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和八年級地理
㈠ 七年級與八年級地理、生物如何復習
地理可以藉助地圖,將學習的知識標在地圖上踐行圖書結合,就會有一個不錯的成績。生物要會挑重點,有效的記憶重要圖形和內容,注重理解,理解十分重要哦!
㈡ 初一上下冊和初二上冊都沒有聽過地理課,如果我在放寒假的時候,我還要把初一的內容重新學過嗎
1.初一與初二地理內容是不同,有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之分,前面知識須掌握。
2.因為到版初三沒有地理考試科目,權在初二下學期,會進行地理畢業會考。
3.畢業考試是初一,初二四本書知識全面考查,復習知識缺一不可。
㈢ 我初一地理和初二的地理都沒有學過,我還能不能追上來呢
我覺得初一初二地理並不是很困難。許多內容都是練習在一起的,LZ只要內以書本為主,大概看看,在買容些參考書,勾畫出一些重點,再做些題目就沒有問題嘮、主要還是靠記憶的。
希望LZ可以採納,,有問題可以問、、沒關系的、
㈣ 七年級地理和八年級地理哪個難度大
七年級地理主要學地球與地圖基礎知識,以及世界區域地理,八年級地理主要學中內國區域地理。從難容度上說七年級屬入門內容,但是非常重要,而且世界區域對學生而言較為陌生,所以難度更大,八年級是有了地理基礎之後的學習,並且中國區域較為熟窸,相對而言難度較小。
㈤ 需要七年級全冊和八年級上冊地理的知識點,每冊只需15個重點的知識點即可,謝謝了
自己選擇需要的。
初中地理知識復習提綱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並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山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1)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①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②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④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2)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①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③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特別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歐洲為2%;亞洲為15%;北美洲為10%;南美洲為17%;大洋洲為14%;非洲為27%.
26、世界人口的遷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遷移的規模變小,人口遷移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第一種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由發展中國家移向發達國家.第二種是勞動力輸出.外籍勞工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由貧窮國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輸出國,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國家.第三種是國際難民遷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於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在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廣大的嚴寒帶針葉林帶,末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遷移及產生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的30%多一點.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29、世界的人種 白種人的膚色、眼色、發色一般較淺,頭發呈波狀,鼻樑高、嘴唇薄,體毛較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黃種人的皮膚呈淡黃色或棕黑色,頭發黑直,面龐扁平,體毛中等.他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膚色黝黑,頭發捲曲,嘴唇較厚,體毛較少,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
30、世界上的國家 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名國的面積大小不一,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岡.
31、國界和領土 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為領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為界;美國和加拿大東部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有一段以緯線為界,有一段以經線為界.
32、世界地埋區域的劃分 共分為13個地區.圖見書本第一冊P83.
33、東亞概述 圖見P85.東亞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西側,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等國家.蒙古的畜牧業佔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為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風,風由寒冷的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風力強勁,受其影響,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風從太平洋、印度洋帶來豐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減少,氣候炎熱.在東亞的季風氣候區內,根據氣溫和降水的不同,又分為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前者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雨季較短;後者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雨季較長.
34、東亞的人口和經濟 東亞是世界上黃色人種的主要分布區,居民絕大部分是黃色人種.東亞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徵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比較狹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鄰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島太平洋沿岸的神戶和橫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比較豐富.全國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山間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圖見第一冊P90.
36、日本的經濟 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神戶和橫濱的日本兩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日本同中國的貿易有很大發展.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日本的捕魚量常佔世界第一位.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但蔬菜、水果仍需要進口.
37、東南亞 圖見第一冊P94.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南部狹長,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馬來半島.東南亞的國家,除了寮國是內陸國外,其他都是臨海國或島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領土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多的國家.因此有「火山國」之稱.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38、居民與經濟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島.東南亞是華人與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其祖先大多是中國廣東、福建的居民.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油、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的最大產地,各國居民多以稻米為主在食物.東南亞的礦產以錫和石油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
39、南亞 圖見第一冊P108.南亞是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南亞北部有綿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這一部分叫做「南亞次大陸」.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恆河沖積而成,是南亞的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印度半島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佔據.南亞的降水受季風的影響,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風,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積很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有棉花、茶、黃麻等.印度的礦產主要有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首都新德里.加爾各答盛產黃麻,是印度的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買位於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
41、中亞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深居亞洲陸.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中亞境內的河流多為內流河.西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內流湖--裏海.中亞中部和南部牧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烏茲別克因盛產棉花而稱為「白金之國」.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同時采礦、冶金、軍事工業相當發達.
42、西亞與北非 西亞和北非地處亞歐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樞紐地帶,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為-400米,是世界上陸地表面的最低點.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世界上最高的氣溫記錄出現在北非利比亞的阿齊濟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邊,東到紅海海濱,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蘇丹熱帶草原,約占非洲面積的1/4.終年高溫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豐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與伊斯蘭教 西亞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區,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阿拉伯語,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祥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被稱為伊斯蘭教的聖城.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看做聖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庫 西亞和北非是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西亞以波斯灣為中心,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石油帶,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亞主要的產油國家.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產量約占總產量的1/4.所產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摩洛哥一國的磷酸鹽儲量佔世界的3/4.
46、畜牧業與農業 棗椰樹是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側,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發展滴灌和噴灌技術.
48、埃及 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也是埃及的領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狹長的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處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發源於非洲東部高原.
㈥ 今年的初一和初二的生物和地理的知識 要點
初一初二地理知識點,主要掌握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主要包括有氣版候地權形地貌。等水文情況。
初二的生物大家就可以根據任課老師提示的知識提綱和網路結構統一合看一下就可以了。
初一初二的生物地理知識要點大家一定要結合課文以及平時所做的測驗相信大家這叫復習下來,考試絕對沒有問題的。
㈦ 七年級上,七年級下,八年級上和八年級下的地理和生物的復習資料,要最新
會考地理復習提綱(一)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成功,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4、地球儀: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5、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赤道是0°緯線,是最大的緯線圈。
6、經線:連接南、北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0°經線是本初子午線。
名稱
形狀
長度
指示方向
0度
經線
半圓(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不等(南北對稱兩條相等)
東西方向
赤道
7、緯度的劃分
南北緯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度,南北極分別是90°S和90°N,
高中低緯度的劃分:0度~30度為低緯度;30度~60度為中緯度;60度~90度為高緯度。
南北半球的劃分:分界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有的北緯均位於北半球,所有的南緯均位於南半球。
8、經度的劃分
東西經的劃分: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為東經,用E表示,以西的180°為西經,用W表示。
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
9、地球的運動
運動方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義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一天(24小時)
晝夜更替、地方時差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365天)
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
10、二分二至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赤道(0°)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23.5°N)上,
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往北晝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赤道(0°)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23.5°S)上,
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往北晝越短,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北半球季節:春季:3、4、5; 夏季:6、7、8;
秋季:9、10、11;冬季:12、1、2。南北半球季節正好相反
11、地球上的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熱帶--有陽光直射;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溫帶--四季變化明顯。
12、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3、比例尺的三種表達方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14、地圖的圖幅大小相等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15、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指向標、經緯網,前兩種均無則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16、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 的垂直距離。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成的線叫等高線,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 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重合,陡崖;兩個山頂之間平緩的地方,鞍部;等高線 由低處向高處凸,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山脊。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概括的說,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怎樣將地球分成均勻的兩半,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3、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做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成大洲。
4、七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圖2.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南極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國家。
5、大洲分界線:亞、歐: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6、四大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面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
跨經度最廣的大洋:北冰洋;跨緯度最廣的大洋:太平洋;S形的大洋:大西洋。
7、海陸的變遷: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例如填海造陸等,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8、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9、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0、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易發生火山與地震。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紅海的面積在擴大(張裂),地中海面積在縮小(擠壓)。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1、天氣: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兩個特點:(1)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是經常變化的;(2)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天氣預報和常用天氣符號:(書本46面圖3.6)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在衛星雲圖中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一般是陰雨區。
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污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
3、氣溫的變化:空氣的溫度,常用℃表示,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氣溫日較差;在北半球,陸地最熱月出現在7月,海洋8月,陸地最冷月出現在1月,海洋2月。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
4、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氣溫水平分布,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個點的氣溫相等。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5、氣溫的分布:一般來說低緯氣溫高,高緯氣溫低,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最寒冷的大洲為南極洲,最炎熱的大洲是非洲。
6、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
7、降水的分布:一個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還受地形的影響。通常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8、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人類活動也會影響氣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2011年3月,世界人口已達70億。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增長。一般經濟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快。
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來表示。世界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在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或是臨海地帶。有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沙漠、熱帶雨林、高緯度地區、高原山區是人口稀疏地區。
3、人口問題:過多(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飢餓貧困)過少(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亞、非一些國家增長速度過快;歐洲一些國家處於負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4、世界的人種: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徵,人類可以分為白種、黃種和黑種三個主要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屬於黃種人);黑種人:非洲中部和南部。白種人: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5、世界主要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6、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建築:教堂,高高聳立;經典:《聖經》。
伊斯蘭教:教徒稱為穆斯林,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在中國又稱清真教或回教。建築:清真寺,星月照應;經典:《古蘭經》。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建築:廟宇;
在中國,多數人不信教;少數民族中維吾爾族、回族信仰伊斯蘭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
7、聚落:人們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先有鄉村後有城市。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共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各大洲。不同國家差別很大,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1707萬平方千米;最小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千米。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13億,印度10億多,位居世界第二。各國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樣,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2、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發展中國家有150多個,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3、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 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當今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4、重要的國際組織
聯合國:世界最大國際組織簡稱UN,成立於1945年。行政負責人稱秘書長(潘基文)。總部:美國紐約;基本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有6個組織機構,其中安全理事會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機構,5個常任理事國:中、英、美、俄、法;
世界貿易組織:縮寫:WTO;總部:瑞士日內瓦;經濟組織,中國:2001.12.11加入。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金磚國家:BRICS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
㈧ 求七年級和八年級地理復習提綱,詳細,全面
七年級部分:
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周長是4萬千米,平均半徑是千米。
2.地球自傳和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分別是一天和一年。
3.地球自傳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公轉產生了季節(四季)變化。
4.經線是指示南北方向的線,向東增大是東經(E),向西增大是西經(W),東西經各1800。
5.緯線是指示東西方向的線,向南增大是南緯(S),向北增大是北緯(N),南北緯各900
6.能用經緯網確定任意點的位置。
7.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
8.能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世界地理
1. 海陸分布的是:(7:3)即海洋佔71%,陸地佔29%;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其特點。
3. 全球分六大板塊,板塊的交界處容易發生火山、地震。
4. 以亞洲和非洲為例:
(1) 能分析說明某一大洲(亞洲)的緯度位置(100S—800N)、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 西北:歐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想望)。
(2) 學會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某一大洲(亞洲)的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發布廣)、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3) 會用資料,簡單說明某一大洲(亞洲)的人口(人口最多的一洲,上1億的國家由6個)、環境、發展等問題。
5. 美國的首都(華盛頓);本土48個州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兩州,三面臨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國土一半以上是平原,自然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居世界第一位,高新技術發達,著名的「矽谷」,位於舊金山東南;農業實現了專門化和機械化。
6. 日本的首都(東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等組成,島國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勞動力資源充足;有利於發展對外加工貿易經濟。 進口原材料,出口工業產品,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民族為大和民族,兼有東西方文化。
7.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地形以高原(巴西高原為世界最大高原約佔2/3)和平原(亞馬遜平原為世界最大平原,約佔1/3)為主。熱帶氣候為主。人種以混血人種為主;種植玉米;文化上以瑪雅文化為主。人口和城市分布在東南沿海;最大城市聖保羅;礦產以鐵礦為主,經濟作物是咖啡(咖啡王國)、甘蔗、柑橘。著名的水電站――伊泰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8. 根據資料和地圖,歸納某國在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9. 能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感情,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總部在美國的紐約,基本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共有6個機構,中國5個是常任理事國之一)。
10.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陰睛、風雨、冷熱等;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氣狀況,具有一定的特徵;能識別天氣符號;能看懂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綠色表示陸地。低緯氣溫高,高緯氣溫低,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下降0.60 C
11. 降水分布受海陸、緯度位置、地形的影響,從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少;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冬雨型、夏雨型、全年多雨和全年少雨型、全年濕潤型。
12. 氣候主要分布地區:熱帶有四種:雨林、季風、草原、沙漠;溫帶有五種:大陸、海洋、季風、地中海、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寒帶:苔原、冰原氣候。影響氣候的因素是氣溫和降水。
13. 世界有三大人種:黃種人(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白種人(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北非、西亞);黑種人(非洲、美國、大洋洲)
14. 語言.聯合國工作語言是英、漢、法、俄、阿拉伯、西班牙。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
15.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人數最多,發源於西亞,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伊斯蘭教,教徒為穆斯林、形成於阿拉伯半島、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在中國稱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16. 聚落的類型分為鄉村和城市,(先)鄉村和(後)城市,鄉村。(農村、牧村、漁村、林場),有1/2的人口住在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中國的平遙古城和麗江古城、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
八年級部分
從世界看中國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50度),大部分——北溫帶,少數——熱帶,無寒帶;
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國陸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4個
②臨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領海——37萬平方千米,海域——300萬平方千米;
③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最大島嶼——台灣島。海南島——第二大島。舟山群島——最大群島。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領土四至: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
最南端:曾母暗沙;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
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5000千米,
4、34個省級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縣、鄉我國共34個省級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本節重點:熟記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分布與大概輪廓(即課本7頁圖1.7)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2、人口東南多西少: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10個
2、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了解我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
1.自然資源基本特徵: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②人均資源佔有量不多,人均佔有不足。
2.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我國地形的特徵:——地形復雜多樣和高原、山區面積廣大
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徵:——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三級階梯界線:1)一、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
2)二、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3.季風區和非季風區:以夏季風能夠影響的地區季風區;其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1)我國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熱同期(夏季高溫多雨)
2)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4.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1)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冬雪山西南側,注入東海。
2)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上游:源頭——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3)水能寶庫: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遊河段(源頭——宜賓段和三峽段),蘊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量佔全國的1/2以上。
但由於工程條件復雜,投資大等原因現階段開發較少。
4)黃金水道:①幹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②干支流航程近8萬千米,佔全國的2/3,貨運量約佔全國的60%。
5.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
我國的四地理大區域
劃分四大區域的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不同。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0℃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主;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一、位置范圍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二、氣候
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三、農業
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經濟作物:棉花、穀子、大豆等;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主要水果:蘋果、葡萄、梨、桃、杏、柿;
四、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麵食;
傳統民居特點:土坯壘牆,磚瓦房(火炕);黃土高原:窯洞);
交通工具:傳統:騾馬作役蓄馬車;現代:鐵路、公路
運動項目:溜冰、滑雪
南方地區:
一、位置范圍
地形: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
二、氣候
類型: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三、農業
主要農產品糧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
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主要水果:柑橘、
四、工業
長江中下游工業帶(滬寧杭-綜合工業區;武漢-鋼鐵、輕紡;);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帶;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位置范圍
一、 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內陸
2.地表景觀——乾旱是本區的自然特徵
⑴地形:高原,盆地為主,
⑵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畜牧業基地、 灌溉農業
⒈灌溉農業的特點:「灌溉農業」。
⒉主要分布地區
① 「塞外江南」——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② 河西走廊:
③ 新疆綠洲:瓜果之鄉,吐—葡、哈—瓜,新—長絨棉。
青藏地區:
一、 位置范圍 : 青藏高原
二、 世界屋脊與高寒環境
1.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2. 地處亞熱帶,深居內陸,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地廣人稀。
3. 河谷農業——(如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青稞、小麥,豌豆。
2.高寒牧區:本區三大畜種有氂牛、藏綿羊、藏山羊,
四、豐富的能源與礦產資源
1. 拉薩——有「日光城」之稱。
2. 太陽能豐富;
七、 保護三江源頭---青海省
青海省——被譽為「中華水塔」。
北京
一、地理位置:
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東部距渤海150KM,
①地形;②氣候:北京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優越;②戰略地位優越;③背靠我國黃土高原的能源基地;南鄰黃淮海平原;北抵內蒙古牧區。
二、北京的城市職能:
北京是國我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
三、城市歷史現代化
1.金、元、明、清——古都。世界文化遺產: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周口店猿人遺址。城市現代化表現在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達、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設施先進、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國的心臟所在,是中國的象徵,舊城格局和原有風禮貌的同時修建現代化建築,這使得北京的出現了傳統與現代並存的特殊景觀。
3.為了北京現代化的高速發展,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使北京越來越成為人地協調發展的國際性現代化大都市。
台灣
一、地理位置
位於我的的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島(山地點2/3,玉山為最高峰,平原分布在台灣西部)
二、資源豐富的寶島
⒈資源寶庫:森林寶庫(樟樹);甜島、糧倉(甘蔗、水稻);水果之鄉(香蕉、菠蘿);祖國東南海上明珠;祖國東南鹽倉。
三 、 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出口導向型經濟)
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香港和澳門
一、 港澳對比
回歸時間
人口
面積
位置
主要居民
組成
香港
1997.7.1
678萬
1098
廣東珠江東口
中國血統98%英、其他2%
香港島、九龍和「新界」
澳門
1999.12.20
44萬
25.4
珠江口西岸
中國血統95%
葡3%
澳門半島、凼仔島、路環島
二、 香港發達的經濟——「東方明珠」「購物者的天堂」
1.世界地位:1).全球貿易中心進出口總額世界第十(1991)
2).全球運輸中心之一,;
3).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法蘭克福齊名;黃金貿易中心之一,與倫敦齊名
4).全球信息服務中心之一;
5).全球旅遊中心之一。
2.發展戰略
地狹人稠,香港與內地基本模式:在祖國內地投資建廠,祖國內地通過香港加強對外貿易;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原則: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三、 澳門經濟支柱——以博彩旅遊業為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一、地理位置:
是國我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是國我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二、自然環境:
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
氣候:深居內陸、
河流:內流河為主,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荒漠為主
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①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高梁;②特色農產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點:產量豐富、品質優良。
珠江三角洲
一、地理位置:
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對外開放的前沿:①區位因素:②人文因素:僑鄉;③政策因素:「對外開放,優先發展」的政策。
二、經濟特點:外向型經濟:
發展的的利條件:①地理位置優越:緊鄰港澳和東南亞地區;②海陸交通運輸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僑鄉」。
經濟模式:「前店後廠」,「前店」指港澳地區,「後廠」指珠江三角洲地區
三、城鎮的發展
原因:①外向型經濟日益繁榮;②產業結構發生重在變化
西雙版納
一、地理位置:
位於雲南省的南部,北回歸線以南,地處橫斷山脈最南端,南部與寮國、緬甸接壤,還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水路相連。
原始的熱帶雨林(海南、西雙版納)景觀:高大的望天樹、板狀根、絞殺植物、獨木成林;
亞洲象、綠孔雀、長尾猿等。
二、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1、熱帶動植物王國;
2、人文旅遊資源: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潑水節、孔雀舞、傣家竹樓、竹筒飯等。
黃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圍:
1、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
2、黃土高原的形成:風成說: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為山區,並且坡度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黃土結構疏鬆,許多物質易溶於水;④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2、人為因素: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②開礦、修路的基本建設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同時將大量的廢土石隨意向河溝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生態建設措施:①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
長江沿岸地區
一、地理位置和范圍: 長江沿江地帶東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東西綿延3000多千米;南北寬度大致在長江兩岸100—200千米范圍內。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①地勢低平,以平原、丘陵為主;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③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④自然資源豐富。
二、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1、紐帶作用:
2、輻射作用:
三、沿江地帶的城市
1、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它們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區。
2、這些特大城市是本區域內的濟經、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內外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四、沿江地帶的工業
1、四大工業基地:①以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②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等工業基地;③以武漢為中心的工業帶是我國鋼鐵、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④由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工業帶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基地。
2、四大「工業走廊」雛形:①鋼鐵工業走廊:沿江地帶有上海寶山、安徽馬鞍山、湖北武漢、重慶、四川攀枝花等鋼鐵工業基地;②汽車工業走廊:沿江地帶有上海(桑塔納、別克、賽歐)、南京(依維柯)、武漢、重慶(嘉陵、銀鋼)等汽車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輕紡。
五、生態環境及治理:
長江中下游是洪澇災害最集中、最頻繁的地區;酸雨——污染日益嚴重。
走向世界的中國
一、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基本國情。
2.區域可持續發展方法——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因地制宜;
3.區域之間共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加強區域聯系和區域合作,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
4.發揮地區優勢是區域合作的前提。
二、在世界中發展
1.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這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
2.當今世界多極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同時競爭也日趨激烈,加入競爭中,尋求發展,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在合作、共同發展;
3.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人類在漫長的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觀和發展觀。
4.中國為什麼加到WTO?①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入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祖國的發展;②從全球化的發展來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它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③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鐵路干線與樞紐
鐵路線
1、京滬線
2、京九線
3. 京廣線
4、隴海線
5、寶成—成昆線
鐵路樞紐
1、蘭州
2、鄭州
3、成都
㈨ 七年級下冊和八年級下冊的地理資料。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 一、中國農業 1.九大商品糧基地 北方: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黑龍江) 南方: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源(江西)、太湖平原(江蘇)、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湖北)、江淮地區、珠江三角洲。 2.主要經濟作物分布: ①棉花: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②油料作物:北方花生(華北平原);南方油菜(長江中下游平原) ③糖料作物:北方甜菜(東北平原);南方甘蔗(兩廣地區) ④飲料作物:茶葉(南方的丘陵、山地) 3.四大牧區 ①新疆牧區——新疆細毛羊;②內蒙古牧區——三河牛、三河馬;③青海牧區——氂牛;④西藏牧區——氂牛;(⑤寧夏牧區——寧夏灘羊) 二、中國工業 1.工業布局類型:①資源型;②市場型;③臨海型。 2.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山西省煤炭資源最豐富,北方地區是我國目前最大能源基地。 3.四大工業基地 ①滬寧杭地區: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②遼中南地區:全國最大重工業基地。 ③京津唐地區: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交通運輸業 1.五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 2.主要鐵路(五縱三橫) 補充: 通過運用實例學習的方式復習掌握認識大洲,認識地區,認識國家的方法和步驟。運用地圖,圖表和資料,獲取 區域地理 信息,處理地理信息,認識區域地理特徵,解決地理問題。一、認識大洲(以亞洲為例)1、使用地圖說 明亞 洲的緯度位置和 海陸 位置,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2、使用 亞洲地形 圖和 地形剖面圖 以及相關資料,總結歸納亞洲的地形特點和河流特點,理解地形與河流分布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大洲地形,河流特點的方法。3、使用亞洲氣候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 柱狀圖 以及相關資料,歸納總結亞洲的氣候特點,分析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4、閱讀 統計圖表 ,說明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過計算了解人口總數, 人口自然增長率 和人口凈增加數之間的關系,理解由於人口過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等問題。5、運用圖片,資料等了解亞洲多種多樣的 地域文化 特點,初步學會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產生的自然環境背景。尊重各國 風俗習慣 。6、通過對亞洲人文地理環境的學習,理解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初步理解由於不同國家的子仍然,社會,歷史條件差別很大,所以文化,經濟也有很大不同。通過實例說明大洲內部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認識大洲各區域間的差異性。二、認識地區1、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及科學考察和 環境保護 的重要性。(1)了解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及范圍,並且能夠說出由此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徵;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2)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能夠根據兩極的氣溫比較圖比較兩地自然環境的差異。2、其他地區(見下表)地區區域地理要素 東南亞 南亞 中東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歐洲西部 地理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和首都 地處呀會走與 大洋洲 , 太平洋 與印度洋之間的「 十字路口 」,地理位置重要 東接東南亞,西北部與西亞相鄰,是印度洋東,西航運的必經之地 三洲五海之地 熱帶大陸 發達國家 集中的地區地形與人類活動 三大地形區(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氣候特點與農業生產及生活 熱帶雨林氣候 和 熱帶季風氣候 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影響很大 水資源 匱乏,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 補充: (1)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額爾齊斯河 2)我國最大的 內流河 是-------- 塔里木河 (3)我國流入印度洋的河流 ------- 雅魯藏布江 (4)我國南方,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5)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青海湖 (6)我國密度最大的平原湖泊聚集區在( 長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 (7)我國大多數河流受( 夏季風 )影響自西向東注入( 太平洋 )洋(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道( 京杭運河 ),歷史上起過(聯系南北 )重要作用,在( 南水北調 )工程中,此何時東線工程重要輸 水通道 。貫穿(海河) ,黃河,(淮河 )長江,(錢塘江 )五大水系。 (9) 太原市 位於內流區還是外流區?----內流區 經過的主要河流是(汾河 )?是( 黃河)的重要支流。 10)長江山中下游分界點的名稱 : 宜昌 --- 湖口 長江兩岸主要的支流名稱 : 雅礱江 、 大渡河 、岷江、 嘉陵江 、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 11)長江上中下游的特點 (12)長江流經( 青藏高原 )高原,(雲貴 )高原,( 四川)盆地和( 長江中下游 )平原,穿越(橫斷山區 )(13)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 三峽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14)分析說明長江被稱為我國黃金水道的原因 水量大,流量季節穩定;沿岸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水運繁忙。 (15)說一說長江存在的憂患並寫出治理和保護長江的措施。 憂患: 水土流失 越來越嚴重;經常發生水災 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洪水。 三,1黃河發源於( 巴顏喀拉山 北部),注入( 渤海)海,全長(5464 )千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 2.黃河的主要支流有: 湟水 、 通河 、洮水、涇河、渭河、汾河 3.黃河下游流域狹小,無之流,成為( 地上懸河)河 4.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河段是(下游 ) 5.黃河中游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 :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較重 治理的根本措施是什麼 :植樹種草,改善生態環境 6.黃河流域上有蘊藏著豐富的( 煤炭)資源,中有的(神府 ),( 大同 ),( 焦作 )是煤炭基地,下游是(石油 )資源開發區。
㈩ 七年級和八年級地理有什麼事特別重要的知識 系統一點!!!!
就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看熟課本就行,還有事人教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