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易錯
『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復習重點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 農業的生產特點:地域性、周期性、季節性
2、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區位含義 絕對區位 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
相對區位 農業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各因素的相聯系
區位因素 自然環境因素 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會環境因素 市場、科技、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機械、生產習慣等
區位選擇 方法 綜合考慮各區位因素,因地因時制宜,採取合理的生產經營方式
實質 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區位變化因素 差異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影響 由於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某個區位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也很大
3、 泰國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地區 泰國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亞南部
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種植 氣候溫暖,地形開闊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與小麥種植和放牧
社會經濟條件 人多地少,勞動力沖足,糧食需求量大,機械化和現代科技水平低 地廣人稀,交通便利,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高
生產狀況
農業景觀 水田廣布 牧場和麥地廣闊
農業結構 種植業為主 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
經營方式 小農經濟 大規模家庭農產
產品用途 自己農業 商品農業
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 混合農業
4、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因素 氣候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不、浮腫制度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產條件需求的水份條件不同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合發展種植業;山地是以發展林牧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於25度的上帝不得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地區是以發展種植業
土壤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是以生長的農作物
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 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關注市場東帶,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 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措施,直接干涉農業生產 相應政府決策,在省府規定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放勞動力,特高勞動生產率 地廣人稀地區發展商品農業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 勞動力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 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經營
二、農業地約的形成
1、農業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
標志:統一農業地域內,生產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點。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特點
項目 特點
生產結構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
經營方式 多為家庭農場經營,生產規模大
科技應用 普遍應用現代科技(劃區放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
農業專業化 專業化程度高
地域化 堅持「土-草-畜-市場」的混合農業模式,東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麥-牧羊地區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基地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 季風水田農業
1、 主要分布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
2、 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布
區位因素 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 氣候 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或夏季高溫熱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社會經濟因素 勞動力 水稻種植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勞動力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人均耕地 亞洲主要水稻種植業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
生產習慣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水稻的傳統經驗豐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3、 季風區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成因及發展措施
特點 成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以家庭經營為主,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 適度規模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使單產高,但由於生產規模小,人口多,所產稻穀以自己為主 控制人口數量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
有郵箱的話我給你發,這樣子效果不好,表格和框圖都沒有好好的顯示出來,畢竟格式都錯了
『貳』 高中地理易錯點
1、地球自轉~~~東西時差
2、南北區域~~~經濟作物種植(同一經線)
3、東西半球~~~同一緯度的氣候差異
4、
『叄』 高中地理必修二測試易錯題型
高二了,要考的也就是區域地理,而區域地理也就是世界幾大洲和中國的一版些具體情況。考也權就考這個地方的現象是怎麼形成的等等,無非是從地形、氣候、水源、風向等自然因素和一些社會因素等來答就是了啊。考試要冷靜,做題要效率,沒事給自己打打氣
『肆』 地理必修二的一些問題
1濃度等值線?濃度等值線是在哪出現的知識點呢?什麼濃度?不記得見過。不過根據擴散的內原理風應該有濃容度高的地方吹向濃度高的地方,垂直於等值線。
2這是在說規劃時的選擇,居住區的選址問題。
首先因為是居民區,所以要減少污染,那些工廠的廢氣就要減少,所以要在與城市盛行風向(就是這個城市經常出現的風向,風向是風的來向)相垂直的郊外布局,這樣就減少了風帶來的污染影響。另外可以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這樣受到的污染是最小的。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也是同理,主要是為了減少對居民區的大氣污染。
又及:這里的風向玫瑰圖也很重要,看懂了它才能更好地做出來這類題~
加油~
『伍』 高中地理必修二重點歸納復習資料! 急需!
.1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1.相關概念
人口自然增長:即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機械增長:即人口遷移
2. 人口過渡理論
3.人口增長模式
模式 特點 分布 原因 問題 對策
高高低
(工業化前) 出生率、死亡率為35%左右 原始群落 自然災害、戰爭、疾病;生產力水平低下,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落後 基本生存、生活得不到保障 發展生產力
過渡模式
高增長階段
(工業化前期) 首先是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仍很高 一些發展中國家(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食品供應與營養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
人口增長快,人口壓力大,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供應緊張
計劃生育,開源節流,可持續發展
過渡模式
增長下降階段
(工業化後期) 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下降緩慢 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土爾其、阿根廷、印度、中國、韓國、新加坡) 家庭願意撫養更少的孩子,社會保險和福利事業的發展
「三低」模式 工業化後 目前多數發達國家 (特別是西歐負增長, 死亡率略有上升);
除了增長下降階段的社會原因外,與社會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青年人推遲結婚、減少生育有關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負擔重,老年人生活困難、孤獨
鼓勵生育,
鼓勵移民,
4、應用舉例
世界人口增長
1770年之前增長緩慢:工業化之前
1770-1950年快速增長:西方國家開始工業化
1950-1999年更快增長:發展中國家開始工業化
1999年至今開始減速:發達國家開始進入負增長,一些發展中國家進入增長下降階段
5.特別提醒
a 某時段人口的增長數量的多少取決於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數大小兩個方面
b 影響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高低和人口增長的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c 人口增長的轉變是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
d 「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長模式因老齡人口比重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補充:
過渡模式的人口增長,平均預期壽命較短,出生率高,總人口中少年兒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為年輕型人口結構(多為發展中國家);「三低」人口增長模式,由於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少年兒童比重繼續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為老年型人口結構(多為發達國家);由過渡模式向「三低」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則會出現成年型人口結構,由於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兒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為成年型人口結構。
補充: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著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緯20°~60°之間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人口分布還有集中於沿海地區的趨勢。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勢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對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數量排序: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1.2人口的遷移
1、 概念
人口遷移: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遷移的判斷方法:
a 空間位移:有遷入地到遷出地
b 居住地變更:跨越行政區域界限
c 時間限度:具有永久性或長期性
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2、 應用舉例——國際人口遷移
a 新大陸發現前人們的遷移活動集中在舊大陸
b 發現新大陸至二戰前的遷移主流
方向:舊大陸(亞、歐、非)à 新大陸(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原因:為了緩解舊大陸的人口壓力,開發新領地,帶著發財夢的移民自願遷移,被販賣的奴隸被迫遷移
c. 二戰後至今的遷移主流
方向:欠發達地區(亞、非、拉)à 發達地區(歐、北美洲、大洋洲)
原因:欠發達地區人口壓力大,發達地區經濟條件好,機會多。
註:歐洲由人口遷出區變為人口凈遷入區;拉丁美洲由人口凈遷入區變為凈遷出區; 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遷入地區
3、 推拉理論及實例
遷出地的推力、遷入地的拉力以及地域聯系的方式促成了遷移。具體分為:
a.經濟原因——主要原因
如發展中國家的優秀人才外流、農村人口湧向城市、三峽移民、西部大開發引起的移民
b.政治原因(包括戰爭、國家政策、政治迫害)
如1972年烏干達亞裔被獨裁者驅趕遷往英國、我國歷史上的移民戌邊、巴勒斯坦戰爭難民
c.社會文化原因(包括宗教、民族、種族、求學問題)
如越來越多的學生去海外留學,1947年印巴分治1500萬穆斯林從印度遷往巴基斯坦
d.生態原因(包括自然環境差異、環境破壞、自然災害)
如美國老年人向南部「陽光地帶」的遷移,旱澇災害引起的遷移
e.其它原因(包括家庭和婚姻、投親靠友、年齡)
如落葉歸根、男性比女性更富有遷移動力
4、特別提醒:
a 幾百年由移民建立起來最大的國家:美國
b 發展中國家普遍的人口遷移空間形式: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
c 中東地區外籍工人較集中的原因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伊朗、沙特等產油國因石油收入大增,經濟發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典型例題
1.3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數量
特點 最大值 最佳值
計算依據? 自然資源條件 自然資源條件、社會條件
影響因素 自然資源、科技、文化等 (土地) 開放程度、自然環境和資源、科技水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相對性 不斷變動,但在一定歷史階段,是可以相對確定一個取值范圍的
特別提醒
a 我國最大人口容量16億人左右
b 中國人口合理容量8—9億人 錯誤,應為 7億
c 世界最大人口容量100億人左右
d 世界人口合理容量60億人左右
2.1城市的空間結構
1、 概念
城市功能區:同一類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從而導致它們在空間上的集聚。功能區內以某種功能為主,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功能區之間不一定有明顯界限。
城市空間結構(地域結構):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有規律地結合,並隨各種原因在不斷變化。(指構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間上的位置及其組合狀況)
2、 特點
功能區 面積 區位特點 功能區特點
中心商務區 小 位於城市中心或次中心 建築物高大密集、經濟活動頻繁、交通便捷、通信發達,早晚人口流動量較大,人口晝夜差異大
商業區 小 呈點狀或條帶狀分布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處 對交通條件要求最高
住宅區 最大
最普遍 地價適中,環境潔凈 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的分化,且背向分布
工業區 大 向市區外緣擴展和遷移,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專業化程度高,積聚性強,形成片狀工業區,因減低成本和環境要求而遠離城市中心
3、 形成原因
a 歷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續 (北京的故宮,早期是中國政治中心區,現在則是文化旅遊區)
b 社會因素:社會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的分化,英國倫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區)
c. 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規劃
d 經濟原因——主要原因
經濟區位(交通運輸的通達度和距城市中心的遠近)決定土地利用價值(地租),具有相應付租能力的功能區就會進駐該地
付租能力: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付租能力的衰減速度: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該理論也有特例,比如服裝工業、印刷工業、高新科技工業由於佔地少、污染小、付租能力強,可以布局在城市內部。
4..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1、 城市規模與城市地域分化
一般用人口規模來表示城市規模。
一般來說,城市規模越大,其地域結構的分化越明顯:
小城鎮:各用地功能混雜,沒有明顯的地域分化。
中等城市:外圍形成居住區,市中心往往形成工商混合區
大城市:功能區種類多,分化明顯
按非農業人口數量把城市劃分為四個等級:
超大城市—人口400萬以上;特大城市—人口100-400萬以上;
大城市—人口50萬-100萬; 中等城市—人口20萬-50萬;
小城市—人口20萬以下
2、 城市中心地理論:
a.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相互重疊、交錯,形成層層嵌套的城市體系。
b.同等級中心的服務區是彼此既不重疊、沒有空白的六邊形
c.一般情況下,城市的規模越大,等級越高、服務功能越強(等級高、種類多),服務范圍越大,相互之間距離越遠。但並不等於說,城市的規模大小與城市服務功能的大小或強弱成正比,因為有些小城市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服務功能較強。
特別提醒:
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線往外地租逐漸下降,在道路交匯處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隨後往外又繼續下降。
2.2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內涵及標志
a.經濟結構: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
b.人口:向城市集中。
c.地域:農業用地發展成城市用地。
2、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
a.城市化進程快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不同
城市化à郊區城市化à逆城市化à再城市化
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都是:①中心區人口過多、用地緊張、地價高、環境惡化;②小汽車和高速公路網等交通的發展
在發展中國家,農村人口多,工業化水平低,多數發展中國家是城市化優先於工業化,大量農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
c特大城市迅速發展
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集中於特大城市的現象更加明顯。
發展中國家特大城市數量多於發達國家
d出現了巨大的城市帶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帶(紐約)
北美五大湖城市帶(芝加哥)
日本東海岸城市帶(東京)
英國南部城市帶(倫敦)
歐洲西部城市帶(巴黎)
長江三角洲城市帶(上海)
問題二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區。
環境問題:廢氣、廢水、廢渣、雜訊
交通問題:堵塞、汽車尾氣
社會問題:就業、治安、貧困
住宅問題:發展中國家問題突出、擁擠、棚區;發達中國家內城衰落
建立衛星城或新城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特別提醒:
城市化的標志:城市人口總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最重要指標)
城市化的本質:第二、第三產業的建立和集聚
2.3 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問題一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 概念
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所創造的人類活動的產物。包括物質方面和非物質方面。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相對穩定性。
2、 對城市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非常廣泛,包括城市建築、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飲食、服 飾、居民心理、習俗等方面。但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還是城市中的建築,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築的空間布局、建築結構、建築風格等都有影響。
a. 對城市空間布局的影響
b. 對城市建築結構的影響
城市建築 表現 原因
建
築
結
構 中國
建築 圍牆是主要景觀,城有城牆,院有院牆,宅有宅牆,廟有廟牆;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西地域文化存在差異,中國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
美國
建築 絕少圍牆;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
c. 對城市建築風格的影響
城市建築 表現 原因
建
築
風
格 中國建築 中國宮殿式建築的紅牆、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台、殿、閣是其代表建築風格;中國 「四合院」是傳統民居建築的代表 東方古代建築突出皇權重要地位和封建等級制度;四合院民居蘊涵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築禮制
西方建築 豪華的皇宮、高大的教堂、開闊的廣場、噴泉、花園、雕塑是歐洲典型建築景觀;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是典型美國城市住宅建築代表 歐洲城市建築表現出宗教影響占優勢地位;現代住宅建築反映不同收入階層的生活環境
3.1 農業區位因素與地域類型
問題一 農業區位因素
1、 自然因素(變化較慢,相對穩定)
a. 氣候——最重要。包括光照、熱量、降水影響
如:古巴的甘蔗、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松嫩平原的甜菜
b. 地形——平地適於發展種植業,坡地適於發展林木、畜牧。
如:山地的垂直(立體)農業
c. 土壤——包括肥力,酸鹼性的影響
如:江南丘陵的茶樹、黑龍江的大豆、山東的花生
d. 水源——灌溉
如:河西走廊和寧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糧棉,南疆的棉花
2、 社會經濟因素(變化較快,現在越來越成為主導因素)
a. 市場——最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如:城市郊區的農副產品基地(乳牛、花卉、蔬菜)。
改革開放後,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農業經歷了「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棚」的變遷
b. 交通——運費占成本比例較高的產品,或者易腐的產品
如: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註:現代交通工具和冷藏保險技術,使易腐食品接近市場的必然性降低。一般運輸距離越遠、量越大,則單位運費越低,使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農業類型可以遠離市場。
b. 政策——政府採用補貼等形式
如:德國補貼農戶推廣向日葵的種植,以提高食用油的產量,使得向日葵種植面積大大增加。
c. 科技——能夠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擴大農業區位的范圍
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從而使成本降低,意味著農民支付運費的能力提高,使產品與市場的距離對農業選址的影響降低。
問題二 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1、 原始農業(3種)
游牧業、遷移農業、初步定住農業
註:遷移農業不使用畜力,少使用工具,生產技術極為簡單,也無固定的農田。
2、 傳統農業(4種)
稻作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傳統混很農業、地中海式農業
註:a 地中海農業臨近歐洲市場,蔬菜、水果、園藝的生產受到極大推動,因此,許多地區傳統的多樣化農業已被專業化的商品性農業(水果、蔬菜、園藝)所替代。
b 傳統旱作穀物農業和遷移農業的不同在於,其耕地是持續耕種下去的。
3、 現代農業(6種)
種植園農業、現代旱作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乳畜業、市場園藝業、大牧場畜牧業
註:澳大利亞小麥綿陽帶的分布圖(P54)
問題三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土壤鹽漬化(由於大水漫灌,排水不暢,使地下水水位上升,蒸發作用把水中的礦物質留在土壤表層,尤其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很明顯,如華北平原)
2、荒漠化(由於植被破壞,農業用水過渡,濕地破壞,過度墾植,過度放牧)
3、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態系統被破壞(農葯)
3.2 工業區位 →參照課本?????
問題一 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1、 原料指向型
原因: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的費用較高
舉例: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糖廠
2、 市場指向型
原因: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的成本較高
舉例:啤酒廠、汽水廠、印刷廠、傢具廠、石化加工廠、棉布廠、汽車製造廠、麵粉廠等。
3、 動力指向型
原因: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舉例:有色冶金(煉鋁),化學工業
4、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
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舉例:服裝、包裝、制傘、製鞋、電子裝配
5、 技術指向型
原因:技術要求高
舉例:飛機、衛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生物技術
問題二 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原料、燃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
交通運輸條件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工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逐漸增強。
如鋼鐵廠選址的三次變化:選擇靠近煤炭à20世紀初期,技術改進,需煤量減少,選擇靠近鐵礦à二戰後,技術改進,運輸成本降低,選擇靠近海港。
問題二 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1、概念
一些工廠往往在空間上近距離集中稱為工業集聚。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稱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原因——工業聯系
共用基礎設施(交通、勞動力、資源、能源);產品上下游關系或零部件組裝關系。
3、工業地域的發展
工業點:少數幾個工廠,規模最小。
工業區:城市內部較大的工業聚集區。如中關村。
工業樞紐:重要的工業城市。如:北京、沈陽、上海、天津、廣州、武漢、西安
工業地區:若干工業城市連成一片。如滬寧杭、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工業區
並非所有工業點都能發展成工業樞紐或工業地區。像鋼鐵工業、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由於生產過程復雜,需要與眾多與之配套的工業、服務業,往往能發展成為較高等級的工業地域。所以有「鋼鐵城」,而沒有「糖果城」
問題三 世界主要工業區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工業區 條件 工業部門 發展特點
歐洲西部工業區 煤、石油等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工業基礎好,市場廣大,科技水平高, 鋼鐵、機械 、石油化工等重工業;電子、宇航等高新科技產業 工業化早,高度發達
北美工業區 高度發達,微電子佔有率高
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 重工業為主
中國-日本工業區 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緯度沿海,交通便利
傳統工業區 高新技術新興工業區
代表區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 矽谷,中關村
工業部門 紡織、鋼鐵、機械、煤炭、化工 電子、航空、生物技術
發展基礎 煤礦和鐵礦 科研單位和高校
區位條件 煤鐵資源、水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市場廣闊 環境優美,氣候適宜,人才充足,交通便捷,市場廣闊
生產規模 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工業分布高度集中 規模較小
發展趨勢 面臨資源消耗大、運量大、污染重等問題。20世紀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後開始衰落,並經歷長期的改造歷程。 增長速度很快,產品更新換代快,研發經費在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較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問題四 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3 地域聯系
問題一 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其特點
當前地域聯系的各種方式都向著網路化、快速化、專業化發展。
1、 交通運輸(多、快、好、省)
2、 通信——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
3、 商業貿易——購儲運銷
問題二 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影響(以交通為例)
影響到自然和人文的方方面面,以下面兩方面為例
1、 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a. 因水路興起,沿河流帶狀發展
b. 鐵路、公路使聚落沿交通軸發展
c. 綜合交通使城市沿多方向發散發展
d. 城市由內聚形演變為放射狀,向外圍分散出衛星城或新城
2、 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點」: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種「節點」 ,吧「節點」編製成「網」的便是各種交通線。
交通便捷處,商業網點密度更大
城市中心商業區的衰落,城市外圍的高速公路旁。原因是:一方面,由於內城人口壓力大,環境惡化,地價高,外城環境優美;另一方面高速道路網的建設和小汽車的普及。
3. 商業中心形成的條件
a 比較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及銷售區
b 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4.1 環境問題的原因及危害→參照課本?????
問題一 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的成因、危害及對策
元兇 成因 危害 對策
全球變暖 CO2 ①人為原因: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燃燒;植被破壞;
②自然原因:正處於間冰期,氣溫較高 ①海平面上升導致土地淹沒,土壤鹽漬化;
②風暴及洪澇增多,氣候異常 提高能源利用率;
尋找替代能源;
加強國際合作減排
臭氧層破壞 氟氯烴 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等產品含有氟氯烴化合物 ①皮膚癌,白內障和傳染病;
②灼傷動物、植物,影響其生長。從而破壞生態系統 尋找替代物質;
國際合作減排
酸雨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煤和石油等燃料(不包括天然氣)的燃燒時,產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毀壞森林;
湖水酸化,魚蝦死亡;土壤酸化,作物減產;腐蝕建築; 提高能源利用率;
尋找替代能源;
回收利用廢氣,制酸
水土流失 植被破壞;
土質疏鬆,坡度大 植樹造林
荒漠化 植被破壞;
水資源枯竭 植樹造林
保護水資源
問題二 環境問題分布
1、 世界三大酸雨區:歐洲、北美、中國長江以南(都是由於工業和人口密度大)
2、 我國南方比北方酸雨災情嚴重的原因:南方雨多;南方土壤為酸性;南方丘陵地形不利於有害氣體擴散
4.2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進
問題一 人地關系與人地思想演進
問題二 可持續思想
1、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2、原則:公平性(代內公平、代際公平、責任公平)、持續性、共同性
3、內涵:社會可持續(目的);經濟可持續(條件);生態可持續(基礎)
3、 對策:轉變觀念(資源觀、發展觀、環境觀、消費觀、倫理道德觀),調整行動
『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難嗎
必修一比較難,必修二比較簡單啊、人文地理。許多問題回答都是有固定的套路的。農業和專工業這兩章比較屬重要。農業主要是幾種農業類型,要很快反映出他們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工業低於也比較重要。首先要先想到那些因素 再結合實例一個個套進去。呵呵~地理其實要記的真的比較少、
『柒』 地理必修二第一第二單元 新課標易錯點總結
必修 2 一、二單元復習提綱
1、人口自然增長率=?(P2) 2、 人口自然增長率僅表示人口增長速度快慢。人口自然增長率減小為零時人口總數最多 3、 影響人口增長速度快慢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 (P3) 4、 原始型、傳統型:高高低 過渡型:高低高(發展中國家) 形成高低高的原因?(P5) 現代型:低低低(發達國家) 形成低低低的原因?
人口負增長的國家(P7) 中國總體:高低高向低低低過渡。城市人口:低低低;農村人口:高低高向低低低過 渡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筆記) 人口統計圖的判讀(地圖冊 P90) 5、 世界人口分布特點: (地圖冊 P84)中國人口分布特點: (地圖冊 P85 兩密、兩疏) 6、 土地面臨的壓力(P12) 水資源問題(P13) 7、 什麼是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P13) 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P14-15) 8、 人口機械增長=遷入-遷出 9、 人口遷移的分類和判斷(P16-17) 10、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P18-21) 我國現階段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 11、地域文化的判斷(P22) 12、城市的特點(P26) 13、影響城市區位的因素?(筆記或地圖冊 P72) 14、城市空間布局的特點(P28) 15、城市地域的功能分區(地圖冊 P72) 經濟地租與距離(地圖冊 P73) 16、西方城市結構 3 種模式(P32 記每種模式 1、2、3、4……代表什麼) 17、工業布局要注意的問題。 (筆記,尤其是風向對工業布局的影響) 18、中心地的數量與等級、規模、服務范圍的關系(P34-35) 19、城市化的概念、標志(筆記) 意義(P36) 20、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 21、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筆記) 22、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五大問題及解決措施(筆記)
『捌』 高一地理必修二問題
人口自然增長「率」——以斜率來理解,(3)的左邊圖形在坐標軸之上,斜率為正;右邊斜率為負。正好是先上升再下降,出現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