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下冊地理資料
A.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
第一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1.1 農業——讓「土地奉獻」的產業:
我國農業的發展(重點):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農田灌溉面積已佔到農田總面積的40%,農田防護林建設有了很大發展。但是,農業的生態環境條件還比較差,基礎設施仍較薄弱。我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於合理。
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有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飲料作物、葯用作物等。
農產品出口基地:我國沿海的山東半島、太湖平原、閩南、珠江三角洲等地,近年來,這些地區的農產品出口不斷增加,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
畜牧業分布:我國的四大牧區分別為: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這里的許多地方水草肥美,氣候適宜,具有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
我國東部、南部農耕區的畜牧業,以畜禽飼養為主。
§1.2 工業——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我國工業的發展:我國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業分布:能源供應不足與浪費並存,必須貫徹開發與節約並舉的方針。
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占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在我國能與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僅次於煤炭。水力是我國的重要能源資源。
鋼鐵工業分布:我國豐富的鐵礦資源和焦煤資源。為發展鋼鐵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機械工業分布:機械工業是我國主要製造工業部門之一。 紡織工業分布:
§1.3 高技術產業
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中國進入了世界十大高技術出口國之列。從產業結構上看,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格局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高技術製造業持續高速增長。高技術農業蓬勃興起。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數現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高技術產業的分布: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高技術產業帶。
§1.4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的作用:交通運輸業是指利用各種運輸工具。
交通方式:計程車、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纜車、公共汽車。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我國東部地區地勢相對平緩,有利於發展鐵路運輸。
公路運輸:短途運輸的主要方式。 國道編號(八年級下冊第22頁)
鐵路運輸:鐵路運輸速度較快,運載量較大,運價減低,可以把旅客或貨物送到全國鐵路網中的各個車站,是一種適宜於長距離運送客、貨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海洋運輸:運費最低。我國海洋運輸航線分沿航線和遠洋航線兩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線以大連和上海為中心;南方沿海航線以廣州和香港中心。
管道運輸:管道是適宜於運輸液體和氣體等物資的一種現代化運輸方式。它的優點是運量大、運費低、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性強、管理方便。
航空運輸:航空運輸具有其他運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點:速度快、舒適、安全。
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
§2.1 「祖國心臟」——北京(精學)位置:北京市位於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對外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文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人口: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京的環境問題***
§2.2 「華北門戶」——天津市:位於北京市的東南,是首都的門戶。
§2.3 「燕趙沃野」——河北省:懷抱北京、天津兩市。它的中南部屬於華北平原。
§2.4 「遼海重地」——遼寧省:位於我國東北南部,南抱渤海,東瀕黃海,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遼中南地區,是全國四大工業基地之一。
§2.5 「齊魯大地」——山東省。簡稱「魯」,又稱「齊魯」。對蝦、扇貝、鮑魚等海珍品的產量和出口量皆居全國第一位。城市:「泉城」濟南:全市「七十二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久負盛名。「黃海明珠」青島:又稱「東方瑞士」。旅遊景點:牡丹之鄉;大明湖;三孔;水泊梁山;青島海濱;嶗山;蓬萊閣;長島自然保護區;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天盡頭等。
§2.6 「富饒水鄉」——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長江穿過省境南部注入東海。
§2.7 「東方明珠」——上海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前言、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重點,除西南部有少量的地哀求另外,全境地形坦盪,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
§2.8 「錢塘江畔」——浙江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北部為水網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西南和南部為丘陵、山地。浙江省海岸線曲折,全國島嶼最多的省區。
§2.9 「東南僑鄉」——福建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B.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於東、北半球,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臨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島,自東向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地形、地勢特點:亞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約佔全州面積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的湖面。整個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恆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裏海,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氣候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原因:跨緯度廣,海陸差異大,地形復雜)、季風氣候顯著(原因:最大的大陸和最大的海洋交界處)、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原因:面積廣大,內陸遠離海洋)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中部和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北部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區為高原山地氣候(見P7圖6.9要能填圖)
亞洲有47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共11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汶;
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島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共7個國家。北部有尼泊爾、不丹兩個內陸山國,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臨海國;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兩個島國。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他地區隔開,是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也稱為南亞次大陸;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國;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20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北亞是指亞洲北部的俄羅斯(見P3圖6.4)
第二節 人文環境
1. 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億人。集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地區。其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
亞洲人口過多,對資源環境產生了沉重壓力
亞洲大小民族有1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有發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華夏文化;
發源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故又稱「兩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經濟發展的差距:發達國:日本 高收入
發展中國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美元
馬來西亞、韓、沙烏地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韓、馬、泰發展加工工業,促經經濟發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國家<500美元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側的一個群島國家
領土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上千小島組成,統稱日本群島。人口1.2億多,是個地峽人稠的國家
自然環境:日本屬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3/4。廣大平原為最大的平原。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著名的海港幼神戶和橫濱。多火山、地震,富士山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屬溫帶季風氣候(北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經濟: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
C.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復習資料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復習一、填空: 1.我們偉大的祖國——( ),從 東西半球來看,位於(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位於( )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關系看,是亞洲的( )部,太平洋的( )岸的國家。 2.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近( )度,大部分位於( )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 )帶,沒有( )帶。 3.我國的行政區劃劃分為( )( )( )三級。 4.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是( )省漠河以北的( )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5.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是( )海( )群島的( ),緯度是( )。 6.我國領土的最東端是( )江和( )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7.我國領土的最西端是新疆的( )高原。 8.我國共跨( )個時區,統一使用( )區的區時,又叫( )。 9.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為( )平方千米,與整個( )洲的面積相當,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 )和( ),居世界第三位。 10.我國陸上疆界長達( )多千米,有( )個陸上鄰國,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 )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個。 11.我國最大的鹽場是位於( )海的( )鹽場。 12.我國最大的漁場是位於( )海的( )漁場。 13.我國東臨( )洋,從北往南的海依次是( )( )( )( ),其中( )是內海,被( )半島和( )半島環抱。 14.祖國大陸與台灣交往的必經通道是( ),它屬於( )海。 15.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有( )個,其中有( )個省,(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和( )個特別行政區。 16.素有「僑鄉」之稱的省區是( )省和( )省。 17.吉林省的主要少數民族有(朝鮮)族和(滿)族,其中在延邊地區分布最為集中的是(朝鮮)族。 18.我國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 19.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有三列:北列:(天山)-(陰山);中列:(昆侖山)-(秦嶺);南列:(南嶺)。 20.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有三列: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長白山)-(武夷山);東列:(台灣山脈)。 21.我國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脈和東北的(小興安嶺)。 22.我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位於(小興安)嶺以南,(大興安)嶺以東,(長白)山以西,(渤)海以北。 23.華北平原又被稱為(黃淮海)平原,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是(黃河)。 24.我國地形的特點:(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25.我國地勢的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6.山區自然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27.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溫差大),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溫差小,普遍高溫)。 28.秦嶺-淮河是我國:一月份(0℃ )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8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 )氣候和( )氣候的分界線; 29.據氣溫的南北差異,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 )( )( )( )( ),另外,還有一個面積廣大的( )。 30.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總趨勢是從( )沿海向( )內陸遞減。。 31.根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 )( )( )( )。 32.氣候濕潤與否取決於( )量和( )量的對比關系。 33.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限是( )( )和( )。 34.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省的( ),極端最低氣溫達到( )。 35.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 ),被稱為( ),極端最高氣溫達到( )。 36.我國的三大火爐是( )( )( ) 37.當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 )以上時,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 38.我國年降水量的最高記錄是台灣的(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 )。 39.雨的三種形成方式是( )雨,( )雨和( )雨。其中,台灣山脈東坡多雨是屬於( )雨,夏季我國雨帶的推移是( )雨,夏季午後的陣雨屬於( )雨。 40.台風術語稱為( ),是一種發源於( )的大氣渦旋,常帶來( )和( )。世界台風最多發地區是( )的熱帶洋面。 4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是:( );( );( )。 42.我國的四大牧區是:( )( )( )( )。 43.吉林省屬於( )帶,這里農作物的耕作制度是( )、 44.請將下列四種自然災害填入詩中合適的位置:春寒、寒潮、伏旱、台風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種秧苗難保全。北方( )難播種,南方( )稻長難。夏季( )多成災,房屋倒塌糧減產。若遇( )霜凍早,莊稼未熟已凍壞。 45.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是( )河,所在區域是( )。 46.我國外流河多數注入( )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河。 47.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運河是( ),全長( )千米,起點( ),終點( ),經過北京、( )( )( )( )浙江省六省市,溝通自北向南( )( )( )( )( )五大水系。 48.長江三峽自西向東依次是( )( )( )。 49.長江是我國( )( )( )的河流。 50.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 )千米,佔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 )。被稱為( )。 51.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分布在( ),水能蘊藏量佔全國的( ),可利用水能資源佔全國( )。 52.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它的含沙量主要是因為流經( )少,土質疏鬆的( )。 53.黃河下游的特點( )。黃河沖積的平原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是( )平原、( )平原和( )平原,其中,前兩個被稱為( )。 54. 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河水主要來自於( )山和( )山的冰雪融化。 55.黃河主要支流按照先後順序依次是:( )( )( )( )。 56.長江主要支流按照先後順序依次是:( )( )( )( )( )( )( )。 57.長江有( )和( )之稱。 58.長江水能豐富的兩段分別是源頭到( )和( )段。 59.長江中下游洪水的三個來源是( )以上的干支流,南面的( )水系和( )水系以及北面的( )。 60.長江幹流兩大水利樞紐是:( )和( )。 61.為實現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實行( )( )( )計劃,幫助農民發展替代產業,減少抗洪壓力。 62.我國最大湖是( )湖,它屬於( )湖,我國最大淡水湖是位於( )省的( ),第二大淡水湖是湖南省的( )湖。 63.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 )億,佔世界人口(1/5 )以上,是世界人口( 最多 )的國家。 64.我國政府關於人口的基本國策是實行(計劃生育)。 65.我國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 66.我國(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大致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到雲南的(騰沖縣)為界。 67.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68.人口年齡超過(65)歲被列入老年人行列。 69.正確的人口發展方向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的增長與( 社會經濟 )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70.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另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總國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被稱為(少數民族)。 71.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總數在4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9)個。 72.人口最多的省區是(河南)人口最少的省區是(澳門)。 73.我國民族的地區分布狀況是(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74.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75.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 76.台灣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77.主要分布在東北的人數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是(滿族)。 78.長鼓舞是(朝鮮)族的舞蹈。 79.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資源)。 80.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81.對待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護和培育),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82.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83.陸地 礦產 耕地 河流 森林(三三四六六,三二三四五)。 84.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85.我國從(1993年)開始,首次成為石油凈進口國。 86.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2日——28日中國水周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87.土地利用類型包括(耕地)(林地)(早地)(建設用地),前三個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88.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劣勢:①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 ②各類土地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 ③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④各類土地資源都不同程度遭到破壞 89.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中,(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和(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重最大,達到(32.5%) 90.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寧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主要以(畜牧業)為主。 91.我國耕地資源北方占(60%),南方占(40%),而水資源北方僅占(20%),南方占(80%),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及其不合理。 92.土地是立國之本,(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尤為重要,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9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資源絕大部分是(兩極和高山的冰川)還有大部分(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的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 94.專家預言,(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 95.世界水資源總量前六位(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人均我國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96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布很不均勻。 97.時間上看,(夏秋多,冬春少),採取的措施是(興建水庫);空間分布看(南豐北缺)解決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其中最為著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調)。 98.南水北調就是把(長江水系)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引水工程調到我國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分(東、中、西)三條調水路線。 99.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100.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家庭節水如何做?教材P81頁 101節水標志的含義 教材P82頁交通運輸業——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工業——國民經濟的主導農業——國民經濟的基礎 102.現代運輸方式:陸運——公路、鐵路 水運——河運、海運——沿海和遠洋 空運 地下——管道運輸 103.四大米市(湖南長沙)(江西九江)(安魂蕪湖)(江蘇無錫),原因:教材P87頁 104.我國交通運輸分布特點(東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105.十三個樞紐城市:東北:哈爾濱、大連 華北:鄭州、天津 西北:西安 長江中下游:武漢、南京、上海 西南:成都、重慶、昆明、貴陽 南部沿海:廣州 (見教材P89頁圖4.4) 106.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於(1984年),從(上海)到(嘉定)。 107我國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鐵路),全國的鐵路交通中心是(北京),鐵路干線是(三橫五縱)。 108.我國鐵路網的骨架,簡稱「三橫五縱」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線——京廣線 4、同蒲線(大同—孟塬)——太焦線——焦柳線 5、包蘭線——寶中級(寶雞—中衛)——寶成線——成昆線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大秦線——京包線——包蘭線 7、隴海線——蘭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109. 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運輸方式 特點 優點 缺點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 運量最小,費用最高鐵路運輸 速度快、費用低、運量大、連續性好 靈活性較差、短途運輸成本高公路運輸 方便、機動靈活、速度快 運費較貴、運量較小水路運輸 費用最低、運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貨物本身性質及運貨量、運輸距離、目的地位置、運輸工具的特點等。 110.我國南北鐵路大動脈是(京哈——京廣線),東西大動脈是(隴海——蘭新——北疆線),交匯在(河南鄭州)。 111.最後通鐵路的省區是(西藏),和青海間的鐵路線為(青藏線)。 112.車次:遠離北京方向的編為(單次),駛近北京的編為(雙次)。 113.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廣義的農業包括(耕作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在我國,(種植業)是農業的主體。種植業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適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豐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光照、熱量和水分,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農業發達的地區多分布在降水適中的熱帶、溫帶平原地區。 114. 我國農業的差異:①東西差異——界線(400毫米)年降水量線。東部以(種植業、林業、漁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我國的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原因:西部氣候乾旱,降水較少,地勢高峻,以高原、山地為主;水、熱、土配合較差,且人口稀少,農業發展歷史較晚,農業小而分散,以畜牧業為主。 ②南北差異——界線(秦嶺——淮河) 115. 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方。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四大原則:(宜林則林、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適合發展耕作業,例如長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區,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氣候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優越; 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適合發展林業,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發揮森林的環境效益; ③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長良好的地方,適合發展畜牧業; ④河湖較多,水資源充足的地方適合發展漁業。 116.影響農業發展與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117我國採取的對策: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②提高糧食生產的能力,建立商品糧基地 ③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118.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他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119.我國工業的分布: ①沿鐵路線——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②沿河地帶—— (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區; ③沿海地區——(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120. 高新技術產業的涵義: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特點:①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比重大; ②銷售收入重,用於研究和開發的費用比例大; ③產品更新換代快。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分布: ① 發展:起步晚,發展迅猛; ② 分布:依附於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③ 地區差異:沿海——科技園區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 121.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北京中關村。 122.教材P111頁遼中南地區工業城市分布 P112頁滬寧杭地區工業城市分布二、選擇: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 A美國 B中國 C日本 D俄羅斯 2.人口密度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 ( ) A人口的年平均增長數 B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C平均每人佔有的面積 D單位面積最多的人口數 3.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是: ( ) A青海省 B寧夏回族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澳門 4.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 ) A河南省 B四川省 C澳門 D台灣 5.下列直轄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 ) A北京市 B上海市 C重慶市 D天津市 6.我國現階段的人口政策是: ( ) A嚴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長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 7.中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 ( ) A東南多 B西北多 C東北少 D東南少 8.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 ( ) A西北 華北 東北 B西南 東南 中南 C西南 西北 東北 D華南 西南 中南 9.下列不是朝鮮族主要居住的省區是: ( ) A吉林省 B遼寧省 C黑龍江省 D四川省 10.祖國大家庭中,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 A新疆 B西藏 C雲南 D吉林省 11.下列各少數民族與其分布的組合中,正確的是: ( ) A朝鮮族-吉林西部,高山族-台灣 B黎族-滇南,哈薩克族-南疆 C回族-寧夏,維吾爾族-南疆 D赫哲族-黑龍江,滿族-山東 12.回族大多信仰: ( )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喇嘛教 13.我國最高的高原是: (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雲貴高原 14.我國四大盆地中,面積最大的是: ( ) A四川盆地 B柴達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爾盆地 15.位於我國西北內陸的盆地是: ( ) A准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 B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D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6.下列關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B在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 C是廣闊的近海大陸架 D地形以平原為主 17.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丘陵 C平原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18.水能蘊藏量較大的地帶一般為: ( ) A某一級階梯內部 B兩級階梯交界處 C低山丘陵區 D平原河道上 19.在我國各類地形中,所佔面積比例最大的是: (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20.我國近海中,全部屬於大陸架的是: ( ) A渤海和黃海 B黃海和東海 C渤海和東海 D東海和南海 21.位於我國最東部的山脈是: ( ) A武夷山 B雪峰山 C台灣山脈 D長白山 22.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主要位於: ( ) A東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東南部 23.反映一個地方氣候對農作物所提供的熱量條件的主要指標是: ( ) A當地降水量 B活動積溫 C種子類型 D當地氣溫 24.通化屬於: ( ) A熱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25.下列關於我國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西北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B東部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C南部地區主要是高山氣候 D北部地區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 26.對我國影響最大的災害性天氣是: ( ) A台風 B寒潮 C洪澇和乾旱 D颶風
D.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1. 地理區域的主要類型: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
2.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3.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
4.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農耕制度、傳統運輸方式、傳統民居。 5.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一月平均氣溫 低於0度 高於0度
年降水量 小 大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傳統運輸方式 以陸路運輸為主 以水運為主
農耕制度 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多為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一年二至三熟
第二節
1. 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2. 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3. 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乾旱;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高寒。
4. 雅丹地貌的成因——風力作用
5. 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原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6. 西北地區的地表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自東向西降水越來越少。
7. 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8. 內蒙古牧區牧場類型:溫帶草原牧場,畜種: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牧場類型——
山地牧場,畜種:細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場類型——高寒牧場,畜種:氂牛、藏綿羊。
9. 西北地區的農業類型為灌溉農業,農業區有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青藏地區農業類型為河谷農業,農業區有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10. 雅魯藏布江谷地的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日照時間長,有利於作物的光合作用;
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
第六章 省級區域
第一節
1.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2. 北京的職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 從哪些方面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高等院校集中、有眾多的體育場館、有各類博物館、有許多國家級的演出團體。
4. 北京的地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
5. 北京大致位於北緯40度、東經116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
6. 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緯度位置的優越性——位於中緯度暖溫帶,氣候適宜;②海陸位置的優越性:與最近海洋渤海直線距離僅150千米;③經濟區位的優越性:從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我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高原,西面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廣袤的大西北,南面是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④戰略位置的優越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戰爭年代易守難攻。
7. 北京作為聚落中心,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稱芑,歷史上,金、元、明、清各代先後在這里建都。
8. 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明、清兩代,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皇宮居於城市的中心,城市格局為禿字軸線形。
9. 北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有: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10.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11.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空間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有環路和放射路組成的快速路系統,將城區各個部分及城區和郊區連在一起。
第二節
1. 香港和澳門分別位於珠江口的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
2. 香港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3. 澳門有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E. 八年級上下冊地理重點(人教版)
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