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章知識點
Ⅰ 求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前三單元知識點,考點!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人口的變化§1人口的數量變化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局部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2人口的空間變化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布;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3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布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3城市化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Ⅱ 高中地理必修2第2章第3節城市空間結構模式有哪些形式各有什麼特點
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城市空間結構模式有很多的形式特點
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求大神幫忙列出它的知識點 重點 最好在課本上的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農業的一般區位因素,從具體農業部門的生產對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殊需要上分析。 1、全面分析 如黃土高原地區蘋果生產的區位優勢條件為: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品種優良;土質疏鬆;勞動力和土地價格低廉,成本低;市場廣闊;符合「退耕還林」工程需求,有國家政策、資金扶持;有利於水土保持。 2、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析 (1)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因為該因素對該種農業的影響最大,沒有這種因素(或條件),就不可能有該種農業在該地域分布。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的主導因素。 (2)限制性因素:指需要滿足許多條件農業生產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能滿足,唯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若這個限制性因素(或添加)得到滿足,該因素即是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不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等條件優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為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於祁連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使該地區能夠進行糧棉生產,當地水源就成了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 (3)判斷某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區的農業生產都要受到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但都有其主導因素。在進行區位選擇時應抓住主導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一般說來,自然因素中的氣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場和交通,往往成為農業區位選擇中的主要因素。 判斷某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要從光照、熱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場、技術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該地發展農業生產最突出的優勢區位因素和限制性區位因素,然後
從中找出主導區位因素。例如 因素 例子(主導因素) 自然條件 氣候(熱量) 海南橡膠、青藏高原的青稞、亞熱帶的柑橘、珠三角三季稻 水源 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田、西北的灌溉農業或綠洲農業 地形 橫斷山區的垂直農業、珠三角的基塘農業、梯田生產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樹、東北的大豆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 城郊的花卉、蔬菜、乳畜業 交通運輸 園藝業、乳畜業應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技術 以色列的無土栽培、工廠化養殖 政策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商品糧基地建設 注意: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與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有區別的,如影響南疆長絨棉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源,而南疆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光熱條件優越。氣候乾旱、水資源不足是其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性因素,是進行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1.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2.從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如,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於棉花後期生長和收摘。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三、
主要農作物的分布及區位 名稱 主要分布區 生長習性 農業區位的選擇 糧食作 物 水稻 「亞洲的糧食」——水稻;水稻播種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最大生產國——中國;最大出口國——泰國。主要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 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以及埃 及、奈及利亞、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古巴、委內瑞拉、巴西 喜高溫多雨、地勢低平 水分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在我國的集中分布於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36°N) 玉米 單產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我國的主產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溫多雨,生長期較長 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較長的地區 小麥 播種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小麥最大生產國——中國;最大出口國——美國 水熱要求不 高;耐寒耐旱、 適應性強 溫帶大陸性氣候,我國冬小麥和春小麥 的分界線為古長城(或3500℃積溫線), 冬小麥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麥一般春播 秋收 糖料作 物 甘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亞洲,我國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等省區 喜高溫,需水 肥量大,生長期長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丘陵地區(一般分布在長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甜菜 亞歐大陸、北美的中溫帶地區,我國 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 喜溫涼,耐鹽 鹼、乾旱,生長期短 氣候溫涼的中溫帶地區 飲料 茶葉 亞洲的印度、中國、斯里蘭卡 喜高溫多雨、怕澇 紅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現分 布於拉丁美洲的巴西等,衣索比亞等 喜高溫多雨 高溫多雨、無霜害、年均溫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蔭蔽較好,濕度較大的山地生長 可可 可可樹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現以非洲為主,拉丁美洲亦生產 較高的溫度、濕度和雨量分配均勻 要有較高的樹木在它上層作蔭蔽保護, 本身抗風力弱。所以在熱帶雨林帶海拔 較低處,可可樹生長茂密。 纖 維 劍麻 劍麻原產於墨西哥,從西沙爾港出口, 因而也叫「西沙爾麻」。現非洲的坦尚尼亞佔世界總產量的60%。 喜高溫耐旱 黃麻 原產於東南亞,現主要產在南亞地區。 孟加拉國黃麻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黃麻在我國南方種植很廣,浙江省最多 喜高溫濕潤氣 候和肥沃的沙質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亞麻 溫帶地區的中國、俄羅斯等 喜涼爽濕潤氣 候和肥沃壤土 長日照作物 橡膠 東南亞和南亞地區 喜高溫多雨
棉花 美國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亞;我國則分布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溫 光熱充足,土質疏鬆,有灌溉水源 名稱 主要分布區 生長習性 農業區位的選擇 水果 柑橘 原產於我國,北起秦嶺南麓,南到雷 州半島,西起藏南察隅,東到台灣島 都有出產。 喜溫潤,怕寒冷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丘陵地區(一般分布在長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蘋果 遼寧、山東、河北、陝西、甘肅出產最多 喜光、較耐寒 濕潤、半濕潤的暖溫帶地區
油料作 物 花生 主要分布在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山東產量最多,產 量佔全國1/3以上 喜溫乾燥、砂質壤土 要求積溫在3000℃以上,不耐霜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來有北移南遷趨勢,擴大到黃淮海平原、遼寧 以及華南地區;四川產量全國第一 喜溫暖氣候,肥沃土壤 原產於非洲。廣泛分布於西非幾內亞濕熱森林地帶。 芝麻 原產於非洲。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 暖溫帶、亞熱帶種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喜溫耐旱 要求積溫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澇。 胡麻 西北內陸地區 油棕 原產於非洲。廣泛分布於西非幾內亞濕熱森林地帶。 喜高溫多雨、 充足陽光和濕 潤肥厚的沙壤 土 大豆 原產於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東北黑龍江為最多。 為中溫作物 要求積溫在2000℃—3000℃,需水較多,對土壤要求不嚴 出口農產品基地 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太湖平原、閩南(泉州、漳州、廈門)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海南島等地 (6)世界部分國家的農業生產概況 國家 主要農作物及分布 主要農業區 農業生產特點 日本 水稻:平原地區 果樹、茶:丘陵地區 沿海及河流沖積平原區 耕地少,現代化程度高,小農經營,精耕細作,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發展,以小型農業機械為主 印度 水稻:東北部及沿海平原 小麥、甘蔗:恆河平原 恆河平原 耕地面積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茶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德干高原中西部 黃麻、茶:東北部 埃及 長絨棉:尼羅河谷地及三角洲 尼羅河沖積平原及三角洲 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灌溉便利,有利於長絨棉的生產;長絨棉的產量佔世界一半左右,是著名的出口商品 德國 北部平原:小麥、黑麥、馬 鈴薯、甜菜南部山地、高原:葡萄、煙草、水果、啤酒花 乳畜業區在北 部沿海;種植業區在中南部 南北兩地地形差異大,農業有較大差異;耕地勞力都不足,側重於機械化和生物技術 英國 小麥:東南部平原 乳畜業:西部、西北部山地 東南部平原 以乳畜業和園藝業為主,農業不佔重要地位,機械化水平高,糧食不能自給 俄羅斯 伏爾加河、頓河流域分布著 小麥、甜菜、馬鈴薯、向日葵,以北分布著亞麻 伏爾加河、頓河流域 耕地面積大,訂分布在東歐平原的中、南部;穀物產量不穩定,需大量進口 巴西 咖啡、甘蔗、香蕉、劍麻、大豆、可可、柑橘、玉米,都分布於國土東南部沿海 東南部沿海平原 農業發展較快,機械化水平較高,農畜產品出口較多,咖啡、甘蔗、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7)我國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比較 類 型 名稱和分布 特 點 九大商品糧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 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生產條件和基礎較好 江淮地區 增產潛力較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糧食商品率較高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漢平原、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中 下游濱海沿江平原、黃淮海平原、南疆 夏季高溫,光熱充足的溫帶地區,收摘時天氣晴朗。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熱帶、亞熱帶地區) 喜高溫,需水肥量大,生長期長 甜菜 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溫帶地區) 喜溫涼,耐鹽鹼乾旱,生長期短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來有「北移南遷」的趨向。 我國播種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 出口農產品基地 太湖平原、閩南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 產品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主要農產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魚等
Ⅳ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章和必修二的第二 三 四的思維導圖
來自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私以為很贊。
稍後發必修二的圖
希望能夠幫到您,若滿意就給個採納吧謝謝!
Ⅳ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兩章及第三章第一節的知識點總結,求學霸
這是鏈接 http://wenku..com/link?url=RsMXjLzm3PTd9yRigRUokXIBKIcDf-_x8NgKvdF8rpC8gxhhGVjm謝謝採納 祝學專習愉屬快
Ⅵ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三單元知識點
第一章 人口一、人口增長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二、人口遷移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四、地域文化與人口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間結構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二)社會經濟方面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Ⅶ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第四章 知識點總結
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 主要知識點
1、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自然條件 氣候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生長發育要求的水分條件不同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種植業;山地適宜發展林牧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於25°的山地不宜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
土壤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適宜生長的農作物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 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關注市場動態,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 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地區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干預農業生產 響應政府決策,在政策規定的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 農業機械化可以解放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地廣人稀的地區發展商品農業要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 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化經營
(註:農業生產的特點:①、地域性(因地制宜);②、季節性和周期性(因時而宜);教材P44案例1「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
2、農業發展變化:①、人們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②、人們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強調根據溫室效應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長的溫度因素,並可以對光照、通風、濕度等因素進行人工調節);③、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自然因素比較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代表性地區 主要分布地區 所屬分類 特 點
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背風坡;灌溉成為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東水西調) 歐洲、北美、南非、澳、紐西蘭 商品農業
密集農業 ①、良性農業生態系統;②、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③、農業生產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④、大規模機械化家庭農場⑤、市場廣大;⑥、交通便利
季風水
田農業 中國秦淮以南 東亞的亞熱帶季風區;南亞的熱帶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勞動密集型
自給農業 ①、人多地少,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④、田地規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地域類型 代表性地區 主要分布地區 所屬分類 特 點
商品谷
物農業 美國中央大平原 美、加、阿根廷、澳、俄、烏克蘭、中國的東北、西北 商品農業
種植業
密集農業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生產專業化程度高
大牧場
放牧業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澳、紐西蘭、阿根廷、南非 密集農業
商品農業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乳畜業 西歐 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我國大城市的近郊 密集農業
商品農業 ①、商品率高;②、機械化程度高;③、集約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4、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②、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勞動力豐富、生產方式、技術先進
5、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以季風為主(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高溫多雨適合水稻生長(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②、地處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管理;③、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有利於精耕細作;④、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稻米是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⑤、水稻生產的歷史悠久(7000年歷史)
6、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①、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②、便利的交通運輸(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水運同全國鐵路、公路網相銜接);③、地廣人稀;④、高度發達的工業,為農業生產提供現代化農業機械、電力、化肥、農葯;⑤、先進農業科技
7、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大規模機械化經營;②、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優良的天然牧場;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進了商品化經營,廣闊的市場需求(註:牛肉遠銷西歐的原因;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①、圍欄放牧;②、劃區輪牧;③、種植飼料;④、開辟水源;⑤、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研究)
8、乳畜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9、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常見工業部門舉例 區位選擇原因
原料導向型工業 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 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應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 啤酒、傢具製造業等 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應接近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 電解鋁工業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等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工業 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工業 技術要求高的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達的地區
(註:原料(工業原料范圍越來越廣,可替代原料越來越多;交通運輸的改善使運輸成本不斷降低)、交通(經濟發達國家內交通網非常完善,各地交通都極為便利,工業區位選擇時不必考慮交通狀況)、普通勞動力(工業的進步使工業生產對技術要求越來越多;勞動力密集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減弱;市場(可以快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有利於企業生存;原料導向型工業大量轉變為市場導向型工業)、交通(交通便利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拉近了與原料地、市場的距離)、信息(信息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信息交流最大的城市越來越吸引工業,而信息閉塞的地區工業將難以發展)、高素質勞動力(工業生產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技術密集型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增強)
10、污染嚴重工業的區位選擇
工業部門 污染類型 區位選擇
水泥廠、釀造廠 空氣污染 將工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者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
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廠、煉油廠 既污染大氣,又污染水源 綜合以上兩條
發電廠、鋼鐵廠 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②、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11、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城市(註: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工業集聚還可以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工業地域按形成時間可分為: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是以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有的出於同樣的考慮,有的則是在規劃的工業用地上,先建成基礎設施,在吸引投資者建廠,形成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系)、按發展程度可分為: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面積大、往往由於工業地域的擴展而形成工業城市)、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面積小,發育程度低,發展潛力小))
12、傳統工業區主要分布地區是: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13、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區位特點(以魯爾區為例)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廣闊的市場(註:魯爾區形成了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工業地域)
14、傳統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魯爾區為例):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⑤、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註: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是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15、傳統工業區綜合整治措施(以魯爾區為例):①、調整工業結構(減少鋼鐵工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等部門的中小企業);②、調整工業布局(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擴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開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業);④、優化環境(嚴格控制工業廢水、廢氣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廢棄物回收裝置和污染處理系統、植樹造林)
16、新工業區主要分布地區是: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慕尼黑地區,以及美國「矽谷」、日本的「硅島」(九州島)等
17、義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形成條件:①、大批廉價勞動力;②、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③、發達的信貸體系;④、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18、義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雇員一般在250人以下;②、以輕工業為主,生產成本低廉、工藝考究、質地優良、款式新穎的輕工業產品;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⑤、企業分布在小城鎮,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形式,生產過程分散(註:義大利的新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為獨特的發展模式;企業之間是彼此的協作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
19、高技術工業的主要特點(與傳統工業相比):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占較大比例;②、增長速度比傳統工業快得多,並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在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較高;④、產品面對世界市場
20、美國「矽谷」崛起原因:①、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③、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學);④、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⑤、軍事訂貨(特有的條件);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21、主要交通運輸的方式技術經濟特徵比較(由大到小、由快到慢、由好到差):①、按運量:海運——鐵路——河運——公路——航空;②、按投資:鐵路——公路——航空——河運——海運;③、按運費價格:航空——公路——鐵路——河運——海運;④、按速度:航空——鐵路——公路——海運——河運;⑤、按靈活性:公路——航空——鐵路——河運——海運;⑥、按生產效率:海運——河運——鐵路——航空——公路;⑦、按連續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⑧、按穩定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註:貨物運輸要根據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距價格、時效等情況選擇運輸方式,各種運輸方式在技術上、經濟上各有長短,都有最適宜的使用范圍)
22、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對聚落形態的影響:①、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鐵路、公路、河道等)擴展,這些交通干線也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②、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註:教材P82~P83中所提到的例子;揚州城市衰落的原因:①、大運河淤塞;②、海上交通運輸的發展;③、京滬鐵路的建成)
23、每個商業企業空間形式上都表現為大小各異的點,商品的流動所憑借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線路和一定數量的倉庫在空間形式上除表現為一定數量的點以外,更多地表現為聯絡各點的線,眾多的點和線的銜接,在購、銷、存、調各環節的運動循環中相互聯系與制約,也相互交錯和聯結,形成商業網點
24、商業中心是行使商業職能的城市或城市內的區域(廣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全國性商業中心和地方性商業中心;狹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商業街和商業小區等多種組織形式,是商業網點的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
25、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地區 商業網點密度 原因
山區 小 地勢起伏,運輸線路稀少,運輸方式單一,商品流通很難建立和發展,商業網很難伸展到哪裡
平原 大 地形平坦,運輸線路多,運輸方式多樣,商品流通易建立和發展
26、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分布位置的影響
(註:商業網點布局的原則是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 主要知識點
1、人地關系的演變
時期 生產力水平 對人地關系的認識 人類活動 環境問題
採集漁獵時代 低下且發展緩慢 人類聽天由命,依賴和崇拜自然 採集和漁獵。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微弱 生物資源遭破壞,引起物種滅絕。但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嚴重
農業文明時期 很大提高 不能正確認識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天命觀和有神論主宰著人們的思想,但有了科學的萌芽 人類大規模地開發利用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 環境遭到破壞,如大規模地開展耕地使大面積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毀;農田擴展使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變得日益簡單和脆弱
工業文明時期 極大地發展 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壯大,從環境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資源和能源,向環境排放大量的廢棄物 人地關系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逐步從局部擴展到全球
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①、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
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產速度時,便會出現資源
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②、人為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如果超過
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人類的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排放到環境中,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納和清除能力),就會導致
環境質量下降,形成環境污染(註: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①、
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使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②、不合理
地利用資源,使環境質量下降,惡化)
3、環境的反饋作用:人類作用於環境的同時,環境把它所受到
的影響,反過來作用於人類本身
4、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①、人口壓力;②、資源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註:傳統發展模式關注的只是經濟領域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帶來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5、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環境問題的差異
地區 環境問題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如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 由於交通、工業活動和人類聚居地的過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鄉村 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鹽鹼化、森林減少、水源枯竭、物種減少 利用資源的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
6、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較發達國家嚴重的原因:①、處於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人口增長卻很快,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的雙重壓力;②、限於經濟、技術水平,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環境保護,發生環境問題不能即及時充分解決;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7、可持續發展是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需求又不損害別的地區或國家人們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
8、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註: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了一個復合系統,在整個系統中,人處於核心地位。培養人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觀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9、可持續發展的原則:①、公平性原則(發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開發資源不對其他國家構成危害、或其享受資源和環境);②、持續性原則(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保持在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之內,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③、共同性原則(解決全球性問題需要國際協作,制定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1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①、發展中大國;②、人口壓力巨大(我國面臨著龐大的人口基數,應對著人均資源不足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挑戰);③、資源嚴重不足(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較少的國家,並且由於我國生產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對自然的利用率比較低,這進一步加劇了自然資源的緊缺程度);④、環境污染嚴重(以大氣、水體、固體廢氣物、雜訊為重點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並迅速由城市向鄉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徵的生態破壞的范圍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
11、為了解決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我們別無選擇地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12、循環經濟(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實踐模式):①、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在產品生產過程和預期消費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把對人類環境的危害減至最小,又能充分滿足人類的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模式);②、農業循環經濟——生態農業(註:循環經濟是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據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和使廢棄物再生資源化等三個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
Ⅷ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識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