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下冊地理日本

七年級下冊地理日本

發布時間: 2021-01-19 06:34:11

⑴ 地理七年級下日本一課教案

第七章 第五節
學生姓名 班級
課題: 日本 課型:新授課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一、 學習目標:
1. 記住日本的四大島嶼及位置
2. 記住日本工業的主要分布地區
3. 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給人們帶來的利與弊
4. 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
5. 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6. 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范圍和主要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二、 重點:
1. 記住日本四大島嶼
2. 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
3. 記住日本主要城市
三、難點:
1、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
四、學習指導:
1. 閱讀導學稿中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獨學)
2. 根據課本或地圖冊,獨立完成下面的「基礎練習」,並用紅筆在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旁邊標 「*」
3.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組內交流,解決難題(群學)
4.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兩個同學之間互相抽背有關內容(黑體字部分)(對學)
5. 小組長把本組有關情況展示在黑板上(大展示)
五、時間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基礎練習
第二課時:基礎練習過關
第三課時:課堂測試及評價
六、基礎練習:
1、日本由 、 、 、 四個大島及周圍一些小島組成,東臨 洋,西臨 海,隔 海峽與 國相望。
2、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技術的國家,日本 的文化對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3、日本的最高山是 ,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4、日本位於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處 火山地震帶,因此火山、地震很多,有「 」之稱。
5、日本多火山地震對日本的民俗與文化影響很大,請列舉兩個實例:

6、日本自然資源 ,大多數工業生產所需要的 和 嚴重不足,貿易主要依靠 ,經濟具有很強的 性。
7、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 及 沿岸地區,被稱為「 」工業布局。其主要原因是:為了便於運進 和輸出 ,減少運費。
8、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的工業已向 、 、 轉換。
9、日本是亞洲唯一的 國家,工農業都非常發達,但因為地狹人稠,糧食需要進口,居民以 為主食。日本人把米飯叫 (Rice)。
七.課堂測試,獨立完成
以下練習由小組長批改,並報課代表計分,每小題0.2分
1、 日本最大的島嶼是
A、本州島 B、四國島
C、北海道島 D、九州島
2、關於日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內陸國家 B、氣候乾燥
C、海岸線曲折 D、位於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3、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為它位於
A、太平洋內部 B、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處
C、亞歐板塊內部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4、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同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5、日本在同中國的經濟貿易中,向中國輸出的商品主要是
A、農副產品和工業原料
B、木材和化工原料
C、服裝和工業產品
D、汽車和家用電器
6、日本下列工業區不是位於瀨戶同海沿岸地區的是
A、北九州工業區 B阪神工業區
C、瀨戶內工業區 D京濱工業區
7、下列日本四大城市中,屬於微電子工業基地的是
A、東京 B、大阪 C、名古屋 D、北九州
8、下列日本技藝不是來自中國的是
A、茶道 B圍棋 C相撲 D空手道
【小組長檢查、批改、過關簽字和課堂筆記】

⑵ 地理七年級下冊日本

第一節 日本
一,位置:屬於東亞,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面臨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鮮海峽,東海同中國,韓國, 朝鮮,俄羅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日本國土南北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oN——46o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
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二,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大島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
(將位置和組成中的海洋和島的名稱在書上18頁圖7.2找到位置並記住)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日本最大的兩個對外貿易港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富士山是日本國的象徵,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的最高峰。山麓櫻樹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平原為關東
平原。
四,多火山,地震。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
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五,氣候;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徵:(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較為豐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風。
六,經濟類型:加工貿易型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特點:對外依賴嚴重,對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品
國情: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效率高。
●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七,工業區的分布:
●分布特點: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原因:便於原燃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
●主要工業區主:有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京濱工業區,以名古屋為主的名古屋工業區,以大阪和神
戶為中心的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以北九州為主的北九州工業區(將工業區和所在的城市在書上23
頁圖7.13中找到並記住)
●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八,文化: 民族構成單一,以大和民族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⑶ 我想找初一地理下冊日本的教學視頻謝謝

初一地理復習提綱
第六單元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一、 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熱帶、溫帶和寒帶。
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
④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⑤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⑥是跨緯度最廠的大洲。
2.地理分區: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
3.地形:
① 地形特點: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從中部向四周分流。
②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鹹水湖:裏海;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 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
②季風氣候顯著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

第七單元——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
1日本的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
6、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7、「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8、是東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裝: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東南亞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4、東南亞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最大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蕉麻和椰子生產國;馬來西亞是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印度的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經濟作物黃麻,棉花。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的結果。
5、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孟買是最大的棉紡織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

俄羅斯的位置、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第一長河是伏爾加河
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4、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2、工業:重工業發達,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亞歐大陸橋為什麼沿南部山修建?
①南部山區有豐富的礦場資源。
②俄羅斯北部山區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而且安全系數較低。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第八章——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的石油,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
①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②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③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4、文化差異: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

歐洲西部:
1.這里大多都是發達國家。
2.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27個成員國。
3.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歐洲西部的人們稱牧草是「綠色金子」。荷蘭、丹麥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
2.非洲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
3.單一商品經濟
4.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
5.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澳大利亞:
1國徽上有袋鼠和鴯鶓(特有動物:袋鼠、鴯鶓、樹袋熊、鴨嘴獸)
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澳大利亞是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

美國:
1.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
2.在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有「唐人街」。
3.五大湖(五大淡水湖,從大到小): 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4.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
5. 在美國,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
6.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他四個湖泊是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

巴西:
1.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首都是巴西利亞。最大城市聖保羅。
2. 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民族大熔爐的縮影)
3. 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
4. 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的作用:調節氣候、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的多樣性等。
5. 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是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6.巴西最大的鐵礦是伊拉比塔鐵礦。
極地地區:
1. 南極有企鵝,北極有北極熊。
2. 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
① 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包圍。
② 在南極看地球是順時針的。
③ 氣候特點:酷寒,乾燥,烈風。
④ 南極的暖季: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⑤ 喬治王島的長城站、南極大陸上的中山站
⑥ 1959年12月,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1983年正式加入。

⑷ 用歌曲學地理任琳七年級下冊島國日本

用歌曲學地理潤瑩七年級下冊島國日本沒看過也沒不知道,不好意思,我沒學過這個幫不到你啊。

⑸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地理:
第八章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在北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是歐洲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歐洲西部。
3.歐洲人以白種人為主;鬱金香、風車是歐洲西部哪個國家的象徵荷蘭。
4.歐洲西部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均勻。
5.歐洲西部的氣候自西向東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
6.歐洲西部人們稱的「綠色金子」指牧草。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發達的畜牧業有密切關系。
7.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組織。目前歐盟的成員國共有25個。歐盟成員國使用共同的貨幣是歐元。
8.歐洲西部旅遊業發達,南部海濱沙灘風景優美,北部峽灣曲折幽深、中部山地登山、滑雪
9.城市與相應著名旅遊項目:
巴黎------艾菲爾鐵塔; 鹿特丹-------圍海造田、風車 ;維也納-----音樂之都
羅馬-----古代斗獸場; 威尼斯-----「水城」; 雅典-----巴特農神廟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①)
2.下列河流與注入海洋組合正確是剛果河——大西洋(去年期末題選擇②)
3.當前困擾非洲各國的三大問題是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和環境問題(去年期末題填空①)
4.非洲氣候敘述,正確的是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非洲地形敘述,正確的是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5.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而東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為東部地勢高、氣溫低
6.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
7.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增長的速度。
8.歐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最初是從掠奪黃金、象牙、香料開始,進而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
9.撒哈拉以南非洲向發達國家進口物資主要是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
10.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11.解決非洲糧食問題應該保護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③)
2.澳大利亞的人口和經濟中心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是悉尼(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④)
3.澳大利亞東西兩側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南部隔海與南極洲遙遙相望。
4.澳大利亞地形分三部分,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原(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②)
5.目前,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已大大超過工礦業和農牧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6.澳大利亞的降水主要來自太平洋。澳大利亞周圍是海洋,與其最近的大洲是亞洲
7.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種類的是鴨嘴獸、考拉、袋鼠、鴯鶓
8.澳大利亞保留著很多古老種類,因為長期孤獨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與其他大陸聯系少,生物進化 緩慢
9.澳大利亞70%以上羊只,集中分布在混合經營地帶,是因為這里地形平坦,降水較多,牧場廣布
10.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農牧業帶是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11.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12.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因而熱帶氣候分布廣。
13.澳大利亞就東西半球而言,位於東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位於南半球。
1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5.澳大利亞有很多礦產出口,我國上海寶鋼也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
16.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2000年9月,第27屆奧運會在悉尼舉行。
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1.美國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_(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⑤)
2.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是密歇根湖(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⑥)
3.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工業中心是洛杉磯(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⑦)
4.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2)
5.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⑦)
6.美國西部高大山脈是落基山脈,東部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著名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④)
7.美國東西兩側瀕臨的海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布在美國西部的著名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8.在美國人種的構成中,占絕大多數的人種是白種人 ,美國的居民是美利堅民族。
9.密西西比河長度居世界第四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淡水湖,湖水最終流入大西洋
10.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的美國海外州是夏威夷州,位於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1.美國的主體部分主要位於五帶中的北溫帶,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的有玉米、大豆、棉花
12.北美五大湖中,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的是蘇必利爾湖
13.美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常居第一位的工業品是合成橡膠、輪胎、鋁等
14.美國東北部工業城市是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著名的「汽車城」是底特律。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紐約。
15.美國西部最大港口,華人華僑最集中城市舊金山。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是矽谷,位於舊金山附近。
16.美國本土部分地處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
17.美國五大農業帶中,分布最南的農業帶是棉花帶,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農業帶是乳畜帶
18.美國經濟增長有27%歸功於高新技術產業,而兩個傳統支柱產業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僅佔18%。
19.美國發達的經濟,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 和破壞全球環境的基礎之上。也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20.在美國的華人華僑他們主要布在紐約、舊金山、洛山磯等城市。
21.美國只有2個陸上鄰國,南面的是墨西哥,北面的是加拿大。
22.美國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脈,都是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
23.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他四個湖泊是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
第二節 巴西
1.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③)
2.關於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⑧)
3.巴西城市化問題嚴重的城市是聖保羅(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⑨)
4.熱帶雨林的作用有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態環境等(至少三點)(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⑥)
5.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巴西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白種人
6.全世界希望巴西保護的自然資源是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熱帶雨林
7.下列各組農產品中,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咖啡、甘蔗、柑橘
8.最早來到拉美的殖民者是歐洲人,他們把這里土著居民叫「印第安人」。
9.亞馬孫流域原始森林正以驚人速度減少,主要原因是亂砍濫伐
10.巴西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鐵礦
1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12.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中心是聖保羅。首都是巴西利亞 ,城市輪廓為飛機狀,象徵巴西的騰飛。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桑巴舞
14.在歐 洲和拉丁美洲,足球是參加活動和觀看比賽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巴西足球水平堪稱世界一流。
15.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是伊泰普電站,位於巴拉那河
16.巴西居民通用的語言及多數人信仰的宗教分別是葡萄牙語、天主教
17.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是狂歡節
18.巴西東臨大西洋,北、西、南與眾多國家為鄰,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9.巴西首都在熱帶,但四季如春,終年繁花似錦,因為位於巴西高原上,海拔較高
20.巴西白種人佔一半多,混血種人約佔40%,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創造了瑪雅文明
21.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稀少,因為氣候濕熱,原始森林密布,環境險惡,不適人類居住
22.巴西的城市人口要佔到人口總數的3/4,在發展中國傢具有典型性。
第十章 極地地區
1.南極地區是指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島嶼(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⑤)
2.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是南極洲(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0)
3.南極半島東西兩側所臨的海洋是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1)
4.在南極建造房屋,為了採光好應該坐南朝北(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4)
5.「我是南極的主人,。。。人家說我像紳士。。。」材料中的「我」是企鵝(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5)
6.北極有世界最大的格陵蘭島 ,瀕臨北極地區的主要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7.目前已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實驗站的國家達到了18個
8.北冰洋出入太平洋的門戶是白令海峽,南極周圍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環抱
9.一支探險隊,到達了地球上的某一點,發現前後左右均為北方,他們站在了南極點
10.南極洲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南極洲的面積在七大洲中大於歐洲和大洋洲
11.南極地處高緯度地區,海拔高,氣候嚴寒,有「世界寒極」之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暖季。
12.北極圈穿過 亞、歐和北美洲。北極礦產主要有石油 天然氣 煤、鐵。
13.從直升機上接受反射的無線電信號,目的是測量南極大陸岩床上的冰層厚度
14.利用鑽孔機從冰層鑽取圓柱樣品,可以獲得南極過去數千年的降水和氣溫記錄
15.世界最寒冷的地區是南極地區 ,最主要原因是地處高緯地區。
16. 1959年,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 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17.南極是七大洲海拔最高的洲,因為大陸上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
18.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大洲是南極洲,與南極洲相距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兩洲之間是德雷克海峽
19.我國分別在南極喬治王島和南極大陸上建立了長城 站和中山站,在北極地區建立了黃河站。
20.南極地區是個巨大資源寶庫。不僅有鐵 、煤 等礦產資源,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21.試一試:你能根據上述資料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出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嗎:
南極洲氣候資料
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 ℃以下,極端最低氣溫達-88 ℃以下;
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大部分地區的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試試看!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去年期末試題材料1)
22.為什麼稱南極為「白色沙漠」 降水十分稀少,降水量和沙漠地區大體相當,且為冰雪覆蓋。
23南極擁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地理填充圖冊日本

太平洋西部著名的親潮就是發源於白令海西部、從堪察加半島東部沿著千島群島南下的一支寒流,亦稱千島寒流。它是北太平洋亞北極海區逆時針旋轉環流的西部邊界流。

日本的寒流是千島寒流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大陸後的向北分支。起源於菲律賓群島的呂宋島以東海區,流經我國台灣一帶,東到日本以東與北太平洋西風漂流相接。為世界著名的暖流。其特點是:高溫、高鹽、水色高、透明度大。 日本的暖流叫做黑潮 可以直接叫做日本暖流

⑺ 地理七年級下日本知識點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一)
日本群島位於北太平洋西側,是太平洋西緣一系列弧形島嶼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3000多小島(包括無人島)組成。
日本群島
日本群島位於西太平洋隔海與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屬日該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10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區,占日本面積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著一些小平原。本州東南部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著許多活火山,號稱「聖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為日本第一高峰。山頂白雪皚皚,山坡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是游覽勝地。日本多地震海嘯。
日本礦產貧乏,只有硫磺儲量較多,但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土地資源不多,地狹人稠。
(二)海洋性季風氣候島國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調節。日本與亞洲大陸相比,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徵十分明顯,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的大陸各地為小,降水則較多。盛行東南風的夏季,太平洋一側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風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紛飛。6—7月有梅雨天氣,夏秋之交常受台風侵襲。
(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日本是發達的、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佔世界第三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汽車、船舶和電子產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業的特點是現代化程度高,對外依賴性大,分布偏於「三灣一海」(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地區。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貿易國,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進口,很大一部分的產品則需要出口。京濱區(東京—橫濱)、阪神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臨海工業區。近年來,電子等新興工業,因原料和成品都較輕便易運,但需要潔凈的環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擴展的趨勢,並把九州島建立為「硅島」,成為日本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
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漁業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匯,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
總結:東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是重要港口和重工業中心,第三大城市。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二)
由於海底地殼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島最終形成。日本列島南北兩端,均由大陸架和大陸斷續相連。也就是說,當時的「日本」還不是「列島」。
日本群島位於亞洲東部邊緣,在北緯31°~46°之間,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3,900多個小島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在第四紀時,由於日本海和台灣海峽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島。日本全部面積為37.7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島為36萬平方公里。日本群島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這個自然綜合體的前提。
地形
日本群島在水平地形上的特點是:島勢狹長,海岸曲折,海灣眾多,因而群島的任何地方離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內。日本地表崎嶇多山,平原面積狹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島的地形中最占優勢,據統計,日本國有7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其中純山地即佔全國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與海岸平行,分內外兩帶,內帶位於日本海一側,主要包括奧羽、越後、飛驒等較大山脈;外帶位於太平洋一側,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關東、木曾、紀伊、四國、九州等山脈。日本群島的平原和低山僅占日本面積的13%,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本國最大的平原,面積1.6萬平方公里,海拔僅50米,其前身為東京灣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此外,還有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帶的畿內平原等。
地震帶

日本群島是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環,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稱於世。全境火山可分為8列,即千島火山脈、那須火山脈、鳥海火山脈、富士火山脈、乘鞍火山脈、白山火山脈、阿蘇火山脈和霧島火山脈。其中霧島火山脈從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島,並與台北大屯火山遙相連系。圓錐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種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已有百餘年未見活動,山頂積雪、四時不化,有日本阿爾卑斯之稱。此外還有盾狀火山,但不如圓錐狀普遍,海拔1,592米的阿蘇山,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狀活火山,火山口至今還常噴出大量的煙氣和火山灰。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帶分為兩列,日本海沿岸的稱內側地震帶,太平洋沿岸的稱外側地震帶。大地震多發生在外側地震帶,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區是在大阪、名古屋和東京附近一帶地區。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引起海嘯,死傷17萬多人。
總結:在亞洲大陸的東部邊緣,經過激烈的地殼變動,呈弧狀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島的基本構架開始形成,並在更新世幾經變化,而引起這種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長。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三)
溫帶是冷暖氣流相互角逐的地區,氣溫、降水的季節變化和非周期變化都很顯著。尤其是北半球溫帶地區的大陸面積寬廣,地形復雜,氣候類型更多。
氣候
日本群島屬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於0℃外,其餘均在0℃以上;最熱月出現在八月,在海洋氣團的影響下比較涼爽,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雨量豐富,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間;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達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群島降水不但豐富,而且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但每年有兩次高峰,一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為梅雨期;另一次在九月,為熱帶氣旋雨。此外,在日本海沿岸冬雨較多,而太平洋沿岸則夏季多雨。
河流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峽谷瀑布,水利資源豐富。降水較多,河水豐富,有較多的河水供工農業生產使用;同時,由於地形崎嶇多山,富水力資源,水能蘊藏量達5,000多萬千瓦,這對於礦物燃料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意義重大。但日本多數河流的航運價值不大。
自然植物
自然植物種類豐富,森林面積很大,熱帶性植物較多,且與溫帶性植物混生,還有許多固有植物,這也是日本自然地理的一個重要特徵。由於日本地貌、氣候、土壤復雜,在第三紀中新世以前日本與亞洲大陸相連,使日本有可能擁有亞洲大陸的一切植物種屬;再加上日本沒有受到冰河之災,較好地保存了古代的植物種屬,因而日本列島植物種類豐富,約有1,000個屬,5,500多個種。日本植物中還有很多特有種,在北海道和奧羽地方還有熱帶性植物與溫帶性植物混生的現象,例如在北海道就雜有熱帶性的桂樹和花椒樹。日本森林面積的比重很大,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68%.溫帶針葉林有松、杉和落葉松;溫帶落葉闊葉林中主要有櫟屬、山毛櫸屬、槭、栗、公孫樹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為山茶樹、樟科、棕櫚科等;南部多櫻樹。
總結: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

⑻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五節櫻花之國——日本的活動答案

七年級下冊第五節的櫻花之國日本的活動答案呢是出現在她的第六自然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