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時區與地方時
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知識通解
一.地方時
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轉,地表各地相對於太陽的方向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各地的時刻便依次推進。於是,在同一瞬間,地球上的各地時刻不同。地方時就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間。地方時把一天中太陽對於當地位置最高(太陽位於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時,遵循「東早西遲」的原則,其差異是1小時/15°、4分鍾/1°、4秒鍾/1′。
應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時,求另一地的地方時公式
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鍾/每度)×經度差
說明:①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東側選「+」,西側選「-」。
②以0°經線為准,同側兩地經度差為兩地經度之差(大減小),異側為兩地經度之和。
二.區時
(一)時區的劃分
為了避免世界各地時間的混亂,國際上規定把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因為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共360°),即每隔經度15°為一個時區。具體劃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7.5°W至7.5°E,劃分為一個時區,叫中時區或零時區。在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在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其實,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僅為半時區。
應用:(1)已知某地經度,推算時區的公式
某地所在時區序數=該地經度÷15°
說明:①若所得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序數為所得整數;若所得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序數為所得整數加1。
②某地在東經度為東時區;在西經度為西時區。(7.5°E至7.5°W為零時區;172.5°E至172.5°W為東西十二時區)。
(2)已知某地時區序號,推算時區的中央經線和范圍的公式
某地所在時區中央經線度數=該地時區序數×15°
說明:①除零時區處,時區序數乘以15°所得和積為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度數。東時區為東經度,西時區為西經度(東經180°和西經180°合稱為一條)
②將某時區中央經線的度數分別加、減7.5°所得的和及差即為該時區的范圍邊界。
(二)區時
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為該時區的「標准經線」;每個時個時區標准經線的地方時,為整個時區的「區時」。
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一個小時。在任意兩個時區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就相差幾個小時。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東西十二時區時刻相同,而曰期相關1天。
應用:已知某一時區的區時,求另一時區的區時公式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1小時×兩地的時區差數
說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東邊,選用「+」,西邊選用「—」。
②若兩地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差數為大的時區序數減去小的時區序數;若兩地分別為東時區和西時區,時區差數則為兩地時區序數之和。
③求得的時間是0至24,為當曰時間。24點也可寫作次曰零點。若求得的時間大於24時,則所求地已進入明天,鍾點要減去24小時,曰期則要加1;或求得的時間為負值,則所求地應該為昨天,鍾點要加上24小時,曰期則要減去1。
(三)特別的計時方法
1.半區計時法:根據本國所跨經度范圍,採用與中央經線相差7.5°的時區的邊界經線的地方時。例如,印度採用東5.5區。
2.東部時區計時法:有的國家為了充分利用太陽照明,採用本國東部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例如,朝鮮位於東8區和東9區之間,但採用東9區的區時。
3.統一時間計時法:有的國家雖然領土跨度很大,但為聯系的方便,採用一個時間。例如,我國領土從最西端的73°E(東五區)至135°E(東九區)共跨越5個時區,為了便於不同地區的聯系和協調,採用了「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指的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亦即120°E的地方時,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時。
三.曰界線及曰期變更
由於地球自轉,地球各地的時刻依次推進,曰期也隨之更替。為了避免曰期的混亂,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又叫「國際曰期變更線」。為了照顧180°經線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見,曰界線避開陸地,從海洋上穿過,因此,並不與180°經線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兩條曰期變更線,180°經線是國際上人為規定的,而0點經線則是自然形成的。
應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時或區時,求今曰與昨曰在地球上所佔的比例
計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圍,必須確定兩條經線:一條是180°經線,另一條是地方時為今曰0點(或昨曰24點)的經線。「今曰」的范圍是指:地方時為0點的經線向東(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到180°經線這一段范圍,其它經度范圍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佔全球比例=東十二區區時÷24
說明:①東十二區的區時可以通過已知地的地方時或區時推導。
②昨曰佔全球比例為:1-東十二區區時/24。
若太陽直射180°經線,即180°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時,全球分屬兩天,今曰與昨曰的地區范圍各佔二分之一。若太陽直射0°經線,即0°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時,全球各地同屬一天。
四.曰出曰落時間
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兩部分,同一緯度的各地晝弧(或夜弧)是等長的,即同緯度的各地晝(夜)長是相等的。晝弧所對應的經度數換算成時間即為晝長(15個經度對應1小時),夜弧所對應的經度數換算時間即為夜長。正午12點把白晝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兩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點(或0點)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兩半。
應用:已知經緯網光照圖,推算某點的曰出曰落時間公式
曰出時間=12-晝長/2 或曰出時間=夜長/2
曰落時間=12+晝長/2 或曰落時間=24-夜長/2
說明:①某點的晝、夜長短,可過這該點作一條緯線,這條緯線被晨昏圈分為兩段,在陰影部分的這段是夜弧,另一段則晝弧。
②光照圖中任意一點的曰出曰落時刻,就是該點所在緯線與晨線和昏線相交點的時刻,且曰出與曰落時刻之和為24。
㈡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時區,中時區是干嗎的能要把它省略嗎
中時區好比數軸的0一樣,數軸的0是正負數的界點,中時區則是東、西時區的界點,回必須有它答,全球才夠24個時區,這些時區都是世界頂級的地理先生們制定的。
以後做有關時區的時間計算題,不妨把它當成數學的數軸來處理,很簡單的喲!
㈢ 高一地理必修一有關於時區一類的問題
已知某地地方時,求另一地方時。
運用公式:所求地地方時=已知地地方時±經度差÷15°/小時(±遵循東加西減的原則)。
例如:已知100°E地方時為10:00,求120°E地方時。
120°E的地方時=10:00+20°÷15°/小時=10:00+1:20=11:20。已知某地經度,求另一地經度。(更正:已知某地的經度和地方時,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時,求另一地經度)
與上一問題存在逆過程思維。首先根據二者的地方時差換算成經度差,換算關系為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5°。再根據時間先後判斷東西。
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時為10:00,求此時地方時為8:00的經度。
二者地方時差為2小時,換算成經度差為30個經度。地方時為8:00的經線,較10:00所在經線地方時要「遲」,因此8:00所在經線位於100°E以西30個經度,即70°E。已知某地經度,求該經度所在時區。
運用公式:某經度所在時區=經度÷15°。如果被整除,則所得數即為所在時區的號數,同時該經線也是本時區的中央經線。如果未被整除有餘數,那麼余數<7.5,所得整數即為時區號數。余數>7.5,所得整數+1即為時區號數。
例如:分別求出120°E、122°E、129°E所在時區。
120°E÷15°=8。因此該經線位於東八區(且為東八區中央經線);
122°E÷15°=8餘2。余數2<7.5,因此該經線位於東八區;
129°E÷15°=8餘9。余數9>7.5,因此該經線位於東九區。已知某地時區,求該時區中央經線經度。
與上一問題存在逆過程思維。運用公式:某時區中央經線經度=時區號數÷15°即可。
例如:求西五區的中央經線。
5×15°=75°W。
㈣ 高一地理必修一什麼是時區
樓主你好,希望採納,謝謝
中文名稱:時區 英文名稱:time zone 定義:1884年國際經線會議規內定,容全球按經度分為24個時區,每區各占經度15°。 以本初子午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零時區,由零時區向東、西各分12區,東、西12區都是半時區,共同使用180°經線的地方時。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地理學總論(二級學科)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以前,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時角)決定時間,這就使得不同經度的地方的時間有所不同(地方時)。時區通過設立一個區域的標准時間部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世界各個國家位於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國家的日出、日落時間必定有所偏差。這些偏差就是所謂的時差。
㈤ 高一地理必須知道的幾個地方的時區
東京,倫敦,紐約,悉尼,記住這四個就行了,相信我,我高中當了三年地理課代表。其他城市的區時題目一般會告訴你,計算區時是重點,這些地點只是輔助用的,應該熟記,但是不算是重點
㈥ 必修一地理中的時區問題
1、東時區比西時區的時間早。如東五區比西五區早5+5=10小時(計算時差:一個東時版區權與一個西時區時時區數相加)
2、同在東時區時,時區數大的時間早、小的晚;同在西時區時與之相反。如:東八區比東五區的時間早8-5=3小時(計算時差: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時區數大的減小的);再如:西八區比西五區的時間晚8-5=3小時(計算時差: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時區數大的減小的)。
還有不懂的可以追問、、總體原則是東加西減、
㈦ 高一地理:時區,地方時和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時區分為24個,每一時區代表一小時,東邊快於西邊,時區只是簡單的加減,注意東區和西區就好。地方時就好具體到那個地方所在的經度了。根據經度差來計算
㈧ 跪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時與區時計算技巧與方法
地方時是當地經度的時間,1經度4分鍾.時區是由中央經線向左右兩邊各回15°的區域。規定英國(格林答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就是本初子午線左右延伸7.5°為0時區,然後左右每15°為一時區。時區中央經線為15°×時區大小。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
區時是某個時區中央經線所在的地方時。來道題目看看。 已知北京時間為早上6時,求海口市(110°E,20°N)的地方時。北京時間是區時,就是120°E所在的地方時。海口的經度為110°,所以有(120°-110°)×4=40,所以海口的地方時為5:2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㈨ 高一地理必修一怎麼算地區時間
地球自西向東轉,所以時間上應該是東早西晚.
反應到數字上,就應該是東加西減版,也就是在還是同一天的情況下權,東邊時刻的數值要比西邊大.你想,我比你早,你5點了,我是不是得6點7點什麼的.
這樣的話呢,書上有時區劃分,你就按這個,按東西差幾個時區就相應的加減幾個小時.如果是具體的,那就是15度是一小時,1度是分鍾,一樣按東加西減算就行了.
越180度日界線的時候,注意東經的永遠是早的那天,相應日子數再加或減.
注意區分180度才是日界線,0度經線叫世界時間.
㈩ 求高一地理有關於時區和區時以及地方時的練習題及答案
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間就有了遲早之分。因經度的不同而產生時刻之差,就是地方時差,因經度而不同的鍾表時刻就是地方時。地方時與經線度數關系很大,計算地方時往往用到下列規律:
A.同經度地方時相等;
B.東早西遲;
C.經度相差15°的兩地,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的兩地,地方時相差4分鍾;
D.南北極點是所有經線的交匯點,不能計算地方時;
E.地方時的計算公式是:
公式中「±」的選用,依兩地相對的東西方向而言,若所求某地位於已知地方時一地的東方,選用「+」號;若所求某地位於已知地方時一地的西方,則選用「-」號;即東「+」西「-」。公式中的經度差計算,若兩地位於0°經線的同一側,兩地的經度數相減即為它們的經度差。如東經120°與東經90°的經度差為30°。若兩地位於0°經線的兩側,兩地的經度數相加即為它們的經度差。如東經30°與西經30°的經度差為60°。簡言之,以0°經線為界,經度差計算是「同(側)減異(側)加」。
可根據上述規律、公式計算:已知位於東經50°的A地為10點整,求位於東經
105°30′的B地的地方時為幾點幾分?位於西經30°50′的C地的地方時為幾點幾分?
地方時因經度而不同,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人們創立了標准時制度,其中的一種標准時制度就是理論區時:按一標准劃分時區,實行分區計時的辦法。具體來說,全球分為24個時區,以0°經線——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分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東1區至東12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1區至西12區,東12區與西12區合為一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其中央經線的經度數為
15°的整數倍 。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東經120°,東10區的中央經線為東經150°,正好是15°的8倍、10倍。區時就是指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同一時區內區時相同。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東早西遲,從中時區向東,每增加1時區,時間增加1小時;從中時區向西,每增加1時區,時間減少1小時。這樣,東12區比西12區的時間整整快24小時即日期相差1天,但鍾點相同,東西12時區的中央經線180°經線被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實際上,世界各國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在理論區時的基礎上採用一些特別的計時方法以統一本國的時間,如我國領土跨5個理論時區,全國卻採用東八區的區時,即「北京時間」。
區時的計算公式是:
(1)時區數的計算
某地時區數=某地經度÷15度(商可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數,四捨五入的整數商即為時區數。)
(2)區時的計算
某地的區時=已知時間±時區差(「±」號的選用類似於地方時計算中的東「+」西「-」;時區差的計算,以中時區為界,同側減異側加)
可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已知A點(東經120°)的區時為12點,位於東經31°的B點、位於東經156°的C點、位於西經29°的D點的區時各是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