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八年級上冊地理講解視頻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地理講解視頻人教版

發布時間: 2021-03-05 09:25:54

①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1節遼闊的疆域
第2節眾多的人口專
第3節多民族的大家庭
單元知識整合屬
新典考題分析
中考趨勢方法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1節地勢和地形
第2節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第3節河流和湖泊
單元知識整合
新典考題分析
中考趨勢方法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1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歹
第2節土地資源
第3節水資源
單元知識整合
新典考題分析
中考趨勢方法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1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第2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第3節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單元知識整合
新典考題分析
中考趨勢方法
答案與提示

② 求大神回答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視頻 最好是那種具有代表性的,因為快期末考試,急於求成!求幫忙啊

看視頻太費時間。我給你發個提綱吧。

§1-1
一、位置優越
1、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廣,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只有高山地區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3、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4、地理位置優越性的表現: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熱量豐富,南北相差近50個緯度,致使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使東部地區深受海洋的影響,降水較多,有利於農業生產,還有利於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由於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上交通,與各國交往。西靠亞歐大陸(面積最大的大陸),陸上交通便利,現已開辟了橫貫東西的亞歐大陸橋,可直接與各國直接往來。
二、國土遼闊
1、國土面積: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2、四至點: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兩地存在著晨昏差異;最南端: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存在著季節差異。
3、陸上疆界和鄰國[來源:Z|xx|k.Com]
陸上疆界:2.2萬多千米
陸上鄰國: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P4的圖1.4)
4、海上疆界和鄰國
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
臨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有台灣島(最大島)、海南島、舟山群島(最大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此外,我國與朝鮮、越南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三、34個省級行政區
1、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自治州、市)和鄉(民族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2、34個省級行政區在地圖上的位置、名稱、簡稱、行政中心(P7的圖1.7和P8表)
§1-2
一、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國家——中國
1、人口數量:13.40億(2010年),約佔世界人口1/5以上
2、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我國眾多,要滿足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將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這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3、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供人口素質(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依然較大原因:人口基數大)
二、人口東多西少
1、我國人口密度:我國人口密度為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2、我國人口的分布:不均勻,大致以黑河-騰沖線(胡煥庸提出)為界,東南部人口總數多,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總數少,人口稀少。
東部地區面積佔43%,人口佔94%;西部地區面積佔57%,人口佔6%。
3、造成我國人口分布差異的原因
東部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適合發展種植業,工商業發達,交通便利,所以人口密度大。
西部地區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嶇,降水較少,多沙漠、草原,工商業落後,交通不便,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1-3
一、56個民族
1、我國的民族構成
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總共約佔全國人口的8%,被稱為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中人口數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萬;人口在5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族、藏族等。
各民族無論大小,一律平等。
2、少數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文化特色及節日等(P17「活動2-3」)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的分布: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與西南、西北、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2、我國的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
§2-1
一、地形類型多樣
1、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草場分布、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地面平坦,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雲貴高原:山嶺起伏,地面崎嶇、梯田廣布。
3、三大平原
平原:東北平原(面積最大)、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4、主要山脈分布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山脈往往是地形區分界線(23頁圖2.2)。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三橫)
南北走向的三條: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三豎)
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三撇)
西北-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兩捺)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一弧形)
5、各大地形相互錯綜復雜,縱橫交錯:p23地形圖、P25-26的「活動3」
二、山區面積廣大
1、山區:包括山地、丘陵、比較崎嶇的高原。
2、五大地形的比例: P23最後正文部分(山地佔1/3、山區佔2/3)和p24圖2.8
3、山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利:在發展林業、牧業、旅遊業、采礦業方面有優勢。
弊:耕地不足,不利於發展種植業;交通不便。
三、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總趨勢:地勢西高東低,呈三階梯狀分布
西部以高原、山地、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呈西高東低。我國陸地海拔最高點是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我國陸地海拔最低點是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窪地。
2、三級階梯及其分界線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主要為高原和盆地,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
分界線: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主要為丘陵和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三級階梯的地形剖面圖(32°N、36°N)
3、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產生的影響(水汽、水運、水能)
①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於農業生產。②順著地勢,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東流,便利東西交通。③河流由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很大,水能資源較為豐富。
我國大型水電站多分布於地勢第一、二階梯及地勢第二、第三階梯分界處。原因:山高谷深,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2-2
一、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
1、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南北溫差很大,氣溫南高北低。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的北極村。
0℃等溫線:秦嶺-淮河一線
2、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是吐魯番。
3、溫度帶的劃分及其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
我國劃分為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
氣溫的南北差異對人們生產、生活影響大:P33 「活動」
亞熱帶-暖溫帶分界線:0℃等溫線,即秦嶺-淮河一線
二、東西干濕的差異
1、我國降水分布規律:
(1)空間分布很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島東北部的火燒寮。我國年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2)時間分配也不均勻,大多數地區的降水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雨季短。我國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
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秦嶺-淮河一線,我國農業地區南北方差異分界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乾旱、濕潤地區分界線,我國農業地區東西部差異分界線。
2、影響我國降水分布的原因: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夏季有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高原山地的阻擋和海陸遠近的制約,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3、四大幹濕區及各區分布的植被:(P36圖2.12)
濕潤區-半濕潤區分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即秦嶺-淮河一線
半濕潤-半乾旱區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半乾旱-乾旱區分界線: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4、降水量的多少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p37活動題1、2)
(1)影響植被、農業生產
(2)影響人們的生活、建築、飲食、民俗
三、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氣候類型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我國的氣候類型及其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
2、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1)東部地區是世界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由南向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西北部分布著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3)青藏高原分布著高原山地氣候,高山地區的氣候和植被呈現出垂直變化的規律。
3、不同氣候的特點不同:課本39活動題1、2
四、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緯度位置(影響氣溫)、海陸位置(影響降水)、季風和地形(垂直變化)。
2、季風氣候顯著的形成、因素和影響(P40的圖2.28)
季風的形成:
冬季:盛行從亞歐大陸內部吹來的偏北風,寒冷乾燥,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寒冷,使南北溫差加大。
夏季:盛行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風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風,溫暖濕潤,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我國東西跨經度大,自東南向西北,距離海越來越遠,受夏季風的影響越來越小,降水越來越少。
因素:海陸位置(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離印度洋也較近)
影響:P40—41活動題1、2
3、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2-3
一、以外流河為主
1、內、外流河的概念
2、內流河(區)和外流河(區)分布:(P42的圖2.30)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注意瀾滄江、怒江、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等)
我國東南部外流區河流多,河流水量大,受地形影響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我國西北部內流區河流少,河流水量小。
3、我國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點:
外流河: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南、北方水文特徵差別明顯: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大,汛期較短,含沙量大;
原因: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長,植物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氣溫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內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內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徵與季節密切相關。
4、京杭運河(6省5大水系,南水北調疏水通道):P44閱讀材料
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1、黃河(我國第二長河)的地理位置:(P50圖2.41黃河流域水系圖)
發源於西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等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城市:內蒙古河口,中、下游分界城市:河南桃花峪;主要水利樞紐:三門峽、小浪底、萬家寨等;
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2、黃河的貢獻:P51的正文倒數二段
塑造華北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豐富的水能和灌溉水源;旅遊景觀。
3、黃河的憂患:(P52-53活動題)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氣候乾旱、草地退化;受緯度位置影響,初春時上遊河段先解凍,河水挾冰塊而下,水勢洶涌,導致水位猛漲;
可採取措施:生態環境建設(還草還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嚴重;
原因:人為原因(破壞植被)。
自然原因:夏季多暴雨、中游支流多、黃土土質疏鬆;
可採取措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造林、退耕還草等)、修建大型水利樞紐等
下游:地上河;
原因:P51的最後一段;可採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堤等
三、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1、長江(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的地理位置: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全長6300千米,流經青、川、渝、藏、滇、鄂、湘、贛、皖、蘇、滬等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
上、中游分界城市:宜昌;中、下游分界城市:湖口;主要水利樞紐:三峽、葛洲壩等;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支流:(雅礱江的山民(岷)騎著嘉陵摩托去烏漢買香(湘)干(贛))
2、「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
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峽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約佔全國一半。因此,長江干支流上建立了很多座水電站,但因工程條件復雜、投資大等原因,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率比較低。
長江干支流很多,構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幹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是我國東西航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3、長江開發和治理(P48-49的「活動題」)
宜昌到江西湖口的中游段,河道彎曲,湖泊多,支流多,特別是荊江段,多淺灘和沙洲,水位高於兩岸陸地,加上曲流發達,地勢低窪,水流不暢,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新中國以來,重點治理了灘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腸」的荊江,疏通長江航道,加強沿江港口建設,提高了長江運輸能力。
4、生態建設:退田還湖(P48閱讀材料)
洪澇災害、水土流失、水污染嚴重。中下游的洪澇災害、泥沙淤積與上游的水土流失有關。
§2-4
一、常見的自然災害
1、分類:氣象災害(乾旱、洪瀨、台風、寒潮等)、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我國自然災害特點
(1)自然環境復雜,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
(2)發生最為頻繁、遭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
3、分布及原因(P56圖2.48 P57圖2.49,P58活動題)
台風災害: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地區。台風登陸帶來狂風暴雨災害,還會引發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
乾旱災害:主要分布與華北地區。
洪澇災害:主要分布於大河中下游地區,以南方地區更為嚴重。洪澇災害的產生與南方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有關。
滑坡、泥石流災害:主要分布於中西部山地,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我國中西部山區地震災害也很多。山區地震可能引發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水災害。
我國西南部地區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多地震。這里地形復雜,夏季多暴雨,容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災害。
3、防災減災:(措施:四方面,避災方法:P60活動題)
§3-1
一、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1、自然資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資源的分類: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和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
3、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且注意保護和培育,就能夠實行永續利用
非可再生資源: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二、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1、我國自然資源的總特徵是:總量大,人均不足。
課本64頁卡片小字。[來源:Z+xx+k.Com]
2、節約和保護資源:P66的「活動1」
保障我國資源供應的措施。
§3-2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
1、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P67-67的圖3.6
2、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優點:(1)總量豐富,
⑵類型齊全(有利於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工礦業生產和城鄉建設)
缺點:⑴我國人均耕地量少
⑵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也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多
⑶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⑷土地利用類型分布不均
二、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1、耕地: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的平原、丘陵地區
2、林地: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的山區
3、草地: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半乾旱、乾旱區的內陸地區,這里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較低,以發展牧業為主
4、難利用土地(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積雪和冰川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內陸地區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資源被破壞嚴重:突出問題:耕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
四個原因(P71圖3.13):城市擴張,佔用耕地;過度放牧,草場退化;亂砍亂伐、水土流失;不當排放,土地污染。
2、土地資源的保護:
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保護措施:四個方面(P72的圖3.12)(P73-74活動題)
(1)制定法律、法規,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2)在農耕區,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基本農田保護;
(3)在牧區,建設人工草場,保護天然草場;
(4)在易遭受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營造防護林,治理沙化,鹽鹼化。
對難利用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以利用。
沙漠、戈壁:發展旅遊業,種植耐旱農作物,發展沙產業等。
雪山:發展旅遊業,利用冰雪水資源,開發動物資源等。
高寒荒漠:開發耐寒植物,發展高寒畜牧業。
石山:發展旅遊業,開發礦產資源等。
§3-3
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1、水資源:可供人類直接使用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是我國的主要淡水資源)
2、水資源的時間分配:夏秋多,冬春少
原因:夏秋季降水豐沛,河流處於豐水期,水資源源較為豐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進入枯水期,水資源相對不足。
解決措施:興建水庫(三峽、小浪底)
3、水資源的空間分配:南豐北缺(南、北方分界線:長江流域北界為界);
原因:南方河流眾多,水量大;北方河流較少,水量也小;
影響: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北方的缺水狀況。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影響南北耕地類型;造成水旱災害頻繁、農業生產不穩定;制約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解決措施: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引灤入津、引黃入晉、引黃濟青)
4、 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P78圖3.16)
3條輸水路線:
東線方案。在江蘇揚州江都市計劃把長江水抽進京杭運河,北達山東和天津。
中線方案,把丹江口水庫的水引到華北平原,北達北京。
西線方案,把長江上游的水引入黃河上游,補充西北地區的水資源。
三、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1、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的問題:
一方面水資源供應相當緊張,缺水狀況仍繼續加重;另一方面是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驚人,污染嚴重,影響了水資源的可利用價值,加劇了我國的缺水程度
2、 解決措施:
途徑: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節水比調水更重要
節水措施:
農業生產: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改變農作物品種,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減少化肥、農葯的使用。
工業方面:工業用水重復使用、循環使用;降低生產耗水,提高利用率;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家庭生活方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少使用洗潔劑和清潔劑。
3、節水標志:P80的閱讀材料和圖3.22
§4-1
一、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1、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交通運輸的發展:P84的圖4.1
3、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1)依據:根據出行的目的、貨物本身的性質等,考慮運價的高低、運速的快慢、運量的多少
(2)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水路運輸量最大,佔地少,污染輕,成本低,價格最低,受天氣狀況影響較大;鐵路運輸運量大較大,價格較低,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價格較高,受自然條件影響小;航空運輸速度最快,運量較小,價格最高。
(3)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一般來說,運距遠、貴重、急需、量小的貨物,適宜選擇航空運輸;鮮活的或易變質的貨物,運距較近的多採用公路運輸;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或鐵路。
二、我國鐵路干線分布
1、鐵路線的分布特點:東部地區鐵路建設比較早,發展速度比較快,鐵路網密集,部分城市之間還有高速鐵路相連;西部鐵路建設晚,發展速度比較慢,鐵路網稀疏。
我國鐵路干線分為南北向和東西向鐵路干線,在鐵路干線交匯處形成鐵路樞紐,如北京、上海、鄭州等。
2、鐵路線的命名方法:P88的「活動1」
3、鐵路線的基本分布:三橫五縱(名稱、起止點的城市、經過的省級行政區名稱(簡稱))、四條高鐵、高原鐵路、丁字鐵路(P88圖4.5和P89的「活動2」)
三橫鐵路: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五縱鐵路: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
東北鐵路干線:濱州——濱綏線;哈大線;京哈線;
高原鐵路:青藏鐵路;
四條高鐵: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沿海高鐵;哈大高鐵;
§4-2
一、農業及其重要性
1、農業概念
2、農業的主要部門: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P90-91的圖4.6)
3、農業的重要性: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國民經濟的基礎。
4、多姿多彩的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的主要功能除了農產品供給以外,還具有多種新功能。新型農業形態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產業(課本92頁閱讀材料)。
二、農業的地區分布
1、表現為: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P100的圖4.13及小字部分
2、東、西部農業分布差異:(P93圖4.10)
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西部:天然草場廣布,農業中的畜牧業地位重要,那裡有我國的四大牧區。因為降水稀少,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東部:是種植業、林業、漁業主要分布區。其中,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漁業基地;南方地區淡水漁業發達。
3、南、北方的分布差異:
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0°C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差異表現:耕地類型、熟制、作物種類等(P94圖4.11及邊上的小文字)[來源:學科網]
三、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P97活動題1、2)
發展農業要考慮的因素:
⑴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和土壤(P96圖7.13及邊上的小文字),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
⑵社會經濟條件:市場需求、交通運輸、技術水平、國家政策。城市附近的郊區要積極發展蔬菜、花卉、肉、乳、蛋、奶等的生產,以滿足城市(市場)需求。
四、走科技強農之路
1、重要作用:①品種的改良②生產效率提高③抗災能力增強
2、具體事例:①雜交水稻袁隆平②溫室大棚技術③農業機械化④滴灌、噴灌技術
3、發展方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
§4-3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1、工業:基本物質生產部門。包括:開采自然資源、對原材料加工和再加工。
2、重要性:提供先進的工具和設備、原材料和動力等生產必需的物質條件,對現代農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科學研究有重要作用。
3、發展現狀:發展迅速、門類齊全、基礎雄厚、規模龐大。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世界最大的貨物出口國。
二、工業的空間分布
1、基本格局:東部密集、中部較多、西部較少、分布稀疏(P103的正文部分和圖4.21)
沿交通線(鐵路線——京哈、京廣、哈大等、公路線)、沿河(江)、沿海
2、主要工業基地(P104的「活動1-2」)
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滬寧杭)、珠江三角洲
3、 中西部發展:
戰略: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
優勢:自然資源豐富、生產成本較低
三、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1、發展特點:發展迅猛,貢獻巨大(7倍多)
2、類型: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航空航天、現代農業等
3、分布:
(1)依附於大中城市,東部發展速度遠高於中、西部
(2)聚集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P106圖4.25)
4、具體事例:
(1)「中國光谷」: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我國第一家國家級的光電產業基地。
(2)「中國矽谷」:北京中關村,我國首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②科技力量雄厚,人才眾多。[來源:學|科|網Z|X|X|K]
③基礎設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4、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和人才

③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生物政治物理的視頻學習

你在網上一科一科搜,肯定有的。

④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

八年級上人教版地理主要知識點如下:
01、中國從東西半球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位於北半球。
0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0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0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0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06、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07、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08、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09、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0、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7、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18、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0、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脈走向: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21、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22、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
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3、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4、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25、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27、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28、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9、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干濕地區是: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5、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36、黃河在流經中遊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37、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
38、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宜賓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41、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2、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43、我國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眾多,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44、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45、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46、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資源只佔2.5%
48、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主要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49、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
51、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52、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農業,工業,家庭的節水方法)
53、在各種交通運輸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54、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南北向:京哈線(北京—哈爾濱);
東西向: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
隴海(連雲港—蘭州)—蘭新線(蘭州—烏魯木齊);
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貴陽)—貴昆(貴陽—昆明)線
京滬線(北京—上海); 京廣線(北京—廣州);京九線(北京—九龍) 焦柳線(焦作—柳州);
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
我國主要的交通樞紐及經過的鐵路干線:
北京:(京哈線)、(京包線)、(京廣線)、(京滬線 )、(京九線)。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 蘭州:(隴海線)、(京包線)、(包蘭線)。
5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5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5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5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5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格局。
6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6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點。
6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6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6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65、●工業分布特點:(沿海)、(沿河)、(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布: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布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嶺-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01)1月份0℃等溫線
(02)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03)年降水量800 mm等降水量線
(04)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05)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06)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