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7年級上冊人教版二單元

地理7年級上冊人教版二單元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17:07

Ⅰ 我要人教版初一上學期地理的學習與評價的第二單元測試的答案

一.襲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B D B A B
題號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C D D D C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B A
二.1. 地軸;北極;南極
2. 6371;4;5.1
3. 一年;自西向東;相同(一致)
4. 不透明;一半;白天;黑夜
5. 比例尺;方向;圖例
6. 詳;小
7. 荷蘭
三.1.(1)A(20°E,70°S) B(170°E,40°N)
(2)東;北
(3)南寒;北溫
2.(1)略
(2)略
(3)熱帶;溫帶;寒帶
3.(1)東北;西南
(2)東;東南;西南
4.(1)300;100;南
(2)150;相對
(3)D
5.(1)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北美洲;南美洲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亞洲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人教版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qs/jxsj/
源於生活重視基礎培養能力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教材特色
課程教材研究所 富兵

《歷史與社會》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亮點和難點,如何在課程實施中體現《綱要》基本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整合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促進學生整體地、歷史地認識社會,有效地進行公民教育,教材編寫至關重要。我們教材編寫組在結構設計、內容表述、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嘗試,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編寫的思路和結構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是按照《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所闡述的整合理念,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導,以地理和歷史學科為基礎,以相關學科知識為背景和支撐的新型的、綜合教材。它在融合了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側重於對學生進行人文地理和歷史的核心概念、基本觀點和技能方法的教育。

為此,本冊教材設計的基本思路即:生活是主題,包括人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異同、生活的問題,它們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中的現實存在。

時空是框架,即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空間軸)和不同時代社會的發展(時間軸),它們是我們認識社會的兩個重要維度。

二、教材內容表述的特色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開放的課程,它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面向現實世界;始於課堂又不局限於課堂,融入社會生活。為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我們確定了表述課文內容的四個原則:基於案例、基於生活、基於情境、基於問題1.基於案例的思路

教材採取範例性的敘述方式,選用大量的、富有情節的實例或案例呈現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情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用知識,變呆板的知識為處理實際問題的手段。在本冊教材第四單元中體現得尤為充分。

教材在「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每一課中都選取了代表一類同質但特點截然不同的地區,如:「平原人家」中有精耕細作、以手工勞動為主的湄南河平原和集約化大機器生產的代表——美國大平原;「與山為鄰」中有以游牧為生的天山牧民、以梯田開墾為業的元陽哈尼人和利用山區資源發展旅遊業的盧卡索居民;「傍水而居」中有臨湖的江南水鄉、臨海的山東漁村和臨水的義大利威尼斯;「草原人家」中有澳大利亞現代化牧場和內蒙古熱情奔放的草原文化;「乾旱的寶地」中有利用坎兒井灌溉的新疆綠洲農業和蘊藏豐富石油的波斯灣沿岸國家的石油工業;「文明中心——城市」中側重於經濟中心、城市布局和文化之都等角度,分別選擇了上海、築波和巴黎。不難發現,教材在各個點位的確定上頗費心思。每課選取內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顧,以中國為主,最大的突破在於沒有按照原有地理學科按地域或區域劃分的方式和選擇首都或重要城市進行介紹的作法,而代之以能夠反映不同區域(如平原、沿海、山地、草原、沙漠、城市或鄉村)人們的生活的典型材料。有的點位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反映一類區域人們的生活或某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案例進行解剖。像法國盧卡索這樣的小山村,即使對地理專業工作者都是一個鮮為人知之地。它原是一個貧瘠的小村莊,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成為一個著名的度假城市,但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如何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是看重眼前利益過度利用還是放眼未來善加保護,是擺在那裡居民面前的難題,也當前很多地區都面臨的一個兩難處境。教材實寫盧卡索,實則在對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盧卡索雖小,卻有很強的代表性。

這種案例式教學以點代面,一方面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掛一漏萬,另一方面降低了知識記憶要求,減輕了教學負擔,節省了時間。有助於學生學得透徹、領會深入、掌握牢固,學以致用。在通過學習某個具體的區域的過程中,掌握了解區域特色的方法、分析區域生活和解決區域問題的方法,並形成一定的概念與看法。既可以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又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實踐能力培養落到實處的同時,進行了調查和學習方法的滲透。

2.基於生活的思路

本冊教材嘗試改變單純、孤立地提供具體知識的做法,而是在敘述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常識的過程中,提供相關學科的概念和方法。教學內容力求顯現或選擇適用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和環境。既從學生的經驗和生活邏輯出發,又不僅以解決具體社會問題為中心,注重教學的長期效果和潛能的開發。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經驗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他們對很多問題和現象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盡管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還沒有接觸過,但當問題呈現在面前時,他們也可以憑借相關的經驗,依靠自己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學生這些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歷對新知的獲得大有助益,為此,教材應充分關注並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幫助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成長、提高。如「綜合探究一」在介紹不同種類的地圖後,提出「你還知道哪些地圖?你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它們?」的問題,促使學生調動已有信息,積極動腦,主動挖掘獲取新知;再如第三單元「山川秀美」中設計了兩個學生的對話,引導他們從各自的經歷討論山區的好處與問題,加深學生對山區的了解和認識。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中要求學生製作一個年代尺,「把從出生到現在發生的重要事件標識出來」的練習,以及「談談家鄉近幾十年發生的變化,看看其中包含的歷史」等等,這些內容或問題來自於真實的日常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吻合,能夠增強學生與書本的親近感和真實感,學生易於產生主體建構知識的願望,為解決問題創設了良好的前提。

生活化在本書的另一個意義表現為它力圖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學科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主題下、不同的范圍內,緊緊圍繞人們的社會生活這個中心,結合個人生活、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國人生活的環境、世界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環境和人們生活的歷史等方面,勾勒人類生活的全貌(參見結構圖)。在此過程中,始終將人、地和社會有機聯系在一起,建立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闡述因地制宜和各要素相互聯系的觀點。例如第四單元中「美國大平原」和「元陽梯田」的設計。

美國中部大平原

從以上兩圖可以清晰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的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如何利用適應、改造自然環境的。

3.基於情境的思路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材是事實性知識,是普遍規律或原理,是可以獨立於現實情境之外獲得的,學習的結果也可以自然地遷移到各種真實情境中。而實際上,情境總是具體的、千變萬化的,抽象概念、規則的學習往往無法靈活適應具體情境的變化,學生常常難以用學校獲得的知識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問題。教學應力求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而不是只充當知識的復制機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選擇學習和自主處理的素材。創設一定的情境,提供富於情節的、豐富的、現實的案例,除了能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外,還能比較准確地把握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如何活用所學知識或技能處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每個單元後的綜合探究是本書集中體現情境教學特點的內容。「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課文提供了五個不同的、具體的情境,在每個情境下,要求學生提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方案。實際上,本課是在交待地理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工具之一 ——學會使用不同種類的地圖:比例尺大小不同、功能不同(有交通圖、旅遊圖、等高線圖和反映不同歷史時期變化)的地圖。如果以定義加說明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的話,不僅枯燥乏味,使知識教條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遇到現實問題時仍可能茫然不知所措,不會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而事實上,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的一部分,並且在未來社會中將變得日益重要。在情境式的活動設計中,把傳授和形成知識的兩個過程綜合在一起,不知不覺中達到了教學目的。課文這種處理方法,具有較大的擴展空間。

4.基於問題的思路

一切思維都從問題開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把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把知識變成他們自己的「學識」和「主見」。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首先培養問題意識,教學內容關注問題、引發問題,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圍繞問題展開敘述,針對問題進行探討。問題常常產生於具體的情景、非正常現象,本書注意在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創設問題情境。問題的編排並不是在每部分單元學習的最後,也沒有提供標准化的統一結論,而是自始至終倡導師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經歷探究過程,通過交流和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如第二單元「自然環境」中關於世界氣候類型的活動設計。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點的最基本要素,是學生描述某一地區氣候需要掌握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但教材並未直接把概念告訴學生,而是引導他們仔細讀圖。圖2-11隻畫出不同氣候類型及其分布、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本地氣候的描述。活動要求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詞語,自己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經過主動觀察、發現、理解、記憶下來的知識,學生可以日後隨時提取並加以應用。

三、教材內容的特點

《我們生活的世界》這些編寫方式的轉變決不意味著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否定、拋棄,相反,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本書的處理更加實在、實用。

(一)注重基礎知識

為有效地實現開設綜合課程的目的,提升教學功能和效果,同時又不削弱人文地理和歷史教育的功能,教材精選了對學生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無法再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提供未來學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平台。例如:

1.基礎知識部分。

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可接受程度,循序漸進,有詳有略,提煉相關學科最基本的知識,而不是均衡覆蓋所有相關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

·社區和區域(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社區的功能和類型、區域差異與聯系。

·世界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徵(可與分科地理的世界總論相對應)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自然環境(地形和氣候)及景觀差異、人種、國家和地區。

·中國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徵(可與分科地理中的中國總論相對應)包括:疆域、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環境差異(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影響。

·不同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生活(部分地涵蓋了分科地理中的分區地理內容,但更側重於人的生活)包括:居住在不同平原、山區、水域、草原、沙漠與城市等地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文化活動。

·社會生活的變遷(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是學習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基礎,有些內容是對分科歷史的有益補充)包括:表示歷史時間和紀年的詞彙、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獲取了解歷史信息的途徑。

2.基本技能部分。

·閱讀、選擇和使用地圖的能力。

·閱讀和使用地球儀的能力。

·收集、辨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區域研究的一般方法。

·閱讀和製作年代尺的能力;建立年代和時序的概念。

·掌握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本觀念:

人地關系——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人的活動對環境的反作用——滲透可持續發展思想。

歷史的觀念——事物都是在發展和變化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影響著今天的生活。

觀念的形成隱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直白地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主動加工、自然發生的,需要學生領悟、思考後逐漸形成。

(二)突出能力培養

1.體現在課題活動的設計上。

改變原來以概念、原理和觀點為主,直白地表達概念、觀點、結論、事實,輔之以少量的活動設計的課文風格,代之以大量引發思考、鼓勵動腦、動口和體驗探究價值的活動設計和案例分析,在活動中注重表達形成概念、觀點、結論和事實的過程。

作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些原來正文結論部分(規律性或常識性知識)變成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過程。大體說來,課堂活動有三種設計方式。

(1)把原來教材總結歸納的內容以活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討論、讀圖、練習或競賽等形式,體驗獲得新知識的過程,自己得出歸納性的結論。改變了原來先教給學生結論或定論,再讓學生驗證規律的做法。如以往學習中國地理基本概況時,教材一定要寫出與我國陸上相鄰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的名稱,但在我們的第三單元「國土與人民」中要求學生閱讀地圖,自己去發現答案,由於課本沒有寫出具體國家,又減少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減輕了學生負擔;第三單元「山川秀美」中季風氣候的影響,也是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分析思考、集體討論、概括總結季風的好處以及因其不穩定性導致的危害,除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總結歸納、語言表達、與人合作能力外,還要能擴展所學知識,否則無法回答出五個方面的問題,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類似活動還有很多。

(2)有一定難度的重要知識,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又不易推斷的內容,在經過學生大腦思維後,教材再展示給學生。「山川秀美」中需要學生知道我國地勢高低起伏的大致狀況,如果簡單地教給學生西高東低的概念,即時記憶可能很容易,但並未必理解。在本冊教材中我們安排了讓學生「沿著北緯32°的地形剖面圖,看看我國地勢自西向東是怎樣變化的?」的活動,這里學生應具備基本的地圖知識,會閱讀地形剖面圖,還要經過頭腦、視覺等感官活動,體驗規律性知識的獲得過程,最後教材才給出描述。再比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秦嶺-淮河分南北是一個重點內容,南方北方的氣溫、降水以及景觀的差異很大,教材是將結論直白地呈現給學生,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建構,親歷探究過程,其教育教學效果截然不同。我們嘗試讓學生先閱讀1月中國平均氣溫分布圖及中國年降水量線分布圖,分別找出經過秦嶺-淮河的(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然後交待秦嶺-淮河是劃分南北的分界線及其指標。雖然教材最後還是表達了結論,但學生經歷了學習過程,閱讀使用地圖等基本技能不斷被強化,學習的興趣和滿足感可以得到大大增強。

(3)開放性討論、辯論或技能訓練,不預設任何唯一的標准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想像,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就達到了教學效果。「山川秀美」中兩位學生提出了對山區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礎上,進而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加深對山區的了解、熱愛和對問題的認識。「傍水而居」的自我測評中設置了「水對水鄉人們的生活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允許學生開闊思路,自由想像、思維。「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中讓學生幫助設計從北京到杭州的旅遊路線,時間、交通工具、經費未定,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學生只要了解交通圖的作用和用法就能夠完成路線設計,但不限制少數學生新穎、獨到的創意。這種開放式的編排是力圖將課程標準的理念落到實處的探索。

在教學中體現教與學的過程,活動的設計就是教學的有機、必要組成部分,承擔了課文教學內容應起的作用,好的活動甚至可以收到超過文字表達的效果;改變了在課後用「想一想」「做一做」等集中總結、復習知識的方式,把學習活動安排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各個關鍵環節上。

2.體現在「自我測評」功能的轉變上。

「自我測評」不是老師用來檢測學生的工具,而是學生課下自我評價、反思學習成果的手段,因此不作硬性規定,習題設計具有很大的彈性,學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因人、因地而異。它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復習,重復記憶,而是教材內容的延伸、拓展和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比如第五單元「區域的故事」中選擇了「小漁村變大城市」的深圳、「逝去的繁榮」——樓蘭和美國的死城——「古老而年輕的北京」等地作為案例,其中暗含的一條主線,即區域變化的不同類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古老與現代融合等,這個結論教材並未明確告訴學生,而將它放在課後自我測評中,「比較上海、築波、巴黎、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說出這些區域變化的特點」。學生需要梳理出區域變化的類型,再聯系前面內容,比較、分類、整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識准備和必備的技能,高效地完成此類測試是不太可能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似乎不需要學生牢記所謂的重點,也無需教師批閱,實際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但又沒有做劃一的規定,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設立切實可行目標,保證學生有所為,有所得。

3.體現在「單元綜合探究」形式的創新上。

體現研究性、綜合性的調查、探究主題,是本課程的特點之一。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基本內容的呈現方式,貫穿於教材編寫的全程,作為課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書的特色。在教材編寫的全程貫穿思維過程的引導,尤其注重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動設計。有些本身就是教學內容,如「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從地球儀上看世界」等;有些內容是在具體情境下的運用,在做中學,應用性強。

總之,《我們生活的世界(上)》突出體現內容的整合、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獲取知識的方法的習得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三)增強教材普適性

為保證課程標准理念、教學讀物編寫和具體教學實施之間的落差,課本盡可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以利於師生在不同的條件下、在不同基礎上實施教學,大大增強了適用性、普及性和實用性。

課文提供了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資源,使各個活動在各地學校都能開展。為減少受教學資源限制等困難,教材指示了最基本的資料來源或參考,如「查閱世界地圖、《新華字典》或其他材料,給世界上領土面積前六位的國家排排隊。」

開放性的問題設計,緊密聯系本地和本人自身實際,使每個人都能有的可說、有的可做。例如「如果你家附近有山區,說說當地人是怎樣利用山區資源的。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廣,哪些地方還值得改進。」「牧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你所在地區的生活有什麼異同?為什麼?」「談談你的家鄉近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或者找出自己所在地區的一兩個地名,看看其中包含怎樣的歷史。」「你家鄉的地形和氣候是什麼樣的?這種自然條件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這樣的提問為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大空間,有助於加強對本地區的了解、關注,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降低難度,提出具體要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設計了兩位不同地區學生的春節問候。從他們各自的描述中,並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了解到南北方氣候、景觀及人們生活的差異。盡管學生水平有高有低,但都可以對某一個方面發表感想。

所設計的活動,適合於有關年級和不同地區學生的特點,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有一定梯度,可操作、可把握,不論是調查研究還是課堂討論,都便於指導、富有成效。

此外,教材充分考慮了初一學生好動、好奇、注意力短暫集中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反映他們年齡特徵、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活動。如「國家和地區」中給出9個國家的國旗,讓學生把國旗和相應的國家名稱聯系起來;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的拼圖游戲等,寓教於樂,於不知不覺中達到了知識教學、動手練習的目的,學生更易獲得滿足感,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本書圖文並茂,採用大量照片、圖畫和表格,一目瞭然,減少了文字說明,增強了現場感。可視性強、可讀性強,文字生動,趣味性強,這些也是本冊教材突破點之一。

Ⅲ 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思維導圖

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思維導圖,五個字「自己動筆畫」;

覺得自己不專會畫,擔心畫屬不好,怎麼辦?動筆吧!開始了就好辦,開畫才有思考,只有你畫,啟動的才是你的思考,思考一啟動就停不下來,畫好初稿再反復修改幾次,你一定會很有成就感的收獲滿意的學科思維導圖作品!

如果還是不會畫,一點頭緒都沒有呢?網路,找思維可視化研究院,劉濯源老師團隊的學科思維導圖作品參考,模仿著畫。

如果就是一點不想畫,就想弄張現成的抄呢?真幫不上忙了!!!

Ⅳ 初一上冊(人教版)歷史1~2單元、生物1~2單元、地理1~3章的復習資料,要詳細哦~

歷史:第一課
1、 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
2、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3、 列舉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代表,活動區域 距今年代
答:① 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 距今約170萬年②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裡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③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洞穴里,距今約3萬年。
4、山頂洞人與北京人的異同點
答:相同點:①生活地區相同,② 都使用打制石器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地方:①體質特徵: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而山頂洞人和現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製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③取火方式:北京人自然取火,山頂洞人人工取火。④觀念:山頂洞人已懂得愛美。⑤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已進入氏族公社時期。
第二課
1列表比較
居民代表 距今年代 活動區域 生產狀況 生產工具 生活狀況 原始手工業
河姆渡原始居民 約7000年 長江流域 水稻、家畜
磨製石器
骨制耒耜 定居,干欄式房子 制陶業

半坡原始居民 約5—6千年 黃河流域 粟蔬菜家畜 磨製石器
木製耒耜 定居,半地穴房子 彩陶 紡織業
2列舉原始農耕時代我國具有世界性貢獻的幾項發明
答⑴ 我國是世界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⑵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⑶ 我國使世界上最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第三課
1 涿鹿之戰的影響(奠定華夏族形成的基礎)。交戰雙方(炎黃部落聯盟)和(蚩尤部落)
2 距今約4—5千年我國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黃帝)、(炎帝)。據黃帝後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是(堯 舜 禹)
3 原始社會結束的標志:(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結束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4 原始社會首領更替的方式:(禪讓制)。實質是(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5、 黃帝為什麼被稱為人文初祖?
① 炎黃部落聯盟經涿鹿之戰打敗蚩尤後,經過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②相傳,黃帝建造宮室,製造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樂譜。所以後人尊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1 堯舜禹有什麼優秀品質值得你學習?
答案見P14動腦筋題
第一單元
1 列舉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原始人類
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你認為禹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奴隸制國家的國王是歷史進步還是歷史後退?
答:是歷史進步。因為原始社會雖然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但那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發展極端低下的基礎之上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生活質量很差,文化的發展也極為緩慢,只有奴隸制才使農業和手工業之間的更大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文化的發展繁榮創造了必要條件。
2 黃河時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用學過的相關史實加以論述。
答 生活在黃河流域距今約5—6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種植了農作物粟。並過著定居生活。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人稱為人文初祖。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其統治中心也在黃河流域。
第四課:
1、列表比較
國家 建立者 都城 建立到滅亡時間 亡國之君
夏 禹 陽城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桀
商 湯 殷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紂
西周 周武王 鎬京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2、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的標志是(禹死後,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
3、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4、 夏朝的統治中心是:(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5、 夏朝的國家機構是:(修築了城堡、宮殿,建立政府機構,組建軍隊並制定刑法,設置監獄)
國家機構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6、任用賢人:商湯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尚
7、牧野之戰的時間(公元前1046年)影響(決定商朝滅亡周朝建立)性質:(奴隸主貴族反對暴政的斗爭)
8、商湯滅下和武王伐紂為什麼會取得勝利?
答:首先,西周的極端殘暴統治及其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其次,商湯和周武王伐無道除暴君,結束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深得民心。最後,商湯和周武王能夠任用賢人,聯合周邊小國部落,抓住時機一舉取得勝利。
8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內容、影響
答:目的:為了加強和鞏固統治。
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繳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隨從天子作戰。
影響: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疆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第五課:1青銅器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夏朝)時增多,燦爛與(商朝),(西周)時用於祭祀。
青銅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三星堆文化的時間(商周同期),地點(成都平原)代表:(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
3我國是世界上發明(瓷器)最早的國家。
4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5、為什麼商代文化是一個燦爛的青銅文化?
答:奴隸制固然非常殘酷,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出現是必然。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佔有大量的奴隸,就可以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進行簡單的協作和分工,提高生產效率。由於大批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使一部分人專門從事腦力勞動,因此,商代文化可稱得上是「燦爛的青銅文明」。當然,這種文明是建立在奴隸悲慘命運基礎上的「文明」。
第六課: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春秋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春秋首霸:齊桓公。
3、春秋爭霸的背景: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實質:獲取周天子過去政治經濟特權。
4、齊桓公稱霸的標志:公元前7世紀,齊桓公召開諸侯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
5、決定晉文公稱霸的戰役是:城濮大戰,成語:退避三舍
6、戰國七雄:經過韓、趙、魏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後形成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7、齊桓公首霸的原因和作用
①齊國是東方的一個大國,盛產魚鹽,經濟富庶。②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組建了強大的軍隊,使齊國國富兵強③尊王攘夷,以號令諸侯,提高齊國地位。作用: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8 想一想,齊晉能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麼?
都通過改革而迅速強大起來,改革的內容都涉及到了內政、生產和軍事等方面的內容。
9 長平之戰的時間和影響。
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與秦軍相抗衡。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第七課:1、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春秋時期),推廣(戰國)
2、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有了顯著的提高的標志(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3、都江堰修築的時間(戰國時期),地點(岷江中游),修築人(李冰),作用(防洪灌溉)
4、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目的(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
5、商鞅變法的背景、時間、內容、意義
答:背景:春秋以來,牛耕和鐵農具的使用及推廣,大量荒田被開墾,出現地主和農民兩大階級。時間:公元前356年。內容:國際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響:商鞅變法,是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6 商鞅變法是否成功,為什麼?
成功了,一場變法成功與否在於變法的目的達到了沒有,商鞅雖死,但是變法的目的達到了,經過變法,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所以商鞅變法成功了。
7、商鞅變法為什麼會獲得成功?對今天的發展有和指導意義?
答:原因:商鞅變法順應封建制度發展的歷史趨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變法中,商鞅敢於同舊勢力做斗爭。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指導意義: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改革國家才能富強,我們要像商鞅那樣,順應歷史潮流,勇於改革勇於創新。
第八課: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文字的演變過程:商朝甲骨文—商周的金文—西周的大篆
3、歷法:夏朝—夏歷;商朝—逐步完善;戰國—24節氣
4、戰國末期屈原 是世界文化名人,著作《離騷》。
5、列舉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時期:①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主要思想: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教育方面成就:創辦私學,廣收門徒。由其弟子編寫的《論語》記述了孔子言論。②老子:發家學派創始人,主要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對立面的,如難易,大小等,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③孫武:兵家創始人,是傑出軍事家,著作《孫子兵法》。
戰國時期:①墨家: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② 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張: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要求統治者「仁政治國」,輕徭薄賦。
③ 道家:代表人是莊子,主張:「無為而治」,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④法家:代表人是韓非,主張: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深受秦國國君賞識。
6、 諸子百家的學說中那些積極地東西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吸收和利用?
答:孔子「仁」的學說,和孟子的「仁政」;孔子關於教育的主張;老子認為一切食物都有對立面,對立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墨子的「兼愛非攻」韓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現代社會吸收和借鑒。

生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溫度等 (2)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越多。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1森林生態系統 2、草原生態系統 3、農田生態系統 4、海洋生態系統 5、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1.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製成;
2.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塗抹製成;
3.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製成
細胞膜 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核 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壁 支持、保護
細胞質 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地理最佳答案
一、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古代(憑直覺)——「天圓地方」;近代(觀察,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球形」;現在(測量計算)——不規則的橢球體。
3、由「站得高,看得遠」;「月食」;「站在海邊看遠方來的船,先見桅桿後見船身」;「地球的衛星照片」等可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地球儀的概念
2、地軸——假想軸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的交點,指向北極星的為北極(N),反之為南極(S)。
(三)經緯線和經緯度
1、緯線與緯度
(1)緯線的定義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2)緯線的特點
A.形狀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
B.長度 長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
C.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有無數條)
(3)緯度的劃分 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南北極分別為90°S和90°N。
(4)低中高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劃分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有北緯均位於北半球,所有的南緯均位於南半球。
2、 經線和經度
(1)經線的定義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2)經線的特點
A.形狀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
B.長度 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無數條)
(3)經度的劃分 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為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為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4)經線圈 所有的經線均為半圓形,故在地球儀上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組成經線圈之和等於180°,且兩條經線中一條為東經,另一條則為西經。
(5)東西半球的劃分 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限。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切記:0°--20°W雖為西經,但是東半球;160°E——180°雖為東經,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
(1)方向:自西向東
(2)周期:大約是24小時
(3)產生的現象: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2、地球的公轉:
(1)方向:自西向東
(2)周期:一年。
(3)產生的現象:四季的季節變化
(4)公轉的重要特徵: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的夾角,並且北極總指向北極星附近。
(5)晝夜的長短:
陽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陽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越往北去白晝越長,直射北回歸線(夏至)時,北半球各地 白晝時間最長。
陽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越往北去白晝越短,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時,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達到最短。
(五)溫度帶的形成與分布
1、五帶的劃分:依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2、范圍:0°~23.5°S(23.5°N)為熱帶;23.5°N~66.5°N為北溫帶;23.5°S~66.5°S為南溫帶;66.5°N~90°N為北寒帶;66.5°S~90°S為南寒帶。
3、特點: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無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
寒帶——陽光斜射,有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少;
溫帶——陽光斜射,無極夜極晝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四、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牆厚、窗小的特點

Ⅳ 初一上學期地理第二單元復習資料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1課時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海洋佔71%。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是陸地。
3.古時交通工具不發達。人們觀測的范圍小,他們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陸地。人們就稱為地球,從而流傳下來。
七大洲四大洋
1.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大洲——亞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2.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做島嶼。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做半島。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和半島統稱為大洲。
3.面積較大水域叫大洋。位於大陸邊緣,有半島和島嶼與大洋隔開的水域叫海。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叫海峽。
4.七大洲四大洋掌握。
5.東半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全部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歐洲和非洲。全部位於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6.北冰洋和南極洲分別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和大洲。
7.分界線:亞洲與非洲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與非洲是蘇伊士運河。亞洲與北美洲是白令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是巴拿馬運河。南美洲與南極洲是德雷克海峽。
第2課時 海陸變遷
滄海桑田
1.海陸變遷原因:1.地殼變動2.海平面的升降 3.人類的活動(填海造陸)。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有趣的現象:非洲西岸與南美洲東岸的輪廓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陸凸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凹進的部分幾乎是吻合的。
2.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
板塊運動
1.20世紀60年代,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2.六大板塊掌握。
3.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多發地震。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
4.張裂運動:地表逐漸形成裂谷帶(東非大裂谷),進而解體,一步步被海水侵入形成新的海洋(紅海)。
5.擠壓碰撞:大洋面積縮小消失(地中海)或隆起形成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6.兩大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Ⅵ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至第二單元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地球地球儀
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地半徑6357公里;赤道周長:4000000米.
3,地球:地球是地球的典範.在全球尋找地球的軸,兩極和赤道
4,經編:經功能:只要所有的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的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的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東,所代表的字母E,0°子午線西經,
字母W;
5,緯緯:特點:緯線長度會有所不同,逐漸縮短南北兩極赤道最長的相似之處表示東西方向;
緯是一個完整的圓.緯度:0°-90°,0°平行赤道,赤道,緯度,字母「N」表示;南赤道南緯,用字母S.
6,低中高緯度地區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北緯60°-90°的高緯度地區.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和160°E部門線圈,東20°W,160°E的東半球到西部,西部20°W,160 °E以東西半球;
8,在地球上使用的經紗,緯紗的網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周期:1天(24小時);旋轉地球的軸.
地理意義:的晝夜營業額和時間上的差異.
10,革命的地球:革命的中心:太陽的方向:從西到東,周期:1年;軌道:橢圓形.
地理意義:四季的變化,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的變化.
11,五區:
第二章:地圖
1,規模表示:基於文本的部分,數字
規模的大小比較:分母越大,較小的規模分母較小的規模更大.
3,規模更大的,更小的范圍內所表示的更詳細的內容;規模較小,所述更大的范圍內,簡單的內容.
4,比例尺=距離÷場距離
5圖表表示在地圖上的方向:
一般地圖,地圖為導向的大方向:一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信標地圖,點校準點的方向箭頭的法律:一般點北的主題.
地圖刻度的刻度定位方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註:圖上的符號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記住的傳說)
7註:使用的地圖說明文的名字的山,河流,國家,城市,山高,水的深度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一個給定的地球的表面以上的海平面位置的垂直距離.的
相對高度:地球的表面在一個位置,另一個位置的上述垂直距離.
輪廓:海拔高度相同的點在地圖上的連接.
9,等高線圖,等高線密集的陡,稀疏的等高線,坡度較緩.
10,是由等高線地形
峰:中間的輪廓,四周低的特點.
脊輪廓,以較低的預測.
谷:上衣突出輪廓.
鞍兩側的輪廓線.
峭壁:多輪廓的重疊

Ⅶ 求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單元試卷(要有答案)

七年級科學(上)第一章測試
班級 姓名 號次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測量人的身高時,適當選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1米 B. 1厘米 C. 1分米 D 1納米
2、我國一角錢硬幣的厚度大約是: ( )
A.2.4微米 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
3、一位中學生的質量最接近於 ( )
A. 0.5噸 B.5×107毫克 C.5000克 D. 500千克
4、准確量取80毫升高錳酸鉀溶液,所選用的量筒的量程最適合的應是 ( )
A、50毫升 B、10毫升 C、100毫升 D、250毫升
5、用一隻原來示數為36℃的體溫計,未經甩一下,便去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假如當天的氣溫是35℃,那麼體溫計的示數為 ( )
A、37℃ B、35℃ C、略低於36℃ D、36℃
6、關於實驗室中常用的水銀溫度計和生活中使用的體溫計,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
A 都可以測量人的體溫 B 都可以離開被測物讀數
C 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D 刻度范圍一樣
7、下圖是本班四位同學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是 ( )

8、上題A圖是小明測量過程,則其測量的結果是 ( )
A、比真實值大 B、比較准確 C、比真實值小 D、1.1厘米
9、、在用天平測鹽水質量的步驟中,正確序號排列為 ( )
①將鹽水倒入空燒杯中②計算鹽水質量為m=m1—m2③稱出空燒杯質量m2④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10、托盤天平調節好以後,在稱量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中央的左邊,這時 ( )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將游碼向左移動。
C 向天平右盤中增添砝碼或游碼從左向右移。
D 減少天平右盤中的砝碼或游碼從右向左移。
11、一個物體的質量大小取決於 ( )
A. 物體外部的形狀 B.物體所處的位置 C.物體的狀態和物體的溫度 D.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12、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測量液體時,把溫度計插入液體中立即讀數
B.體溫表測量體溫時,離開人體讀數就不準了
C.實驗室用來計量的停表,有電子停表和機械停表兩種
D.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砝碼放左盤,被測物體放右盤
13、自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發明後,世界上就誕生了一門以0.1至100納米這樣的單位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這就是納米技術,它以空前的解析度為人類揭開了更加開闊的微觀世界。這里所說的納米是指 ( )
A 長度單位 B 質量單位 C 時間單位 D 溫度單位
14、在運動會上的鐵餅比賽中,裁判員用皮捲尺測量比賽的成績,如在測量時將皮捲尺
拉的太緊,則測量值將會 ( )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15、下列測量工具中沒有「0」刻度的是 ( )
A、托盤天平 B、量筒 C、刻度尺 D、酒精溫度計
16、0℃的冰與0℃的水相比較 (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與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7、下列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 (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18、四位同學進行「用溫度計測水溫」的實驗,操作分別如下圖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

19、用手錶測量某同學的脈搏為每分鍾75次,則該同學的心臟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 )
A 0.8秒 B 0.08秒 C 0.6秒 D 1.33秒
20、用直尺和三角板測圓柱體直徑,下圖中方法正確的是 ( )
21、下列現象中,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 B.由宇宙飛船把種子帶到太空 C.把菜刀表面磨光 D.把鐵絲拉長
22、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將被稱物體和砝碼放錯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時,左盤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碼各1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4克,則物體的質量為 ( )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23、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讀作 ( )
A 4℃ B —16℃ C 16℃ D —4℃
24、想測一張郵票的質量,下列方法可採用的是 ( )
A、測螺帽與一張郵票總質量,再減去測得的螺帽質量
B、郵票太小了,不可能用天平測
C、將一張郵票直接測量
D、測100張相同郵票質量,再除以100
25、量如圖中所示的一根曲線的長度,你認為可取的方法是 (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線上從起點到終點慢慢移動,直接讀出數值
B 用一條無彈性的細絲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絲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把絲線拉直後用刻度尺量出這兩點間距離,即是曲線的長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細絲線,測量過程同B
D 用捲尺量
二:簡答題(每格1分,共36分)
26、下面是校運動會的一些成績,由於老師疏忽,忘了寫單位,請加上
(1) 甲同學跳高成績為 110
(2) 乙同學1000米成績為 4 13
(3)丙同學扔質量為4 的鉛球,成績為8.50
27、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是 ,質量單位是 ,時間單位是 。
28、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1) ,(2) ,(3)制定計劃,(4)獲取事實與證據,(5) ,(6)合作與交流。
29、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 原理製成的。南方夏天最高氣溫高達37℃,讀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攝氏度,記作
30、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內結成冰,則結成的冰的質量將________,若將這些冰由神舟5號太空梭帶上太空,則冰的質量將_____ ___。(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31、如右圖: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 ,物體的長度為 厘米(2分),
也等於 米。
32、

(1)請寫出圖1中托盤天平主要結構的名稱:1、 2、 3、 4、
使用天平時,取放砝碼應用 ;
(2)潮濕物品或化學葯品 (填「能」 或 「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3)用托盤天平稱取一盛有試劑的燒杯,若右盤上放有100克的砝碼1個,50克砝碼1個,20克砝碼2個,游碼示數如下右圖所示,天平的指針在刻度盤的中間。則燒杯和試劑的總質量為____克。(2分)
33、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後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 —V1 。乙同學是先將石塊置於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後水的體積V1,然後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後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 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 (選填「甲」或「乙」)
(2)如果甲同學實驗讀數如右圖所示,則這塊碎石的體積是 厘米3。(2分)
34、如圖所示是某汽車油量表示意圖,表示的是汽車油箱內所剩汽油的 (填」質量」或」體積」),該車此時所剩汽油是 。(2分)
35、小王拿了一支讀數為36℃的體溫計,用口吹玻璃泡測體溫,結果讀數不變,他以為體溫計壞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熱水中,一會兒「嘭」的一聲炸了。小王的操作錯誤有:
⑴ ;⑵ 。
三、分析探究題(第36題4分,第37題10分,共14分)
36、某同學去商店買2500枚小釘子,售貨員說小釘子不能數個數賣,只能稱。於是,他買回0.5千克小釘子。他很想知道自己買的釘子夠不夠2500枚,你能想辦法(不用直接數個數的方法)幫他「稱出」釘子的枚數嗎?請寫出具體的方法與步驟。

37、小李在探究影響魚呼吸速率(即魚每分鍾開閉鰓蓋的次數)的因素時:
(1)請你補全小李的猜測:如①魚呼吸速率可能與水溫有關
② ③
(2)小李為研究水溫對魚呼吸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取五條相同的金魚放在不同的水溫下(其他條件相同),測出每分鍾魚呼吸的次數,請你分別寫出測量水溫和時間的儀
器 、 。
溫度(攝氏度) 18 20 22 24
呼吸速率(次/分) 92 98 106 116
(3)小李在實驗中得到的
四組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如表:
請根據圖表的數據,寫出得出的結論 :

七年級(上)第一章測試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B C A C B C C C D C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D C A B C D D D B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26、(1)厘米,(2)分、秒,(3)千克、米,
27、米, 千克, 秒
28、提出問題, 建立猜想和假設, 檢驗和評價
29、 熱脹冷縮 、37攝氏度、-40℃
30、不變, 不變
31、0.1厘米、
32、(1)托盤、平衡螺母、指針,游碼, (2)不能、 (3)193.2
33、(1)甲 (2)20,
34、體積 35L
35、使用前沒有把體溫計示數甩下去、測體溫時沒把體溫計含在口中 、
體溫計插入熱水中
三、分析探究題
36、方法步驟:
①先取50枚小釘子,用天平測出質量為M1
②每枚小釘子的質量為M2=M1/50
③0.5千克小釘子的總數N=500克/M2=25000/M1
37、(1)魚的呼吸速率可能與魚本身有關(如魚的種類、大小、性別、健康狀況等)
魚的呼吸速率可能與水中含氧量有關(或氣壓、水中的食物、水潔凈狀況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溫度計 停表(或鍾表)
(3)水溫越高,魚的呼吸速率越大

Ⅷ 完全解讀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二單元答案。

這里抄應該找不到答案襲 你可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 盡量自己做吧 不會了讓同學給你講講,這樣才對你的學習有幫助,答案只能解決一時。
做作業還是需要靠自己,問答案是不好的習慣。做作業是要自己做的,這樣才能有成績感,而且你連題目都不發誰能跟你答案呀。多問問老師和同學,這樣成績才能提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