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發布時間: 2021-03-08 18:36:13

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難嗎

必修一比較難,必修二比較簡單啊、人文地理。許多問題回答都是有固定的套路的。農業和專工業這兩章比較屬重要。農業主要是幾種農業類型,要很快反映出他們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工業低於也比較重要。首先要先想到那些因素 再結合實例一個個套進去。呵呵~地理其實要記的真的比較少、

❷ 求2019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下載地址

在網上可以下載的,免費的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可以直接下載

網頁鏈接

1.打開鏈接,用電腦

2.找到小學數學,點開

3.你會看到四年級的數學課本

4.點擊下載

5.保存到桌面或者你設置的文件夾


❸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復習重點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1、 農業的生產特點:地域性、周期性、季節性
2、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區位含義 絕對區位 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
相對區位 農業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各因素的相聯系
區位因素 自然環境因素 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會環境因素 市場、科技、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機械、生產習慣等
區位選擇 方法 綜合考慮各區位因素,因地因時制宜,採取合理的生產經營方式
實質 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區位變化因素 差異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影響 由於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某個區位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也很大
3、 泰國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地區 泰國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亞南部
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種植 氣候溫暖,地形開闊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與小麥種植和放牧
社會經濟條件 人多地少,勞動力沖足,糧食需求量大,機械化和現代科技水平低 地廣人稀,交通便利,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高
生產狀況
農業景觀 水田廣布 牧場和麥地廣闊
農業結構 種植業為主 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
經營方式 小農經濟 大規模家庭農產
產品用途 自己農業 商品農業
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 混合農業
4、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因素 氣候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不、浮腫制度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產條件需求的水份條件不同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合發展種植業;山地是以發展林牧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於25度的上帝不得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地區是以發展種植業
土壤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是以生長的農作物
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 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關注市場東帶,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 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措施,直接干涉農業生產 相應政府決策,在省府規定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放勞動力,特高勞動生產率 地廣人稀地區發展商品農業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 勞動力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 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經營
二、農業地約的形成
1、農業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
標志:統一農業地域內,生產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點。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特點
項目 特點
生產結構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
經營方式 多為家庭農場經營,生產規模大
科技應用 普遍應用現代科技(劃區放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
農業專業化 專業化程度高
地域化 堅持「土-草-畜-市場」的混合農業模式,東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麥-牧羊地區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基地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 季風水田農業
1、 主要分布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
2、 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布
區位因素 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 氣候 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或夏季高溫熱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社會經濟因素 勞動力 水稻種植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勞動力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人均耕地 亞洲主要水稻種植業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
生產習慣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水稻的傳統經驗豐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3、 季風區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成因及發展措施
特點 成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以家庭經營為主,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 適度規模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使單產高,但由於生產規模小,人口多,所產稻穀以自己為主 控制人口數量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

有郵箱的話我給你發,這樣子效果不好,表格和框圖都沒有好好的顯示出來,畢竟格式都錯了

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是幾年級學的

正常安排在高一的下學期,也就是現在的高一正在學必修二。

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維導圖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
(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 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達到50億:1987 7 11 達到60億:1999 達到65億:2006 2 28
年齡結構0——14歲65歲(中國60歲)以上
年輕型大於等於40%小於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於30%大於7%|60以上大於10%
自然增長率小於等於1.0%為低增長,出生率小於等於1.5%為較低增長

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的各單元知識框架

我幫你篩選了兩個比較完備的框架,把鏈接給你
http://wenku..com/view/6a3ed0c68bd63186bcebbcfa.html
http://wenku..com/view/80832570a417866fb84a8eb6.html
希望可以採納哦版 祝你學習進權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