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上冊半期
A.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期中考試題目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2分)
1、某星期六小龍外出旅遊,一早起來只見彎彎的月亮掛在東方天邊,此時約為農歷----( )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
2、牛郎星和織女星分別位於-------------------------------------------------------------------------( )
A大熊星座和天鵝星座 B天鷹星座和天琴星座
C仙後星座和小熊星座 D獵戶星座和天琴星座
3、關於現代天文學星座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星座是太空中的某些區域 B星座是某些亮星連接而成的圖形
C全天有48個星座 D小熊星座中共有七顆恆星,稱為北斗七星
4、下列現象同時存在於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於同一直線上 B日食、月食都從日輪的西面開始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看到
5、不同類型日食的形成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
①觀察者在月球陰影區的位置 ②時間的不同 ③月、地距離不同 ④太陽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圖中甲地的經、緯度是----------------------------------------------------( )
A1200E;200N
B1200E;200S
C1200W;200N
D1200W;200S
7、關於不同緯度的緯線的特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形狀不同 B緯度越高,長度越長
C 長度不同 D長度都與經線相同
8、根據圖中的經緯網判斷,甲地位於------------------------------------------( )
A東半球、低緯度
B西半球、低緯度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9、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 )
A金星 B太陽 C月球 D北斗星
10、天狼星位於-----------------------------------------------------------------------------------------( )
A大熊星座 B小熊星座 C仙後座 D大犬座
11、小馬在農歷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應該是圖中的----------------------------( )
12既位於北半球,又位於東半球的經緯網示意圖-----------------------------------------------( )
13、發生月食時,太陽、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確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陽 B地球—太陽—月球
C月球—地球—太陽 D月球—太陽—地球
14、下列活動中,宇航員不可能在月球上進行的是---------------------------------------------( )
A開音樂會 B跳舞 C挖地 D做科學實驗
15、為了證明地球是個球體,小明收集了以下證據:①遠離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②日食時,日輪的缺損部分為圓弧形;③地球儀所示的地球是個球體;④月食時,月輪缺
損的部分為圓弧形。請判斷其中不能作為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16、錢塘江大潮時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殘月
17、美國南北戰爭以前,大量的黑奴從南方逃向北方尋求自由。在夜間悄悄行走時,他們互
相傳達:「朝著像飲水瓢的那個星座走。」這個星座是------------------------( )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獅子座 D人馬座
18、發生月全食時,當月球全部被遮住,我們看到的月球是----------------------( )
A紅色 B古銅色 C黃色 D無法看見
19、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當兩河流域的米底王國與呂底亞五國的士兵們正在交戰時,天突然黑了下來,白天頓時變成黑夜。交戰的雙方驚恐萬分,以為「上天」怪罪下來,於是馬上停戰和好,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上天」怪罪,而是一種普通的天文現象。
(1)這種天文現象是----------------------------------------------------------------------------------( )
A日食現象 B月食現象 C流星現象 D極光現象
(2)這種天文現象發生的時間是農歷的---------------------------------------------------------(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發生這種天文現象時,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系是---------------------------------( )
A太陽—地球—月球 B地球—太陽—月球
C月球—太陽—地球 D地球—月球—太陽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50分)
1、比例尺表示實地 在地圖上的 程度,在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范圍 ,描述的內容 。
2、月球本身不發光,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態在不斷 ,月球
的各種圓缺形態叫 。
3、當我們看到月面 半部亮則為上弦月,日期為農歷 ;看到月面
半部亮則為下弦月,日期為農歷 ;滿月那天為 。
4、太陽被月球遮掩的現象叫 。日食有 、 、 三種。
日食只有發生在農歷 。日全食過程從太陽表面的 側開始 側結束。
5、月球進入地球陰影,月面變暗的現象叫 。月食只能發生在農歷 。月全食
過程從月面 側開始 側結束。
6、閱讀下列月相示意圖(陰影表示暗部),回答:
(1) 寫出各圖所示意的月相名稱:
① ② ③ ④
(2)在一個農歷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是 。
(3)將各圖所示月相與下面的日、地、月位置關系圖相對應。
① ② ③ ④
7、填寫下表中我國節日的農歷日期,並將下列月相前的字母填入表中相應空格。
A新月到上弦月之間 B上弦月到滿月之間 C滿月 D新月
節日 春 節 中秋節 重陽節 端午節
農歷日期
月相
8、讀下圖,回答:
(1)若該圖反映日食情況,請按照日全食的過程將各圖按序號排列: ,
此圖中未反映出的日食類型是 ,該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
(2)若該圖反映月食情況,請按照月全食的過程將各圖按序號排列:
9、滿月時我們看見一輪圓月,但上面並不都明亮,其中陰暗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 地
區,較亮的是月面的 地區,月球表面還有大量的 山。
10、太陽大氣層由外到內依次是 、 、 ;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實
際上是它的 層。
三、問題探究
1、小明說:「正月十五的傍晚看到一輪彎彎的月亮在西邊天空的樹梢上「。你覺得他說的可信嗎?為什麼?
2、假設有一條高速公路從地球直通月球,以100千米/小時的速度前進,到達月球需要多少天?
3、下圖是某體育中心的平面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問題
(1)估算出該體育中心東西的長度約為 米,南北的寬度約為 米(圖中的虛
線為體育中心的圍牆)。
(2)體育中心位於體育場路的 側,南山路的 面,運動場位於體育中心的
。
(3)籃球館位於體操館的 方向。
(4)綜合館位於籃球館的 方向。估計綜合館的佔地面積約有 平方米。
B.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
C. 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試卷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寫在後面的答題表中(本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分)
1.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a )
A. 24小時 B. 12小時 C. 1小時 D. 1年
2.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c )
A.地轉偏向力 B.晝夜更替 C.晝夜長短變化 D.時間的差異
3. 期末考試的今天,太陽直射點位於:(b )
A.赤道上 B.南回歸線附近 C.北回歸線附近 D.南極圈
4. 經度和緯度都是零的地點,位於:(d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東半球
5. 當一個人站在南極點時,他周圍的方向是:(a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東右西 C. 左西右東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6厘米代表實際距離是:(b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對高度的敘述,表示相對高度的是:( B)
A. 珠穆朗瑪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瑪峰比吐魯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為4000米
8. 被亞、歐、北美三大洲環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例分別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 )
A. 丹麥海峽 B. 白令海峽 C. 巴拿馬運河 D. 德雷克海峽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位於: ( )
A. 印度洋板塊 B. 非洲板塊 C. 亞歐板塊 D. 歐洲板塊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處是:( )
①地球內部能量的劇烈釋放; ②多發生在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
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語句中,描述天氣的是:( )
A. 秋高氣爽 B. 冬冷夏熱 C. 狂風暴雨 D. 全年炎熱乾燥
14. 南半球陸地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d)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該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該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該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該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響塔里木盆地與同緯度北京氣候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 D. 人為因素
17. 西亞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屬於:(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沙漠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18. 關於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終年高溫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D.全年炎熱乾燥
19. 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取決於:( )
A.經濟發達程度 B.生活醫療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量是:( )
A.1個 B.7個 C.5個 D.6個
21. 下列不屬於黃種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國人
22. 有關世界三大宗教,正確的說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稱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D.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關於世界上語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語言 B.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C.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D.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24.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
①森林減少,草原遭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糧食及生活用品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需要;
③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會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適應當地環境的長期過程中,人們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C、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D、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6. 下列那些條件不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嶇山地 D. 自然資源豐富
27. 下列關於聚落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 北極地區氣候嚴寒,房屋用冰塊構築,低矮,牆厚,保溫功能好
B. 我國黃土高原上氣候乾燥、冬冷夏熱,用黃土築成窯洞,冬暖夏涼
C. 西亞地區氣候炎熱乾燥、風沙大,建平頂房可防風沙
D. 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氣候潮濕,人住在竹樓上層,涼爽又防潮
28. 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原則是:( )
A. 國家人口的多少 B. 國家面積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 )
A. 亞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歐洲、北美洲
30. 一個國家的領土包括:( )
A.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 B.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領海
C.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 D.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領海和領空
D. 初一上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1、有關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緯線都是半圓狀 B、所有緯線長度都相等 C、所有的緯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2、下列經線中,位於西半球的是:( )A、1750E經線 B、150W經線 C、150E經線 D、00經線
3、六合縣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00000 B、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500千米 C、1:50萬 D、1:500萬
5、甲乙兩地相距約120千米,那麼在比例尺1:400萬的地圖上,兩地的圖上距離約為:( ) A、3厘米 B、30厘米 C、12厘米 D、48厘米
6、右圖中,公路變化的方向是:( )
由西東東南 B、由東西西南
由西南東北東 D、由東南西北西
7、世界上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亞洲 C、歐洲 D、南極洲
8、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是:( ) A、火山 B、褶皺 C、斷層 D、風蝕蘑菇
9、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 ) A、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 B、南北半球都出現在7月 C、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 D、南北半球都出現在1月
10、由於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A、太陽東升西落 B、晝夜交替 C、四季更替 D、氣溫的日變化
1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極洲
12、下列哪句話是說天氣的:( )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終年炎熱,乾燥少雨 D、六合冬季寒冷乾燥
13、地中海沿岸地區,屬於:(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冬季多雨
14、我國江西廬山成為夏季避暑勝地,主要是受下列哪個因素有影響:(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5、下列對丘陵特徵為描述,正確的是:( ) A、海拔較高,一般在500M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B、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 C、海拔較高,地面坦盪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的廣大地區 D、地面起伏,但是海拔較低,坡度雙比較和緩的地區
填空題:
1、地球是一個 球體,平均半徑為 千米。
2、地球公轉時,地軸和公轉軌道面的夾角為 度,且地軸總是指向 星附近。
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4、比例尺愈小,所畫地區的范圍愈 ,表示的內容愈 。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 ,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
6、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別是 、 。
7、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 時,最低氣溫出現在 。
8、一般來說,地勢越高,氣溫就越 ,氣壓就越 。
9、世界上有兩條巨大的山系,一條為 ,另一條為 。
E. 求初一上半學期地理重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范圍:0° 30°NS為低緯度;30° 60°NS為中緯度;60° 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狀長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3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溫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於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3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洋流因素。
F. 地理七年級上冊期中復習資料
、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8、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9、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
60° 90°為高緯度。
10、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4、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8、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0、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4、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2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0、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3、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