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檢測
Ⅰ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Ⅱ 高中地理必修3知識點歸納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全套復習學案+經典試題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區域
概念: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區域的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3、地理環境對農業和商業的影響:
例題:讀「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的地理環境差異」 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的地理環境差異及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
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一年兩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一年一熟。
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2).地理環境對區域工業發展影響顯著:
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環境是: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外聯系方便;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松嫩平原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環境是: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
4、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早期:長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農業社會時期 :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長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長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③隨著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長人口越來越稠密。 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農業社會後期:①工商業的發展使長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長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第二節: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遙感(RS)
主要是獲取信息,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工作過程: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 信息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 感測器 → 遙感地面系統 → 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2、全球定位系統(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如,可以精確定位某地理事物的三維坐標(經度,緯度和海拔),還可為飛機、船舶、汽車導航。
由三大部分組成: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共24顆,其中21顆工作衛星,3 顆備用衛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3、地理信息系統(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優點: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4、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
1、我國西北地區的范圍
我國西北地區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
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東部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2、西北地區東西水分和景觀變化
水分自東向西遞減,景觀自東向西依次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乾旱的氣候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本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②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為因素: ①過度樵採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開墾。
在荒漠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常常起決定性作用。
4、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緣, 由戰爭、瘟疫、過度墾耕導致。
近代:清 內蒙古東南部, 因為移民增多,農業對土壤的破壞力強於牧業
現代:20世紀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誤
5、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
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 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例題:.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圖中① 沙漠的名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此地區及周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氣候乾旱,風化和風蝕作用強烈。人為原因是: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圖中①地區綠洲退化嚴重,對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測成立的是(ABCD)
A.人口增長迅速 B.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C.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大力開荒種糧
D.耕作技術落後,灌溉措施不當,出現次生鹽漬化 E.水資源污染嚴重
(2)圖中②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原因是:過墾、過牧,植被遭破壞;合理利用該處土地資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載畜量,防止過度放牧;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
為防治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我國正在上述地區進行巨大的生態工程建設為:營造「三北」防護林。
(3) 乾旱是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並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為主的景觀特色。
(4)西北地區自東向西由溫帶草原逐步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體現了陸地自然帶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是由於降水自東向西減少而形成。
(5)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風力作用 。
(6)導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或人為因素)主要有: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
(7)我國北方的農牧過渡帶,恰恰又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區域。主要原因是:
農牧過渡地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而且最不穩定,人類利用也最不穩定,土地很容易產生荒漠化。
(8)雖然經過治理,個別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特別是旱作地區和草原牧區,荒漠化仍在蔓延。
(9)從左圖中看出,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地表徑流少。山西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黃土土質疏鬆,地表植被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試從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國荒漠化主要分布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旱,日照強,溫差大,風力大;②高原面積大,高山環繞盆地,沙漠、戈壁廣布;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內流河為主;④草原和荒漠為主要自然景觀。
(11)右圖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試分析該地區棉花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冰雪融水量較多,灌溉水源較豐富
(12) 右圖所示地區的城市分布有什麼特點:呈環狀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綠洲上;主要區位因素是:河流。
例題:讀「我國沙塵暴分布地區及出現次數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我國沙塵暴分布狀況: 兩個中心(塔里木盆地和科爾沁沙地);出現次數由中心向四周減少;呈片狀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
(2)簡要分析沙塵暴分布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①自然地理環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沙漠戈壁廣布; 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夏季風難以到達,降水少(大部分地區少於200毫米)氣候乾旱;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大。
②人文地理環境:人口稀少,少數民族集中 ;交通不便; 以畜牧業為主,經濟比較落後 。
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1、森林分布
現存的原始森林分布:集中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 原始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它們或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
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亞馬孫熱帶雨林。
2、熱帶雨林的分布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兩側,但在大陸相逢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
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區: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3、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4、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5、雨林被毀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發展的需求。
直接原因是: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采礦、修路、城鎮建設;開辟大型農牧場。
6、亞馬孫開發計劃
①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後,未開發,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 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 移民亞馬孫平原; 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7、雨林的保護
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例題:讀巴西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北部為什麼人口很少:北部是茂密的雨林,開發歷史較晚;北部是濕熱的亞馬孫平原,不適合人類居住。
(2)簡述亞馬孫熱帶雨林保存較完整的原因:亞馬孫流域周圍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不高,因為叢林的阻隔和濕熱環境的影響,一直未被開發; 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產方式落後,人口少,對自然索取不多。
(3)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發展需求。直接原因是: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采礦、修路、城鎮建設;開辟大型農場和牧場等。
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陝西省為例
1、兩類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 : 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開采條件好。(大同煤田—優質動力煤,河東煤田—優質主焦煤)
②市場廣闊:我國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 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設: ①擴大煤炭開采量 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 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2000年以後,山西對外電力輸出增長迅速,此舉對本省的有利影響是: ①緩解運輸壓力 ②減輕大氣污染③提高經濟效益。
4、三條產業鏈: 煤—電—鋁 煤—焦—化 煤—鐵—鋼
5、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 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6、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 ②調整產業結構 ③「三廢」的治理
(山西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例題:讀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西省結合全區鋁土礦、鐵礦等資源優勢,圍繞能源開發,構建了三條產業鏈,其中輸出化工產品的產業鏈是煤一焦一化。
(2)簡述山西省能成為全國能源基地的條件有哪些?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3)圖中輸出的產品是原料工業部門的產品。
(4)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山西省將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產業結構調整?
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高新技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例題:讀山西省工業增加值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經濟的核心是:採煤業。
2、圍繞能源開發,山西省構建的產業鏈是:①煤-電-鋁 ②煤-焦-化 ③煤-鐵-鋼
3、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十分優越,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②市場廣闊 ③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4、雖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它卻尚未成為經濟強省。為改變這種狀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你認為應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①推動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轉變關鍵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②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轉化,提高經濟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加快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1、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尼羅河文明 兩河文明 黃河——長江文明 印度河——恆河文明
2、田納西河概況: 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屬於二級支流; 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護: 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
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4、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
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 ②氣候:亞熱帶地區,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 ④ 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5、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
6、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① 18世紀下半葉 :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② 19世紀後期 :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
③ 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7、流域的綜合開發: TVA將河流的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
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
8、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例題: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讀田那西河流域示意圖和諾克斯維爾市的氣候資料,回答問題:
(1)A處是田納西河的發源
地,此處地形為山地,其生態
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
水質。
(2)B處地形是_河谷平原 ,
這里是人類活動的比較集中
地區。
(3)C代表田納西河,這是流
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在
利用過程中要注意水資源的
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4)在A、B、C三處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好植被生態的是A,應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的是B 。
(5)從圖中多大壩和船閘,可推知流域內多山地 地形,水力資源豐富 。
(6)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它發源於阿巴拉契亞 山脈的西側,該河流的大致流向為大致流向為自東向西 。
(7)田納西河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依據右圖諾克斯維爾市的氣候資料分析田納西河水量隨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冬末春初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河流流量小。
(8)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區位優勢是什麼?
①田納西河流域處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水資源豐富;②加上流域內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③此外還有豐富的煤炭(磷、鉛鋅礦)等礦產資源。
(9)田納西河流域是美國的棉花帶(農業帶),從農業發展角度看,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發展有什麼不利影響: 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致,對農業生產不利
(10)田納西河流域發展水運有那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沒有結冰期,全年可通航;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不利條件:由於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較大;水量很不穩定。(11)田納西河流域19世紀人口激增,進行掠奪式開發,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1933年,美國開始對田納河流域進行綜合開發與治理,將河流的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先後在田納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壩。結合田納西河流的自然特徵,分析修建大壩有何作用:防洪,灌溉;改善航運條件;發電;水產養殖,生態環境改善,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等。
(12)19世紀後期起,流域內人口激增,開發利用強度加大。簡述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擴大種植面積、開礦亂開濫采、用木炭煉銅導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高強度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廢氣,不僅污染大氣,還會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體,影響生物生長。
(13)讀田納西河為核心的流域綜合整治和開發圖(右圖)。指出對田納西河治理採取了哪些措施,並說明其效益。
修築了(多座)水壩、(多處)船閘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條件、提高運輸能力的效益。實現了對全河的統一管理和梯級開發。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1)氣候條件 :大部分位於濕潤、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和水分基本可滿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條件是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2)地形、土壤條件: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3)社會、經濟條件:①工業: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共促農牧 ②交通: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主要地形:三山脈(小興安嶺、大興安嶺、長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
3、農業布局特點: 耕作農業區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區。 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4、東北商品糧基地生產特點:
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②地區專業化生產
5、農業發展方向: 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
山區農業 :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並舉的轉變。
例題: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描述圖中0℃等溫線的走向、氣溫的空間變化特點並說明其形成原因:
東段向低緯(南)彎,氣溫低,地處小興安嶺,海拔較高;西段向高緯(北)彎,氣溫較高,地處松嫩平原,地勢較低。
(2)圖中A、B、C三地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 A:畜牧業 B:種植業 C:林業。
(3)與其他商品糧基地相比,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
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地區專業化生產。
(4)B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需求。 推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例題:讀「我國甲、乙兩大農業生產基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冬小麥,乙基地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甜菜、大豆等。
(2)與乙基地相比,圖中甲基地發展農業生產的區位優勢有:熱量條件優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勞動力充足。
(3)簡述東北建設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是:
自然條件: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廣闊、土壤肥沃。
社會經濟條件:人均耕地面積大,機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對外聯系方便,市場需求大。
(3)簡述甲基地A、B區域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問題:水土流失;湖泊面積萎縮、洪澇災害較多
措施: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退耕還湖;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抗災能力等。
(4)甲、乙兩大商品糧基地發展潛力較大的是乙,商品糧基地,判斷理由是:
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糧食商品率高;目前單位面積產量不高,隨著科技和農業投入的增加,糧食的單產和總量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農荒地可供開墾;而甲商品糧基地,由於人口稠密,每年凈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設等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面積將會有所下降;目前單產已較高,增產潛力已較小。
例題:下圖為沿滿洲里(49.5°N,117.5°E)——綏芬河(44.5N°,131°E)一線的剖面圖,讀圖回答:
(1)這條剖面線的走向是
西北一東南。
(2)地形區的名稱是:
A:內蒙古高原 ,
B:大興安嶺。
(3)寫出下列地形區所屬的干濕地區:C:半濕潤,D濕潤。
(4)C地區適於建成全國性商品糧基的條件是:土壤肥沃 人均耕地面積大。
(5)在A、B、C三地中,以畜牧業為主的是A 地,C區域應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春小麥、甜菜、玉米。
(6)圖中C地形區的名稱是:松嫩平原,從降水量看C比B少,其原因主要是:B位於迎風坡,C 位於長白山背風坡(雨影區) ,從積溫看C比兩側地區略高的原因是:海拔較低。
Ⅲ 高中地理必修3知識點
2.熱帶雨林
⑴分布: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寶庫:在生物進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⑶雨林生態
①優越性:全年高溫多雨,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
②脆弱性: 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
⑷熱帶雨林破壞
①根本原因: 當地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展需求 。
②直接原因: 人類開發 。
⑸熱帶雨林的開發(亞馬孫開發計劃)
① 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後,未開發,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② 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移民亞馬孫平原、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⑹雨林的保護: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
保護 放在第一位。
① 鼓勵保護性開發,如雨林觀光等 ;
② 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
③ 森林選擇性採伐和更新造林相結合 ;
④ 加強森林緩沖區建設 。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1.能源分類
⑴ 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 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
①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
②市場廣闊:一是 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二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改變 。
③位置適中:輸煤輸電距離近。
④交通比較便利:北中南三條運煤鐵路分別是 大秦線 、 神黃線、 焦日線 。
3.能源基地建設:
⑴面臨挑戰:
①人均資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③單位產值能耗高;
④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⑵採取措施:①擴大煤炭開采量;
②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 鐵路 為主, 公路 為輔;
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一是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 發展煉焦業 。
4.能源的綜合利用
⑴變革原因: 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
⑵變革模式: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 煤電鋁 、 煤鐵鋼 、 煤焦化 。
⑶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
①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
②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③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術:推動以 潔凈煤 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⑵調整產業結構:以 重化工業 為主的產業結構是生態環境問題根源所在,①對原有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產品向 深加工 、高附加值 方向發展;②大力發展 農業 、輕紡工業、 高技術產業和旅遊業。
⑶ 「三廢」的治理:①廢渣: 回收再利用 ;②廢氣: 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帶;③廢水: 沉澱凈化 。
第二節 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1.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決定了河流的 利用方式 和流域的 開發方向 。
⑵河流概況:密西西比河的 二級 支流,發源阿巴拉契亞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開發注意:①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 ②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③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⑷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資源豐富,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降水多, 夏秋 降水相對較少;③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穩定;④礦產: 煤鐵銅 等豐富。
2.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⑴ 18世紀下半葉 :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⑵19世紀後期 :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⑶ 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3.流域的綜合開發
⑴開發的核心:河流的 梯級開發 。
⑵開發項目: 防洪 、航運、 發電 、 旅遊 、 供水、 養殖等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災,農林牧漁業、工業、旅遊業得到迅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⑷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 水電 和 核電 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 煉鋁、化學 等高耗能 工業的發展。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⑴自然條件:①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 氣候,雨熱同期,作物一年 一熟 ,易受熱量的影響。(氣候是區域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 ) ②地形分布:高原( 畜牧業 )、平原( 種植業 )、山地( 林業 )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③土壤: 黑土、黑鈣土 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⑵社會、經濟條件:①良好的 工業基礎 基礎;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 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地廣人稀),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農業布局特點
⑴耕作農業區 :
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區;
②主要農作物:小麥 、 玉米 、 水稻 等。
⑵林業和特產區:
①林業:主要分布在 大小興安嶺和 長白山 區。
②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 鹿茸、人參等珍貴葯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⑶畜牧業區:①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②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 三河牛 、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3.東北商品糧基地
⑴生產特點:① 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 地區專業化生產。
⑵其他知識:① 三江平原 商品率最高;②國營農場, 機械化程度 最高。 4.農業發展方向
⑴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 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加快發展 商品糧豆等的生產 ,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 生態農業和 舍飼 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 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
⑶山區農業 : 森林資源保育 ,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 原料及產品加工 並舉的轉變。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1.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⑴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①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②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⑵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 改革開放 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於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⑶良好的區位條件:位於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國最大的 僑鄉 之一。 2.工業化城市化推進的階段
⑴工業化的推進:①第一階段:1979—1990年, 勞動密集型 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 ②第二階段:1990年以後, 高技術產業產業逐漸取代 勞動密集型 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
3.問題與對策
⑴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與長三角相比 產業基礎 、 科技實力 、人才隊伍和市場腹地 都處於劣勢)——產業結構調整: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不發達,以產業基礎較好的 廣州 市為基地,發展汽車 、鋼鐵、 石化 、造船等原材料工業與裝備製造業,以此推動產業升級。
⑵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落後,缺少 分工合作 )——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廣州、 深圳、 香港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酸雨、水質型缺水、雜訊等)——加強規劃與管理。 ⑷ 「城中村」 :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 第五章 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區域分布不均勻 ;②自然資源一般不具流動性 。 ⑵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
西氣東輸: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以長江三角洲作為天然氣的目標市場,建設從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輸氣管道。
Ⅳ 高中地理必修三總結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1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區域界線有的是明確的,有的具有過渡性質。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2、區域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1)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2)異:①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也是雨熱同期,但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江三角洲。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4、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6、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系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松嫩平原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7、區域不同發展階段中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農業社會: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③隨著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人口越來越稠密。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3)農業社會後期:①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地理信息技術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
2、遙感:(RS)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感測器(關鍵裝置)→遙感地面系統→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和財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
(1)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2)特點: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地理信息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信息源→數據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
優點: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5、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即互為獨立又相互促進。遙感主要用於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於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於對地理信息進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
6、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將各種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並進行的立體、動態的顯示。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1、荒漠化指發生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現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2、西北地區范圍: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和中部(內蒙古境內)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內)是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是乾旱,以荒漠、草原景觀為主,其成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3、由於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西北地區自東向西降水量逐漸遞減,因此乾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產出和載畜量逐漸減少;賀蘭山以東的內蒙古高原主要屬於半乾旱的草原地帶;賀蘭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聳的山地迎風坡地帶,降水稍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為綠洲農牧業生產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為荒漠化創造條件:①基本條件→氣候乾旱少雨;②物質條件→地面疏鬆,為沙質沉積物;③動力條件→大風日數多且集中;④氣候異常也可以影響到荒漠化的進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加劇荒漠化進程(起決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A.來自於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B.由於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主要表現:①過度樵採;②過度放牧;③過度開墾。
6、西北地區的次生鹽漬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綠洲地區。原因是由於耕作技術落後,灌溉措施不當,另外由於乾旱的氣候條件下蒸發旺盛,鹽分極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7、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荒漠化的演化:
時代
原因
影響范圍
古代
盲目墾耕,戰爭、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邊緣、河西走廊
近代
移民實邊、開放蒙禁
內蒙古南部農牧過渡地帶
現代
人口壓力,管理失誤
草原牧區和旱作地區
8、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內容:A.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產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鹽鹼)、治沙相結合的原則。(3)防治荒漠化要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以防為主,保護並有計劃地恢復荒漠植被;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整治。(4)荒漠化具體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⑤控制人口增長。(5)我國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經驗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等。
9、我國政府在西北地區的生態建沒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多項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2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具有眾多生態作用和環保功效,如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固沙、吸煙除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被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2、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它們或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其中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但現在世界森林面積減小的趨勢仍在加劇,尤其熱帶原始林是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
3、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到南北緯15-25度。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區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東南亞地區。
4、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①地球之肺:影響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氣候;②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寶庫:地球生物進化史中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5、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群落生產力高。
6、雨林生態的脆弱性;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土壤貧瘠。
7、亞馬孫雨林開發:①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後,開發規模小,沒有太大的影響;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③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遷都巴西利亞、移民亞馬孫平原、藉助外資並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8、在當前背景下,面對雨林破壞嚴重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1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1、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②市場廣闊;③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策略: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③加強煤炭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4、加強能源綜合利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①加強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②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山西省環境的保護與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工業三廢的治理。
§2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1、流域:又稱供水區,是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區的總稱。水系:指河流幹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
2、河流水系由幹流和一系列支流組成,一般將流入幹流的支流,叫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叫二級支流,依次類推。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稱為分水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分水界)。
3、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4、河流開發要考慮流域內不同區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開發:
組成部分
重要性
保護重點
山地
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
植被生態保護
河流
是流域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
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河谷平原
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
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
5、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③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6、田納西河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①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②19世紀後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③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已經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7、美國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簡稱TVA,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將河流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發揮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等綜合效益。
8、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第四章區域經濟發展
§1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1)范圍:黑、吉、遼三省和內蒙古東部。
(2)地位: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
(3)地理條件分析:
A.氣候-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①氣候條件制約著一個區域農業的生產品種、耕作制度和生產季節等;②東北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熱量和水分條件基本上可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農作物生長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
B.地形、土壤條件:①地形條件往往影響區域農業生產的類型;②一般來說,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山地丘陵地區適宜發展林牧業,(東北西部高原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是優質草原牧場,中部和東北部平原廣闊,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③土壤肥沃,黑土和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
C.社會、經濟條件:①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工促農牧;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農業經營規模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另外較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①耕作農業區:主要分布在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地區;水稻多種植在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以及東部山區的河谷盆地;小麥(以春小麥為主)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吉林省北部地區,這里已經形成了我國最著名的「玉米帶」。②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葯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③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如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的三河牛和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的東北紅牛。
3、東北平原是全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東北商品糧基地生產特點: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地區專業化生產。
4、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①平原區:以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能力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推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②西部草原區: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草業經濟,推動退耕、退牧和圍欄限牧工程,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③山區農業:以森林保育為核心,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並舉的轉變。
§2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1、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一般發展中國家通過優惠政策,鼓勵少數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以帶動相鄰區域以至全國其他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
2、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條件: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②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③良好的區位條件;④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3、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推進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主要優勢:①勞動力資源豐富、②政策優勢、③僑鄉優勢、④正處於發達國家與地區第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主要特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慢。原因:①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外商出於風險考慮,投資規模相對較小,②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附加值相對較低。
第二階段:1990年以後,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主要優勢:①工業實力大為增強,②恰逢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蓬勃發展和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主要特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快,原因:①外商不再擔心風險,投資規模擴大,②高新技術產業的附加值相對較高。
4、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為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一方面,許多鄉村迅速變成城鎮,使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另一方面,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5、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中的問題及對策:①產業升級面臨困境,對策: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原料工業、裝備製造業等重工業及機械製造業;②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如「城中村」現象,即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是外來人口的主要居住區,設施簡陋,治安狀況差,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隱患,對策:加強城市分工合作,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如大氣污染、水污染(水質性缺水)、雜訊污染、耕地銳減、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劇等,對策: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加強外來人口的管理。
第五章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1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1、我國主要的大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北煤南運等。
2、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1)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很不均勻的,存在著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且自然資源在區域之間一般不具有流動性;(2)區域間的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氣東輸工程:(1)基礎:新疆天然氣資源;(2)目標市場:長江三角洲;(3)主幹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向東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最終到達上海。管道工程採取干支結合、配套建設進行。
4、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1)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對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對貧乏;②西部能源豐富,但因經濟水平的限製得不到充分開發利用。(2)我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主導能源,帶來眾多的環境問題,還因為北煤南運對我國的交通運輸造成了巨大的壓力;②天然氣具有清潔以及燃燒效率高等突出優勢。(3)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我國天然氣分布總體特徵是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陸地天然氣(四大氣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陝甘寧鄂爾多斯地區。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區的油氣田開采已到了中後期,西北則成為戰略接替區,因此我國採取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
5、西氣東輸的影響:(1)對西部地區的影響:推動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推動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2)對東部地區的影響: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張狀況;優化東部地區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改善大氣環境,緩解交通壓力。(3)加強區際聯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資源優勢和東部的經濟、技術優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4)對環境的影響:改善東部地區的大氣質量,沿線農村地區通過天然氣的推廣,減少植被破壞。
§2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1、產業轉移是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主要包括區域產業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兩種類型。
2、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擴大銷售市場從而達到追求更高利潤。產業轉移最主要、最常見的方式是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設立工廠。
3、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①勞動力因素:由於處於不斷變化中,因此具有數量充足、高素質且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②內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業生產與其他相關企業和地方服務行業(包括政府)打交道、進行生產組織、職工培訓等過程的投入。發達國家費用較高,而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發達國家的投資,首先要改善投資環境以減少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③市場因素:也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中,當達到飽和或滿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時,而且為了避開貿易壁壘,通常採用在新地區直接投資建廠的方式,開辟新的市場。④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土地規模和價格、環境污染……
4、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轉移國)原主導產業轉移後,可將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發展中國家(轉移對象國)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還可以通過企業將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③改變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可以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另一方面導致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使轉移國的環境污染得到緩解,而使轉移對象國的環境污染加劇。④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轉移國就業機會減少;轉移對象國就業機會增加。
Ⅳ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詳細總結
專題一、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考點1.了解區域的含義
《背誦》區域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有明顯的區位特徵。(區域非自然存在)
(1)《了解》區域劃分有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
單一指標:如熱量帶、氣候類型
綜合指標:東亞文化區、中東與北非文化區、歐美文化區(語言、宗教)
(2)《了解》區域劃分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青藏高原區、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氣候)
人文要素: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經濟);長江中下游地區(歷史)
(3)《了解》均質區: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的區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區、平原區、丘陵區(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區(語言)、水田農業區、旱作農業區(農作物)
(4)《了解》功能區:指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某些方面的相關性或內在聯系的區域。如城市經濟區、浦東新區、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
(5)區域的特徵:整體性、差異性、開放性
考點2:比較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差異(理解)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區域差異
區域
要素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位置和
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背靠內陸高原,面向海洋 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一線以北 北起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線,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起橫斷山脈,西至國境
地勢 海拔較低,其中東部平原多而廣 海拔最高,但差別顯著、高原、山脈、內陸盆地交錯 海拔最高,主要為山系、高原
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 大陸性突出,氣候乾燥。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多大風天氣 氣候嚴寒。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太陽輻射強
植被 以森林為主,部分為森林草原 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草原 主要為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
土壤 多為在森林植被下發育的土壤,淋溶作用強 主要是在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的土壤 發育程度差,土層淺薄
生物 種類繁多 種類比東部季風區少 動物稀少,只有少數耐高寒的物種,如氂牛等
水文 河流多為外流河,湖泊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多為內流河,河流短小。湖泊較多,多為鹹水湖 多為內流河,湖泊較多,多為鹹水湖
農業 重要農耕區,以種植業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災害 牧業、綠洲農業為主,但需要注意解決灌溉水源問題 畜牧業為主,還有河谷農業,需要解決熱量不足問題
城市 眾多 較少 很少
人口 稠密 較少 很少
東部季風區的內部差異
階段 主要特點 人地關系 問題 案例:匹茲堡的發展
初期階段 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簡單 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制約因素較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微弱,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匹茲堡位於煤田中心地帶,阿巴拉契亞山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其興起的基礎;蘇比利爾湖附近豐富而優質的鐵礦;五大湖和賓夕法尼亞運河的廉價水運條件
成長階段 資源開發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和工業區迅速向外擴展,區域內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逐漸趨向復雜,呈現由點到面的發展局面,產業由集聚走向擴散 開始出現明顯的不協調 資源面臨枯竭,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環境污染加重,環境受到明顯破壞 該城市又稱「芝匹帶」,從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城開始,經過「交通樞紐」芝加哥、「汽車城」底特律、「鋼鐵城」匹茲堡,以及布法羅到紐約州的奧爾巴尼。區域內產業結構復雜,主要產業部門有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
轉型階段 區域原有優勢逐漸喪失,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效益降低。區域經濟整體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出現高失業率;人口減少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製造業為主的五大湖沿岸工業帶,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許多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大量人口外遷,被稱為「銹蝕帶」,又稱為「冰雪帶」
再生階段 由於「對症下葯」,採取措施,使區域產生新的增長活力,促使區域經濟復甦 逐漸由緊張走向協調 產業結構從重工業到高科技產業發展,被譽為「知識城」
東部季風區的內部差異
地貌 溫度帶 植被 土壤 農業熟制 主要作物
東部季風區 北方 東北地區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平原廣) 寒溫帶
中溫帶 針葉林、針闊混交林 肥沃黑土 一年一熟 春小麥、玉米、大豆
華北地區 以平原、高原為主 暖溫帶 落葉闊葉林 黃土發育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棉花、花生
…………秦嶺——淮河…………
南方 華中地區 以山地、丘陵、盆地為主 亞熱帶 常綠闊葉林 貧瘠紅壤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
華南地區 以低山、丘陵為主 熱帶 常綠雨林 磚紅壤 一年三熟 橡膠、油棕、咖啡、可可
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圖
考點3.結合實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理解)。
區域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初期階段、成長階段、轉型階段和再生階段。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各異,人地關系也經歷了從基本協調——不協調——人地關系矛盾加劇——走向協調的發展歷程。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考點4:結合實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
(1)三大產業(了解)
人類的各種經濟活動通常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即廣義的農業。
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以及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
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如商業、金融、保險、運輸、公務(其他公益事業),即廣義的服務業。
產業結構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性:第三產業比重越大,說明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
(2)《記憶》產業轉移產生原因: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資源分布不平衡
內容 第一次 第二次
時間 改革開放初期 20世紀90年代
原因 因經濟發展水平低,也是珠江三角洲參與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 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空間越來與小
產業轉移 從香港轉移來服裝、紡織、塑料製品、電子元件等 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
產業轉移類型 勞動密集型 知識密集型
結果 珠江三角洲的生產成本雖然比香港低,但在全國已經處於相當高的水平 珠江三角洲初步確立在華南經濟圈的中心地位
環境影響 使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嚴重 產業轉移,加上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環境質量開始好轉
(3)《了解》從地域分布看,較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轉移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會帶來不利的環境影響。如環境污染、交通、居住、治安等社會問題。
(4)《了解》在產業轉移中,逐步實現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為主的產業類型向以知識、技術、服務為主的產業類型過渡,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減少。
(5) 《背誦》影響國際產業專業的三大因素:a勞動力成本;b內部交易成本;c市場
(6)《閱讀》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已經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7)產業轉移對移入地和移出地的影響(背誦)
內容 產業移出地 產業移入地
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積極影響:減少環境污染
消極影響: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對社會經濟影響 積極影響: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消極影響:失業率業率上升 積極影響:促進生產力,加快城市化進程
考點5:結合實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
方案 東線方案 中線方案 西線方案
路線 基本沿京杭大運河輸水到華北地區 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出丹江口水庫,送水到北京、天津 從長江上游引水到黃河上游
水源區 長江下游 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 長江上游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
評價 優點 利用京杭大運河河道,工程量較小,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水質好
缺點 需逐級抽水,耗能多,水質差 工程量大 工程量大,水量小
(1)《背誦》我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西線的工程方案比較
(2)《背誦》南水北調的深遠影響
(1)積極意義——主要在供水區
①社會會效益:可以緩解華北地區缺水狀況,有利於社會穩定
②經濟效益:緩解華北地區缺水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③生態效益:改善華北地區生態環境;控制地面沉降。
(2)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在水源區
①長江徑流量減少,影響長江下游水質。
②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③對沿線水生生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④引起調出區土壤次生鹽鹼化:
(3)《背誦》西氣東輸工程的深遠影響
A對調出區(西部):a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b增加就業機會
c改善基礎設施d改善生態環境
B對調入區(東部):a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b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
專題二、區域可持續發展
考點6:結合實例,說明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說明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區域環境問題一:水土流失
(1)《背誦》黃土高原的范圍: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
(2)《背誦》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a使耕地土層變薄,養分流失,產量下降;b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懸河」;c生態環境惡化。
(3)《背誦》水土流失的原因:
A自然原因:a地理位置特殊,生態環境脆弱(處於從平原向山地、濕潤向乾旱、森林向草原、農業區向牧區過渡);b土質疏鬆,易受流水侵蝕;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地質災害頻繁。
B人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撂荒;露天開礦;無計劃的建窯洞、修路、建設水利工程等);b破壞植被。人為原因是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背誦》水土流失的治理
A小流域的綜合治理是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佳措施。
B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須因地制宜,以水土保持為中心,堅持「林草、工程與耕作措施相結合;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相結合;治理與開發相結合」。
C具體措施:工程措施(固溝、護坡、保塬)、農業技術措施、生物措施。
溝谷發育是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徵。
區域環境問題二:荒漠化
(1)《背誦》我國荒漠化范圍: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
(2)《了解》荒漠化表現: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鹼化
(3)《背誦》荒漠化產生原因:
A自然原因:a氣候乾旱,生態環境脆弱b植被覆蓋率低c大風日多d沙質沉降物多
B人為原因:a過度樵採b過度放牧c過度開墾d水資源不合理利用
(4)《背誦》荒漠化防治措施:
a合理利用水源b營造防護林體系c控制人口增長d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e採取綜合措施,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
考點7:結合實例,分析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說明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和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田納西河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流域內上中游為山地丘陵,下游為沖積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沛,冬春季降水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以水資源綜合開發為核心,對全流域河道進行梯級開發,發揮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以電力工業為龍頭,建立起以高耗能工業為骨乾的完整工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大力發展林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發展旅遊業。
3、治理經驗:①設置全流域專門的開發機構,健全法規,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③不斷加大開發力度④提高流域的開放度。
考點8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濕地: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屬於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帶。類型:河流、湖泊、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紅樹林、珊瑚礁、水庫、稻田等。
2、濕地的功能:涵養水源、提供水資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凈化水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航運、旅遊觀光、提供農副產品及礦產、能源等。有「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鳥類的樂園」等美稱。
3、濕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突出問題 治理措施
由於過度圍墾、泥沙淤積導致濕地減少,功能退化 退田還湖、退田還沼澤,恢復和重建濕地;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水質污染問題突出 防治水污染
濫捕濫獵、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銳減 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濕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濕地意識。
考點9: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面臨的主要問題,說明該區域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1、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自然條件:大部分屬溫帶和亞熱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於栽培多種農作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
社會經濟條件:商品經濟發達,經濟效益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交通運輸發達;先進的科技與發達工業為美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2、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目的:根據不同地區自然和社會條件特點以及農業生產的客觀要求,合理布局,規模生產,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美國主要農業帶:
農業帶 分布 區位因素
乳畜帶 東北部五大湖沿岸 氣候冷濕,適於牧草生長;市場巨大(人口眾多、城市密集)
玉米帶 中部 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年降水量多、熱量充足
小麥帶 中部(冬小麥) 北部(春小麥) 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肥沃、地勢低平
棉花帶 南部 土壤肥沃,光熱充足
3、美國農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問題:過度墾殖和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和「黑風暴」的發生;能源消耗大;化肥、農葯污染嚴重。
措施: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確農業、處方農業等多種農業生產方式;保護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推廣休耕、免耕、輪作等保護性耕作技術。
考點10: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德國魯爾區為例:魯爾區形成於19世紀中葉,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
1.《了解》發展背景
因素 特 點 對 工 業 發 展 的 影 響
位置 魯爾區位於德國西部,處於萊茵河下游支流利珀河和魯爾河之間 魯爾區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是東、西歐往來的必經之地,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
交通 萊茵河縱橫南北;鐵路、公路密布;4條人工運河 水陸交通發達,便於區內和區外聯系
資源 煤炭 資源豐富,埋藏較深,但儲量大,品種多,媒質好 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
鐵礦 本區貧乏,但離法國格林鐵礦較近;瑞典、俄羅斯通過鹿特丹港口到魯爾區
水源 萊茵河、利珀河和魯爾河水量豐富而充沛,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進了魯爾區化學工業的發展
2.《背誦》魯爾區發展的區位條件
(1)自然條件:a豐富的煤炭資源b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條件:a水路交通便利b市場廣闊c勞動力充足d便於從其他國家和地區輸入鐵礦e農業基礎較好
3.《背誦》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內因:a產業結構單一b環境污染加劇
外因:a世界性鋼鐵過剩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新科技革命沖擊
4. 《背誦》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
(2)治理環境污染,加劇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
(3)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考點11.結合實例,分析某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說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1.經濟發展快
(1)《背誦》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長三角 珠三角
相同點 自然條件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社會經濟條件 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農業基礎較好、國家政策支持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農業
基礎較好、國家政策支持
不同點 社會經濟條件 科技水平較高、開發歷史悠久 經濟腹地 毗鄰港澳、東南亞
多僑鄉
(2)《背誦》珠三角、長三角發展中遇到的共同的資源-礦物能源短缺,解決措施
開源: a跨區域調配資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b開發新能源
節流:a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b提高能源利用率
c淘汰耗能多產業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一降三升二主導)
分類 內容 產業結構的演化(比重的變化)
第一產業 農業 下降
第二產業 工業和建築業 主導地位
第三產業 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行業 明顯上升
(3)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以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較為發達的工業體系。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體系及主要工業部門
2.城市化水平高
(1)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進程
從根本上說,城市化水平是由經濟水平決定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城市化進程也有不同的特點。現就改革開放前後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進程特點作一比較:
歷史階段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後
城市人口 少 多
城市數目 少 多
城市規模 小 大
城市密度 小 大,出現城市群
城市化速度 慢 快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原因 經濟發展緩慢 經濟發展速度快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與工業化
城市化與工業化密切相關,工業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
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圖
3.問題與對策《閱讀》
問題 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人地矛盾加劇 重復建設突出
具體表現 (1)環境污染有加重趨勢;(2)部分城市和地區缺水嚴重(水質性缺水) 由於土地開發過熱,農業用地急劇減少,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均耕地急劇下降,人地矛盾加劇 一些城鎮盲目擴大規模,追求基礎設施和服務自成體系,造成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復建設以及投資的巨大浪費
方案 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優化產業結構 搞好城鎮和區域規劃
具體措施 建設「青山藍天碧水工程」,採取措施治理環境污染,保護水土資源 珠江三角洲地區要加強第一產業;注重調整第二產業結構,利用技術、人才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並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1)防止建成區的盲目擴大,確保比較理想的空間發展形態;(2)城鎮規模要適度;(3)城鎮布局要合理,加強不同地域的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建立可持續的空間協調發展模式
專題三、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1.知道地理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技術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地球等內容。它使人類對自然演化過程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從而使虛擬和模擬現實世界成為可能的一種現代技術手段。
2.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1)資源普查: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的調查、農作物的估產、全球氣候變化的觀測、災害監測、重大工程的建設等。
(2)災害和環境監測:遙感監測的區域范圍大,獲取環境和災害信息快速准確,能夠及時發現環境和災害的變化。具有監測范圍廣、時效快、精度高、連續性強特點。①水污染:對同一流域水體污染歷史和趨勢作出研究和分析。②沙塵暴:沙塵暴的起源、移動和擴散的過程。
3.知道全球定位系統(GPS)概念及其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由3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即空間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和用戶設備部分。它是利用衛星網路來獲得地面某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的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與導航。其中空間衛星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工作衛星21顆,備用衛星3顆。
4.知道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1)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是依靠計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
(2)主要功能: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決策應用等,能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地物空間分布及位置分析、趨勢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擬結果等。
5.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1)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2)城市規劃;(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4)城市抗震防災;(5)城市環境管理。
6.知道數字地球的含義。