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教學目的要求
『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必背點
1、世界人口的增長:農業革命之前人口增長緩慢,農業革命期間人口增長有所加快,工業革命後人口增長迅速。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變化: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逐漸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轉化,進而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過渡。
2、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特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特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我國由於採取計劃生育,人口增長特點與發達國家相似;世界人口大多數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因此世界人口增長特點與發展中國家相似。
3、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主要由舊大陸(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美洲、大洋洲);二戰後,國際人口遷移主要由發展中國家(亞非拉)遷往發達國家(西歐、北美、大洋洲)。古代中國人口遷移的總趨勢是由北方遷往南方,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主要有戰爭、自然災害、移民支邊等。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的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國家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人口由東部遷往西北和東北。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受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東部經濟發展快,人口大量由內陸遷往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由農村到城市。
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主要有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其中經濟因素是重要因素。如:卡特里娜颶風引起美國人口遷移的原因:自然災害;目前我國人口大量由農村遷往城市:經濟因素。
5、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環境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環境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
6、城市中常見的功能區有: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等,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住宅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發展的趨勢是出現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的分化,高級住宅區往往位於城市外緣,環境優美的地區,低級住宅區往往分布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商業區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在大城市中心會形成中心商務區,其外觀特點是建築高大密集。工業區往往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地帶,並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目的:為了降低成本、保護城市環境)。
7、城市地域結構模式有: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功能區沿交通線呈扇形向外延伸)、多核心模式。三種模式的核心都是中心商務區。城市地域結構的形成因素有:經濟因素、歷史因素、社會因素等,其中經濟因素是主要因素。受經濟因素影響,城市中每一塊土地用於哪種活動,主要取決於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影響北京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務區的因素:歷史因素。
8、城市等級越高,服務種類越多、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數目越少,相距越遠。
9、城市化的過程: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農業用地轉變為城市用地、城市數目增多、城市等級提高。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中的比重。
10、世界城市化水平隨時間的變化可表示為一條稍被拉平的「S」形曲線。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70%以上)、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發展快、城市發展不合理,處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11、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②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1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使生物多樣性減少、工業廢渣對城市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影響地表徑流、地下水水量減少、水質惡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過快的城市化會使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甚至出現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雜訊等環境污染問題。
13、為了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們提出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目標。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14、城市建築景觀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我國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學思想下,形成山水城市,如杭州。古代帝王的都城大多以皇宮為中心,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
15、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機械、科技等。自然因素相對穩定,社會經濟因素不斷變化。以下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江南丘陵的茶園(土壤)、千煙洲的立體農業(地形)、華南的雙季稻(熱量)、荷蘭的鮮花裝點世界各地(交通的改善、保鮮技術的進步)、城郊由種糧食改為種蔬菜(市場)。 市場需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16、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種植業(種小麥)與畜牧業(牧羊)相結合,主要分布在國土東南部、西南部。是一種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一種新型的混合農業模式。
17、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以種植水稻為主。中國是最大稻米生產國。區位條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居民喜食稻米,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特點:小農經營、單產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18、商品穀物農業: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其商品穀物農場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中國的商品穀物農業分布在東北和西北,為國營農場。
19、大牧場放牧業: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優勢: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促進措施: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飼養良種牛等。
20、乳畜業:面向城市市場的畜牧業類型,比較發達的地區有西歐、北美五大湖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世界許多國家大城市市郊。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飼料因素(自然因素)——溫帶海洋性氣候,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市場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化水平高,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21、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熱帶地區毀林開荒——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影響碳循環;過渡放牧——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陡坡開荒——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土壤鹽鹼化;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結;廣泛使用農葯——土壤污染等。
22、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有:自然因素——資源能源(傳統工業主要因素)、環境(高技術工業);社會經濟因素——交通(高技術工業要求快捷的航空和高速公路)、市場、科技、勞動力、政策、工業基礎、個人偏好等。
23、不同工業部門的主導因素不同: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原料導向型工業,應接近原料產地;啤酒、傢具製造業等市場導向型工業,應接近市場;電解鋁、電解銅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等動力導向型工業,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等勞動力導向型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技術導向型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達地區。
24、以下工業選擇的主要區位因素:鞍鋼——原料、燃料;寶鋼——市場、港口;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大型工業基地——政策;海外華人華僑紛紛回國、回鄉投資辦廠——政策、個人偏好。
25、污染嚴重工業的區位選擇:水污染工業(印染廠、造紙廠、化工廠、煉油廠等)——布局在河流下游;大氣污染工業(水泥廠、鋼鐵廠、火電站、化工廠等)——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下風向、季風區垂直於風向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固體廢棄物污染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26、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聯系的類型:工序上的聯系(投入-產出聯系)、空間利用上的聯系。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工廠之間主要是工序上的聯系;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工廠之間有的是工序上的聯系,有的是空間利用上的聯系。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可能會發展成工業城市,如鞍山鋼鐵城、大慶石油城、十堰汽車城。
工業聚集的優點:公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加強企業間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運費和能耗,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27、世界著名的傳統工業區有: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很多傳統工業區都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發展起來。
28、魯爾區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區近;③充沛的水源;(社會經濟條件)④水陸交通便利;⑤市場廣闊。
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沖擊;⑤環境污染、用地緊張等。
整治措施:①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②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③調整工業布局;④改善交通條件
29、世界著名的新興工業區: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美國「矽谷」等。共同特點:在沒有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形成的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30、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③以輕工業為主;④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⑤生產高度專業化;⑥工業分布在小城鎮和鄉村,生產過程分散。義大利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為獨特的發展模式。其突出優點是既專業分工,又密切協作。
31、高新技術工業的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較短;③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32、美國「矽谷」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地中海氣候);(社會經濟條件)③世界人才高地(科技實力雄厚);④交通便捷;⑤市場穩定;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矽谷」的主要工業部門:微電子工業。
33、由於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需要進行物質和信息的交流,即地域聯系。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運輸、通信、商業和貿易。
34、交通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這些交通干線也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如株洲沿鐵路發展);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引起該地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如嘉興由沿河伸展轉為沿公路發展;大運河的淤塞使沿河的濟寧、揚州等城市發展緩慢,空間形態基本不變)。
35、交通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交通運輸影響商業網點的密度(山區交通線稀少,商業網點密度小);交通運輸還影響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很多商業網點以交通最優為原則,建立在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36、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采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工業文明——征服自然、後工業化時期(20世紀70年代後)——謀求人地協調。
37、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有: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生態破壞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
38、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長過快、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導致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
39、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
40、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具體途徑:控制人口規模、轉變發展模式、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個人做起、國際合作。
4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龐大的人口壓力、自然資源相對短缺、深刻的環境危機。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循環經濟:工業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工業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推行生態農業。(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能源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分析)
『貳』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總結
必修Ⅱ第一章《人口與環境》1、人口增長(a):①記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等於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②人口增長的原因(直接原因:自然增長率;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③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b):自然因素、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等。經濟基礎可簡單理解為經濟狀況;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經濟基礎——經濟發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婦女就業狀況;上層建築——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人口政策;其他因素——戰爭、自然災害。2、人口增長模式:①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及地區(b)增長模式 社會時期 基本特點 其他原始型 原始社會 高高(極)低 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以採集、狩獵為主傳統型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初期 高高(較)低 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自然經濟過渡型 發達國家:18世紀中期以後 高低高 工業化使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糧食增長,死亡率下降 發展中國家:20世紀50年代起 二戰後政治上獨立,民族經濟發展迅速,醫療事業進步現代型 發達國家 低低低 仍然保持下降趨勢,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②記住: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首先是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③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c):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增長模式多為「過渡型」(高低高模式),面臨極嚴重的人口壓力。歐美等發達國家則為「現代型」的人口增長模式(「三低」模式)。中國,正在步入「現代型」模式(三低),這是我國採取積極的人口政策的結果。3、記住人口增長指數的含義(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a)4、土地、森林、水等資源對人口發展的限制性(b):基本觀點:人口在增加,資源在減少,有限的資源只能供養有限的人口。 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量大資源的有限性 資源供應不足→影響社會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資源的人均消耗量大5、了解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b):(根本區別在於「最大」「最適宜」,前者大於後者);理解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警戒性)。人口數量與人口合理容量——二者相當時則協調,超出時則破壞——臨界性;相同地區,不同發展時期;不同地區,科技和自然條件不同——人口容量不同——相對性人口容量不是達到的人口數量,是控制的人口目標——警戒性注意: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地球空間能容納多少人口。6、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a):引起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有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注意區別人口流動和人口遷移(二者最根本的區別是有沒有「永久性」或「長期」變更居住地)。人口遷移包括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目前,國際人口遷移的方向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國內人口遷移的方向主要是農村流向城市。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b)。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生態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其中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自發性人口遷移的最根本因素。一般認為,人口遷移是推力(或排斥力)與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注意:①三峽移民不屬於「環境難民」。②政治因素不等同於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屬於政治因素,戰爭也納入政治因素,因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8、世界和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c):表格1:世界人口遷移遷出地 遷入地 遷移的原因亞洲:中國、印度等地 東南亞、美洲、大洋洲、非洲等 自然災害、戰爭、生活貧困歐洲 美洲、大洋洲 地理大發現,新航線的開辟,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主義的擴張,開發新大陸非洲 美洲 歐洲殖民者罪惡的奴隸貿易表格2:中國人口遷移:時間 人口遷移特色 方向20世紀50~70年代 60年代移民邊疆70年代「知青」上山下鄉運動 有組織遷移,受到嚴格限制 從東部向中部;東部、中部向西北、東北、西南方向遷移20世紀80年代以來 從內地到沿海,從農村到城市,從貧困地區到經濟發達地區 自發性遷移比重上升 中部向東部;西南、西北向中部和東部的遷移在增加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現階段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人口遷移的重要原因。9、地域文化的概念(a):指在一定地域長時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現象。如:江南的「稻米文化」、蒙古的「游牧文化」、美洲印第安人的「瑪雅文化」等。10、舉例說明外國地域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b)。
文化差異 現象 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婚俗 初婚年齡的大小 發展中國家 早婚早育,生育時間延長 提高出生率 發達國家 晚婚乃至不婚、不育 降低出生率 婚姻的穩定程度 發展中國家 較穩定 提高出生率 發達國家 不夠穩定,離婚率較高 降低出生率宗教 為了擴大影響,一般不反對人口增長 提高出生率11、舉例說明中國地域文化對我國人口發展的影響(a)。人口文化\變化 逐漸革除的陋習 發揚廣大的文化 積極意義婚俗和制度 早婚早育 晚婚晚育 推遲生育年齡,縮短生育時間,降低出生率,減輕人口壓力生育 多子多福多育多子重男輕女 只生一個好男女都一樣少生優生 降低人口出生率減輕人口壓力積累社會財富職業選擇 重仕輕民重農輕工、商 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工商業快速發展 加快國民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口流動 安土重遷「父母在、不遠游」 社會文化交流頻繁人口流動規模空前婚姻地域范圍擴大 人類聯系日益密切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口身體、文化素質推動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第二章《城市與環境》1、城市區位因素和城市空間分布特點(b):自然地理區位:對城市的影響是相對穩定的。在鄰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較好的山前平原和荒漠地區的綠洲,有利於城市形成;在河流干、支流匯合處,在大河入海口,有利於形成比較大的城市,如宜賓、重慶、武漢、上海。經濟地理區位:指城市與周圍經濟事物的空間關系。便利的交通,工業和商品農業基地,都利於城市的興起。如:株洲、石家莊、杭州都位於鐵路的樞紐位置上。因交通的變遷。城市也會出現興衰,如:淮安、揚州就因京滬(津浦)鐵路的建設,出現了衰落。2、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類型(a):城市用地可劃分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業用地、農業用地和水面。3、城市功能分區的分類(a)和主要的影響因素(c):功能區即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可劃分為商業區、居住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與倉儲區、風景旅遊區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因素、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狀況等。
『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1必修復習資料
1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岩石圈,促進岩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於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分布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
亞洲
區位條件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
(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
歷史
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主要特點
特點
形成原因
小農經營
以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機械化水平低
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
水利工程量大
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科技水平低
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三、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種;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④施用農葯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徵的影響: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四、工業區位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產、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產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布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①風向 ②水源 ③離城市距離
2、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原因:工業所用的原料范圍越來越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交通運輸:沿海沿江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不再成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4)勞動力素質的影響逐漸增強。
3、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工業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主要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肆』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內容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惠來一中地理科組
一、學生基本情況
今年我校高一級有22個班級,高二有7個文科班11個理科班,高三有9個文科班。學生人數較多,但是學生的基礎較差,不同年級存在不同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區域地理方面,很多學生對於各大洲的輪廓和我國的行政區劃都不了解。高三學生對備考的理念和要求也較低。
二、教學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計劃
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高考要求,以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以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目標。
1、 學生能主動學習地理,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養成學習地理的習慣
2、 學生能對各地理區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詳細認識重點區域的地理條件,能對世界個區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 學會通過所學原理分析地理現象,具備分析區域條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樂於探究培養學生自製設備驗證地理原理的能力
5、 培養學生對地理終身學習的興趣,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識
四、教學目標實施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在教學中,第一,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展有關的地理環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在經過高一的地理學習,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內容,對高中地理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分析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簡單的地理思維能力這為現階段的地理學習與復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由於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學習主要由於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學習與復習的自身特殊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初中區域地理知識在內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和選修六的學習與復習,學習任務重。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應以系統性的知識為基礎,著重於知識結構及聯系的理解和掌握,讀圖解圖能力的提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等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同時掌握好審題答題的技巧與方法,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加強個別指導,使學生整體得到成長。
總之,我們要努力創設適於學生的學習情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圍繞地理教學三個領域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時段內,在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地理素養都有所發展。
『伍』 湘教版高中地理的課程目標
必修課程
地理I
標准 活動建議
1、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主要特點。
2、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 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到天氣系統的特點。
•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 舉例說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 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4、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分布
• 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活動的影響,並根據有關資料,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 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選擇一種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繪制一幅圖,或者製作一個計算機動畫等),向家人或同學講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運用教具、學具,或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解釋晝夜更替與四季的形成。
• 用肉眼觀察某種天文現象,並查閱有關資料,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及體會。
• 繪制出示意圖,或利用教具、學具,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 根據本地條件,進行地質(或地貌、水文等)野外觀察。
• 利用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溫度計,做一次模擬大氣溫室效應的小實驗。
• 用計算機設計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水循環或洋流運動的動畫。
• 通過角色扮演(或講故事、觀看錄像等)形式,說明某撲克然要素變化時,將會導致其他要素發生變化。
• 搜集家鄉某條河流變化的資料,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並為該河流的未來提出撲克己的設想。
• 有條件的學校對水井定點、定時觀測,記錄水位、水色等變化情況,並分析其變化規律和主要原因。
• 以本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變化為主題,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 針對本地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成立課外監測小組,制定計劃,開展活動。
地理II
標准 活動建議
1、人口與城市l 分析不同人口發展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 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原因。
• 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 運用實例,解釋城市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
• 運用中心地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 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產業活動與地域聯系
•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 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 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舉例說明產業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結合實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3、 類與地理環境的直轄市發展
• 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 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 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責任。 • 運用本地人口資料,繪制圖表,探究本地人口的發展模式和人口遷移的地點。
• 搜集所在城市不同時期的地圖、照片,或進行走訪,講座城市的變化,交流感想。
• 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本地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 模擬設計某地區交通運輸線路和站點的布局方案,簡述設計理由。
• 聯系本地實際,撰寫一篇如何治理某一環境問題的小論文,並展示交流。
• 舉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制定本班愛護環境的守則。
• 結合實際,與家人交流對環境問題的看法,並參與宣傳環境保護的活動,為改善本地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地理III
標准 活動建議
1.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l 了解區域的含義。
• 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 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影響。
• 舉例說明立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2.區域可持續發展
•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式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資源、環境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海參域開發與綜合治理的措施。
•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了角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
•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荒漠化發生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
• 以某區域為例子,分析該區域森林或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了解森林或濕地的保護措施。
•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農業低產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了解綜合治理低產區的方法與途徑。
3.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 結合實例,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 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 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 用電子地圖(網路或光碟形式)查詢交通、旅遊等信息。 • 模擬赴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荒漠、高山地區等的施行,描述在不同地區所能觀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說出到上述地區施行應攜帶的主要生活用品。
• 開展一次模擬活動(如南水北調調出區居民與調入區居民的對話),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 調查家鄉一片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討這片土地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這片土地讓你來規劃開發,你將作何打算?為什麼?
• 調查本地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所產生的危害,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保護、治理措施。
• 收看相關電視節目,如DIS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探索與考察中GPS的功能。
• 運用網路電子地圖,查找某城市主要旅遊景點的分布,並查詢從市中心某地到某幾個景點的公共交通線路。
說明:區域可持續發展部分,選擇符合標准主題的區域,採用案例分析方式編寫教科書和開展教學。本部分至少選擇4個中國案例,2個國外案例。
選修課程
一、宇宙與地球
標准 活動建議
1.宇宙l 簡述宇宙大爆炸假說的主要觀點。
• 根據圖表,概括恆星演化的主要階段 及其特點。
• 舉例說出人類探測宇宙的的歷程、意義及保護宇宙環境的重要性。
2.星空觀察
• 運用天球坐標系簡圖,確定主要恆星的位置。
• 運用星圖進行星空觀察,說出星空季節變化的基本規律。
3.太陽和太陽系
• 了解太陽圈層結構。
• 運用資料、圖表,結合模擬演示,說明太陽系的組成九大行星的結構及運動特徵。
4.月球和地月系
• 簡述月球概況及其運動特徵。
• 分析月相變化規律,並解釋月相變化與潮汐變化的關系。
5.地球的演化
• 根據圖表說出地質年代的劃分以及不同地質年代的地殼運動、成礦規律和生物演化簡史。
• 簡述關於大地構造主要假說的觀點。
• 運用簡單的地質構造圖,判讀地質構造類型並繪制地質剖面示意圖。 • 觀看有關主題的影像資料,如天體演化來龍去脈宇宙與人神奇的地球等,交流觀後感。
• 收集有關地外文明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 閱讀星圖,觀察四季星空,辨認銀河,以及大熊座、小熊座、仙後座、天鷹座、天琴座、金牛座、獵戶座、獅子座、等星座和北極星、織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恆星。
• 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太陽活動和月球面貌。
• 連續觀測半個月以上的月相,記錄並總結月相的變化規律,濃度分析月相變化的原因。
• 組織一次野外地質考察活動,觀察岩層及地質構造,採集岩石、礦物標本,尋找化石,講座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 收集有關圖片資料,召開一次專題講座會,重建恐龍生活時代的地球環境。
• 結合本地的地形特點,開展關於地表形態形成及演化的研究性學習。
說明:簡述'宇宙大爆炸'假說的主要觀點和根據圖表,概括恆星演化的主要階段及其特點兩項,旨在運用具體事例說明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化、永無止境,以增強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
二、海洋地理
標准 活動建議
1.海洋和海岸帶
• 觀察海底地形圖,運用海底擴張與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觀點,解釋海底地形的形成 和分布規律。
• 運用圖表及資料,歸納海水溫度、鹽度的分布規律。
• 運用圖表,分析海 一 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水、熱平衡。
• 簡述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 說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運動形式的主要成因。
• 運用地圖及景觀圖片,概述海岸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 列舉海岸帶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
• 運用資料說明海平面變化對海岸帶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
2.海洋開發
• 說出海水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和現狀。
• 說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點,以及海洋能的開發前景。
• 運用資料說明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舉例說明開發利用海洋空間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 簡述海洋旅遊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3.海洋環境問題與保護
• 分析風暴潮、海嘯的成因,說出其危害及應對措施。
• 運用資料,說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對海洋環境產生的危害,簡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主要對策。
4.海洋權益
• 區別海洋國土、內海、領海、公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等概念。
• 根據有關資料歸納我國海洋國情的基本特點,說明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
• 舉例說出建立和維護國際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三、旅遊地理
標准 活動建議
1.旅遊資源遙內涵,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 簡述旅遊資源的內涵,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 比較人文旅遊資源與自然旅遊資源的區別。
• 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世界文文化與自然遺產,舉例說出其重要價值。
2.旅遊景觀欣賞
• 舉例說明旅遊景觀的觀賞方法。
• 運用資料,舉例描述中外著名旅遊景區的景觀特點,並從地理角度說明其形成原因。
3.旅遊資源的綜合評價與旅遊規劃l 結合實例,簡述旅遊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基本內容。
• 針對某一實例,評價旅遊資源的開發條件。
• 分析旅遊景區的基本要素以及它們的相互影響,初步學會對旅遊景區、交通和服務設施進行規劃設計。
4.旅遊設計
• 學會收集旅遊信息,根據旅遊資源狀況,確定旅遊點,選擇合理的旅遊路線。
• 說明地形、氣候、水文等條件與旅遊安全的關系,以及所應採取的安全防範措施。
5.旅遊與環境保護
• 闡明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文化的作用。
• 舉例說出旅遊與景區建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舉例說明旅遊開發過程中環境保護的措施。 • 收集世界和中國旅遊景區的各種資料,在班級進行展示交流。
• 結合自己的旅遊經歷,交流欣賞旅遊景觀的親身體驗。
• 在互聯網上查詢並下載旅遊景區的資料,模擬設計一份旅遊活動方案。
• 設計一條本地一日游的旅遊路線。
• 由學生自己擔任導游,開展一次體驗性的導游活動。
• 講座到某地旅遊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
• 結合本地實際,組織一次關於生態旅遊的專題討論會。
• 將學生裝的游記、攝影作品、旅遊紀念品等集中起來,進行展覽交流。
四、城鄉規劃與生活
標准 活動建議
1、城鄉發展與城市化l 說出市鎮劃分的一般標准。
• 比較中外城市的發展過程,歸納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徵。
• 闡述不同國家和地區城市化過程的特點與利弊。
• 舉例說明城市環境問題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 比較在不同地理環境污染中,鄉村聚落的頒特點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 舉例說明鄉村集市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2、城鄉分布
• 運用資料分析現代城市或村鎮的空間形態、景觀特色以及變化趨勢。
• 舉例說明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如何實現城鎮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
• 舉例說明城鄉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護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所應採取的對策措施。
3、城鄉規劃
• 說明城鄉規劃對於城鄉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了解城鄉規劃中項目選址、功能爭區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方法。
• 歸納城鄉土地利用的基本類型,說明其配置特點和變化趨勢。
• 理解在城鄉規劃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文化等部門的一般布局原理。
4、城鄉建設與生活
• 了解城鄉人居環境的基本評價內容,分析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因素,評價居住小區的環境特點與結構功能。
• 說出商業布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不同商業部門布局的特點與功能。
• 結合實例,比較不同的城市交通網路的特點。
• 舉例說明文化設施布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 到鄉村集市上通過對趕集人進行調查,粗略估計集市的服務范圍。
• 收集你所熟悉的城市的地圖書館和有關資料,分析其用地結構和功能分區,看一看有哪些利弊,又怎樣加以改進。
• 選擇一個熟悉的城市,講座該城市存在的城市環境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建議。
• 開展一次關於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的問卷調查,撰寫一份調查報告。
• 運用有關資料,進行一次城鄉規劃的模擬練習。可把全班學生分成3--4組,提交各組的規劃方案,開展比較評價。
• 模擬選房購房活動:通過上網瀏覽、收集廣告資料、實地調查考察,對幾處商品房進行比較,確定購房方案。
• 繪制社區主要的文化、教育、體育設施的分布草圖,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
五、自然災害與防治
標准 活動建議
1.自然災害概述
• 列舉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
• 結合實例,簡述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
• 運用資料說明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 運用地圖說明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的分布。
2.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
• 在地圖上指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
• 簡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產生機制與發生過程。
• 分析台風、寒潮、乾旱、洪澇等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
• 列舉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災害與環境
• 比較同一自然災害成災的地域差異。
• 概述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4.防災減災
• 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
• 以一二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的應對方法與應急措施。
• 舉例說出中國防災、減災的成就。
• 展望人類利用高科技避害趨利的遠景。 • 圍繞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開展一次研究性活動。
• 搜集本地有關自然災害前兆的諺語以及防災減災的有效方法,在全班進行交流。
• 結合實際,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應對突發性災害。
• 收集近年來我國某種自然災害的資料,繪制其地理頒簡圖,解釋其形成原因,並說出我國己採取的防災、減災措施。
• 模擬以某自然災害為背景的援救學習。
• 配合世界的防災日,出一期板報。
• 組織以自然災害與我們(或自然災害與環境自然災害與高科技等)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六、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標准 活動建議
1.地理信息技術
• 運用資料概述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
• 說出地理信息技術的基本內容。
• 根據有關資料,簡述地理信息技術在現代生產、生活中的意義。
2.地圖與遙感(RS)
• 結合實例,簡述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會初步判讀遙感圖像。
• 結合實例,說明遙感圖像在地圖製作中的作用。
• 結合實例,說出遙感的主要功能。
3.全球定位系統(GPS)
• 簡述說明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 結合實例,說出GPS在交通、旅遊、導航等領域中的應用。
4.地理信息系統(GIS)
• 結合實例,說明GIS的基本功能。
• 了解地圖數字化的方法
• 會在GIS軟體中建立數據表。
• 會在GIS軟體中改變圖層顯示的方法。
• 結合實例,初步掌握GIS的查詢方法。
• 會用GIS軟體製作、輸出專題地圖。
• 會瀏覽網路GIS地圖,查詢有關信息。
5.3S技術
• 了解3S技術的綜合應用。
• 了解數字地球、數字城市的含義。 • 在GIS軟體中,建立同學基本情況信息表,在地圖上顯示同學的信息,實現查詢、分析等功能。
• 在GIS軟體中,應用中國人口和行政區劃數據,查看東西部省區人口信息,在網上查找東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對此說明東西部的區域等差異。
說明:本課程建議使用二次開發的GIS軟體(如對國產軟體進行二次開發),簡化GIS功能。教學過程中,建議開發地理信息技術綜合學習軟體平台進行輔助教學。
『陸』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學內容怎麼寫
地理順口溜喔:-O 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繞外邊;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2、地球特點赤道略略鼓,兩極稍扁平。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南北為經線,相對成等圈。東西為緯線,獨成平行圈;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西向東,方向不變。5、地球五帶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①溫,指溫度。6、地圖辨方向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經線指南北,東西緯線圈。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10、七大洲地形(1)亞洲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2)歐洲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6)大洋洲面積小,分兩區,一大陸,二島嶼。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7)南極洲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11、海底地形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12、地形變化地形變化,內外力加。滄海桑田,內部力大;板塊運動,拉伸擠壓,斷層褶皺,出現高窪;火山地震,板塊緣發。外部力量,不可輕它;風浪水冰,侵蝕變化,天長日久,削高填窪。13、天氣和氣候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氣溫分布規律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15、地球變暖危害大氣污染,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採取措施,刻不容緩。16、風的形成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17、地球氣壓帶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18、地球風帶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條件空氣飽,氣溫降;凝結核,相碰撞;體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規律赤道熱,降水多:兩極寒,降水難。回歸線,分兩邊;陸西岸,副高帶,信風吹,降水虧;陸東岸,季風故,氣候溫,降水富。中緯度,居內部;距海遠,氣候干。21、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23、世界自然資源(1)土地資源土地資源,生存條件;耕林草建,伐墾泛濫,流失沙化,人增地減,採取措施,齊抓共管。(2)水資源地球水多,海水大片;只能利用,淡水資源。河湖地下,分布有偏;滿足需要,比較困難。保護資源,節用當先;植樹造林,防治污染。海水淡化,為期較遠。(3)森林資源森林用途:提供材木,含蓄水源,增加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保護資源,植伐同步。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4)礦產資源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①巴,巴西。印,印度。24、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25、人口問題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26、世界人種問題世界人種分清,要看膚發眼睛。白居歐洋北美①,黃人主在亞東,黑人非洋美國,種族歧視受輕。①洋,大洋洲,後面「洋」字亦同。27、世界主要語言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語言。漢語使用最多,亞洲中國東南;英語使用面廣,英澳北美印度;俄語比較集中,拉美西語侵佔;法語世稱美麗,主要法國內焉;阿拉伯語亞非,國際重要語言。28、世界三大宗教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蘭。基督徒十億,歐美洋廣泛①;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蘭,六億穆斯林,亞非最多見。①歐美洋,歐洲,美洲和大洋洲。29、世界人口過一億的前10個國家中印美尼俄①,巴日尼孟巴②。①印,印度。尼,印度尼西亞。②巴,第一個「巴」字指巴西,第二個「巴」字指巴基斯坦。尼,奈及利亞。本句可用形象語言「終因沒米(尼的諧音)餓,八日你夢巴(鍋巴)」來幫助記憶。墨西哥是第11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30、有關世界國家問題世界國家近二百,面積俄加中最大,領土領水海陸空,兩邦之間國界劃。政治制度分社資,多數國家不發達;國際交往要平等,五項原則維護它。31、世界區域劃分世界區域分十三,依據人地和自然①。亞洲區域數有五:東西南中和東南;非洲區域兩部分,撒拉劃分南北線;美洲區也分兩段,拉丁美洲佔南邊;歐分西東聯北亞②,南極大洋獨成片。①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②東聯北亞,歐洲東部和北亞聯合為一個區域。32、東亞各國東亞有五國:中朝韓日蒙①。蒙古居內陸,畜牧業較盛;朝鮮分南北②,北朝資源豐;南韓經濟發,與日稱「小龍」;中國更重要,後面另外評。①朝,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②朝鮮,指朝鮮半島。33、東亞地形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西部高原和山地,東部平原丘陵多;地勢西高東部低,東流入海是江河。34、東亞季風氣候東亞季風顯著,東海西部大陸。海陸比熱不同,氣壓隨季擺動。夏陸增溫較快,形成低氣壓帶;海水吸熱較遲,低溫高氣壓在;季風從海到陸,近海降水豐富。氣候還分兩種,溫帶亞熱季風。35、東 亞沿海與內陸差異東亞之沿海,溫濕人稠密;平原耕地廣,稻茶絲產地;沿海多良港,經濟貿易益。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草原氣候干,畜牧加工宜。36、日本日本四大島,本洲最重要;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靠;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37、東南亞地理狀況「南洋」東南亞,共十個國家;最大群島國,印度尼西亞。歐洲向東行,必經馬六甲;印太兩洋間,「十字路口」卡。半島山河間,分布呈縱列。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下游寬且緩,沖積成平原;土肥灌溉便,人稠農業興。群島多火山,三大板塊間;印度尼西亞,「火山國」名兼,農民不怕險,火山口種田。38、東南亞兩種氣候類型熱帶雨林赤道邊,馬來半島群島焉;全年對流雨為主,一載降水過二千;雨熱充足植物茂,四季農作不休閑。熱帶季風分雨旱,中南半島菲北邊;六至十月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種收在旱。39、東南亞居民和物產東南亞人稠,物產多量大:橡膠油棕錫,盛產在馬來①;椰子和蕉麻,菲律賓可誇;稻米為主食,泰國質量佳;印尼汶萊國,石油在開發;人稠多信佛,建築出精華;柬寨吳哥窟,仰光大金塔;經濟有發展,華人貢獻大。①馬來,馬來西亞。40、新加坡馬來半島新加坡,形如獅子市島國;島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華人多。「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印航行必經過。資源貧乏靠進口,獨立新興工業國。地理優越港口良,對外貿易航運多;開放吸資引技術,工業發展「小龍」活。花園城市環境美,旅遊行業創匯頗。41、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群島國最大。產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納①;石油輸出口,本區亦最大;熱帶雨林景,翡翠鏈項掛;萬隆環境雅,療養旅遊佳;都城雅加達,位於島爪哇。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納,金雞納。42、南亞地理氣候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印河便灌溉,恆布下游匯①。氣候熱季風,降水有偏護。①恆,恆河。布,布拉馬普特拉河;本河源於中國境內,在中國稱雅魯藏布江。43、印度南亞最大國,首都新德里;人口世居二,耕地亞洲一;麻茶世界首,棉蔗屬經濟;孟加兩大港①,棉麻工業地。①孟,孟買。加,加爾各答。44、印度主要作物水稻小麥棉花茶,還有花生甘蔗和黃麻。45、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南亞西,工業棉紡織第一;農業主要靠灌溉,乾旱恆河解危機;伊斯蘭堡為首都,最大城港卡拉奇。46、中亞中亞有五國,哈塔吉土烏①。歐亞鐵路橋,「絲綢之路」古;五國內陸居,高原平原主;氣候多乾旱,卡拉沙漠著②;河湖多內流,灌溉引阿姆③。民族一百三,奉教伊斯蘭。「白金之國」烏④,產棉世第三。礦產儲量大,煤鐵石油天⑤。烏都塔什干,大城樞紐站。①哈,哈薩克。塔,塔吉克。吉,吉爾吉斯斯坦。土,土庫曼。烏,烏茲別克;下面④也指此國,不再另注。②卡拉沙漠,卡拉庫姆沙漠。③阿姆,阿姆河。⑤天,天然氣。47、哈薩克中亞哈薩克,世界最大內陸國;民族俄羅哈薩克①,耕地草原面積闊,能源采礦工業體,石油煤礦儲產多,卡拉干達工業地,阿斯塔那為國都。①俄羅,俄羅斯。48、西亞和北非居民及地理位置西亞和北非,阿拉伯人多;教奉伊斯蘭,西亞除四國①。五海三洲地,西亞交通活;古有絲綢路,海陸空今說。北非國六個,臨海港口多,塞亞的阿卡②,蘇伊士運河,溝通兩大洋,運油經此過。①四國,指以色列、塞普勒斯、亞美尼亞、喬治亞籌四國。這幾個國家主要信奉基督教。②塞,塞得港,亞,亞歷山大。的,的黎波里。阿,阿爾及爾。卡,卡薩布蘭卡。49、西亞北非的地形和氣候兩區地形高原主,北回歸線過中部;副高東北信風帶,炎熱乾燥沙漠布;農業主要靠灌溉,山地綠洲可放牧;冬季降水地中海,西亞北非均分布。50、西亞和北非石油兩區石油最富饒,儲產出口世最高。七大石油生產國①,埋藏淺且油質好。輸往西歐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到日須經馬六甲,歐美多繞好望角。①七大石油生產國,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51、西亞北非各國物產西亞北非好物產,紫羔皮產阿富汗;安拉羊毛土耳其①,伊朗羊毛織地毯;椰棗特產伊拉克,摩哥盛產油橄欖②。①安拉,安卡拉。②摩哥,摩洛哥。52、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熱帶沙漠國。地形高原主,淡水資源薄。儲產居世先,石油之王國。沙土變農田,投資舉新措。麥加稱聖城,首都利雅得。53、埃及埃及位置重,亞非歐要沖。地跨兩大洲,蘇伊士居中①。尼羅貫全境②,「綠色走廊」青。阿斯旺大壩,金字塔奇景。河谷三角洲,長絨棉著名。工業採石油,運價收入升③。首都古開羅,非洲最大城;亞歷山大港,地位不可輕。①蘇伊士,蘇伊士運河。③尼羅,尼羅河。③運,運河。僑,僑匯。埃及勞動力資源豐富,前往西亞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僑匯收入。5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狀況撒哈拉以南,地形多高原。東非大裂谷,陷落地層斷。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巔。維多利亞湖,屬盆地凹陷。中部有盆地,剛果河其間。幾內亞海灣,大西洋沿岸。馬達加斯加,大島位西南。南非好望角,大陸西南端。55、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非洲熱帶大陸,赤道橫貫中部。氣候略成帶狀,南北對稱分布。中部熱帶雨林,終年高溫雨足。三邊熱帶草原,干濕南北季反。熱帶沙漠規律,南北回歸不誤①。地中海式南端,冬雨夏干特殊。①回歸,回歸線。56、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資源資源動植物,出名有礦產。珍貴木材種,花梨木和檀①,波巴布樹壽,生長熱草原。動物非特有②,猩河象鹿斑③;衣索比亞,天然動物園。黃金金剛石,儲產均世端。幾內亞鋁土,儲油也可觀。①檀,檀木。②非,非洲。③猩,大猩猩。河,河馬。象,非洲象。鹿,長頸鹿。斑,斑馬。57、象牙海岸象牙海岸,「象牙海岸」。農業為主,墾林為園。「可可王國」,第一出產①。咖啡木材,非洲之巔。阿比讓市,「小巴黎」贊。多樣農產,擺脫困難。①第一出產,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58、亞洲綜述(1)氣候氣候復雜千萬象,水熱分布差異大。東部季風多雨雪,西部大陸多風沙。南部低緯號暖國,北部高緯稱寒極。(2)高原山地帕米爾高原,四周山脈環;喜馬拉雅山,珠峰世界巔;天山阿爾泰,興都庫什南。青藏最高原,北蒙南德干;中西伯利亞,伊阿隔海灣。(3)湖泊河流裏海最大湖,西北屬於歐;死海貝加爾,最咸最深屬。長江第一河,黑湄入太波②;北流勒時鄂③,南流恆印河。①伊阿,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②黑湄入太波,黑龍江、湄公河都注入太平洋。③勒葉鄂,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59、歐洲西部輪廓認清歐洲大陸西,記住四三和二一。四個半島居南北①,三個內海波地黑②,二個島記列顛冰③,一個北海屬邊緣,還有一灣比斯開。①四個半島,指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和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②波地黑,波羅的海、地中海和黑海。③列顛冰,指不列顛群島和冰島。60、歐洲西部地形氣候歐西地形分三,山地平原相間;地表錯綜復雜,侵蝕受自冰川。氣候西部特點,溫帶海洋明顯;東屬溫帶大陸,遠海洋性逐減;南部地中海式,北部夏爽冬寒。61、歐洲西部居民和國家歐洲西部區,國家三十多。最小梵蒂岡,稱為「袖珍國」。居民白主人,人口增長弱。工業中心密,多為發達國。旅遊業興旺,名勝古跡多。62、英國「聯合王國」西歐英,英多海峽位置重①,三面環海屬島國,英法海底隧道通。海岸曲折多港灣,倫敦利物浦馳名。早期工業近煤炭,戰後新區又形成:汽車飛機和電子,倫敦蘇南英蘭中②;北海沿岸石油產,重要中心阿伯丁。氣候濕潤宜農畜,貿易出口品製成。大港倫敦稱「霧都」,首都游覽多名勝。①英多海峽,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②蘇南,蘇格蘭南部。英蘭中,英格蘭中部。63、法國法國領土六邊形,國家輪廓須記清。歐西面積為最大,科西嘉島也附從。塞納河經巴盆地①,地勢東南西北傾。平原丘陵土肥沃,氣候溫濕宜興農。糧食產出世重要,園藝葡萄酒聞名。洛林鐵礦里爾煤,地中海岸煉鋁興。水核發電能源補,巴黎盆地工業精。首都巴黎多古跡,化妝烹調享盛名。①巴盆地,巴黎盆地。64、德國中歐須說德,陸上鄰九國。鐵路連四方,「十字路口」說。水運頗便利,溝通多運河。居民德意志,奉教信基督。地勢階梯布,南北農差多。工業現代化,褐煤鉀鹽富。魯爾重工區,慕黑新區落①。首都位柏林,波恩聯邦德②。法蘭航空港③,漢堡易北河。①幕黑,慕尼黑。②波恩聯邦德,被恩是原聯邦德國的首都。③法蘭,法蘭克福。65、義大利地中海岸義大利,靴踢撒丁西西里。北部阿爾卑斯山,隧道與內相聯系;南部山脈亞平寧,中部平原屬沖積。南多火山和地震,汞鋁硫磺和園藝①。波河平原農業區,絲稻小麥和玉米②。米蘭都靈熱那亞,工業發達三角地。鋼鐵大廠塔蘭托,水上城市威尼斯。首都羅馬世皆曉,游覽勝地多古跡。①鋁,鋁土礦。②絲,蠶絲。66、俄羅斯東歐俄羅斯,地跨兩大洲。面積世最大,重心居於歐。平原高原山,自西向東走。冬季長且寒,極地氣候有。「母親伏爾加」,歐最長河流。貝湖世最深①,西伯利亞屬。資源蘊藏富,煤鐵林水油。工業重為主②,莫聖區居歐③;烏拉爾新西④,二戰間後有。農業不穩定,穀物需進口。首都莫斯科,東歐鐵路稠;聖彼得堡港,海參崴港口;摩爾曼斯克,不凍有暖流;伊爾庫茨克,東部交通紐。東區正開發,經濟發展有。①貝湖,貝加爾湖。②工業重為主,工業以重工業為主。③莫聖區,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和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④新西,新西伯利亞工業區。67、烏克蘭東歐西南烏克蘭,丘陵低地布相同。黑土肥沃宜興農,氣候大陸性草原;克半島南是黑海①,風景優美「珍珠」贊。煤錳鐵水資源富,頓煤克鋼第水電②。向有「糧倉」之美謄,麥薯玉米向葵甜③。首都基輔第河畔④,敖德薩港黑海邊。①克半島,克里木半島。②煩煤,頓巴斯煤礦。克鋼,克里沃羅格鋼鐵基地。第水電,第聶伯河水電站。③薯,馬鈴薯。向葵,向日葵。甜,甜菜。④第河,第聶伯河。68、北美概述北美美國加拿大,英法後裔英語主。本地居民印第安,因紐特人居北部。經濟均屬發達國,地形可分三大部:西部高山平行數,海陸板塊不穩固;東部山地和高原,阿巴拉契亞拉布①;中部平原五大湖,「地中海居美大陸」。溫帶大陸氣候廣,北寒南熱少特殊;西部高山濕氣擋,降水自東移內陸;中部平原貫南北,冬夏氣溫變化速。①阿巴拉契亞,阿巴拉契亞山。拉布,拉布拉多高原。69、北美氣候東部季風區,冬寒夏熱雨。中部大陸性,南北少差異。西部臨大洋,氣候類型齊。夏受颶風侵,冬有寒潮襲。70、加拿大美洲北部加拿大,面積第二大國家。地廣人稀密度低,林海雪原好景誇。南部走廓宜工農,人口集中也在它。蒙特利爾多倫多,國家首都渥太華。領土一半為森林,「楓葉之邦」是說加。鈾鋅鈦礦世居一,水資豐富電可發。寒暖流匯紐芬蘭,著名漁場別忘它。工農牧業均發達,人少生產機械化。
『柒』 急求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與必修2教材要點
地理必修I復習提綱
1.1地球的宇宙環境
天體系統: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結構層次(略)
可見宇宙:也稱為「已知宇宙」,是指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穩定的太陽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於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內部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5億千米)——適宜的溫度
地球體積質量適中且原始大氣經長期演化—適於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內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1 能量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並放出大量能量);
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
3意義:維持地表溫度,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和生命活動等運動的主要動力,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陽常數:表示太陽輻射能到達大氣層上界的能量指標,大小為8.24焦/cm2.分。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 太陽的外部結構:指太陽的大氣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2 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周期約為11年)
(大氣層) 太陽活動 影響
外 日 冕 太陽風 磁暴、極光
色 球 耀斑 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陽黑子 對地球上氣候的影響
1.3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基本特徵
公轉 自轉
軌道 近似正圓的橢圓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時針)
周期 恆星年(365d6h9m10s) 恆星日(23時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一最快
遠日點(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相同,線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兩極為0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h)。晨線和昏線的判讀。
(2)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東早西遲。
(3)地轉偏向: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讀)
三、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 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約為23.5º。如果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擴大,溫帶 縮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溫帶擴大,熱帶、寒帶縮小。
(2)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軸的指向保持不變,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之間的回歸移動
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 晝夜長短的變化:
1) 某時刻全球的情況: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於夜,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另一半球,晝短於夜,緯度越高,晝越短,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
2) 某地全年的情況:夏至日晝最長,冬至日晝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
4) 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日出、日落時(晨昏線上)時太陽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為正午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 某時刻全球的情況: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況:北回歸線以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大值,12月22日出現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小值,12月22日出現最大值;回歸線之間地區,最大值出現在直射點經過該緯度的時候(即太陽直射),最小值出現在冬至日。
3 季節的形成和劃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陽高度最高、晝長最長的季節為夏季,反之為冬季,例如我國傳統的四季)、氣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帶的形成和劃分:以回歸線和極圈來劃分。
回歸線=黃赤交角度數,極圈=90度-黃赤交角度數
五: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數遞增(或西經度數遞減)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為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若北極圈為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直射點的經緯度確定:緯度由直射緯線的緯度確定,經度由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決定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即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12點,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點,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為18點。
(4)判斷晝夜長短: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5)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
某緯度正午太陽高度=900-該緯度與直射點的緯度差(緯距)。
六: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1 地方時:兩地地方時差=經度差×4分鍾,東加西減.
2 區時:確定兩地所在時區,計算兩地區時相差多少個小時,東加西減。T1一T2=N1一N2 (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T為區時,N為時區序號。
3 地方時與區時的關系:區時=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4 國際日期變更線: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亂而人為劃定,有三處不與1800經線重合;在日期的換算上,從東向西經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從西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
1.4地球的結構
一、 地球的外部結構
地殼以外可以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外部圈層。
二、 地球內部結構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是地震波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
圈層 范 圍 特 點
地殼 莫霍面以上 固態: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約為6千米)。地勢越高,地殼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縱波和橫波的波速都明顯增加)
地幔 莫霍與古登堡面間 具有固態特徵,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鐵、鎂含量由上至下逐漸增加。
古登堡面(距離地表2900千米深處,縱波減速,橫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組成物質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鐵和鎳。可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物質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內核呈固態。
岩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的全部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岩石組成。
2.1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
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
礦物:岩石構成的的最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等
積聚 岩漿岩:有侵入岩和噴出岩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崗岩;噴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等)
變質岩: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殼物質的循環
沉積岩
變質岩 岩漿岩
2.2地球表面形態
一: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地球內能)和外力作用(主要為太陽能)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於外力作用。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為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布)。
(2) 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 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邊界類型 地區 交界處板塊
生長邊界
(板塊張裂) 東非大裂谷 非洲板塊內部
紅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亞歐、非洲-美洲
冰島(屬大西洋海嶺) 亞歐-美洲
消亡邊界
(板塊碰撞) 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亞歐
阿爾卑斯山脈、地中海 非洲-亞歐
西太平洋海溝-島弧鏈 太平洋-亞歐
落基山脈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脈 南極洲-美洲
2 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變形一褶皺,變位一斷層)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岩層形態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
(一般狀況) 地形倒置現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岩層向上拱起
中心老,兩翼新 成為山嶺 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氣構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層向下彎曲
中心新,兩翼老 成為谷地 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地壘:華山、廬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塹: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魯番盆地、東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設遇斷層須加固或避開
三:火山、地震活動與地表形態
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
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及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沉積
流水作用 沖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寬,形成溝谷縱橫的流水侵蝕地貌 泥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風蝕蘑菇、雅丹地貌等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等
2.3 大氣環境
一、大氣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厚: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薄: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雲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②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3 影響地面輻射大小(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導致地面受熱面積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程長短,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同時,它的大小受下墊面因素(反射率)和氣象因素等的影響。
三、全球大氣環流
(一)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於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布:7月前後,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後,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五)季風環流(亞洲東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區 東亞(東亞季風) 南亞、東南亞及我國西南(南亞季風)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 東北季風(源地:亞洲大陸)
東南季風(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風(源地:印度洋)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大風、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好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雨過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 降水只出現在鋒前
天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塵暴
(二)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系統與天氣(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 台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三)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處。對於鋒面氣旋而言,東側一般為暖鋒,西側一般為冷鋒。
2.4水循環和洋流
一: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循環、海上內循環
主要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分地表和地下徑流)等。
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塑造地表形態②使各種水體相互轉化,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③更新陸地水資源。
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及對小范圍的蒸發、降水環節進行影響,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順時針旋轉 大陸東岸為暖流
南半球:逆時針旋轉 大陸西岸為寒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副極地環流: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為寒流
大陸西岸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自西向東流,順時針;冬季自東向西流,逆時針
西風漂流:自西向東環繞南極洲一周
2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高,降水較多。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
氣候 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低,降水較少。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形成的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漁場:秘魯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的速度,但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可以提高航速,節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變化和環境變遷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現(46億年前)→化學演化→生命出現(約30億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性質(無氧環境→有氧環境)。生物發展階段(見教材P67表格)
2 生物滅絕: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原因:環境變遷、災變事件。
3 人類演化與環境:人類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同時又能有意識地適應和改造自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三大全球性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增強,導致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問題。
3.2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 自然地理環境由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類圈組成的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環境五要素:氣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表現:①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發展的,每一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包括對其他地區的影響)。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陸地疏鬆表層。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
成土母質: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礦物養分的最初來源。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有重要影響(繼承關系)。
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最多。(溫帶半濕潤環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過影響岩石的風化過程、地貌形態以及生物的活動,間接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如:濕熱條件下風化殼最厚,土壤層厚度大。乾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
生物: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沒有生物的參與(生物循環),就不會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質→低等植物生長→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長→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要低於草地土壤。
地形: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作用於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帶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難發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質的侵蝕速度慢,穩定的氣候生物條件發育深厚的土壤。陽坡:溫度條件好,但蒸發旺,水分較差,陰坡反之。
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改造自然土壤為各種耕作土壤;消極影響—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環境的整體性要求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有綜合的考慮和對策。
3.3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 自然帶:自然屬性相一致的條帶狀區域。地域分異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帶的分布:以氣候類型定自然帶。
3 分布規律
分異規律 主要分異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規律 表現明顯的地區
緯度地帶分異 熱量。根本原因:太陽輻射 緯度位置 東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
經度地帶分異 水分 海陸位置 南北延伸,
東西更替 中緯度地區
垂直地帶分異 熱量、水分隨高度變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與緯度地帶分異類似 海拔較高的山地。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帶越豐富。
地方性分異:較小尺度的地域分異,地帶性分布規律和非地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影響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氣候、岩性和土質的差異等。表現規律:有序性和重復性。
4.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1 聚落:人類從事生產和生活而聚居的場所,包括房屋建築的集合體,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聚落分為城市和鄉村兩大類型。
2 分布特點:
我國北方平原,村落的規模一般比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的格局,聚居人數比較多;
南方丘陵地區,村落規模一般比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聚居人數少;河網密度大的平原地區,村落多呈帶狀。
二、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布 局 形 態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網狀 限制少,造價低
山 區 密度低 線狀(山區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布局的限制不斷降低。
總之:選擇有利地形,避開不利地形,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少佔好地,注意保護生態。
4.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氣候變化:一個特定地點、區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現代時期
2、各個時期的氣候變化特徵
地質時期 歷史時期 近現代時期
時間尺度 距今1萬年以前 近一萬年來 近一兩百年來
特徵 大冰期和大間冰期交替出現,出現了震旦紀、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大冰期;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溫暖期較長,寒冷期偏短;濕潤期與乾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濕潤期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 出現兩次較大的波動——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溫暖期,1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 1861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20世紀以來出現兩個溫度增幅最大的時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陸地降水量顯著變化,中高緯度變化最大
3 雪線:長年積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決於溫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條件——溫度、坡度與雪線高度正相關,降水量與雪線高度負相關。
冰蓋:覆蓋在各種地形上的巨厚冰體,氣溫越高,冰蓋面積越小
4 全球氣候變化(主要是全球變暖)的影響:
①全球氣候變化本身就是資源條件的變化。增加了自然資源的開發難度。②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自然災害。③全球氣候變化還將導致原有生態系統的變化。將有1/3的動植物棲息地發生改變,大量物種滅絕。④全球氣候變化對主要生產領域,如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影響更為顯著。氣候變化對農業產量、作物品種、耕作方式、生產的穩定性等都產生影響
⑤氣候變化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如厄爾尼諾、乾旱、洪澇、熱浪等),擴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1 自然資源:存在於自然界,在一定的時間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及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物質與能量的總稱。(必須同時具備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
自然資源的特徵:有限性、整體性、地域性、多用性、社會性
2 分類: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除礦產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外,其餘均為可再生資源。
3 自然資源利用的歷史進程—以煤炭為例
前煤炭時期 煤炭時期 後煤炭時期
能源時代 木柴時代 煤炭時代 石油時代
時間 18世紀中期以前 20世紀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紀60年代以後
主體能源 木柴、水力為主 以煤為主 石油、天然氣為主,能源結構多樣化
4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農業社會時代——人類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國的分布。
工業社會時代——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布局有決定性的影響。如大慶、鞍山等城市的發展
後工業化時代——自然資源的作用相對下降,後天性資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資源、信息網路)的地位上升。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范圍日益廣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產業布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減小。
4.4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1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能夠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
分類:按成因和過程,可將自然災害劃分為: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氣象災害(洪澇、乾旱、暴雨、寒潮、台風等)、生物災害(病蟲害等)、海洋災害(海嘯等)。
自然災害的特點:復雜性、周期性、突發性、多因性、群發性、潛在性
2 自然災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有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發生頻率最高、影響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是洪澇和乾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國的洪澇災害
(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主要的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包括洪水和雨澇兩大類型,往往同時發生。
(二)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
氣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節性、
頻發性、高強度特點
我國東部鋒面雨推移規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進入雨季;
六月(D),長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華北、東北多雨;
九月,雨帶迅速南移;
十月,大陸雨季結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徵(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植被分布(森林覆蓋率)
人類活動:濫墾濫伐,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萎縮。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恢復天然植被、修建水庫、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還湖;非工程措施:建設分洪蓄洪工程、加強洪泛區管理、建立災情預警系統、實行防洪保險等
『捌』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及要求
那你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
『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人口增長 自然增長: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高則出生人口多(×)
機械增長:人口遷移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
特點:階段性 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
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
2、人口增長的五個階段和金字塔(5頁圖1-1-3):
人口增長的轉變從死亡率下降開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長的勢頭得以遏制,最後實現零增長。
人口自然增長率(‰)
15
10
5
0
① ② ③ ④ 時間
3、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
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 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 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
[探索]中國與歐洲人口增長的比較:出生率:中國>歐洲,死亡率:歐洲>中國(原因,歐洲人口老齡化),歐洲後期出現負增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9頁案例研究):六個階段
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
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
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
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思考]①出國旅遊屬國際人口流動 ②我國大學生赴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屬國際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
遷移(發達國家新趨勢)
3、特點
國際人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
口遷移 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戰後(現代),發 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
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 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
發展中國家優秀人才移民
人口遷移流向 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
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
亞洲、非洲:一直是遷出
國內人 歷史上 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口遷移 2個階段 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
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
建國後 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
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遷移原因:推拉效應 遷出地不利條件,遷入地有利條件
4、原因 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
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
5、其他 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
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思考〕美國老年人遷往陽光地帶原因:良好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較低的生活費用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角度
(環境人口容量)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 木桶效應)、經濟等
陽光、空氣對環境承載力沒有限定。目前,用糧食生產來估算承載力應用最廣泛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
合理人 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更有意義,「發展」角度
口容量 影響因素 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不確定 當多開發的資源>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
當多開發的資源<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特點:相對性。世界60億,中國8-9億。
第二章 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的空間結構
〔探索〕英國終年盛行西風 工業區一般布局在東部
河流自西向東流 西部環境好,為高級住宅區,東部為低級住宅區
1、城市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組成 區位 特點
中心商務區CBD 大商場、公司、大銀行(例上海外灘和浦東陸家嘴) 一般位於市中心 ①建築密集,高樓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發達③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④內部存在明顯分區
商業區 商業街、百貨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無CBD)②CBD外側③街道兩側 ①交通便捷,多層大廈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晝夜差異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約
工業區 同類工廠 ①城市邊緣②交通干線兩側 ①廠房巨大,煙囪高聳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區 成片住宅樓和配套服務設施 ①企業單位職工住宅②市政統一規劃住宅 ① 環境不好
② ②商品房,環境好
行政中心區 行政機構 ①單獨區域②與其他功能區混雜 人口晝夜差異大
文化區 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圖書館 距工業區遠,交通便利,通信發達,自然環境好
混合區 綜合功能
郊區 衛星城、農業區、住宅 城市外圍 為城市服務
〔思考〕①佔有空間最大的是住宅區 ②最主要的三種是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
③城市功能區沒有明顯界線,某一功能區內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種功能為主。
④住宅區分類 高級住宅區:面積大,獨立庭院,位於城市邊緣,多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 背向
(按收入) 低級住宅區:面積小,擁擠,與低地、工業區聯系,擁擠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發展
2、形成原因
(1)歷史因素 功能延續:東京江戶高級住宅區(武士住宅的延續)
功能改變:北京故宮,原為行政中心,現為文化游覽區
(2)經濟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經濟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遠近
通達性高低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社會地位:高級、低級住宅區
生活方式:美國紐約唐人街、山東村
宗教信仰:濟南回民小區
(4)行政因素:行政規劃,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區
3、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地域結構的分化越明顯。
中心地 ①高級中心位於正六邊形中心,六個低一級中心地分布在六個角上(服務范圍為正六邊形)
理論 ②嵌套包圍 ③同級服務范圍相互獨立,不重疊
④低級中心地服務功能小,數目多 ⑤高級中心地是低級中心地面積的3倍
⑥假設狀態,現實不存在,但可以指導商業網點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服務功能越強。但不能說:城市規模大小與城市服務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遊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強,其服務區域可達全國)
第二節 城市化
一、 城市化 三個內涵: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城市文明向農村地區擴散
主要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規模擴大、數目增加
最主要標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斷兩個城市城市化水平,計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 世界城市化進程
當今世界城市化兩大突出特點 城市化進程加快
大城市化趨勢明顯(發展中國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趨勢一個突出表現為:形成了城市群(37頁圖2-2-4,大體了解城市群分布在什麼地方)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現代發展速度 慢 快
與經濟關系 相適應(與工業化相伴成長) 不適應(工業化滯後於城市化)
現代新動向 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為主,大城市過度膨脹
原因:市中心「產業空心化」,經濟蕭條
原因:郊區環境質量好、鄉鎮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環境質量不好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 主要污染源:汽車尾氣、工礦企業燃煤、居民燃煤
對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車尾氣排放)
水污染污染源: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體垃圾污染:污染大氣、水和土壤
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物種減少
地面沉降:原因為過量開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失業人多
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1、地域文化:物質基礎是地理環境
特點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內容:物質、非物質
范圍:可大可小,可單、多要素 狀態:一定時期相對穩定,不斷變化
舉例:耕地:南水北旱;飲食:南甜北咸;民居:華北四合院、黃土高原窯洞,傣家竹樓、建築間距 由南向北擴大;服飾;交通;民歌。
2、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是城市中的建築
建築空間布局 美國:中心摩天大樓,外圍建築高度逐漸下降,立體化發展,現代城市布局
歐洲:市中心為廣場、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築物高度差別小,高層建築一般在城市外圍,體現了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
建築結構 圍牆 中國:保守,建築外一般有圍牆
西方:很少有圍牆
園林 中國:講究含蓄、顯而不露 內向、封閉
西方:整齊劃一、對稱、和盤托出 外向、開放
建築風格 中國:宮廷式建築: 紅牆、黃瓦、飛檐、樓台殿閣 突出皇權的地位
西方:噴泉、雕塑、洋房、草地 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地域類型
一、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自 氣候(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熱帶:橡膠、椰子、菠蘿、甘蔗
然 溫度 亞熱帶:柑橘、荔枝、龍眼(濕桂圓)、甘蔗 南蔗北甜
因 溫帶:梨、桃、蘋果、甜菜
素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種水稻;水少,種小麥。
光照: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養分來源 肥力:東北平原為黑土;長江中下游水稻土、「魚米之鄉」
酸鹼性 耐酸性(中國南方):茶樹、馬尾松、杜鵑花
耐鹼性(中國北方):柏樹、鹼蓬、檉柳
地形 平原,易於發展種植業,利於實現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三江平原機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發展畜牧業和林業(不易發展種植業,發展畜牧業和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糧棉生產、南疆棉花生產、河套平原(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少)
社 市場(決定性作用,決定類型、規模):自然條件決定能種什麼,到底種什麼取決於市場
會 交通 交通發達,速度提高
因 保鮮技術
素 一般運輸距離越遠,單位運費越低
集約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農作物生產越可以遠離市場
政策:政府補貼,提供技術支持等
農業生產技術
在自然和社會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多變,所以要更多地考慮社會經濟因素。
[主導因素] ①以色列無土蔬菜栽培(技術)②江南丘陵茶樹(土壤)③城郊乳牛、花卉(市場)
④橫斷山區立體農業(地形) ⑤海南島天然橡膠、青藏高原青稞(氣候)⑥新疆哈密瓜又香又甜(氣候) ⑦冬季,南方蔬菜運往東北(交通)⑧我國大部分地區實行了農村稅費改革(政策)
二、農業地域類型
1、按發展階段
原始農業(貧窮、落後的熱帶雨林地區):游牧業、遷移農業、初步定住農業
傳統農業(發展中國家):稻作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傳統混合農業(桑基魚塘)、地中海式農業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種植園、現代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乳畜業、市場園藝、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農業地帶) (在城市郊區)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國、中國海南島橡膠園 荷蘭,鮮花王國
2、按生產對象:種植業、畜牧業、混合農業
3、按投入多少 粗放農業:投入少,靠擴大土地面積增產
集約(密集)農業(勞動力密集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單產增產
4、按產品用途: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原始遷移農業 傳統旱作穀物農業 現代混合農業
農業類型 原始、粗放、自給 傳統、勞動密集、自給 現代、資金技術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種 勞動力多,精耕細作 據市場變化靈活種植穀物和放牧牲畜、輪作
耕地狀況 不斷遷移變換 耕地、房屋穩定,持續耕種 耕地、房屋穩定、調整經營
生產動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機械
生產技術 靠自然 憑經驗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區(54、55、56圖) 熱帶雨林(非洲、剛果盆地、南美亞馬孫流域、太平洋島嶼) 溫帶大陸東岸及亞熱帶乾旱山地(中國三北、東南半島、印度、尼羅河、兩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歐、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分布地區狀況 貧窮落後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發達國家和地區
環境問題 人少:無;人多:生態失衡、物種少 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三、澳大利亞混合農業: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是重要的小麥出口國
1、小麥和綿羊同時進行—小麥牧羊帶
2、分布:西南,東南(墨累—達令盆地,主要分布地區)(57頁圖)
3、優點:①輪作,保持肥力,使農場成為一個良性農業生態系統 ②互惠互利,種植業秸稈作為飼料飼養綿羊,羊糞作為肥料 ③ 時間互補,合理安排農事:冬小麥,5-6月秋種,11-12月春末夏初收;綿羊冬季忙④收入穩定 ⑤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據市場需求決定種、養
4、限制因素:灌溉。墨累—達令盆地位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東水西調
四、農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對地理景觀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由農業景觀取代自然景觀
對資源的影響:對森林態度 採集、狩獵 農業階段為障礙 資源(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
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
[思考]50和52頁杜能模式和辛克萊模式
第二節 工業區位
一、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主導區
位因素 工業類型 區位選擇原則 部門舉例 工業特點
原 材 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產地 鋼鐵廠、甜菜製糖廠、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採掘業 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原料運輸成本高、產品運輸成本低的產業(失重)
市 場 市場指向型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汽水廠、傢具廠、印刷廠、汽車製造廠、石油加工廠、食品廠 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產品運輸成本高、原料運輸成本低的產業(超重)
運 輸 條 件 運輸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鐵路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美國東海岸的鋼鐵工業、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加拿大煉鋁工業、上海寶鋼 影響一個地區資源的開發程度;高效率運輸系統使原料地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減弱;
勞動力素質 技術指向型 接近勞動者素質高的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生產技術要求較高
勞動力成本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勞動力密集型)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製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須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能源 動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應地(火電廠或水電站) 冶金(煉鋁或煉銅廠)、化學等重工業、電鍍廠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業
環境條件 環境指向型 注重經濟和生態效益 感光器材、電子廠、電影工業、慕尼黑 好的環境會吸引某些特定的工業
其它因素 尋找最優區位 有利的地點、集聚作用、廠商的個人喜好、工業慣性、政策等。
紡織工業:勞動力,新疆紡織工業:原料(長絨棉)
二、工業地域
工業 生產上的聯系 總廠與分廠的聯系:汽車生產
聯系 「上下游」的聯系:上游工廠的產品一般是下游工廠的原料:鋼鐵工業、服裝生產
非生產上的聯系:共同利用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等
意義:降低生產成本,利於處理環境污染
工業集聚 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我國沿海地區多層建築的標准廠房內,有服裝、雨傘、鞋帽等工業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寶鋼所在工業區、日本港口附近的工業區
共同利用資源: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煉鋁廠和砂輪廠都靠近鋁土礦產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瑪依石油城、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
工業地域 工業點:工業地域類型的基層單位,小城鎮和鄉鎮的經濟主體,例:濟鋼
工業區:工業地域類型的中心環節,中等城市經濟主體,例濟南東部濟鋼和煉油廠工業區
工業樞紐:一般對應工業城市,例:濟南、天津
工業地區:多個工業城市,在經濟協作區或全國工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例:滬寧杭等
工業點、區、樞紐、地區在內外聯系、經濟作用強弱、工業部門多少、綜合性大小方面逐級增強
[思考]世界主要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
歐洲西部工業區:工業化最早的地區,現代工業高度發達
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以重工業為主,核工業、宇航工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業區:工業現代化程度高,微電子工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國工業區:大力發展海上航運、勞動力豐富、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加強國際合作
[補充] 大氣污染企業:水泥廠、釀造廠
水污染企業: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大氣污染、水污染企業:化工廠、煉油廠
大氣污染、固廢污染企業:發電廠、鋼鐵廠
無污染企業:服裝廠、印刷廠、玩具廠
[例]某城鎮建鋼鐵廠、造紙廠、啤酒廠、服裝廠,從
A、B、C、D、E、F中選最佳區位
鋼鐵廠:
造紙廠:
服裝廠:
啤酒廠:
第三節 地域聯系
地域聯系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貿易
一、交通運輸
1、五種交通運輸方式
鐵路: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運費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公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水路: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受水文、氣象條件影響大
航空:最快捷的運輸方式
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
2、五種方式按運量、速度和運費排序 運量:水運>鐵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運價: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3、選擇最好的運輸方式:「多快好省」原則
運距 近:公路 鐵路 高:鐵路
遠 航空 大 運費
鐵路 量 水運 低:水運
水運 小:航空
〔思考〕①廣州某熱電廠向秦皇島訂購了20萬噸煤( )②淄博煉油廠所使用的勝利油田的石油( )③由武漢到鄭州探親( )④從拉薩到西寧沿途參觀訪問( )⑤從重慶到武漢,沿途觀賞三峽風光( )⑥從烏魯木齊到北京開會,第二天必須到達( )
分類 方式 任務
郵政通信 交通運輸工具 實物(信函、文件、包裹)
電信通信 電磁系統 信息(文字、符號、圖像、聲音、語言)
二、郵電通信
三、商業
環節:收購 存儲、調運 銷售 (78圖3-3-9,商業中心形成條件)
(商業活動前提)(購銷時空矛盾緩沖器)(商業活動終結)
國際貿易:商品貿易、資本投入、勞動力和技術流動,貿易比商業范圍廣
四、交通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水路交通與城市的興起 影響城市區位和形態 區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匯處 武漢、宜賓、重慶
形態外部:沿河呈帶狀、團塊狀西安:涇、渭河交匯
內部:棋盤狀
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木船時代:沿河發展
輪船時代:沿江海發展
鐵路、公路使城 改變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單一形式
市沿交通軸發展 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莊(案例)、株洲(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湘黔、浙
贛)、鄭州(京廣、隴海—蘭新)
綜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綜合發展 集中式團塊狀 分散狀
單一 多方向
內聚 沿軸放射狀
受交通線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運河淤塞,海運、鐵路、公路發展,揚州、濟寧運河城市發展緩慢
五、交通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類似於對城市的影響)
1、商業網點區位:帆船、馬車時代:河流、大道匯合處,公、鐵路時代:公鐵路沿線和交通樞紐處
2、商業網點區位變化
①傳統中心商業區衰落原因:建築密集、道路狹窄、汽車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緊張,缺少必要的停車場②商業網點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交通便利處發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車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區快速道路網;城市郊區化
『拾』 高中優秀教案地理必修二配人教版與配湘教版差別大嗎
差別較大,原因是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差別較大。
建議還是用配套的學習資料比較好,針對性更強,學習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