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地理第二章第四節
1.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四節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是要教案嗎?是湘教版的不?
第四節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美國為例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美國農業生產條件。
2.了解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
3.了解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美國本土地形、氣候的判讀,培養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綜
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
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
運用多種手段收集關於美國農業發展方面的地理信
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把地理
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
3.運用知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
解和成果。
4.通過對美國農業生產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的分析,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
方法與途徑。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
理審美情趣。
2.增強對資源環境、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關
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思路
一.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以種植業為例)
1.讀《美國農業分布圖》
,找出種植業(小麥、玉米、棉花等)的分布位置。
絕大部分分布於美國中部,
落基山脈以東,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廣大平原上。
2.讀《美國地形圖》、《美國氣候類型分布圖》、《美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分析美
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水熱條件適宜——(緯度位置與美國年降水量分布)
地勢平坦廣闊——(平原面積佔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機械化作業)
土壤肥沃——(溫帶草原氣候區的黑土和密西西比沖積平原的沃土)
水源充足——(密西比河流經,五大淡水湖附近,美國年降水量分布)
地廣人稀——(教師提供:國土面積約930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2.3億)
3.讀課文P52,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從書中找出
交通運輸條件好——(閱讀材料:《美國農業發展的交通運輸條件》得出)
國家的政策與法規扶持——參閱課文P55—56《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得
出。
補充:在《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中,其中哪條對你的觸動最大,請談
談你自己的感受。
二.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1.要求學生回憶農業生產的原則: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
2.從書中找出「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含義。課文
P52
3.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具體表現。
活動:對照課文P53,找出圖中各字母所代表的農業區名稱。
4.了解美國「乳畜帶」:
(1)位置——美東北部和沿五大湖沿岸各州。
(2)有利條件——多汁牧草;消費市場。
5.了解美國小麥帶:
(1)有利的自然條件——地平、土肥、氣候適宜。(對照課文P51地形與氣候圖)
(2)二種不同種類小麥的分布位置。
簡介春小麥與冬小麥播種與收割的季節差異。
當地以種植哪種類型的小麥為主。
活動: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請判斷東北地區與華北地區所種植的小麥種
類。當地有些地方種植冬小麥。
6.了解美國的「玉米帶」:
(1)位置: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的交匯處;與其它農業區的相對
位置。
(2)玉米帶比小麥帶位置偏東的原因分析。——需水量的差異。
(從美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及河流分布圖予以佐證。
7.美國在此地區,進行「玉米與大豆輪作」生產。
8.小結: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意義——要求從書中找出。課文P54。
三.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了解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沙塵暴。
分析造成沙塵暴的人為原因。——主要是過牧、過墾導致植被破壞。
2.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對策有哪些?
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確農業、「處方」農業。
(對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略作解釋,
「精確農業」留等以後GPS內容中說明)
3.具體了解「處方」農業:
(1)讀課文P55,進行活 動題
1 濫用化肥、農葯的害處有哪些?——污染土壤、水源、危險人體健康等。
農作物有啥事要開處方?——要施肥和治病。
由誰來開處方?——農技師
處方農業有什麼好處?——在書中找出。課文P55
4.進行活動P57第三題。
(1)將下列農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與其最適宜的解決措施用直線連接起來。
(2)在活動卡殼時,先解釋:免耕、休耕、輪作的含義。最好有當地的實例以
佐證。
四.小結活動:學了本課後,請你談談美國農業的主要特點有哪些?其中最具現實借鑒
意義的是什麼特點。請談談你的體會。
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機械化、自動化
科技化
政策好
可持續、產品環保等等。
五板書設計略
2.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湘教版必修三(不知道你要哪個版本)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1、區域的主要特徵
①區域的概念(a)
區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
②區域的基本特徵(b)
基本特徵:⑴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⑵區域內部表現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⑶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4)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是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2、區域的空間結構
①區域空間結構的概念及類型(a)
區域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區域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一般,區域空間結構由點、線、面和網路四種形式組成。
類型:鄉村地域(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和城鎮地域(以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
3、區域產業結構
①區域產業結構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a)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三次產業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配置狀況、勞動力素質等。
②我國三次產業的劃分(a)
第一產業是廣義上的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工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4、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①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
②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不高,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化處於起步階段,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為主。區域空間結構簡單,區內經濟差異小,中心城市缺乏,現代化交通線路數量少,分布稀疏,對外開放程度不高,表現出典型的自給自足特徵,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整個區域處於低水平均衡狀態。
5、工業化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第二、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勞動力開始由農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大規模轉移;區域內部集聚作用大為加強,相繼出現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區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對於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大為加強,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區域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區域經濟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增長態勢。
6、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已較高,加工製造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全面升級。第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基礎設施齊全,交通和通訊基本形成網路。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縮小,區域的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7、東、中、西差異
①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及圖示(a)
范圍:東部12個(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中部9個(內蒙古黑吉晉豫皖鄂湘贛)、西部10個(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渝)。圖見課本P13頁。
②我國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差異(c)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於對外開放
內陸
地形
平原、丘陵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氣候
季風氣候
非季風氣候區廣
自然資源
能源、資源缺乏
能源、資源多
社會因素
工業化
與城市化
工業化進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業化進程慢;城市化水平較低
科技教
育水平
較高
較低
發展機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部地帶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積極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帶的社會經濟發展明顯加快
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較早,開放程度較高,吸引外資能力較強
開放時間較晚,開放程度較低,吸引外資能力較弱
經濟因素
經濟發
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速度快
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速度慢
產業結構
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以輕型或輕重混合型產業為主
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還佔有較大的比重;以重型產業為主,其中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
交通運輸
便利
不便利
③我國改革開放的時空發展(b)
從時間上看,開放起步於1980年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後開放步伐不斷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南部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海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a)
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是針對東部季風區而言的,其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②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區域差異、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b)
南方與北方的區域差異
區域
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自
然
條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常綠闊葉林及熱帶季雨林
土壤
棕壤、鈣質土、黑土
紅壤、磚紅壤
社
會
經
濟
條
件
農業產業
以旱作為主,東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
工業產業
重工業發達,遼中南、京津唐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輕工業發達,滬寧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高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低
交通運輸
以公路、鐵路為主
水運、公路、鐵路運輸都很便利
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低
對外開發較早,開放程度高
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外開放不夠
洪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開放,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渤海灣地區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
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治理環境,加快產業的升級改造,協調好人地關系
9、西部大開發
我國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及意義(b)
范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國土面積68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4%;2002年末有人口約3.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8.6%。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邊三個自治州,比照國家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意義:⑴有利於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⑵有利於東、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利於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⑶有利於調整我國經濟結構,為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資金、技術、人才轉移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有效地擴大內需,增強國民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⑷有利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改變生態環境,為全國特別是東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10、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
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所取得的成效與意義(b)
成效與意義:對口幫扶成效明顯;合作項目不斷增多,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加大;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聯系日益密切;實現了合作雙方的「雙贏」,實現了合作雙方的共同發展。
1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經濟合作
①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意義(b)
我國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空間分布不均,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能源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具體方案及圖示(c)
⑴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引水向北,供水至華北、西北地區。(具體圖示見書本P26頁)
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等河道作為主幹線進入天津。途徑蘇、魯、鄂、津、京5省市,主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東線把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
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開渠輸水,途經鄭州、石家莊,終點北京。中線工程具有水質好,覆蓋面大、自流輸水等優點,是解決華北水資源危機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
西線: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為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和山西6省區提供灌溉、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促進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
【拓展提示】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具有社會、經濟、環境等綜合效益;可促進工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具有為工業、居民、農業供水,防洪,排澇等經濟效益;利於回升地下水位、保護生物多樣化、緩解北方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⑵西氣東輸工程:主體工程是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出發,由西向東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終點到上海市。沿途將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並跨越黃河、長江、淮河等江河,全長4000多千米。工程總投資預計高達1200億元,輸氣量最終達到200億立方米/年。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沿線的河南省、安徽省等供應天然氣。(具體圖示見書本P27)
西氣東輸工程還包括從四川、重慶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拓展提示】西氣東輸工程的意義:可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改善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⑶西電東送(具體圖示見書本P29)
北通道:將「三西」(即內蒙古西部、山西、陝西)煤電基地和黃河上游水電送往京津唐地區。
中通道:將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幹流水電送往華中、華東和福建以及廣東。
南通道:南部通道以開發雲南、貴州、廣西的水電為主,並以開發貴州等火電為補充,向廣東等東部地區送電。
【拓展提示】西電東送的意義:可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將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西部生態環境建設,有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為我國沿海較發達地區提供大量電力,為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並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
③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b)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資源調出區、調入區及資源調配中所涉及的有關區域的地理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進行工程建設時,要評估工程對涉及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有利的影響和不利的影響,對不利的影響要採取工程或技術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調:輸出區可能出現水資源緊張,生態環境受到影響;輸入區獲得水資源,改善當地水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會在北方地區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
西氣東輸:輸出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和綜合使用,改善產業結構,但管道的建設易破壞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輸入區可以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
西電東送:輸出區加快電力開發和輸電線路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水電站建設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坑口火力電站易加劇環境污染;輸入區獲得充足的電力供應,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12、產業轉移
①我國產業轉移到基本特點(b)
沿海企業向內地轉移:因環境、資源問題,為尋求廉價資源和低成本進行的產業轉移;
中國台灣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為尋求廉價的勞動力、眾多的發展機會、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進行的產業轉移;轉移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IT)產業
廣東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為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進行的產業轉移。
②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b)
產業轉移促進了被轉移地區的資源的開發,被轉移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促進了產業的更新和升級,推動了被轉移地區經濟的發展;
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使欠發達地區的環境污染加重,人地關系趨向緊張。
區域產業發展在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落後到先進的階段以後,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才可能逐步減輕。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可以看出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一次轉移
第二次轉移
時間
改革開放初
20世紀90年代
轉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轉向鄰近地區
轉移產業
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業
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
轉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水平低,且參與國際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對發達,
產業結構優化
對環境影響
環境污染加重
環境質量好轉
3. 必修三第二章地理知識框架圖亞馬孫
4.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知識點概括!
§2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1、流域:又稱供水區,是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區的總稱。水系:指河流幹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2、河流水系由幹流和一系列支流組成,一般將流入幹流的支流,叫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叫二級支流,依次類推。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稱為分水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分水界)。3、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4、河流開發要考慮流域內不同區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開發:組成部分重要性保護重點山地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植被生態保護河流是流域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河谷平原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5、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③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6、田納西河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①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②19世紀後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③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已經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7、美國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簡稱TVA,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將河流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發揮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等綜合效益。8、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5. 7年級上冊地理思維導圖 第二章、三章、四章 知識點
重點如下:
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 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 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 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盪;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 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6. 七年級地理思維導圖上冊: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識重點是什麼
重點如下:
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 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 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 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盪;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 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7. 高中地理必修三三維設計答案第二單元第四節和第五節,要詳細
o(︶︿︶)o 唉 絕了 至少把出版社 教材名稱 什麼的 給出來呀
8.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濕地思維導圖
有課本內容照片嗎?
9.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節讀圖思考的答案
1.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趨勢與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二氧化碳增多,全回球氣溫升高。答
2.人類發展工業生產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人類破壞植被,導致植被光合作用減弱,吸收二氧化碳減少。
10.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主要內容
古人有三樁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講話和做文章 ,有名的講話記錄下來,即是語錄,從廣義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歸根結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經國之大事」,是誰也馬虎不得的。將文章提到這個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場險惡而隱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視它的作用,有的更將著書立說作為一生追求的事業。士之患在身滅而名不彰。要想使聲名彰明顯著,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他人代己立傳,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傳。自己替自己宣傳,也有兩種辦法,一是寫文章吹噓自己,一是寫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為人承認,牛皮易吹破,做的是無用功;而後者則是所有讀書人所夢寐 以求的。所謂名山事業,使多少人為之而獻身;今人的著書立說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質。做學問只要敷衍得過,東抄西摘,七拼八湊,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誇耀同列,博一個學問廣 大 的名聲,至於其中的貨色是好是壞,誰也不去注意,於是作者便儼然以大學問家自居,順帶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去指導更年輕的人去了。古人將學問、文章當作崇尚的事業,其 執著認真的態度是今人難以企及的。即如做學問、寫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讀書學習,也不易 為今人所達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是學習的快樂。荀子的《勸學》 ,頌揚的是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的學風。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將讀書當作賞心樂事來欣賞,其中滋味,又斷非 一般淺人所可知。明代華亭人陳繼儒作的《讀十六觀》,是談讀書的好文章,其中有雲:「 倪文節公雲:『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 聲 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為最。聞他人讀書聲已極喜,更聞子弟讀書聲則喜不可勝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 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益,故有全利無少害也。』讀書者當作此觀。」雖時移世易,此種心跡,於當今之世,雖不可說絕對沒有,但確實遠較古代為少。市場經濟時代,大家 只求溫飽、奔小康,讀書作人的事是很少顧及到的了,更談不到以純審美的方式去讀書、做學問與文章。如上所引諸多古人可謂書痴,做人做到痴,讀書讀到痴,其卓絕與快樂之處又 豈是常人所意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