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公開課簡報
Ⅰ 初二地理 地形與地勢 該怎麼樣引入,公開課
利用多媒體演示各種不同的地形:平原 ,山地,高原等等。再結合自身的位置特點,引入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地形地勢
Ⅱ 一堂有趣的地理公開課
達爾文在全世界收集動植物標本——植被帶知識。航海時代環游世界的勇敢者,應對航程中的洋流和氣候變化——洋流、氣候知識。
Ⅲ 八年級地理自然資源觀課議課記錄
說教材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對初中地理上冊進行復習。
在初中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中只涉及了三節內容;
分別是中國的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
足
,
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三節內容。要求教師要根據會考的要求對本單元的內容進
行詳細的歸納總結,
明確教學重點,
難點和關鍵點,
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二)
單元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習了中國的地形,
氣候,
河流和湖泊後安排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
主要
是考慮到地形、
氣候、
河流和湖泊是促進和影響自然資源形成與利用的主要自然
地理環境要素,而自然資源的利用受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影
響,
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
中國自然資源的學習是後期中國的農業,
工業,
交通運輸業學習的基礎。
因此本單元教學內容有明顯的承上啟下、
前後關聯的特
征。
(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各類自然資源的分布以及基本特徵。
2
、教學難點:
(
1
)各類自然資源在利用和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帶來的
嚴重後果以及以及採取的解決措施。
(
2
)對學生進行自然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
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
(四)教學准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2
課時
1
課時教授本單元的內容,一課時安排練習並講解練習。
Ⅳ 初二地理公開課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 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 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里,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地理環境: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生態特徵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句、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漁業生產:黃河主要漁獲物種類也有變化幹流中的魚類,歷史上以鯉魚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國內,現在產量已明顯下降。60年代以前中游陝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佔60~70%,居漁獲物組成的首位,據81~82年對陝西黃河港口段漁獲的調查近十多年的變化,漁獲物中鯉魚僅佔21%而以鯰魚取代主要地位佔41.1%其次為黃顙魚佔26.3%。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幹流漁獲物調查,其中鯉魚僅為20%,而鯰魚則多達60%,成為主要漁獲物。下游山東段50年代初鯉魚在總產量中佔50~70%,到60年代則下降為15%, 至81~82年據調查又降低僅佔7.1%。黃河主要流徑的八省、區漁業勞動力的狀況為:除青海省一直沒有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專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降為11320人佔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3.0%及2.1%; 兼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4843人,83年增為25873人佔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8.9%及5.7%。30多年來,黃河漁獲物中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其漁獲群體的組成也起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調查黃河潼關港口河段漁獲物中的鯉魚,多數為3齡,平均每尾0.7公斤的個體佔44.7%,其次為4齡平均體重1.5公斤的個體佔28.4%。
主要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作業所使用的漁具漁法, 為上、中游 以刺網為多,也有地拉網,刺網有單層及三層之分, 以三重流刺網效率較好。另外還有滾釣、釣鉤及卡子等種類來多,在中游地帶僅四、五種。
漁區特性:上游裂腹魚亞科和條鰍亞科8種,中游鯉、鯽、鯰魚,下游刀鱭、鯉、草魚、鯰魚。
上游:河源至貴德,兩岸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過4000米,河道呈's', 河源段400公里內河道曲折, 兩岸多湖泊、草地、沼澤,河水清水流穩定,水分消耗少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氣候為高原寒冷,魚類系中亞高原區系,種類少,資源豐富。魚類資源長期未被開發利用。
中游:貴德至孟津,多徑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貴德到劉家峽山谷極為深削,河寬50-70米,最狹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狹窄崖陡,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峽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庫,黃河出青銅峽後進入河套,形成大片沖積平原, 水流平緩,鯉鯽、鯰魚類資源較豐富。黃河流經河口鎮,折向南行,穿行秦、晉峽谷,到龍門全長只有718公里, 落差611米,比降大,龍門以下到潼關130公里河段, 納汾、渭、涇、洛諸水,水量大增, 泥沙大量淤積,河道不穩定,鯉魚資源豐富,中游經黃土高坡,攜帶大量泥沙,給下游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關鍵河段。
下游:孟津至華北平原一段為下游,全長874公里,河道寬闊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5米,為地上河,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漁業河段, 河口洄遊魚類, 河道性魚類,定居性魚類,半鹹水魚及第水性魚類。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資料數據
長度 5464 千米
源頭海拔 4800 米
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
流域面積 752443 平方公里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歷史發展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商王朝的盤庚遷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陽縣),他的勢力范圍已達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華北大平原,稱為殷帝國。殷朝的文化相當發達,與當時的埃及、巴比倫並稱為3個古代帝國,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還保存著刻畫挺秀、文句嚴密的甲骨書和美麗細致的青銅器皿。可是,在3個古代帝國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古國的文化就在黃河的懷抱里發祥。
殷朝以後,直至北宋,近2500年,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稱長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後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雲集於洛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寶庫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黃河源頭
黃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沱沱河,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