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PPT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PPT

發布時間: 2021-02-26 20:31:07

A.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節怎麼引課

高中地理很簡單,只要用心記一下知識點,我平時都是在班裡考前1、2名的。就是因為用心去記了知識點。

B.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單元地理核心素養有哪些

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 1、農業的概念: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2、農業的特點:農業是人類社會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受自然環境影響大,歷史悠久。 3、分類:按定義可分為:廣義上「農林牧副漁」,狹義上為種植業;按生產對象可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混合農業;按投入多少:粗放型(擴大面積以誇大產量),密集型(面積不變,提高單產面積);按產品用途:自給、商品農業。 4、農業區位的含義:農業生產的地理位置(絕對位置);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聯系(相對位置)。 5、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6 市場:決定農業活動的類型和規模 勞動力 交通運輸 飲食習慣 政策 科技 冷藏保鮮技術——防腐爛變質(園藝、乳畜) 培育良種 自然因素 平原:耕作業 山區:林果業、畜牧業、梯田、基塘農業 地形:立體農業 土壤 水源 如: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周圍交通便利的地方(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交通因素)7、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利用:改良品種,如油菜、雙季稻、橡膠樹種植范圍的擴大 改造:溫室農業(氣候--熱量);梯田(地形)、噴/滴灌(水源)、大棚農業 生產反季節蔬菜 市場變化 社會經濟因素變化 交通改善 冷藏保鮮技術發展 政策 勞動力 8、各種農業生產部門對區位因素的要求: 花卉、蔬菜:市場、交通、水源(靠近城市) 乳畜、禽蛋:交通、市場 糧食、棉花:地形平坦、土地面積大、低價低(遠離城市) 林果、山區,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地域的含義: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 業生產地區。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因素:A、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B、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 一、季風水田農業(種植業、自給農業、密集農業) 1、分布:亞洲的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 2、作物:水稻為主,中國是世界上大的稻米生產國,耕地大的是印度,出口多的是泰國。 3、特點:(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小農經營;水利工程量大;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

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知識框圖,知識框圖就好。不用詳細

1、 自然條件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條件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世界農業發達地區
我國農業發達地區
氣候
光熱
與農作物種類的分布、復種指數、產量關系密切
光熱於降水條件配合較好的熱帶和溫帶
東部季風區內光熱和降水配合較好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水分
年降水量小於250號么的乾旱地區一般不能發展農業
水源
乾旱、半乾旱地區,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綠洲農業和灌溉農業
合谷、湖畔、山麓地帶
西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等灌溉農業地區
地形
平原——耕作業,地平土厚,有利於實現稅利化和機械化生產;山區——林業、牧業、副業、立體農業
平原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灣西部平原
土壤
肥沃的土壤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不同土壤類型,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
溫帶草原和肥沃的沖積平原
東北平原的黑土、華北平原的鈣質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紫色土

2、 各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區位因素
生產特點
問題及解決措施

季風水田農業
東亞、東南亞、西亞
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熱帶季風氣候
水熱條件好,人多地少種植歷史悠久
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適當擴大種植規模

商品穀物農業
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地廣人稀、工業發達、科技先進
商品率高、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農業一體化
農業成本高,耗能大
大牧場放牧業
美、澳、紐西蘭、阿根廷、南非
乾旱、半乾旱氣候
優良的天然草場、地廣人稀、交通運輸便利
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
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培育良種、開辟水源、種植飼料

乳畜業
北美洲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市場、飼料供應
機械化水平高、輪轉放牧與圈羊相結合
動物疫病的防治

混合農業
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
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廣人稀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生產、市場適應性強、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勞動力,修建水利工程

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求大神幫忙列出它的知識點 重點 最好在課本上的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農業的一般區位因素,從具體農業部門的生產對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殊需要上分析。 1、全面分析 如黃土高原地區蘋果生產的區位優勢條件為: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品種優良;土質疏鬆;勞動力和土地價格低廉,成本低;市場廣闊;符合「退耕還林」工程需求,有國家政策、資金扶持;有利於水土保持。 2、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析 (1)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因為該因素對該種農業的影響最大,沒有這種因素(或條件),就不可能有該種農業在該地域分布。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的主導因素。 (2)限制性因素:指需要滿足許多條件農業生產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能滿足,唯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若這個限制性因素(或添加)得到滿足,該因素即是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不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等條件優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為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於祁連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使該地區能夠進行糧棉生產,當地水源就成了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 (3)判斷某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區的農業生產都要受到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但都有其主導因素。在進行區位選擇時應抓住主導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一般說來,自然因素中的氣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場和交通,往往成為農業區位選擇中的主要因素。 判斷某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要從光照、熱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場、技術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該地發展農業生產最突出的優勢區位因素和限制性區位因素,然後
從中找出主導區位因素。例如 因素 例子(主導因素) 自然條件 氣候(熱量) 海南橡膠、青藏高原的青稞、亞熱帶的柑橘、珠三角三季稻 水源 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田、西北的灌溉農業或綠洲農業 地形 橫斷山區的垂直農業、珠三角的基塘農業、梯田生產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樹、東北的大豆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 城郊的花卉、蔬菜、乳畜業 交通運輸 園藝業、乳畜業應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技術 以色列的無土栽培、工廠化養殖 政策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商品糧基地建設 注意: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與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有區別的,如影響南疆長絨棉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源,而南疆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光熱條件優越。氣候乾旱、水資源不足是其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性因素,是進行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1.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2.從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如,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於棉花後期生長和收摘。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三、

主要農作物的分布及區位 名稱 主要分布區 生長習性 農業區位的選擇 糧食作 物 水稻 「亞洲的糧食」——水稻;水稻播種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最大生產國——中國;最大出口國——泰國。主要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 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以及埃 及、奈及利亞、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古巴、委內瑞拉、巴西 喜高溫多雨、地勢低平 水分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在我國的集中分布於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36°N) 玉米 單產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我國的主產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溫多雨,生長期較長 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較長的地區 小麥 播種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小麥最大生產國——中國;最大出口國——美國 水熱要求不 高;耐寒耐旱、 適應性強 溫帶大陸性氣候,我國冬小麥和春小麥 的分界線為古長城(或3500℃積溫線), 冬小麥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麥一般春播 秋收 糖料作 物 甘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亞洲,我國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等省區 喜高溫,需水 肥量大,生長期長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丘陵地區(一般分布在長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甜菜 亞歐大陸、北美的中溫帶地區,我國 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 喜溫涼,耐鹽 鹼、乾旱,生長期短 氣候溫涼的中溫帶地區 飲料 茶葉 亞洲的印度、中國、斯里蘭卡 喜高溫多雨、怕澇 紅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現分 布於拉丁美洲的巴西等,衣索比亞等 喜高溫多雨 高溫多雨、無霜害、年均溫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蔭蔽較好,濕度較大的山地生長 可可 可可樹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現以非洲為主,拉丁美洲亦生產 較高的溫度、濕度和雨量分配均勻 要有較高的樹木在它上層作蔭蔽保護, 本身抗風力弱。所以在熱帶雨林帶海拔 較低處,可可樹生長茂密。 纖 維 劍麻 劍麻原產於墨西哥,從西沙爾港出口, 因而也叫「西沙爾麻」。現非洲的坦尚尼亞佔世界總產量的60%。 喜高溫耐旱 黃麻 原產於東南亞,現主要產在南亞地區。 孟加拉國黃麻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黃麻在我國南方種植很廣,浙江省最多 喜高溫濕潤氣 候和肥沃的沙質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亞麻 溫帶地區的中國、俄羅斯等 喜涼爽濕潤氣 候和肥沃壤土 長日照作物 橡膠 東南亞和南亞地區 喜高溫多雨
棉花 美國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亞;我國則分布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溫 光熱充足,土質疏鬆,有灌溉水源 名稱 主要分布區 生長習性 農業區位的選擇 水果 柑橘 原產於我國,北起秦嶺南麓,南到雷 州半島,西起藏南察隅,東到台灣島 都有出產。 喜溫潤,怕寒冷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丘陵地區(一般分布在長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蘋果 遼寧、山東、河北、陝西、甘肅出產最多 喜光、較耐寒 濕潤、半濕潤的暖溫帶地區
油料作 物 花生 主要分布在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山東產量最多,產 量佔全國1/3以上 喜溫乾燥、砂質壤土 要求積溫在3000℃以上,不耐霜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來有北移南遷趨勢,擴大到黃淮海平原、遼寧 以及華南地區;四川產量全國第一 喜溫暖氣候,肥沃土壤 原產於非洲。廣泛分布於西非幾內亞濕熱森林地帶。 芝麻 原產於非洲。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 暖溫帶、亞熱帶種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喜溫耐旱 要求積溫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澇。 胡麻 西北內陸地區 油棕 原產於非洲。廣泛分布於西非幾內亞濕熱森林地帶。 喜高溫多雨、 充足陽光和濕 潤肥厚的沙壤 土 大豆 原產於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東北黑龍江為最多。 為中溫作物 要求積溫在2000℃—3000℃,需水較多,對土壤要求不嚴 出口農產品基地 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太湖平原、閩南(泉州、漳州、廈門)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海南島等地 (6)世界部分國家的農業生產概況 國家 主要農作物及分布 主要農業區 農業生產特點 日本 水稻:平原地區 果樹、茶:丘陵地區 沿海及河流沖積平原區 耕地少,現代化程度高,小農經營,精耕細作,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發展,以小型農業機械為主 印度 水稻:東北部及沿海平原 小麥、甘蔗:恆河平原 恆河平原 耕地面積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茶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德干高原中西部 黃麻、茶:東北部 埃及 長絨棉:尼羅河谷地及三角洲 尼羅河沖積平原及三角洲 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灌溉便利,有利於長絨棉的生產;長絨棉的產量佔世界一半左右,是著名的出口商品 德國 北部平原:小麥、黑麥、馬 鈴薯、甜菜南部山地、高原:葡萄、煙草、水果、啤酒花 乳畜業區在北 部沿海;種植業區在中南部 南北兩地地形差異大,農業有較大差異;耕地勞力都不足,側重於機械化和生物技術 英國 小麥:東南部平原 乳畜業:西部、西北部山地 東南部平原 以乳畜業和園藝業為主,農業不佔重要地位,機械化水平高,糧食不能自給 俄羅斯 伏爾加河、頓河流域分布著 小麥、甜菜、馬鈴薯、向日葵,以北分布著亞麻 伏爾加河、頓河流域 耕地面積大,訂分布在東歐平原的中、南部;穀物產量不穩定,需大量進口 巴西 咖啡、甘蔗、香蕉、劍麻、大豆、可可、柑橘、玉米,都分布於國土東南部沿海 東南部沿海平原 農業發展較快,機械化水平較高,農畜產品出口較多,咖啡、甘蔗、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7)我國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比較 類 型 名稱和分布 特 點 九大商品糧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 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生產條件和基礎較好 江淮地區 增產潛力較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糧食商品率較高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漢平原、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中 下游濱海沿江平原、黃淮海平原、南疆 夏季高溫,光熱充足的溫帶地區,收摘時天氣晴朗。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熱帶、亞熱帶地區) 喜高溫,需水肥量大,生長期長 甜菜 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溫帶地區) 喜溫涼,耐鹽鹼乾旱,生長期短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來有「北移南遷」的趨向。 我國播種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 出口農產品基地 太湖平原、閩南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 產品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主要農產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魚等

E. 求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或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題一道 越難越好 有答案及分析

(1)畜牧和灌溉農業區溫帶大陸性畜牧( 2)商品穀物農業小麥玉米優越的自然條件
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3)乳畜業城市市場市場飼料供應
9.讀「美國農業生產地域類型圖」,回答問題。

(1)A地所屬的農業地帶是________________,這里有大面積的________________氣候區,適宜經營______________業。
(2)B地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種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優勢區位條件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隨著______________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面向____________的農業地域類型,影響其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F. 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二章第三節怎樣製作

地理必修二知識點復習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4、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 農業的生產特點:地域性、周期性、季節性
2、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區位含義 絕對區位 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
相對區位 農業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各因素的相聯系
區位因素 自然環境因素 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會環境因素 市場、科技、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機械、生產習慣等
區位選擇 方法 綜合考慮各區位因素,因地因時制宜,採取合理的生產經營方式
實質 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區位變化因素 差異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影響 由於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某個區位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也很大
3、 泰國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地區 泰國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亞南部
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種植 氣候溫暖,地形開闊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與小麥種植和放牧
社會經濟條件 人多地少,勞動力沖足,糧食需求量大,機械化和現代科技水平低 地廣人稀,交通便利,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高
生產狀況
農業景觀 水田廣布 牧場和麥地廣闊
農業結構 種植業為主 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
經營方式 小農經濟 大規模家庭農產
產品用途 自己農業 商品農業
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 混合農業

4、影響農業區位選擇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因素 氣候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不、浮腫制度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產條件需求的水份條件不同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合發展種植業;山地是以發展林牧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於25度的上帝不得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地區是以發展種植業
土壤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是以生長的農作物
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 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關注市場東帶,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 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措施,直接干涉農業生產 相應政府決策,在省府規定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放勞動力,特高勞動生產率 地廣人稀地區發展商品農業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 勞動力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 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經營

二、農業地約的形成
1、農業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
標志:統一農業地域內,生產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點。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特點
項目 特點
生產結構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
經營方式 多為家庭農場經營,生產規模大
科技應用 普遍應用現代科技(劃區放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
農業專業化 專業化程度高
地域化 堅持「土-草-畜-市場」的混合農業模式,東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麥-牧羊地區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基地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 季風水田農業
1、 主要分布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
2、 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布
區位因素 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 氣候 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或夏季高溫熱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社會經濟因素 勞動力 水稻種植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勞動力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人均耕地 亞洲主要水稻種植業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
生產習慣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水稻的傳統經驗豐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3、 季風區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成因及發展措施
特點 成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以家庭經營為主,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 適度規模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使單產高,但由於生產規模小,人口多,所產稻穀以自己為主 控制人口數量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規模小,經濟水平低,勞動力豐富,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主要靠傳統經驗,現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條機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產需求量大,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生產威脅大 增加投入,興修水利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商品穀物農業: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
主要作物 小麥和玉米
經營方式 多為家庭農場經營,但我國東北和西北的商品穀物農場一般是國營的
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 我國東北、西北

2、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
區位條件 主要影響



素 地食平坦開闊
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作物的高產穩產,地勢開闊平坦,為機械化生產和大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
土壤肥沃
氣候溫和
降水豐富




因素 交通便利 便於商品集散,有利於降低運費,提高經濟效益
市場廣闊 促進商品量的大規模生產和農業的現代化
地廣人稀 有利於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商品率
機械化水平高 為大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科技化
4、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美國農業四次革命:機械化、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經營管理革命。
5、 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
發展歷史 19世紀後 橫貫東西的大鐵路修建,加速了農業向西擴展,並開始進行商品化生產
20世紀 世界人口增加,農產品市場擴大,糧價上漲,促進生產規模擴大,農業技術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
20世紀50年代 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中部平原成為世界穀物主要產地
生產特點 專業化 有利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最佳效益
區域化
發展措施 興修水利,發展灌溉,實行休耕和輪作 保證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產穩產
建立全國農業科技和研究系統 提高了商品穀物農業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6、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幾方面特點: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高;交通運輸便利;區域化和專業化生產。
7、 美國中部平原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優勢
區位因素 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勢平坦開闊(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氣候 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夏季潮濕(溫帶大陸性氣候)

社會經濟因素 交通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運與發達的公路、鐵路相銜接,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
人口 地廣人稀,生產規模大,競爭優勢大
工業 工業發達,為農業生產提供現代化農業機械及電力、化肥、農葯
科技 農業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廣快

8、季風水田農業與商品穀物農業的異同
農業地域類型 季風水田農業 商品穀物農業
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和玉米
分布 亞洲季風區 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 我國東北、西北

區位條件 ① 水特條件優越
② 地形以平原為主
③ 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④ 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
⑤ 種植歷史悠久 ① 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② 交通運輸便利
③ 市場廣闊
④ 地廣人稀
⑤ 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主要特徵 ① 小農經營
②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
④ 水利工程量大 ① 家庭農場經營
② 生產規模大
③ 商品率高
④ 機械化和科技水品高
相同點 都是以種植業為主
造成兩者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 大牧場放牧業
分布國家 美國、阿根廷等 以牧牛為主
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以牧羊為主
自然條件 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 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是以經營種植業,只能用於放牧牲畜
特點 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 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措施 作用
修建鐵路 便於牛肉外運,擴大銷售市場
圍欄放牧、劃區輪牧 合理利用草場,使牧場不退化
種植牧草 彌補天然牧草不足,保證飼料供應
打井取水 草原上打機井,保證人畜飲水牧場生長
培育良種牛、加強牛群病害研究 保證牛肉質量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G.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兩章及第三章第一節的知識點總結,求學霸

這是鏈接 http://wenku..com/link?url=RsMXjLzm3PTd9yRigRUokXIBKIcDf-_x8NgKvdF8rpC8gxhhGVjm謝謝採納 祝學專習愉屬快

H.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章和必修二的第二 三 四的思維導圖



來自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私以為很贊。
稍後發必修二的圖
希望能夠幫到您,若滿意就給個採納吧謝謝!

I.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第四章 知識點總結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 主要知識點
1、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條件 氣候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生長發育要求的水分條件不同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種植業;山地適宜發展林牧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於25°的山地不宜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
土壤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適宜生長的農作物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 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關注市場動態,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 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地區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干預農業生產 響應政府決策,在政策規定的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放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地廣人稀的地區發展商品農業要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 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化經營
(註:農業生產的特點:①、地域性(因地制宜);②、季節性和周期性(因時而宜);教材P44案例1「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
2、農業發展變化:①、人們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②、人們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強調根據溫室效應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長的溫度因素,並可以對光照、通風、濕度等因素進行人工調節);③、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自然因素比較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代表性地區 主要分布地區 所屬分類 特 點
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背風坡;灌溉成為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東水西調) 歐洲、北美、南非、澳、紐西蘭 商品農業
密集農業 ①、良性農業生態系統;②、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③、農業生產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④、大規模機械化家庭農場⑤、市場廣大;⑥、交通便利
季風水
田農業 中國秦淮以南 東亞的亞熱帶季風區;南亞的熱帶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勞動密集型
自給農業 ①、人多地少,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④、田地規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地域類型 代表性地區 主要分布地區 所屬分類 特 點
商品谷
物農業 美國中央大平原 美、加、阿根廷、澳、俄、烏克蘭、中國的東北、西北 商品農業
種植業
密集農業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生產專業化程度高
大牧場
放牧業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澳、紐西蘭、阿根廷、南非 密集農業
商品農業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乳畜業 西歐 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我國大城市的近郊 密集農業
商品農業 ①、商品率高;②、機械化程度高;③、集約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4、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②、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勞動力豐富、生產方式、技術先進
5、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以季風為主(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高溫多雨適合水稻生長(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②、地處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管理;③、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有利於精耕細作;④、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稻米是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⑤、水稻生產的歷史悠久(7000年歷史)
6、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①、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②、便利的交通運輸(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水運同全國鐵路、公路網相銜接);③、地廣人稀;④、高度發達的工業,為農業生產提供現代化農業機械、電力、化肥、農葯;⑤、先進農業科技
7、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大規模機械化經營;②、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優良的天然牧場;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進了商品化經營,廣闊的市場需求(註:牛肉遠銷西歐的原因;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①、圍欄放牧;②、劃區輪牧;③、種植飼料;④、開辟水源;⑤、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研究)
8、乳畜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9、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常見工業部門舉例 區位選擇原因
原料導向型工業 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 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應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 啤酒、傢具製造業等 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應接近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 電解鋁工業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等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工業 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工業 技術要求高的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達的地區
(註:原料(工業原料范圍越來越廣,可替代原料越來越多;交通運輸的改善使運輸成本不斷降低)、交通(經濟發達國家內交通網非常完善,各地交通都極為便利,工業區位選擇時不必考慮交通狀況)、普通勞動力(工業的進步使工業生產對技術要求越來越多;勞動力密集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減弱;市場(可以快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有利於企業生存;原料導向型工業大量轉變為市場導向型工業)、交通(交通便利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拉近了與原料地、市場的距離)、信息(信息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信息交流最大的城市越來越吸引工業,而信息閉塞的地區工業將難以發展)、高素質勞動力(工業生產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技術密集型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增強)
10、污染嚴重工業的區位選擇
工業部門 污染類型 區位選擇
水泥廠、釀造廠 空氣污染 將工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者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
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廠、煉油廠 既污染大氣,又污染水源 綜合以上兩條
發電廠、鋼鐵廠 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②、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11、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城市(註: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工業集聚還可以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工業地域按形成時間可分為: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是以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有的出於同樣的考慮,有的則是在規劃的工業用地上,先建成基礎設施,在吸引投資者建廠,形成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系)、按發展程度可分為: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面積大、往往由於工業地域的擴展而形成工業城市)、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面積小,發育程度低,發展潛力小))
12、傳統工業區主要分布地區是: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13、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區位特點(以魯爾區為例)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廣闊的市場(註:魯爾區形成了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工業地域)
14、傳統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魯爾區為例):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⑤、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註: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是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15、傳統工業區綜合整治措施(以魯爾區為例):①、調整工業結構(減少鋼鐵工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等部門的中小企業);②、調整工業布局(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擴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開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業);④、優化環境(嚴格控制工業廢水、廢氣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廢棄物回收裝置和污染處理系統、植樹造林)
16、新工業區主要分布地區是: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慕尼黑地區,以及美國「矽谷」、日本的「硅島」(九州島)等
17、義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形成條件:①、大批廉價勞動力;②、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③、發達的信貸體系;④、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18、義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雇員一般在250人以下;②、以輕工業為主,生產成本低廉、工藝考究、質地優良、款式新穎的輕工業產品;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⑤、企業分布在小城鎮,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形式,生產過程分散(註:義大利的新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為獨特的發展模式;企業之間是彼此的協作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
19、高技術工業的主要特點(與傳統工業相比):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占較大比例;②、增長速度比傳統工業快得多,並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在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較高;④、產品面對世界市場
20、美國「矽谷」崛起原因:①、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③、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學);④、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⑤、軍事訂貨(特有的條件);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21、主要交通運輸的方式技術經濟特徵比較(由大到小、由快到慢、由好到差):①、按運量:海運——鐵路——河運——公路——航空;②、按投資:鐵路——公路——航空——河運——海運;③、按運費價格:航空——公路——鐵路——河運——海運;④、按速度:航空——鐵路——公路——海運——河運;⑤、按靈活性:公路——航空——鐵路——河運——海運;⑥、按生產效率:海運——河運——鐵路——航空——公路;⑦、按連續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⑧、按穩定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註:貨物運輸要根據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距價格、時效等情況選擇運輸方式,各種運輸方式在技術上、經濟上各有長短,都有最適宜的使用范圍)
22、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對聚落形態的影響:①、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鐵路、公路、河道等)擴展,這些交通干線也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②、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註:教材P82~P83中所提到的例子;揚州城市衰落的原因:①、大運河淤塞;②、海上交通運輸的發展;③、京滬鐵路的建成)
23、每個商業企業空間形式上都表現為大小各異的點,商品的流動所憑借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線路和一定數量的倉庫在空間形式上除表現為一定數量的點以外,更多地表現為聯絡各點的線,眾多的點和線的銜接,在購、銷、存、調各環節的運動循環中相互聯系與制約,也相互交錯和聯結,形成商業網點
24、商業中心是行使商業職能的城市或城市內的區域(廣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全國性商業中心和地方性商業中心;狹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商業街和商業小區等多種組織形式,是商業網點的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
25、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地區 商業網點密度 原因
山區 小 地勢起伏,運輸線路稀少,運輸方式單一,商品流通很難建立和發展,商業網很難伸展到哪裡
平原 大 地形平坦,運輸線路多,運輸方式多樣,商品流通易建立和發展
26、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分布位置的影響

(註:商業網點布局的原則是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 主要知識點
1、人地關系的演變
時期 生產力水平 對人地關系的認識 人類活動 環境問題
採集漁獵時代 低下且發展緩慢 人類聽天由命,依賴和崇拜自然 採集和漁獵。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微弱 生物資源遭破壞,引起物種滅絕。但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嚴重
農業文明時期 很大提高 不能正確認識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天命觀和有神論主宰著人們的思想,但有了科學的萌芽 人類大規模地開發利用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 環境遭到破壞,如大規模地開展耕地使大面積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毀;農田擴展使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變得日益簡單和脆弱
工業文明時期 極大地發展 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壯大,從環境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資源和能源,向環境排放大量的廢棄物 人地關系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逐步從局部擴展到全球
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①、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
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產速度時,便會出現資源
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②、人為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如果超過
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人類的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排放到環境中,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納和清除能力),就會導致
環境質量下降,形成環境污染(註: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①、
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使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②、不合理
地利用資源,使環境質量下降,惡化)
3、環境的反饋作用:人類作用於環境的同時,環境把它所受到
的影響,反過來作用於人類本身
4、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①、人口壓力;②、資源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註:傳統發展模式關注的只是經濟領域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帶來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5、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環境問題的差異
地區 環境問題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如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 由於交通、工業活動和人類聚居地的過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鄉村 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鹽鹼化、森林減少、水源枯竭、物種減少 利用資源的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
6、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較發達國家嚴重的原因:①、處於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人口增長卻很快,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的雙重壓力;②、限於經濟、技術水平,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環境保護,發生環境問題不能即及時充分解決;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7、可持續發展是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需求又不損害別的地區或國家人們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
8、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註: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了一個復合系統,在整個系統中,人處於核心地位。培養人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觀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9、可持續發展的原則:①、公平性原則(發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開發資源不對其他國家構成危害、或其享受資源和環境);②、持續性原則(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保持在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之內,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③、共同性原則(解決全球性問題需要國際協作,制定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1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①、發展中大國;②、人口壓力巨大(我國面臨著龐大的人口基數,應對著人均資源不足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挑戰);③、資源嚴重不足(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較少的國家,並且由於我國生產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對自然的利用率比較低,這進一步加劇了自然資源的緊缺程度);④、環境污染嚴重(以大氣、水體、固體廢氣物、雜訊為重點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並迅速由城市向鄉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徵的生態破壞的范圍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
11、為了解決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我們別無選擇地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12、循環經濟(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實踐模式):①、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在產品生產過程和預期消費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把對人類環境的危害減至最小,又能充分滿足人類的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模式);②、農業循環經濟——生態農業(註:循環經濟是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據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和使廢棄物再生資源化等三個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