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大全
⑴ 必修二地理知識點
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 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局部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2 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布;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布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
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 A.城市化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城市新區和建設衛星城
?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的關系
? D.提高綠化
? E.其他措施:合理進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技、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穀物農業。②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③種植業、畜牧業兼備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
§2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同時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就是一個以小麥種植和牧羊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自身可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特徵:①屬於勞力密集型農業;②以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資,治理水旱災害)。
3、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庭經營為主),另外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有分布(以國營為主)。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種植作物、典型的商品農業。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牧牛為主的美國、阿根廷,以牧羊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大牧場放牧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市場(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乳畜業屬於畜牧業,主要以奶牛為生產對象,生產牛奶及其相關製品。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因為乳畜業產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其布局必須緊鄰消費市場,因此多布局於大城市的市郊地區。乳畜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品化;③集約化。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工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①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造等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②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等屬於市場導向型工業;③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屬於動力導向型工業;④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等屬於勞動力導向型工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屬於技術導向型工業。
3、從環境效益角度考慮,高技術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十分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河流上游;③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在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現象:①我國80年代以前在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②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③為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④近些年許多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5、現代工業發展中,①由於科技(冷藏保鮮技術)和交通的發展,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②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2 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系類型: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同工業間存在著產品、原料的供應關系;②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存在生產工序聯系的工業企業,因為需要共用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廉價勞力等因素影響,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區域內,例如:我國許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可以是自發形成,也可以是規劃形成。
3、工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油化學工業區(大慶)、汽車工業區(十堰)以及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協作企業多,工業聯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佔地面積廣。
5、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例如食品工業等(麵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②工廠少,工業聯系簡單;③生產規模較小,佔地面積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業,主要以交通和通信為聯系基礎,在發達國家比較常見,容易形成跨國公司。比較常見的分散工業主要有產品「輕薄短小而且價格昂貴」的高科技產業(如電子工業)、結構復雜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企業(如汽車工業)。
§3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徵:(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路;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徵:(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後;(2)地區新:形成於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義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義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於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重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運用最廣泛,最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⑤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運量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
3、主要點狀交通設施:港口、車站、航空港;
主要線狀交通設施:鐵路、公路、航道航線
4、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使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主軸,例如:株洲、築波;交通線的興衰(運輸方式的變化、公路改線、河運航道的延伸和改變)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例如:嘉興。
2、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線路稀少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起伏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大。
3、城市商業中心、商業小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線(城區幹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區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幾何中心、住宅區。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現在)
2、人類不斷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不斷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和能量;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響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污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②發達國家以環境污染為主,發展中國家,由於承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而且發達國家將許多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均較嚴重。
5、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的。
7、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2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②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③各種環境問題不斷加劇。
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實行清潔生產,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日常生活中注意適度消費。
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
第一章 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2.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速度的數量受生物學規律的制約和經濟發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婦女就業狀況,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戰爭,自然災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人口模式 特 點 時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極低自然增長率 原始社會
傳統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較低自然增長率 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初期
過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18世紀中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發展中國家20世紀中期-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的部分發達地區
人口增長的快慢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第二節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土地。礦產資源。森林
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警戒性。
第三節 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的判斷:空間位移;變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遷移原因 特 點 遷移路線
二戰前 1.殖民主義擴張和資本主義發展
2.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開辟 1.從舊大陸到新大陸
2.從已知開發國家到未開發地區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3.東亞、南亞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戰後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1.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2.定居移民減少,流動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亞、南歐、非洲人到西亞打工
3.南歐、非洲人到西歐
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對人口遷出地: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於經濟發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自然:氣候,土壤,水源,地形,資源
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訊發展
政治:政策。戰爭,政治中心變更,
社會: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遷移原因 特點 遷移方向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 1.計劃經濟體制
2.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1.國家從東部城市抽調各種人員支援西部、內地和邊疆地區的建設
2.大量農村人口從東部人口稠密區遷往西北和東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 改革開放政策 自發遷移 1. 內地到沿海
2. 山區到平原
3. 貧困地區到發達地區、「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城市區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氣候:中低緯(溫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運輸,軍事
人文:礦產。交通。旅遊。政治。宗教。科技。
城市等級越大,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大,服務種類越多,級別越高。
第二節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城市化的標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開始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發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區域聯系
生產協作聯系:工序—協作(布)工業聚集
部件—生產(車)工業分散
商貿聯系:區域貿易。國際貿易
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氣候:熱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勞動力,科技裝備,生產技術,種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
種植水稻區位條件: 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區,地勢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④科技
特點: ①小農經營,人均耕地少。
②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節工業區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系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工業布局:1.遠離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風下風向3.盛行風垂直郊外4.最小風頻上風向
工業聯系(1)投入——產出(工序)(2)輕,薄,短,小(部件)
第四節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第四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
環境污染問題 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環境污染演化而來的問題 酸雨,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
生態破壞問題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種的減少資源的枯竭、
自然資源衰竭問題 森林,草原,礦產等資源的減少和破壞
部分資源短缺趨於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減少
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
環境污染,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下降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古代 地理環境決定論→人定勝天→天人合一
現代 地理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生態和和諧論→可持續發展論(20世紀80s)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可持續發展: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發展的觀念,公平的觀念,環境的觀念,權利的觀念
第四節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 控制人口規模
2. 轉變發展模式
3. 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 協調人地關系,從我做起
⑶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第三單元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農業區位的含義:一是 該事物的地理位置 ;二是 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2、農業區位選擇就是 選擇良好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
3、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 氣候(光熱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市場、政策、科技、交通、勞動力
4、農業地域的形成,是 自然條件 、 社會經濟條件 的結果
5、混合農業主要是 穀物生產 和 飼養牲畜 相結合的農業地域類型。
6、 澳大利亞 既是世界小麥主要供應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
7、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的類型 小麥-牧羊 ,主要分布在 墨累-達令盆地
8、分布在亞洲季風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水稻種植業
9、世界最大的稻米生產國是
10、亞洲發展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地形 平坦 ;氣候 濕潤且雨熱同期 ;人口 密集,勞動力充足
11、水稻種植業的生產特點: 1.小農經營2.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3.機械化水平低(但除日本外)4.水利工程量大5.科技水平低
12、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 面向市場 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 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
13、國外的商品穀物農業的經營方式是 家庭私營 ;我國東北和西北也有商品穀物農業,但經營方式是 國營
14、商品穀物農業的作物以 小麥,玉米 為主
15、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是 美國 ,主要分布在該國的 中部平原 ,這里有世界上最發達的 一體化 農業生產。
16、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 1.優越的自然條件。2.便利的交通3.地廣人稀4.高度發達的工業5.先進的科技
17、美國農業的特點: 一體 化、 工業 化、 市場 化
18、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 、 商品率高
19、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 以放牧牲畜為主 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 植被稀疏的大面積乾旱半乾旱的氣候區 ,
牧牛為主有 美國,阿根廷 ,牧羊為主有 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20、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 乾旱半乾旱 氣候區
21、大牧場放牧業具有 規模大 、 經濟效益好 的特點
2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 、 地廣人稀 、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3、乳畜業是隨著 城市 發展而形成的面向 市場 的 化、 化畜牧業地域類型,產品是 牛奶及其紙品 。
24、乳畜業發達的地區主要分布在 北美五大湖地區 ,西歐 、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我國的北京上海
25、乳畜業的餓分布地區,大多緊鄰 大城市 ,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有奶牛農場分布在 郊區
26、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市場廣闊 、多汁牧草豐富
27、有商品穀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的國家是 美國等
28、影響下列農業的主要因素:江南丘陵的茶樹 土壤 、河西走廊的糧面 氣候 ,海南的天然橡膠 熱量 ,橫斷山脈的立體農業 地形 ,
29、商品穀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的共性是 面向市場
30、美國商品穀物農業和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共同發展條件 地廣人稀
3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屬於 混合 農業。
⑷ 高一必修二地理考點整理。。。
收到請回復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 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局部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2 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布;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布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
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 A.城市化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城市新區和建設衛星城
?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的關系
? D.提高綠化
? E.其他措施:合理進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技、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穀物農業。②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③種植業、畜牧業兼備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
§2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同時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就是一個以小麥種植和牧羊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自身可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特徵:①屬於勞力密集型農業;②以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資,治理水旱災害)。
3、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庭經營為主),另外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有分布(以國營為主)。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種植作物、典型的商品農業。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牧牛為主的美國、阿根廷,以牧羊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大牧場放牧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市場(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乳畜業屬於畜牧業,主要以奶牛為生產對象,生產牛奶及其相關製品。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因為乳畜業產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其布局必須緊鄰消費市場,因此多布局於大城市的市郊地區。乳畜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品化;③集約化。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工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①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造等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②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等屬於市場導向型工業;③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屬於動力導向型工業;④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等屬於勞動力導向型工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屬於技術導向型工業。
3、從環境效益角度考慮,高技術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十分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河流上游;③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在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現象:①我國80年代以前在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②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③為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④近些年許多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5、現代工業發展中,①由於科技(冷藏保鮮技術)和交通的發展,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②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2 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系類型: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同工業間存在著產品、原料的供應關系;②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存在生產工序聯系的工業企業,因為需要共用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廉價勞力等因素影響,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區域內,例如:我國許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可以是自發形成,也可以是規劃形成。
3、工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油化學工業區(大慶)、汽車工業區(十堰)以及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協作企業多,工業聯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佔地面積廣。
5、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例如食品工業等(麵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②工廠少,工業聯系簡單;③生產規模較小,佔地面積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業,主要以交通和通信為聯系基礎,在發達國家比較常見,容易形成跨國公司。比較常見的分散工業主要有產品「輕薄短小而且價格昂貴」的高科技產業(如電子工業)、結構復雜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企業(如汽車工業)。
§3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徵:(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路;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徵:(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後;(2)地區新:形成於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義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義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於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重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運用最廣泛,最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⑤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運量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
3、主要點狀交通設施:港口、車站、航空港;
主要線狀交通設施:鐵路、公路、航道航線
4、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使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主軸,例如:株洲、築波;交通線的興衰(運輸方式的變化、公路改線、河運航道的延伸和改變)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例如:嘉興。
2、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線路稀少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起伏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大。
3、城市商業中心、商業小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線(城區幹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區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幾何中心、住宅區。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現在)
2、人類不斷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不斷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和能量;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響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污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②發達國家以環境污染為主,發展中國家,由於承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而且發達國家將許多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均較嚴重。
5、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的。
7、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2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②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③各種環境問題不斷加劇。
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實行清潔生產,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日常生活中注意適度消費。
⑸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
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
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下面繼續...
⑹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 電子書形式
「中國區域地理」知識點
一、
1、我國的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主要有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兩大地形區,東北平原主要為黑土地。
2、北方地區的交通主要以鐵路為主。
3、東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國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產區 。
4、北方地區為濕潤、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
5、北方地區煤、石油、鐵資源豐富。山西是全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慶、勝利、遼河、中原和華北等油田,是全國主要的石油工業中心。
7、北方地區的交通運輸,陸上以鐵路、公路為主。
8、被譽為「神州第一線」的是大秦線;被稱為「北大倉」的是東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麵食,以小米為主食的地區是黃土高原。
10、北方地區蘋果產量最大的地區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11、我國冬小麥、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是華北平原。
12、環渤海工業帶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4。
13、南方地區面積約佔全國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少數民族有30多個,人口500多萬。
14、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屬於 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15、南方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區主要的糧食作物。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
16、南方地區出產多種亞熱帶和熱帶水果,其中產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南方水鄉,船舶是農村的重要運輸工具。
18、被稱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區有「三大火爐」之稱的城市是重慶、武漢、南京。
21、號稱「華南大動脈」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鄉」之稱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區大體上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面積佔全國30%,人口約佔全國4%。
23、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乾旱,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西部新疆境內,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氣東送」是將新疆塔北油氣田天然氣通過管道送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25、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自古以來被譽為「塞外江南」。甘肅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塊塊綠洲,是西北的糧棉瓜果之鄉。
26、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煤、石油、稀土的儲量大,前景廣闊。
27、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礦主要分布在白雲鄂博。
29、我國地勢最低窪的部分位於吐魯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該區重要的農業區有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東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又有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拉薩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蒸氣田。
32、高原上第一條鐵路— 從西寧到格爾木的青藏鐵路(北段)通車,加速了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開發和建設。
33、有「日光城」之稱的城市是拉薩。
34、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徵是高寒。
35、我國正在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水電站是羊卓雍湖。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被稱為「聚寶盆」的是盆地是柴達木盆地。
36、我國藏族的主要聚居區在青藏地區。
37、台灣省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灣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的寶島」。
39、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
40、台灣是我國重要的林區,也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41、台灣已形成「進口— 加工— 出口」型的經濟。出口商品中以工業製成品為主。
42、台灣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43、台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灣享有「祖國東南鹽倉」美稱的地方是台灣西海岸。
45、台灣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是樟腦。
46、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於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的200多個島嶼組成。
48、香港人多地狹,工業多屬加工工業,以出口外銷為主,對外貿易是本區經濟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遊業很發達,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上海有東方明珠電視塔。
50、澳門位於珠江口西岸,毗鄰廣東省珠海市,東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門現在成為以賭場收入維持其經濟的旅遊城市。70年代後,加工工業興起,產品主要出口美國、香港和西歐。
52、我國北方「黃土地」的主要農作物是冬小麥、棉花、花生和穀子。
53、我國天然橡膠的生產基地是海南島、雷州半島、雲南南部。
54、我國四大區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廣布的是西北地區。
55、我國最大的鉀肥廠分布在察爾汗鹽湖附近。
56、我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
57、位於黃河下游的兩大油田是勝利油田和華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門的中國血統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廣東。
二、
1、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文字式、數字式、線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經緯法
3、圖例和注記①符號②文字與數字
4、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①山脊與山谷②陡坡與緩坡③斷崖
5、地形剖面圖的作圖法①建立橫座標②建立縱座標③畫出交點④連接成線
6、疆域的四至點: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53°N),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73°E),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 (135°E)
7、陸疆和陸上鄰國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越老緬)
8、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10、領海和內海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瓊州海峽。
11、主要島嶼和半島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
12、三級行政區的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
13、四大直轄市
北京市,簡稱 京,直轄市
上海市,簡稱 滬,直轄市
天津市,簡稱 津,直轄市
重慶市,簡稱 渝,直轄市
~~~~~~
兩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 港(非官方規定),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 澳(非官方規定),特別行政區
~~~~~~
五個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 新,首府 烏魯木齊
西藏自治區,簡稱 藏,首府 拉薩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 蒙, 首府 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 寧,首府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 桂,首府 南寧
~~~~~~
二十三個省
東北地區:
黑龍江省,簡稱 黑,省會 哈爾濱
吉林省,簡稱 吉,省會 長春
遼寧省,簡稱 遼,省會 沈陽
華北地區:
河北省,簡稱 冀,省會 石家莊
河南省,簡稱 豫,省會 鄭州
山東省,簡稱 魯,省會 濟南
山西省,簡稱 晉,省會 太原
華中地區:
安徽省,簡稱 皖,省會 合肥
湖北省,簡稱 鄂,省會 武漢
湖南省,簡稱 湘,省會 長沙
江西省,簡稱 贛,省會 南昌
華東地區:
江蘇省,簡稱 蘇,省會 南京
浙江省,簡稱 浙,省會 杭州
福建省,簡稱 閩,省會 福州
華南地區:
廣東省,簡稱 粵,省會 廣州
海南省,簡稱 瓊,省會 海口
台灣省,簡稱 台,省會 台北
西北地區:
陝西省,簡稱 陝,省會 西安
青海省,簡稱 青,省會 西寧
甘肅省,簡稱 甘, 省會 蘭州
西南地區:
四川省,簡稱 川,省會 成都
雲南省,簡稱 雲,省會 昆明
貴州省,簡稱 黔,省會 貴陽
14、中國人口數量12.95億(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億(2005年1月6日)
15、中國人口的突出特點①人口基數大②人口增長快
16、中國民族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徵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8、主要山脈(略,見課本)走向: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
19、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內蒙古(平坦)、黃土(黃土)、雲貴(崎嶇)
20、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爾(最北)、柴達木(最高)、四川盆地
21、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2、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東南沿海丘陵
23、地形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影響①氣候②交通③水力
24、我國的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原高寒區。
25、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總特點①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②南北溫差小,全國普遍高溫。
26、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1600mm—800mm—400mm—200mm
27、雨帶的推移與降水的季節變化:5月(南嶺)、6月(長江流域)、7~8月(華北、東北)、9月回撤。
28、我國的干濕地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29、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烏鞘嶺-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
30、我國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31、我國的災害性天氣:旱災、洪澇、寒潮、台風、沙塵暴。
32、我國的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mm等降水量線
33、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34、主要淡水湖:鄱陽湖(贛)、洞庭湖(湘)、太湖、洪澤湖(蘇)、巢湖(皖)
35、主要鹹水湖:青海湖(青)、納木錯(藏)
36、河流的水文特徵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
37、長江的源流概況:源頭(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劃分(宜昌、湖口)
38、長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湘江、贛江、黃浦江
39、長江的開發利用:葛洲壩、三峽、黃金水道
40、黃河的源流概況:源頭(巴顏喀拉山)、上中下游劃分(河口、舊孟津)
41、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黃河的開發利用: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
43、珠江水系:西江、北江、東江
44、京杭運河六省市(京、津、冀、魯、蘇、浙)、五大水系(海黃淮長錢)
45、我國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運量、運速、運價)
46、主要鐵路干線:5縱3橫(京滬,京九,京廣,焦柳,寶成-成昆、京包,隴海,浙贛-湘黔
47、主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陽、寶雞、昆明等
48、長江對外貿易港:宜賓、重慶、宜昌、武漢、九江、蕪湖、南京、張家港、南通、上海
49、沿海十四個開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煙青連,南上寧溫,福廣湛北。
50、主要的商業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