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261

地理必修261

發布時間: 2021-03-04 02:22:19

Ⅰ 急急急!高中地理一共幾本書必修和選修的都算上!

共10本。

高中地理課程由共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組成。高中地理共同內必修課程共6學分,由「地容理1」、「地理2」、「地理3」(各2學分,36課時)三個模塊組成,涵蓋了現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體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聯系與融合。

高中地理選修課程由「宇宙與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旅遊地」、「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各2學分,36課時)七個模塊組成。選修模塊涉及地理學的理論、應用、技術各個層面,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

(1)地理必修261擴展閱讀:

高中地理要求規定:

1、報考普通高校相關專業(如地學、環境、農林、水利、經濟、管理、新聞、旅遊、軍事等)的學生必須修滿地理選修課程4學分。

2、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

3、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

Ⅱ 地理必修二

一、人口與城市
1、人口增長模式
(1)知道人口增長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
(2)結合實例,說明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主要特點。

人口增長的階段對比
階段 原始低增長階(A) 加速增長階段(B) 增長減緩階段(C) 低速增長階段(D)
人口增長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過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點 出生率 高 較高 開始下降,較低 進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較低 繼續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長率 低,波動大 提高,高 逐漸降低 低
人口增長 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 急劇增長 開始減緩 零增長或負增長
社會發展階段 農業社會 工業化初期 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前後,發展中國家目前 歐洲發達國家現在
典型地區 熱帶原始森林深處的土著居民 非洲東部的坦尚尼亞、肯亞等國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德國、英國、法國等國
2、人口遷移
⑴結合實例,說明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遷移:指人口在地區之間遷入或遷出,而發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
人類早期的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原因
原始社會 追逐生活資料
農業社會 土地開墾的吸引或逃避災荒、戰亂、宗教迫害

15-19世紀的世界人口遷移
遷移原因 流向
①地理大發現結束了「舊大陸」和「新大陸」長期隔絕的局面
②新航線的開辟,便捷了新舊大陸之間的聯系
③資本主義發展和殖民主義擴張 ①歐洲人(西、葡、英、法、荷等國)移往美洲、大洋洲
②歐洲殖民者販賣黑奴到美洲

二戰後的人口遷移
遷移原因 具體表現

政治原因 ①東歐一些國家重新劃分國界,人口相互遷移
②印巴分治,形成亞洲最大的一次國際人口遷移
③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國
經濟原因 歐洲、北美洲成為人口主要遷入地
新興城市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美國人口從東北部向西部新興工業城市轉移
舉例:「我國80年代中後期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

20世紀年代末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快速推進,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形成了一種特殊大人口流動——「民工流」

3、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
⑴區別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
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夠承受的人口數量的極限,是一個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個部分對人口的合理負載能力,是一個理想值。
比如: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科學院研究估算出,中國的環境承載力是16億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億人。
4、城市空間結構
⑴結合實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特點,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
城市功能區:城市的各項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土地,由於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不同地塊的交通可達性和地價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項活動之間必然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城市三大功能區的比較
城市功能區 分布特點
商業區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
工業區 城市外圍,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住宅區 分布面積最廣,高級與低級住宅區有背向發展的趨勢

⑵了解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
① 歷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區成為行政區。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② 經濟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達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商業、工業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業用地大於住宅用地大於工業用地)。

圖2-3城市土地利用與付租能力
讀上圖(城市土地利用與付租能力示意圖)
字母 距離 地租 功能區 對應地租線 成因
A 近 最高 商業區 陡 與市中心的距離對商業影響大,地租變化大
B 中等 中等 住宅區 較平緩 與市中心的距離對住宅影響較小,地租變化較小
C 遠 較低 工業區 最平緩 與市中心的距離對工業影響最小
③ 社會因素:社會因素主要影響住宅區的分化。
在歷史、經濟、社會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區在空間的分布與組合上,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空間結構模式。如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來「田園城市」等模式。
5、城市服務功能
⑴知道城市服務功能的含義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經濟增長中心。城市活動一部分為城市本身服務,另一部分主要是為城市以外的地區服務,這是城市的基本活動,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⑵理解城市規模與其服務功能的關系,比較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城市規模越大,等級越高,功能越強,服務范圍越大;城市規模越小,等級越低,功能越弱,服務范圍越小。
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級中心:上海,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服務范圍不久覆蓋整個區域,其影響還輻射到全國甚至國外。
二級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務范圍主要是江蘇省及周圍省區的部分地區。
三級中心:蘇州、無錫、常州、寧波。
四級中心:揚州、鎮江等城市,服務范圍主要局限於是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6、城市化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⑴結合實例,說明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
城市化: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標志。城市化不久包括物質形態上的變化,還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以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為例:一般經歷了三個階段
緩慢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低於30%,城鎮人口增長緩慢,區域經濟中第一產業佔比重較大。
加速發展階段: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城鎮集聚,城市數量增加,用地規模拓展。在這個階段,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的主導產業。
成熟階段:城市化水平超過70%,第三產業逐步成為區域經濟的主導產業。
⑵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變化最大的地區。由於部分地區城市發展不合理,出現了①土地被占,耕地減少②地面下沉,水質惡化③環境污染④就業困難,秩序混亂⑤交通擁擠,住房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要積極引導和推動合理有序的城市化。
7、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⑴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美國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樓
發展歷史不同導致城市景觀差異 歐洲城市中心多廣場和教堂
地域文化 北京市中心為皇宮建築群
與城市 統治權力不同導致城市格局不同 華盛頓以國會大廈和白宮的東西向和
南北向兩軸線及其交會處為城市中心
地域文化與人口:在不同地區,人們對人口問題的看法是不同的。例如,我國農村傳統上願意多生孩子,並且願意要男孩,這是受當地傳統農業文化的影響。當今大城市裡的年青人有不少不願意要孩子或不願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現代大城市文化的影響。
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1、農業區位因素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結合實例,說明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土地價格、資金、管理
技術條件:冷藏、保鮮技術、良種、化肥、機械
舉例: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因素)
千煙洲立體農業(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交通因素)

(2)結合實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形成條件。

類型 案例 主要分布地區 主要作物 主要特點 區位條件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水稻種植業 亞洲季風區(圖2-2)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水稻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全年或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宜水稻生長;地勢低平,適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中部平原(圖2-3)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 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國。
我國東北和新疆的國營農場。
小麥玉米等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適宜進行大規模生產;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技先進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大牧場放牧業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圖2-4) 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牛、羊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進了商品經營。
乳畜業 西歐 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牛奶及其製品等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地形平坦,氣候溫涼、潮濕,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混合農業 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圖2-5) 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主要是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 小麥羊 農場內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兩種生產方式在時間上做到忙、閑錯開,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可以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情況,農戶及時調整種植與放牧的規模,保證穩定的收入。 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機械化水平高;交通發達;政府扶持。
熱帶遷移
農業 亞馬孫河流域 亞馬孫河流域和非洲剛果盆地等地廣人稀的熱帶森林及其邊緣地區 ∕ 生產原始粗放不固定;燒荒、掘穴播種;不翻耕也不施肥就等收獲 氣候極濕熱;
生產力水平極低下

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圖2-11中的空白框內,使系統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秸桿 B.牧草 C.羊糞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調節小麥、綿羊的生產規模
2、工業區位因素和工業地域
(1)結合實例,說明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
增強因素: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的素質、技術因素(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強競
爭力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的強有力措施)、環境
減弱因素:原料(與交通運輸的發展有關)、勞動力的數量(與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有關)
主導因素的變化:(鋼鐵工業為例)原料—交通—市場
舉例:工業區位選擇
①經濟效益: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②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
國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
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工業慣性的影響:可能由於工廠搬遷的費用太高,政府的影響,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個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裡,這稱為工業慣性。
③環境效益: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2-6)
工業部門 污染類型 區位選擇
水泥廠,釀造廠 污染空氣 工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向,季風區的垂直郊外
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廠,煉油廠 污染大氣,污染水源 綜合以上兩條
發電廠,鋼鐵廠 污染空氣,固體廢棄物污染 污染空氣綜合以上的,固體廢棄物污染要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圖2-6 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
從工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角度考慮,請將下列工廠的代號填在圖2-12中相應的空格中:
①皮革廠 ②火力發電廠 ③化工廠 ④印染廠 ⑤造紙廠 ⑥煉油廠 ⑦鋼鐵廠 ⑧電鍍廠 ⑨釀造廠 ⑩水泥廠
(2)結合實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
著名工業區 形成條件 發展特點
傳統工業區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圖2-8) 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綜合整治:①調整工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扶持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減少煤炭、鋼鐵企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化、汽車等部門的中小企業);②調整工業布局(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開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業);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⑤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植樹造林,營造綠色空間,優化美化環境
新興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圖2-7) 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價勞動力;小城鎮用地用水方便;交通運輸方便。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發展特點:
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以中小企業為主 以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生產
資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布 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集中布局

遼中南工業基地的形成條件:
自然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鐵和石油資源,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
本區地處平原,地勢開闊,水資源豐富;
社會經濟條件:區內有發達的水陸運輸條件,陸上公路、鐵路網密集,臨海地區有眾多港口,有利於原料燃料和產品的運輸和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農業基礎好;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

3、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有利影響:合理的農業生產,使土地等資源為人類持續利用,並且為我們提供衣食來源。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不利影響: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濫砍亂伐導致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導致土地鹽鹼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板結;農葯的不合理使用導致農產品和土壤污染)
②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有利影響: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響: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4、生產活動中的地域聯系
(1)結合實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促進生產規模,原材料供應范圍和產品銷售市場的擴大;加速區域開發,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強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的聯系;加強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證國家統一和安全。
(2)了解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商業貿易
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方式 優點 缺點 備注
鐵路 運量大、速度快、運費低、連續性好 佔地多、造價高、短途運輸成本高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
公路 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
水路 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水文和氣象條件影響大 歷史最悠久
航空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管道 連續性強、損耗小、安全方便、運量很大 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
5、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①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水運為主的時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慶、宜昌、武漢和南京);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的時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線(鐵路或公路)兩側不斷地延伸和擴展(如株洲、石家莊、鄭州);現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運輸時代和高速鐵路運輸時代,城市分布靈活多變。②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如浙江嘉興市聚落形態隨著水路和陸路運輸的發展,由團塊狀沿交通線而擴展成星狀;由於大運河的淤塞、海上運輸的發展和京滬鐵路的建成,揚州、濟寧等城市發展緩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間形態基本保持不變。
(2)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①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的比較
山區因為地勢起伏,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運輸線路稀少,方式單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區際商品流通很難建立和發展),所以居民點、商店沿地勢低平的公路分布,商業網點密度小,規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動攤點;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人口密度較大,運輸的線路較多,運輸方式復雜,所以居民點、商店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商業網點密度大,形式大多是商業街、商業小區等固定形式。
②對商業網點位置的影響:很多商業網點以交通最優為原則,建立在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③對商業中心形成的影響:優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商品流通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對商業中心的形成和發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
④對集鎮發展的影響:交通線路的改變常會引起集鎮的繁榮或衰落。陝西省勉縣的長林鎮,過去地處漢中經褒河去甘肅、四川的必經之路,來往客商眾多,商業十分繁榮。後來由於改線,集鎮逐漸衰落,至今連定期的集市貿易都沒有了,完全退化為單純的居民點。

Ⅲ 高一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區位優勢):★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特徵: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①氣候:氣候溫暖濕潤②地形:平坦開闊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條件好

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場規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場廣闊,面向國際市場④機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勵扶持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圍欄放牧,劃區輪牧③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了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3)信息聯系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鑒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優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類型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優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鑒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Ⅳ 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共幾冊分別適用幾年級的學生

5本
必修上下兩冊,高一時使用
選修一二,分別用於高二和高三,
不過一般會在高二結束全部課程,高三進入總復習。
希望能幫到你

Ⅳ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上:緯度;【精】左下:天氣狀況;【銳】右下:海拔。【教育】

Ⅵ 地理必修一。求解

(3)過濾(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Ⅶ 高中地理有多少個必修,哪幾個必修難

有3個必修,地理1、地理2和地理3,分別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應用地理(區域專可持續發展與地理信屬息技術),我覺得必修1比較難。修訂後的教材分必修課程包括兩個模塊,即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

Ⅷ 地理必修有幾本

高中必修是三本。高一學兩本,必修一主要講地球自轉,洋流,寒暖流。
必修二和必修三講商品穀物農業,河流。城市化等。
理科班就學必修一到三,共三本。文科班要選修的估計要5本左右。

Ⅸ 地理必修一

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一、找出當地緯線與晨線和昏線的交點,算出這兩個點的地方時版,緯線與晨線權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出時間,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落時間。(註:晨線的東側為白晝,西側為黑夜,昏線的東側為黑夜,西側為白晝)
二、算出當地的晝長,將晝長除以2,用12點減晝長的一半,得到日出時間,用12點加晝長的一半,得到日落時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