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上冊黃金8套
㈠ 七年級上冊數學冀教版期末快遞黃金八套(附答案)
人生都會有快樂和悲傷
㈡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球體。
2、運用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說明地球是球形:(1)海邊看到遠處帆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月食現象。
3、經緯線特點。
第五章 發展和合作
一、國家和地區
1、世界面積位居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
3、地跨兩洲的國家,例如埃及(跨亞非)、土耳其(跨亞歐)、俄羅斯(跨亞歐)。
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比較
1、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等。
2、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國。
3、發展中國家經濟較落後的原因。
4、名詞解釋:「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三、國際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與他們的職責宗旨、倡導精神。(參照《地理填充圖冊》第30頁。)
2、聯合國成立時間(1945年)、總部(美國紐約)、基本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5個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
㈢ 同步解析與測評答案七年級上冊地理8-17頁
七年級人民版同步解析與測評上冊答案
㈣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
㈤ 七年級上冊地理新課程實踐與探究叢書7到8頁答案
偷偷的,把老師的答案偷回來
㈥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第一章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第7頁)
A.方向:地圖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種。
「一般定向法」是地圖上普遍採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定向法」是在特定條件下所採用的方法,它的畫法有多種,但必須標注出正北方向。
「經緯網定向法」是最准確的定向方法。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弧線叫經線,與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在地球儀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用指南針、北極星、太陽和手錶等確定方向。
方向的字母表示: 北——N,南——S,西——W,東——E
B.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又叫做「縮尺」。地圖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形式。
線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例如,「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千米」 。
數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單位的換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圖例和注記: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地圖上用作說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數字,叫做注記。記住課本10頁的常見圖例。
第二章
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2、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是經線(又叫子午線),長度相等,指示的方向是南北。緯線是半徑不等的圓,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指示的方向是東西。
3、赤道以北的緯線稱為北緯,以南的稱為南緯。赤道是0°緯線,向南、北方向度數逐漸增大。范圍是0°—90°。0°—30°低緯度;30°—60°中緯度;60°—90°高緯度。
4、0°經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點,向東、西方向度數逐漸增大,最大達到180°。以東稱為東經,以西稱為西經。
5、赤道是劃分南北半球的界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東經的代號是E,西經的代號是W,北緯的代號是N,南緯的代號是S。經線和緯線是互相垂直的,經線的形狀是半圓,而緯線的形狀是圓或點。
6、判斷經緯網中的東西經度的方法是從左到右,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西經,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東經。而南北緯線的判斷則是從下往上,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南緯,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北緯。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例如北京的經緯度位置。北京(40°N,116°E)書寫格式要求:用括弧把經度和緯度括起來,經度和緯度間用逗號隔開。
7、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海洋佔71%。
8、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最小的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9、全世界分為7大洲。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主要在東半球的大洲有: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跨所有經度的大洲是:南極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歐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極洲
赤道穿過的大洲大陸是:非洲、南美洲
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靠近大陸,被半島或者島嶼分隔開來。
10、在世界的七大洲中,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11、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各種地形的異同點對比。
地形類型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平原 地面起伏小,較平坦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海拔較高,邊緣陡峻
丘陵 地面崎嶇不平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山地 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
我們南寧的地形以盆地、丘陵為主。
12、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560萬平方公里)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500多米)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500多萬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8900公里)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6000多米)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337萬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
1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特徵:
山頂:等高線呈閉合狀態,數值內大外小,用符號「」表示。
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海拔高處凸出。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部分。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用符號「 」表示。
14、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觀點:①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②板塊是在不停的運動中的。③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15、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成因:位於板塊和板塊的交界擠壓處,地殼比較活躍。海底地震引發海嘯。
16、喜馬拉雅山的成因: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擠壓,亞歐板塊邊緣被迫抬升隆起形成。
㈦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整理和圖案
舒瓊整理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麥哲倫環球航行; (5)衛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
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
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 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
極圈(66.5°)、30°、60°、兩極(90°) 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
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 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
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GSl5_S6F---NSzzGxdqD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