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二布局知識

地理必修二布局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6 12:52:30

1. 地理必修二知識點 魯教版

地理必修Ⅱ識記材料

第一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軌跡
1、在人類社會初期——產業革命前,人口的增長十分緩慢。
2、產業革命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有人驚呼人類進入「人口爆炸"時代。
知識點二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又稱為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2、人口增長模式的意義:該模式將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分為幾個不同階段,體現了人口增長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轉變的過程。
3、人口增長模式的幾個不同階段及主要特徵:
類型 發展階段 主要特徵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長階段第一階段即農業社會時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自然增長率低且波動較大,人口增長處於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狀態。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長階段第二階段即工業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急劇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隨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長減緩階段第三階段 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並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人口增長台白抹唐開始減綏.人口平均壽命繼續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長階段
第四階段 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自然增長率很低,有些國家甚至已開始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進一步延長。
知識點三 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
1、世界性突出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和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調。
2、世界人口增長極不平衡。
(1)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問題: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0~1 4歲的兒童比重過大等。
②影響:a.人口增長過快,會加大對經濟、就業、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導致積累減少、經濟發展速度降低、人們生活水平上升緩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決溫飽的窮國更加貧困,同時也不利於提高人口質量。b.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長慣性,不利於人口、經濟、教育、就業、環境等問題的解決。
③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2)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人口問題:人口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
②影響:勞動力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等。
③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第二節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知識點一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出或遷入,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遷移的發展及特點:
(1)人類社會早期,自然條件是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紀末至1 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後,主流是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由已開發地區向未開發地區遷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顯減少,遷移形式也更加趨於多樣化。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人口遷移急劇增加。其次,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向發生很大變化。第三,新興城市出現而引發的人口不斷湧入。第四,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造成的人口的遷移。
知識點二 人口流動
1、人口流動的含義:指因工作、學習、旅遊、探親等原因臨時或短期離開原居住地外出活動,而不變更戶籍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流動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
3、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是人口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4、我國的人口流動: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謀求發展,特別是湧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動人口增長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6、人口流動的作用:
(1)增強社會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等造成壓力,並帶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知識點三 人口移動的動因和效應 『
1、人口移動的動因:人口遷移是各種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等差別。
(2)遷出地與遷入地之間的距離、國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對人口遷移產生重要影響。
2、人口移動的效應:
(1)對環境產生多種影響。
(2)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促進種族、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明顯地改變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進了經濟發展。
③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④促進了人種基因的交流。
第三節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標:人口密度。但兩個人El密度相同的地區,人口分布格局卻不盡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狀況: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識點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資源和土壤、礦產資源等。
2、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文化教育狀況等。其中,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最為顯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時甚至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此外,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科技發展水平、政府的人口與發展政策以及歷史因素等,也都對人口分布產生影響。
知識點三 我國的人口分布
1、我國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
(1)數量:1 2.9 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數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達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點
(1)原因:由於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點:①最顯著的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乾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
③經濟發達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
④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知識點四 謀求人人合理容量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資源、知識、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其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負 荷量。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警戒值。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等。此外·還與技術水平、資源基礎和環境變化趨勢等有關。
3、環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一個具體明確的數值,而是一個取值范圍或估計值。
(2)在一定歷史階段,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環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對確定的。
4.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據我國的地理國情,我們堅定的實施「控制人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分布的主要規律,不僅培養了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探討成因奠定了知識基礎。

第二單元 城市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城市發展與城市化
知識點一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起源與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以及社會組織的出現等密切相關。
2、城市的發展
世界城市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1 8世紀產業革命以前,城市數量少,規模較小,功能較單一,多以政治職能為主,城市和鄉村相對獨立。
(2)產業革命以後,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功能擴展,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城鄉差距逐漸擴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發展迅速,出現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帶及專業化城市。
知識點二城市化及其特點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2、城市化主要表現: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標志:通常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包括物質形態上的變化,還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5、城市化的特點
(1)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帶出現。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差異加大。
知識點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的優點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實現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以及保護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徑。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導致大量土地被佔用,耕地面積減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水資源短缺。
(3)有些城市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導致地下水質惡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4)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二節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知識點一 城市的區位遠擇
1、城市區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佔據的場所。
2、城市的區位因素:城市區位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溫適宜、降水適度的地區。
③地形、地質: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礦產資源:資源豐富地區,工礦業發展迅速,人El集聚進一步加強,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礦城市。
(2)社會經濟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區位、經濟基礎、生產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歷史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減弱,科技、旅遊等影響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終影響巨大。
知識點二城市體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它既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又是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
2、城市活動: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服務(如居住、幼兒園、小學等);另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區服務(如大學、大型工業基地、國家級研究所等),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3、城市體系形成的基礎:城市與其腹地和其他城市發生的備種聯系。
4、城市體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由不同規模、不同等級、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的內容及作用
(1)內容:較系統地闡明了區域內城市和城市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等級之間的關系。
(2)作用:被成功運用到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布局等方面。

知識點三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現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等各具特色、多層次的城市體系。
1、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級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備的高級職能。
2、南京和杭州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實力等方面,居第二層次,是該地區的副中心城市。
3、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城市屬第三層次,其製造業功能比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響較大。
4、鎮江、揚州、南通等則屬更次一級城市,其輻射范圍主要局限於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第三節 城市空間結構
知識點一 城市功能區
1、城市功能區的形成
城市的各項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土地,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2.主要城市功能區
(1)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養生息的場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圍,並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3)商業區: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等組成,大多呈團塊狀或條狀,且多分布於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中小城市的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個商業區。
3、城市功能區組成
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為各類城市所共有。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界限,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識點二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
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1、歷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基礎。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的現狀。
(2)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
2、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分化影響顯著。
(1)由於地理位置、交通通達程度等條件不同,造成土地價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業、工業、住宅對用地的競爭能力不同,主要表現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異。綜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兩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區中
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在地租較高的道路兩側形成住宅區;而地租較低的其他地方則往往形成工業區。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職業、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影響人們對住宅區的選擇。
4、政策對城市功能區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知識點三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會觀念等,影響城市地域形態和空間結構。城市建築景觀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在城市建築景觀中,最明顯的特徵是建築物的高低。
2、一些經過規劃後而建設的城市,其城市格局無論是建築物的單體與組合,還是整個城市道路系統,都反映出其獨特的風格與含義。
3、城市與環境相互協調,往往形成獨特的風格。

第三單元 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農業生產的概念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得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
2、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等。
3、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等。
(2)不同的歷史階段,影響農業區位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重要。
(3)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農業政策對農業生產也有很大影響。
知識點二農業的地域類型
1、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農業生產方式和類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2、農業地域類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生產類型,它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
3、熱帶遷移農業
(1)遷移農業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種原始的農業地域類型。
(2)遷移農業的分布、從事人口及活動范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等地廣人稀的熱帶森林及其邊緣地區。從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動范圍占據了世界土地總面積的
1/4左右。
(3)遷移農業的生產過程及對環境的影響。
熱帶密林中的原始部族,來到新的地塊,便毀林、燒荒、掘穴播種,等待收獲。一 般二三年內土壤肥力急劇耗竭,農作物產量銳減,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選新地塊。遷移農業對森林和土地資源造成破壞,被拋棄的荒地一般難以恢復森林原貌,而成為次生灌叢。
3、水稻種植業
(1)水稻種植業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2)水稻種植業自身的特徵
①水稻是喜溫、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
②水稻種植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的集約型農業。
(3)亞洲水稻種植業特點及規模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季風區人口稠密,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單位面積產量高。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較低。目前亞洲稻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中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
4、混合農業
(1)混合農業的概念:指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
(2)混合農業的分布
它主要在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此外,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生產也屬混合農業的范疇。
(3)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優點:它普遍採用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經營方式。
第一,農場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第二,種植業和放牧業兩種生產方式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
第三,農場主經濟收入比較穩定。
知識點三 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農業生產的強度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保持合理的強度,農業土地等資源就可以為人類持續利用。否則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問題。
2、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環境以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4、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第二節 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
2、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不同時期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不同。
(1)在工業發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場因素是影響工業區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料等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素質已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並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區。
(4)環境標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工業區位因素。
(5)一個地區的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對工業區位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知識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地域的形成一
由於工業聯系和集聚效應的作用,工業生產在空間上便形成工業地域。
2、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1)工業的產品聯系
(2)地理空間上的聯系
(3)信息上的聯系
3、工業集聚
(1)工業集聚的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
(2)工業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業集聚的意義: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4、工業擴散的原因
(1)工業部門過分集中,出現用地緊張、水電供應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難等問題。
(2)現代交通運輸的進步,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的建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等。
5、工業集聚與擴散的關系
工業的集聚與擴散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前期和中期,表現為人力、物力、財力的空間集中;到工業化後期,區域工業多表現為分散,即向工業基礎較落後的地區擴散。
知識點三 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並且深刻地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2、隨著世界各地的工業普遍發展,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3、防治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 旅遊業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旅遊業
1、旅遊業的概念
旅遊業是_種.具有強烈文化性質的經濟行業。它主要利用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風土民情等旅遊資源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服務,並獲得經濟收益,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內容在內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
2、旅遊業的特點:旅遊業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出售勞務和提供服務取得收人為特徵,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綜合性等特點。
3、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1)發展國際旅遊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2)發展匡內旅遊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加快貨幣流通。
(3)旅遊業促進和繁榮旅遊地的經濟發展,旅遊區吸引外資以及落後地區的市場開發等。 (4)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就業機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知識點二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旅遊活動受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制約,具有地域差異性和季節性的變化。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距離
3、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質量上,即旅遊景區景點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4、旅遊地位置及交通的通達性:旅遊地的交通狀況直接影響旅遊資源開發價值。
5、旅遊地的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
6、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旅遊業發展。
知識點三 旅遊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旅遊業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
旅遊業絕不是「無污染產業",它同樣會產生各種污染物,對旅遊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而其解決難度並不亞於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
2、治理旅遊區環境問題的措施
(1)對於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區,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時,加強封山育林,涵養水源,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等工作。
(2)對於古代建築景觀,在外觀上要保持原貌,修復文物古跡「修Ill如IH",並慎重處理擴建、新建建築物與原有文物古跡的關系,其風格、規模都應與旅遊區環境協調。

第四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第一節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知識點一 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的特點
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它既不生產物質產品,也不改變被運送物品的自然屬性和性狀,只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
人類從手提肩扛、牲畜馱運,發展到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3、國民經濟對交通運輸的基本要求: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運行速度快、連續性強等。
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1)各種運輸方式各有長處與不足,應根據運輸對象的性質和運量不同,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2)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相互協作,實現合理運輸。
5、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作用
各種交通運輸路線,通過與各種交通運輸站點相互交織,形成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人們的生產活動、貿易往來、社會交往變得更加便捷。
6、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交通運輸正向高速化、大型化、專用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知識點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類
通信是實現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它是人類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的作用。一般可分為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
2、郵政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
(2)郵政網路的組成:是由郵局和郵路組成的郵件傳遞系統。郵路主要利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線路。
(3)郵政通信的影響因素:有時受到地形障礙以及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3、電信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
(2)電信通信的傳遞方式及影響因素:電信利用電波傳遞信息。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有時會影響到通信質量。
(3)作用:大大地促進了地域之間的信息交流,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2.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清單。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清單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01.人口的自然增長(決定因素;世界人口增長的階段特點和地區差異) 02.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判斷方法;地區差異) 03.人口遷移(概念、分類;國際人口遷移特點;我國的人口遷移;人口遷移的影響) 0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05.環境人口容量(概念;主要制約因素) 06.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意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07.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功能分區的形成和特點) 08.城市主要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09.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形成因素;變化) 10.城市等級(劃分依據;分類) 11.城市服務范圍(概念、特點;與城市等級的關系) 12.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城市六邊形服務范圍的嵌套理論) 13.城市化(概念;衡量指標;推力和拉力;意義) 14.世界城市化進程(三個階段的特點) 1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不利)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6.農業區位的含義 17.農業區位因素(光熱水土地、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歷史和科技;區位選擇和主導因素) 18.農業地域(概念;形成因素;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9.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位條件;發展方式;優點) 20.季風水田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1.商品穀物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 22.大牧場放牧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3.乳畜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24.主要工業區位因素(5 種「導向型」) 25.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26.工業的區位選擇(科技、環保、政策、決策者) 27.工業聯系(類型) 28.工業集聚(目的) 29.工業地域(類型) 30.工業分散(原因、結果、動力) 31.傳統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魯爾區的區位條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32.新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義大利新工業區形成條件、特點、模式;高技術工業 的特點;矽谷崛起的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33.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特點;選擇;發展趨勢) 34.交通運輸網(組成;形式;層次;南昆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和意義) 35.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36.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37.人地關系的四個階段 38.環境問題(產生;表現;地區差異) 39.可持續發展(概念;內涵;原則) 4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41.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生態農業;公眾參與)

3. 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道客巴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 人口的增長的原因: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 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 適應性不斷增強,也是全球人口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原因: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世界人口最多的 10 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 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我國實現了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人口遷移的意義: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和和文化交流;促 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政治;個人需求;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 它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 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消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比較小;大城市提 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城市等級體系: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 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 城市化: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生態城市化: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使城市 景觀盡可能的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農業區位的含義: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系,這些因 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 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 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社會經濟: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潘帕斯草原):氣候溫暖,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 之一;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潘帕斯草原)改善當地環境條件的工作:發展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培育良種牛; 工業的區位選擇重視科學技術因素。 工業的地域聯系,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質和信息等的流動。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和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傳統工業區特點: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煤、鐵資源基礎上,以鋼鐵、紡織、煤炭、化 工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 魯爾煤田的優點:優質煤田;儲量豐富;開采條件好; 魯爾綜合整治的措施: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 義大利新工業區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生產 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分散。 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特點: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家和工程師多;產品更 新換代的周期較短;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美國矽谷區位因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場 穩定;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交通運輸方式朝著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交通運輸網中的線和點是交通能夠運輸發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運輸影響一個地區商業網點分布的密度。 山區商業網點密度小的原因: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 平原山業網點密度大的原因: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 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現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 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導致環境下降,形成環境污染。 城市地區環境問題表現為環境污染 鄉村地區環境問題表在為生態破壞 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 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 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 可持續發展三個基本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中國 21 世紀議程-中國 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 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 世紀議程》。 工業經濟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農業經濟實行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措施:調整產業結構,變單一農業為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實行綜合循環利用;開 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

4.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
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
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下面繼續...

5.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框架

人口的增長的原因: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適應性不斷增強,也是全球人口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原因: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世界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

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我國實現了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人口遷移的意義: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和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政治;個人需求;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它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消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比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城市等級體系: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

城市化: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生態城市化: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觀盡可能的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農業區位的含義: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系,這些因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

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社會經濟: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潘帕斯草原):氣候溫暖,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潘帕斯草原)改善當地環境條件的工作:發展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培育良種牛;

工業的區位選擇重視科學技術因素。

工業的地域聯系,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質和信息等的流動。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和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傳統工業區特點: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煤、鐵資源基礎上,以鋼鐵、紡織、煤炭、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

魯爾煤田的優點:優質煤田;儲量豐富;開采條件好;

魯爾綜合整治的措施: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

義大利新工業區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分散。

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特點: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家和工程師多;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較短;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美國矽谷區位因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場穩定;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交通運輸方式朝著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交通運輸網中的線和點是交通能夠運輸發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運輸影響一個地區商業網點分布的密度。

山區商業網點密度小的原因: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

平原山業網點密度大的原因: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

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現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

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導致環境下降,形成環境污染。

城市地區環境問題表現為環境污染

鄉村地區環境問題表在為生態破壞

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

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

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

可持續發展三個基本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工業經濟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農業經濟實行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措施:調整產業結構,變單一農業為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實行綜合循環利用;開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

6.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課本內容知識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7.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總結

一、城市化
1、問題
①環境質量下降環境污染
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③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其他:貧困問題、內城衰落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
2、解決辦法
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城市化特點
發達國家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
①起步晚,發展快。②城市化水平較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二、人口遷入、遷出
1、對遷入區的影響
(利)引進廉價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弊)人口對環境壓力增大,社會治安
2、對遷出區的影響
(利)減少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弊)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三、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四、工業區(以魯爾地區為例)
1、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近
②水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
2、衰落原因拯救措施
調整工業布局①煤炭能量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鋼鐵過剩
③生產結構單一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升級換代
⑤環境污染嚴重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五、交通運輸布局(南昆鐵路修建的意義)
1、促進經濟發展
2、促進民族團結
3、鐵礦資源豐富,加強外運
4、科技發展,能夠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
5、合理布局交通網
六、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原則:共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