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王七年級上冊地理答案人教版2020
❶ 誰有2020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月考卷帶答案的
據2010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月考卷的答案。
❷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地理基礎訓練答案
慢慢寫我也不會寫
❸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代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30%) 1. 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 緯線長度都相等 C. 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 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自 轉 公 轉 運動方向 轉動一周所需時間 旋轉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 兩人從南極同時出發,分別沿40°E和20°W向北行進,產生的情況是 ( ) A. 他們不會相遇 B. 他們可在南極相會 C. 他們之間距離始終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們之間相距最遠 7. 在地球儀上,0°緯線和0°經線相比 ( ) A. 兩者等長 B、0°緯線稍長 C、0°經線稍長 D、0°經線約為0°緯線的一半長 8. 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 ) A. 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9. 關於地球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20°N未必位於北半球 B. 150°E經線未必位於東半球 C. 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10. 關於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經度是360° D. 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11. 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徵,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繞轉中心 D、產生的地理現象 12.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 A、12小時 B、24小時 C、1小時 D、1年 13. 下列節日中,北京白晝最長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們每天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是因為 ( ) A、太陽和星星都繞地球轉 B、地球繞太陽自西向東運動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15. 南北回歸線是 ( ) A、寒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B、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C、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分界線 D、有無極晝極夜的分界線 二、非選擇題 ( 70 %) 1、 根據表中內容,填寫下表空格:(16%) 2、 根據四季變化的成因,在下面的關系式中填入適當的文字。(6%) 3、 讀下圖,回答問題:(13%) (1)A、B兩點的經緯度是 A( ) B( ) (2)在圖中填注C、D兩點 C(20°E 、16°N) D (24°E 、20°N) (3)圖中范圍按東西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按南北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 (4)根據經緯線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斷B點位於A點的 。 4、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圖中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地球公轉的方向。 (2) 在地球所處的四個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別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後;在B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晝夜長短情況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節)。 5、 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7%) (1) 根據圖中數碼號填寫地球上的五帶名稱: A B C D E (2) 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注出各帶的分界線名稱,並寫出緯度。 (3) 在A帶內,一年中就太陽光照情況能夠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4) 一年之內,在C帶地面上都能夠受到的 (太陽光照情況)。
❹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