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高一地理必修2ppt課件

高一地理必修2ppt課件

發布時間: 2021-03-08 16:09:03

① 高一地理必修2復習資料

地理必修二 人口與城市
考點一 人口增長模式
1.不同發展階段人口增長的主要特點:

四個階段 人口增長特點 人口增長模式 了解原因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
①原始低增長 高 高 低 原始型 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後,死亡率高
②加速增長 高 低 高 傳統型 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快,醫療進步,死亡率下降;多子多福的觀念等;
③增長減緩 下降 低 減慢 過渡型 實行控制人口政策,出生率下降
④低速增長 低 低 低 現代型 經濟發達,養老福利和保險制度健全,生育觀念變化,出生率低

2.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主要特點:極不平衡
(1)從大洲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的是 亞、非、拉 ,最高的是 非洲 ;
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是 歐、北美、大洋洲 ,最低的是 歐洲(德、法等出現負增長);
(2)從國家看:
不同國家 目前人口增長模式 主要人口問題 金字塔圖型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從傳統型向現代型過渡 人口增長較快;青少年兒童比重大; 塔基寬
發達國家 現代型(「低低低」型) 人口增長慢,老齡化嚴重; 塔基窄
中國 已進入低出生率階段 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多;老齡化嚴重; ---------
考點二 人口遷移
1.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案例分析:
類型 時間 遷移方向和特點 遷移原因
國際人口遷移 二戰前15—19世紀 歐洲遷移到 美洲 ;(從舊大陸到新大陸)
非洲黑人到 美洲 ;
亞洲人大量遷出當勞工; 歐洲殖民擴張;
非洲黑人被販賣;
二戰後 由 發展中國家遷往 發達 國家;短期流動工人多;(目前世界勞工聚集地主要是北美、歐洲、西亞等) 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國內人口遷移 20世紀70年代以後 由老工業區向新工業區的遷移;
如美國人口由 東北部 向 西部和南部 遷移; 新工業區由於 經濟發展快(就業機會多) , 環境潔凈 等,吸引人口遷入。
我國人口遷移 20世紀80年代以來 大量民工流動,從農村到城市,從西部內地到東部沿海;從較貧困地區到較發達地區。 城市經濟水平較高,就業機會多,生活條件好等。
2.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土壤、礦產、自然災害等)
社會經濟因素(經濟水平、政策、戰爭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考點三 人口容量
1.環境承載力含義: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 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地區資源環境能承載的 最大 人口數量,即最高人口。(它是一個 警戒值)
具體來說,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 資源 及其他 資源 、 智力 和 技術 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人口合理容量含義:
指 最適宜 人口數,能保證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規模。
3.比較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
相同之處 數值大小不同
①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的特點。是一個理想值、虛數、估計值。(不是精確的數值)
②研究意義:有利於制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 ①一般來說, 人口合理容 量要小於 環境人口容 量。
②全球環境人口容量為110億左右,人口合理容量為60億左右;
③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應控制在 16 億左右,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為8—9億人。
4.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資源 、 科技 、 對外開放程度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資源 (主要是土地和水);與環境人口容量成負相關的因素是 消費水平。
5.我國必須謀求人口合理容量:
我國人口與可耕地、淡水資源矛盾已十分突出,應堅持實施「 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
考點四 城市化
1.城市化主要表現:
(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用地規模擴大;(3)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上升(最重要標志);
2.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起步 早 晚
目前所處階段 後期成熟階段 中期加速階段
目前城市化水平 高(70%以上) 低(平均40%左右)
目前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速度慢
出現逆城市化 城市化速度快
大量農村人口遷往城市
原因 城區環境質量下降,郊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交通和通信現代化等; 城市經濟水平高,農村勞動力過剩等原因
3.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有利影響:合理的城市化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2)不利影響:城市化速度過快會帶來許多問題。例如:
①對土地:耕地減少;綠地減少,水泥地面增多等;
②對生物:建築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減少;
③對水文:河道淤塞,易形成洪澇災害;減少降水對地下水補給(或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和污染);
④對氣溫和降水:出現「熱島」現象;煙塵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霧天氣;
⑤對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⑥對交通和居住等: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等。
考點五 中心地理論中的服務范圍:(六邊形服務范圍規律)
理論中,同級別城市服務范圍相互排斥的,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是相互嵌套的。
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是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的三倍。
實際生活中,同級別中心地服務范圍是相互嵌套的。(距離原則、交通原則、行政原則等)
考點六 城市空間結構
1.城市主要功能區:
(1)在城市發展初期,城市功能區混雜布置,功能不清。
城市功能區是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城市之間分工也越來越明顯。
(2)目前各類城市共有的功能區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功能復雜的城市還有行政區、文化區等功能區。
(3)功能區之間一般無明確的界限;往往以某功能為主,兼有其他功能;
2.城市主要功能區分布特點:
商業區 住宅區 工業區
面積 最小 最大、最基本職能、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分布
特點 呈點狀或塊狀分布市中心、街道兩側 工業革命以後出現分化
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位置上背向發展 向城市外緣移動
沿交通干線分布
區位
條件 便捷的交通條件
大量的消費人口 ①高級住宅區多在城市外緣;(地勢較高、上風地帶、靠近文化區、環境優美的地區);
②低級住宅區多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環境較差); ①降低生產成本;
②保護城市環境;
3.影響城市功能區的主要因素:
因素 作用 舉例
歷史 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基礎 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附近形成行政區,而不是商業區;
浦東陸家嘴和浦西外灘聯結,形成上海中心商務區;
經濟 對城市功能區分化影響顯著 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
在地租較低的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

社會 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收入水平差異,導致高級和低級住宅區的出現;
某個種族占優勢,就形成聚居區;如北美和歐洲的唐人街、黑人區;
政策因素對城市功能區也有影響。
4.影響城市功能區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1)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塊土地用於哪種活動,主要取決於各種活動願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2)影響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通達度。
(3)地租分布規律: 一般來說,離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距交通干線越近,穿過道路越多,地租越高。
(4)各類功能區付租差異(如圖):

圖中A范圍為商業區,因為商業活動支付地租最高。(市中心有大量消費人群,市場最優)
圖中B范圍為住宅區,因為住宅區支付地租最高。(既有利上下班,又方便購物)
圖中C范圍為工業區,因為工業支付地租最高。(既可降低成本,又保護環境)
以上只考慮距離市中心遠近因素,城市地域結構呈同心圓模式。
5.常見的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如圖):

模式 形成 理解各功能區位置 共同特徵
同心圓模式 自單一核心向外擴展 低級住宅區位於城市內緣;
高級住宅區位於城市外緣; ①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處;
②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扇形模式 沿交通線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延伸 低級住宅區靠近輕工業區;
高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多核心模式 沿不同核心發展起來 重工業區位於城市外緣;
6.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1)對城市建築的影響:
例:美國紐約等現代化大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樓;而歐洲城市歷史悠久,則多古老建築。
(2)對城市格局的影響:
例:北京皇宮位於城市中心,重要建築物沿中軸線排列,體現皇權至上;美國首都華盛頓,象徵民主與法制的國會大廈和白宮處於城市中心。
例:杭州山水城市,體現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
地理必修二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考點一農業區位與農業地域類型
1.結合實例,說明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主導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氣候 我國海南適宜種植橡膠,古巴種甘蔗,東北春小麥等
地形 山地的立體農業,珠三角的基塘生產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樹
水源 我國新疆、河西走廊的糧棉生產
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 大城市近郊的乳肉蛋禽生產基地
交通 我國海南的蔬菜調入北方市場,山東壽光蔬菜出口到日本
政策 政府用財政補貼維持農產品價格
技術 培育良種;增施化肥;提高機械化水平等
2.主要農業地域類型——亞洲水稻種植業
(1)主要分布區: 東亞(如圖A)、南亞(如圖C)和東南亞(如圖B)
(或 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區)
(2)形成條件:
自然條件: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 (雨熱同期);
地形 平坦 ;
土壤 肥沃 ;
水源 充足 ;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 需求量大;
人口密集,勞動力 豐富;(勞動密集型農業)
歷史 悠久,種植經驗豐富;
(3)發展特點:
特點(區分優點和缺點) 理解原因
①生產規模 小 , 家庭 經營為主;(小農經營) 人多地少;
②單產 高 ,但商品率 低 ; 精耕細作,單產高;人多,商品率低;
③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 低 ; 勞動力豐富,多為手工勞動;
④水利工程量 大 。 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
3.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商品穀物農業
(1)主要分布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等(為家庭經營的農場);
中國的 東北 、 西北 地區(為國營的農場)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主要分布在 中部大平原 。)
(2)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
自然條件:氣候 溫和,降水豐富;
地形 平坦開闊;
土壤 肥沃;
社會經濟條件:地廣人稀;
機械化水平 高;
交通 便利 ;
市場 廣闊 ;(當地市場不廣闊)
科技 水平高;
(3)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 機械化水平高。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生產特色:專業化和區域化
4.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有利影響: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強度,會使土地持續利用,會增加農產,提高收入等。
(2)不利影響:在半乾旱地區,過度放牧(或亂挖發菜等)會引起 草場退化,土地沙漠化 ;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採取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會導致 土壤次生鹽鹼化 ;
在濕潤的山區,破壞森林會造成 水土流失 ;
大量施用化肥,會使 土壤板結變硬 ;廣泛使用殺蟲劑,會導致 土壤污染 。
考點二 工業區位與工業地域
1.結合實例,分析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
典型案例 主導因素 布局地區 理解原因
甘蔗或甜菜製糖廠;
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加工;
原料 指向型 接近 原料產地 原料笨重,運費成本高;
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易腐爛變質;
有色金屬冶煉(煉銅、煉鋁);
動力 指向型 接近 能源豐富地區 消耗能源較多;
(運輸能源成本高)
印刷廠;石油加工(石化廠);
啤酒廠;傢具廠;食品廠;
市場 指向型 接近 消費市場 產品運費成本高;
產品不便於運輸;
普通服裝、制傘製鞋;
電子裝配廠;玩具製造廠;
勞動力 指向型 接近 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需大量廉價勞動力;(勞動力成本所佔比例大)
集成電路、精密儀表、飛機;
電子工業;高級時裝廠;
技術 指向型 接近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對技術要求高;
2.主要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1)傳統工業區:
典型工業區 形成條件 發展特點
德國魯爾區 煤炭資源豐富;(靠近法國鐵礦);水陸交通便利;
市場廣闊;水源充足;…… 以鋼鐵、煤炭等傳統工業為主;
生產規模大,大型企業為主;
工業分布較集中;
美國東北部 煤鐵資源豐富,五大湖水運便利,市場廣闊;……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 優越的海洋運輸條件,便於進口原料和燃料;
(不利條件:原料和燃料缺乏)
(2)高新技術工業區: 美國矽谷是高新技術工業的先驅和典範,以微電子工業為主導。
典型工業區 形成條件 發展特點
美國矽谷 ①科技水平高(科研院校多);(最主要因素)
②高速交通便利;③市場穩定(軍事訂貨);
④創新的管理環境和文化;
⑤環境潔凈;⑥氣候宜人;(自然因素) ①從業人員知識水平高;
②增長速度快;
③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額比例高;
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⑤生產規模較小 ,中小企業為主;
德國南部
日本硅島
印度班加羅爾
北京中關村等 ①科技水平高;(最主要因素)
②高速交通便利;
③環境潔凈等;
3.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有利影響:工業發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體現,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2)不利影響:工業社會,資源能源矛盾突出,酸雨等環境污染嚴重;
例1:傳統工業區衰落時的突出問題(聯系必修3)
①環境問題:資源 短缺 ;環境污染 嚴重 ;
②經濟問題:地價上漲,勞動力價格提高,經濟增長緩慢 ;
③社會問題:失業率 上升 ,人口大量外遷 等;
例2:高新技術工業與環境污染(以矽谷為例)
① 固體廢棄物 污染:廢舊電子產品、航空航天產品廢棄物;
② 放射性 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核放射污染等;
③ 雜訊 污染:航空航天雜訊危害等。
4.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1)工業聯系舉例:
主要有三種形式 案例分析
① 生產 聯系(投入產出聯系): 如布、鋼鐵的加工過程、生產流水線等;
② 空間 聯系: 如標准化廠房內的服裝廠、包帶廠等,可共用基礎設施或勞動力;
如我國許多經濟技術開發區;
③信息聯系: 如工業區內加強信息交流和協作,跨國公司可通過網路等交流信息;
(2)工業集聚的好處(意義):
①充分利用 基礎設施 ;②加強 交流和協作 ;③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 ,取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的形成類型:
① 自發形成 的工業地域,是以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為基礎;如 鋼鐵城、石化工業區等 ;
② 規劃形成 的工業地域,是有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系;如 經濟開發區 ;
(4)工業城市形成:
①工業聯系復雜,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易形成工業城市;如 鋼鐵城、汽車城、石油城 等;
②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很難形成工業城市,如很少有糖果城、糕點城等。
考點三 地域聯系
1.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舉例
① 交通運輸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有: 鐵路 、 公路 、 水運 、 航空 和 管道
② 通信 郵政 通信:主要業務有寄信、包裹、匯款、報刊發行等
電子 通信:主要業務有電話、傳真、移動通信、數據傳輸等
③ 商業貿易 是指專門從事商品收購、調運、儲存和銷售等經濟活動的部門
2.結合案例,說明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1)交通的重要性:
以青藏鐵路為例 交通意義 ①合理布局全國鐵路網;
經濟意義 ②加強西藏與全國聯系,有利於物資輸入和輸出;
③帶動旅遊業發展,促進西藏經濟發展。
社會意義 ④加快西藏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民族團結;
⑤鞏固國防、保衛祖國西南邊疆;⑥增加就業機會等。
以京滬高速鐵路為例 交通意義 ①緩解南北交通運輸壓力;完善更為合理的全國鐵路網。
經濟意義 ②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③促進商品流通;加強區際聯系和交流;
④帶動沿線地區旅遊業發展;⑤帶動基礎設施和相關產業發展;
社會意義 ⑥增加就業機會等。
(2)電子通信的重要性:
例:隨著地域聯系的發展(尤其互聯網),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小小的「地球村」;
信息交流更快捷,改變人們交往形式,增強國際聯系,促進全球化進程等。

3.交通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多沿 交通干線 (鐵路、公路、河道等)擴展;
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聚落形態呈帶狀、星狀等分布。
例:株洲是個典型的「火車拉來的城市」。
(2)聚落形態的變化:
4.交通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影響商業網點的密度:
例:山區地勢起伏,交通運輸線路較少,商品流通不便,山區商業網點的密度 小於 平原。
(2)影響商業網點的位置:交通便利地區有利於商品流通,易形成商業網點。
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形成商業中心,都具有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
城市內的商業網點(零售式)多布局在交通便利、消費人群多的 市中心 ;(市場最優為原則)
大型商業網點(批發式),多建立在 環城路 或市區邊緣的 高速公路 沿線。(交通最優為原則)
地理2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人地關系思想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
人地關系思想 主要觀點 舉例
采獵文明時代 地理環境決定論 ①地理環境決定人類社會發展;②人類被動地適應環境;
局限性:誇大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聽天由命
……
農業工業時代 人類中心論 ①人類盲目追求征服自然;②忽略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後果:人地關系對立。 人定勝天
……
20世紀60年代以來 人地夥伴論 ①人類能改造自然;自然環境對人類具有反作用力;
②人類與環境應建立平等、和諧的夥伴關系; 天人合一
……

2.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按表現形式:環境污染:人類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
如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態破壞: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種類減少等;
3.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人為原因:(具體環境問題的原因,要具體分析:如全球變暖、水土流失等)
①巨大人口壓力;
②資源不合理利用;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再生速度;
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超過環境自凈能力; 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③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 傳統發展模式是以損害環境為代價,「先污染後治理」不可取;
4.協調人地關系的途徑:(聯系必修3,針對材料中的問題和原因,提出有效對策)
5.可持續發展之路:
定義: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基本內涵:
(1) 生態 持續發展是基礎,強調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協調;
(2) 經濟 持續發展是條件,強調發展不僅要重視增長數量,更要追求改善質量、節能減廢,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3) 社會 持續發展是目的,強調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
6.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
面臨著龐大的人口壓力、人均資源不足、資源利用率較低(自然資源相對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挑戰
7.判斷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行為:
(1)個人行為例舉:
少用空調 隨手關燈 做「公交族」 買環保電池 控制教室雜訊污染 一水多用
珍惜紙張 自備餐盒 無污染旅遊 損贈多餘物品 少用賀年卡 用無鉛汽油
回收廢電池 拒食野生動物 做環保志願者……
(2)生產行為例舉:生態農業、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

② 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優質課公開課視頻比賽配套ppt課件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動物有幾只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孝顏色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認識8以內物體的數量。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准備: ●地上畫上圓圈,裡面寫上數字

③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思維導圖 誰能提供一下謝謝!

高三用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高中地理必修2筆記

地理2考點解讀一、人口與城市【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P5-6 階段原始低增長階段(A)加速增長階段(B)增長減緩階段(C)低速增長階段(D)人口增長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過渡」模式「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長類型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特點出生率高較高開始下降,較低進一步下降,低死亡率高迅速下降,較低繼續下降,低低自然增長率低,波動大提高,高逐漸降低低人口增長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急劇增長開始減緩零增長或負增長社會發展階段農業社會工業化初期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前後,發展中國家目前歐洲發達國家現在典型地區熱帶原始森林深處的土著居民非洲東部的坦尚尼亞、肯亞等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德國、英國、法國等國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P10經濟因素(起重要作用)、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變化、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過案例來分析理解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政治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氣候土地水自然災害礦產資源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交通通信婚姻家庭戰爭政策社會變革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P12-13環境承載力: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是一個警戒值。(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一個理想值。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於環境人口容量。如:中國的環境承載力是16億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億人。 【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P20-21、P22-23 分布特點住宅區分布面積最廣;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的分化,且有背向發展的趨勢(高級住宅區在城市外緣,低級住宅區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商業區呈點狀或條狀,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CBD經濟活動繁忙,建築物高大稠密,不僅是商業活動中心也是服務中心)工業區為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不斷向城市外圍移動;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合理的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最主要是處理好住宅區與工業區的關系。①便捷的交通聯系(為了方便職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廢氣和廢水的工廠應布置在居住區的下風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帶的遠郊區③應布置衛生防護帶。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知名度);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歷史因素)經濟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地理位置通達度土地價格或租金市中心有多條公路穿過最好最貴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兩旁和公路交匯處次之比較貴遠離主要公路的地區差比較低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P26城市規模越大,等級越高,服務功能越強(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城市規模越小,等級越低,服務功能越弱(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一級中心:上海,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服務范圍不久覆蓋整個區域,其影響還輻射到全國甚至國外。二級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務范圍主要是江蘇省及周圍省區的部分地區。三級中心: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四級中心:揚州、鎮江等城市,服務范圍主要局限於是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P32-35圖2.20:稍被拉平的S形曲線城市化階段水平發展速度地域擴展趨勢常見的問題初期階段25%~30%以下,低緩慢緩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加速階段30%一70%,較高迅速快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出現郊區城市化後期階段70%以上,高緩慢,甚至停滯繼續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P36有利影響: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例如,通過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措施,使得環境向著有利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方向轉變,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城市化的意義: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不利影響:環境要素來源危害氣候城市工業排放各種氣體改變著太陽輻射強度,城市氣溫、降水等要素也發生變化,出現城市「熱島」現象;密集的建築群影響了日照、風速和風向。①城市氣溫、降水等要素也發生變化;②影響了日照、風速和風向。水文城市的道路系統和生產、生活活動設施使降水、徑流、蒸發、滲漏產生再分配使水質、水量和地下水運動發生變化。生物生物棲息地被城市的「鋼筋水泥」所改變生物的多樣性減少土壤城市工業生產排放出大量廢渣,特別是含有有害物質的廢渣對城市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城市化帶來的問題: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就業困難、秩序混亂等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1、對人口的影響:外國文化與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齡、婚姻的穩定程度)和宗教對人口發展的影響很大。中國文化與人口:生育——從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從多育多子到只生一個;職業選擇——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動——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2、對城市的影響: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將城市有組織地融入自然環境中的「山水城市」——杭州古代帝王對都城的規劃建設,多以皇宮為中心,將其擺放在城市的中軸線上,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北京美國首都華盛頓,以國會大廈和白宮的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軸線及其交匯處為城市中心,國會大廈居於其上——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 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P42區位因素對農業的影響自然因素氣候 發展農業的基礎,影響農作物的種類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合發展耕作業;山區:耕作不便,且不宜水土保持,但適合發展林業、畜牧業等;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地域分異,農作物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 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農作物。水源影響農業的灌溉、對乾旱地區的農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社會經濟因素市場 需求量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園藝業、乳畜業等產品容易腐爛變質,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機械(科技水平) 冷藏保鮮技術、耕作的機械化程度政策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例如我國的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勞動力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P45-54 類型案例主要分布地區主要作物主要特點區位條件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亞洲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水稻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全年或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宜水稻生長;地勢低平,適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商品穀物農業美國中部平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 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我國東北和新疆的國營農場。 小麥玉米等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適宜進行大規模生產;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技先進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牛、羊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進了商品經營。乳畜業西歐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牛奶及其製品等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地形平坦,氣候溫涼、潮濕,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混合農業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主要是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小麥羊農場內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兩種生產方式在時間上做到忙、閑錯開,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可以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情況,農戶及時調整種植與放牧的規模,保證穩定的收入。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機械化水平高;交通發達;政府扶持。 【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P58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增強因素: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的素質、技術因素、環境減弱因素:原料(與交通運輸的發展有關)、勞動力的數量(與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有關)主導因素的變化:(鋼鐵工業為例)原料—交通—市場2、工業區位選擇①經濟效益:類型名稱典型工業部門優勢發展地區原料指向型工業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市場指向型工業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業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動力指向型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工業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技術指向型工業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②社會效益: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③環境效益: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 【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P65-721、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聯系: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 ②空間上的聯系(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或利用廉價勞動力)工業集聚: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工業地域:①自發形成與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②發育程度較低與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2、工業分散①老工業區趨於飽和狀態,資源缺乏,新建企業外遷——不是工業聯系的結果②有工業聯系的兩種分散情況:如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與電子產品組裝工廠之間,可以相距較遠。又如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種類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其各種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可以分布在許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區、跨國的網路企業。3、 著名工業區形成條件發展特點傳統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綜合整治:①調整工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扶持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減少煤炭、鋼鐵企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化、汽車等部門的中小企業);②調整工業布局(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開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業);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⑤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植樹造林,營造綠色空間,優化美化環境新興工業區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價勞動力;小城鎮用地用水方便;交通運輸方便。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影響:合理的農業生產,使土地等資源為人類持續利用,並且為我們提供衣食來源。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不利影響: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濫砍亂伐導致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導致土地鹽鹼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板結;農葯的不合理使用導致農產品和土壤污染) 【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影響: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利影響: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人們的衣、食、住以及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間進行的。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產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促進生產規模,原材料供應范圍和產品銷售市場的擴大;加速區域開發,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強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的聯系;加強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證國家統一和安全。

⑤ 高一地理必修2總結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
特點:階段性,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2、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
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
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
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
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遷移(發達國家
新趨勢);發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發展中國家優
秀人才移民
3、特點
國際: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
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戰後,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遷移流向,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亞
洲、非洲:一直是遷出
國內: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
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
建國後、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
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4、原因: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
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
5、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
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
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發展)
影響因素: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
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第二章 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組成 區位 特點
中心商務區 大商場、公司、大銀行(例上海外灘和浦東陸家嘴) 一般位於市中心 ①建築密集,高樓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發達③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④內部存在明顯分區
商業區 商業街、百貨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②CB外側③街道兩側 ①交通便捷,多層大廈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晝夜差異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約
工業區 同類工廠 ①城市邊緣②交通干線兩側 ①廠房巨大,煙囪高聳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區 成片住宅樓和配套服務設施 ①企業單位職工住宅②市政統一規劃住宅 ①環境不好②商品房,環境好
行政中心區 行政機構 ①單獨區域②與其他功能區混雜 人口晝夜差異大
文化區 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圖書館 距工業區遠,交通便利,通信發達,自然環境好
郊區 衛星城、農業區、住宅 城市外圍 為城市服務
①佔有空間最大的是住宅區 ②最主要的三種是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
③城市功能區沒有明顯界線,某一功能區內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種功能為主
④住宅區分類:高級住宅區:面積大,獨立庭院,位於城市邊緣,多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低級住宅區:面積
小,擁擠,與低地、工業區聯系,擁擠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2、形成原因
(1)歷史因素,功能延續:東京江戶高級住宅區(武士住宅的延續)
功能改變:北京故宮,原為行政中心,現為文化游覽區
(2)經濟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經濟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遠近,通達性高低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社會地位:高級、低級住宅區
生活方式:美國紐約唐人街、山東村
宗教信仰:濟南回民小區
(4)行政因素:行政規劃,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區
3、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地域結構的分化越明顯。
中心地理論:①高級中心位於正六邊形中心,六個低一級中心地分布在六個角上(服務范圍為正六邊形)
②嵌套包圍 ③同級服務范圍相互獨立,不重疊
④低級中心地服務功能小,數目多 ⑤高級中心地是低級中心地面積的3倍
⑥假設狀態,現實不存在,但可以指導商業網點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服務功能越強。但不能說:城市規模大小與城市服務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遊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強,其服務區域可達全國)
第二節 城市化
一、城市化
三個內涵: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城市文明向農村地區擴散
主要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規模擴大、數目增加
最主要標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斷兩個城市城市化水平,計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世界城市化進程
當今世界城市化兩大突出特點:城市化進程加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發展中國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趨勢一個突出表現為:形成了城市群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現代發展速度 慢 快
與經濟關系 相適應(與工業化相伴成長) 不適應(工業化滯後於城市化)
現代新動向 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為主,大城市過度膨脹
原因 郊區環境質量好、鄉鎮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環境質量不好 市中心「產業空心化」,經濟蕭條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環境污染:大氣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車尾氣、工礦企業燃煤、居民燃煤
水污染污染源: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體垃圾污染:污染大氣、水和土壤 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物種減少
地面沉降:原因為過量開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失業人多

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1、地域文化:物質基礎是地理環境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圍:可大可小,可單、多要素
狀態:一定時期相對穩定,不斷變化
舉例:耕地:南水北旱;飲食:南甜北咸;民居:華北四合院、黃土高原窯洞,傣家竹樓
2、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是城市中的建築
建築空間布局
美國:中心摩天大樓,外圍建築高度逐漸下降,立體化發展,現代城市布局
歐洲:市中心為廣場、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築物高度差別小,高層建築一般在城市外圍,體現了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
建築結構
圍牆,中國:保守,建築外一般有圍牆;西方:很少有圍牆
園林,中國: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內向、封閉;西方:整齊劃一、對稱、和盤托出、外向、開放
建築風格
中國:宮廷式建築: 紅牆、黃瓦、飛檐、樓台殿閣、突出皇權的地位
西方:噴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地域類型
一、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
氣候:熱帶:橡膠、椰子、菠蘿、甘蔗
亞熱帶:柑橘、荔枝、龍眼(濕桂圓)
溫帶:梨、桃、蘋果、甜菜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種水稻;水少,種小麥。
光照:長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短日照植物,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養分來源
地形:平原,易於發展種植業,利於實現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三江平原機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發展畜牧業和林業(不易發展種植業,發展畜牧業和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糧棉生產、南疆棉花生產、河套平原(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少)
社會市場因素(決定性作用,決定類型、規模)
交通,一般運輸距離越遠,單位運費越低;保鮮技術,農業生產技術;政策,政府補貼,提供技術支持等
·在自然和社會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多變,所以要更多地考慮社會經濟因素。
二、農業地域類型
1、按發展階段
原始農業(貧窮、落後的熱帶雨林地區):游牧業、遷移農業、初步定住農業
傳統農業(發展中國家):稻作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傳統混合農業(桑基魚塘)、地中海式農業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種植園、現代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乳畜業、市場園藝、大牧場放牧業(美國農
業地帶、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國、中國海南島橡膠園
2、按生產對象:種植業、畜牧業、混合農業
3、按投入多少:
粗放農業:投入少,靠擴大土地面積增產
集約農業(勞動力密集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單產增產
4、按產品用途:原始遷移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下表)
農業類型特點 原始、粗放、自給 傳統、勞動密集、自給 現代、資金技術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種 勞動力多,精耕細作 據市場變化靈活種植穀物和放牧牲畜、輪作
耕地狀況 不斷遷移變換 耕地、房屋穩定,持續耕種 耕地、房屋穩定、調整經營
生產動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機械
生產技術 靠自然 憑經驗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區 熱帶雨林(非洲、剛果盆地、南美亞馬孫流域、太平洋島嶼) 溫帶大陸東岸及亞熱帶乾旱山地(中國三北、東南半島、印度、尼羅河、兩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歐、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分布地區狀況 貧窮落後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發達國家和地區
環境問題 無 生態失衡、物種少 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三、農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對地理景觀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由農業景觀取代自然景觀
對資源的影響:對森林態度,原始社會:採集、狩獵(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農業階段:障礙、資源
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
第二節 工業區位
一、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主導區位因素:原材料、市場、運輸條件、勞動力素質、勞動力成本、能源、環境條件、其它因素
工業類型 區位選擇原則 部門舉例 工業特點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產地 鋼鐵廠、甜菜製糖廠、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採掘業 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原料運輸成本高、產品運輸成本低的產業
市場指向型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汽水廠、傢具廠、印刷廠、汽車製造廠、石油加工廠、食品廠 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產品運輸成本高、原料運輸成本低的產業
運輸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鐵路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美國東海岸的鋼鐵工業、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加拿大煉鋁工業、上海寶鋼 影響一個地區資源的開發程度;高效率運輸系統使原料地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減弱
技術指向型 接近勞動者素質高的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生產技術要求較高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製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須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動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應地(火電廠或水電站) 冶金(煉鋁或煉銅廠)、化學等重工業、電鍍廠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業
環境指向型 注重經濟和生態效益 感光器材、電子廠、電影工業、慕尼黑 好的環境會吸引某些特定的工業

二、工業地域
工業聯系
生產上的聯系:總廠與分廠的聯系:汽車生產
「上下游」的聯系:上游工廠的產品一般是下游工廠的原料:鋼鐵工業、服裝生產
非生產上的聯系:共同利用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等;意義:降低生產成本,利於處理環境污染
工業集聚
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我國沿海地區多層建築的標准廠房內,有服裝、雨傘、鞋帽等工業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寶鋼所在工業區、日本港口附近的工業區
共同利用資源: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煉鋁廠和砂輪廠都靠近鋁土礦產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瑪依石油城、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
工業地域
工業點:工業地域類型的基層單位,小城鎮和鄉鎮的經濟主體,例:濟鋼
工業區:工業地域類型的中心環節,中等城市經濟主體,例濟南東部濟鋼和煉油廠工業區
工業樞紐:一般對應工業城市,例:濟南、天津
工業地區:多個工業城市,在經濟協作區或全國工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例:滬寧杭等
工業點、區、樞紐、地區在內外聯系、經濟作用強弱、工業部門多少、綜合性大小方面逐級增強
補充
世界主要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
歐洲西部工業區:工業化最早的地區,現代工業高度發達
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以重工業為主,核工業、宇航工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業區:工業現代化程度高,微電子工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國工業區:大力發展海上航運、勞動力豐富、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加強國際合作
大氣污染企業:水泥廠、釀造廠
水污染企業: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大氣污染、水污染企業:化工廠、煉油廠
大氣污染、固廢污染企業:發電廠、鋼鐵廠
無污染企業:服裝廠、印刷廠、玩具廠
第三節 地域聯系
地域聯系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貿易
一、交通運輸
1、五種交通運輸方式
鐵路: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運費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公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水路: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受水文、氣象條件影響大
航空:最快捷的運輸方式
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 2、五種方式排序
運量:水運>鐵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運價: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3、選擇最好的運輸方式:「多快好省」原則
運距,近:公路、鐵路;遠:航空、水運
運量,大:鐵路、水運;小:航空
運費,高:鐵路;低:水運
二、郵電通信
分類 方式 任務
郵政通信 交通運輸工具 實物(信函、文件、包裹)
電信通信 電磁系統 信息(文字、符號、圖像、聲音、語言)
三、商業
環節:收購存儲、調運、銷售
國際貿易:商品貿易、資本投入、勞動力和技術流動,貿易比商業范圍廣
四、交通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水路交通與城市的興起,影響城市區位和形態
區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匯處 武漢、宜賓、重慶
形態外部:沿河呈帶狀、團塊狀西安:涇、渭河交匯;內部:棋盤狀
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綜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綜合發展,集中式團塊狀、分散狀、多方向沿軸放射狀
木船時代:沿河發展
輪船時代:沿江海發展
鐵路、公路使城市改變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單一形式:沿交通軸發展,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莊、株洲
(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湘黔、浙贛)、鄭州(京廣、隴海—蘭新)
受交通線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運河淤塞,海運、鐵路、公路發展,揚州、濟寧運河城市發展緩慢
五、交通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商業網點區位:帆船、馬車時代:河流、大道匯合處
公、鐵路時代:公鐵路沿線和交通樞紐處
2、商業網點區位變化
①傳統中心商業區衰落原因:建築密集、道路狹窄、汽車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緊張,缺少必要的停車場②商業網點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交通便利處發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車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區快速道路網;
城市郊區化

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人口增長 自然增長: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高則出生人口多(×)
機械增長:人口遷移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
特點:階段性 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
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
2、人口增長的五個階段和金字塔(5頁圖1-1-3):
人口增長的轉變從死亡率下降開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長的勢頭得以遏制,最後實現零增長。
人口自然增長率(‰)
15
10
5
0
① ② ③ ④ 時間
3、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
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 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 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
[探索]中國與歐洲人口增長的比較:出生率:中國>歐洲,死亡率:歐洲>中國(原因,歐洲人口老齡化),歐洲後期出現負增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9頁案例研究):六個階段
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
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
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
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思考]①出國旅遊屬國際人口流動 ②我國大學生赴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屬國際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
遷移(發達國家新趨勢)
3、特點
國際人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
口遷移 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戰後(現代),發 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
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 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
發展中國家優秀人才移民
人口遷移流向 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
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
亞洲、非洲:一直是遷出
國內人 歷史上 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口遷移 2個階段 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
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
建國後 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
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遷移原因:推拉效應 遷出地不利條件,遷入地有利條件
4、原因 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
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
5、其他 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
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思考〕美國老年人遷往陽光地帶原因:良好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較低的生活費用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角度
(環境人口容量)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 木桶效應)、經濟等
陽光、空氣對環境承載力沒有限定。目前,用糧食生產來估算承載力應用最廣泛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
合理人 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更有意義,「發展」角度
口容量 影響因素 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不確定 當多開發的資源>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
當多開發的資源<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特點:相對性。世界60億,中國8-9億。
第二章 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的空間結構
〔探索〕英國終年盛行西風 工業區一般布局在東部
河流自西向東流 西部環境好,為高級住宅區,東部為低級住宅區
1、城市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組成 區位 特點
中心商務區CBD 大商場、公司、大銀行(例上海外灘和浦東陸家嘴) 一般位於市中心 ①建築密集,高樓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發達③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④內部存在明顯分區
商業區 商業街、百貨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無CBD)②CBD外側③街道兩側 ①交通便捷,多層大廈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晝夜差異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約
工業區 同類工廠 ①城市邊緣②交通干線兩側 ①廠房巨大,煙囪高聳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區 成片住宅樓和配套服務設施 ①企業單位職工住宅②市政統一規劃住宅 ① 環境不好
② ②商品房,環境好
行政中心區 行政機構 ①單獨區域②與其他功能區混雜 人口晝夜差異大
文化區 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圖書館 距工業區遠,交通便利,通信發達,自然環境好
混合區 綜合功能
郊區 衛星城、農業區、住宅 城市外圍 為城市服務
〔思考〕①佔有空間最大的是住宅區 ②最主要的三種是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
③城市功能區沒有明顯界線,某一功能區內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種功能為主。
④住宅區分類 高級住宅區:面積大,獨立庭院,位於城市邊緣,多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 背向
(按收入) 低級住宅區:面積小,擁擠,與低地、工業區聯系,擁擠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發展
2、形成原因
(1)歷史因素 功能延續:東京江戶高級住宅區(武士住宅的延續)
功能改變:北京故宮,原為行政中心,現為文化游覽區
(2)經濟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經濟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遠近
通達性高低

(3)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社會地位:高級、低級住宅區
生活方式:美國紐約唐人街、山東村
宗教信仰:濟南回民小區
(4)行政因素:行政規劃,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區
3、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地域結構的分化越明顯。
中心地 ①高級中心位於正六邊形中心,六個低一級中心地分布在六個角上(服務范圍為正六邊形)
理論 ②嵌套包圍 ③同級服務范圍相互獨立,不重疊
④低級中心地服務功能小,數目多 ⑤高級中心地是低級中心地面積的3倍
⑥假設狀態,現實不存在,但可以指導商業網點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規模越大,服務功能越強。但不能說:城市規模大小與城市服務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遊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強,其服務區域可達全國)
第二節 城市化
一、 城市化 三個內涵: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城市文明向農村地區擴散
主要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規模擴大、數目增加
最主要標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斷兩個城市城市化水平,計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 世界城市化進程
當今世界城市化兩大突出特點 城市化進程加快
大城市化趨勢明顯(發展中國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趨勢一個突出表現為:形成了城市群(37頁圖2-2-4,大體了解城市群分布在什麼地方)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現代發展速度 慢 快
與經濟關系 相適應(與工業化相伴成長) 不適應(工業化滯後於城市化)
現代新動向 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為主,大城市過度膨脹
原因:市中心「產業空心化」,經濟蕭條
原因:郊區環境質量好、鄉鎮配套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環境質量不好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 主要污染源:汽車尾氣、工礦企業燃煤、居民燃煤
對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車尾氣排放)
水污染污染源: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體垃圾污染:污染大氣、水和土壤
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物種減少
地面沉降:原因為過量開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失業人多
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1、地域文化:物質基礎是地理環境
特點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內容:物質、非物質
范圍:可大可小,可單、多要素 狀態:一定時期相對穩定,不斷變化
舉例:耕地:南水北旱;飲食:南甜北咸;民居:華北四合院、黃土高原窯洞,傣家竹樓、建築間距 由南向北擴大;服飾;交通;民歌。
2、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是城市中的建築
建築空間布局 美國:中心摩天大樓,外圍建築高度逐漸下降,立體化發展,現代城市布局
歐洲:市中心為廣場、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築物高度差別小,高層建築一般在城市外圍,體現了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
建築結構 圍牆 中國:保守,建築外一般有圍牆
西方:很少有圍牆
園林 中國:講究含蓄、顯而不露 內向、封閉
西方:整齊劃一、對稱、和盤托出 外向、開放
建築風格 中國:宮廷式建築: 紅牆、黃瓦、飛檐、樓台殿閣 突出皇權的地位
西方:噴泉、雕塑、洋房、草地 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地域類型
一、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自 氣候(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熱帶:橡膠、椰子、菠蘿、甘蔗
然 溫度 亞熱帶:柑橘、荔枝、龍眼(濕桂圓)、甘蔗 南蔗北甜
因 溫帶:梨、桃、蘋果、甜菜
素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種水稻;水少,種小麥。
光照: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養分來源 肥力:東北平原為黑土;長江中下游水稻土、「魚米之鄉」
酸鹼性 耐酸性(中國南方):茶樹、馬尾松、杜鵑花
耐鹼性(中國北方):柏樹、鹼蓬、檉柳
地形 平原,易於發展種植業,利於實現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三江平原機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發展畜牧業和林業(不易發展種植業,發展畜牧業和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糧棉生產、南疆棉花生產、河套平原(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少)
社 市場(決定性作用,決定類型、規模):自然條件決定能種什麼,到底種什麼取決於市場
會 交通 交通發達,速度提高
因 保鮮技術
素 一般運輸距離越遠,單位運費越低
集約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農作物生產越可以遠離市場
政策:政府補貼,提供技術支持等
農業生產技術
在自然和社會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多變,所以要更多地考慮社會經濟因素。
[主導因素] ①以色列無土蔬菜栽培(技術)②江南丘陵茶樹(土壤)③城郊乳牛、花卉(市場)
④橫斷山區立體農業(地形) ⑤海南島天然橡膠、青藏高原青稞(氣候)⑥新疆哈密瓜又香又甜(氣候) ⑦冬季,南方蔬菜運往東北(交通)⑧我國大部分地區實行了農村稅費改革(政策)
二、農業地域類型
1、按發展階段
原始農業(貧窮、落後的熱帶雨林地區):游牧業、遷移農業、初步定住農業
傳統農業(發展中國家):稻作農業、傳統旱作穀物農業、傳統混合農業(桑基魚塘)、地中海式農業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種植園、現代穀物農業、現代混合農業、乳畜業、市場園藝、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農業地帶) (在城市郊區)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國、中國海南島橡膠園 荷蘭,鮮花王國
2、按生產對象:種植業、畜牧業、混合農業
3、按投入多少 粗放農業:投入少,靠擴大土地面積增產
集約(密集)農業(勞動力密集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單產增產
4、按產品用途: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原始遷移農業 傳統旱作穀物農業 現代混合農業
農業類型 原始、粗放、自給 傳統、勞動密集、自給 現代、資金技術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種 勞動力多,精耕細作 據市場變化靈活種植穀物和放牧牲畜、輪作
耕地狀況 不斷遷移變換 耕地、房屋穩定,持續耕種 耕地、房屋穩定、調整經營
生產動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機械
生產技術 靠自然 憑經驗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區(54、55、56圖) 熱帶雨林(非洲、剛果盆地、南美亞馬孫流域、太平洋島嶼) 溫帶大陸東岸及亞熱帶乾旱山地(中國三北、東南半島、印度、尼羅河、兩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歐、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分布地區狀況 貧窮落後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發達國家和地區
環境問題 人少:無;人多:生態失衡、物種少 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三、澳大利亞混合農業: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是重要的小麥出口國
1、小麥和綿羊同時進行—小麥牧羊帶
2、分布:西南,東南(墨累—達令盆地,主要分布地區)(57頁圖)
3、優點:①輪作,保持肥力,使農場成為一個良性農業生態系統 ②互惠互利,種植業秸稈作為飼料飼養綿羊,羊糞作為肥料 ③ 時間互補,合理安排農事:冬小麥,5-6月秋種,11-12月春末夏初收;綿羊冬季忙④收入穩定 ⑤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據市場需求決定種、養
4、限制因素:灌溉。墨累—達令盆地位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東水西調
四、農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對地理景觀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由農業景觀取代自然景觀
對資源的影響:對森林態度 採集、狩獵 農業階段為障礙 資源(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
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
[思考]50和52頁杜能模式和辛克萊模式
第二節 工業區位
一、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主導區
位因素 工業類型 區位選擇原則 部門舉例 工業特點
原 材 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產地 鋼鐵廠、甜菜製糖廠、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採掘業 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原料運輸成本高、產品運輸成本低的產業(失重)
市 場 市場指向型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汽水廠、傢具廠、印刷廠、汽車製造廠、石油加工廠、食品廠 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產品運輸成本高、原料運輸成本低的產業(超重)
運 輸 條 件 運輸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鐵路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美國東海岸的鋼鐵工業、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加拿大煉鋁工業、上海寶鋼 影響一個地區資源的開發程度;高效率運輸系統使原料地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減弱;
勞動力素質 技術指向型 接近勞動者素質高的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生產技術要求較高
勞動力成本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勞動力密集型)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製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須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能源 動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應地(火電廠或水電站) 冶金(煉鋁或煉銅廠)、化學等重工業、電鍍廠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業
環境條件 環境指向型 注重經濟和生態效益 感光器材、電子廠、電影工業、慕尼黑 好的環境會吸引某些特定的工業
其它因素 尋找最優區位 有利的地點、集聚作用、廠商的個人喜好、工業慣性、政策等。
紡織工業:勞動力,新疆紡織工業:原料(長絨棉)
二、工業地域
工業 生產上的聯系 總廠與分廠的聯系:汽車生產
聯系 「上下游」的聯系:上游工廠的產品一般是下游工廠的原料:鋼鐵工業、服裝生產
非生產上的聯系:共同利用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等
意義:降低生產成本,利於處理環境污染
工業集聚 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我國沿海地區多層建築的標准廠房內,有服裝、雨傘、鞋帽等工業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寶鋼所在工業區、日本港口附近的工業區
共同利用資源: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煉鋁廠和砂輪廠都靠近鋁土礦產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瑪依石油城、黃河上游的有色金屬長廊
工業地域 工業點:工業地域類型的基層單位,小城鎮和鄉鎮的經濟主體,例:濟鋼
工業區:工業地域類型的中心環節,中等城市經濟主體,例濟南東部濟鋼和煉油廠工業區
工業樞紐:一般對應工業城市,例:濟南、天津
工業地區:多個工業城市,在經濟協作區或全國工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例:滬寧杭等
工業點、區、樞紐、地區在內外聯系、經濟作用強弱、工業部門多少、綜合性大小方面逐級增強
[思考]世界主要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
歐洲西部工業區:工業化最早的地區,現代工業高度發達
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以重工業為主,核工業、宇航工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業區:工業現代化程度高,微電子工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國工業區:大力發展海上航運、勞動力豐富、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加強國際合作
[補充] 大氣污染企業:水泥廠、釀造廠
水污染企業: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大氣污染、水污染企業:化工廠、煉油廠
大氣污染、固廢污染企業:發電廠、鋼鐵廠
無污染企業:服裝廠、印刷廠、玩具廠
[例]某城鎮建鋼鐵廠、造紙廠、啤酒廠、服裝廠,從
A、B、C、D、E、F中選最佳區位
鋼鐵廠:
造紙廠:
服裝廠:
啤酒廠:

第三節 地域聯系
地域聯系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貿易
一、交通運輸
1、五種交通運輸方式
鐵路: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運費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公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水路: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受水文、氣象條件影響大
航空:最快捷的運輸方式
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
2、五種方式按運量、速度和運費排序 運量:水運>鐵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運價:航空>公路>鐵路>管道>水運
3、選擇最好的運輸方式:「多快好省」原則
運距 近:公路 鐵路 高:鐵路
遠 航空 大 運費
鐵路 量 水運 低:水運
水運 小:航空
〔思考〕①廣州某熱電廠向秦皇島訂購了20萬噸煤( )②淄博煉油廠所使用的勝利油田的石油( )③由武漢到鄭州探親( )④從拉薩到西寧沿途參觀訪問( )⑤從重慶到武漢,沿途觀賞三峽風光( )⑥從烏魯木齊到北京開會,第二天必須到達( )
分類 方式 任務
郵政通信 交通運輸工具 實物(信函、文件、包裹)
電信通信 電磁系統 信息(文字、符號、圖像、聲音、語言)
二、郵電通信

三、商業
環節:收購 存儲、調運 銷售 (78圖3-3-9,商業中心形成條件)
(商業活動前提)(購銷時空矛盾緩沖器)(商業活動終結)
國際貿易:商品貿易、資本投入、勞動力和技術流動,貿易比商業范圍廣
四、交通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水路交通與城市的興起 影響城市區位和形態 區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匯處 武漢、宜賓、重慶
形態外部:沿河呈帶狀、團塊狀西安:涇、渭河交匯
內部:棋盤狀
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木船時代:沿河發展
輪船時代:沿江海發展
鐵路、公路使城 改變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單一形式
市沿交通軸發展 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莊(案例)、株洲(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湘黔、浙
贛)、鄭州(京廣、隴海—蘭新)
綜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綜合發展 集中式團塊狀 分散狀
單一 多方向
內聚 沿軸放射狀
受交通線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運河淤塞,海運、鐵路、公路發展,揚州、濟寧運河城市發展緩慢
五、交通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類似於對城市的影響)
1、商業網點區位:帆船、馬車時代:河流、大道匯合處,公、鐵路時代:公鐵路沿線和交通樞紐處
2、商業網點區位變化
①傳統中心商業區衰落原因:建築密集、道路狹窄、汽車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緊張,缺少必要的停車場②商業網點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交通便利處發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車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區快速道路網;城市郊區化

⑦ 高一地理必修2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版(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權)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清單。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清單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01.人口的自然增長(決定因素;世界人口增長的階段特點和地區差異) 02.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判斷方法;地區差異) 03.人口遷移(概念、分類;國際人口遷移特點;我國的人口遷移;人口遷移的影響) 0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05.環境人口容量(概念;主要制約因素) 06.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意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07.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功能分區的形成和特點) 08.城市主要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09.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形成因素;變化) 10.城市等級(劃分依據;分類) 11.城市服務范圍(概念、特點;與城市等級的關系) 12.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城市六邊形服務范圍的嵌套理論) 13.城市化(概念;衡量指標;推力和拉力;意義) 14.世界城市化進程(三個階段的特點) 1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不利)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6.農業區位的含義 17.農業區位因素(光熱水土地、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歷史和科技;區位選擇和主導因素) 18.農業地域(概念;形成因素;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9.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位條件;發展方式;優點) 20.季風水田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1.商品穀物農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 22.大牧場放牧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23.乳畜業(分布;主要特點;發展條件)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24.主要工業區位因素(5 種「導向型」) 25.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26.工業的區位選擇(科技、環保、政策、決策者) 27.工業聯系(類型) 28.工業集聚(目的) 29.工業地域(類型) 30.工業分散(原因、結果、動力) 31.傳統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魯爾區的區位條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32.新工業區(典型代表;共同特點;義大利新工業區形成條件、特點、模式;高技術工業 的特點;矽谷崛起的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33.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特點;選擇;發展趨勢) 34.交通運輸網(組成;形式;層次;南昆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和意義) 35.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36.交通運輸發生和布局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37.人地關系的四個階段 38.環境問題(產生;表現;地區差異) 39.可持續發展(概念;內涵;原則) 4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41.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生態農業;公眾參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