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第一章知識框架
Ⅰ 初一地理知識框架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
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蘭;首都:開羅(千年古都)。 沙漠廣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少雨。 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 文明古國: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雄偉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嚴的神廟、象形文字、天文歷法。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秦皇陵的兵馬俑也是七大奇跡之一。 發展中的工農業: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羅斯(Russia):
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4 法國(France):
歐洲的經濟大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5889萬人。首都:巴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佔全國的4/5。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生產:小麥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概述: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文化與旅遊: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浪漫多情的民風民俗,高雅的藝術,新潮的時裝……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Ⅱ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一章的知識網路圖
一、填空題
1、 地球 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運轉 叫自轉,地球自轉,的同時繞太陽旋轉叫公轉。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 ,背朝 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 南北 方向,緯線指示 東西 方向。
4、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 實際距離 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 小 ,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 大 。比例尺是個 分數 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5、地球是一個 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 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 赤道 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 約為4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赤道平面向北向南各有90 °,分別用N和S 表示。0°經線又叫 本初子午線 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字母 E 和 W 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6371千 米;地球的表面積為 5.1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 南半球和北半球;以 20° W和 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10、緯度范圍: 0°—30°為低緯度; 30°—60° 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 %,海洋面積佔71 %,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 三 分陸地,七 分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經線形狀是半圓(弧形)形,每條長度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緯線形狀(極點除外)是 都是圓(極點除外)形:每條長度有長有短,緯線指示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14、四大洋分別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西 洋呈「S」形; 北冰 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 。綠色表示 平原 、藍色表示 海洋 、褐色表示 高山高原 、白色表示 冰川 。
18、 非洲的剛果 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亞馬孫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安第斯山脈 。
19、根據地形特點,填寫地形:
海拔較低,地面平坦的是: 平原
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的是: 高原
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的是: 丘陵
周圍高,中間低的是: 盆地
20、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 亞歐大陸 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 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 亞洲 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 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 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 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 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 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是陡 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是 緩坡 。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 山谷 ,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慢 ;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快 。
自己編成圖、、、
Ⅲ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下冊各章知識樹或知識框架
2007年七年級上期地理知識提綱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環球航行 地球衛星照片
2.地球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4.緯線:
●定義: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特點:①形狀都是圓;②長度不相等,最長的緯線是赤道,最短的緯線是南極點和北極點。③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劃分方法:赤道為0°度緯線,從赤道向兩極各劃分為90°。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南緯、北緯辨別:緯度向南越來越大為南緯;緯度向北越來越大為北緯。
●重要緯線:
赤道: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回歸線(南北緯23.5度),太陽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極圈(南北緯66.5度)溫帶和寒帶得分界限,極晝極夜的最南、最北界限。
●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地區(0°—30°);中緯度地區(30°—60°);高緯度地區(60°—90°)。
5.經線:
●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相交的半圓。
●特點:①形狀都是半圓;②長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劃分:從0°經線起向東、向西各分為180°;0°經線向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向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東經、西經辨別:經度向東越來越大為東經,經度向西越來越大為西經。
●重要經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
180°經線:既是180°E ,又是180°W。習慣上稱作180°經線;
20°W和160°E經線:把地球平分為東西兩半球;東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 西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6.經緯網:確定地球表面任意一點的位置。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7.地球自轉:
定義:地球繞地軸不停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面對地球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方向;從南極看是順時針方向。
周期:一天(或24小時)。
地理現象:產生晝夜更替現象和時間差異。
8.地球公轉
定義:地球繞著太陽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地理現象:四季變化(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9.地球公轉示意圖:課本P11
10.五帶的劃分:
劃分依據: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
熱帶: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象。
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地區的四季變化現象明顯。
寒帶:北極圈以內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內為南寒帶。寒帶地區終年寒冷,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11.地圖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換算時注意單位的統一。
●表示方式:1.數字式。2.線段式.3.文字式。
●大小判斷:比例尺是一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13.方向:①通常情況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畫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③經緯網地圖上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4.圖例:熟悉常用圖例。P14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
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1.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同;
2.等高線都是閉合的曲線;
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線一般不相交。
17.等高線地形圖:
18.地形判讀:
●等高線密集處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處表示坡緩。
●地形部位:①山頂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高處向低處凸出.③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低處向高處凸出.④鞍部:相臨兩山頂之間的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
19.地形剖面圖:能夠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狀況.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20.基本概念:大陸;島嶼(格陵蘭島面積最大);大洲;半島;海峽。(P28)
21.海陸分布狀況
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概括的說是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②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③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多於陸地。
④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對稱分布.
⑤大陸的輪廓多呈三角形。
2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課本P29
23.位置:
東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
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24.面積從大到小順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25.大洲分界線:
●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峽。
26.熟悉和掌握:①本初子午線、東經120°、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穿過的大洲;
②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和大洋(北冰洋);③緯度最高的大洲(南極洲)和大洋(北冰洋)。
27.四大洋分布特徵:
1.太平洋跨東西和南北半球,主體位於西半球;
2.大西洋跨東西和南北半球,位於東西半球分界處,呈」S」型;
3.印度洋全部位於東半球;
4.北冰洋全部位於北半球.
28.海陸變遷:
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
29.板塊學內容:
地球表層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圖P37)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30.紅海是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形成的。
青藏高原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地中海縮小是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31.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大氣狀況;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32.衛星雲圖:
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
33.常見的天氣符號:(P46)
記住和掌握常見的天氣符號。
34.氣溫日變化:
一天之中,陸地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天之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作氣溫日
較差。
35.氣溫年變化:
一年之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
36.氣溫分布規律
①世界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
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
37.降水的分布規律:
①從赤道向兩極降水量遞減;
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東岸受惠於季風氣候);
③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④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8.主要氣候類型:(圖P52)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
熱帶草原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
熱帶季風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分雨旱兩季。分布在亞洲的東南部和南部。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乾燥,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部地區、日本和韓國南部。
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北部地區、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北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亞洲和歐洲的大陸內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常年溫和濕潤。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附近的大陸西岸。
寒帶氣候:
終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兩極地區。
3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等。近年來,全球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40.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的十分緩慢;18世紀以後,特別是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大大加速。2006年3月,世界人口達65億。
4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長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4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歐洲;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
43.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4.四大人口稠密區: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這里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北美洲東部(這里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44.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飢餓貧困。
45.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46.人口的合理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47.劃分人種的依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
48.人種的分布: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美洲地區(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國、印度南部等地。
49.聯合國工作語言:
漢語: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歐洲的西部(英國)、北美洲、大洋洲及亞洲南部(印度)。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俄語:俄羅斯和中亞地區。
法語:法國、非洲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國家(原屬於法國的殖民地)。
西班牙語: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原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
阿拉伯語: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國家。
50.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清真寺)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廟宇)
51.聚落分類: 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後有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約有一般以上的人住在城市。
52.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較密集。
53.聚落形成與發展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適宜耕作;③地形平坦;④交通便利;⑤自然資源豐富等。
54.聚落發展與保護: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因此應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築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55.國家和地區:記住面積廣大的6個國家的名字、輪廓、所在大洲。(課本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住人口超過1億的10個國家的名稱、所在大洲。(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地跨兩大洲的國家及所跨大洲:俄羅斯、埃及、土耳其。(P 8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國際合作:
①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的含義。(P91)
②知道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
57.知道主要的發達國家及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能夠從工業、農業、服務業三方面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P90)
59.重要的國際組織:(P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 初一地理第一頁的知識結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概況: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於東、北半球,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臨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島,自東向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地形、地勢特點:亞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約佔全州面積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的湖面。整個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恆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裏海,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氣候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原因:跨緯度廣,海陸差異大,地形復雜)、季風氣候顯著(原因:最大的大陸和最大的海洋交界處)、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原因:面積廣大,內陸遠離海洋)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中部和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北部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區為高原山地氣候(見P7圖6.9要能填圖)
亞洲有47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共11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汶;
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島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共7個國家。北部有尼泊爾、不丹兩個內陸山國,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臨海國;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兩個島國。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他地區隔開,是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也稱為南亞次大陸;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國;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20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北亞是指亞洲北部的俄羅斯(見P3圖6.4)
第二節 人文環境
1. 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億人。集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地區。其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 亞洲人口過多,對資源環境產生了沉重壓力
亞洲大小民族有1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有發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華夏文化;
初一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發源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故又稱「兩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經濟發展的差距:發達國:日本 高收入
發展中國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美元
馬來西亞、韓、沙烏地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韓、馬、泰發展加工工業,促經經濟發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國家<500美元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好評或者採納!謝謝{右上角採納或者
正下方好評} 如果有其他
問題請不要追問。另外提問,圖片多了占屏幕空間。不好答題。謝謝】
Ⅳ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一章知識概述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專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屬,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1.2 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 地圖的組成: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字式 b. 文字式 c. 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 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Ⅵ 怎麼繪制地理七年級上冊的知識框架
參考資抄料襲:http://www.docin.com/p-636964031.html
望採納!謝謝!
Ⅶ 初中地理7上第一章知識點
復習提綱(一)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1.2 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 地圖的組成: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字式 b. 文字式 c. 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 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10、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60° 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9、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0、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Ⅷ 初一下冊地理第一章知識點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世界第一大洲——亞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於北半球、東半球。
(2)海陸位置:亞歐大陸東部,西北隔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鄰;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3)緯度位置: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分別從南部、中部和北部穿過,地跨寒、溫、熱三帶。
(4)亞洲地理分區: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六個分區。其中東亞包括中國、蒙古、日本、朝鮮和韓國。
2.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勢地形特點: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沿海多平原。
(2)亞洲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主要河流:長江、黃河、湄公河、印度河、恆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
3.復雜的氣候: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第二節 人文環境
1.人口最多的大洲。
亞洲地廣人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亞洲共有6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2.亞洲的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
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稱「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發祥地。
3.經濟差異。
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差異大,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如日本,大部分屬於發展中國家。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1.領土組成和地理位置。
(1)由北到海道、本周、四國、九州四大道、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海陸位置: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
(3)緯度位置:23°N ~ 46°N
2.自然環境特點。
(1)多山地,平原面積狹小
(2)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4)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3.發達的加工貿易行經濟。
(1)是世界經濟強國,但地域狹小、礦產資源貧乏,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工業製成品。
(2)工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3)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海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
4.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
第二節 東南亞
1.十字路口的位置。
(1)東南亞的范圍和國家: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共11個國家。
(2)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路線。
2.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
(1)熱帶雨林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多雨;分布於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季節分配不勻;分布於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
3.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
地形特徵:中南半島——山河相間、南北縱列;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河流上游口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下遊河岸兩側形成沖擊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人口稠密,成為重要農業區)。
4.人口密稠,華人眾多,旅遊資源豐富。
第三節 印度
1. 世界文明古國。
(1)地理位置:位於我國的西南面,屬低緯度、臨印度洋的半島國家
(2)三大地形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山地,中部為恆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2. 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印度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10億。
(2)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形成巨大壓力。
3. 氣候與農業。
(1)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6~9月。
(2)印度水旱災害形成的原因: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3)印度的「綠色革命」使糧食自給有餘。
(4)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棉花、黃麻。
4. 印度的工業。
(1)印度主要的工業部門: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棉麻紡織工業。
(2)工業分布和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工業布局靠近原料產地。
(3)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薪技術產業有一定的成就。
5.首都和主要城市:新德里和孟買、加爾各答。
第四節 俄羅斯
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1)范圍和地理位置:地跨亞、歐兩大洲,位於歐洲都不和亞洲北部,處於中高緯度。
(2)地形:大部分地區比較平坦
(3)氣候:各地差異較大,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差異較大,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差異較大,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溫暖。
(4)河流域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水力豐富,航運價值高;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2.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1)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
(2)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
(3)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發達的交通。
(1)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
(2)第一亞歐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
(3)客運以鐵路、公路為主:鐵路、管道、海洋運輸都很發達。
4.首都和主要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1.中東范圍:包括西亞(除阿富汗)、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2.長期的熱點地區。
(1)焦點之一:地處東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洲、歐洲、非洲,「五海」指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裏海、黑海),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焦點之二:豐富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3)焦點之三:匱乏的水資源。中東氣候乾旱,河流稀少,沙漠廣布,水資源缺乏。
(4)焦點之四:宗教紛爭和文化差異。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發達國家幾種的地區。
歐洲西部地區是指歐洲的西半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2.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
歐洲西部是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地區之一,生產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工業以製造業為主,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
3.傳統的畜牧業。
(1)歐洲西部的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重視畜牧業。
(2)荷蘭、丹麥等國是世界上著名的乳蓄大國,火腿、香腸、乳酪是主要的出口產品。
(3)畜牧業發達原因: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地形平坦,有利於多汁牧草生長,草場廣布。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 概況。
(1)范圍: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
(2)氣候: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有「熱帶大陸」之稱。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3)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
(4)人口與人種:本區有6個億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種人,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稱。
2. 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
(1)形成的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和控制(最根本原因)
(2)弊端:制約了本區經濟的發展。
(3)出路:發展多樣化農業、民族工業和旅遊業等。
3. 人口、糧食、環境。
(1)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長過快,長期以來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地於人口增長的速度,缺糧成為本區各國普通遇到的問題。
(2)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位置: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個獨佔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2.地形:東部是大部分水嶺,西部是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
3.人口和城市: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因為這里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首都為堪培拉;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產業。
4.古老生物繁多,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特有動物如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鶓。
5.「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是重要的小麥和牛肉出口國。
6.「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主要礦產有煤、鐵、鋁土礦,是世界上鋁土礦最多的國家。礦產品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佔有很大比重。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1.移民國家。
(1)人口已超過3億人(2006年)。
種族構成 白種人:占總人口84%
黑種人:占總人口13%
其他:占總人口3%
2.優越的自然條件。
(1)領土構成:本土48個州,兩個海外州(夏威夷、阿拉斯加州)。
(2)
位置 緯度位置:跨寒、溫、熱三帶
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相對位置: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
(3)
地形 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
中部:大平原(面積占國土一半)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4)河湖: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長河)和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3.農業地區專業化。
(1)主要農業帶:乳蓄帶、玉米帶、棉花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小麥區、混合農業區、亞熱帶作物帶。
(2)影響農業帶的因素:地形、氣候、水源、城市人口等、
4.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大國。
(2)主要工業區和工業城市。
(3)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5.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第二節 巴西
1.民族大熔爐的縮影。
(1)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2)居民構成。
白種人 黑白混血種人 黑種人 印第安人
佔一半多 約佔40% 佔6% 不到1%
(3)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瑪雅文明、足球、桑巴舞、狂歡節。
2.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1)礦產豐富:鐵礦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2)主要工業部門: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
(3)農產品眾多:咖啡、甘蔗、柑橘產量居世界第一。
(4)水能資源豐富:世界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伊泰普水電站。
3.熱帶雨林的危機。
(1)壯闊的亞馬孫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2)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60%在巴西境內。
(3)熱帶雨林具有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4)熱帶雨林遭受破壞的原因及危害。
(5)解決措施:1992年聯合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召開,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
4.城市化問題。
(1)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2)快速城市化帶來的問題:會帶來資源緊張、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
(3)解決措施:遷都,控制城市規模,進行合理城市規劃及加強城市管理。
(4)主要城市: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
第十章 極地地區
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比較表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
位置、范圍 指南緯66.5°(南極圈)以南地區,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 指北緯66.5°(北極圈)以北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
氣候環境 嚴寒、乾燥、大風;有「白色沙漠」和「鳳庫」之稱;暖季時間: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平均冰層厚度2000多米,被稱為「冰雪高原」 氣候不如南極洲冷,但大部分地區終年冰封;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C ~ -40°C之間,8月份的平均氣溫-8°C;降水比南極多,風速比南極小
資源環境 礦產、固體淡水、冰川、海洋、生物、氣象等資源豐富 主要以礦產資源為主
科學考察 已建立140多個科學考察站;我國的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 人類對北極的科學研究和考察越來越頻繁;我國的科學考察站:黃河站
極地保護與和平利用 1959年12月,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簽訂《南極條約》;我國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積極保護北極自然環境
Ⅸ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框架
網路抄文庫襲七上地理結構圖http://wenku..com/link?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