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題第一章
❶ 地理必修二書本第一章習題答案
高二地理科(選修二)測試卷
總得分--------------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鍾。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1. 東部季風區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其分界線為: ( )
A. 陰山——燕山一線 B. 秦嶺——淮河一線
C. 南嶺一線 D. 大興安嶺——太行山一線
2. 全球定位系統使用的實際意義是( )
A. 使人們在野外不易迷失方向 B. 使指南針精確度增加
C. 只需一顆衛星便能覆蓋全球 D. 對靜止的物體進行定位
荒漠化是當前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由於全球在氣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要結合各國各地區的區域特點和實際情況確定荒漠化的范疇。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各地經濟活動復雜,流水、風力、化學和物理四種營力過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屬於荒漠化。讀圖,完成3~5題。
3. 我國下列地區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
A.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石漠化 B. 黃土高原―鹽漬化
C. 雲貴高原―沙漠化 D. 江南丘陵―紅漠化
4. 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岩廣布、土壤發育淺薄 ② 植被破壞 ③ 土層疏鬆、直立性強
④ 降水強度大、多暴雨 ⑤ 地表水缺乏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5. 下列關於濕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濕地是指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
B. 河流、湖泊屬於陸地水體,不屬於濕地
C. 濕地屬於土地類型,不包含淺海區
D. 稻田是人們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屬於濕地
6.為減少庫區泥沙淤積,延長水庫使用壽命可採取的方法是( )
A、汛期排水 B、冬季排水 C、汛期蓄水 D、人工清除
7. 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A. 熱量充足 B. 太陽輻射強 C. 水資源豐富 D. 土壤肥沃
8. 符合長江三角洲土地條件特點的是( )
A. 水稻土是生產力較高的土壤 B. 人口稠密,耕地較為集中
C. 人均耕地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佔比重大
9. 地理信息系統工作的簡要程序是( )
A. 信息源—數據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
B. 信息源—空間分析--數據處理—資料庫—表達
C. 信息源—空間分析—資料庫--數據處理—表達
D. 信息源—資料庫—數據處理—空間分析—表達
10. 年降水量200mm線是( )
A. 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B. 半乾旱和乾旱地區分界線
C. 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分界線 D. 濕潤和乾旱地區分界線
11. 在草原區,利用現代技術掘井擴大水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掘井愈多,愈有利於草地生態保護
B. 水井周圍的草地,獲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長勢最茂盛
C. 機井數量不斷增多,經濟效益也就不斷增長
D. 牲畜增長愈快,水井無限制增加,草地最終將毀滅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12~13題。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強沙塵暴次數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2.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 我國氣候有變乾的趨勢 B. 南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
C.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D. 西北乾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13. 為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採取的積極措施是( )
A. 開采地下水來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B. 在乾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C. 採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D. 禁止乾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讀下圖「七個省級行政單位某種植被面積佔全國該種植被面積的比例圖」,回答14~15題:
14. 該植被最有可能是( )
A. 草原 B. 苔原 C. 硬葉林 D. 針葉林
15. 該植被分布區最普遍的環境問題是( )
A. 酸雨 B. 固體廢棄物污染 C. 土地沙化 D. 臭氧層破壞
16.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大致位於
A. 珠江三角洲 B. 長江三角洲 C. 海南 D、 廣西壯族自治區
17.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早期外貿工廠生產的一般模式中,不屬於外商提供的是:( )
A. 資金 B. 勞動力 C. 生產設備 D. 技術指導
18、東北大部分地區氣候屬於(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9、東北地區農業耕作制度為( )
A、一年一熟 B一年兩熟 C、兩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0、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徵( )
A、地勢西高東低
B、西、北、東三面分別是小興安嶺、大興安嶺、長白山
C、被人們稱為「天府之國」
D、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1、東北地區北部的主要農作物是( )
A、冬小麥、棉花 B、春小麥、水稻 C、玉米、棉花 D、春小麥、玉米
22、東北大部分地區的干濕區屬於( )
A、乾旱半乾旱區 B、半乾旱、半濕潤區 C、濕潤、半濕潤區 D、乾旱、半濕潤區
23. 在夯實基礎階段,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屬於( )
A. 資金密集型工業 B. 技術密集型工業 C. 勞動密集型工業 D. 資源密集型工業
二、綜合題(共54分)
24. 讀「天山中部降水量隨高度的變化圖」,回答問題。(16分)
⑴天山中部降水量最多地區的海拔高度約為_________米,該地地處天山的_____坡。(4分)該地降水量豐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⑵該地的農業活動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農牧業,_________和_______成為此類農牧業生產活動的主要水源。(每空2分,共6分)
25. 下圖為《西電東送的三條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⑴~⑷題:(12分)
⑴三條送電線路的終點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其中A是_____基地B是_____基地C是______基地(每空2分,共6分)
⑵西電東送的北路是將___省、內蒙古等省區的煤炭轉化成電能輸出。(2分)
⑶西電東送的中路最大的能源基地是____ 。(2分)
⑷西電東送的南路水電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____。(2分)
26. 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26分)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每空2分,共12分)
A、 (海洋);B、 (河流);C、 (鐵路);
D、 (城市);E、 (城市);F、 (城市)。
(2)本區位於廣東省的 部,毗鄰 地區,與 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每空2分,共6分)
(3) 年,珠江三角洲被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形成了一個包括 、___________和 在內的開放體系。(每空2分
❷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全部活動題答案
高二地理(理科)水平測試復習提綱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一、人口增長:
1、總趨勢: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萬的數量在增長。
2、一個地區人口的增長受自然增長和人口遷移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長=出生率—死亡率
3、差異:時間上——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快速的時期。原因是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政治的獨立和經濟的發展等。
空間上——發達國家增長緩慢,(有些國家出現了負增長,如俄羅斯、德國、匈牙利等);
發展中國家速度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長速度趨緩。存在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生育觀念差異所致。
4、人口問題與對策: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出現勞動力過剩,就業困難,社會治安混亂等社會問題;要採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
發達國家——人口增長過慢,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負擔過重等問
題;可採取鼓勵生育、吸納外來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
傳統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
現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如圖1:
「高」與「低」往往以1%為參照, 若低於或接近1%就能用「低」來形容。
目前發達國家已進入了現代型;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還未完成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世界仍處於由傳統型向現代過渡階段;
我國已基本實現了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二、人口遷移:
1、含義: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並達到一年以上。
2、國際人口遷移:
二戰前——原因:地理大發現與新航線的開辟;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殖民主義的擴張;
特點:以集團性、大批移民為主;
流向:從舊大陸流向新大陸,從已開發國家流向未開發國家。
主要移出地:歐洲;移入地:美洲與大洋洲。(黑人作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亞洲人作為勞工被招募到東南亞和美洲)。
意義:人口遷移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二戰後——原因: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勞動力供求關系的地區差異。
特點: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工人增加;
流向: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北美、西歐、大洋洲由於經濟發達,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西亞、北非石油開采,經濟發展較快,也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3、中國人口流動:
建國初期——流向:國家有計劃、有組織地從東部城市遷往西北、東北等邊疆地區;
目的:開發國土;
原因:東南部人多地少,勞動力富餘,西北和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勞力不足。
改革開放後(民工流)——
流向:自發地從落後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內陸流向沿海、從山區流向平原、從農村流向城市。
原因: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所致。(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發達,西部內陸,尤其是農村經濟落後)。
意義: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緩解遷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經濟收入,縮小地區差異;
另一方面也可解決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促進經濟發展;
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遷出地人才流失,遷入地社會治安混亂、交通擁擠、住房困難等)。
4、美國人口流動:從東北部(冰凍地帶)流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土壤、淡水、礦產等;
社會經濟因素:經濟、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
政治因素:政策、戰爭、政治變革等。
三、幾個概念:環境承載力——指某種資源能夠持續供養的最大人口數。
環境人口容量——綜合考慮多種資源,環境能夠持續供養的最大人口數(即最小的環境承
載力,它是一個極限值)。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資源(最主要因素)、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目前技術條件下,估計世界環境人口容量100億,我國16億。
人口合理容量——一定條件下,該國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我國的合理人口容量估計7億。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一、城市形態:
團塊狀——多見於平原地區;條帶狀——多見於河谷地區;組團狀——多見於山區或丘陵地區。
二、城市功能區: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是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
商業區——面積最小,多呈點狀或條帶狀分布於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線旁或街角路口處;
工業區——面積中等,多呈片狀分布於城市外緣和主要交通線旁(如鐵路、公路、河流);
住宅區——面積最大(占據城市空間的40%—60%),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狀。高級住宅區位於高坡、城市外緣,接近文化區,環境優美地區;
低級住宅區位於低地,接近內城和工業區,生活設施和環境差。
各功能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
要合理組織城市各功能區:工業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間要有便捷的交通;
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以減少對居住區的污染;
在工業區與生活區之間設置防護帶;
留有發展餘地。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塊土地用於哪一種活動,主要取決於各種活動願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離市中心的遠近(離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過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線越近,地租越高)。各種功能區的付租能力如圖2所示:
四、城市等級:用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少,城市間距離越遠,其服務范圍(城市為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區域,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鎮和農村地區)越大,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
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資源、交通等;
五、城市化——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
A、特點:城市數目增多;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提高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標志(城市化水平用此表示)。
B、差異:時間上——初期階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發展較慢;
加速階段(中期):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進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間。由於人口和產業向城市集中,市區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並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發展趨緩甚至停止。有些地方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如圖3:
空間上——發達國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進入了城市化後期階段。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處於初期階段和加速階段。目前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超過了發達國家。如圖4
C、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過快的城市化會使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甚至出現一系列的城市環境問題。
城市環境問題:①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雜訊污染、光污染、熱污
染等);
②交通擁擠;③綠化面積小,居住條件差;④就業困難,失業人口增多等;
如何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
①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
②使城市景觀盡可能地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一、農業區位:
1、含義:一方面指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系。
2、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大。
改造自然因素的措施:A、溫室農業——改造熱量;
B、修築梯田——改造地形,但坡度超過25°不能修築梯田;
影響以下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A、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東南丘陵的立體農業——地形;
B、河西走廊的棉糧、南疆綠洲區的農業——水源;
C、東南丘陵的荼樹——土壤;
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熱量;
E、海南一年三熟、東北平原一年一熟——熱量;
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地形;
G、郊區農業——市場;
H、荷蘭的鮮花遠銷世界各地——交通、保鮮冷藏技術;
3、農業區位選擇:
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合理的區位選擇:要考慮農業生產地價的高低,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值,農業生產需要土地面積
的大小,農業生產需水量的多少以及產品對交通的迫切性等。
二、農業地域類型:
分布 典型地區 區位優勢 特點
季風水田農業 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氣候區和部分熱帶雨林氣候區 東亞、
東南亞、
南亞 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
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食糧。 水利工程量大;
小農經營;
單產高;
機械化程度低;
科技水平低;
商品率低。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俄羅斯、阿根廷、烏克蘭
等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為
主的氣候區;
我國東北和西北。
(我國國營,其他國家
私營);
美國中部平原 地勢平坦開闊;
土壤肥沃;
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地廣人稀;
市場廣闊;
交通便利;
機械化水平高;
農業科技先進。 生產規模大;
機械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產品商品率高。
(農作物:小麥、玉米為主)
大牧場放牧業 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美洲的國家牧牛為主,其他國家牧羊為主)等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有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利於牧草的生長;地廣人稀;
交通便利。 生產規模大;
專業化程度高;
產品商品率高。
乳畜業 北美五大湖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西歐、紐西蘭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澳大利亞等;
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 北美五大湖區、
西歐 市場(大多緊消費市場)、飼料供應。
(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於溫涼、潮濕,多雨多霧,日照少,不利於糧食作物的成熟,但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面向城市市場;
商品化、集約化;
混合農業 美國、澳大利亞、
我國珠三角的基塘農業 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對市場的適應性強;有效的安排農事活動
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和原因: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一、工業的區位因素:
勞動力數量、原料、能源 因素對工業的影響在減弱;
市場、勞動力素質、信息通訊 的影響在加強;
交通一直都是對工業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工業的區位選擇
各類工廠的污染物:如右圖:
從經濟效益考慮不同類型工業的區位選擇:
工業類型 工業特點 部門舉例 區位選擇原則
原料導向型 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
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 水產品加工廠、
製糖廠、
水果罐頭廠 宜接近原料產地
動力導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鋼鐵工業、煉鋁工業、化學工業 宜接近火電站或水電站
市場導向型 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 啤酒廠、汽水廠、
傢具廠、印刷廠 宜接近消費市場
勞動力導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
玩具、鞋帽等 宜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 技術要求高 集成電路、精密儀表、
高分子合成、核工業、
電子工業等 宜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三:工業地域的形成
四: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
德國魯爾區發展條件:
1、豐富的煤炭資源;
2、充沛的水源(萊茵河、魯爾河等河流);
3、便捷的水陸運輸(歐洲陸上的「十字路口」,鐵路、公路運輸發達,並有萊茵河、魯爾河及運河便利的水運);
4、廣闊的市場(附近是世界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5、離鐵礦區較近(靠近法洛林高原鐵礦區,現時還通過荷蘭鹿特丹港進口鐵礦石);
義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
形成條件: 主要特點:
美國「矽谷」發展條件:
1、位置:地理位置優越,環境潔凈優美(背靠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
2、氣候:氣候宜人(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科技:科技力量雄厚(居美國首位)(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主導區位因素。
4、交通:交通便捷(鄰近舊金山的航空港,並有高速公路穿全境);
5、市場:市場穩定(美國國防部一直維持著對「矽谷」電子產品穩定的訂貨);——特有條件。
6、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特有條件。
特點:1、高技術產品為主;
2、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科研經費投入量大;
3、工人的技術水平高;
4、分布在高等院校周圍,環境優美的地方;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人地關系的發展
漁獵文明時期 農業文明時期 工業文明時期 後工業文明時期
人地關系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謀求人地關系協調
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不嚴重 環境遭破壞 人地關系呈現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 環境和發展問題得到普遍關注
二、環境問題
三、協調人地關系的途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其內涵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遵循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同代人之間、代際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公平);
持續性原則(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之內)
共同性原則(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需要各國的積極參與)
❸ 誰知道2010高一地理必修二《非常學案》,第一章第一節最後一題,怎麼做
沒課本,不知道題目,直接將題目發上來吧!
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變化上多少個課時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2(必修)》的內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礎知識。它以人類活動為核心,分析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第一章「人口的變化」主要闡述的是人口問題。為什麼把人口問題放在開始呢?因為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是人類普遍關注的三大問題,而人口問題又是產生另外兩大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問題成為所有問題的焦點。人口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地球資源的消耗,也影響著人口素質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適度規模,盡快實現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當務之急。當前我國和世界上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增長過程及其地區差異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兩個方面闡述。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全球范圍內的人口遷移越來越頻繁,而我國正在加速城鎮化的進程,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必然隨之出現,因此人口的空間變化也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遷移過程和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長,和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范圍內人類開發利用資源的能力和空間的有限性,環境承載能力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緊迫。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變化包括三節課文,分別是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空間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後的問題研究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壯大的農民工為題材,利用資料讓學生分析民工現象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一步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生活,關愛他人,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今天我主要備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內容。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長的決定因素、時間差異和空間差異。
2、了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類型及其轉變的時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方法。
4、掌握地理曲線統計圖和柱狀統計圖的閱讀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讓學生歸納不同時期人口增長的特徵和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藉助圖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討論,讓學生歸納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徵及差異,引導學生對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
1、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2、理解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和轉變的原因。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具有從圖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四、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 比較法
五、教學用具
自製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通過兩個嬰兒的出生圖片提出問題:為什麼社會如此關注?從而導入第一個標題——人口的自然增長。
[板書]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教師展示材料一,讓學生明確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系;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長是指某時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後的余數(或差額)。
公式: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
教師指出:人口自然增長率表明人口自然增長的程度和趨勢。自然增長率還可以用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來表示。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師講解:當人口出生率大於死亡率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當人口死亡率大於出生率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因此,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過渡:下面我們從時間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這樣呢?
[板書]1、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變化
引導學生讀課本圖1.2和圖1.3,讓學生分析
教師先讓學生說出閱讀地理曲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然後總結歸納:
1、讀圖名。
2、讀各個坐標分別表示什麼變數(兩圖橫坐標均表示時間,縱坐標均為相應時期的人口數)。
3、判讀圖形變化特徵(兩圖中曲線曲率的變化反映了對應時段內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
4、思考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兩圖均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世界人口數量增長的不同特點)。
讓學生閱讀課本圖1.2,提問:
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什麼?讓學生結合課本P2讀圖思考題,分析回答。
讓學生閱讀課本圖1.3,在圖1.2中找出圖1.3所在的時段,指導學生自學P3第一段,讓學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最後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填寫下表。
❺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 相關ppt和練習題目
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綜合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分)
1.在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開始轉變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生育率D.自然增長率
2.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是
A.國際間人口遷移 B.由農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農村 D. 由城市到城市
3.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確的是
A.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現代社會一工業時期 B.農業時期一原始農業一工業社會一現代社會
C.工業時期一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現代社會 D.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工業時期一現代社會
4.進入新世紀,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主要對策是:
A.繼續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趨勢
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長率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下圖為某國1790——2000年城市和鄉村人口數量變化情況,據此回答5~6題。
1790 1900 2000
5.1900——2000年該國城市化水平
A.基本不變 B.持續上升 C.波動下降 D.持續下降
6.該國最有可能是
A.新加坡 B.印度 C.中國 D.美國
7.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A.商業區用地B.工業區用地C.住宅區用地D.綠化用地
8.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最大的是
A. 商業區 B .工業區 C.住宅區 D.郊區
9.目前世界城市化的特點
A、歐洲國家城市化水平高於亞洲國家
B、北美國家城市化進程比拉美國家快
C、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比發達國家慢
D、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圖5是甲一戊5個國家三次產業就業人口結構的等邊三角形圖。據圖回答10-11題。
10.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國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經濟結構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國家是
A.丁 B.乙 C.丙 D.戊
按聯合國標准,如一地區≥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的人口達7%,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上圖(右)為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瑞典五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在20世紀初期已成為人口老年型的國家是
A.英國和美國 B.美國和日本 C.日本和英國 D.法國和瑞典
13.在20世紀30~50年代人口的平均年齡較低的國家是
A.瑞典 B.美國 C.日本 D.法國
讀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變化圖(左下圖)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右下圖),回答14-15題
14.目前該省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A.總量呈下降態勢 B.總量仍呈增長態勢 C.總量呈零增長態勢 D.增長模式沒有變化
15.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間 C.2000-2004年之間 D.2004年以後
16.下圖反映了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長屬於現代型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全選對得3分,共9分)
17.下列因素直接影響地租高低的有
A .不同的功能活動 B .城市環境的優劣C. 距離市中心的遠近 D .交通運輸的通達度
下表是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江蘇省某市遷入人口年齡及性別統計表」。據此回答18-19題。
年齡段(歲)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萬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萬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18.該市遷人人口的特徵有
A.男性人口多於女性人口 B.人口遷移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
C.以青壯年人口為主 D.與該市原有人口年齡構成相似
19.遷入人口對該市的影響有
A.緩和了當地就業緊張局面 B.制約了該市的經濟發展
C.增加了該市的被撫養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選擇題答題處:
三、綜合題
22.讀圖1-4 A、B兩國的人口金字塔圖,回答:(每空2分,共16分)
圖1-4
(1)兒童佔有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國;如該國人口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20年後,該國面臨的困難問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屬於_____________型,若干年後該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已接近________。
23.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讀圖回答(每空2分,共19分)
(1)950年至2000年.該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徵是 、 、 。 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 。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從小到大,說明 對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3)圖2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 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的人口變化特點是 ,其原因是 等社會經濟問題。
(4)城市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在 (多項選擇)(3分)
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變化
C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擴大城鄉差別 D增強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效應
24.讀上圖,完成17~18題。 (8分)
(1).甲城有意引進一家造紙企業,你認為適宜還是不適宜?說出原因。(6分)
(2).乙城的最佳住宅區和CBD應分別布局在 ( ) (2分)
A.①處和⑤處 B.①處和③處 C.②處和⑤處 D.③處和④處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A
B
D
C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D
C
B
B
C
CD
BC
CD
答案:(每小題3分)
二、綜合題
20. (2分/空)(1)A ;就業困難;人均資源減少影響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安定(任寫兩點即可得分)(2)現代;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或兵源不足社會負擔加重(任寫兩點即可)
(3)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現代型
21.(2分/空)(I)城市規模擴大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數量增加(或出現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 (2)公路運輸(或交通運輸)
(3)① ;城市人口數量不斷下降; 環境污染(或交通擁擠);地價上漲(或經濟效益下降)
(4) ABD (3分)
22.(1)不適宜(1分) 原因:①造紙廠屬於污染嚴重的工廠;(1分)
②甲城位於河流的上游,會污染水源,影響甲、乙兩城的水質。(2分)
③甲城位於盛行風的上風向(或最小風頻的下風向)(2分)
(2)A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A
B
D
C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D
C
B
B
C
CD
BC
CD
❻ 高一必修二地理 第一章和第二章 以前考的和會經常出的綜合題 題目和答案, 有鏈接就給鏈接好了
三套,題目都不錯。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56_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J1eXVJMFbWGwA3QSQmQk_ipf5NUSYreMB3E6uXTMGQVfh-YpGutD_-7OFqHumEb96Na3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56_-fTw_oiFluismxcGHRluq
❼ 求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的復習題綱(急)
必修2復習綱要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知識點重現
本章知識點邏輯聯系: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記憶]
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10/12);;中國13億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理解記憶)
時 期 人口變化特點 原 因
農業革命之前 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生產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期間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較快 生產力水平提高,醫療條件改善,壽命提高
工業革命開始後 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生產力、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死亡率逐漸降低
4、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理解記憶)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5、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理解記憶)
6、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增長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佔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很多國家實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記憶)
人口模式 特 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9、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記憶]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10、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記憶]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比較: [記憶]
遷移原因 特 點 遷移路線
二戰前 1.殖民主義擴張和資本主義發展
2.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開辟 1.從舊大陸到新大陸
2.從已知開發國家到未開發地區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3.東亞、南亞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戰後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1.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2.定居移民減少,流動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亞、南歐、非洲人到西亞打工
3.南歐、非洲人到西歐
4、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記憶]
遷移原因 特點 遷移方向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 1.計劃經濟體制
2.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1.國家從東部城市抽調各種人員支援西部、內地和邊疆地區的建設
2.大量農村人口從東部人口稠密區遷往西北和東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 改革開放政策 自發遷移 1. 內地到沿海
2. 山區到平原
3. 貧困地區到發達地區、「民工潮」
5、人口遷移的意義[理解]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理解記憶]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系[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記憶]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記憶]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 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城市形態的概念:[記憶]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記憶]
類型 團塊狀 條帶狀 組團狀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舉例 我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 蘭州、洛陽、西寧、宜昌 重慶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理解]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4、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記憶]
5、功能區比較[理解記憶]
6、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
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理解記憶]
8、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9、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記憶]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10、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以下為縣城、建制鎮等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等級低,服務種類少,服務范圍比較小;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記憶]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系[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6、中心地理論[理解]
前提:環境幾乎一樣的平原地區,人口分布均勻,區域的運輸條件一致
分離的圓形服務范圍 相切的服務范圍 六邊形的服務范圍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
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記憶]
4、 城市化的意義:[記憶]
(1)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理解記憶]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 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25%~30%以下,低 緩慢 緩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中期階段 30%~70%,較高 迅速 快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後期階段 70%以上,高 緩慢,甚至停滯 繼續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來源 危害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 污染物有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煙霧事件、光化學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質變壞,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居民消費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污染、廢舊電池等)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天人合一」)
❽ 有沒有高一地理必修二導與練第一章檢測試題答案
上中學生網去找哈 應該有
❾ 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的填充圖冊第一章第一節的所有題。急需!!!
地理
❿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大全。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特點:階段性,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
2、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遷移(發達國家新趨勢);發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發展中國家優秀人才移民
3、特點國際: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戰後,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人口遷移流向,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亞洲、非洲:一直是遷出國內: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建國後、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4、原因: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5、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發展)影響因素: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⑥貧富差距: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