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南亞知識樹
1.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結構
初一地理復習知識要點(人教版)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於北半球、 東半球;
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 三帶;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海陸位置: 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 洲相連,西南與 非 洲為鄰,東與 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洲界線: 白令 海峽
2.地形特徵: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徵: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徵顯著③季風 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氣候特徵(圖見課本P7 1-7).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圖見課本P8 1-8,1-9)
發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乾燥 西北、東北 寒冷乾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濕潤 西南、東南 高溫多雨
4.河流特徵:
河流流向特徵: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長江是亞洲最長河流.
5.亞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
(3)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七章 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首都:東京,重要港口:橫濱、神戶,國花:櫻花)
一、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1位置、范圍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本州.(掌握圖上位置)
(2)位置:
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北溫帶.
海陸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4)海岸線特點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2、自然環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季風氣候)
(3)河流特徵:河流短小湍急.
二、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1、資源特點:兩多一少,水能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2、工業發展模式:「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說明日本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
3、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航海業發達;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利條件: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4、工業分布: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條件優越,便於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於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工業產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P23
5、主要工業區及其分布:九州島——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沿岸——瀨戶內工業區;
九州島——北九州工業區(北九州)P23
6、對外投資對象: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點:東西方兼容,傳統與現代結合.
2、民族和傳統服裝: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傳統服裝:和服.
第二節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置和范圍:
(1)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
(2)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
海
陸位置: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
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原因: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
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而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3)國家:內陸國:寮國.臨海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島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1、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
2、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 中南半島和菲律賓半島北部 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
特點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全年高溫多雨
對農業的影響 雨季種,旱季收 隨時種隨時收
3、主要糧食作物:水稻,主要經濟作物: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P29
三、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
1、中南半島上山河分布特點: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水能資源豐富,下游多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低平,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
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3、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點:河內(越南首都)金邊(柬埔寨首都)、萬象(寮國首都)、曼谷(泰國首都)、仰光(緬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31
4、人種:東南亞居民絕大多數是黃種人.
5、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新加坡比重最大.
6、東南亞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新馬泰是重要的旅遊路線.主要的旅遊資源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等(圖P33).
備註:讀圖掌握東南亞主要島嶼、半島,瀕臨海域、鄰國和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國家、河流和城市;馬六甲海峽位置.
第三節 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位置
(1)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位於我國的西南面,屬於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恆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恆河---從孟加拉國的恆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境
(1)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3)官方語言:英語
二、水旱災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於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主要經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水稻、小麥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恆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
3、綠色革命:60年代後,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
三、發展中的工業
1、主要礦產資源:煤、鐵、錳
2、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工業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
第四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一、國土遼闊
1、位置范圍
(1)范圍:由東歐平原和北亞地區組成,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是一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
(2)位置:緯度位置;東、西兩半球;處北溫帶和北寒帶.
海陸位置:位於亞歐大陸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南臨黑海和裏海.
2、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
(1)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主要地形區分布: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P42
(2)地勢特點: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降水較少,夏季較多.奧伊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影響,俄羅斯東西部氣候差異大,氣溫是南高北低,西高東低;降水是南多北少,西多東少.
(4)河湖: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河」(歐洲最長的河流).
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
二、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1俄羅斯自然資源特點:種類齊全,儲量豐富但分布不平衡,東多西少.
2、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地區:鐵礦——庫爾斯克;石油——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
煤礦:庫茲巴斯煤礦.
3、主要工業區及特點:聖彼得堡工業區(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莫斯科工業區(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4、工業區的分布特點:西多東少,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
5、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後.
三、發達的交通:
1、交通特點:交通部門齊全,均很發達,但不平衡.歐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比較稀疏,但有一條亞歐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2、主要運輸方式:鐵路和管道運輸.(1)客運主要方式:鐵路和公路;(2)貨運主要方式:鐵路和管道.
3、俄羅斯管道數量多,與石油、天然氣儲量、產量豐富有關.
4、俄羅斯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亞大鐵路卻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
(1)南部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南部氣溫更高,氣候更宜人;
(2)北部有凍土層,建設難度大,安全系數低;
(3)距離周邊臨國較近,更便於發展經濟.
5、五海通航: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00米,是俄羅斯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通過運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P46
6、主要城市及其特點:莫斯科(俄羅斯首都)最大的城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摩爾曼斯克為終年不凍港.
7、俄羅斯文化:俄羅斯人對交響樂和芭蕾舞等藝術有這特殊的愛好.
(備註:在圖上填注俄羅斯主要瀕臨水域、臨國,地形區、山脈和河流;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地區,主要工業區和主要城市;主要鐵路和伏爾加河溝通的「五海」.)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一、范圍:中東比西亞多了一個埃及,少了一個阿富汗
一、 世界熱點地區
熱點一:地理位置;一灣:波斯灣;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 ;五海:裏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熱點二:豐富的石油;1.地位: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分布及主要產油國: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3.石油輸出路線:P53運量最大好望角線.
熱點三:匱乏的水資源: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河流稀少,主要的河流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約旦河.
熱點四:宗教紛爭;人種:以白種人為主,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看作聖城.
第二節 歐洲西部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北部山地: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中部平原,南部山地:阿爾卑斯山脈.
2、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3、地形,氣候,農業三者之間的關系:P61
二、人文環境
1、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歐洲西部占歐洲的一半左右,這里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本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即歐洲聯盟(簡稱歐盟).
2、工業發達,以加工製造業為主.歐洲西部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P60.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P61
3、繁榮的旅遊業: P65 名校P38 3 (掌握圖)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范圍與位置:
1、范圍:撒哈拉沙漠以南;
2、位置;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熱帶.
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一灣:幾內亞灣;一半島:索馬里半島;一島:馬達加斯加島)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氣候類型分布特點:(1)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2)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
3、河流:尼羅河(世界最長);4、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如金剛石、銅.
三、人文環境
1、人種:黑種人的故鄉;
2、
經濟;特點;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①出口:礦產,木材,畜產品或熱帶經濟作物等初級產品;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②弊端:初級產品價格低廉,工業
製成品價格昂貴,制約了本國經辦濟的發展;③形成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和控制;④出路:發展民族工業和多樣化農業.
3、人口、糧食、環境:本區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於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名校學案P42
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P72活動3
第四節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
位置; 緯度位置:赤道以南,南回歸線穿過→熱帶,南溫帶;南半球,東半球.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北與亞洲隔海相望.
一、自然環境:
1、地形:東部:山地——大分水嶺;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
2、氣候P76
3、河流:墨累河(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大分水嶺;自東北向西南流,注入印度洋.
二、三個美譽:
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幾千萬年以前,澳大利亞大陸同其它大陸分離,長期以來,自然條件比較單一,動物演化緩慢,又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的侵擾,許多珍奇的原始動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
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鶓、樹袋熊、鴨嘴獸等.
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1)、地形與農牧業: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大型肉食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2)、
氣候與農牧業:澳大利亞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草原氣候區,較為乾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
南部地區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乾燥,這樣的氣候特點既適宜畜牧業也同樣適宜耕作業,因此這些地區發展了混合農業.P76活動1、(2)、2、(3)
3、、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礦產資料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采礦業發達.
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在東南沿海.
原因: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東南部多良港,對外交通便利;東南部經濟發達;東南部是移民最早登陸的地方,開發較早.
首都:堪培拉 工業中心,最大港口: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首都:華盛頓,面積世界第四)
一、范圍與位置
1、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島
2、位置:緯度位置:美國本土——北溫帶和亞熱帶,阿拉斯加州
——寒帶和亞寒帶,夏威夷州——熱帶.(北回歸線穿過夏威夷州,北極圈穿過阿拉斯加州,世界唯一跨熱、溫、寒三帶的國家),位於北半球和西半球;
海陸位置: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東南臨墨西哥灣,美國北與加拿大相鄰,西南與墨西哥相鄰,阿拉斯加臨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臨太平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分南北三大縱列帶:東部:山地——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平原——中央平原,西部:山地——落基山脈,科迪勒拉山系.平原占總面積一半以上.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由東向西遞減.(受墨西哥灣,大西洋的影響)P84
3、河湖: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長度第四)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世界最大淡水湖,密西根湖美屬湖泊)
三、人文環境
1、人口:超過3億;人種: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華人和華僑最多的城市是舊金山、洛杉璣和紐約);民族:美利堅民族
2、經濟:
農業:
(1)農業:美國農業具有兩大特點:機械化和專業化.
(2)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①地理位置:美國幅員遼闊,本土大部分處在溫帶和亞熱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熱量充足,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美國本土三面臨海,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濕潤,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2以上,耕地廣大,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土壤肥沃,對農業發展有利.
③氣候:水分條件較好.
④美國河湖眾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它縱貫美國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積廣,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美國在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許多家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p83)
(3)美國農業帶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p85
工業
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大國.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汽車城——底特律 矽谷——舊金山
3、資源消耗大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應對世界資源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主要責任.
第二節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一、位置
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於熱帶;
2、海陸位置:拉丁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鄰國眾多,國土遼闊.
二、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平原);南部: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高原)
2、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熱帶草原氣候(巴西高原)
3、河流:亞馬孫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第二)
4、資源:木材,水電豐富,缺乏能源礦產(煤,石油).
三、人文環境
1、人種: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混血種人——民族大融合.
2、經濟: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和接近礦產產地.(分析原因:自然條件,人文條件).
農業:分布在東部沿海(分析原因:自然條件,人文條件).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為主,咖啡,甘蔗,柑橘產量世界第一.P94 3
3、城市化問題:城市分布在東部沿海,東南部尤為密集.(分析原因:自然,人文條件).首都:巴西利亞,最大城市,工業中心:聖保羅.(掌握圖上位置)
四、熱帶雨林:
1、環境效益: (提供木材,調節全球氣候,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2、減少原因:外國公司砍伐,墾荒.
3、雨林減少產生的危害;森林遭到破壞,水土嚴重流失,珍貴野生動物遭劫,加快全球變暖速度.
4、《21世紀議程》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保護雨林.
第十章 極地氣候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
海陸狀況 陸地——南極洲 海洋——北冰洋
緯度位置 南極圈以南地區 北極圈以北地區
海陸位置 以南極洲為主,周圍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部分 以北冰洋為主,周圍是歐洲、亞洲和北美大陸的部分
氣候 酷寒、狂風、降水稀少 嚴寒、乾燥
資源 淡水、煤、鐵、石油、天然氣 石油、天然氣、金屬、非金屬
主要動物 企鵝 北極熊
考察站 長城站、中山站 黃河站
居民 無定居人口 因紐特人
方向 南 北
2. 構建地理「知識樹」。(七年級下冊地理39頁活動)
vvvvvvv
3. 類似七年級下冊地理39頁的示意圖的南亞示意圖
像這樣的行嗎
4. 七年級地理下冊南亞達標檢測試題及答案
ABAccAADBCCC
5. 南亞地理概況思維導圖
地理概況思維圖一般的亞都是指一些南亞地區,哪有地區比賽很the在緯度40度以前或者是在東京68度左右
6.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三節南亞的教案
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版本,我找的似乎是湘教版,LZ你自己看看吧,可以下載,我下了南亞的,本想發給你的,但沒聯系方式,LZ你自己去下吧。
http://www.eku.cc/xklist.asp?xid=154&cid=503&km=dl&zy=ja
另外再給2個鏈接 也是南亞的教案,LZ你隨便看看吧。
http://www.eku.cc/xzy/ja/367857.htm
http://sj.zxxk.com/Soft/1011/1365526.shtml
7. 總結初一地理的西亞知識樹
南亞來指位於亞洲南部的自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位於0°―北緯37°,東經60°―97°之間,非島嶼基本在北緯10°―30°之間,南北和東西距離各約3100公里。南亞共有7個國家,其中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陸及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
8. 構造南亞地理知識樹
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位於0°―北緯37°,東經60°―97°之間,非島嶼基本在北緯10°―30°之間,南北和東西距離各約3100公里。南亞共有7個國家,其中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陸及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
9. 七年級下地理南亞、東南亞、西亞、歐洲西部題
你可以在5.3上選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