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地理地形與地勢微課
Ⅰ 地形與地勢
一地形
1.地面的形狀,2.指地理位置,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按其形態可分為版山地、高原、權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類型。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時刻在變化著。此外,還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二。地勢
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不同地勢往往由不同條件下內、外動力組合作用形成。人類對地勢的利用表現在工程水利、建築和軍事等許多方面。
中國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部高,東部低。
從中國地勢階級示意圖看,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漸降低,可以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在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局部地區低於500米。第三級階梯:第二級階梯以東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這里眾多東流入海的江河,將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依山傍海,縱貫南北的沖積平原。廣闊的近海大陸區,這里水深一般不足200米,島嶼星羅棋布。
Ⅱ 地形與地勢的區別
地形與地勢的區復別:意思制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地形:
(1)也叫地貌。地球 表面各種起伏形態的總稱。由內力(地殼運動、火山活動、地震等)、外力(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和人類的作用而形成。按形態分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測繪學上地表起伏形態和分布 在地面的固定物體的總稱。
2、地勢:
(1)泛指地面高低起伏的狀態。如山地地勢較高,平原地勢往往低平開闊。
(2)指地方上的情形。
二、出處不同
1、地形:毛澤東 《論持久戰》七十:「射擊原則的『蔭蔽身體,發揚火力』是什麼意思呢?前者為了保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因為前者,於是利用地形地物,採取躍進運動,疏開隊形,種種方法都發生了。」
2、地勢: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兩天後由一個行地理的風水先生用羅盤在後山頂上勘定了地勢。」
三、側重點不同
1、地形:指的是該區域的地表形態的特徵。它的描述一般從海拔、地勢變化、地表起伏(大或小)、典型地貌類型。
2、地勢:指的是該區域地表的變化趨勢,它是地形特徵的一部分。
Ⅲ 八年級上地理地形和地勢
東西走向是該山脈的基本走向或者大致走向,准確地講是西北---東南走向。
Ⅳ 初二地理 地形與地勢 該怎麼樣引入,公開課
利用多媒體演示各種不同的地形:平原 ,山地,高原等等。再結合自身的位置特點,引入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地形地勢
Ⅳ 八年級上冊地理地形,地勢圖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