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測試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3-03 22:38:09

㈠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 地理必修三期末綜合檢測卷答案

你好:第一題是不是俄羅斯?
答案如下:
1-5 ADCAC
6-10 BABCD
11-15 BABDB
16-20 CDCAA
21-22 CD

㈡ 高二地理必修三試卷

我可以幫你出

㈢ 武漢的同僚們啦。我馬上就要高二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了。地理的范圍是區域地理上冊跟必修三的前兩個單元…

世界地理
第一單元 世界地理概況
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陸分布 1.陸地(29%)
(1)大陸、大洲、半島、島嶼(2)七大洲:名稱與分布;大陸上的洲際分界線;地形特徵 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非洲:以高原為主 歐洲:以平原、山地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極洲:冰島大陸,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二)海洋(佔71%)
1.洋、海、海峽 2.四大洋名稱分布: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三)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陸地地形:山地—海拔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廣闊;丘陵:海拔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向海洋延伸部分 大陸坡、海溝、海嶺、洋盆3.地形的變化 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結果 (1)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表現形式:風、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態趨於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一)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1.世界人種(1)白色人種分布: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2)黃種人主要分布亞洲東部 (3)黑種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國
2.世界語言和宗教 (1)世界語言: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 (2)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布
1.世界的國家 (1)世界18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地區 (2)面積不等,前6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3)人口不等 最多中國,其次是印度 (4)政治制度不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
2.國界和領土 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
3.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 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13個地區
4.重要國際組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單元 世界地理分區
一、東亞
(一)概述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
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
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2)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 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 (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 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
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
二、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 (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 (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 華人佔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 (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 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亞
(一)概述
1.歷史和宗教 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
2.位置和范圍 (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 (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
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
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
四、中亞
(一)位置:范圍
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
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
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
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
(三)經濟
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
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
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
五、西亞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亞、歐、非) 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
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
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
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
(三)埃及
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
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 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氣候特點:炎熱多雨,以熱帶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4.礦產:南非黃金產量第一,幾內亞鋁土,尚比亞銅礦、奈及利亞石油
(二)居民和經濟
1.黑種人的故鄉 黑色人種為主 2.政治版圖變化 3.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4.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糧食增長率,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不合理開發導致環境惡化。 (2)解決問題途徑: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民族團結

高中地理必修3的期末卷我急要!!

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塊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讀「某國示意圖」,回答1~4題:
1.下列關於該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形北高南低
B. 氣候北干南濕
C. 北部以畜牧業為主,南部以種植業為主
D. 新興工業區分布在北部
2.以下不屬於該國傳統工業區發展條件的是( )
A. 煤炭資源豐富 B. 水陸交通便利
C. 靠近消費市場 D. 鐵礦石儲量豐富
3.20世紀50年代以後,該國傳統工業區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
A.煤炭資源耗盡 B.軍事訂單減少
C.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新興工業部門涌現 D.國家對國土的開發和整治
4.關於「地理信息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一個在飛機或衛星上對地物進行感知,獲取信息的系統
B.是地圖的延伸
C.能隨時確定自己所處的地理坐標
D.具有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的特點
讀「東部沿海地區圖」,並回答5~6問題。
5.A地區在工業發展的條件上,比F地區優越的是( )
A.高校林立,技術水平高
B.交通運輸便利
C.礦產資源豐富
D.消費市場廣大
6.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發展的共同條件是( )
A.高溫期和多雨期相同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勢平坦,河網密布
D.熱量充足,無霜期長

據報載,我國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出現大片「紅色荒漠」,即在亞熱帶濕潤的岩溶地區,土壤遭受嚴重侵蝕,基岩裸露,地表出現出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據此,回答7~9題。
7.「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風化作用 B.風蝕作用 C.水蝕作用 D.沉積作用
8.「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濫伐森林 B.過度放牧 C.開山取石 D.環境污染
9.根據江西丘陵山區自然條件的特點,對「紅色荒漠」進行治理工作應當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開荒種田,保持植物覆蓋率 B.農業生產加強綜合開發
C.發展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生產 D.徹底退耕還林
閱讀下列文字資料,回答10~12題。

10.造成南加利福尼亞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處副熱帶大陸西岸,受副高的影響降水少
B.落基山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山間盆地乾旱少雨
C.沿岸加利福尼亞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破壞了原來的生態系統,使土地沙化
11.使南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國的著名農業區是解決了當地自然條件中最不利的( )
A.光照條件 B.灌溉水源 C.惡劣氣候 D.地形高聳
12.在開發和利用當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
A.地下水位下降 B.土地鹽鹼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種群滅絕
讀德國魯爾區在20世紀50年代、90年代的工業分布與工業部門變化示意圖。分析回答下面13—15小題:

20世紀50年代的魯爾區 20世紀90年代的魯爾區
13.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成為德國最重要的重化工業基地,其形成的能源條件敘述是( )
A.本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多樣 B.本地區有便利水運交通條件
C.發展成為發達的重工業基地 D.能源利用和工業技術先進
14.20世紀90年代與50年代比較,新增的工業部門具有特點是( )
A.仍以鋼鐵、煤炭等重工業部門為主
B.新能源工業處於大幅度衰落的狀態
C.形成以汽車、電子等高技術工業為主
D.能源工業的發展仍以當地能源資源為主
15.魯爾區中電子、汽車工業發展的環境條件是( )
A.大量煤炭工業的減少促進電子、汽車工業發展
B.政府大量增加對農業、輕工業和旅遊業的投入
C.大量發展和更新工業生產技術,減少環境污染
D.政府的政策大力鼓勵電子、汽車等工業的發展
讀下面長江流域示意圖,分析回答16—18小題。

16.長江自發源地向下游入海口依次出現的地形、地貌類型一般是( )
A.河谷、湖盆、三角洲、河曲 B.盆地、峽谷、河曲、三角洲
C.V字形河谷、沖積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沖積平原、沖積扇
17.南京市以下河段中,較符合下列四幅河床橫剖面示意圖的圖形是( )

18.長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磯河段屬於荊江河段,容易發生洪水災害。相關的因素主要是( )
①荊江河段流域面積廣 ② 荊江河段所處的氣候特徵
③荊江河段河道彎曲 ④長江上游的人類活動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江蘇是我國城市化發展較快的省區之一,請根據下圖,回答19~21題。

19.在江蘇省內,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是( )
A.北部地區 B.中部地區 C.南部地區 D.北部和中部地區
20.下圖是我國四個不同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蘇省的是( )

21.近年來,外商的投資逐步從珠三角地區轉移到江蘇省。對比珠三角地區,江蘇省具有的優勢條件是( )
A.豐富的礦產資源 B.較高的科技水平
C.國家對外開放政策 D.海外華僑的大規模投資
下圖為我國某土地利用的結構圖。根據學過的對區域農業發展的分析方法,結合自然地理知識,回答22~24題。

22.該地區可能位於( )
A.兩廣丘陵 B.山東丘陵 C.遼東丘陵 D.太行山區
23.關於該區農業資源的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土地類型多樣,生物品種多樣 B.光、熱、水資源豐富,且沒有氣象災害
C.紅壤廣布,有機質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蝕切割強烈
24.本區經濟發展,可以考慮 ( )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發展一次性木筷子生產
C.大力發展立體生態農業 D.全部改為梯田種稻
「西氣東輸」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對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回答25~26題。
25.「西氣東輸」的運輸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鐵路 D.管道
26.「西氣東輸」工程對東部地區下列哪個環境問題沒有顯著改善( )
A.粉塵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煙污染
27.西部地區的工業部門中,受「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強有力拉動的是( )
A.紡織 B.食品 C.飛機製造 D.鋼鐵
下表為我國三種產業生產布局的變化,根據所學的地理原理回答28~30題。
甲產業 乙產業 丙產業
1990年主要生產省份 上海、廣東、北京、天津、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四川
2001年主要生產省份 廣東、山東、安徽、
河南、江蘇、四川 北京39%
廣東26% 上海35%、廣東28%江蘇20%
28.影響甲產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應 B.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場的開放程度
29.決定乙、丙產業集中分布在京、滬、粵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因素 B.環境因素 C.技術因素 D.勞動力因素
30.有關甲、乙、丙產業布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產業因生產條件在地區優勢方面的變化,有從沿海向內地遷移的趨勢
B.乙、丙產業布局的集聚效應明顯,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C.甲、乙、丙產業均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D.三種產業布局的變化體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讀我國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圖,回答31~32題。
31.從降水和氣溫特點看,該地區位於我國的( )
A.濕潤區 B.半濕潤區
C.暖溫帶 D.亞熱帶
32.該區是我國重要出口加工工業基地,其發展有賴於( )
A.豐富的礦產資源 B.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C.先進的技術水平 D.低廉的土地價格
讀我國城市數量分布圖,回答33~34題。

33.關於我國城市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城市分布受的地形影響形成東多西少的特點
B.我國城市分布受的氣候影響形成南多北少的特點
C.我國城市分布受交通的影響形成東多西少的特點
D.我國城市分布受經濟的影響形成南多北少的特點
34.我國最東部(東經130度以東)和最西部(東經90度以西)城市數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最東部面積范圍小 B.最東部冬天太冷
C.最西部為少數民族聚居區 D.最西部自然條件差
讀「西電東送示意圖「,回答35—36小題:
35.下列有關輸出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北線輸出的既有火電,又有水電
B.南線輸出地勢第二、第三階梯交界處的 水電
C.中線輸出區的水能蘊藏量居全國第一
D.輸出電能的省區均位於我國西部地區

36.有關輸入地區的正確說法有( )
A.輸入地區均位於東部沿海工業地帶
B.輸入地區均有發達的鋼鐵工業基地和優良的海港
C.輸入地區主要能源不足,發展工業所必須的其他資源配套較好
D.輸入地區已初步形成我國的城市群(帶)
珠江三角洲歷史上以桑基魚塘聞名全國,並且是我國十大商品糧基地之一、三大蠶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來,農業生產結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甚至出現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現象。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37~38題。
37.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農業的有利條件是( )
A.地勢低平,河流眾多,水網稠密稠密 B.氣候高溫多雨
C.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D.具有肥沃的紅壤
38.近年來,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產發生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糧食需求量的大幅減少 B.全球氣候變暖
C.勞動力價格的不斷提高 D.農業土地價格的不斷提高
39.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管線東西跨度大,沿管線自然景觀大致呈經度地帶性變化
B.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將東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C.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使天然氣成為最主要的能源
D.有利於減輕能源運輸對交通造成的的壓力
40.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下列生產模式中,適宜當地發展的是( )
A.發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
B.發展杉木—果樹—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生產
C.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的人才優勢
D.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勞動力資源的優勢
三、綜合題(共25分)
41.讀我國三大自然區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填圖:填出圖中英語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自然區:A ; B ;
(2)圖中A與B之間大致以 為界。
(3)C流域的中游經常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形成該環境問題的自然原因是 。

42.分析下表,回答問題。
某地各項項目 森林覆蓋率 耕地面積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近三年平均氣溫年較差 河流含沙量 當年水旱災害次數 糧食總產量
1956年 30% 3.33萬公頃 850毫米 23攝氏度 2% 0 1億噸
1975年 5% 4.47萬公頃 680毫米 30攝氏度 12% 3 0.875億噸
(1)根據上表,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把以下的四項填入圖中適當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個循環過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暴雨增多; ③進一步毀林開荒; ④洪水災害增多

(2)結合上表和框圖,解釋該地耕地面積擴大,而糧食總產量卻降低的原因。

43.讀下圖和文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長江三峽河段,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資源庫之一。三峽工程於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計劃2003年開始通航,首期發電,2009年全部竣工,總工期長12年。
(1)長江三峽工程壩址位於西陵峽的三斗坪處,即圖上字母_____________處。
(2)三峽地區最豐富的兩種資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三峽工程帶來的巨大綜合效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峽工程建設,帶動第二、第三產業應運而生,試列舉其名稱。(至少二種)

44.讀我國甲、乙、丙三地區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地區 甲 乙 丙
海拔(米) 3658 505 7
年太陽總輻射量
(千卡/厘米2•年) 202.4 88.5 112.3
年日照時數(小時)
年平均氣溫(℃) 7.5 16.3 16.1
七月平均氣溫(℃) 14.9 25.8 28.7
一月平均氣溫(℃)
干濕地區 半乾旱區 濕潤區 濕潤區
年均降水量(mm) 453.9 976 1400.7
所在農業區
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草地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高)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低)
所在農業區
主要農作物
(年日照時數): A.1239.2 B.1970.6 C.3005.3
(一月平均氣溫):A.-2.3 B.3.6 C.5.6
(所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C.水稻、茶葉等
(2)甲地區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圖1和圖2的箭頭表示污染工業發生地理轉移的趨向。圖3表明單位產品的污染控制費用與污染排放量的關系(污染控制費用包括污染賠罰款和治理污染的設備費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1中,污染工業轉移的趨向是 。
(2)在圖2中,污染工業轉移的趨向是 。
(3)根據圖3分析污染工業發生地理轉移的原因

(4)根據圖示提供的信息,我國在引進外資企業時要注意重視環境保護走___________
的道路。

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塊測試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1.C.2.D. 3.C.4.B.5.C.6.A.7.C.8.A.9.B.10.A.
11.B.12.B.13.A.14.C.15.C.16.C.17.D.18.D.19.C.
20.C.21.B.22.A.23.A.24.C.25.D.26.B.27.D.28.B.29.C.
30.A.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31.A D.32.B D.33.A B.34.A D.35.CD.36.AD.37.AB.38.CD.39.AD.40.BD
三、綜合題(共25分)
41.(1)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1分) 青藏高原區(1分)
(2)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1分)
(3)水土流失(1分) 土質疏鬆,暴雨集中(1分)
42.(1)(每空0.5分,共2分)

(2)由於毀林開荒,導致氣候惡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糧食單產減少,因此糧食總產量降低。(3分)
43.(1);A;(1分)
(2)水能;旅遊;(2分)
(3)發電、防洪、航運、灌溉、旅遊等(1分);
(4)水產品加工業;果品加工業;旅遊業等(1分)。
44.(1)自上而下依次為:CAB(1分) ACB(1分) BAC(1分)
(2)甲:海拔高,熱量不足(或高寒),不利於谷類作物生長。(1分)
(3)丙:地勢低平,水熱資源豐富(或氣候暖熱濕潤),有利於農業發展。(1分)
45.(1)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分)
(2)由城市向農村轉移(1分)
(3)單位產量污染控制費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高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村(2分)
(4)可持續發展(1分)

㈤ 高二地理必修三材料題容易考哪些

第一章可能抄是兩個區域的比較,多襲數會考中國的。。。。
第二章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如果試卷簡單可能就考荒漠化和雨林破壞(但給的區域就不一定是書上的了),如果試題比較難的話,可能范圍更廣,水土流失、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都可能出現。。。。
第三章環境資源利用方面的,也一樣簡單的就是山西煤炭,稍復雜一些的可能是結合一些傳統工業區的知識點,再難一些的就是其他資源的開發條件---出現問題----解決措施等。。。

但不管怎樣,分析思路都差不多。。。拿到題目不要慌張,認真審題,注意格式。。。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