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地理中圖版
『壹』 中圖版地理必修二重難點知識及近年高考例題
詳見網路知道
『貳』 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第三課時的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講課時該怎樣導入
可以這樣:第二節我們學習了影響氣候的因素(之前可以提問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今天我們學習影響天氣的因素--鋒面、氣旋和反氣旋。
『叄』 中圖版生物必修一、二目錄
非要中圖版嗎?不過今年我們剛剛改了版本,改用中圖版的。如果你要的話,我可以幫你錄入一份……
必修一:
第一單元 有機體中的細胞
第一章 細胞概述 第一節 人類對細胞的認識
第二節 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第二章 細胞的構成 第一節 細胞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第二單元 細胞的自我保障
第一章 細胞中的蛋白質 第一節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蛋白質的合成與運輸
第二章 細胞中的核酸 第一節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 核酸與細胞核
第三單元 細胞的新陳代謝
第一章 細胞的物質交換 第一節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細胞膜的物質運輸功能
第二章 細胞能量的來源與轉變 第一節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第二節 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第三節 光能的捕獲和利用 第四節 從化學能到生物能
第四單元 細胞的生命周期
第一章 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第一節細胞的增殖
第二節細胞的分化 第三節 癌症的發生與防治
第二章 細胞的衰老與凋亡 第一節細胞衰老 第二節細胞凋亡
必修二 遺傳與變異的細胞學基礎
第一章 染色體在有性生殖中的變化 第一節 減數分裂與配子形成
第二節 受精作用
第二章染色體變異對性狀的影響
第一節染色體數目變異對性狀的影響
第二節染色體結構變異對性狀的影響
第二單元遺傳的基本規律
第一章基因的分離規律
第一節孟德爾遺傳試驗的科學方法
第二節分離規律試驗
第三節分離規律在實踐中的應用
第四節伴性遺傳
第二章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第一節自由組合規律試驗
第二節自由組合規律在實踐中的應用
第三單元遺傳與變異的分子基礎
第一章遺傳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遺傳物質的發現
第二節DNA的分子結構
第三節DNA的復制
第二章基因對形狀的控制
第一節認識基因
第二節基因的表達
第三節基因與性狀
第四節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第五節人類基因組計劃
第六節人類遺傳病
第四單元遺傳變異與進化
第一章生物進化論
第一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第二節自然選擇對基因頻率的影響
第二章進化與生物多樣性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簡介
第二節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希望對你有用阿
『肆』 請問在哪裡能找到中圖版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的pdf下載啊謝了
http://downall.aspoo.cn/uploadsoftL/2006-1H/ZXXK20061311935289997.rar必修2《遺傳與進化》全套課件.資料內-..對的話加分啊容
『伍』 求購買、、、普通高中同步練習冊 地理 必修二 配中圖版
額 我一般買書的話 會去當當網 支持貨到付款的 而且發貨速度蠻快的 不過你買書的時候 一定要看清出版社
『陸』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大全。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特點:階段性,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
2、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遷移(發達國家新趨勢);發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發展中國家優秀人才移民
3、特點國際: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戰後,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人口遷移流向,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亞洲、非洲:一直是遷出國內: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建國後、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4、原因: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5、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發展)影響因素: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柒』 求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教案!
你去文庫搜下,剛才我去看,有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