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地理課時自測
A. 誰知道地理必修3課時作業答案 急
1、如何求地方時
地球每小時自轉過的角度為150,每轉10需4分鍾,且在同一緯線上東早西晚。根據這一原理,地方時的求法是:
某地地方時=已知的地方時土4分/10×兩地經度差。
這里必須明確三點:
(1)、式中加減號的選用:如果所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則用加號;如果在已知地的西邊,則用減號,即「東加西減」。
(2)、經度差的計算:兩地在00經線的同側,則兩地經度數相減(大數減小數);如果兩地在00經線的兩側,則將兩地經度相加,即「同減異加」。
(3)、計算地方時的步驟:
①確定兩地的經度差;②確定兩地地方時差;③確定兩地東西方向;④代入公式計算。
(4)、已知兩地地方時和其中一地經度,求另一地經度的方法步驟是:
①求出兩地的地方時差;②計算兩地的經度差;③求經度(東加西減)。
2、新、舊兩天的分界線
國際上規定,把180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這條日界線是人為規定的,是固定的,其東側日期比西側日期晚一天,也就是說,飛機和輪船在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時要減去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界線時,要加上一天。
實際上,除了1800經線這條日界線外,地球上還有一條自然的、移動的日界線,這條日界線所在的經線,其地方時為0時,它不停地自東向西移動,其東側比西側早一天。這兩條日界線把地球上所有的區域劃分在兩個不同的日期內,只有當兩條日界線重合時,全球才處於同一天內。
3、有關光照圖判讀可能用到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
(1)、赤道上晝夜等長日出時間為早上6點,日落時間為晚上6點晨線與赤道相交處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相交處的地方時為18點。
(2)、正午12點為一天中白晝的中點,即從日出到12點的時間間隔等於從日落到12點的時間間隔,換句話說,就是上半天時間與下半天時間相等,等於半晝長。
(3)、地方時為12點的那條經線為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即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其地方時為12點。
(4)、0點為一天中黑夜的中點,其所在經線為自然日界線,與12點所在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5)、站在晨線上的人,同時看到日出;站在昏線上的人,同時看到日落。
(6)、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但日出日落時間不一定相同;同一緯線上各地,日出日落時間相同,即晝夜長短相同。
(7)、晨昏線與極圈相切的那一天是二至日;晨昏線經過極點與經線重合的那一天為二分日。
---------
時間計算方法:
1.地方時的計算。第一步計算兩地的經度差。第二步求時差,按照「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鍾」來計算。第三步確定兩地的東西位置,已知東部時間求西部時間,則減「時差」;已知西部時間求東部時間,則加「時差」。第四步校正答案,答案大於24則減24,日期加一天(已知日期的第二天);答案小於0則加24,日期減一天(已知日期的先一天);答案介於0與24之間,則日期與已知日期相同。
日照圖上應注意特殊點、線的地方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
B. 地理必修三,課時作業區域地理的答案從哪裡能找到
用「天文地理」來泛指知識、學問,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例如許多舊小說中說到一版個人很有學問,就說他「上知天文權,下知地理」
古人說天論地 古人觀天 萬物起源
天象記錄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連珠 太陽黑子 石刻紀錄
歷法 歷法成就 治歷方法 節氣 中西比較 《太初歷》《大明歷》《大衍歷》《授時歷》
天文儀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渾儀 渾天儀 地動儀 渾象 簡儀 仰儀 水運儀象台
著名天文學家 甘德 落下閎 張衡 祖沖之 張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經》《靈憲》
著名地理學家 裴秀 酈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圖六體 風的觀測和儀器 降水的觀測和儀器 濕度的觀測和儀器 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水經注》 《徐霞客游記》 《海國圖志》
C. 高二地理必修三試卷
我可以幫你出
D. 高二地理必修三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必修三知識歸納整理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1.1區域與區域差異一、中國三大自然區1、產生原因: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氣候:自然差異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區域的標志(鏡子) 水文3、三大自然區的差異(P5圖) 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 分界線400mm年等降水量線 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位置、面積東部臨海 45%深居內陸、高山環繞 30%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環 境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 風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凍風化地貌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 高寒氣候: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風力大、太陽輻射強水文特徵外流河,雨水補給為主 內流河,鹹水湖,冰川融水補給內外流兼備,大河源頭,鹹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機質少,鹽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 寒溫帶針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 熱帶雨林、季雨林 西 東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東南 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頂森林—草原—荒漠主導因素氣溫隨緯度變化降水隨海陸位置變化水熱組合隨海拔變化人類活動農業最重要農業區(種植業)畜牧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畜牧業、河谷農業不利條件 人多地少,環境問題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鹽鹼化氣溫低、空氣稀薄、風力大、水分不足、地勢崎嶇影響程度深刻 微弱經濟文化發達 落後補 充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區(屬東部季風區):(1)地形崎嶇(2)多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青藏高寒區:(1)地形崎嶇(2)高寒缺氧、凍土發育 。。。。。。。。。。。。。。。。。。。。。。。。。。。太多了,去 http://mynasa.lingd.net/ 自學課堂里免費下載吧
E. 高二必修三的一道地理題。求每個選項解答詳細
第一題:A選項,地下水漏斗是由於集中開采地下水,導致集中開采區的地下水位回下降,從而使答周邊地下水流場發生改變,周邊的地下水向集中開區流動,形成區域性漏斗狀凹面。地下水漏斗區的水位明顯低於周圍地區,潛水面呈現漏斗狀曲面的地區,很顯然A選項不符合。
B選項,地下水鹽分過高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鹽分會保存在土壤中,而乾旱地區水蒸發快,鹽分會通過水的大量蒸發被凝結在地表上。
C選項,由鬆散物質組成的地面,經風吹蝕,形成了寬廣而輪廓不大明顯的、成群分布的窪地,叫做風蝕窪地。故此題不符。
D選項,水井周圍水資源豐富,利於放牧牲畜取水,由於農牧業活動較為頻繁,此處植被被大量的破壞,故形成沙地。
第二題:致使綠洲萎縮的原因有很多,但D與B是絕對錯誤的,它們相反會提高綠洲的面積。C項沙塵暴的頻度減少與綠洲萎縮無直接聯系,故選擇A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