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小報
A.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急需!!
地球自轉、公轉
環境保護
中國的地形
都可以的
B.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整理和圖案
舒瓊整理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麥哲倫環球航行; (5)衛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
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
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 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
極圈(66.5°)、30°、60°、兩極(90°) 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
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 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
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GSl5_S6F---NSzzGxdqD__
C. 初一地理手抄報!!!急~~~5
第二單元世界陸地和海洋綜合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C
A.各佔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陸地。
2.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A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
3.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歐洲 D.南極洲
4.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
A.北極周圍都是冰天雪地的陸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陸地主要集中於南半球 D.世界海陸分布是均勻的
5.關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C
A.南極地區被三大陸包圍 B.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C.北極地區被三大洋包圍 D.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6.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A
A.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
C.板塊碰撞地區都形成高山 D.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塊中全部屬於大洋板塊的是B
A.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非洲板塊
8.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魏格納是C
A.法國人 B.美國人 C.德國人 D.英國人
9.荷蘭「低地」產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陸地下沉 C.陸地上升 D.人類圍海造陸
10.半島是D
A.海洋伸進陸地的部分 B.陸地伸進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陸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陸地被海洋包圍的部分
11.對四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面積最小
B.大西洋的形狀像「S」,太平洋形狀像「W」
C.太平洋的面積與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積之和幾乎相等
D.北冰洋緯度最高、太平洋跨經度最小
12.促使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成山的兩個相互碰撞的板塊是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C.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亞洲板塊
1.關於地球形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地球是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是個赤道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C.一個規則的球體. D.是一個平面
2.關於地球大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l億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D 地球的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略長
3.以下對地球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D
A.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 B.地軸是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
C.南、北極是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 D.凡穿過南北兩極的都是經線
4.下列緯線圈中長度最長的是A
A.300 S B.400N C.700 N D.800S
5.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C
A.200E、1600W B.00、1800 C .200W、1600E D900E、900W
6.某地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北側是北球,南側是南半球,該地點位置是C
A.西經200與赤道的交點 B.00經線與赤道的交點
C.東經1600與赤道的交點 D.1800經線與赤道的交點
7.有關經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
A.00經線是劃分經度的起點,向東向西各劃分1800
B.00經線是劃分經度的起點,也是經度的終點
C.以00經度為起點,向東為西經,向西為東經
D.東經1000與西經800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但不能平分地球
8.本初子午線是指A
A. 00經線 B.00緯線 C.200W經線 D.1800經線
9.在右圖中,既位於南半球,又位於西半球的是()v 丁
10.(2003年桂林市)地球上陸地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11
A.29%B.71%C.31%D.69%MM」』門.地面起伏,海拔較低,坡度和緩的地形是()【D
A.平原B.盆地C.山地D.丘陵 一一上卜一一J十一一一。12圖 3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世界四大洋,它們分別是()工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_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k tk/tk/ sxMsxM.「_冰箱已\ID.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l」-tflj卜十廣二<y旬〔#\II13圖3中數字@、@、@後代表的山脈依次是()l r~.八 』f二 f
A.落基山、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IL 大嗎礦V)-WM 11B.安第斯山、落基山、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 呷t 湖 田/飛:。刀WIgC.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D「、 VDID.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 I___j!14.(Zgu年長沙市)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數條等高線重合在一起的表l
示(D)A. 山峰B山脊C.鞍部D 陡崖
15.(2003年長沙市)歐洲地形是(C)
A.山地為主B.丘陵為主C.平原為主D.高原為主
16.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是(B)
A太平洋B.北冰洋 二.大西洋D.印度洋
17.山地與丘陵的共同點是(C)
A.海拔多在500米以上B.海拔都在200米以下C.地面崎嶇不平D.坡度較陡
18.深度不大,一般不超過200米,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被稱為(C)
A.大洋中脊B.大陸坡C.大陸架D.海溝
19.極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是(B)
A.板塊內部B.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C.大陸內部D.陸地與海洋交界的地帶
20.四大洋中,按大小順序排列正確的是(B)
A.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D.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ZI.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A.地表形態的變化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不可能短時間內改變。
B.喜馬拉雅山地岩層中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海洋。
C.滄海桑田的變化是地殼運動長期作用的結果。D.岩層在運動過程中會引起地震。
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是4400萬km2,該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 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日本的國土面積是37.8萬km2,人口有1.27億(2000),首都是東京,經濟:由於該國缺乏礦產資源,因此需要大量進口工業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業製成品,發展成了加工貿易型的經濟。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
5.歐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區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納維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是阿爾卑斯山系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島。
6.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狂歡節,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7.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有兩種: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 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8.美國共有50個州和一個首都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其中的兩個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億(2000), 面積是937萬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是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義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現已建成最大的水電站是伊泰普水電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的。
11.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分為三大地形區,東部:大分水嶺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亞大盆地為主的平原;西部:寬廣平坦的高原。
12.俄羅斯的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北美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拉丁美洲的人種以混血人種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貝加爾湖。屬於(淡、咸)淡水湖。
13.南極特有的鳥類是企鵝。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蝦。北極的主要動物有北極熊。俄羅斯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是溫帶季風氣候。其中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主要承擔內河航運的河流是伏爾加河。
14. 美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和農業生產專門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該盆地所在的大洲號稱「高原大陸」「熱帶大陸」。該盆地內部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俄羅斯管道運輸的主要對象是石油和天然氣。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其中東南沿海最為稠密。人口有 1.70億(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東南亞的主要物產:稻米:緬(甸)、越(南)、泰(國)。橡(膠)油(棕):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椰子: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18.南亞有兩條河流,位於印度境內的是恆河,另一條是印度河,位於巴基斯坦國境內。南亞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三季:3~5月為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6~10月為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降水,佔全年降水總量的80%~90%,濕熱多雨;從11月~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乾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國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達到10億。 南亞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97%以上的人口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被譽為「白金之國」的國家是烏茲別克。
21. 馬來西亞的錫礦產量居世界首位。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國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中東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中東地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三大宗教的「聖城」是耶路撒冷。
23. 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南亞的范圍由兩部分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4.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河,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乾燥、嚴寒、烈風。
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西。該國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鴯鶓、袋鼠、鴨嘴獸、樹袋熊、針鼴。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
27.南極的主人是企鵝。 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的厚度多1720米。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大洲。
28.南極科學考察的最好時間是南極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這時正是南極的極晝(極晝、極夜)。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是1708萬km2 。
29.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30.印度尼西亞的首都是雅加達。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面積最廣大的國家。巴西有三種熱帶經濟作物的產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劍麻、香蕉、蔗糖。
32.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
33 .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美國有世界第四長河是密西西比河。 日本的海岸線曲折。
34.印度紡織工業中心中,麻紡工業中心 是加爾各答; 棉紡工業中心孟買。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35. 歐洲西部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的70%以上,兩個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是荷蘭和丹麥。
36.世界最高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生活在美洲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屬於黃色人種。他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瑪雅文化。
37. 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東南沿海地區。首都是 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38.亞洲的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目前人口已達到10億。
39. 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的地形多山,山地、丘陵眾多,火山、地震頻繁。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森林、水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
40.日本的領土由四個島嶼組成,是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位於本州島上。
41. 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伏爾加河注入裏海。
42.印度從氣象災害看,旱澇災害頻繁,原因是該國的氣候主要以為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43.歐洲共有四個大的半島,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所在的半島是亞平寧半島。
44.非洲最大的島嶼是馬達加斯加島。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屬於活火山。
45.我國已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和中山站。
46.俄羅斯有俄羅斯位於北極圈以內但終年不凍的港口是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的原因是受惠於北大西洋暖流。該國有豐富的資源:淡水資源(貝加爾湖)、森林資源(亞寒帶針葉林世界最廣)、礦產資源(石油、黃金、有色金屬)。
47.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 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48.俄羅斯最大的海港是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太平洋沿岸的海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49.世界上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達1萬多千米。俄羅斯的兩個農業區是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俄羅斯地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西部平原廣大,河網密布;東部山高谷深,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50.衡量一個國家人口增長的重要指標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快(快、慢),居世界第一。
撒哈拉以南的經濟屬於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人口、環境、糧食三者成為 當地發展經濟重點考慮的問題。 美國的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平原佔全國的一半以上。
52.歐洲西部的面積是500萬km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絕大部分屬於發達國家。
53. 中東地區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埃及的首都是開羅。長絨棉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農業集中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
54. 歐洲有世界上最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沿岸的氣候屬於地中海氣候。
55. 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屬於 黃色人種。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是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56..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 日本的四大島中,位於最南邊的是九州。
57.世界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黑種人的故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8.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是三種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國」。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如巴西佔到全國人口的40%。 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安第斯山。
59.德國首都是柏林。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美國首都華盛頓。
60.歐洲西部的工業屬於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在發達國家中佔主導地位。
61.俄羅斯位於兩個平原之間的地形是烏拉爾山。位於高原和山地之間的河流是勒拿河。
62.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應選在南極極點。
6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中東地區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水資源。最豐富的資源是石油資源。
64.青藏高原氣候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季風性、海洋性。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或中東地區)。
65.日本的四大島中,最大的島嶼是本州。日本以哪種經濟為主加工貿易型經濟。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6.中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溫帶草原氣候為主。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是白種 人。
67.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是 南非。被稱為美國「黃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68. 世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是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 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擋。
69.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70.世界上目前無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極洲。日本是一個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是因為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
71.地形以平原為主的大洲是歐洲。 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
72. 南亞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德干高原為主的高原。
73. 東南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馬來群島的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分布於:非洲北部 。
74. 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1.3%,亞洲是1.4%,2000年世界總人口是60.55億,亞洲的總人口是36.8億。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數量是66人。
75.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其長度是6600km。當北京時間(東8區)是14:00時,莫斯科(東3 區)應該是:9:00 。
76. 將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逆時針旋轉900 ,與印度國家地形最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業區分布在 東北部。
77. 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紐約,「汽車城」是指底特律,鋼都是匹茲堡。飛機製造中心是西雅圖。
78.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亞、東南亞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79. 被譽為俄羅斯人「母親伏爾加」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全長3600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航運價值很高。通過運河,該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
80. 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在歐洲西部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81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從紅海經地中海再到黑海依次經過的運河和海峽是: 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
82.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條件是: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平原佔全國一半以上;河流較多,湖泊集中,平原地區有豐富的水資源;東部降水多,光熱條件好。
83. 在美國,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世界唯一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84.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 。淡水儲量最多的水體南極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國發電量中核電的比重高達70%以上。
85.法國的工業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以汽車、飛機製造為主體的工業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服裝、食品、醫葯等工業部門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86.美國的三大地形為,東部:阿巴拉契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山等為主體的山地。
87. 北美外來移民中80%以上的是歐洲人及後裔。 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有世界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
88.世界上被稱為「火山國」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由於該國地處三大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這三大板塊是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89.從大洲與地區看,玉米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埃及是一個地跨哪兩大洲的國家:亞洲和非洲 。
90.法國巴黎的象徵: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區。
91美國城市的籃球隊芝加哥公牛隊,休斯頓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底特律活塞隊。世界陸地最低窪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9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各大洲地形特點各異,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 。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和地形。
93.南極地區是科學考察的寶地,我國在那裡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同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教徒奉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94.習慣上,被我國稱為「南洋群島」的是指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群島 。各大洲中經濟最發達的大洲是:歐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
9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 :冰川作用而成。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
96.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 。
97.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 :東北部地區。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
D. 初一的地理小報怎麼做急需!!!
上網查一些你所要做的地理題目的一些圖片,po在紙上然後查一些資料寫在紙上就ok了。。。其實很簡單~\(≥▽≤)/~啦啦啦
E. 初一地理小報
地理謎語100條(大家來猜猜)
1、 一路平安(中國城市名)旅順
2、 風平浪靜(中國城市名)寧波
3、 日近黃昏(中國城市名)洛陽
4、 八月飄香香滿園(中國城市名)桂林
5、 誇誇其談(中國城市名)海口
6、 千里戈壁(中國城市名)長沙
7、 大家都笑你(中國城市名)齊齊哈爾
8、 珍珠港(中國城市名)蚌埠
9、 帶槍的人(中國城市名)武漢
10、 船出長江口(中國城市名)上海
11、 金銀銅鐵(中國城市名)無錫
12、 銀河渡口(中國城市名)天津
13、 久雨初晴(中國城市名)貴陽
14、 兩個胖子(中國城市名)合肥
15、 雙喜臨門(中國城市名)重慶
16、 努力煉鋼(中國城市名)大冶
17、 拆信(中國城市名)開封
18、 東西北三面堵塞(中國城市名)南通
19、 海中綠洲(中國城市名)青島
20、 空中碼頭(中國城市名)連雲港
21、 泰山之南(中國城市名)岳陽
22、 逆水行舟(中國地名)上杭
23、 春筍(中國地名)新竹
24、 掩耳盜鈴(中國地名)蒙自
25、 春水碧如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青海
26、 江淮河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四川
27、 黃河解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江蘇
28、 東南北(中國省級行政區名)西藏
29、 寶樹叢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吉林
30、 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陽泉
31、 終年積雪(吉林地名)長白
32、 見臉不見發(內蒙古地名)包頭
33、 持久和平(陝西地名)長安
34、 鷹擊長空(台灣地名)高雄
35、 談天的都市(山東地名)聊城
36、 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樹
37、 雞蛋心(河南地名)內黃
38、 分明在湖上(台灣地名)日月潭
39、 請走正門(山西地名)偏關
40、 基本一樣(山西地名)大同
41、 一江春水向東流(雲南地名)通海
42、 初次見面(廣東地名)新會
43、 水陸要塞(河北地名)山海關
44、 航空信(江蘇地名)高郵
45、 此(青海地名)柴達木
46、 結束戰爭(廣東地名)和平
47、 兩條河(雲南地名)雙江
48、 終年無濁水(山東地名)長青
49、 長生不老(黑龍江地名)延壽
50、 捷報傳來(山西地名)聞喜
51、 飛流直下三千尺(河北地名)陡河
52、 東西南北無戰爭(東北地名)四平
53、 太平洋(浙江地名)寧海
54、 君子之交(台灣地名)淡水
55、 平安之地(江蘇地名)泰州
56、 停火(貴州地名)息烽
57、 駱駝背(湖南地名)雙峰
58、 我做(江西地名)余干
59、 客人(廣西地名)來賓
60、 墾荒(遼寧地名)開原
61、 白日依山盡(遼寧地名)沈陽
62、 虛度年華(安徽地名)無為
63、 豁然開朗(湖北地名)大悟
64、 嚮往光明(黑龍江地名)愛輝
65、 全面整頓(雲南地名)大理
66、 突飛猛進(雲南地名)騰沖
67、 中秋月(廣東地名)高明
68、 得獎(河南地名)獲嘉
69、 喜事在即(福建地名)將樂
70、 祖先種過的地(福建地名)古田
71、 日月星(福建地名)三明
72、 四季如春(泉州地名)永春
73、 從此太平無事(石獅地名)永寧
74、 太陽之冠(天文名詞)日冕
75、 四季生輝(天文名詞)光年
76、 消化不良(天文名詞)食甚
77、 從早吃到晚(天文名詞)日全食
78、 天明再會(國家名)約旦
79、 今天(國家名)日本
80、 加水便可蓋圖章(國家名)印尼
81、 初見成效(國家名)剛果
82、 左右皆是(國家名)中非
83、 懸崖勒馬(國家名)瓜地馬拉
84、 昔日的四川(國家名)古巴
85、 灰塵吹來(國家名)埃及
86、 增添收入(國家名)迦納
87、 爭分奪秒(國家名)比利時
88、 好漢(國家名)瑞士
89、 舉頭望明月(首都名)仰光
90、 到了關口(首都名)達卡
91、 亂開支(亞洲國家地名)孟買
92、 故宮(亞洲國家地名)名古屋
93、 天宮(亞洲國家地名)神戶
94、 賽跑至終點(亞洲國家地名)沖繩
95、 只有男子的城市(亞洲國家地名)漢城
96、 相(亞洲國家地名)箱根
97、 四夕(非洲地名)開羅
98、 愛看鬥牛(非洲地名)好望角
99、 搜羅良駒(歐洲地名)羅馬
100、 希望你參加勞動(歐洲地名)巴爾干
F.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5、緯線: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G.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要點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10、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60° 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9、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0、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8、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9、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
30、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1、城市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2、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4、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5、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6、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3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3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39、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
40、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41、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42、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43、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4、降水形成條件:1.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2.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45、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6、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7、世界降水分布規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2.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3.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8、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4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
50、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5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5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53、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54、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55、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56、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8、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9、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60、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61、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62、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63、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64、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
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判讀:大陸、海峽、半島、大洋、群島、島嶼。
5、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6、海底地形圖:三部分,五種地形,大陸架的深度不超過200米。
7、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8、常用圖例識別。
9、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10、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11、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2、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3、地形雨示意圖。
14、五帶的劃分圖。
15、地區公轉示意圖。
16、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家輪廓圖。
有什麼困難,我會鼎力幫助的
H. 初一上的地理小報材料怎麼找急需!!!!!!!!~
生活現象與地理原理的辯證(與生活有關的,比較適合作為板報材料)o(∩_∩)o...
浙江省樂清市總工會職業技術學校 劉詩先
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些習慣說法,如「水平如鏡」,「太陽升起來了」等,似乎都無可厚非。但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去看,有些說法卻不一定站得住腳。生活中之所以大家都這么說,主要是依據認知和感受的直觀性;其次是人的生活局於一隅,視野狹小,只看到了自己生活周圍的這一片空間,而沒有也無法用肉眼從整個地球及其宇宙環境的廣闊空間去進行全方位的考察。當然,這些說法,在生活中是天經地義的,或者說是相對正確的,作為一部分交際內容,不會引起誤解或交際障礙。但在教學中,這些說法卻是妨礙學生建立正確的地球空間概念的絆腳石,教師必須把這些說法從地理教學的角度跟學生講清楚,從科學的角度辯證地、理性地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及其背後的科學道理。講清楚這些,有利於學生清楚而深刻地認識地球運動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科學而准確地建立地球的空間概念。否則,學生對地球的特點和運動特徵的認識就會存在盲區,甚至誤解;地球的空間概念在學生的大腦中便會不完整、不深刻,甚至散亂和模糊。筆者從眾多可辯證的自然現象中抽取八種,作一種簡單的論析,以求方家之雅見。
辯證之一:水面是平的
在生活中,小范圍的水面看上去確實是平的。如一口塘,一個水庫,看上去水面的確是平的。但水面范圍一擴大,水面就不是平的了。例如,大洋的表面(水面)就是球面凸起的。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水體被地心引力吸附於地球表面,而地心引力具有均勢效應,所以面積廣大的大洋表面就以相對平面呈球面隆起,成為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例如:從衛星拍的照片上看或從地球儀上看,太平洋的水面就是一大塊球面,是凸起的。人站在大海邊看日出或看輪船由遠駛來,彷彿它們是從水裡鑽出來一樣,就因為大范圍的水面凸起呈球面狀,而人的視線不能彎曲。而當太陽或輪船在凸面的那一邊被擋住時,我們當然看不到。所以,地球表面的水面,不是平的,而是球面凸起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小范圍的水面也不是絕對平的,也會有一點點的凸起。只不過水面太小而地球太大,這個凸起率小到無法計算而可以忽略的程度而已。
辯證之二:人到了南極,就會腳朝上,頭朝下倒掛在地球上
有學生問:人到了南極不會往下掉到太空去嗎?這種認識的錯誤在於忽略了一個平常而又重要的問題——地心吸引力。人們(學生)對地球形狀的最直觀的認識來自於地球儀,而地球儀都是北極朝上而南極朝下,南極附近的地面都是如同天花板一般的倒面,所以容易給人造成這種錯覺;其實,把地球儀倒過來放也無所謂。實際上,地心引力在任何地方都垂直於地面,人站立於地球表面,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是腳被地球引力吸住並且身體垂直於地面。但是,在地球儀上演示人的站立,在赤道處人體是「橫插」在地球上的,而在南極則是頭朝下腳朝上「倒掛」在天花板一般的倒面——地面上。事實上,如果兩個人分別站在南、北兩個極點上,那麼兩個人應該是腳對著腳的,只不過中間隔了一個巨大的地球。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在赤道也好,在兩極也罷,一切物體(包括人的五臟六腑)的重力都垂直於地面並指向地心。所以無論是在赤道還是在南極,人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在重力感受上,都沒有橫插或倒掛在地球上的感覺,而是腳踏實地,一切都合符平時的感覺和習慣。這就需要澄清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上方?從科學的角度去看,「上」的要領與生活中的直覺是有很大區別的。從地理學或天文學的宏觀角度來說,與地心引力相反的都是上方;而地心引力是多維立體空間的向心力,所以地球上的上方是多維放射狀的,而不是像我們平時感覺那樣專指高於頭頂的那一小塊空間。所以,無論「橫插」在赤道也好,「倒掛」在南極也罷,人站立於地面,腳永遠在下,頭永遠朝上,頭永遠頂著藍天。如果硬有人說,在南極要往下掉入太空,那確切地說也應該是朝上飛向了天空。
辯證之三: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地球上絕大多數地方都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但在南、北極點上,方向有些特殊。南極點的四周都是北方,北極點的四周都是南方;站在極點上,沒有東、西方向之分。極點四周附近地區東、西概念比較模糊,東、西方向只能是極點除外的兩個地點相對而言。假設極點是一個很小的點,以北極點為圓心,以10米為半徑畫一個緯線圈,A坐在北極點上,B在這條緯線圈上沿逆時針方向奔跑,C沿同樣的路線和方向追趕B,那麼,B和C跑到任何位置,都在A的南方;只要B和C沒有拉開到大於半圈的距離,那麼B無論跑到什麼位置都在C的正東方。
辯證之四:地球任何地方每天都有晝夜更替
南、北極及其附近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不是每一天都有晝夜變化。而離極點的距離遠近不同,極晝和極夜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以北半球而言,春分日(3月21日前後)之後,北極點出現極晝,隨後,極晝范圍向極點四周地區慢慢擴大。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後)極晝擴大到最大范圍——北極圈。北極圈的極晝只有這一天。過了這一天,極晝范圍又向其中心點——北極點慢慢縮小。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後,),極晝范圍縮小到最小的程度——只有一個點,即北極點。過了秋分日,隨著太陽直射點越過赤道進入南半球,北極點開始出現極夜,並且極夜的范圍慢慢地擴大。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北極附近的極夜擴大到最大的范圍——北極圈。北極圈上的極夜也只有這一天,過了這一天,極夜范圍又向中心點——北極點慢慢縮小。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後),極夜的范圍縮小成一個點,即北極點。如此循環,周而復始。由此可見:①北(南)極圈及其以內的地區有極晝、極夜的現象,但極圈上的極晝、極夜只有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各一天,而北(南)極點上,極晝和極夜各有半年。從極圈上的一天到極點上的半年,極晝、極夜的時間,隨著離極點的距離的縮短而逐漸加長。②春分日(3月21日前後)是北極點由極夜轉為極晝的分界點;秋分日(9月23日前後)是北極點由極晝轉為極夜的分界點。春分日和秋分日這兩天,北(南)極點處於晨昏圈上,太陽終日位於地平線上,作水平「移動」。
辯證之五:太陽升起來了
這是一個日常口語,本來無可厚非,但以科學的觀點來看,這句話是錯的,因為太陽是恆星,是相對靜止的。太陽之所以「升起來」,實際上是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球上的某一主體觀察者(人)隨著地球的自轉,相對於太陽的位置在不斷變化,觀察太陽的視角也在不斷地變化。當地球自轉使面向東方的觀察者與太陽之間的視角大於0度時,太陽就出現在觀察者所看到的地平線以上,這時太陽就「升起來」了。而此時相對於地球的受光面來說,觀察主體是從側面斜側著看太陽(升起)的。再過幾個小時,當地球自轉使觀察主體位於地球受光面的相對正中部,再面向太陽時,太陽就出現在觀察者頭頂或正前上方,這時就到了中午。
辯證之六:太陽從東方升起
這句話基本上是正確的。但這里所說的東方,只能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即不是指正東方,因為並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太陽都從正東方升起。嚴格地說,只有太陽直射某一條緯線上,這條緯線上的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所以,只有南、北回歸線之間(包括南、北回歸線)的地方,才有太陽直射的時候。換言之,只有南、北回歸線及其以內的地區,才能看到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但並非這個地區的任何地方都常年如此,因為太陽直射點每天都在移動,每天都在不同的緯線上。拿某一天來說,這個地區只有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的各地方,才是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南、北回歸線上,每年分別只有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各一天,太陽才從正東方向升起。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每年有兩天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全年都沒有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的時候;前者太陽升起點偏南,後者偏北。中國除南部少數地區之外,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全年都看不到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
辯證之七:朝南的房屋就向陽
由於太陽直射點只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所以,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永遠達不到90°,太陽光線永遠有不同程度的傾斜。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太陽光線從南向北斜射,房屋座北朝南比較向陽,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這種情況;在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太陽光線從北向南斜射,房屋座南朝北比較向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房屋向南還是向北關系不大,但在赤道以北至北回歸線之間,房屋朝南,向陽的時間比較多;赤道以南至南回歸線之間,房屋朝北,向陽的時間比較多。
辯證之八:「坐地日行八萬里」,何以毫無感覺?
地球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在赤道處為1670公里/小時,一天時間(24小時)地球自轉一周,即赤道上的某一點隨著地球自轉轉了一周,其運動里程等於赤道的周長,即大約四萬公里,這也就是所謂的「坐地日行八萬里」的來歷;在南、北緯60°附近,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減少到837公里/小時,如果一個人坐在這條緯線上,一天24小時下來,他一步不動也走了20088公里。地球在高速自轉的同時,又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作飛快的公轉運動,撇開自轉不說,地球的公轉每天帶著我們「走」了二百五十九萬二千公里。可以說,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每一事物,每時每刻都在隨地球高速地運行,但是我們自己卻絲毫感覺不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地球自轉、公轉的速度都很穩定,幾乎是勻速運動;而且自轉、公轉方向是恆定的,不用拐彎。這種運動不像在地面行駛的汽車那樣,隨時都可能扭動方向盤轉方向,而且會因地面不平而顛簸抖動。因此,地球運動而產生的慣性力也很穩定,不會因地球顛簸抖動而運動方向改變而產生變化。因此,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包括水、空氣、白雲以及一草一木都處於這種恆定而快速的運動之中,並服從於統一的慣性力。所以,如果不是空氣的流動,處在這種高速運動中的每片樹葉都是靜然不動的。反過來說,樹木搖曳和紅旗飄揚也不是因為地球的運動而產生的,而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即風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我們從生活周圍的事物中無法找到證明自身的高速運行的參照物,正如坐在快速前進的列車上,看到車廂里的一切都是「靜止」的一樣。我們只能從太空中尋找參照物,從太陽和恆星的位置的相對變化來證明自己(地球)在運動。而太陽和恆星畢竟太大太遠,我們從它們的位置的緩慢變化中體會不出自己的快速運行。試想,假如地球突然停止了運動,那地球上所有的一切,包括我們人、水和大氣圈,都將被甩向太空,那將是人類的滅頂之災,也是地球的末日!
可以說的還很多,以上說的這些,都是各位地理老師所熟知而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本來不必小題大做。但我覺得,把這些平凡細小的現象和規律講透徹了,對學生形成完整的地球空間概念,從宏觀上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地球的特點、運動規律及其地理意義,是很有必要而且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