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1. 2015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重點有哪些
七年級下學期地理復習知識要點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地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 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6、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7、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8、氣候影響因素:緯度因素~~亞洲跨熱帶、溫帶、寒帶,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海陸因素~~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海洋,降水東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因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第二節 人文環境
1、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世界總人口共60.55億,亞洲人口約36.8億,占總人口的61%.
2、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
3、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4、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一半.其中漢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5、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6、三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發達國家第一產業比重小,第三產業比重大.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1、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最高山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多火山地震原因: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位於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
2、日本經濟發達,但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3、工業區集中分布區: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因為這里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廠靠近碼頭,海陸交通便利;沿岸地區城市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4、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單一民族國家—大和民族,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和現代並存
第二節 東南亞
1、位置: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2、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3、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十字路口
4、氣候及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的分布: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特點:全年高溫,降水集中雨季,季節分配不均,分為旱雨兩季;
5、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東南亞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豐富、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充足的勞動力.
6、中南半島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7、居民:東南亞是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大多數為黃種人.
8、旅遊資源豐富: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
第三節 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印度地形特點:分三大地形區,西北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4、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水旱災害頻繁
5、鋼鐵工業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地區,工業中心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6、棉紡織業工業中心: 孟買,麻紡織業工業中心: 加爾各達
7、綠色革命後糧食能夠自給,高新技術產業: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發達
第四節 俄羅斯
1、國土遼闊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2、氣溫和降水:氣溫自西向東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減少,自東向西減少,降水集中夏季
3、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較慢,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工業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具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有利於重工業的發展
4、發達的交通
主要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
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網相對單一.建在南部山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氣候原因及距離周邊鄰國較近,更便於發展經濟.
5、主要城市: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1、位置: 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有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指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裏海,五海中的裏海是個湖泊.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地中海和黑海.
2、豐富的石油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資源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運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3、匱乏的水資源 中東地區氣候乾燥,河流稀少,水資源缺乏.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
4、文化差異 中東人種主要是白種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猶太教;波斯人分布有伊朗,信仰伊斯蘭教.被伊斯蘭教尊為聖城的是麥加,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工業以製造業為主,畜牧業發達,旅遊業繁榮.
2、歐洲聯盟(EU)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目前共有27個成員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
3、氣候:歐洲西部大部分為北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全年溫和多雨,陰雨天較多,日照不足,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荷蘭、丹麥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
4、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廣大
畜牧業發達,
5、旅遊勝地:英國的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西班牙的鬥牛、瑞士的山地滑雪、義大利的陽光沙灘、挪威的峽灣風光等.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大部分位於熱帶,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2、經濟: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佔領和掠奪,該地大多國家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價格低廉的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昂貴的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長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眾多.加上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干濕兩季分明,農業生產落後,居民經常忍飢挨餓.
4、非洲氣候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國徽上有袋鼠和鴯鶓兩種動物,其特有動物還有考拉和鴨嘴獸.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農業帶.由於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產品大部分出口,出口產品有羊毛、小麥、牛肉.
3、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比例大,鐵礦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地區,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4、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那裡氣候適宜,交通便利.
首都:堪培拉,最大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與加拿大相鄰,南部與墨西哥接壤.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瀕墨西哥灣,海上交通便利.
2.領土組成:本土48個州,還有加拿大西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里的夏威夷州,共50州,陸地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
3.人口以白種人為主,屬於移民國家.首都華盛頓,位於美國本土的東側,大西洋沿岸.華人、華僑主要集中在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
4.地形:平原為主,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有三個南北縱列帶;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間低;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 b.五大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比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最終通過聖勞倫斯河流入到大西洋,
6.氣候:屬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農業地區專業化:a.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生產專門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
8.工業.特點:工業體系完整,部門齊全.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最著名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它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9.資源消耗大國: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第二節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首都:巴西利亞.人口佔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為主, 地勢——南高北低
a.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這里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4.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5.河流:亞馬孫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6.種族構成復雜: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人、黑人、黃種人.各種族之間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7.文化:巴西人民的民間娛樂項目為桑巴舞,每年還有狂歡節.語言:葡萄牙語.
8.農業:熱帶經濟作物品種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只要分布在東南部.
9.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因為東南部是鐵礦石的主要分布地區、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稀少.聖保羅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第十章 極地地區
一、南極地區
1、位置:南極圈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周圍的海洋.2、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之稱;
3、氣候特徵:烈風、乾燥、嚴寒.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
4、方向:地球最南端,四面方向為北,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旋轉.5、代表動物:企鵝
6、科學考察: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南極的暖季,又是極晝期,有利於科學考察,我國先後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
二、北極地區
1、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的最北部和諸多島嶼
2、方向:地球最北端,沿經線其餘方向為南,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旋轉.
4、代表動物:北極熊 5、科學考察:建立了黃河站
2. 初一下冊地理教案
初一地理
第六單元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一、 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於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廠的大洲。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大小: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3.地理分區: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各個地區和國家如下表所示:
地區 國家
東亞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等
東南亞 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東帝汶等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
西亞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亞 俄羅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5.河流:亞洲大河受地勢影響,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徵 注入海洋
長江 自西向東 長度、流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黃河 自西向東 長度5500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 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於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 北冰洋
恆河 自西向東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印度、孟加拉國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推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於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 初一地理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
精講:(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佔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0 個,其中有6 個位於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③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2.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築、沙烏地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3.經濟發展旅異: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餘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國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經濟發展較快。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岳」。
6、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3 初一地理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問題三: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系: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問題五:俄羅斯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國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人歐洲國家。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大河和山脈成為地形區的重要分界線。
4、河流與湖泊:俄羅斯有四大河流,「母親河」伏爾加河位於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裏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很高。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裏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問題六:俄羅斯的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4 初一地理
2、工業: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第八章 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一、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圍被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①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
②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石油輸出路線:a: 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4、文化差異: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但多數民族在這里匯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猶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蘭教。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