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自然災害
A. 自然災害地理。求高人答案。
第一道大題找不到,所以我自己做的,嘿嘿多少有點可信度吧,好歹我也是省重點高中的高三文科生= =,第二道大題我幫你搜了標准答案,供你借鑒。
(1)華北平原(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主要的大河之一。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五條河流自北、西、南三面匯流至天津後東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海河流域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內蒙古高原南緣,地跨京、津、冀、晉、魯、豫、遼、內蒙古八省區。所以我覺得應該是華北平原)
(2)從氣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從地形、植被上來看,海河的主要支流都發源於黃土高原地區,地面缺乏植被的保護,使海河含沙量很大,當進入平原後,泥沙沉積、河床容易被淤塞,下游流經地勢低窪區泥沙沉積;
從水系特點上來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狀水系,各條支流來的洪水,只有一個河口入海,無法順利宣洩,常常造成泛濫。
(3)治理海河河道,興建水庫,增闢灌溉和入海尾閭工程。(其實治理河流一般都是攔洪、蓄洪、分洪、疏浚河道,以及一些植樹造林以用來保持水土的)上游興建樞紐,以攔河壩為主要矛盾方面來控制河流,調節來水來沙量,從而改變河道的水流條件
14.(1)我國雨澇區分布規律大體是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原因:我國的降水量分布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東部多平原,排水不暢。
(2)原因:上游地區亂砍濫伐,陡坡開墾;中游圍湖造田。
措施:上游地區植樹種草,退耕還林;修建水庫(三峽工程);中游地區退耕還湖,裁彎取直。
(3)B地區位於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形區,雖然降水充沛,但是由於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滲入地下;地表崎嶇,落差大,水流急,水分存留時間短。
B. 高一地理自然災害。
是的,次生災害也屬於自然災害,因為它不是人為的,它是自然災害引起的,所以屬於自然災害。
C. 中國地理的自然災害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專台風、寒潮,而地質屬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D. 地理自然災害
選擇C
廣州在此地正北附近
台風為低壓氣旋 風從四周吹向台風中心
由於風在北半球水平運動向右偏轉 所以吹的是東北風
E. 自然災害地理在教科書中描素太簡略了,求給詳細的知識點。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2
我國東部的農業部門以種植業為主,主要受洪澇、乾旱、冷凍、風雹等災害的影響,使種植業災情嚴重;我國西部的農業部門以畜牧業為主,主要受雪災、旱災、蟲災等影響,使得牧業災情較嚴重。
16.我國東、西部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和農業災情的差異?
17.海洋災害帶:主要指東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風、風暴潮、赤潮等自然災害為主
18.東南沿海災害帶:主要是指連雲港以南的地區,以台風、風暴潮、暴雨、洪澇、海水入侵等自然災害為主
19.東部災害帶:主要是指第三階梯,以洪澇、旱災、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為主
20.中部災害帶:主要是指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二階梯,是中國自然環境最為復雜、地表物質最不穩定的大斜坡地帶,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主
21.西北災害帶:主要是指西北內陸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地區,以地震、沙塵暴、霜凍、乾旱、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為主
22.青藏高原災害帶:主要是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風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災害為主,對畜牧業造成嚴重災害
23.地震的能量來源:來自地球內部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 24地震的震級: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差一級能量差30倍),但有多個烈度。 25.地震類型:構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等.。最常見的是構造地震,對我國影響最嚴重)。
26.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哪裡?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27.構造地震多發的原因?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28..我國地震分布特點是東少西多,災情分布特點是東重西輕。
29.我國地震多發區是哪裡?台灣,青藏,新疆,華北。我國南北地震帶位於105ºE附近,它也是我國東西地質構造分界線。
30.華北區、台灣地區地震多發的成因是?該區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活動強烈。
31.西南地區地震多發的成因?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 32.我國西南地區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地質構造復雜,構造運動強烈,多地震,誘發滑坡和泥石流
3
地貌類型多變,地勢起伏大,大斜坡多,易發生滑坡 降水多,尤其是暴雨、久雨天氣,極易發生泥石流
人為因素,如開墾、開礦等,導致植被破壞誘發或加劇滑坡和泥石流 人們的防範意識、措施不到位 建築物、財產、城市越來越密集。
33滑坡發生的原因?山高坡陡,地勢起伏大;岩體多破碎;地表植被覆蓋率差。
34.泥石流產生的原因?山高谷深,地形陡峻;多鬆散的碎屑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流;植被覆蓋率低。
35.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摧毀農田和房屋;造成人員傷亡;危害鐵路、公路和水利水電工程等 乾旱特點:漸變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范圍廣。 36.我國四個旱災多發中心:華北(春旱)、華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和江淮地區(伏旱)
37.簡要分析華北地區旱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少,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且多大風。 正值小麥的生長期,需水量大,缺水嚴重;
人為原因:人口多,城市密集,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
38.旱災的危害?河流斷流、水庫乾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絕收;人畜飲水困難等。 39.主要的抗旱措施有哪些?
興修水利(水庫,跨流域調水) 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調整農業結構,推廣耐旱作物 加強監測預報,人工降雨
40.旱災區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較多、乾旱程度較低的廣大東部季風區。而西北乾旱區年年乾旱,屬荒漠景觀,幾乎很少出現旱災。
41我國乾旱與洪澇的關系?時間上的交替,空間上的交錯。(不穩定的季風氣候) 42.為什麼東部季風區是旱災頻發區?
我國東部深受季風的影響,季風到來的早晚、勢力的強弱、停留時間的長短等都直接影響著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時間分配,加上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使得季風區的降水量不僅年內變化大而且年際變化大,不穩定的降水就是乾旱頻發的主要原因。
東部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區,對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證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現乾旱,勢必造成旱災災情。因此,我國東部季風區是旱災頻發區。
43.熱帶氣旋的形成條件?有廣闊的暖洋面,有充足的水汽;下熱上冷的不穩定大氣層結;足夠的地轉偏向力。(赤道附近地轉偏向力小所以就無法形成熱帶氣旋) 44台風:中心風力12級,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45.台風的災害天氣特徵:狂風暴雨。 46.台風多發地區:西北太平洋。
47.台風登陸後勢力減弱的原因?地面摩擦力加大;水汽來源減少;氣溫下降。 48.台風眼風力弱,天氣晴朗的原因是什麼? 水平氣壓梯度力與旋轉離心力抵消,中心氣流做下沉運動,水汽難以達到飽和,故天氣晴朗。 49.受台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我國東南沿海。 50.台風對沿海地區農業和城市有什麼影響?
我國沿海地區是重要的工業區、農業區、漁業區,人口密集,城市港口眾多的地帶。台風帶
4
來的狂風、暴雨以及風暴潮災害常會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決口,形成洪澇災害,並且可誘發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會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線工程的破壞、船舶的毀壞等,以及人員傷亡、房屋倒塌、建築物破壞,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從而直接威脅著我國沿海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
51.寒潮:由於冷空氣入侵造成氣溫在24小時內驟降10℃以上,且在這一天內,最低氣溫在5℃以下的,就稱作「寒潮」
52.寒潮的時空分布特點:北半球中高緯度,深秋到初春。
寒潮災害天氣特點:大風、雨雪、霜凍等現象,有時還帶來暴風雪、沙暴等惡劣天氣,多發生在冬半年。好處是,凍死害蟲;改善土壤墒情;可能凈化大氣。 53.寒潮的源地是:北方大陸與冰雪洋面 54.寒潮的路徑:
偏西路徑——經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東海北部移動; 偏北路徑——經蒙古高原向我國南方移動;
東北路徑——經日本海或我國東北向我國東部沿海侵入。 55.東北地區寒潮危害嚴重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東北地區緊鄰冬季風的源地,冬季風越過大興安嶺,使東北地區氣溫驟降。 初霜時東北農作物正值生長季節,嚴重危害農牧業生產。 56.沙塵暴發生時間:冬春季節
沙塵暴的好處是:增加降水,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水域營養鹽類,塑造地表形態。 57.沙塵暴產生需要哪三個基本條件? 大風——形成沙塵暴的動力條件;
地面的沙塵物質——形成沙塵暴的物質條件; 不穩定的空氣狀態和局部地區的熱力條件。
58.防治沙塵暴最有效的人類行為是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59.分析華北地區沙塵暴多發的原因?
由於本區降水少,蒸發大,且多大風。乾旱使土壤疏鬆乾燥,風力對土壤的侵蝕越來越嚴重。
在日益增長的人口壓力下,人們毀林開荒、濫砍濫伐森林,使得森林覆蓋率降低。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過度放牧、濫挖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劇退化,沙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導致沙塵暴多發。
60.華北地區氣象災害多發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熱條件不穩定,導致降水的季節分布不均,春旱嚴重; ②冬季風的通道; ③接近沙源地;④蒸發強烈,植被覆蓋率低。 人為原因:①是主要農業商品生產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資源匱乏
③過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資源缺乏。
61.我國洪水災害分布總的特點?
①東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內陸少;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脈東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62.暴雨洪水——特點:影響我國范圍最廣、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洪水災害。 63.我國洪水類型、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區、發生時間對比:
提示:洪水致災有兩個基本環節: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對人類造成損害。
5
64.誘發雨澇的自然因素:季風區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勢低平、河流排水不暢。 65.誘發雨澇的根本原因:東部平原地區地勢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暢。 66.防治洪水災害災害的措施有哪些?
興修水利工程(水庫,大壩,裁彎取直,疏浚河道) 調整農業結構,退耕還林,還草,還牧,還湖 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加強監測與預報 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67. 我國洪澇災害的災情特點 ——范圍廣、發生頻繁、突發性強,而且損失大。 其中,農業受洪水災害影響最為嚴重。
68.為什麼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季風區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我國東部季風區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工農業發達,城市密集,單位面積資產密度大
人類不恰當的活動(圍湖造田,毀林)加重了受災體的脆弱性 在河流下游低窪地沖蝕過多的經濟活動,增加了洪災的風險性。 69.為什麼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國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點?
我國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這里農業和工業發達,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澇可以導致嚴重的災情,因此是防洪的重點地區;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狀況,使得下游泥沙淤積,河道堵塞,直接影響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況,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國防治水土流失的重點;也可以認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70.影響我國東部沿海的風暴潮類型 及分布
類型 成因
主要分布地區
發生時間
暴雨 洪水
主要由台風、鋒面等帶來的暴雨
東部季風區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時空分布高度一致,在東部季風區,暴雨集中發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受氣溫升高影響形成
西北和東北山區。 4—5月融雪洪水 7~8月冰川融水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發生在黃河上游的寧夏、內蒙古河段和部分下遊河段,其次發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秋末春初
類型 發生季節
發生地區 危害
台風風暴潮 7-10
8月和9月最集中 東南沿海 不僅毀壞船隻,而且破壞房屋、農田、海堤以及碼頭、港口等工程設施,並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
溫帶風暴潮
春秋
北方沿海
6
71..人類的活動是否會加劇災情?
①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導致地表狀況發生改變,加劇了洪水災害的發生,例如,植被覆蓋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沉積;圍湖造田,湖泊調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積縮小,高水位、高流量,洪災產生。
②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與區域的人口、經濟有關,人口越密集,致災的可能性越大;經濟越發達,損失就可能越嚴重。
72.農作物病蟲害的特點:種類多,危害大,災情東部重於西部,南方重於北方。 73.農作物病蟲害的危害:造成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還導致農產品大批量變質,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74.小麥銹病包括條銹、葉銹和稈銹,是中國發生范圍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小麥病害。 75.我國水稻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和白葉枯病),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的地區。 76棉鈴蟲的分布:
廣泛分布於我國主要棉花產區,黃河流域棉產區和新疆棉產區受害尤其嚴重。 棉鈴蟲是中國棉花的重大致災害蟲,其災害損失巨大。 77.森林病蟲害的分布與地形、氣溫有關。油松毛蟲分布在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處,第二級階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區(除新疆北部外)沒有。落葉松毛蟲分布在中溫帶,赤松毛蟲分布在暖溫帶,馬尾松毛蟲分布在熱帶、亞熱帶。
78.導致森林病蟲害多發的人為原因: 主要是大量單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種類多樣性豐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對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79.蝗災與旱澇的關系:旱災與蝗災經常鏈性發生在乾旱少雨年份。前期乾旱少雨,利於雌蝗產卵,而後期多雨又利於蝗蟲幼蟲成長,蝗災就會爆發。
80.我國滅蝗的方法?主要採用人工誘捕幼蟲、捕殺成蟲、挖防蟲溝、農葯滅蟲、點火焚燒和投放天敵等方法。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_Oi__
F. 魯教版2014七年級上冊地理伴你學 自然災害這一課的題,加圖,急用,不要答案
高考題目,自己下載吧
G. 地理自然災害論文 初中水平 答好有加分
旱中陝西
我的家鄉在陝西,說到陝西,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恐怕就是陝西的悠久歷史了,曾經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於這里:從黃帝鑄鼎,到西周定都灃鎬,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燦爛輝煌的西漢與隋唐的盛世,這里一直都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那麼,這些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們為什麼屢次看中這里呢?原來是這里的地理環境和位置特別好:它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在國內,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之便。而且這里江河、山脈眾多,可以阻擋和延緩敵人的進攻,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可以有效的保護都城,為自己贏得優勢。另外,這里的美景也特別多:華岳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鍾、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陝西歷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環境優美,你一定很羨慕吧!可是,歷史上有許多災害卻頻頻「光臨」這個脆弱的省份。下面就允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一種災害——旱災。
實例與情況:
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陝西、河南、直隸(今河北)、山東等。這次大旱災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亡達250萬人,逃難者40餘萬人,。
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
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原因與聯系:
陝西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我們都知道,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由於遠離海洋,就使得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因而造成此地區乾燥少雨。而且,越趨向內陸,降水量就越少,各月降水量分布就越不平均,氣溫的年較差也越大。所以,我認為氣候是導致陝西旱災頻頻的主要原因。
其次地形因素也是旱災頻頻的原因之一。陝西地區周圍有眾多山脈,最為著名的就是秦嶺山脈了,而從東南方向來的,攜帶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風「光臨」陝西地區時,剛好受到高聳延綿的秦嶺山脈阻擋,使得水汽們在「攀爬」的過程中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而涉險過關的水汽們以及其他方向匯集來的水汽等也只能形成小范圍的降水。所以,這也是陝西地區降水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水利興修不夠,江河污染嚴重,不重視保護土壤肥力,綠化面積不足,宣傳教育力度不大等等。
措施與效果:
出現乾旱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那麼,怎樣在旱災來臨之後積極、有效地去應對,減少旱災所造成的影響,就成了重中之重。
例如前不久,全國有12個省份受到了旱災的影響,旱情為50年一遇。2008年11月中旬以來,陝西已經100多天無降水,旱情十分嚴峻,全省作物受旱面積達1149萬畝,佔耕地面積的33.8%。
面對嚴峻的旱情,陝西省應對十分及時、果斷,各級水利部門十分重視,精心調配水利設施投入抗旱,全面開啟可用的塘、庫、井、站、窖等小型水利設施,盡力擴大灌溉面積,並且立即啟動了二級抗旱應急預案了,採取了發射火箭彈人工降雨、普及抗旱知識、穩定市場價格等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把旱災給人民所帶來的損失與影響降到最低。
據統計,全省投入抗旱人數達117萬人,開起水利設施6萬多處,投入機動抗旱設施1.8萬台。發生飲水困難的市、縣兩級水利部門組織了2000多輛送水車,緊急解決了3.2萬人、1.9萬頭大家畜的臨時飲水困難。
建議與設想:
通過2009年的旱災,我們看的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互助互愛的美好品質,但我們也能看見全國還有不少地區抗旱災的能力較低,面對隨時可能來臨的災害,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應積極的防災、減災,這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足。
我認為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的方法有以下9條:
(1)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事業;
(2)改進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3)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
(4)研究應用現代技術和節水措施,例如滴灌、地膜覆蓋;
(5)沙地不種植農作物,種草和樹防止土地沙漠化;
(6)多用農家肥,盡量少用無機肥;
(7)以年為單位隔年種植不同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8)工廠盡量少排放有害氣體,少排放工業廢渣,使氣候不要在進一步惡化;
(9)加大抗旱知識宣傳力度,普及抗旱知識把抗災基本知識編入中小學課本。
總結與期望:
其實,人永遠無法戰勝大自然,各種災害是人們對大自然的傷害累積而成的,何不摒棄向大自然一味所要財富的態度,而去合理的開發大自然呢?再也不要讓森林遭道砍伐,植被遭到破壞,水土遭到流失,河流遭到污染,讓新的空氣迎面吹拂,讓延綿的山巒、清澈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初一M3—4 齊昊麟
參加地球小博士吧?我也是,這是我自己寫的。
H. 60條有關自然災害的地理知識
農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比如洪澇,寒潮,台風,滑坡,泥石流等等。
I. 地理自然災害知識
防震避震小知識
1.地震來時要躲在桌子等堅固傢具的下面,待晃動停止後再迅速撤離到樓下的空曠地帶。
2.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3.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4.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5.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注意高空墜物。
6.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7.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8.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9.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10.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戶內防雷要點
1、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以防側擊雷和球雷侵入。
2、在雷雨交加時,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築物,但對沿架空電線、電話侵入的雷電無能為力。家電防雷最好把室內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話插頭。
3、雷電天氣時,居民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
4、不宜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沐浴者。
特別提醒您注意的是:在選購住房時,應要求開發商出具商品房防雷裝置設施的證明,以免給以後居住埋下隱患。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築物往往最易遭雷擊。雷電大作時,人們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雷避雨,如萬不得已,則需與樹干保持3米的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體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體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應雙腳並攏,逃離現場。
防汛知識
1、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那麼怎樣測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氣象工作人員在地面觀測場露天放置一個直徑為20厘米的金屬圓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時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氣象局規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稱為小雨,10—25毫米為中雨,25—50毫米為大雨,50毫米以上稱為暴雨。暴雨天氣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並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種防範工作,就不會發生危險。
2、洪水發生了,如何自救:(1)洪水來了,按照預定路線轉移、避難,注意扶老攜幼,相互幫助。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無法步行轉移了,要使用事先備好的船隻或門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轉移的工具。(2)當洪水來得很快,大水已經進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頂、牆頭或就近的大樹上,暫時避難,等待救護人員轉移。不能單身游水轉移。(3)土牆、干打壘住房或泥縫磚牆住房,只能做暫時避難場所,因為經水一泡,它們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4)假如沒有大樹、院牆,屋頂又一時爬不上去,此刻應抓住固定物不放,並呼救他人搭救脫險。
3、災害期間有哪些常見病:
災區衛生條件差,特別是飲用水的衛生難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預防的是腸道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澇期間極易發生的,如鼠媒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 寄生蟲病:血吸蟲病; 蟲媒傳染病: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等。災害期間還常見皮膚病:浸漬性皮炎(民間又稱「爛腳丫」「爛褲襠」)、蟲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災害中還易發生意外傷害:溺水、觸電、中暑、外傷、毒蟲咬螫傷、毒蛇咬傷、食物中毒、農葯中毒等。
4、洪水過後,怎樣預防疾病流行:(1)清除積水、穢物,通風晾曬,噴灑消毒葯劑,預防傳染病及蚊蠅滋生;(2)服用預防葯物,避免發生傳染疾病。如果發生傳染病例,必須進行隔離治療;(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濕、霉的物件要通風、晾曬。
5、上學或放學路上發生道路受阻怎麼辦:(1)洪水沖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攔腰切斷並有急流通過,此時,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暫時避難」,絕對不能強行通過;(2)當山區道路由於山體滑坡堆積阻塞時,應繞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過是比較安全的;(3)當洪水沖斷橋涵,河流水急、橋面還在坍塌時,千萬不能冒險強行通過,否則會有生命危險;(4)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橫垂路面時,一是要遠離,防止觸電;二是要報告有關部門,及時搶修。此刻,絕不能僥幸通過。
6、山區發生泥石流,怎樣確保安全: 當山區發生暴雨洪水時,有時會同時產生泥石流。如果暴發了泥石流,山谷中所有石、砂、土、果樹及建築物、居民點等,會全部被推出山谷以外,在溝口堆積起來,整個山谷成了「光板青石」,破壞力極大。(1)泥石流與暴雨洪水結伴兒而生。當暴雨到來之前,居住的山溝有可能暴發泥石流,應搬遷到安全地點暫時避難。 (2)暴發泥石流是由溝頂開始的,發出的響聲好像「轟……轟……」的打炮聲。白天或者黑夜,在屋裡避雨時,只要聽到這種聲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頂轉移。(3)暴發泥石流時間很短,只能扶老攜幼輕裝轉移,來不及尋找和攜帶食品、飲料。(4)轉移路線應事前選定,清除沿途的障礙物,避免急速上山時,浮石、滑坡傷人。同時要防雷擊、電線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