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上冊測評卷答案
㈠ 七年級上冊地理課時測評期末綜合測評卷答案
我哪知道
呵呵呵呵
㈡ 初一地理上冊測試題
初一生物試卷
(完卷時間:60分鍾;滿分:100分,答案填寫在答卷紙上)
一、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植物體相鄰的細胞,是通過( )相互交流物質
A.胞間連絲 B.維管束 C.導管 D.篩管
2.下列結構不屬於組織的是( )
A.蕃茄的果肉 B.蕃茄的果實 C.蕃茄的表皮 D.蕃茄的導管
3.綠色開花植物物體的構成情況是( )
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C.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D.組織→細胞→器官→植物體
4.種子的胚包括( )
A.種皮、胚根、胚軸、子葉 B.胚根、胚軸、胚芽、胚乳
C.種皮、胚根、胚軸、胚芽 D.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5.根吸收水分、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成熟區 C.分生區 D.伸長區
6.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於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 )時,細胞就失水
A.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B.小於細胞液的濃度
C.大於細胞液的濃度 D.大於或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7.下列條件中( )不是種子萌發的條件
A.水分 B.空氣 C.適宜的溫度 D.陽光
8.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氣孔,它的開閉是由( )控制著
A.一對保衛細胞 B.一個保衛細胞 C.表皮細胞 D.葉肉細胞
9.下列關於葉的敘述( )是正確的
A.葉的組成包括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 .
B.葉的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都有葉綠體
C.葉是由幾種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營養器官
D.只有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10.種大白菜需多施( )
A.硫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
11.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
A.白天和晚上B.只在白天 C.有時在白天,有時在晚上 D.只在晚上
12.果實里的種子是由( )發育成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花冠 D.花托
13.下列中( )能作為植物體內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輸導作用 D.蒸騰作用
14.以下能正確表達呼吸作用公式的是( )
A.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儲存著能量)
B.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儲存著能量)
C.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D.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15.一朵花中,與結出果實、種子有直接關系的是( )
A.花葯 B.花蕊 C.花冠 D.花托
16.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是指( )
A.兩個精子分別與兩個卵細胞相融合
B.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一個極核相融合
C.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兩個極核相融合 ?
D.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相融合
17.下面哪種情況會導致樹木死亡( )
A.環剝主幹樹皮 B.環剝側枝樹皮 C.樹干空心 D.表皮脫落
18.下列細胞屬於活細胞的是( ) 』
A.導管 B.篩管 C.木纖維 D.韌皮纖維
19.下列植物中,莖的維管束有形成層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椿樹 D.甘蔗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細胞既是植物體的 單位,又是 單位。
2.綠色開花植物的器官中, 、 、 是生殖器官, 、 、 、是營養器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葉肉細胞中的 里進行,原料是 和 ,產物是以 為 主的有機物和 。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細胞結構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 ,在傳種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起保護和支持細胞作用的是 , 內含有細胞液。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般正確的應該是( )
A.左眼望著目鏡,右眼閉著 B.右眼望著目鏡,左眼閉著
C.右眼望著目鏡,左眼睜開 D.左眼望著目鏡,右眼睜開
2.一台顯微鏡的目鏡有5×、10×、16×的三個,物鏡有10×、40×,這台顯微鏡能將圖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 。3.除去顯微鏡鏡頭灰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用 擦。
4.物像「F」在顯微下顯示的圖像是「 」。
5.小紅同學在做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時,其方法步驟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操作,只是在進行遮光處理時不是用曲別針將兩片小黑紙片固定在天竺葵的葉片上,而是用寬頻透明膠連同兩片小黑紙片將整個葉片從上下兩面粘住。
請回答:實驗結果,整個葉片滴加碘液後,(1)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有否變藍色: ;(2)沒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寬頻透明膠粘住)有否變藍色: ,原因是 。福州市2001年初中單科結業考試
初一生物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A 2、B 3、C 4、D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結構 功能(這二項順序可變) 2、花 果實 種子(這三項順序可變) 根 莖 葉(這三項順序可變) 3、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 澱粉 氧氣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1、(1)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液泡
(2)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壁 液泡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D 2、840倍 3、擦鏡紙 4、倒F 5、沒有 沒有 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去,沒有澱粉產生(只答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的只給1分,只答沒有澱粉產生的也給2分)
初一地理復習題
1、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 )部位略扁的( )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2、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是( ),也是地球儀上( )度緯線。
3、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 (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和( )兩條經線和緯線組成的經線圈。
4、緯線指示( )方向,經線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 )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6、北緯66。5度的緯線是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南緯66。5度的緯線
是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 )是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7、與西經60度正相對的經度是( )。
8、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變化。
9、地球公轉方向是( ),周期( ),公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
10、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總是保持( )度夾角。
11、熱帶在( )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有陽光( )現象。
12、氣候上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帶是( )。
13、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的地區是( ),北極圈到北極的地區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圖上,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
15、有一張地圖,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是50千米,其數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圖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就(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就( )。
18、地球表面產生晝夜交替現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晝夜長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產生晝夜長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當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我國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
24、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 )、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
25、靠近大陸淺海地區,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兩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結果。
28、一天之中,陸地最高溫出現在(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 )前後。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個月;氣溫一般用( )表示,讀做( )。
30、世界氣溫從( )向( )逐漸降低;同緯度的( )和(
)的氣溫並不相同。
31、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勢高,氣溫( ),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較活躍的地區。
35、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它們的作用稱為( )作用。地殼運動、火山、地震
等。又被稱為( )作用。
36、內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變得( )。外力作用則把( )削低,將(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趨於( )。
37、由北美洲、亞洲、歐洲環繞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環繞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東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 ),又叫( )。 40、位於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溫度帶名稱是( )。
41、北極圈穿過( )洲、( )洲、( )洲。
42、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 )月,南半球出現在( )月。
44、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與三大洋相鄰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於西半球的大洲( );( )。
50、東經145度,北緯45度,該地位於( )半球(東西),( )半球(南北)( )緯度(低、中、高)。
51、地圖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記。 注1、比例尺三種表示方法,要會互換。
2、利用比例尺會計算。
3、比例尺大小會比較。
4、五帶名稱會填注。
5、地圖上方向會辨別。
6、常用圖例要會。
㈢ 初一上冊地理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50分 考試時間4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題,計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宿遷市地圖 B.江蘇省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下列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最長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20ºW、160º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分界線
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為
A. 各佔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陸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綠色區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
A. 哥倫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納提出的 D. 我們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區不屬於人口稠密區的是
A. 寒帶氣候區 B. 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地區
C.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D. 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8.關於目前人口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B. 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C. 世界各國都要控制人口數量
D. 鄉村人口湧入城市的現象,全部集中在發達國家
9.關於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種人分布
B.白種人是「高等」人種,黑種人是「低等」人種
C.黃種人都分布在亞洲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終年炎熱
C. 暴風驟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 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14.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屬於哪種降水類型
A. 對流雨 B.地形雨
C. 鋒面雨 D. 台風雨
15.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短的變化
C. 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D. 晝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過後,家住宿遷的玲玲感覺
A.白天越來越長了 B.黑夜越來越長了
C.天黑的時刻越來越早了 D.天亮的時刻越來越遲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球氣溫明顯變暖,主要原因是
A.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氣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陽輻射加強 D.降水增加
18.宿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9.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這些矛盾和沖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沖突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經濟貿易摩擦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0.規模最大與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A. 紅十字會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 )
2.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 )
3.近來,菲律賓馬榮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該國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 ( )
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 ( )
5.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兩種主要形式 ( )
6.在衛星雲圖上,白色區域通常表示雲雨區 ( )
7.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 )
8.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是熱帶 ( )
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劃分的 ( )10.國際合作只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
三. 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亞洲 太平洋
(4)蘇伊士
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氣溫 降水
(2)A B
(3)少(較少、極少、乾燥、乾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 地中海
(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勻) B
㈣ 初一地理(上)試卷(附答案)
第二單元世界陸地和海洋綜合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C
A.各佔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陸地。
2.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A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
3.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歐洲 D.南極洲
4.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
A.北極周圍都是冰天雪地的陸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陸地主要集中於南半球 D.世界海陸分布是均勻的
5.關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C
A.南極地區被三大陸包圍 B.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C.北極地區被三大洋包圍 D.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6.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A
A.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
C.板塊碰撞地區都形成高山 D.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塊中全部屬於大洋板塊的是B
A.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非洲板塊
8.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魏格納是C
A.法國人 B.美國人 C.德國人 D.英國人
9.荷蘭「低地」產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陸地下沉 C.陸地上升 D.人類圍海造陸
10.半島是D
A.海洋伸進陸地的部分 B.陸地伸進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陸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陸地被海洋包圍的部分
11.對四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面積最小
B.大西洋的形狀像「S」,太平洋形狀像「W」
C.太平洋的面積與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積之和幾乎相等
D.北冰洋緯度最高、太平洋跨經度最小
12.促使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成山的兩個相互碰撞的板塊是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C.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亞洲板塊
1.關於地球形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地球是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是個赤道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C.一個規則的球體. D.是一個平面
2.關於地球大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l億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D 地球的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略長
3.以下對地球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D
A.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 B.地軸是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
C.南、北極是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 D.凡穿過南北兩極的都是經線
㈤ 初一上冊地理試卷(帶答案)
初一上地理單元測試(一)
一、 填空題
1.地球的旋轉軸叫做
;這根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即
,指向北極星附近的叫
,與此相反的一點叫
。
2.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
。
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
,也叫
;0度經線以東稱
。用「
」表示。
4.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圈是:
和
組成的經線圈。
5地球繞
自
向
的轉動叫自轉,自轉產生了現象。
6.地球公轉時軌道近
,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
成
的夾角。
7.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太陽直射光在
和
移動,從而形成地球上
的變化和
更替。
8.五帶中
四季更替明顯,
太陽光能夠直射。
9.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小時。
10.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11.從等高線疏密程度上,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二、選擇題(單項選擇)
1. 北回歸線的緯度是
(
)
A.0度
B.北緯23.5度
C.南緯63.5度
D.90度
2.經線指示的方向是
A南北 B東西 C東北西南 D西北東南
3.在地球儀上,最大的緯線是
(
)
A.23.5度
B.63.5度
C.0度
D.90度
4.經緯網用來確定
(
)
A.方向 B.位置 C.方位 D.導航
5.下列地點中,屬於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9°W、10 °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本初子午線是
(
)
A.地球儀上的任意一條經線 B.東西經度的分界線C.地球儀上的任何一條緯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7.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
(
)
A.南回歸線
B.北回歸線
C.赤道
D.南緯23.5°
8.氣候終年寒冷的溫度帶有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南溫帶
D.南極
9.我國大部分地區在五帶中的哪一帶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熱帶
D.南溫帶
10.南半球的夏季是北半球的
(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1.有的地圖在沒指向標的情況下,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C.上西下東,左北右南 D.上東下南,左西右北
12.下列四個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1:25000
B.1:15000000
C.1:95000
D.1:62700000
三、連線題
1.將下列經線、緯線與其對應的不同說法用線連接起來。
緯度0°
北極
經度0°
北回歸線
北緯90°
南極
南緯23.5°
赤道
南緯90°
南回歸線
北緯23.5°
本初子午線
2.將下列日期與我國東北地區對應的節氣用線連起來。
3月21日
冬至日
6月22日
秋分日
9月23日
春分日
12月22日
夏至日
3.請將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用線連起來。
地球自轉
晝夜交替
晝夜長短變化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地球公轉
四季更替
㈥ 初一上冊地理測試題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分 考試時間4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題,計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宿遷市地圖 B.江蘇省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下列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最長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20ºW、160º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分界線
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為
A. 各佔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陸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綠色區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
A. 哥倫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納提出的 D. 我們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區不屬於人口稠密區的是
A. 寒帶氣候區 B. 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地區
C.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D. 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8.關於目前人口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B. 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C. 世界各國都要控制人口數量
D. 鄉村人口湧入城市的現象,全部集中在發達國家
9.關於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種人分布
B.白種人是「高等」人種,黑種人是「低等」人種
C.黃種人都分布在亞洲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終年炎熱
C. 暴風驟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 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14.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屬於哪種降水類型
A. 對流雨 B.地形雨
C. 鋒面雨 D. 台風雨
15.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短的變化
C. 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D. 晝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過後,家住宿遷的玲玲感覺
A.白天越來越長了 B.黑夜越來越長了
C.天黑的時刻越來越早了 D.天亮的時刻越來越遲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球氣溫明顯變暖,主要原因是
A.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氣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陽輻射加強 D.降水增加
18.宿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9.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這些矛盾和沖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沖突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經濟貿易摩擦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0.規模最大與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A. 紅十字會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 )
2.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 )
3.近來,菲律賓馬榮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該國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 ( )
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 ( )
5.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兩種主要形式 ( )
6.在衛星雲圖上,白色區域通常表示雲雨區 ( )
7.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 )
8.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是熱帶 ( )
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劃分的 ( )10.國際合作只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
三. 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亞洲 太平洋
(4)蘇伊士
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氣溫 降水
(2)A B
(3)少(較少、極少、乾燥、乾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 地中海
(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勻) B
㈦ 地理初一單元評價卷答案
一、選擇題。 (共 50 分) 1.在沙烏地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鋪放在屋頂上原因是( ) A.該地區人民貧困,缺少必要的旅店設施 B.是為了吸引旅客而採取的一個手段 C.這個地方氣候炎熱,降水稀少 D.為方便旅客觀賞夜景 2、下列關於地理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理與人們的生活距離很遠 C.生活離不開地理 B.地理對人們的生產活動影響不大 D.地理只是一門科學,與生活、生產無關 ( )
3.用漂亮的絲綢做成的唐裝是哪個國家的服裝 A.朝鮮 B.日本 C.中國 D.美國 )
4.通過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 A.正圓形球體 B.紡錘形球狀
C.不規則球體 ( )
D.規則球體
5.下面事例不能作為地球是球形的證據的是 A.麥哲倫環球航行 B.地球衛星照片
C.海邊看遠方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後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7.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A.6500 千米 ) C.6790 千米 ) C.5 萬千米 D.6 萬千米 D.5700 千米 ( )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6371 千米
8.地球的最大周長約為多少 ( A.3.5 萬千米 B.4 萬千米
9.在地球儀上藍色表示 A.陸地 B.山脈 ) C.海洋
( ) D.河流
10.本初子午線是( A.東西兩半球的分界 C.計算緯度的起始線
B.東經與西經的分界 D.歐亞兩洲的分界 ( )
11.下列關於經線和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經線是一個圓 C.不同經線不等長 B.緯線是一個圓 D.不同的緯線一樣長 )
12.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沿任何一條經線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過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只有一條經線 C.全球所有的經線都不等長 D.除赤道和極點以外,相同緯度的緯線都有兩條 13.所有經線都交於南北極點,假如一個人站在南極點上,他的四周都指向 A.南方 B.北方 ) D.24 小時 C.東方 D.西方 ( )
1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A.365 天 B.30 天 C.三個月 )
15.地球的自轉產生了( 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 C.晝夜更替
D.晝夜
16.我們感覺不到地球自轉的原因是 A.地球在運動,人沒有在運動
( )
B.人隨地球一起運動,地球以外的參照物太遠,人們感覺不到 C.地球運動太快,人們感覺不到 17.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方向( A.自東向西轉 B.逆時針轉 ) C.順時針轉 D.自西向東轉 D.地球運動太慢,人們感覺不到
18.9 月 26 日這天,全球晝夜長短情況如何 ( A.北半球晝長夜短 C.南半球晝長夜短 B.晝夜平分
)
D.南半球晝短夜長 )
㈧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