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一目錄
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是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千米的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岩石圈下面是軟流圈。岩石圈可分為6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還有一些較小板塊鑲嵌其間。板塊邊界有4種類型:海嶺洋脊板塊發散帶、島孤海溝板塊消減帶、轉換斷層帶和大陸碰撞帶。(見地球內部構造)。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異。一般而言,大陸地殼的岩石圈厚度大於海洋地殼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體深度存在爭議。
地表形態的塑造過程也是岩石圈物質的循環過程,它們存在的基礎是岩石圈三大類岩石——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的變質轉化。
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岩漿沿著岩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裸露地表的岩漿岩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組件崩解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被風、流水等搬運後沉積下來,經過固結成岩作用,形成沉積岩。同時,這些已經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1]。岩石在岩石圈深處或岩石圈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岩漿在一定的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漿岩,並與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如此,周而復始,使岩石圈的物質處於不斷的循環轉化之中。
我們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風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質循環在地表留下的痕跡。
另外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系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2不包括,軟流圈位於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軟流圈呈低震波速度,而其震波吸收率較高,而可能部分呈熔融狀態。此層圈可能有對流(Convection)現象,因此稱之為軟流圈。此層圈具有活動性(Mobility),因此亦可以為活動圈或活動帶(ZoneofMobility)。此圈內可能有岩漿。此圈為地殼均衡(Isostasy)之調整帶。軟流圈相當於上部地幔(UpperMantle)。
3 是
4
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1.先計算緯度:緯度只與日期有關
3月21直射北回歸線 6月22直射赤道 9月23直射南回歸線 12月24直射赤道
2.計算經度:經度只與時間點有關
比如北京(東八區)時間 正午(12點)太陽一定直射東八區
2計算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只需知道哪裡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公式:H=90-|所在緯度-太陽直射緯度|,但是這種題目一般都會出二分、二至日的時刻,即3月21日,9月23日直射赤道,6月22日直射北回歸線,12月22日直射南回歸線。
另外就是經度,只需知道哪裡處於12點(利用時時間計算的相關知識推出此時哪條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這條經線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經度。
Ⅱ 人民版地理必修一目錄
地理是研抄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Ⅲ 高中生必修部分書目錄(包括必修一二三四五)
你在說什麼啊?你是在問問題么?怎麼看不懂啊?
Ⅳ 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課本目錄
http://wenku..com/view/57f35efafab069dc50220198.html
這個是復下載制地址 你去下載吧 免費的!
Ⅳ 高中人教版各科課本目錄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2 集合的基本關系
§3 集合的基本運算
3.1交集與並集
3.2全集與補集
第二章 函數
§1 生活中的變數關系
§2 對函數的進一步認識
2.1函數的概念
2.2函數的表示方法
2.3映射
§3 函數的單調性
§4 二次函數性質的再研究
4.1二次函數的圖像
4.2二次函數的性質
§5 簡單的冪函數
第二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1 正指數函數
§2 指數擴充及其運算性質
2.1指數概念的擴充
2.2指數運算是性質
§3 指數函數
3.1指數函數的概念
3.2指數函數 的圖像和性質
3.3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4 對數
4.1對數及其運算
4.2換底公式
§5 對數函數
5.1對數函數的概念
5.2 的圖像和性質
5.3對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 指數函數、冪函數、對數函數增長的比較
第四章 函數的應用
§1 函數和方程
1.1利用函數性質判定方程解的存在
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 實際問題的函數建模
2.1實際問題的函數刻畫
2.2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2.3函數建模案例
必修二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1 簡單幾何體
1.1簡單旋轉體
1.2簡單多面體
§2 直觀圖
§3 三視圖
3.1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3.2由三視圖還原成實物圖
§4 空間圖形的基本關系與公理
4.1空間圖形基本關系的認識
4.2空間圖形的公理
§5 平行關系
5.1平行關系的判定
5.2平行關系的性質
§6 垂直關系
6.1垂直關系的判定
6.2垂直關系的性質
§7 簡單幾何體的面積和體積
7.1簡單幾何體的側面積
7.2稜柱、棱錐、稜台和圓柱、圓錐、圓台的體積
7.3球的表面積和體積
第二章 解析幾何初步
§1 直線和直線的方程
1.1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1.2直線的方程
1.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1.4兩條直線的交點
1.5平面直接坐標系中的距離公式
§2 圓和圓的方程
2.1圓的標准方程
2.2圓的一般方程
2.3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3 空間直角坐標系
3.1空間直接坐標系的建立
3.2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
3.3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 統計
§1 從普查到抽樣
§2 抽樣方法
2.1簡單隨機抽樣
2.2分層抽樣與系統抽樣
§3 統計圖表
§4 數據的數字特徵
4.1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4.2標准差
§5 用樣本估計總體
5.1估計總體的分布
5.2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6 統計活動:結婚年齡的變化
§7 相關性
§8最小二乘估計
第二章 演算法初步
§1 演算法的基本思想
1.1演算法案例分析
1.2排序問題與演算法的多樣性
§2 演算法框圖的基本結構及設計
2.1順序結構與選擇結構
2.2變數與賦值
2.3循環結構
§3 幾種基本語句
3.1條件語句
3.2 循環語句
第三章 概率
§1 隨機事件的概率
1.1頻率與概率
1.2生活中的概率
§2 古典概型
2.1古典概型的特徵和概率計算公式
2.2建立概率模型
2.3互斥事件
§3 模擬方法——概率的應用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數
§1 周期現象
§2 角的概念的推廣
§3 弧度制
§4 正弦函數和餘弦函數的定義與誘導公式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定義
4.2單位圓與周期性
4.3單位圓與誘導公式
§5 正弦函數的性質與圖像
5.1從單位圓看正弦函數的性質
5.2正弦函數的圖像
5.3正弦函數的性質
§6 餘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1餘弦函數的圖像
6.2餘弦函數的性質
§7 正切函數
7.1正切函數的定義
7.2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7.3正切函數的誘導公式
§8 函數 的圖像
§9 三角函數的簡單應用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 從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1.1位移、速度和力
1.2向量的概念
§2 從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2.1向量的加法
2.2向量的減法
§3 從速度的倍數到數乘向量
3.1數乘向量
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4 平面向量的坐標
4.1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4.2平面向量線性運算的坐標表示
4.3向量平行的坐標表示
§5 從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數量積
§6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7 向量應用舉例
7.1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7.2向量的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三角恆等變形
§1 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
§2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2.1兩角差的餘弦函數
2.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函數
2.3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函數
§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數
必修五
第一章 數列
§1 數列
1.1數列的概念
1.2數列的函數特性
§2 等差數列
2.1等差數列
2.2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3 等比數列
3.1等比數列
3.2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4 數列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
1.1正弦定理
1.2餘弦定理
§2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
§3 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不等式
§1 不等關系
1.1不等關系
1.2不等關系與不等式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
§3 基本不等式
3.1基本不等式
3.2基本不等式與最大(小)值
§4 簡單線性規劃
4.1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平面區域
4.2簡單線性規劃
4.3簡單線性規劃的應用
選修2—1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1 命題
§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2.1充分條件
2.2必要條件
2.3充要條件
§3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3.1全稱量詞與全稱命題
3.2存在量詞與特稱命題
3.3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的否定
§4 邏輯連結詞「且」「或」「非」
4.1邏輯連結詞「且」
4.2邏輯連結詞「或」
4.3邏輯連結詞「非」
第二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1 從平面向量到空間向量
§2 空間向量的運算
§3 向量的坐標表示和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1空間向量的標准正交分解與坐標表示
3.2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3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4 用向量討論垂直與平行
§5 夾角的計算
5.1直線間的夾角
5.2平面間的夾角
5.3直線與平面的夾角
§6 距離的計算
第三章 圓錐曲線與方程
§1 橢圓
1.1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1.2橢圓的簡單性質
§2 拋物線
2.1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2.2拋物線的簡單性質
§3 雙曲線
3.1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3.2雙曲線的簡單性質
§4 曲線與方程
4.1 曲線與方程
4.2圓錐曲線的共同特徵
4.3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交點
選修2—2
第一章 推理與證明
§1 歸納與類比
1.1歸納推理
1.2類比推理
§2 綜合法與分析法
2.1綜合法
2.2分析法
§3 反證法
§4 數學歸納法
第二章 變化率與導數
§1 變化的快慢與變化率
§2 導數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
2.1導數的概念
2.2導數的幾何意義
§3 計算導數
§4 導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
4.1導數的加法與減法法則
4.2導數的乘法與除法法則
§5 簡單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
第三章 導數的應用
§1 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
1.1導數與函數的單調性
1.2函數的極值
§2 導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1實際問題中導數的意義
2.2最大值、最小值問題
第四章 定積分
§1 定積分的概念
1.1定積分的背景——面積和路程問題
1.2定積分
§2 微積分基本定理
§3 定積分的簡單應用
3.1平面圖形的面積
3.2簡單幾何體的體積
第五章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1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1.1數的概念的擴展
1.2復數的有關概念
§2 復數的四則運算
2.1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2.2復數的乘法與除法
這樣可以么?
Ⅵ 高中必修一地理的章節順序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第三節 地球的運版動 第四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權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第二節 氣壓帶和風帶 第三節 常見天氣系統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第二節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 第三節 河流地貌的發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