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高一地理必修一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1-21 02:43:24

㈠ 高一地理必修一名師學案答案

沒有的,親,不會的題目直接發過來吧

高中地理必修一67頁的答案

1,沙特來阿拉伯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受副源熱帶高壓的控制,氣候炎熱乾燥,降水少;全國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表水資源缺乏;該國對水資源短缺問題沒有引起重視,缺乏節約用水的意識。

2,哪些措施解決,措施的局限性。
措施:實行節水措施,建立人工蓄水設施;利用豐富的石油能源來進行海水淡化;與鄰國協商跨流域調水;將南極冰山運輸到沙特來獲得淡水;
局限性:消耗人力物力較多,無法根本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資料分析:南極地區年降水量只有55毫米,為什麼會儲藏如此豐富的淡水資源。
南極降水少不錯,不過蒸發量更少,南極大陸終年受極地高壓以及乾冷的極地東風控制,蒸發量極小,所以日積月累淡水資源就相當豐富了.
分析反思:假如我們將大量的南極冰山……將會對全球的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有可能會使海平面上升,這個就是溫室效應造成地球兩極溫度升高,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原理是一樣的。很多城市會被淹沒。

我還是希望你採納的。

㈢ 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練習題及答案。謝~~~

行星地球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銀河系 B.總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2.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
A.銀河系 B.河外星系
C.總星系 D.太陽系
3.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星星多數是( )
A.恆星 B.行星 C.衛星 D.流星
4.太陽能量來源於( )
A.核裂變 B.核聚變
C.其它恆星 D.銀河系中心
5.關於太陽輻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太陽輻射就是指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 放射的能量
B.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於氫氣的燃燒
C.大陽輻射能量是由核聚變反應過程中虧損的質量轉化而來的
D.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 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6.關於太陽黑子的正確敘述是( )
A.太陽表面黑色的斑點
B.出現在日冕層
C.因為溫度比周圍大約低1500度,所以略顯陰暗
D.活動周期為12年
7.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C.世界各地晝夜交替現象
D.世界各地季節的變化
8. 國際日期變更線大體沿1800經線南北延伸,如果這條線的東側是2003年12月31日
14:00,請問這條線西側的時間應該是 ( )
A. 2003年12月30日14:00
B. 2004年12月31日14:00
C. 2003年12月31日15:00
D. 2004年1月1日14:00
9.由於地球公轉而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晝夜的 更替
B.海洋中洋流運動產生有規律的偏向
C.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D.地球的赤道半徑略長於極半徑
10.關於晨昏線與經線圈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兩者重合
C.晨昏線與經線圈永不重合
D. 只有冬至和夏至這兩天兩者重合
11.下列各地中 ,每年兩次受到太陽直射的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S,60°N D.40°S,120°W
12.當地球公轉到了遠日點附近時,悉尼的季節應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東經121º比東經120º的地方( )
A.區時早 B. 地方時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時晚
14.地球上經度相同的地方。則( )
A.季節相同 B.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C.晝夜長短相同 D.地方時相同
15.地球上緯度相同的地方 ,則( )
A.區時相同 B.地方時相同
C.晝夜長短不同 D.線速度相同

16.下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的是( )
(虛線為運動方向,實線為偏轉方向)
A B C D
17.10月1 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 )
A.在北半球,並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並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並向南移動 D.在南半球,並向北移動
18. 按照 氣候統計來劃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時間應是( )
A. 4、5、6三個月 B. 5、6、7三個月
C. 6、7、8三個月 D. 7、8、9三個月
19. 地殼的平均厚度為(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20. 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的時間是( )
A. 23小時56分4秒 B. 24小時
C. 24小時3分56秒 D. 24小時48分46秒
二 、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 3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餘情況均不 得分。)
21.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 )
A.黑子 B.太陽風 C.耀斑 D.日珥
22.關於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太陽活動放出的能量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直接所用 的能源
B.由於耀斑爆發時發射的電磁波會引起大氣電離層的擾動,所以會產生磁暴現象
C.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的11年活動周期沒有相關性
D.太陽活動有時會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
23.當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近日點時( )
A. 是每年的1月初 B.是每年的7月初
C.公轉速度較快 D.公轉速度較慢
24.平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 太陽日 B. 恆星日
C. 23小時56分4秒 D. 24小時
25.在北京時間8點20分時( )
A.東經130º(位於東九區)的地方時正好等於區時
B.東經130º的地方時為7點40分
C.東經130º的地方時是9點
D.東經105º(位於東七區)的區時為7點20分
26.下列地點中既不會發生極晝和極夜現象,也沒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
A.34ºN,116ºE B.20ºS,75ºW
C.67ºS,20ºE D.40ºN,10ºW
27.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 )
A.北半球晝短夜長
B.北半球晝長夜短
C.南回歸線以南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D.南回歸線以南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28.當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下列四個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高值的有( )
A.華盛頓 B.新加坡
C.上海 D.巴西利亞
29.讀下圖,陰影表示夜半球,內圓表示極圈,中心表示極點,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30. 當北半球冬至日時,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
A. 南回歸線上太陽高度角最大
B. 赤道上晝夜平分
C. 北半球有極晝現象
D. 南半球有極夜現象

一、二、選擇題(共70分,共30道題)
單項選擇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雙項選擇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綜合題 (共30分)
31. 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5分):

⑴恆星①是 星;角②的角度是 ;平面③的名稱是 ;
⑵當太陽直射點在F點時,可能的日期是 (選擇填空);
當太陽直射點在H點時,可能的日期是 (選擇填空)。
A. 3月21日前後
B. 6月22日前後
C. 9月23日前後
D. 12月22日前後

32.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圖中A、B、C、D分別代表二分二至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
其中A代表 節氣時的位置,
B代表 節氣時的位置,
C代表 節氣時的位置,
D代表 節氣時的位置。
(2)當地球運行到D點時,公轉速度較 ,南半球是 季。
(3)當地球運行到A、C點時太陽直射在 上,此時全球各地晝夜 。
(4)當地球運行到B點附近時,太陽直射在 (緯度),此時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是 ,北極圈內出現 現象。

33. 讀圖「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問題(10分):

(1) 圖中虛線處兩個界面的名稱:AB間: 面、BC間: 面。
(2) 三個圈層名稱:A: B: C: 。
(3)A、B、C三個圈層中,橫波不能通過的是 層,軟流層位於 層之中。
(4)A表層以外的由大氣、水體和生物組成的自然界劃分為三個圈層:
圈、 圈、 圈。

34. 為什麼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4分)

答案
一、二、選擇題(共70分,共30 道題)
單項選擇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C C D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D D B B C B A
雙項選擇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C BD AC AD CD AD BC AC BD AB

三、綜合題 (共30分)
31. (5分)
⑴ 北極星 66.5° 黃道面
⑵ B D
32.(11分)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快 夏
(3)赤道 等長(平分)
(4)23.5°N 晝長夜短 極晝
33.(10分)
(1) 莫霍 古登堡
(2)地殼 地幔 地核
(3) C B
(4) 大氣 水 生物
34.(略)(4分)

㈣ 跪求高中地理必修一課後活動題答案!

人教出版社網站-------教師用書-----附有活動題答案

㈤ 高一地理必修一填充圖冊答案 火急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只找到第二章,湊合用吧...

㈥ 11年高一地理目標檢測答案、、、必修一(朝陽區)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1課中思考題和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解析與探究
通過分封,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通過宗法制確立了大宗和小宗層層相屬的體系。周人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結合起來,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西周社會結構具有政權與族權合一的特點。
自我評測
1、商代附屬國獨立性相對大,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屬國有很大的自主權;西周各諸侯與王室的關系更為密切,臣屬關系更為明確,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①在西周宗法制度下,無論周王、諸侯,還是卿、大夫和士,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度。嫡長子是土地、財產和權力的繼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權,地位最尊貴。嫡長子也被稱為宗子。由嫡長子傳宗繼統的這個系統稱為大宗。
②嫡長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為小宗。 ③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
④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通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
1、 可以用教材第4頁關於周禮對貴族飲宴的規定加以說明. 活動建議
「執」字甲骨文形狀像一個戴著手梏,「圉」字像戴著手梏的人被關進監獄,這兩個字反映了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監獄等國家機器;「王」字像一個立於天地之間的高大的人,說明王權的強大;「臣」字像一隻豎立的眼睛,說明臣下對上級俯首順目;「劓」字像用刀割鼻子,「刖」字像鋸斷人的一腳,這兩個字反映出當時有殘害肢體的刑罰;「巫」字的形狀反映出當時祭祀、占卜活動頻繁。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解析與探究
1、王綰主張實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遼闊,將王室親族分封到新佔領的地區,能夠鞏固帝國的統治。李斯主張實行郡縣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導致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2、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主張。原因是歷史經驗證明,郡縣制有利於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
3、分封制的益處:對於距離秦朝統治中心比較遠的地區,分封皇子鎮守便於控制。分封制的弊端:①分封諸侯隨著時間的流逝,血緣關系疏遠,諸侯混戰,周天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原來鞏固統治的作用。②諸侯容易起異心,造成天下大亂。
郡縣制的益處:實行郡縣,官吏從朝廷領取豐厚的俸祿,便於控制。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弊端:郡、縣屬於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機構,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聽命於中央,地方沒有特權,缺少獨立性,便利於最高統治者的專制,為秦朝的暴政創造了條件。
自我評測
秦朝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包括: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縣制,還制定了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並制定了 嚴苛、細密的法律制度。影響:①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發展與統一。②有利於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有效組織愛人力物力從事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興建大型工程。③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活動建議(略)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自我評測
1、原因是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直接結果。漢初大封同姓王,後來諸侯王實力增強,嚴重威脅中央政權。唐朝安史之亂後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擴大。從根本上看,地方割據局面是有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造成的。
2、相同點: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的權力,加強皇權。在地方削弱地方機構的權力。不同點:在中央,漢武帝通過設立「中朝」來削弱宰相的權力。在地方通過設置刺史代表中央檢察地方;宋太祖則將地方的精兵、財權、行政權收歸中央。
活動建議(略)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鏈接評析 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說明官僚的地位不斷下降,反映了皇權日益強化的趨勢。 解析與探究
1、漢哀帝把丞相視為股肱,放在很高的地位;唐太宗認為國家大事與宰相等大臣議決,可保證決策的正確性;明太祖認為秦朝以來宰相的擅專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統治,但多數君主沒總結這一教訓。
2、沒有本質的區別,重視或貶低宰相的作用都是從鞏固其自身的統治考慮。
3、影響:①使中樞權力體系不斷調整,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到明朝最終廢除了丞相。②形成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絕對君主專制又使大小官員只能惟上是從,助長了官場的因循守舊之風,同時,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及貪污腐化之風盛行。所有這一切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
自我評測 1、不斷加強 2、三省六部 3、廢除丞相制度 4、軍國大事由皇帝一人裁決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鏈接評析
希臘地理環境有利於航海交通和商業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內外交流,形成了希臘文化開放性、多元性的一面;同時又造成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的特點。地緣性特徵迅速凸現,有利於沖破氏族部落血緣關系的影響,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中華文化發祥於中原地區,精耕細作的農業使人們安土重遷,長期以來血緣紐帶不能沖破,治水、對外征戰等公共事務的需要,更容易形成專制集權的體制。 解析與探究
古希臘的城邦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的不同點:
1.產生或建立的方式不同。前者主要是從氏族制發展而來,後者主要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的諸侯國。
2.性質不同。前者是獨立的奴隸制城市國家,具有多種類型的政體。後者初期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與周王室是隸屬關系,後期逐漸擺脫周王的控制;政體由單一的奴隸制向君主制過渡。
3.前者體現的民主政治特色鮮明,後者體現的專制特色鮮明。 自我評測
1.主要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殖民運動最初情非所願,但結果擴大了希臘人的生存空間,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吸收了東方的先進文化成果,為創造希臘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2.形式及特點:貴族制:由少數貴族通過元老院或貴族會議掌握最高權力; 民主制:公民大會掌握最高治權,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寡頭制;極少數貴族集體統治;
君主制和僭主制:都屬於個人 專制,但後者主要是通過非法手段奪取政權。 共同點:都代表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屬於奴隸主階級專政政權性質。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解析與探究
深刻的文化產品在思想相對開放的自由的條件下才能大量涌現。兩者出現的共同原因都是因為沒有專制權利的限制。具體因素不同:雅典城邦的政治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政治生活相對自由,公民積極參政議政,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處於社會性大變革時期,諸侯爭霸,政治統治相對寬松,統治者也需要人才治國。
在專制政治的情況下,人們的思想受到局限,很難產生具有偉大思想的作品。 自我評測
1、雅典民主政體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經歷200多年的顛簸曲折、不斷創新的產物。其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2、措施:公民直接參政,實行抽簽與差額選舉的辦法,輪番而治,司法機關職權獨立、採取集體領導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陶片放逐法」, 辯論等。
效果:起到了一定效果(意義的三方面)但是有局限性(二方面)
3、提示①雅典民主不是某個天才的瞬間發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經歷長期曲折、不斷創新的產物。②在堅持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優點的同時,吸取教訓,避免民主的狹隘性。③相對寬松的民產政治可以促進人類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事業的進步以展。④雅典民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促成雅典政治、經濟、文化臻於極盛,另一方面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發展,它實質上是奴隸主階級專制的手段。這種民主形式必然難以持久。
以後每課的答案在課件中,謹請留意!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