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地理必修一試題
⑴ 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測試 要試題 最好是PPT格式的 發往信箱 [email protected]
沒說明地區啊
⑵ 高中地理必修一魯教版《學習與評價》答案
同情啊,可惜很難找到答案滴
⑶ 求魯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從宇宙看地球
知識結構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統一體,是運動發展和變化著的物質世界,具有物質性、運動性、多樣性的特徵。
2多種多樣的天體
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這些物質統稱為天體。其中恆星和星雲是最基本的天體。
3天體系統
距離相近的天體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繞轉,構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二、太陽
1太陽系概況
太陽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太陽因其質量最大而成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太陽的能量來源
太陽的輻射能量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3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活動類型 大氣層位置 概念 說明
黑子 光球 光球有時出現的黑色斑點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標志,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有時出現增大增亮的斑塊 1耀斑爆發時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2釋放巨大的能量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太陽活動與地球上的氣候變化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②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
③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④產生極光。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有自己的的特點,但並不特殊,特別與其他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1)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
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平面上。
②同向性:從地球上空俯視,各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③近圓性:各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同圓相當接近,只有水星軌道的偏心率稍大。
(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徵
項目
分類 包括的行星 距日遠近 表面溫度 質量 體積 密度 組成物質
類地行星 水、金、地、火 近 高 小 小 大 中心有鐵核,金屬元素含量高
巨行星 木、土 中 中 大 大 小 氫、氦氣
遠日行星 天王、海王 遠 低 中 中 中 氫、甲烷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別是高級智慧生物的行星。這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本身的條件有關。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條件——穩定而又安全
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②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安全的宇宙環境)。
(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溫度、大氣、液態水
①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
②地球自轉周期適當。白晝增溫不過分炎熱,黑夜降溫不過分寒冷。
③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氣層,並逐漸演化成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四、地球的自轉
1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
2自轉的周期:其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成為一個恆星日,使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時,是地球自轉360°59´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太陽日,是晝夜更替的周期。
3速度(見下表)
速度 概念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地表各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 約每小時15°,每4小時1° 南北極點自轉角速度等於0
線速度 地表各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 因各地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 ①赤道線速度最快,為1670km/h
②南北緯60°約為赤道出的一半
③南北極點,線速度為0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2)地方時: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時,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向(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識記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兩岸侵蝕現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積,南半球則相反。
五、地球的公轉
1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
2公轉軌道:橢圓形軌跡,太陽位於其中一個焦點上,1月初地球位於近日點,7月初地球位於遠日點。
3公轉速度: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線速度)。
4公轉周期:一個恆星年為365日6時9分10秒;一個回歸年為365天5時48分46秒。
六、黃赤交角
地球自轉面(赤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的夾角,角度為23°26´。
七、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和黃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看作是不變的,因此,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簡稱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如圖和表(二分二至是針對北半球而言的):
時間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節氣
3月21日前後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後 北回歸線 夏至
9月23日前後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後 南回歸線 冬至
熟記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個太陽光照圖,能判斷圖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某地時刻、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情況等。
八、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北半球晝長夜短,全球的白晝時間由南向被逐漸增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全球的白晝時間由南向北逐漸縮短。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相反,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則晝漸長,夜漸短。
同一緯線上晝夜長短是相同的。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太陽高度交即太陽光線與地平線的夾角,直射點上,太陽高度角為90°,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
3四季更替
(1)劃分依據: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2)我國傳統四季劃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春、夏、秋、冬四季;習慣上四季的劃分如下: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歐美四季的劃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起點劃分的。
4如何應用公式H=90°—|Ф+λ|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
其中,H代表正午太陽高度角,Ф代表所求地點的地理緯度,λ代表當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Ф+λ|表示兩緯度之間的緯度差,若Ф與λ在同一個半球,則用減號(—);若不在同一個半球,則用加號(+)。
第二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
知識結構
1、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2、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3、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4、 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5、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6、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7、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 岩石圈的結構
(1)地殼在垂直方向上可分為硅鋁層和硅鎂層。
位置 組成成分 密度 分布特點
硅鋁層 地殼上層 以O、Si、Al為主,鈉、鉀也較多 2.7 不連續,在洋底缺失
硅鎂層 地殼下層 以O、Si、Al為主,鎂、鐵、鈣成分相對較多 2.9 連續圈層
(2)地殼結構的特點
①地殼厚度不均
②硅鋁層不連續分布
二、 岩石圈的結構與物質循環
1、 三大類岩石的比較
分類 形成過程 特點 舉例
岩漿岩:侵入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的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 由於凝結時間長,礦物結晶明顯 花崗岩
噴出岩:岩漿在地下壓力的作用下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 由於凝結時間短,礦物結晶不明顯 玄武岩、流紋岩
沉積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風化成碎屑物質,再經風、流水等搬運,經過緊壓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不同岩層,有的含有化石 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原有岩石在岩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作用下,使原來的岩石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 有的重新結晶,有的有片理構造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 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軟流層中的岩漿在火山活動過程中噴出地表或侵入地球上部,冷卻凝固而形成岩漿岩,其中噴出岩是暴露在地表的,侵入岩如果遇到地殼抬升的話,也會露出地表。出露於地表的岩漿岩在外力作用下會會形成沉積岩,岩石如果遇到地殼下沉的話,又要受到高溫高壓作用形成變質岩。變質岩經過重熔再生又生成新的岩漿,回到地球內部,同時變質岩也可受到外力作用變為沉積岩。
3、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變化
(1) 地質作用: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作用,就是地質作用。
(2) 分類:地質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於外力作用。
分類 能量來源 表現形式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內力作用 地球內部的熱能 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 造成高低起伏,形成高山、盆地等
外力作用 太陽能、重力能 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等 削高堆低,是地表趨於平坦
四、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的削弱作用
⑴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紅外線。
⑵反射作用:塵埃和空氣分子使陽光改變方向,藍色光容易被散射,雲層和塵埃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陽輻射,因而夏天白天多雲時,氣溫不會太高。
⑶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景觀蔚藍色,黎明、黃昏及陰天時天空仍然明亮,都是散射作用的結果。
2、大氣的保溫效應
地表可以吸收短波輻射,也可以吸收長波輻射。地面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後,溫度升高,同時,地面也把能量向外輻射。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同時也產生大氣輻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間,大部分返回地面,我們稱之為大氣逆輻射,這樣就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起到了保溫作用。
五、大氣運動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輻射。由於各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多少不同,造成高低緯度間溫度的差異,這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2、熱力環流
⑴熱力環流的概念
由於地面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⑵熱力環流的形成
規律:①等壓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壓,下凹的地方是低壓。
②近地面,氣溫高,則氣壓低;氣溫低,則氣壓高。
高空氣壓與近地面相反。
③高壓與低壓是同一水平面的兩點比較。
④豎直方向上氣壓永遠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大氣產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在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平行於等壓線,形成高空大氣中的風向。在近地面,還要受摩擦力的影響,風與等壓線斜交。
六、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
⑴三圈環流
①形成原因:假設大氣在均勻的地球表面上運動,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
②三圈環流在地表表現為相間分布的氣壓帶與風帶。
氣壓帶 成因 氣流特點 天氣現象
赤道低氣壓帶 熱力原因 上升 高溫多雨
副熱帶高氣壓帶 動力原因 下沉氣流 炎熱乾燥
副極地低氣壓帶 動力原因 上升 多降水
極地高氣壓帶 熱力原因 下沉氣流 寒冷乾燥
③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⑵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於地表大面積的海陸相間分布及其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冬夏海陸氣壓活動中心的季節變化,切斷了氣壓帶的帶狀分布。
⑶季風環流
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變化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季風。季風環流也是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
項目 成因 冬季風 夏季風 分布地區 冬夏季風比較
源地 風向 性質 源地 風向 性質
東亞季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西伯利亞、蒙古 西北風 寒冷乾燥 副熱帶太平洋 東南風 溫暖濕潤 我國東部、日本和朝鮮半島等地 冬季風強於夏季風
南亞季風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②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西伯利亞、蒙古 東北風 低溫乾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風 溫暖濕潤 亞洲印度半島和我國西南等地區 夏季風強於冬季風
七、常見的天氣系統
1、冷暖鋒與天氣
鋒面類型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氣團上升原因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天氣圖
雨區位置 鋒後及鋒面附近 鋒前
鋒面坡度 較大 較小
天氣特徵 過境前 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 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暖氣團被迫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 暖氣團沿冷氣團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冷氣團代替了原來的暖氣團的位置,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晴朗 暖氣團占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天氣實例 我國大多數降水和災害性天氣,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沙塵暴、寒潮等;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場春雨一場暖
2、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天氣系統 低壓(氣旋) 高壓(反氣旋)
氣壓狀況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氣壓梯度力方向 從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從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氣流流向 北半球 逆時針向中心輻合上升 順時針向四周輻散下沉
南半球 順時針向中心輻合上升 逆時針向四周輻散下沉
天氣狀況 多雲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平面示意圖(北半球)
空間示意圖
我國的典型天氣 夏秋季節東南沿海地區經常出現的台風天氣 長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發的寒潮天氣,北方地區的「秋高氣爽」天氣
八、世界氣候氣候類型及判讀方法
1、世界氣候類型
氣候帶 氣候類型 分布規律 典型地區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亞馬遜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 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干、濕季交替明顯
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全年氣溫高,雨季集中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部 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我國的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我國的華北、東北和日本、朝鮮半島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寒夏熱,乾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西歐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
亞寒帶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北緯50°~70°之間的大陸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全年受冷氣團控制 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寒帶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沿海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和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南極大陸、格陵蘭島 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氣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脈 地勢高,地形起伏大 其後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2、判斷的主要依據
氣候類型的判斷,關鍵是掌握各種氣候類型的特徵。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①判斷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6、7、8三個月份氣溫最高 北半球
12、1、2三個月份氣溫最高 南半球
②判斷熱量帶(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之間 亞熱帶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中海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15℃~0℃之間 溫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15℃ 寒帶氣候
③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 年雨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熱帶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 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熱帶 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 苔原氣候、冰原氣候
3、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九、水圈的組成
世界水體的存在形式及所佔比重
十、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1、水循環示意圖
2、三種水循環比較
水循環類型 發生領域 水循環環節 作用
海陸間循環 海洋和陸地之間 蒸發→水汽輸送→陸地降水→地表徑流(或下滲→地下徑流)→海洋 是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到更新,是最重要的類型,又稱大循環
陸上內循環 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 政法、植物蒸騰→降水 補充陸地水的數量很少
海上內循環 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蒸發→降水 水循環的水量最大
十一、洋流及其地理意義
1、形成
①風海流:大氣運動和近地面的風帶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並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叫風海流。
②密度流:由於海水密度差異導致海水流動。大洋中心與封閉區域之間往往形成密度流。
③補償流:由風力和密度差異原因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的海水減少,向領海區的海水來補充形成。其又分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
2、洋流分布規律
①中低緯度海區: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
中高緯度緯度海區:北半球有大洋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南極大陸周圍形成西風漂流(南緯40˙附近)。
②北印度洋海區,形成季風洋流。夏季順時針方向流動。冬季逆時針方向流動。
3、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
①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多為暖流,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多為寒流。
②洋流與海水等溫線的彎曲方向,由圖可見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海水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則表示暖流,反之則表示寒流。
③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
④讀海洋生物分布的影響
代表漁場 形成類型 洋流名稱
北海道漁場 寒暖流交匯 千島寒流、日本暖流
紐芬蘭漁場 寒暖流交匯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灣暖流
北海漁場 寒暖流交匯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魯漁場 上升流漁場 秘魯海區冷水上泛
⑤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
1、 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岩石、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2、 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
(1) 主要表現: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及其組合的差異。
(2) 產生差異的原因:主要取決於各區域物質、能量的不同狀況。
3、 自然帶:不同區域由於所處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不同,水熱狀況及其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並在地球上呈帶狀分布。
二、地理環境地域差異的規律性
1、地帶性分異規律
分異規律 定義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區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 太陽輻射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以熱量為基礎 低緯地區和北半球的高緯地區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從沿海向內陸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 水分條件從沿海向內陸遞減,即以水分條件為主 中緯度地區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地表景觀和自然帶大體沿等高線方向延伸,從山麓向山頂更替 水熱條件的垂直變化 海拔較高的山地
2、非地帶性分異的規律
在地帶性分異的基礎上,陸地環境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使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表現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鮮明,稱為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三、地理環境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1、 地理環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分、大氣和生物等要素組成的,他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2、 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主要表現
(1)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徵的協調一致。
(2)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制約的,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3)不同區域之間有著相互聯系,一個區域的變化會影響到其他區域。
四、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1、 圈層間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圈層間的物
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來實現的。
2、 地球四大圈層之間,存在著不同形式的能
量傳輸和交換。
五、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
1、 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一樣是地理環境發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層間相互聯系的紐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充分體現了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
吸收 釋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氣
呼吸作用 氧氣 二氧化碳
2、 地理環境中除了植物與其他圈層間的物質運動外,即生物循環,還有水循環、碳循環、氧循環等,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往往跨越了各個圈層的界限,他們既是相互聯系的紐帶,也是圈層相互作用的體現。
⑷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期中考復習資料
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著3種不同的變化。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自轉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於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於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於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
地球公轉: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的公轉這些規律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和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對於軟流圈而言的堅硬的岩石圈 層。厚約60~120公里,為地震高波速帶。包括地殼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崗質岩、玄武質岩和超基性岩組成。其下為地震波低速帶、部分熔融層和厚度100公里的軟流圈。對岩石圈的認識,分歧很大,有人認為岩石圈與地 殼是同義詞,而與下部軟流圈即上地幔有區別,但岩石圈與上地幔系過渡關系而無明顯界面;有人認為 岩石圈至少應包括地殼和地幔上層。
地表形態:地表形態是由形成地面形狀的過程所組成的一個地形特徵.所有的地表形態都有海拔和地勢.地表形態相似的大面積區域叫做地形區.
大氣圈:大氣層(atmosphere)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水循環:地球表面的水是十分活躍的。海洋蒸發的水汽進入大氣圈,經氣流輸送到大陸、凝結後降落到地面,部分被生物吸收,部分下滲為地下水,部分成為地表徑流。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大部分回歸海洋。水在循環過程中不斷釋放或吸收熱能,調節著地球上各層圈的能量,還不斷地塑造著地表的形態。水圈中的地表水大部分在河流、湖泊和土壤中進行重新分配,除了回歸於海洋的部分外,有一部分比較長久地儲存於內陸湖泊和形成冰川。這部分水量交換極其緩慢,周期要幾十年甚至千年以上。從這些水體的增減變化,可以估計出海陸間水熱交換的強弱。大氣圈中的水分參與水圈的循環,交換速度較快,周期僅幾天。由於水分循環,使地球上發生復雜的天氣變化。海洋和大氣的水量交換,導致熱量與能量頻繁交換,交換過程對各地天氣變化影響極大。目前,各國極其關注海-氣相互關系的研究。生物圈中的生物受洪、澇、乾旱影響很大,生物的種群分布和聚落形成也與水的時空分布有極密切的關系。生物群落隨水的豐缺而不斷交替、繁殖和死亡。大量植物的蒸騰作用也促進了水分的循環。水在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間相互置換,關系極其密切,它們組成了地球上各種形式的物質交換系統,形成千姿百態的地理環境。
⑸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復習大綱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復習大綱
歸類復習提綱
一、判斷與比較:
一判斷:
⒈天體的判斷:
天體是脫離地球的大氣層,在宇宙空間運行的物質存在形式,包括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
⒉地球自轉方向的判斷:
⑴根據經度判斷:東經度向東增加,西經度向西增加。
⑵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地球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同。
⑶根據口訣:「南順北逆」,即從南極上空看,地球順時針自轉;從北極上空看,地球逆時針自轉。
⒊晨昏線的判斷:
首先明確地球自轉的方向。
⑴經過晨昏線,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該晨昏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該晨昏線是晨線。(常用方法)
⑵分布於晝半球西側的晨昏線是晨線,東側的是昏線。(推論一)
⑶晨昏線上的點,地方時在12點之前,該點一定在晨線上;地方時在12點之後,該點一定在昏線上。(推論二)
⑷太陽直射赤道,地方時為6點的經線是晨線;地方時為18點的經線是昏線。(特殊情況)
⒋南北半球的判斷:
⑴地球的側視圖中,一般是「上北下南」;
⑵地球的極視圖中,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南順北逆」。
⑶根據緯度:北緯度在北半球,南緯度在南半球。
⑷根據地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⑸根據中高緯度正午物體影子朝向:在中高緯度,正午物體影子朝北為北半球,朝南為南半球。
⒌日界線的判斷:
⑴人為日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大體在1800經線)。跨國際日期變更線向西日期加一天,向東減一天。
⑵自然日界線:零點線,即地方時為零點的經線。
⒍方向的判斷:
課本20—25頁單元活動。
⒎向斜、背斜的判斷:
⑴根據岩層的彎曲方向:岩層向下彎曲為向斜,岩層向上拱起為背斜。
⑵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岩層由中間向兩翼越來越新為背斜,岩層由中間向兩翼越來越老為向斜。
⒏沉積岩的判斷:
沉積岩有兩個主要標志:一是有層理構造,二是有化石。
⒐風向的判斷:
⑴根據季風和盛行風來判斷;
⑵等壓線圖中,判斷某點的風向:先判斷該點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由高氣壓指向低氣壓並垂直於等壓線),沿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即為該點的風向。
⒑鋒面類型的判斷:
根據冷氣團運動的箭頭、鋒面符號和過境前後的天氣狀況判斷。
⒒高、低壓中心的判斷:
⑴根據等壓線的分布:中心氣壓比周圍氣壓高為高壓中心,反之,為低壓中心。
⑵根據氣流運動狀況:氣流向外輻散為高壓中心,向內輻合為低壓中心。
⒓根據海水等溫線判斷洋流流向和性質:
⑴海水等溫線的凸出方向為洋流流向;
⑵海水由低溫區流向高溫區為寒流,反之,由高溫區流向低溫區為暖流。
⒔季節的判斷:
判斷依據:⑴日期;⑵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夏順冬逆」;⑶季風氣候區季風方向;⑷海陸高低壓分布;⑸各地氣候特徵;⑹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⒕氣候類型的判斷:
課本54—56頁單元活動。
⒖自然帶的判斷:
根據氣候類型判斷。
⒗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根據地形剖面圖判斷剖面線:
課本73—78頁單元活動。
⒘自然資源、自然災害的判斷:
嚴格根據定義。
自然資源: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自然屬性),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社會經濟屬性)的物質與能量。
自然災害:指在自然界發生的(自然屬性),對人類生命和財產構成危害(社會經濟屬性)的事件。
⒙山體雪線高度的判斷:
⑴光照:向陽坡雪線偏高;
⑵降水:迎風坡雪線偏低。
二比較:
⒈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小比較、公轉速度的比較:
⑴地球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到兩極遞減;因此,緯度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大。
⑵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在近日點最大,遠日點最小;因此,越靠近近日點,角速度、線速度越大,越靠近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越小。
⒉氣壓的比較:
⑴水平方向:根據氣溫高低判斷,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⑵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⒊風力大小的比較:
⑴同一幅等壓線圖中,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⑵不同等壓線圖中,水平氣壓梯度越大,風力越大。
二、分析原因:
⒈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P8)
⒉東亞、南亞季風成因。
⑴東亞:①冬季風(西北風);②夏季風(東南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⑵南壓:①冬季風(東北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②夏季風(西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因。
⑴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擠壓,堅實不易被侵蝕;
⑵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
⒋三大類岩石的成因。(P28)
⒌桂林山水的成因。(P72)
⒍洪災、泥石流的成因。(P88、89)
⒎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自然和人為原因)(P92)
⒏溫室氣體增加的主要原因。
⑴燃燒化石燃料;⑵毀林。
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海水膨脹和兩極冰川融化。
三、重要規律:
⒈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
⑴緯度分布規律: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⑵季節分布規律: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⒉晝夜長短的分布、變化規律:
⑴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南、北半球),哪個半球晝長於夜,緯度越高晝越長;
⑵太陽直射點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動,哪個半球晝變長夜變短。
⒊地殼物質循環(P29、30)
⒋大氣運動:
⑴熱力環流;⑵全球氣壓帶、風帶;⑶季風環流。
⒌水循環:
⑴海陸間循環;⑵海上內循環;⑶陸上內循環。
⒍洋流分布規律:
⑴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⑵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⑶南緯400附近,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
⑷北印度洋海區,形成季風洋流,「夏順冬逆」。
⒎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
⑴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⑵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⑶垂直地域分異。
四、影響與意義:
一影響:
⒈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P8)
⒉全球氣溫變暖的影響。(P93、94)
二意義:
⒈地球自轉、公轉的意義。
⑴自轉:⑴產生晝夜交替;⑵產生時差;⑶使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
⑵公轉:⑴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⑵晝夜長短的變化;⑶四季的更替。
⒉地殼物質循環的意義。(P30)
⒊水循環的意義。(P49)
⒋洋流的地理意義。
⑴影響氣候;⑵影響海洋生物分布;⑶影響航運;⑷影響海洋環境污染。
⒌地球圈層間能量交換、物質運動的意義。(P67、68)
五、途徑與措施:
⒈實現自然資源利用可持續的途徑。(P86)
⑴適度開發;⑵利益兼顧;⑶環境保護;⑷公眾參與。
⒉防洪的措施。(P90)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⒊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
⑴發展技術,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⑵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⑶植樹造林;⑷加強國際合作。
六、有關計算:
⒈時間計算:
⑴地方時計算:每一條經線有一個地方時,經度每相差一度,地方時相差4分鍾,採用「東加西減」的原則。
⑵區時的計算:每一個時區採用一個區時,相差一個時區,區時相差一個小時,採用「東加西減」的原則。
⑶日期的計算: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向西加一天,向東減一天。
⒉相對高度的計算:
採用公式:(n-1)h<H<(n+1)h,其中n為兩點間的等高線數,H為相對高度,h為等高距。
特殊:計算陡崖的相對高度:(n-1)h≤H<(n+1)h
⒊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採用公式:H=900-|ψ-δ|,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ψ為當地的緯度,δ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注意δ本身的符號有變化,如果與當地的緯度在同一半球為正號,不在同一半球為負號。
⑹ 徐州市(魯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重點知識整理
重點看前三單元
第一單元:
1、①掌握宇宙,天體的概念,②天體系統的層次,③天陽系模式圖,太陽大氣層結構,太陽活動和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④地球及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2、掌握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及其計算(必考),關於地方時,區時,晝夜長短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計算(與太陽高度區別),直射點地理坐標,節氣判斷等。
3、會用地圖判斷方向,知道太陽的升落隨四季有什麼變化。
第二單元
1、①地殼內部結構,岩石圈物質循環意義,
②三大類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的成因,特點,
③內外力區別,
④板塊構造學說示意圖及基本理論,
⑤背斜和向斜區別、並會判斷他們,地形倒置(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原因,
⑥地壘和地塹的區別即形成的地貌,
⑦風力、流水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3、①大氣圈垂直分層圖,及每一層的特點
②大氣的受熱過程是什麼樣,對大氣起到保溫作用的是什麼
③熱力環流原理圖
④風的形成原因,大小比較,近地面和高空的風的受力
⑤全球的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圖,及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移動規律,
⑥海陸影響下亞歐大陸和大西洋印度洋上的氣壓名稱
⑦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冬季夏季風向,成因
⑧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天氣變化,並能區分它們,還有靜止鋒
⑧梅雨,伏旱成因。分布地區
⑨氣旋和反氣旋在不同半球的區別(中心氣壓、中心氣流、水平氣流的方向,帶來什麼樣天氣)
⑩鋒面氣旋的原理
3、①水循環的環節,類型,意義
②河流的補給類型,區別
③洋流的分布規律及意義
4、世界的氣候類型(成因,分布,特點,典型地區)
第三單元
①世界的自然帶的分布規律,成因
②水平地域分異,垂直地域分異,非地帶性的特點及典型事例,成因,如何延伸如何更替
③厄爾尼諾現象,秘魯漁場成因
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⑤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成因,
⑥等高線地形圖會判讀
第四單元
1、自然資源會判斷,類型,共性特徵
2、洪災,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防災減災措施
3、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影響,治理措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