終年嚴寒等。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①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

②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③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

(1)原因: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a)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b)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世界上所有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西北部

(說明:三大人種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其次還有各人種混居區。)

二、語言和宗教

(一)
主要語言的分布(見教材P75圖4.13)

1.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分布在
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宗教建築: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
佛教——寺廟,佛塔。)

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包括鄉村和城市。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

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大
2.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環境因素:地形、氣候、資源、交通等P80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冰屋 嚴寒 冰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竹樓(高架屋) 潮濕,炎熱多雨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曬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牆厚,窗小。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20多個(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

(1)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2)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其中中國和印度人口超過10億。(中國人口最多,印度居第二位)

(3)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非)、土耳其(亞歐)、俄羅斯(亞歐)、美國(北美、大洋洲)

(4)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的總稱。


(5)國界:是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它用來劃分國家間各自行使主權的范圍。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為界;美國和加拿大東部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有一段以緯線為界,有一段以經線為
界。)

(6)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等。發展中國家主要分部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課本P89 圖 5.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比較」

地圖冊P41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人口約佔世界的1/5
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的4/5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3/4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4

生活、教育水平高
人口高增長

生產力高度發達
生活、教育水平低,以第一產業為中心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3.國際合作

聯合國: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有6個主要機構,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
瑞士日內瓦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亞太經合組織(APEC)

東南亞國家聯盟

歐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