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人口與地理環境
『壹』 地理必修二環境承載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差別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環境承載力所指的人口規模應該是「該地區的資源環境為維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標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數量」,即人口數量的極限。環境承載力除了可以用人口規模加以表達之外,還可以用經濟規模來表達;其二,環境承載力更多地從資源角度加以分析(結合科技水平),而人口容量則除了要考慮資源,還需要考慮人類的消費模式。「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一般來說,環境承載力是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個部分對人口的合理負載能力。也有人把人口合理容量稱為理想人口或適度人口,其含義為「在一定條件下,地球及其各個部分具有的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能帶來最大社會效益的相對穩定人口」。在人口合理容量方面,它不僅反映了人口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而且反映了人口數量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相適應性。同時,在這部分中,教材敘述的字里行間,需要深入挖掘的內容有:第一,人口問題;第二,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優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開放程度);第三,某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政策;第四,世界人口發展中,貧困人口、轉嫁有害生產等衍生問題。
『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變化上多少個課時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2(必修)》的內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礎知識。它以人類活動為核心,分析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第一章「人口的變化」主要闡述的是人口問題。為什麼把人口問題放在開始呢?因為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是人類普遍關注的三大問題,而人口問題又是產生另外兩大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問題成為所有問題的焦點。人口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地球資源的消耗,也影響著人口素質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適度規模,盡快實現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當務之急。當前我國和世界上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增長過程及其地區差異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兩個方面闡述。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全球范圍內的人口遷移越來越頻繁,而我國正在加速城鎮化的進程,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必然隨之出現,因此人口的空間變化也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遷移過程和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長,和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范圍內人類開發利用資源的能力和空間的有限性,環境承載能力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緊迫。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變化包括三節課文,分別是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空間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後的問題研究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壯大的農民工為題材,利用資料讓學生分析民工現象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一步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生活,關愛他人,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今天我主要備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內容。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長的決定因素、時間差異和空間差異。
2、了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類型及其轉變的時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方法。
4、掌握地理曲線統計圖和柱狀統計圖的閱讀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讓學生歸納不同時期人口增長的特徵和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藉助圖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討論,讓學生歸納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徵及差異,引導學生對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
1、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2、理解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和轉變的原因。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具有從圖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四、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 比較法
五、教學用具
自製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通過兩個嬰兒的出生圖片提出問題:為什麼社會如此關注?從而導入第一個標題——人口的自然增長。
[板書]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教師展示材料一,讓學生明確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系;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長是指某時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後的余數(或差額)。
公式: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
教師指出:人口自然增長率表明人口自然增長的程度和趨勢。自然增長率還可以用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來表示。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師講解:當人口出生率大於死亡率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當人口死亡率大於出生率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因此,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過渡:下面我們從時間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這樣呢?
[板書]1、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變化
引導學生讀課本圖1.2和圖1.3,讓學生分析
教師先讓學生說出閱讀地理曲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然後總結歸納:
1、讀圖名。
2、讀各個坐標分別表示什麼變數(兩圖橫坐標均表示時間,縱坐標均為相應時期的人口數)。
3、判讀圖形變化特徵(兩圖中曲線曲率的變化反映了對應時段內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
4、思考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兩圖均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世界人口數量增長的不同特點)。
讓學生閱讀課本圖1.2,提問:
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什麼?讓學生結合課本P2讀圖思考題,分析回答。
讓學生閱讀課本圖1.3,在圖1.2中找出圖1.3所在的時段,指導學生自學P3第一段,讓學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最後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填寫下表。
『叄』 地理必修二知識點 魯教版
地理必修Ⅱ識記材料
第一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軌跡
1、在人類社會初期——產業革命前,人口的增長十分緩慢。
2、產業革命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有人驚呼人類進入「人口爆炸"時代。
知識點二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又稱為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2、人口增長模式的意義:該模式將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分為幾個不同階段,體現了人口增長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轉變的過程。
3、人口增長模式的幾個不同階段及主要特徵:
類型 發展階段 主要特徵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長階段第一階段即農業社會時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自然增長率低且波動較大,人口增長處於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狀態。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長階段第二階段即工業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急劇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隨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長減緩階段第三階段 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並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人口增長台白抹唐開始減綏.人口平均壽命繼續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長階段
第四階段 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自然增長率很低,有些國家甚至已開始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平均壽命進一步延長。
知識點三 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
1、世界性突出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和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調。
2、世界人口增長極不平衡。
(1)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問題: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0~1 4歲的兒童比重過大等。
②影響:a.人口增長過快,會加大對經濟、就業、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導致積累減少、經濟發展速度降低、人們生活水平上升緩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決溫飽的窮國更加貧困,同時也不利於提高人口質量。b.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長慣性,不利於人口、經濟、教育、就業、環境等問題的解決。
③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2)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影響及應採取的措施
①人口問題:人口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
②影響:勞動力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等。
③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第二節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知識點一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出或遷入,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遷移的發展及特點:
(1)人類社會早期,自然條件是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紀末至1 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後,主流是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由已開發地區向未開發地區遷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顯減少,遷移形式也更加趨於多樣化。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人口遷移急劇增加。其次,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向發生很大變化。第三,新興城市出現而引發的人口不斷湧入。第四,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造成的人口的遷移。
知識點二 人口流動
1、人口流動的含義:指因工作、學習、旅遊、探親等原因臨時或短期離開原居住地外出活動,而不變更戶籍的人口移動現象。
2、人口流動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
3、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是人口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4、我國的人口流動: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謀求發展,特別是湧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動人口增長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6、人口流動的作用:
(1)增強社會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等造成壓力,並帶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知識點三 人口移動的動因和效應 『
1、人口移動的動因:人口遷移是各種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等差別。
(2)遷出地與遷入地之間的距離、國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對人口遷移產生重要影響。
2、人口移動的效應:
(1)對環境產生多種影響。
(2)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促進種族、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明顯地改變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進了經濟發展。
③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④促進了人種基因的交流。
第三節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
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標:人口密度。但兩個人El密度相同的地區,人口分布格局卻不盡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狀況: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識點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資源和土壤、礦產資源等。
2、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文化教育狀況等。其中,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最為顯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時甚至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此外,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科技發展水平、政府的人口與發展政策以及歷史因素等,也都對人口分布產生影響。
知識點三 我國的人口分布
1、我國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
(1)數量:1 2.9 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數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達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點
(1)原因:由於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點:①最顯著的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乾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
③經濟發達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
④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知識點四 謀求人人合理容量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資源、知識、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其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負 荷量。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警戒值。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等。此外·還與技術水平、資源基礎和環境變化趨勢等有關。
3、環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確定性,它不是一個具體明確的數值,而是一個取值范圍或估計值。
(2)在一定歷史階段,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環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對確定的。
4.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據我國的地理國情,我們堅定的實施「控制人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分布的主要規律,不僅培養了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探討成因奠定了知識基礎。
第二單元 城市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城市發展與城市化
知識點一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起源與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以及社會組織的出現等密切相關。
2、城市的發展
世界城市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1 8世紀產業革命以前,城市數量少,規模較小,功能較單一,多以政治職能為主,城市和鄉村相對獨立。
(2)產業革命以後,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功能擴展,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城鄉差距逐漸擴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發展迅速,出現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帶及專業化城市。
知識點二城市化及其特點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2、城市化主要表現: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標志:通常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包括物質形態上的變化,還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5、城市化的特點
(1)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帶出現。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差異加大。
知識點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的優點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實現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以及保護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徑。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導致大量土地被佔用,耕地面積減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水資源短缺。
(3)有些城市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導致地下水質惡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4)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二節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知識點一 城市的區位遠擇
1、城市區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佔據的場所。
2、城市的區位因素:城市區位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溫適宜、降水適度的地區。
③地形、地質: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礦產資源:資源豐富地區,工礦業發展迅速,人El集聚進一步加強,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礦城市。
(2)社會經濟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區位、經濟基礎、生產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歷史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減弱,科技、旅遊等影響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終影響巨大。
知識點二城市體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它既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又是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心。
2、城市活動: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服務(如居住、幼兒園、小學等);另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區服務(如大學、大型工業基地、國家級研究所等),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3、城市體系形成的基礎:城市與其腹地和其他城市發生的備種聯系。
4、城市體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由不同規模、不同等級、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的內容及作用
(1)內容:較系統地闡明了區域內城市和城市服務中心的數量、規模、等級之間的關系。
(2)作用:被成功運用到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布局等方面。
知識點三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現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等各具特色、多層次的城市體系。
1、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級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備的高級職能。
2、南京和杭州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實力等方面,居第二層次,是該地區的副中心城市。
3、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城市屬第三層次,其製造業功能比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響較大。
4、鎮江、揚州、南通等則屬更次一級城市,其輻射范圍主要局限於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第三節 城市空間結構
知識點一 城市功能區
1、城市功能區的形成
城市的各項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土地,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2.主要城市功能區
(1)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養生息的場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圍,並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3)商業區: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等組成,大多呈團塊狀或條狀,且多分布於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中小城市的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個商業區。
3、城市功能區組成
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為各類城市所共有。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界限,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識點二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
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1、歷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基礎。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的現狀。
(2)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
2、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分化影響顯著。
(1)由於地理位置、交通通達程度等條件不同,造成土地價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業、工業、住宅對用地的競爭能力不同,主要表現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異。綜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兩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區中
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在地租較高的道路兩側形成住宅區;而地租較低的其他地方則往往形成工業區。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職業、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影響人們對住宅區的選擇。
4、政策對城市功能區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知識點三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會觀念等,影響城市地域形態和空間結構。城市建築景觀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在城市建築景觀中,最明顯的特徵是建築物的高低。
2、一些經過規劃後而建設的城市,其城市格局無論是建築物的單體與組合,還是整個城市道路系統,都反映出其獨特的風格與含義。
3、城市與環境相互協調,往往形成獨特的風格。
第三單元 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農業生產的概念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得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
2、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等。
3、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等。
(2)不同的歷史階段,影響農業區位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重要。
(3)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農業政策對農業生產也有很大影響。
知識點二農業的地域類型
1、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農業生產方式和類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2、農業地域類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較穩定的、成型的、區域性農業生產類型,它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
3、熱帶遷移農業
(1)遷移農業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種原始的農業地域類型。
(2)遷移農業的分布、從事人口及活動范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等地廣人稀的熱帶森林及其邊緣地區。從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動范圍占據了世界土地總面積的
1/4左右。
(3)遷移農業的生產過程及對環境的影響。
熱帶密林中的原始部族,來到新的地塊,便毀林、燒荒、掘穴播種,等待收獲。一 般二三年內土壤肥力急劇耗竭,農作物產量銳減,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選新地塊。遷移農業對森林和土地資源造成破壞,被拋棄的荒地一般難以恢復森林原貌,而成為次生灌叢。
3、水稻種植業
(1)水稻種植業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2)水稻種植業自身的特徵
①水稻是喜溫、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
②水稻種植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的集約型農業。
(3)亞洲水稻種植業特點及規模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季風區人口稠密,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單位面積產量高。以農戶家庭經營為主,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較低。目前亞洲稻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中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
4、混合農業
(1)混合農業的概念:指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
(2)混合農業的分布
它主要在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此外,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生產也屬混合農業的范疇。
(3)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優點:它普遍採用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經營方式。
第一,農場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第二,種植業和放牧業兩種生產方式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
第三,農場主經濟收入比較穩定。
知識點三 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農業生產的強度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保持合理的強度,農業土地等資源就可以為人類持續利用。否則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問題。
2、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環境以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4、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第二節 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
2、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不同時期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不同。
(1)在工業發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場因素是影響工業區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料等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力素質已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並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區。
(4)環境標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工業區位因素。
(5)一個地區的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對工業區位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知識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地域的形成一
由於工業聯系和集聚效應的作用,工業生產在空間上便形成工業地域。
2、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1)工業的產品聯系
(2)地理空間上的聯系
(3)信息上的聯系
3、工業集聚
(1)工業集聚的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
(2)工業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業集聚的意義: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4、工業擴散的原因
(1)工業部門過分集中,出現用地緊張、水電供應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難等問題。
(2)現代交通運輸的進步,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的建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等。
5、工業集聚與擴散的關系
工業的集聚與擴散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前期和中期,表現為人力、物力、財力的空間集中;到工業化後期,區域工業多表現為分散,即向工業基礎較落後的地區擴散。
知識點三 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並且深刻地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2、隨著世界各地的工業普遍發展,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3、防治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 旅遊業與地理環境
知識點一 旅遊業
1、旅遊業的概念
旅遊業是_種.具有強烈文化性質的經濟行業。它主要利用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風土民情等旅遊資源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服務,並獲得經濟收益,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內容在內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
2、旅遊業的特點:旅遊業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出售勞務和提供服務取得收人為特徵,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綜合性等特點。
3、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1)發展國際旅遊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2)發展匡內旅遊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加快貨幣流通。
(3)旅遊業促進和繁榮旅遊地的經濟發展,旅遊區吸引外資以及落後地區的市場開發等。 (4)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就業機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知識點二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旅遊活動受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制約,具有地域差異性和季節性的變化。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距離
3、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質量上,即旅遊景區景點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4、旅遊地位置及交通的通達性:旅遊地的交通狀況直接影響旅遊資源開發價值。
5、旅遊地的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
6、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旅遊業發展。
知識點三 旅遊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旅遊業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
旅遊業絕不是「無污染產業",它同樣會產生各種污染物,對旅遊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而其解決難度並不亞於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
2、治理旅遊區環境問題的措施
(1)對於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區,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時,加強封山育林,涵養水源,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等工作。
(2)對於古代建築景觀,在外觀上要保持原貌,修復文物古跡「修Ill如IH",並慎重處理擴建、新建建築物與原有文物古跡的關系,其風格、規模都應與旅遊區環境協調。
第四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第一節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知識點一 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的特點
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它既不生產物質產品,也不改變被運送物品的自然屬性和性狀,只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變化
人類從手提肩扛、牲畜馱運,發展到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3、國民經濟對交通運輸的基本要求: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運行速度快、連續性強等。
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1)各種運輸方式各有長處與不足,應根據運輸對象的性質和運量不同,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2)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相互協作,實現合理運輸。
5、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作用
各種交通運輸路線,通過與各種交通運輸站點相互交織,形成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人們的生產活動、貿易往來、社會交往變得更加便捷。
6、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交通運輸正向高速化、大型化、專用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知識點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類
通信是實現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它是人類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的作用。一般可分為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
2、郵政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
(2)郵政網路的組成:是由郵局和郵路組成的郵件傳遞系統。郵路主要利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線路。
(3)郵政通信的影響因素:有時受到地形障礙以及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3、電信通信
(1)主要任務: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
(2)電信通信的傳遞方式及影響因素:電信利用電波傳遞信息。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有時會影響到通信質量。
(3)作用:大大地促進了地域之間的信息交流,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肆』 高一必修二地理人口問題
這是人口這章的復習資料,需要其他章節資料的可以加我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
特點:階段性,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2、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
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
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
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
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遷移(發達國家
新趨勢);發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發展中國家優
秀人才移民
3、特點
國際: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
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戰後,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遷移流向,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亞
洲、非洲:一直是遷出
國內: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
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
建國後、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
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4、原因: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
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
5、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
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
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發展)
影響因素: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
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伍』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單元知識結構 人口與地理環境 知識提綱
http://www.zxxk.com/article/
『陸』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單元知識結構 人口與地理環境 知識提綱
1....人口再生產人口再生產人口再生產人口再生產 (1)人口再生產類型及其轉變 概念:老一代陸續死亡,新一代不斷出生,世代更替的過程,使人口總體延續 決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長率很低 傳統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長率較高 過渡型: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長率下降 現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長率低 (2)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地區分布 分世界:屬於「過渡型」,處在向「現代型」轉變的階段 發達國家:「現代型」德國、匈牙利等負增長,美、加、澳、紐西蘭等國自然增長率稍高 發展中國家:多為「過渡型」(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韓國、新加坡、古巴、烏拉圭、中國已進入或正要進入「現代型」 2....人口數量與環境人口數量與環境人口數量與環境人口數量與環境 (1)人口數量的變化 人口自然增長: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動,決定全球人口變動的因素 人口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引起,對全球人口並不產生影響 (2)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 社會環境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術、文化及宗教 自然環境因素對生育率影響極小 社會環境因素:是主要因素(經濟、政治、受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 對死亡率的影響 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土壤的影響較為明顯,大的自然災害影響 環境污染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3)人口數量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原始社會:人口少,影響小 農業社會:社會經濟水平有了提高,生態環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工業社會:人口激增,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壓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環境;生產擴大、污染擴大 人口與環境的關系:環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長,主要是由於不重視保護環境等原因造成 3....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簡單地說: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具體地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 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所能持續供 養的人口數量 影響因素: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資源是首要因素 (2)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 不確定性:現有資源總數不確定、科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類型 對生育率的影響
『柒』 高一地理必修二· 人口遷移帶來的影響 對遷入地的有利與不利影響: 對遷出地的有利與不利影響:
遷出地有利影響:
1、人口的遷出減小人口密度,減小當地的交通壓力,住內房壓力,自然容生態環境的壓力。
2、口的遷出有利於當地的管理的簡化。
不利影響:
1、人口的遷出勞動力大量流失,不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會造成勞動力短缺,影響經濟的發展。
2、同時某些人口遷移會帶來許多不同的問題,如留守兒童,老人贍養等。
遷入地有利影響: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
不利影響:給城市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如污染嚴重、住房困難等。
(7)地理必修二人口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收入,從而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觀上看,經濟布局的改變也會造成大量人口的遷移。如我國經濟特區的設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遷入。
交通和通信的發展,相對縮小了地區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妨礙人口遷移的各種困難,促進了人口的遷移。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越來越大規模、大范圍、大跨度的遷移就與此有關。
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期望,也改變了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從而促進了人口的遷移。
『捌』 高一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區位優勢):★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特徵: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①氣候:氣候溫暖濕潤②地形:平坦開闊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條件好
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場規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場廣闊,面向國際市場④機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勵扶持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圍欄放牧,劃區輪牧③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了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業
3)信息聯系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鑒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優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類型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優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鑒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玖』 人口遷移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高中地理,必修二!求解
人口遷移會對環境產生多種影響,人口遷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當地的人地內矛盾,並容對合理利用剩餘勞動力、提高經濟收入、保護生態環境等產生積極作用;對於遷入地來說,大量人口遷入必然會對自然和生態環境產生深刻影響。
人口遷移會對社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人口遷移,大大促進了民族、種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