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材內容
A.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提綱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區域的劃分
1、識記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和范圍,理解其劃分的依據。
2、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二、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范圍。
2、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
3、分析說明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三、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運用地圖指出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范圍。
2、比較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
3、分析說明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經典例題
例 青藏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左右,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大約低( )
A.200C B.240C C.280C D.320C
[評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氣溫垂直分布規律的理解和運用。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0C。
[答案]B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考點說明
一、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運用地圖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
2、理解北京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應考慮的地理因素。
3、利用資料說明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
二、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1.運用地圖說明香港和澳門的位置。
2.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的經濟聯系。
三、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1、在地圖上指出台灣的位置和范圍。
2、分析台灣省的自然地理環境特色和經濟發展的特點。
四、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該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2、舉例說明影響新疆農業發展的因素。
3、以新疆為例,說明我國西部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經典例題
例 閱讀資料:「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所在地、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住在北京。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各人民團體的中央機構都在北京辦公。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的各個國家,都在北京設立了駐華使館機構」據此說明北京的職能之一是 ( )
A.全國的軍事中心 B.全國的經濟中心
C.全國的政治中心 D.全國的文化中心
[評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從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答案]C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考點說明
一、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
1、了解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地理條件。
2、運用圖表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
二、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
1、舉例說明西雙版納豐富的旅遊資源
2、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旅遊業對西雙版納經濟的促進作用。
3、分析西雙版納地區人民生活與自然環境的聯系。
經典例題
例 西雙版納擁有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近些年來,迅速崛起並成為該地區重要支柱產業的是( )
A.旅遊業 B.加工工業 C.農業 D.汽車工業
[評析]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擁有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先後建成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傣族園、野象谷等一大批國家級旅遊景區和多條州內、邊境旅遊精品線路,使旅遊業迅速崛起並成為該地區重要支柱產業。
[答案]A
第八章、九章 認識跨省區域和走向世界的中國
考點說明
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區—黃土高原
1、 在地圖上找出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及范圍。
2、 運用有關圖片,說明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特徵並分析其成因。
3、 知道水土流失是黃土高原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後果以及治理的措施。
二、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
1、在地圖上找出長江沿江地帶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在地圖上識記長江幹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單位、主要地形區、重要城市以及跨越長江的鐵路干線。
3、在地圖上找出長江沿江地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工業基地及高新技術產業區。
4、運用地圖等資料,說明長江沿江地帶主要環境問題、形成原因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二、 走向世界的中國
1、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了解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的趨勢。
2、了解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認識保衛世界和平、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
經典例題
例 黃土高原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是( )
A.物種減少 B.土壤鹽鹼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
[評析]黃土高原地面破碎,溝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溝谷兩側常出現直立的陡崖。在這樣的地形條件下,黃土的特性,氣候、植被特點和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使黃土高原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答案]C
B. 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所有知識點
§4.2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概述:北方地區指我國東北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汾渭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文化: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農作物: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礦產:煤、鐵、油等
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三大不凡。面積約佔全國的1/4,人口約佔全國的55%。本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勢:本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農作物:水稻、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甘蔗、水產和熱帶作物。礦產:銅礦、鎢礦、汞礦、錫礦、銻礦、鉛鋅礦。
4.3 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概述:青藏地區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5%,人口僅佔全國總數的1%左右。青藏地區的主體是由「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宗教:藏傳佛教。地勢:山嶽縱橫,冰川廣布,交通十分困難。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區:位於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面積約佔全國的30%,人口約佔全國總數的4%。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牧區作物:肉、奶、皮、毛等;礦產資源:稀土礦、鎳礦、煤、石油、褐煤。
C. 八年級下冊地理提綱湘教版
我有啊,別忘給加分啊
八年級上冊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偉大的祖國(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遼闊的疆域:
1、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2、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
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
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眾多的鄰國
陸界線:2萬多千米
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第二節中國的行政區劃
歷史上的行政區劃:早在春秋戰國,清朝影響最大。
行政區劃
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三級及特別行政區
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名稱:P6的三字經
簡稱和行政中心:P8
第三節 中國的人口
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總量:2000年達12.95億;佔世界21.2%。
省區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呈直線上升。
東部地區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快的原因是人口遷移
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達等地區人口多)
2、農村、城鎮人口他布特點:農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63、8%,36、2%)
三、我國的人口政策:
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第四節中國的民族
一、56個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佔92%,少數民族佔8%。
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大雜居、小聚居。(這是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1、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中部
2、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台灣與福建為高山族,福建省有畲族,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是雲南省。)
三、獨特的民族風情:
彝族 ——火把節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 傣族——潑水節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
中國的自然環境
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
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三級地勢階梯的概況:P20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准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
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電。
山脈縱橫交錯
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山脈縱橫交錯,把全國分成若乾地形區
山脈成為地形區的界線P27的表格1
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P20——P21
三列東西向的山脈
三列東北—西南向的山脈
西北—東南向的山脈
南北向的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中華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地形復雜多樣
地形特點: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山區面積廣大。(五種地形比例圖)
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主要地形區特徵: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大江大河發源地;
內蒙古高原——地表坦盪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布;
雲貴高原——石灰岩廣布,地表崎嶇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內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
油氣資源
准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
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和聚寶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林業和牧業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最大,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
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
中國的氣候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氣候復雜多樣
氣溫分布與溫度帶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溫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成因:緯度位置
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P30—31表格和圖2、16。
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與干濕地區
空間上分布即地區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時間上分布即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降水年際變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數漸少,總量漸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際變化漸大)
我國的干濕地區:P33表格
季風氣候顯著
什麼是季風:夏季——偏南風;冬季——偏北風
夏季風影響降水和時空分布
夏季風影響雨帶推移及帶來的旱澇災害,P36第二段
冬季風幾乎不帶來降水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於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大陸性特徵強烈: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它地區相比,氣溫冬季明顯偏低,夏季明顯偏高。
特殊天氣
寒潮:概念、侵入路徑和影響范圍(青藏高原海南省、台灣、雲貴高原等不易受影響)
危害:農作物受凍等。
梅雨與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與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區。
台風:夏秋季節
沙塵暴:在乾燥的春季多發生。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旱澇災害
洪澇:夏秋季節
乾旱:影響最大、最常見、范圍最廣。
中國的河流
外流區為主
流域與水系、外流河與內流河、外流區與內流區的概念。
內外流區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外流區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外流河的水文特徵:見表格
內流區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
內流河的水文特徵:見表格
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對比
夏季風盛行時 水文特徵 水量 水位 結冰期 含沙量
水量大 水位上漲形成汛期 無結冰期 遼河、海河、
黃河含沙量大
成因 降水量大 氣溫高
冬季風盛行時 水文特徵 水量小 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
成因 降水量小 1月氣溫在0度以下
我國的主要湖泊
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最大的湖泊。
東部平原湖區: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滾滾長江
長江的源流概況
(1)發源地、流經的省區和主要地形區、注入海洋;
(2)長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積;
(3)上、中、下游的劃分;
(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長江的水能開發
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遊河段源頭至宜賓段三峽段;原因:落差大,降水豐富。
長江三峽:由矍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位於第二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旅遊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葛洲壩、二灘、龔嘴、丹江口等
黃金水道
有利條件:降水豐富,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長約7萬千米。
運輸價值:水運成本低;流域經濟發達,資歷源豐富;與南北向的鐵路線相交,聯系廣泛。
貨運量佔全國的60%。
4、長江之害在於中下的洪澇災害:上游地區植樹造林;中下游地區興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滔滔黃河
黃河的源概況
發源地、流經省區和主要地形區、注入海洋;
長度、流域面積;
上、中、下游的劃分
主要支流
黃河的水能開發
水能集中上、中游
主要水電站: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鬆,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
中游地區植被差下游地區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
(2)危害:在於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於加強上中游地區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築梯田;打壩淤地;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與黃河的對比: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上的巴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曲(卡日曲)
注入海洋 東海 渤海
長度 6300千米,我國第一長河 5500千米,第二長河
流域面積 180萬平方千米 75萬平方千米
上中下游的劃分 源頭——宜昌——湖口—入海口
上 中 下 源頭——河口——舊孟津——入海口
上 中 下
支流與湖泊 北: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漢江
南:烏江、湘江、贛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涇河
流經省區 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
魯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水文特徵 流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概況
什麼是自然資源
概念:
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自然資源的特徵
科學技術進步不斷拓展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空間:空氣、風景
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資源質量的差異
自然資源分布的規律性和不均勻性
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中國的土地資源
人多地少
土地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類型齊全
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類土地利用類型比例圖)
草地面積廣,居世界前列。
林地一比重小。
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育佔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區域差異明顯: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區域差異明顯
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林地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山區
草地分布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
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土地資源質量的區域差異:
區域 地形 熱量與降水 土地類型
東部季風區 北方 平原廣,耕地多 熱量較低,降水少 旱地為主
南方 丘陵山地耕地少 熱量高,降水豐富 水田為主
西部內陸 荒漠為主耕地少 熱量較為豐富,降水不足 草地和荒漠為主
青藏高原 光照充足,熱量不足 高寒荒野
珍惜每一寸土地
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築用地佔用及亂佔耕地,使耕 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
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輪牧,防災。
中國的水資源
地區分布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水土資源配合欠佳。
南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0%,卻佔全國總流量80%以上。
黃、淮、海流域面積佔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佔6%。
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五個帶:P66;圖3、17
二、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年際變化大。
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乾旱和洪澇災害。
三、節約每一滴水
地區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
時間分布不均——修水庫
污染和浪費——節約和防治
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條路線:P69圖3、19
水能資源:P70圖3、20中的主要水電站。
中國的海洋資源
多樣的生物資源
優越的海洋自然環境
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大陸架面積寬廣。
海水溫度適中。
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
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
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
豐富的礦產資源
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灣盆地、東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
海濱砂礦資源:16億噸,60多種。
三、巨量的化學資源
開發利用化學資源的途徑: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海鹽生產及主要鹽場:海鹽總量世界第一,各省區都有鹽場。85%的海鹽在淮河以北的北方鹽區,長蘆鹽場最大,別有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淮北鹽場。
保護「藍色國土」
海洋有豐富的能源;
海洋蘊藏著巨大可開發空間;
海洋污染及其它問題:石油污染最為嚴重。赤潮時有發生。
保護
中國的區域差異
秦嶺——淮河線
秦嶺與淮河
1、經過的省級行政區: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
2、走向與流向:東西向
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二、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地理區域和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背P77表格內容和P78—79活動題
四大地理區域
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青藏高原邊緣線
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位置范圍面積和人口 位置 秦淮以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范圍 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肅、寧夏的東南部和江蘇、安徽兩省北部。 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
面積 佔全國的20%。 佔全國25%
人口 佔全國的40% 佔全國55%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特徵 平原面積廣闊: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渭河平原 平原 、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水網縱橫,河湖眾多,典型的水鄉特色。
人文旅遊資源 古都有西安、北京、洛陽、開封等。 雲南的麗江、滇池、貴州的黃果樹瀑布等
農業生產特徵和主要農產 品 農業生產條件 以暖溫帶和中溫帶為主,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 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耕地類型 旱地為主 水田為主
作物熟制 長城以北:一年一熟;
長城以南: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一年兩熟到一年三熟
主要農產品 長城以北:春小麥、甜菜;、玉米、高梁、大豆、馬鈴薯
長城以南:冬小麥、花生、玉米、棉花、蕎麥、甘薯、穀子 水稻、油菜、生豬、柑橘、茶葉、桑蠶、甘蔗、水產、熱帶作物
水果 蘋果、犁、桃、杏、柿、棗、葡萄 柑橘、香蕉、荔枝、龍眼
地方特產 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瓜
商品糧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區
熱帶作物基地 海南島、台灣島南部、雷州半島、和雲南西雙版納
礦產資源和工業生產 礦產資源
P55—56 煤:山西的大同、陽泉、西山和平朔,陝西的神府,河北的開灤、峰峰,黑龍江的雞西、鶴崗。
鐵:河北的武安和遷安,遼寧的鞍山,海南石碌,四川攀枝花。
石油:黑龍江大慶,山東勝利和中原,河北華北,遼寧遼河 有色金屬多佔優勢:
銅礦—雲南東川、東西德興
鎢礦—江西大余
汞礦—貴州銅仁
錫礦—雲南個舊
銻礦—湖南冷水江(錫礦山)
鉛鈄礦—湖南水口山
工業基地 東北重工業基地,京津唐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 太原、西安、蘭州等 上海、武漢、重慶等
傳統交通愛好 馬;賽馬、滑冰 船;賽龍舟
主食 麵食 稻米
住房 注意防寒 通風散熱
能源 以火電為主:煤、石油 以水電為主:水能資源豐富
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基本概況 位置 橫斷山以西,喜山以北,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 長城—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一線以北
范圍 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的北部
面積 佔全國的25% 佔全國的30%
人口 佔全國的1% 佔全國的4%
民族 以藏族為主,青海省東北部漢族較多。 漢族為主,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
自然環境特徵和保護 自然環境特徵 高寒,世界屋脊 1、乾旱,降水由東向西逐漸減少;2、氣溫冷熱變化劇烈;3、太陽輻射強;4河流少,多為內流河
保護 三江自然保護區: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
珍稀動物的保護:藏羚羊、雪豹、藏山羊
農業和牧業 農業生產條件 低溫、太陽光照強 乾旱,太陽輻射強
農作物 青稞、豌豆、小麥、油菜 長絨棉、優質瓜果、葡萄
農業分布 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 綠洲農業: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邊緣
牧業基地和主要牲畜 氂牛、藏綿羊、藏山羊 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場;三河牛、三河馬、細毛羊
經濟 交通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鐵路:青藏鐵路(北段:西寧—格爾木,南段:格爾木—拉薩);航空:以拉薩為中心
礦產資源 稀土礦—白雲鄂博;鎳—金昌;
煤—石嘴山、石炭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瑪依、南韁
工業城市 西寧、格爾木、拉薩、林芝 包頭、
西部大開發 P96主要內容
D. 八年級下冊地理電子書(湘教版)
http://ebook.hneph.com/dljc_8x/mulu.asp這里有
E. 跪求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材以及地圖冊購買地點~~~~~~~~~~~~~~~
中學地理圖文詳解 課本是人教版,主編不記得了
這本我用過,很詳細,當時我們班買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