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黃土高原的ppt
A. 有沒有比較全面的地理必修三的知識要點、
地理3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考點一.結合實例,了解區域的含義
1.區域概念:
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地理空間;
2.區域一般性特徵:
區域有一定的區位特徵,內部特徵相對一致;區域之間有明顯差異;
有的區域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有的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如干濕區;
考點二:結合實例,比較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1.比較區域差異的基本方法:
(1)自然要素特徵: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交通位置等;
地形——地形類型、地勢高低等;
氣候——氣候類型、氣候特點等;
水文——補給類型、水量、汛期等;
植被——植被類型、植被覆蓋率等;
(2)人文要素特徵:
農業——農業地域類型、農業結構、主要農作物等;
工業——工業區、發展條件、布局類型等;
人口城市——人口數量、城市化水平等;
資源能源——主要類型、分布區等;
2.案例一:比較區域差異、探究區域差異形成原因
英國 日本
地理
位置 緯度位置 地處中緯度,位於溫帶 地處中緯度,位於亞熱帶、溫帶
海陸位置 島國,亞歐大陸西岸 島國,亞歐大陸東岸
地形 特點 地勢低平,低山丘陵相間 山地丘陵為主,多火山地震
成因 ---------- 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氣候 特點 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 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成因 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海陸熱力差異,受季風影響
水文 特點 河網較密,流量平穩,航運便利 河流短小,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
成因 地勢低平;氣候濕潤,水量豐富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比較濕潤,水量豐富
礦產、能源 煤鐵石油較豐富 礦產貧乏
農業 特點 畜牧業為主 種植業為主
成因 氣候溫和濕潤,適合牧草生長 夏季高溫多雨,有利於糧食作物生長
工業 分布區 老工業區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老工業區集中在英格蘭中部
區位條件 國內原料燃料缺乏,利用優越海洋運輸條件 煤鐵資源豐富
3.案例二:我國三大自然區差異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地形 海拔較低,平原廣闊 海拔較高,多山地、高原、盆地 海拔最高,高原為主
氣候 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終年少雨 高原氣候,氣溫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成因 受季風影響 深居大陸內部 海拔高
水文 多外流河
以雨水補給為主,夏秋為汛期,冬春為枯水期 多內流河
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流量小,夏季汛期,冬季斷流(季節性河流) 西北部為內流區,東南部為外流區,多大江大河發源地
農業 北方旱地農業,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南方水田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灌溉農業、草原牧業、山地牧業 高原畜牧業;
河谷農業;
成因 南方水熱充足;北方熱量少,水分少; 多為乾旱半乾旱氣候; 海拔高,氣候嚴寒;
河谷地帶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人口
城市 人口密集,城市眾多 集中於山麓綠洲地帶、河流沿岸,呈點狀、帶狀分布 集中於河谷地帶
4.案例三:松嫩平原和長江三角洲(人教版)
松嫩平原 長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位於溫帶,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位於亞熱帶,地處我國東部沿海中部,長江入海口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氣候,西部降水較少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雨熱同期
土地條件 黑土廣布,耕地多為旱地,人均耕地多 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人均耕地少
礦產資源 石油豐富 礦產貧乏
農業 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春小麥、玉米、大豆等,一年一熟;西部發展畜牧業 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
工業 重化工基地 綜合性工業基地
考點三:結合實例,理解在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1.案例一:長江中下游平原(人教版)
(1)影響:①開發早期,水系稠密成為人們交通阻隔,土壤黏重使人們開墾困難,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②成長階段,人類改造自然能力增強,利用水系發展交通,改良土壤發展水稻生產;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地、桑蠶、棉花生產基地;
③後期階段,耕地規模小,不利於農業機械化,糧食商品率低,糧倉地位下降;
(2)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對策:①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高產值的農產品;②發展科技,提高單產等;
2.案例二:美國匹茲堡
(1)影響:①初期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制約較少,人類對環境影響弱,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美國「鋼都」發展有利條件:煤鐵資源豐富;五大湖和運河的水運條件;
②成長階段,資源開發規模擴大,城市由點到面擴展,人地關系開始不協調;
產業由匹茲堡等個別中心,逐漸出現城市芝加哥、底特律、布法羅等;
③後期階段,出現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
如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地價上漲、勞動力價格提高、經濟增長緩慢;
高失業率,人口減少(大量外遷)等。
(2)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對策:①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②加大技術革新,改造傳統部門;③發展潛力大的新興工業部門;④治理污染,改善投資環境等;
考點四:結合實例,理解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人教版)
1.舉例說明產業轉移的概念:
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稱為產業轉移;
國內的產業轉移叫區域產業轉移;跨國的產業轉移叫國際產業轉移;
2.運用案例,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1)勞動力因素:
案例:20世紀下半葉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日本(50年代)→韓國、我國台灣香港等地(60—70年代)→我國東部沿海地區(80年代)→我國中西部地區(90年代後期);
原因:不同地區,勞動力數量、價格差異較大,使得產品生產成本差異較大;
轉移規律:具有充足、高素質且價格較低廉的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或地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
勞動力因素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導致產業在空間上不斷轉移;
(2)內部交易成本因素:
案例:20世紀60年代的東亞出口加工區;
原因:企業家總希望在內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區位投資建廠;
轉移規律:發達國家社會消費水平較高,內部交易成本也很高;發展中國家通過改善投資環境(發展基礎設施、提供優惠條件和服務、提供勞動力等),以減少企業生產內部交易成本,吸引發達國家投資;
(3)市場因素:
案例: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汽車製造企業到我國興辦汽車廠;
原因:一方面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另一方面一個國家的產品銷往另一個國家往往受到多方面限制,因此企業為避開限制,直接到市場廣闊的國家或地區投資建廠;
(4)其他因素:國際產業轉移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他還有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嚴重等;
案例:我國沿海企業向內地轉移;廣東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日本傳統產業向海外轉移等;
3.產業轉移對產業移入區和遷出區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發達國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
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產業轉移促使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重點生產處於不同階段的產業,形成產業的國際分工與合作。
(產業可分為開發期、增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發展階段。如信息產業處開發和增長期,紡織工業處於成熟或衰退期)
產業轉移還通過企業把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如東亞出口加工區由原來的鄉村地區變成高度工業化地區;
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遷入區會帶來環境污染,遷出區環境污染狀況得到改善;
(4)改變勞動力就業空間分布:遷出區常會引起失業人口的增加,遷入區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
考點五:結合實例,理解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1.案例一:南水北調工程對調出區和調入區的影響
(1)積極意義:
社會效益:①改善供水區的投資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②緩解地區爭水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
經濟效益:③促進供水區的經濟發展;
生態效益:④增加城市用水,美化環境,改善衛生條件;
⑤緩解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積擴大趨勢,控制地面沉降;
(2)環境問題:
①長江徑流量減少,海水會上溯,引起河口鹽度升高;
②引起長江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③不利於凈化長江下游排放的污水,降低水質;
④對水生生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⑤東線工程沿線地區土壤易發生鹽鹼化;
2.案例二: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
積極影響 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
對東部地區 ①提供廉價能源(緩解能源緊缺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②帶動用戶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③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發展; 改變以煤為主的能源利用結構,改善東部大氣環境;
對西部地區 ①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②推動西部地區天然氣勘探開發、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
③強力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④增加就業機會; 沿線農村推廣使用天然氣,可減少農民對薪柴需求,保護環境;
不利影響:管道經過地區地形復雜,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要嚴格保護沿線環境。
地理3 區域可持續發展
考點一.結合實例,說明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1.案例一: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成因:
自然原因:①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多暴雨;②土壤——黃土由粉砂粒組成,土質疏鬆,孔隙多;
人為原因:①不合理土地利用——輪荒耕作制度;露天開礦;無計劃地建窯洞、修路等;
②破壞植被——歷史上營造宮殿、伐木燒薪、戰爭等;
(人為原因是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過度增長,人地矛盾突出)
(2)危害:
①對當地:耕地土層變薄——養分流失——農產下降;
②對河流中下游:黃河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積——河床抬升——洪澇災害加劇;
(3)措施:
①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
②壓縮耕作用地,建立高產穩產農田;
③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改善天然草場質量;
④對礦區開展土地復墾工作;
2.案例二: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人教版)
(1)概念:指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
西北地區是我國風沙危害和荒漠化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
(2)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氣候乾旱、平地覆蓋疏鬆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
人為因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對水資源的過度利用等;
(3)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產力日漸喪失,影響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
嚴重威脅當地甚至其他地區人們的生存環境。
(4)防治措施
防治核心:人與自然的協調
防治內容:一是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二是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復已經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具體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如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如封沙育草、保護植被、營造防沙林帶;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注意退耕還林,退耕還牧;
④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如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
⑤控制人口增長;
3.案例三: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人教版)
(1)森林的環境效益: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維護生物多樣性;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主要在河流的上游);
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吸煙除塵(主要在城市);
防風固沙(主要在乾旱半乾旱區)。
(2)面臨問題:世界森林面積減少,特別是大片熱帶原始林正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熱帶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區: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現存面積最大)。
(3)熱帶雨林的環境效益:
①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影響地球上大氣的碳氧平衡,被稱為「地球之肺」;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②維護生物的多樣性,被譽為生物基因寶庫;
③熱帶雨林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生物快速生長 形成枯枝落葉 在地表被分解釋放養分 供給植物生長
雨林被毀 豐沛的降水沖刷地表 養分流失 生態系統崩潰
(4)熱帶雨林被毀的原因:
根本原因: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長和貧困是這些開發活動產生的背景;
具體表現:①過度的遷移農業 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②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為增長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業機會
③商業性伐木 木材進口換取外匯,以償還債務
④開辟大型農牧場 獲取經濟效益
(5)熱帶雨林的治理措施:①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②鼓勵保護性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遊等;
③選擇性採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④加強雨林緩沖區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⑤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
⑥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等;
4.案例四:東北濕地的開發和保護
(1)濕地類型:沼澤、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帶的灘塗等。
(2)濕地作用:①調節氣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等功能,稱為「地球之腎」;
②向人類提供各種物質資源;
③是鶴類等大型水禽的棲息地;
(3)面臨問題:濕地面積逐年減少;
(4)保護措施:①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好現存的天然濕地;
②對已經圍墾的濕地逐步退田還濕;
③採取工程措施,恢復已退化的濕地;
考點二.結合實例,了解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說明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和綜合治理的措施
1.案例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人教版)
(1)開發的地理條件: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 豐富的水力資源
陸路交通不便,航運重要性突出
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
資源:礦產豐富,有煤、鐵、銅、磷等。
(2)早期開發帶來的影響:
土地退化;老棉花帶衰落
植被破壞;煉銅需要大量木炭,開礦也破壞植被
環境污染;酸雨嚴重
(3)流域的綜合開發措施:防洪——修建水庫
航運——水壩建成後,水位平穩
發電——利用水和煤炭資源,發展水電和火電,為高耗能工業提供電力
提高水質——污染防治、水源涵養林保護、庫區生態環境的改善
旅遊——建風景旅遊區
土地利用——建自然保護區;調整農林牧結構,退耕還林還牧
2.案例二:長江流域
(1)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有利因素和制約因素):
上游地區 中游地區 下游地區
有利 地形起伏大,水力、礦產、森林、旅遊等資源豐富; 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政策支持;
礦產資源豐富 科技水平高
不利 交通落後,勞動力素質低 礦產和能源缺乏
(2)流域開發方向和對策:
上游地區 中游地區 下游地區
利用 開發水能 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基地;
整治 水土流失、生態破壞問題 洪澇災害問題 解決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
(3)中游洪澇災害:
成因 對策
自然原因:
①降水:降水集中春夏兩季,鋒面雨帶長期徘徊;
(流域內普降暴雨)
②水系:長江流域廣,支流多;(特別荊江河段彎曲,水流不暢)
③地形:中游地區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生物措施:
①中上游植樹造林;
工程措施:
②中上游修建水庫;
③中下游退耕還湖;
④中下游修建分洪區;
⑤中下游加固大堤;
非工程性措施:
⑥設立防洪保險;
⑦建設防洪管理體制;
⑧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等;
人為原因:
④過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劇;
→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
→中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⑤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蓄洪能力下降;
(4)緩解能源緊張對策:
①積極開發新能源,使能源消費結構多樣化;
②加強區域合作,進行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拓寬能源進口渠道;
③進行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能耗產業等;
考點三.結合實例,了解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分析其布局特點和主要問題,說明該區域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1.案例一:東北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1)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氣候: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地形:半環狀,外側是河流,中間是山脈和丘陵,內側是廣闊的平原
水文:河網密布,水量充足
植被:以寒溫帶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為主
土壤:肥沃的黑土、黑鈣土;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為全國最高;耕地集中,便於機械化作業
不利條件:冬季溫度低,熱量不足
(2)布局特點:(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3)土地開發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
問題:草甸植物被破壞,開墾為耕地後,地表裸露被雨水沖刷,黑土流失,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
措施:①增施有機肥,以增加土壤肥力;如秸桿還田;
②加強對坡面、溝壑治理,以保護土壤;
③植樹造林,以保護土壤;
2.案例二:美國商品穀物農業(見必修2部分)
考點四.結合實例,了解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條件,分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說明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案例一:山西省能源資源的開發(人教版)
(1)開發條件:
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②市場廣闊;
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2)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①露天挖煤、井礦巷道的建設、礦區道路的鋪設,破壞地表加劇水土流失;
②大面積土石處理不當造成土壤和固體廢棄物污染;
③燃煤、洗煤、煉焦等重化工業造成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3)可持續發展措施: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推動潔凈煤技術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
②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重化工業,一方面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業)
③「三廢」的處理;(一方面消煙除塵;另一方面營造防護林)
2.案例二:魯爾區
(1)區位優勢:
地理位置:德國西部,歐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原料能源:豐富的煤炭資源;離法國鐵礦區較近;
交通:萊茵河縱貫南北,鐵路公路密布,水陸交通發達;
市場:德國及西歐發達的工業,提供廣闊的市場;
水源:萊茵河及支流魯爾河、利珀河水量充沛;
(2)主要問題:
①環境惡化
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渣、礦渣堆積,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
熱力發電產生廢熱,造成熱污染;
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
②傳統產業衰落
時間:20世紀60年代開始,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走向衰落
(3)整治對策:
①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
如對企業實行集中化;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調整工業布局等;
發展信息、電子、生物技術等工業;
②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
考點五.結合實例,理解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了解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說明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案例: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1.工業化和城市化推進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
(發展條件:政策、僑鄉、引進資金、技術、設備)
第二階段:1990年以後,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主導產業;
(產業升級原因:政策優勢不明顯、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喪失)
2.不同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模式:工業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
珠三角模式: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東北模式:自然資源開發→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蘇南模式: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
雲南模式:沿邊開放→邊貿發展→城市化
3.主要問題及對策:
問題 對策
1.產業升級面臨困境
⑴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產業基礎(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不發達)、科技實力、人才隊伍都處於劣勢;
⑵由於南嶺阻隔,國內腹地范圍較小。 1.產業結構調整
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為基地,發展石化、鋼鐵、汽車、造船等原材料工業和裝備製造業,推動產業升級。
2.城市建設重復,管理相對落後 2.構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加強相互分工與合作,構建以廣州、深圳為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大氣污染、水污染嚴重,水質性缺水問題突出;耕地銳減,土壤肥力下降; 3.加強規劃與管理
各城市制定發展規劃,加強交通、通信、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的治理;加強外來人口管理等;
地理3 地理信息技術
考點一 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
主要包括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簡稱3S技術。
2.應用領域: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國土資源管理、國土開發規劃等許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考點二 遙感技術
1.概念:
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如人造衛星、飛船)上利用光學儀器和電子儀器,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感知。
2.工作過程:
主要環節 目標物 感測器 地面系統 成果
功能 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 信息獲取、傳輸 信息處理分析 專業圖件或統計數字
3.應用領域: 資源普查、災害監測、環境監測、工程建設及規劃等;
考點三 全球定位系統
1.概念:指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簡稱GPS。
2.組成:
空間衛星部分——GPS衛星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平均分布在6個軌道上。
(保證地面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可觀測到4顆以上衛星)
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監控系統;由主控站、監控站和信息注入站組成。
用戶設備部分——GPS衛星接收機。
3.工作過程:
4.應用領域:用於定位和導航。如軍事、交通(航海、航空、汽車等)、旅遊探險、緊急救援、農業監控等;
考點四 地理信息系統
1.概念: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
2.主要程序:
3.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交通管理、環境管理、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等。
考點五 數字地球
1.含義: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
數字地球,就是建立一個「虛擬地球」,用數字化的方法將地球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裝入計算機中,實現在網路上的流通。
2.應用:
數字地球是將不同空間、時間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並進行立體的,動態的顯示,能為復雜的生產、研究活動提供實驗條件和試驗基地。
數字地球的建立,使我們可以了解全球的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分布和變化。其應用領域廣泛,如預測氣候變化、治理環境污染、防災減災,保持生物多樣性、解決政治或經濟危機、增加農業產出等。
B. (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節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植樹造林 退更換林
C. 求黃河的地理知識 ppt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黃河長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經9個省區,呈巨大的「幾」字型。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於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
地理位置
黃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東為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水草豐美,因此被稱為塞上江南。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壺口瀑布南孟津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因水土流失,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黃河是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黃河流域衛星地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生物資源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歷史上頻繁的災害,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黃河決口1590次,大的遷途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黃河改道,河水南下奪淮,淹沒豫東、皖北和蘇北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
注釋:
近年,黃河水域生物遭到破壞,魚類現已不到百種。蘭州市漁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認為,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致使黃河含沙量大;黃河水量受乾旱少雨日趨減少;工業城鎮廢水的污染;人為捕撈等因素,都是導致黃河生物減少的原因。
為使黃河水域生態得到修復及養護生物資源,甘肅省農牧廳漁業處從二000年開始,針對黃河甘肅段實行「增殖放流」計劃。據漁業處負責人介紹,投放數量從去年的七百餘萬尾,已增加到今年的八百萬尾,以黃河土著魚種——黃河鯉魚、鯰魚、草魚、鱅魚為主要投放對象。
河流分段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下面為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黃河乾坤彎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孟津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環境保護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編輯本段]發展變化
黃河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經河道才能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①上游屬乾旱半乾旱區降水率級少,中游為主要補給區但水土流失嚴重、季節變化大,下游流域面積小,補給少;
②流域內人口增長快,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率;
③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黃河沿岸工業和城市用水量不斷增加,引黃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④水庫調節能力較低,水資源管理不統一;
⑤水費低廉,低水價喚不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工農業用水浪費極大;
⑥環境污染急劇降低黃河水的利用率。
懸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 ,全靠大堤約束,它因而被稱為「懸河」。那麼黃河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成為「懸河」的呢?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部的磴口縣,在這里,黃河河道比縣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黃河奔流在中條山與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孟津。由這里距黃河30公里處,就是我國著名的都城洛陽。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從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則天)、後梁、後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稱為「九朝古都」。
滅殷以後,就把傳國之寶九鼎遷到洛陽,有定都洛陽之意。武王死,當時輔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規模地營造洛邑,分別建立王城和成周城兩座。在澗水東、水西間的為王城,即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在水東,即今白馬寺附近的為成周城。周平王遷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遷都成周城。東漢劉秀稱帝後,建都洛陽。
漢魏時的洛陽城是在成周城遺址的基礎上加以擴展的。史載洛陽城「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稱為「九六城」。
早在五六千年前,洛陽西50里處就有「仰韶文化」,可見當時的母系氏族公社制相當發達。由此為發端,愈發輝煌。
河道變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D. 高中地理黃土高原是怎樣形成的
20世紀初,中國乃至世界地學界對黃土高原的成因進行過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風成說、水成說、殘積說和多種成因說等多種學說。後來認為黃土有復雜的形成過程,但風成過程是黃土形成的主要過程。
E. 地理必修三 簡述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 簡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記憶治理措施
規律是先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輕工業,進而轉移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重工業,一般方向是由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地區轉移到欠發達地區。
水土流失:自然原因:1.降水:變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沖刷作用強。2.地形: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質不穩定。3.植被:從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覆蓋率低,調節降雨和徑流能力低。4.土壤:粉砂顆粒組成,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抗蝕力低。5.地質構造:該區新構造運動劇烈,多地震。
人為原因:濫用土地,開墾陡坡,過度樵採,毀林開荒,戰爭,輪荒,開礦。
危害:1.土層變薄,養分流失,耕地質量下降。2.黃河泥沙含量劇增,下游泥沙淤積,成為地上懸河。3.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4.易引發泥石流。5.影響水土資源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
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保塬護坡固溝,打壩淤地。2.農業技術措施:深耕改土,科學施肥,選育良種,地膜覆蓋,輪作套種。3.生物措施:植樹種草。4.以小流域為單位進行綜合治理。
F. 地理填空(關於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從溫度帶看,屬於_______溫____帶;從四大區域位置看,位於___北方_______地區;從階梯位置看,位於____第二_______階梯。
G.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湘教版必修三(不知道你要哪個版本)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1、區域的主要特徵
①區域的概念(a)
區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
②區域的基本特徵(b)
基本特徵:⑴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⑵區域內部表現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⑶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4)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是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2、區域的空間結構
①區域空間結構的概念及類型(a)
區域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區域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一般,區域空間結構由點、線、面和網路四種形式組成。
類型:鄉村地域(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和城鎮地域(以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
3、區域產業結構
①區域產業結構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a)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三次產業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配置狀況、勞動力素質等。
②我國三次產業的劃分(a)
第一產業是廣義上的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工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4、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①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
②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不高,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化處於起步階段,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為主。區域空間結構簡單,區內經濟差異小,中心城市缺乏,現代化交通線路數量少,分布稀疏,對外開放程度不高,表現出典型的自給自足特徵,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整個區域處於低水平均衡狀態。
5、工業化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第二、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勞動力開始由農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大規模轉移;區域內部集聚作用大為加強,相繼出現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區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對於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大為加強,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區域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區域經濟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增長態勢。
6、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已較高,加工製造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全面升級。第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基礎設施齊全,交通和通訊基本形成網路。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縮小,區域的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7、東、中、西差異
①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及圖示(a)
范圍:東部12個(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中部9個(內蒙古黑吉晉豫皖鄂湘贛)、西部10個(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渝)。圖見課本P13頁。
②我國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差異(c)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於對外開放
內陸
地形
平原、丘陵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氣候
季風氣候
非季風氣候區廣
自然資源
能源、資源缺乏
能源、資源多
社會因素
工業化
與城市化
工業化進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業化進程慢;城市化水平較低
科技教
育水平
較高
較低
發展機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部地帶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積極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帶的社會經濟發展明顯加快
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較早,開放程度較高,吸引外資能力較強
開放時間較晚,開放程度較低,吸引外資能力較弱
經濟因素
經濟發
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速度快
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速度慢
產業結構
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以輕型或輕重混合型產業為主
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還佔有較大的比重;以重型產業為主,其中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
交通運輸
便利
不便利
③我國改革開放的時空發展(b)
從時間上看,開放起步於1980年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後開放步伐不斷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南部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海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a)
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是針對東部季風區而言的,其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②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區域差異、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b)
南方與北方的區域差異
區域
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自
然
條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常綠闊葉林及熱帶季雨林
土壤
棕壤、鈣質土、黑土
紅壤、磚紅壤
社
會
經
濟
條
件
農業產業
以旱作為主,東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
工業產業
重工業發達,遼中南、京津唐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輕工業發達,滬寧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高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低
交通運輸
以公路、鐵路為主
水運、公路、鐵路運輸都很便利
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低
對外開發較早,開放程度高
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外開放不夠
洪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開放,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渤海灣地區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
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治理環境,加快產業的升級改造,協調好人地關系
9、西部大開發
我國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及意義(b)
范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國土面積68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4%;2002年末有人口約3.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8.6%。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邊三個自治州,比照國家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意義:⑴有利於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⑵有利於東、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利於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⑶有利於調整我國經濟結構,為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資金、技術、人才轉移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有效地擴大內需,增強國民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⑷有利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改變生態環境,為全國特別是東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10、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
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所取得的成效與意義(b)
成效與意義:對口幫扶成效明顯;合作項目不斷增多,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加大;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聯系日益密切;實現了合作雙方的「雙贏」,實現了合作雙方的共同發展。
1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經濟合作
①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意義(b)
我國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空間分布不均,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能源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具體方案及圖示(c)
⑴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引水向北,供水至華北、西北地區。(具體圖示見書本P26頁)
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等河道作為主幹線進入天津。途徑蘇、魯、鄂、津、京5省市,主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東線把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
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開渠輸水,途經鄭州、石家莊,終點北京。中線工程具有水質好,覆蓋面大、自流輸水等優點,是解決華北水資源危機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
西線: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為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和山西6省區提供灌溉、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促進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
【拓展提示】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具有社會、經濟、環境等綜合效益;可促進工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具有為工業、居民、農業供水,防洪,排澇等經濟效益;利於回升地下水位、保護生物多樣化、緩解北方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⑵西氣東輸工程:主體工程是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出發,由西向東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終點到上海市。沿途將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並跨越黃河、長江、淮河等江河,全長4000多千米。工程總投資預計高達1200億元,輸氣量最終達到200億立方米/年。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沿線的河南省、安徽省等供應天然氣。(具體圖示見書本P27)
西氣東輸工程還包括從四川、重慶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拓展提示】西氣東輸工程的意義:可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改善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⑶西電東送(具體圖示見書本P29)
北通道:將「三西」(即內蒙古西部、山西、陝西)煤電基地和黃河上游水電送往京津唐地區。
中通道:將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幹流水電送往華中、華東和福建以及廣東。
南通道:南部通道以開發雲南、貴州、廣西的水電為主,並以開發貴州等火電為補充,向廣東等東部地區送電。
【拓展提示】西電東送的意義:可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將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西部生態環境建設,有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為我國沿海較發達地區提供大量電力,為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並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
③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b)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資源調出區、調入區及資源調配中所涉及的有關區域的地理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進行工程建設時,要評估工程對涉及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有利的影響和不利的影響,對不利的影響要採取工程或技術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調:輸出區可能出現水資源緊張,生態環境受到影響;輸入區獲得水資源,改善當地水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會在北方地區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
西氣東輸:輸出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和綜合使用,改善產業結構,但管道的建設易破壞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輸入區可以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
西電東送:輸出區加快電力開發和輸電線路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水電站建設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坑口火力電站易加劇環境污染;輸入區獲得充足的電力供應,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12、產業轉移
①我國產業轉移到基本特點(b)
沿海企業向內地轉移:因環境、資源問題,為尋求廉價資源和低成本進行的產業轉移;
中國台灣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為尋求廉價的勞動力、眾多的發展機會、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進行的產業轉移;轉移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IT)產業
廣東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為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進行的產業轉移。
②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b)
產業轉移促進了被轉移地區的資源的開發,被轉移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促進了產業的更新和升級,推動了被轉移地區經濟的發展;
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使欠發達地區的環境污染加重,人地關系趨向緊張。
區域產業發展在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落後到先進的階段以後,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才可能逐步減輕。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可以看出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一次轉移
第二次轉移
時間
改革開放初
20世紀90年代
轉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轉向鄰近地區
轉移產業
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業
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
轉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水平低,且參與國際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對發達,
產業結構優化
對環境影響
環境污染加重
環境質量好轉
H. 高中地理題 有關黃土高原
過了秦嶺
降水稀少。土壤疏鬆。植被稀少。成了溝壑最基本的原因。根本原因內陸的乾旱少雨。離海洋遠(海路熱力性質性差異)
I.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詳細總結
專題一、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考點1.了解區域的含義
《背誦》區域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有明顯的區位特徵。(區域非自然存在)
(1)《了解》區域劃分有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
單一指標:如熱量帶、氣候類型
綜合指標:東亞文化區、中東與北非文化區、歐美文化區(語言、宗教)
(2)《了解》區域劃分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青藏高原區、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氣候)
人文要素: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經濟);長江中下游地區(歷史)
(3)《了解》均質區: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的區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區、平原區、丘陵區(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區(語言)、水田農業區、旱作農業區(農作物)
(4)《了解》功能區:指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某些方面的相關性或內在聯系的區域。如城市經濟區、浦東新區、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
(5)區域的特徵:整體性、差異性、開放性
考點2:比較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差異(理解)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區域差異
區域
要素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位置和
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背靠內陸高原,面向海洋 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一線以北 北起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線,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起橫斷山脈,西至國境
地勢 海拔較低,其中東部平原多而廣 海拔最高,但差別顯著、高原、山脈、內陸盆地交錯 海拔最高,主要為山系、高原
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 大陸性突出,氣候乾燥。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多大風天氣 氣候嚴寒。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太陽輻射強
植被 以森林為主,部分為森林草原 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草原 主要為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
土壤 多為在森林植被下發育的土壤,淋溶作用強 主要是在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的土壤 發育程度差,土層淺薄
生物 種類繁多 種類比東部季風區少 動物稀少,只有少數耐高寒的物種,如氂牛等
水文 河流多為外流河,湖泊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多為內流河,河流短小。湖泊較多,多為鹹水湖 多為內流河,湖泊較多,多為鹹水湖
農業 重要農耕區,以種植業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災害 牧業、綠洲農業為主,但需要注意解決灌溉水源問題 畜牧業為主,還有河谷農業,需要解決熱量不足問題
城市 眾多 較少 很少
人口 稠密 較少 很少
東部季風區的內部差異
階段 主要特點 人地關系 問題 案例:匹茲堡的發展
初期階段 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簡單 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制約因素較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微弱,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匹茲堡位於煤田中心地帶,阿巴拉契亞山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其興起的基礎;蘇比利爾湖附近豐富而優質的鐵礦;五大湖和賓夕法尼亞運河的廉價水運條件
成長階段 資源開發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和工業區迅速向外擴展,區域內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逐漸趨向復雜,呈現由點到面的發展局面,產業由集聚走向擴散 開始出現明顯的不協調 資源面臨枯竭,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環境污染加重,環境受到明顯破壞 該城市又稱「芝匹帶」,從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城開始,經過「交通樞紐」芝加哥、「汽車城」底特律、「鋼鐵城」匹茲堡,以及布法羅到紐約州的奧爾巴尼。區域內產業結構復雜,主要產業部門有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
轉型階段 區域原有優勢逐漸喪失,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效益降低。區域經濟整體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出現高失業率;人口減少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製造業為主的五大湖沿岸工業帶,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許多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大量人口外遷,被稱為「銹蝕帶」,又稱為「冰雪帶」
再生階段 由於「對症下葯」,採取措施,使區域產生新的增長活力,促使區域經濟復甦 逐漸由緊張走向協調 產業結構從重工業到高科技產業發展,被譽為「知識城」
東部季風區的內部差異
地貌 溫度帶 植被 土壤 農業熟制 主要作物
東部季風區 北方 東北地區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平原廣) 寒溫帶
中溫帶 針葉林、針闊混交林 肥沃黑土 一年一熟 春小麥、玉米、大豆
華北地區 以平原、高原為主 暖溫帶 落葉闊葉林 黃土發育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棉花、花生
…………秦嶺——淮河…………
南方 華中地區 以山地、丘陵、盆地為主 亞熱帶 常綠闊葉林 貧瘠紅壤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
華南地區 以低山、丘陵為主 熱帶 常綠雨林 磚紅壤 一年三熟 橡膠、油棕、咖啡、可可
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圖
考點3.結合實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理解)。
區域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初期階段、成長階段、轉型階段和再生階段。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各異,人地關系也經歷了從基本協調——不協調——人地關系矛盾加劇——走向協調的發展歷程。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考點4:結合實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
(1)三大產業(了解)
人類的各種經濟活動通常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即廣義的農業。
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以及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
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如商業、金融、保險、運輸、公務(其他公益事業),即廣義的服務業。
產業結構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性:第三產業比重越大,說明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
(2)《記憶》產業轉移產生原因: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資源分布不平衡
內容 第一次 第二次
時間 改革開放初期 20世紀90年代
原因 因經濟發展水平低,也是珠江三角洲參與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 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空間越來與小
產業轉移 從香港轉移來服裝、紡織、塑料製品、電子元件等 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
產業轉移類型 勞動密集型 知識密集型
結果 珠江三角洲的生產成本雖然比香港低,但在全國已經處於相當高的水平 珠江三角洲初步確立在華南經濟圈的中心地位
環境影響 使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嚴重 產業轉移,加上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環境質量開始好轉
(3)《了解》從地域分布看,較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轉移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會帶來不利的環境影響。如環境污染、交通、居住、治安等社會問題。
(4)《了解》在產業轉移中,逐步實現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為主的產業類型向以知識、技術、服務為主的產業類型過渡,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減少。
(5) 《背誦》影響國際產業專業的三大因素:a勞動力成本;b內部交易成本;c市場
(6)《閱讀》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已經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7)產業轉移對移入地和移出地的影響(背誦)
內容 產業移出地 產業移入地
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積極影響:減少環境污染
消極影響: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對社會經濟影響 積極影響: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消極影響:失業率業率上升 積極影響:促進生產力,加快城市化進程
考點5:結合實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
方案 東線方案 中線方案 西線方案
路線 基本沿京杭大運河輸水到華北地區 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出丹江口水庫,送水到北京、天津 從長江上游引水到黃河上游
水源區 長江下游 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 長江上游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
評價 優點 利用京杭大運河河道,工程量較小,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水質好
缺點 需逐級抽水,耗能多,水質差 工程量大 工程量大,水量小
(1)《背誦》我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西線的工程方案比較
(2)《背誦》南水北調的深遠影響
(1)積極意義——主要在供水區
①社會會效益:可以緩解華北地區缺水狀況,有利於社會穩定
②經濟效益:緩解華北地區缺水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③生態效益:改善華北地區生態環境;控制地面沉降。
(2)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在水源區
①長江徑流量減少,影響長江下游水質。
②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③對沿線水生生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④引起調出區土壤次生鹽鹼化:
(3)《背誦》西氣東輸工程的深遠影響
A對調出區(西部):a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b增加就業機會
c改善基礎設施d改善生態環境
B對調入區(東部):a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b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
專題二、區域可持續發展
考點6:結合實例,說明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說明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區域環境問題一:水土流失
(1)《背誦》黃土高原的范圍: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
(2)《背誦》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a使耕地土層變薄,養分流失,產量下降;b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懸河」;c生態環境惡化。
(3)《背誦》水土流失的原因:
A自然原因:a地理位置特殊,生態環境脆弱(處於從平原向山地、濕潤向乾旱、森林向草原、農業區向牧區過渡);b土質疏鬆,易受流水侵蝕;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地質災害頻繁。
B人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撂荒;露天開礦;無計劃的建窯洞、修路、建設水利工程等);b破壞植被。人為原因是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背誦》水土流失的治理
A小流域的綜合治理是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佳措施。
B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須因地制宜,以水土保持為中心,堅持「林草、工程與耕作措施相結合;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相結合;治理與開發相結合」。
C具體措施:工程措施(固溝、護坡、保塬)、農業技術措施、生物措施。
溝谷發育是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徵。
區域環境問題二:荒漠化
(1)《背誦》我國荒漠化范圍: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
(2)《了解》荒漠化表現: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鹼化
(3)《背誦》荒漠化產生原因:
A自然原因:a氣候乾旱,生態環境脆弱b植被覆蓋率低c大風日多d沙質沉降物多
B人為原因:a過度樵採b過度放牧c過度開墾d水資源不合理利用
(4)《背誦》荒漠化防治措施:
a合理利用水源b營造防護林體系c控制人口增長d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e採取綜合措施,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
考點7:結合實例,分析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說明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和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田納西河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流域內上中游為山地丘陵,下游為沖積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沛,冬春季降水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以水資源綜合開發為核心,對全流域河道進行梯級開發,發揮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以電力工業為龍頭,建立起以高耗能工業為骨乾的完整工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大力發展林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發展旅遊業。
3、治理經驗:①設置全流域專門的開發機構,健全法規,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③不斷加大開發力度④提高流域的開放度。
考點8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濕地: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屬於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帶。類型:河流、湖泊、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紅樹林、珊瑚礁、水庫、稻田等。
2、濕地的功能:涵養水源、提供水資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凈化水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航運、旅遊觀光、提供農副產品及礦產、能源等。有「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鳥類的樂園」等美稱。
3、濕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突出問題 治理措施
由於過度圍墾、泥沙淤積導致濕地減少,功能退化 退田還湖、退田還沼澤,恢復和重建濕地;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水質污染問題突出 防治水污染
濫捕濫獵、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銳減 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濕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濕地意識。
考點9: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面臨的主要問題,說明該區域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1、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自然條件:大部分屬溫帶和亞熱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於栽培多種農作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
社會經濟條件:商品經濟發達,經濟效益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交通運輸發達;先進的科技與發達工業為美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2、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目的:根據不同地區自然和社會條件特點以及農業生產的客觀要求,合理布局,規模生產,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美國主要農業帶:
農業帶 分布 區位因素
乳畜帶 東北部五大湖沿岸 氣候冷濕,適於牧草生長;市場巨大(人口眾多、城市密集)
玉米帶 中部 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年降水量多、熱量充足
小麥帶 中部(冬小麥) 北部(春小麥) 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肥沃、地勢低平
棉花帶 南部 土壤肥沃,光熱充足
3、美國農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問題:過度墾殖和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和「黑風暴」的發生;能源消耗大;化肥、農葯污染嚴重。
措施: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確農業、處方農業等多種農業生產方式;保護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推廣休耕、免耕、輪作等保護性耕作技術。
考點10: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德國魯爾區為例:魯爾區形成於19世紀中葉,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
1.《了解》發展背景
因素 特 點 對 工 業 發 展 的 影 響
位置 魯爾區位於德國西部,處於萊茵河下游支流利珀河和魯爾河之間 魯爾區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是東、西歐往來的必經之地,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
交通 萊茵河縱橫南北;鐵路、公路密布;4條人工運河 水陸交通發達,便於區內和區外聯系
資源 煤炭 資源豐富,埋藏較深,但儲量大,品種多,媒質好 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
鐵礦 本區貧乏,但離法國格林鐵礦較近;瑞典、俄羅斯通過鹿特丹港口到魯爾區
水源 萊茵河、利珀河和魯爾河水量豐富而充沛,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進了魯爾區化學工業的發展
2.《背誦》魯爾區發展的區位條件
(1)自然條件:a豐富的煤炭資源b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條件:a水路交通便利b市場廣闊c勞動力充足d便於從其他國家和地區輸入鐵礦e農業基礎較好
3.《背誦》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內因:a產業結構單一b環境污染加劇
外因:a世界性鋼鐵過剩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新科技革命沖擊
4. 《背誦》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
(2)治理環境污染,加劇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
(3)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考點11.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說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1.經濟發展快
(1)《背誦》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長三角 珠三角
相同點 自然條件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社會經濟條件 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農業基礎較好、國家政策支持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農業
基礎較好、國家政策支持
不同點 社會經濟條件 科技水平較高、開發歷史悠久 經濟腹地 毗鄰港澳、東南亞
多僑鄉
(2)《背誦》珠三角、長三角發展中遇到的共同的資源-礦物能源短缺,解決措施
開源: a跨區域調配資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b開發新能源
節流:a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b提高能源利用率
c淘汰耗能多產業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一降三升二主導)
分類 內容 產業結構的演化(比重的變化)
第一產業 農業 下降
第二產業 工業和建築業 主導地位
第三產業 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行業 明顯上升
(3)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以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較為發達的工業體系。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體系及主要工業部門
2.城市化水平高
(1)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進程
從根本上說,城市化水平是由經濟水平決定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城市化進程也有不同的特點。現就改革開放前後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進程特點作一比較:
歷史階段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後
城市人口 少 多
城市數目 少 多
城市規模 小 大
城市密度 小 大,出現城市群
城市化速度 慢 快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原因 經濟發展緩慢 經濟發展速度快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與工業化
城市化與工業化密切相關,工業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
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圖
3.問題與對策《閱讀》
問題 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人地矛盾加劇 重復建設突出
具體表現 (1)環境污染有加重趨勢;(2)部分城市和地區缺水嚴重(水質性缺水) 由於土地開發過熱,農業用地急劇減少,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均耕地急劇下降,人地矛盾加劇 一些城鎮盲目擴大規模,追求基礎設施和服務自成體系,造成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復建設以及投資的巨大浪費
方案 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優化產業結構 搞好城鎮和區域規劃
具體措施 建設「青山藍天碧水工程」,採取措施治理環境污染,保護水土資源 珠江三角洲地區要加強第一產業;注重調整第二產業結構,利用技術、人才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並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1)防止建成區的盲目擴大,確保比較理想的空間發展形態;(2)城鎮規模要適度;(3)城鎮布局要合理,加強不同地域的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建立可持續的空間協調發展模式
專題三、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1.知道地理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技術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地球等內容。它使人類對自然演化過程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從而使虛擬和模擬現實世界成為可能的一種現代技術手段。
2.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1)資源普查: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的調查、農作物的估產、全球氣候變化的觀測、災害監測、重大工程的建設等。
(2)災害和環境監測:遙感監測的區域范圍大,獲取環境和災害信息快速准確,能夠及時發現環境和災害的變化。具有監測范圍廣、時效快、精度高、連續性強特點。①水污染:對同一流域水體污染歷史和趨勢作出研究和分析。②沙塵暴:沙塵暴的起源、移動和擴散的過程。
3.知道全球定位系統(GPS)概念及其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由3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即空間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和用戶設備部分。它是利用衛星網路來獲得地面某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的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與導航。其中空間衛星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工作衛星21顆,備用衛星3顆。
4.知道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1)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是依靠計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
(2)主要功能: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決策應用等,能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地物空間分布及位置分析、趨勢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擬結果等。
5.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1)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2)城市規劃;(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4)城市抗震防災;(5)城市環境管理。
6.知道數字地球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